五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完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ab170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8.png)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创造等过程,理解肥皂粉的特性,掌握利用肥皂粉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肥肥皂粉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 肥肥皂粉的美术创作方法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肥肥皂粉的特性2. 肥肥皂粉的美术创作方法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肥皂粉的特性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肥皂粉美术创作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肥皂粉、水、色料、画纸、画笔、吸管等2. 学具:画纸、画笔、色料、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肥皂粉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肥皂粉的奇妙之处。
3. 实验:指导学生进行肥皂粉与水的混合实验,观察肥皂粉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肥皂粉的特性。
4. 创作指导:教师演示肥皂粉美术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肥皂粉美术创作。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神奇的肥皂粉》2. 课题:五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3. 教学目标:理解肥皂粉的特性,掌握肥皂粉美术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教学内容:肥皂粉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肥皂粉的美术创作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5. 教学重点与难点:肥皂粉的特性,肥皂粉的美术创作方法。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次肥皂粉美术创作。
2. 家长参与: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肥皂粉美术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
神奇的肥皂粉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
![神奇的肥皂粉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981f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7.png)
神奇的肥皂粉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奇的肥皂粉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奇的肥皂粉美术教案篇11、初步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并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3、喜欢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在平时吹泡泡、积累的经验。
2、请家长配合收集各种各样的肥皂,泡泡制作的肥皂水;擦手的湿手巾若干条;盛水的大水盆若干;礼品袋1个;音乐《我爱洗澡》;活动过程: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老师与幼儿边做洗澡动作边进入活动室。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1)出示礼品袋,通过闻袋中气味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礼物都藏在这个袋子里了。
你们闻一闻,猜一猜会是什么东西呢?(2)出示各种各样的肥皂,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把各种肥皂摆放在桌子上供幼儿自由观察,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肥皂的形状、颜色、气味,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形状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气味、肥皂真有趣。
3、感知肥皂遇水后的变化"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肥皂宝宝有一个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水宝宝,他也想跟肥皂宝宝玩游戏呢。
我们等会儿去玩的时候你看看会发生什么呢"(1)操作前提出要求:先将袖子挽起来,玩肥皂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水撒到身上和地上。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盆水和几块肥皂。
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遇水后的变化:肥皂在水中很滑,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
(3)引导幼儿交流分享,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肥皂遇水后的变化。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 人教 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 人教 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7068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a.png)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课时安排本课设计为1课时。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绘画肥皂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在学生的心理上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知道肥皂泡泡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与光线的影响有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肥皂泡泡的艺术价值。
•通过绘画肥皂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肥皂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感受光线对颜色的影响。
•通过绘画肥皂泡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意。
教学难点•创意表现,让学生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和创意。
•在肥皂泡泡的创作中,通过光线、色彩和形态的感受来表达。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先通过展示肥皂泡泡的图片和PPT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来预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观察(10分钟)让学生拿出洁净的空白纸和笔,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不同颜色和大小的肥皂泡泡,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肥皂泡泡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探究(15分钟)让学生用肥皂粉和水制作肥皂泡泡,并观察肥皂泡泡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学生可以动手摆弄肥皂泡泡,让泡泡发生形态和颜色上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光线对泡泡颜色和形态的影响。
创作(25分钟)在观察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肥皂泡泡形状和颜色,用彩笔在纸上勾勒出形状,并把颜色绘制出来。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色彩搭配上做出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色彩调和和配合,尽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创意。
评价(5分钟)让学生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并给予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创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创作和评价的过程,让学生深入感受肥皂泡泡在形态和颜色上的变化,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同时,在让学生感受光线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好奇心。
8 神奇的肥皂粉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8 神奇的肥皂粉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d8a4d2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6.png)
8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肥皂粉的基本特性。
2. 肥皂粉的制造过程。
3. 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展示肥皂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二、讲解肥皂粉的基本特性1. 讲解肥皂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 讲解肥皂粉的去污原理。
三、讲解肥皂粉的制造过程1. 讲解肥皂粉的原料。
2. 讲解肥皂粉的制造工艺。
四、讲解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肥皂粉在家庭清洁中的应用。
2. 讲解肥皂粉在工业清洁中的应用。
五、学生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肥皂粉的制作。
2. 学生进行肥皂粉的去污实验。
六、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肥皂粉在家庭清洁中的应用,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肥皂粉的其他应用,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制造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肥皂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肥皂粉的教学内容,如肥皂粉的环保特性、肥皂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肥皂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动手操作”部分。
这一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步骤,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肥皂粉的特性及其应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fe515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9.png)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制作肥皂粉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学会制作肥皂粉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肥皂粉的特性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肥皂粉、水、白纸、彩笔、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白纸、彩笔、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肥皂粉,引导学生观察肥皂粉的特点。
(2)学生讨论肥皂粉的用途,激发学生对肥皂粉的兴趣。
2. 讲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1)教师讲解肥皂粉的溶解性和吸附性。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肥皂粉的溶解和吸附过程。
3. 示范制作肥皂粉画(1)教师示范制作肥皂粉画的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肥皂粉画。
4. 学生创作肥皂粉画(1)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
(2)学生根据创作主题,独立完成肥皂粉画。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肥皂粉的神奇特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肥皂粉制作一幅画。
2. 家长参与评价,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学会制作肥皂粉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肥皂粉的特性进行创作,同时教育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努力,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肥皂粉进入眼睛。
2. 在制作肥皂粉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 在评价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努力,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
4.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c87ec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8.png)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学会运用肥皂粉进行美术创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加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肥皂粉的特性2. 肥皂粉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3. 肥皂粉作品的创作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肥皂粉的特性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肥皂粉进行创意美术作品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肥皂粉、水、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肥皂粉,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肥皂粉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肥皂粉进行创作。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肥皂粉作品的创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习。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运用肥皂粉进行美术创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肥皂粉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学生运用肥皂粉进行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品,共同体验创作的乐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肥皂粉作品。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美术教育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互动交流。
2. 学生作品:创意独特、富有美感、技法熟练。
3. 学生反馈:对肥皂粉美术创作感兴趣、愿意继续学习。
4. 家长反馈:认可教学方法、支持孩子学习美术。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旨在通过肥皂粉这一有趣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3d31b31b765ce04081411.png)
五年级下册—神奇的肥皂粉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一年级的技法课,作为美术课中的技法课,教师应把握好不要上成纯粹的技法学习课,应该在课堂中做好技法与美术语言的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感受该技巧所包含的审美因素。
知识与技能:学会欣赏肥皂粉所带来的统一中有变化,疏密美感,学会运用这这种语言,能较熟练的运用肥皂粉的撒播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素养创作出不同层面的一张作品。
能用做好的肌理作品联想一张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体验、尝试,与老师交流,操作实践,创造,以合作的方式用联想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累灵感并创造美的意识,感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谦让,在尝试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提升兴趣。
教学重点:对肌理美的感悟与发现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肌理效果联想一幅画课前准备:剪刀水彩白纸水杯笔胶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感受美(一)大家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以前后四个人为一组,看一看有没有重复的,如果有重复的,某个同学主动发扬风格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与组内的颜色又不重复的,并放到调色盘中。
学生:(二)欣赏图片:我们看这些精美的图片从最大的宇宙到最小的细胞,用我们身边的一个材料就可以表现出来,我们来试一试这个神奇的材料。
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让我们用肥皂粉一起来捕捉撒播出来的灵感(主课题)1、教师演示(宇宙图)并讲解操作要点:老师选择黑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选择黑色的同学可能会很少)2、教师总结撒粉操作要点:水要饱色要巧手要快粉要少(只是操作技法层面的要点,不包含美的因素的要点)二、尝试体验发现美(一)学生尝试:用你喜欢的颜色尝试这梦幻的肌理,有的同学为了小组的颜色的丰富多彩,放弃了自己的最爱,我相信这部分同学用其它颜色一定也能做出优美的图画。
(二)交流讨论理解美美的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画面联想到的:分析画面的美感:与联想到的场景的什么地方相像例如:聚散的星星,郁郁葱葱的草原,流动的河流;(引导学生在物体前面加形容词,这样可以感受对象的美感)三、交流讨论理解美(一)教师总结:通过刚刚的尝试同学们想一想随便撒播可以吗?教师引导要点提示:疏密的美感;统一中的变化的把握(转化到技法上就是有的地方撒播的多,有的地方撒播的少形状上也要有变化)(二)欣赏名家名作将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四、合作创造表现美(一)形式提示:四个人一组:思剪贴共同参与(二)方法提示:一个背景一个主体一些装点(三)评价要求提示希望你:能完成一个联想物体并剪出来;争取通过添加与剪贴的方式完成一幅画;最好通过合作的方式组成构图饱满、新颖、统一中有变化的作品。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word教案[合集5篇]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word教案[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6195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a.png)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word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word 教案本学期总第1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时间:4.10 课题:《神奇的肥皂泡》主备人:一、教学目标(一)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板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三)通过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一)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二)能根据彩色底板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三、课前准备演示课件、示范用具、毛刷等、颜料、调色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肌理吗?肌理有哪几种类型?课件出示不同的肌理,学生观察,体验。
小结: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是物体表面,理是纹理。
肌理主要分为自然形成的肌理和人工制造的肌理。
如土地,木材,水波纹,玻璃等。
今天我们肥皂粉来制作一种肌理的效果,同学们想不想看到会出现什么样的特殊效果呢?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二)教学过程 1.复习师:我们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天然的斑纹》和五年级上册《无笔画》,运用拓印对印的方法,表现了具有独特形式美的肌理效果和美术作品。
而这些肌理作品都属于人工制造的肌理。
人工肌理表现的译意风很多,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创造出丰富的肌理变化。
除了以前所学的打印和对印和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表现表现肌理的效果,就是利用我们日常洗衣用的肥皂粉。
2.欣赏作品这种斑驳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观察制作的步骤。
准备材料和裱好的纸板。
涂上有色调的水彩色.乘湿时撒上干肥皂粉。
3.教师示范(1)纠正问题产生的原因:水分刚好,肥皂粉太多或太少。
色彩涂抹太厚或太薄。
(2)尝试制作:提出问题:肥皂粉在色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效果?肥皂粉遇到色画纸后为什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2df8c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6.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肥皂粉溶解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肥皂粉产生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2. 学生能够珍惜生活用品,树立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肥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肥肥皂粉溶解的基本原理。
3. 肥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肥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肥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肥肥皂粉溶解的基本原理。
2. 肥肥皂粉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肥皂粉、水、颜料、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肥皂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肥皂粉溶解的过程,理解肥皂粉溶解的基本原理。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绘画,体验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和绘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肥皂粉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神奇的肥皂粉2. 内容:肥皂粉的基本特性、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肥皂粉溶解的基本原理、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创作一幅以肥皂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让学生调查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和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8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8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617d8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b.png)
8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1. 肥皂粉的特性。
2. 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肥皂粉的乳化作用。
2. 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肥皂粉、水、油、颜料等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肥皂粉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肥皂粉,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和特性。
2. 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肥皂粉的经验。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肥皂粉的乳化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其原理。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肥皂粉在水、油、颜料中的表现。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肥皂粉的特性。
三、生活中的肥皂粉1. 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肥皂粉的场景和经验。
2. 教师总结肥皂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去污、消毒等。
四、动手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肥皂粉进行创意制作,如肥皂粉画、肥皂粉清洁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使用肥皂粉的场景,了解肥皂粉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2. 学生尝试利用肥皂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清洁油污、去除异味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肥皂粉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验和动手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生活中肥皂粉应用的观察和总结。
备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编写,适用于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肥皂粉的乳化作用乳化作用是肥皂粉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肥皂粉能够有效清洁去污的关键。
因此,对于肥皂粉的乳化作用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一、乳化作用的定义和原理乳化作用是指肥皂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和油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使油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49c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d.png)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一、教材分析《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特殊的色彩表现技法,体会不同色彩表现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感受独特的画面效果。
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这样设计,不仅能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独特画面效果,也能拓宽学生对于绘画领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制作特殊的画面效果。
2.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3.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感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2.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市天台岗小学的黄天瑶老师,今天的美术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神奇的肥皂粉的魅力!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肌理吗?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是物体表面,理是纹理。
肌理主要分为自然形成的肌理和人工制造的肌理,比如土地,水波纹等等比如我们在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天然的斑纹》和五年级上册《无笔画》这两节课,运用拓印和对印的方法,人工肌理表现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了以前所学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具有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呢。
请看这幅作品,他是美国的比尔.杰克林的作品,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画面中怎么形成的斑斑驳驳的艺术效果的呢?其实呀,这就是我们平时洗衣服时候用到的肥皂粉的功劳在现代绘画中,一些生活中的媒材经常被用来制作绘画作品,用肥皂粉撒点作画不仅有趣,还让我们发现了绘画艺术的多种表现方法。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43d4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0.png)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道肥皂粉的制作原理;•理解肥皂粉的使用的方便性;•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肥皂粉的特点;•通过制作肥皂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2.1 肥皂粉的制作原理•了解肥皂粉的制作原理;•掌握肥皂粉的成分。
2.2 肥皂粉的使用•熟悉肥皂粉的使用;•掌握肥皂粉的使用方法。
2.3 肥皂粉的艺术应用•知晓肥皂粉在绘画中的特点;•学会如何在绘画作品中使用肥皂粉。
2.4 肥皂粉的制作实践•学习肥皂粉的制作方法;•独立完成肥皂粉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导入新知•向学生展示一些通过肥皂粉制作而成的艺术品,并引导学生思考肥皂粉在艺术中的应用。
3.2 肥皂粉的制作原理•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肥皂粉制作的视频,讲解肥皂粉的制作原理和成分。
•向学生展示不同品牌的肥皂粉,让学生通过闻、看、摸、尝等方式感受肥皂粉的不同。
3.3 肥皂粉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看一个视频,介绍肥皂粉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在绘画中尝试使用肥皂粉。
3.4 肥皂粉的艺术应用•向学生展示使用肥皂粉制作的绘画作品,并讲解肥皂粉在绘画中的特点及应用方法。
•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肥皂粉制作绘画作品,并指导其如何运用肥皂粉。
3.5 肥皂粉的制作实践•讲解肥皂粉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肥皂粉。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肥皂粉的特点和变化,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对肥皂粉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组织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制作的肥皂粉和绘画作品,让其在展示中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自信。
在本堂课中,我尝试通过观看视频、实践操作和艺术欣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肥皂粉,并在实践中运用肥皂粉。
在反思中,我认为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去制作和尝试。
同时,在绘画中使用肥皂粉需要更加重视创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尝试不同的应用方式,以创造出更多的创意绘画作品。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819d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6.png)
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来描绘肥皂粉的外观特征;2.能够初步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在画肥皂粉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用色彩表现物体形态和造型的方法;3.能够通过对美术题材的表现感受和理解生活,关注自然、体验美、传递情感,增长创造美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美术元素的表现方法;2.能够准确地表现肥皂粉的外观特征和质感;3.注重创意发挥,通过自己的画作体验、感受、表达、交流。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色彩描绘出肥皂粉的浅白和光滑的外观特征;2.如何利用线条的变化和形状的错落有致地表现出肥皂粉的独特形态。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课1、导入教师出示肥皂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肥皂粉的外观特征和质感,引导学生对肥皂粉的感受、想象和表现。
2、学习教师先为学生讲解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方法,然后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模仿操作,学习使用不同颜色、不同线条和形状来表现肥皂粉的外观特征。
3、实践教师布置作品,让学生在班内或家中完成一幅肥皂粉画作,并要求学生加强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捕捉和表达。
第二节课1、分析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分别张贴在黑板上,分析、比较、评价各个作品,认真指出各幅画作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
2、拓展教师通过不同媒介的肥皂粉作品进行比较,张贴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加深孩子对肥皂粉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孩子进行肥皂比色、流光变幻等方面的探索和创作。
3、实践让学生再次制作一幅肥皂粉画作并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孩子加强对形状和线条的表现,丰富创意,让画作更具生命力及美感。
五、板书设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用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描绘肥皂粉的外形特征正确运用色彩,利用线条和形状表现肥皂粉的独特形态六、教学反思及改进这堂课在教学重点上,着眼于教授孩子如何运用不同美术元素来描绘肥皂粉的外形特征,提高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敏感度。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79da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a.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肥皂粉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本课通过肥皂粉的特性,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肥皂粉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方法和欣赏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动手实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肥皂粉绘画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提高对美术的热爱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肥皂粉绘画技巧的掌握。
2.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肥皂粉绘画的过程和技巧。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评价。
3.欣赏分析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肥皂粉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肥皂粉、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2.收集一些优秀的肥皂粉绘画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肥皂粉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肥皂粉在绘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肥皂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对肥皂粉绘画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巡回指导。
在此环节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肥皂粉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进行肥皂粉绘画创作,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肥皂粉绘画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新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肥皂粉绘画的技巧和创作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1f6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6.png)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技能目标:体会抽象肌理的美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肥皂粉撒点的方法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创作肥皂粉装饰画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利用肥皂粉进行装饰画的创作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吧。
师:(板书)《神奇的肥皂粉》;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作品《无题》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它具有哪些特点?它的创作步骤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运用肥皂粉和手中的其他工具材料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8.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8.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b3889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4.png)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神奇特性,学会运用肥皂粉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肥皂粉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肥皂粉、水、色素、玻璃棒、试管、滴管、放大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神奇的现象吗?b.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神奇现象。
c.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种神奇的物质——肥皂粉。
2. 探究肥皂粉的神奇特性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肥皂粉有哪些神奇特性吗?b. 学生回答:去污、起泡等。
c. 教师演示实验:将肥皂粉溶解在水中,观察其去污、起泡等现象。
d.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同学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e.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肥皂粉的神奇特性。
3. 深入了解肥皂粉的原理a. 提问:为什么肥皂粉具有这些神奇特性呢?b. 学生分组讨论,推测肥皂粉的原理。
c. 教师讲解肥皂粉的原理:肥皂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纤维中,从而起到去污的作用;同时,表面活性剂还能使空气和水混合,形成泡沫。
4. 创新实践与应用a.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运用肥皂粉的神奇特性进行创新实践吗?b.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c. 学生展示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d.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a.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肥皂粉的神奇特性及其应用。
c. 教师点评,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8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8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ed9b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0.png)
8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肥皂粉的特点和分类;2.学习肥皂粉作为画材的技法和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绘画技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和用途;2.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肥皂粉画出不同的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肥皂粉进行创作,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肥皂粉的介绍肥皂粉是一种用于清洁和洗涤的粉状化学物质,通常由碳酸钠、偏磷酸钠等成分组成。
肥皂粉的特点是能够溶解在水中,并且能够使得水的表面张力减小,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2. 肥皂粉在美术中的应用肥皂粉作为绘画材料,可以制造出令人惊奇的效果。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学习到肥皂粉的使用技巧和运用方式,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述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介绍肥皂粉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实操让学生感受肥皂粉的特性和创作效果。
五、教学步骤1. 介绍肥皂粉的特点和用途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肥皂粉的基本特征和用途,让学生了解肥皂粉的特性和多种分类。
2. 观察和感受肥皂粉效果教师准备好肥皂粉和水,让学生先观察肥皂粉的形态和颜色,然后通过将肥皂粉泡在水中看到泡沫的出现,感受其特性和使用。
3. 用肥皂粉进行绘画教师为学生提供彩纸、画笔、肥皂粉、杯子、水等材料,让学生尝试使用肥皂粉进行绘画,并鼓励学生将肥皂粉进行创新性运用,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画作。
4. 分享和交流作品学生完成肥皂粉绘画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在分享和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且了解到不同的肥皂粉使用技巧和特点,从而在未来的创作中有所借鉴和提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绘画作品为主,并结合对学生的观察和讨论,通过肯定和建议的方式进行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068c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a.png)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体验在未干的色板上撒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对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认知;根据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进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幅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联想、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尝试体验等学习活动,掌握色板的制作技巧,自主探究发现肥皂粉画的表现技巧和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作画学习,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在未干的色板上撒肥皂粉,从而造出特殊的画面效果。
难点:能根据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进行创意想象,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幅装饰画。
教材分析:《神奇的肥皂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该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肥皂粉技法所产生的肌理效果,来体验抽象艺术带来的审美感受,发现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都是美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联想,导入新课。
1、认识肌理。
教师导语: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肌理吗?学生1: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教师:(出示自然肌理相关图片。
)比如在生活中的这些。
我们看到的这些自然中形成的肌理,就是自然肌理。
还有一些人工制作出来的肌理,比如说这些,(出示人工肌理相关图片)就是人工肌理。
不管是自然肌理还是人工肌理,它们都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2、欣赏作品。
教师:当肌理运用到绘画中,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大家请看,这是英国画家比尔•杰克林创作的作品,是不是很有趣呢?教师:那么,英国画家比尔•杰克林他到底运用了怎样的神奇材料,才能表现出这么特殊的肌理效果呢?他把这个秘密偷偷告诉了我,老师也学会了,不信你们看!活动二、示范、激趣,尝试体验1、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看?老师希望大家带着问题来观察哦!课件出示思考问题:1、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的效果?教师:同学们,清楚了吗?(生:清楚了)教师:那可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操作的步骤哦!教师示范制作过程:首先,选择—个颜色,调水;然后,将颜色刷到纸上;最后,在纸上撒上肥皂粉。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a7d6b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d.png)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意表现;3.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运用肥皂粉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肥皂粉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肥皂粉绘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看着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眼神,我深感欣慰。这节课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看似普通的物品,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挖掘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肥皂粉的特性非常感兴趣,他们兴奋地观察肥皂粉在水中的色彩变化,积极尝试运用肥皂粉进行绘画。这让我觉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肥皂粉的特性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肥皂粉的涂抹和沾水技巧,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肥皂粉绘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肥皂粉绘画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肥皂粉在绘画中的基本技巧和色彩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肥皂粉
年级:五年级
学科: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一年级的技法课,作为美术课中的技法课,教师应把握好不要上成纯粹的技法学习课,应该在课堂中做好技法与美术语言的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感受该技巧所包含的审美因素。
知识与技能:
学会欣赏肥皂粉所带来的统一中有变化,疏密美感,学会运用这这种语言,能较熟练的运用肥皂粉的撒播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素养创作出不同层面的一张作品。
能用做好的肌理作品联想一张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体验、尝试,与老师交流,操作实践,创造,以合作的方式用联想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累灵感并创造美的意识,感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谦让,在尝试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提升兴趣。
教学重点:对肌理美的感悟与发现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肌理效果联想一幅画
课前准备:剪刀水彩白纸水杯笔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感受美
(一)大家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以前后四个人为一组,看一看有没有重复的,如果有重复的,某个同学主动发扬风格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与组内的颜色又不重复的,并放到调色盘中。
学生:
(二)欣赏图片:我们看这些精美的图片从最大的宇宙到最小的细胞,用我们身边的一个材料就可以表现出来,我们来试一试这个神奇的材料。
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让我们用肥皂粉一起来捕捉撒播出来的灵感(主课题)
1、教师演示(宇宙图)并讲解操作要点:老师选择黑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选择黑色的同学可能会很少)
2、教师总结撒粉操作要点:水要饱色要巧手要快粉要少(只是操作技法层面的要点,不包含美的因素的要点)
二、尝试体验发现美
(一)学生尝试:用你喜欢的颜色尝试这梦幻的肌理,有的同学为了小组的颜色的丰富多彩,放弃了自己的最爱,我相信这部分同学用其它颜色一定也能做出优美的图画。
(二)交流讨论理解美
美的知识的学习:
根据自己的画面联想到的:
分析画面的美感:与联想到的场景的什么地方相像例如:聚散的星星,郁郁葱葱的草原,流动的河流;(引导学生在物体前面加形容词,这样可以感受对象的美感)
三、交流讨论理解美
(一)教师总结:
通过刚刚的尝试同学们想一想随便撒播可以吗?
教师引导要点提示:疏密的美感;统一中的变化的把握(转化到技法上就是有的地方撒播的多,有的地方撒播的少形状上也要有变化)
(二)欣赏名家名作
将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四、合作创造表现美
(一)形式提示:
四个人一组:
思剪贴共同参与
(二)方法提示:
一个背景一个主体一些装点
(三)评价要求提示
希望你:
能完成一个联想物体并剪出来;争取通过添加与剪贴的方式完成一幅画;最好通过合作的方式组成构图饱满、新颖、统一中有变化的作品。
限制:由于条件的限制,只用你已经选择的颜色进行联想创作,涉及到换水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水杯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