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2024年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3篇)

2024年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生产、使用、经营、维修等活动中的大型机械设备。
第三条大型机械设备是指体积较大、负荷能力较强的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挖掘机、压路机等。
第四条大型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活动,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保证安全可靠。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符合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六条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
第七条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符合安全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应对其产品进行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出具合格证书,并标明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使用范围。
第九条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应提供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资料,并及时通知用户有关产品的安全升级和改进措施。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条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严格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使用机械设备。
第十一条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高风险地区的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周边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维修管理第十四条维修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和专业人员,进行安全可靠的维修工作。
第十五条维修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更换老化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十六条维修大型机械设备的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记录和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办法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规范我公司施工(生产)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在购置、使用及检验等各阶段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生产)中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正确与安全使用,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同时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施工(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施工(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1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购置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必须购买有制造和试验资质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2、所购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使用证明书(标明制造厂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和产品性能、安全注意事项等)。
3、自制或改装的机具,必须按SD165《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篇〉》的规定进行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所有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质保资料(包括有关检测记录),使用或管理单位应妥善保管。
第2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使用与管理1、各使用(管理)单位应按照本《办法》,制定相应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保管、检查维护和试验等管理细则以及有关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报公司安全监督部备案。
仓库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进出库制度和相应的台帐。
2、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应由了解其性能并掌握操作知识的人员操作,特种作业所涉及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严禁不懂操作规程、不熟悉性能的人员操作。
3、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单位,应派专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电气部分绝缘检查、传动部分和机械设备性能检查等)、维护保养(指清洗、除锈、涂润滑油、刷漆等)以及专人保管。
4、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必须按产品出厂使用说明书或产品铭牌上规定的额定荷载使用;铭牌脱落的机械设备及起重工器具不得使用,应由有关部门重新做好永久性标识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进行认真的外观检查,严禁使用已变形、破损、有缺陷或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及工器具。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模版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制定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旨在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并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流程和管理责任。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二、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进行组织和监督,并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并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1. 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后,方可操作机械设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正确操作。
3.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必须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使用机械设备时,应穿戴相关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等。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维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维护工作。
2. 日常保养: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和润滑等。
3. 故障处理: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五、机械设备的储存与使用记录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机械设备的储存进行管理,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使用记录的填写和保存,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等。
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机械设备的更新与淘汰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更新评估,并提出更新计划。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有关设备更新的需求。
3.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淘汰,并制定相应的处置计划。
七、违规处理和安全教育1.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十条

1、各种设备实行“三定”制度。
即定机、定人、定岗位。
2、无证人员严禁进行此种设备操作。
3、由设备管理员对操作人员和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设备的润滑工作实行“五定”制度即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并由机电组长派专人进行监督。
5、操作人员班前班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十字”作业保养,并认真真实填写施工机械设备单机运转保养手册。
6、运转100至200小时,必须对设备进行一次一级保养,以润滑、紧固保养为主要内容,此项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由机电组长派专人进行监督,保养作完以后并记录在单机运转保养手册上。
7、设备管理员每月初对设备做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二级保养即设备运转400至600小时,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全部项目并以检查、调整为主要内容,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此项保养由操作人员、修理人员、电工、设备管理员共同完成,并由设备管理员认真填写施工机械设备二级保养记录。
8、每月由设备管理员、机电组长、项目安全员、电工对设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并认真填写施工机械设备巡视检查记录。
9、若工程施工中有新采购的设备或大修后的设备,在运转60至100小时,必须对设备进行走合保养,此项保养由操作人员完成,做完后并填写在单机运转保养手册上。
10、在工程施工中若有停放一个月以上的设备,必须对设备进行停放保养,此项保养以清洁、润滑、防腐为主要内容,并由操作人员
完成,完成后认真填写在单机运转保养手册上。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资源,合理使用和管理机械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机械设备采购及验收管理1. 机械设备采购需提前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需求、规格型号、数量以及预算等。
采购过程中应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谈判和采购。
2. 机械设备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安全性能评估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应做好相关验收记录和档案。
三、机械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1. 机械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或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养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2. 机械设备故障发生时,应及时进行维修。
维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四、机械设备使用管理1. 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检查相关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不得使用存在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
2. 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严禁无证无照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设备。
3. 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严禁私自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操作方式,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4. 机械设备使用后,应及时关闭设备,切断电源或气源,做好设备的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和良好的使用环境。
五、机械设备报废管理1.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继续使用的价值。
若设备存在严重故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或使用寿命已到期等情况,应及时报废。
2. 机械设备报废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并对设备进行清理和数据备份工作,以便后续使用和分析。
3. 报废的机械设备应进行分类和分解处理,合理利用可回收的零部件和材料,并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机械设备和车辆是现代生产和交通的重要工具,合理使用和管理这些设备和车辆对于保障工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管理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1.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措施。
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正确使用设备的基本依据,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向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加强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及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信息,同时加强对设备的巡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车辆的安全使用管理1.加强驾驶员培训驾驶员是车辆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管理人员应对驾驶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管理人员应引导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3.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车辆良好的工作状态。
管理人员应建立车辆维修档案,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及时修理和更换车辆部件。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二)1.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需明确规定,企业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安全使用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特点和安全使用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事故处理能力。
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推行责任追究制度。
4.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制定应对意外事件的措施。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管理办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选用与采购:根据工作场所的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车辆,并对其进行采购和验收。
2.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装与调试:在进行安装和调试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3.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维护保养:定期对机械设备和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操作和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遵守规章制度,正确操作和使用机械设备和车辆。
5.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检修和更换:到达使用寿命或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和车辆需要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确保安全。
6.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事故隐患排查与处理:定期对机械设备和车辆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范事故的发生。
7.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应急措施和救援:制定和实施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8.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标识和警示:对机械设备和车辆做出标识和警示,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管理办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三篇)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为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车辆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制订本办法。
一、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是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进入作业地点后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二、项目负责人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项目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负责监督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日常保养。
三、机械设备和车辆不得带病作业和超负荷运转。
当发现有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应停止使用,立即报项目负责人进行维修。
小型机具设备的维修保养由施工科室承担,其余的省拨设备和车辆的维修保养由机料科负责。
项目负责人协调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维修事宜。
四、所有设备和车辆严禁酒后操作。
严禁对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作业。
在非生产时间,未经项目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机械设备和车辆。
五、操作人员和驾驶员须相对稳定,以便于定期对设备和车辆进行保养。
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天认真填写使用和保养记录表,每月初将上月的使用和保养记录表报机料科。
六、进行日作业两班及以上的机械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
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的主要内容如下:交清本班任务、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交清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的消耗和准备情况;交清机械的保养、使用、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交班的操作工负责搞好机械的清洁卫生。
七、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
八、需要定期检验和年审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要及时进行,不得漏审拖审。
年审和检验工作由机料科负责。
九、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
十、本办法自xx年5月9日起试行。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二)旨在规范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1)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设备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机械作业的成本,提高设备资产收益,实现设备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增强公司技术装备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1.1 公司机械设备由资产设备部统一协调,各子公司配备相应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1.2资产设备部主要职责:(一)贯彻上级有关方针、条例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二)掌握公司施工固定资产设备数量、分布使用情况和技术状况。
(三)监督检查各子公司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四)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工作,抓好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奖励设备管理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协调各种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
(六)按期汇总、上报设备管理工作有关报表。
(七)负责设备的事故处理及上报工作。
1.3 各子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一)贯彻执行公司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度。
(二)负责本单位设备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按期汇总、上报本单位设备管理有关各种业务报表。
(四)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技术档案。
(五)制订本单位设备管理的职责和各类操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六)负责本单位新采购的设备验收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各种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第二章设备的购置2.1工程需要购置新设备时,各子公司应当充分考虑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应选择有生产能力并有经营该类设备业务的单位,同时对该单位的售后服务、运输能力、价格等进行对比,择优选用国家定型优质产品。
单项合同价值达到15万元以上的施工机械设备,向公司资产设备部提交申请报告,并写清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价格,经公司资产设备部审核确定,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
2.2 公司各子公司购置施工设备达不到15万元的价款,由各单位择优选厂进行采购。
大中型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新

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大中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修订稿)为进一步规范大中型机械设备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保障大中型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公司根据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大中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对部分机械设备收费标准进行了适度调整。
第一条适用范围1、本办法适用于机械工程公司所管理的大中型机械设备;2、自有多功能施工升降机、液压顶升平桥纳入本办法管理范畴,使用程序执行本办法,使用具体方式执行相关专项管理规定;3、从社会租用大中型机械设备执行公司相关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第二条管理职责(一)公司资产管理处职责1、资产管理处为公司大中型机械设备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大中型机械设备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2、负责组织大中型机械设备的购置、调拨、报废处理工作,对各单位大中型机械设备需求申请进行审批。
3、负责审核内部租赁合同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组织调解或裁决合同纠纷。
(二)机械工程公司职责1、机械工程公司对所管辖的大中型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负有主要责任,负责在必要时进行财产投保.对使用单位制作或提供的轨道、基础等负有监督检查责任,轨道基础不能满足安拆、使用基本条件,可拒绝设备安拆或运行。
2、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大中型机械设备的运输、拆装、调试、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多功能施工升降机、液压顶升平桥除外),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管理体系要求.3、负责按合同约定提供完好的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力矩/载荷限制器、风速仪等安全装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
4、负责提供适宜的随机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和必要的管理人员。
5、负责编制满足现场条件的拆装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方案),经公司相关处室审核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
并在机械拆装前提供给使用单位。
6、负责制定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顶升技术方案,负责机械设备附着技术参数、防风性能等数据的提供。
工程机械的使用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二、设备管理部门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使用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设备的采购、维修、保养和管理等工作。
设备管理部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设备使用情况。
三、设备使用人员1.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公司制定的规定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严禁私自擅自操作设备。
2.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证书,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3.设备使用人员应保持设备清洁,严格遵守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设备的巡检和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2.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保养情况,确保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有据可查。
五、设备的安全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使用安全规程、事故预防措施等,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2.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杜绝使用设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设备的报废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报废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报废标准和程序,保证设备的报废工作合法、规范、科学。
2.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的故障或超过使用寿命情况,避免因设备的损坏导致更大的损失。
七、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设备管理制度,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人员,应按公司规定进行惩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附则本管理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公司领导审定后正式实施。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一、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准入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准入管理,对所有设备入库前进行统一审核及验收。
设备准入条件包括合法合规的产权证明、相关运行证明、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
2. 设备登记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登记管理,将所有入库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并建立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产地、规格、数量、购买日期、使用单位、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3. 设备规范使用所有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禁止擅自拆解、修改设备。
使用设备时需注意设备工作环境,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避免杂物进入设备内部,以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4. 设备清理与保养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清理与保养工作,包括设备外观的清洁、设备内部的灰尘清理、设备散热系统的清理等。
设备使用人员也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表面的清洁,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
5. 设备报废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报废管理,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包括设备退库、设备报废手续办理等。
二、设备维护管理1. 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有专人负责执行。
计划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润滑、紧固、更换易损件等。
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异常情况。
2. 库存备件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库存备件管理制度,对设备常见易损件进行备货,并建立备件使用记录,及时补充库存。
同时,备件存放应符合防潮、防尘、防火等要求,确保备件质量。
3. 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发生时,设备使用人员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故障检修工作。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故障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设备维修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对设备的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维修档案。
设备使用人员应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完成维修记录的填写。
5. 设备保养培训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保养培训,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保养能力。
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管理办法一、引言机械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农业等各个行业。
而机械设备租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方便和经济效益。
然而,机械设备租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管理问题,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定使用机械设备,制定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租赁和使用机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租赁和使用机械设备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2.合规操作:租赁和使用机械设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法合规操作。
3.维护保养:租赁和使用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归还返还:租赁期满后,应按时归还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四、管理责任1.租赁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营合法性,并承担对租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2.租赁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租赁企业应制定租赁合同,并明确租赁期限、租金等相关事项。
4.租赁企业应向租赁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用户了解设备的正确和安全使用方法。
5.租赁用户应按照合同约定和设备使用手册的规定使用设备,并负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6.租赁用户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租赁企业报告并停止使用。
五、安全管理1.设备检查:租赁企业应在设备出租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2.检测认证:租赁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认证,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3.培训教育:租赁企业应向租赁用户提供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培训,并提供使用手册。
4.使用场所:租赁用户应选择合适的使用场所,并确保场所符合安全要求。
5.操作规范:租赁用户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设备。
6.安全防护:租赁用户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7.应急措施:租赁用户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与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与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定一、引言机械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机械设备使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并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以及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二、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责任;(2)设立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编制机械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
2.加强机械设备检验和维护(1)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2)检查设备的电气接地和漏电情况,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3)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并进行合理的保养和润滑。
3.员工培训和操作规程(1)组织员工参加机械设备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2)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三、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定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应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品;(2)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无异常情况;(3)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和易燃物。
2.机械设备的启动和停机(1)在启动前,操作人员应确认周围人员已经安全离开操作区域;(2)在停机时,应先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再进行停机操作。
3.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不得擅自拆卸、改变机械设备的结构;(2)禁止操作人员戴手套、宽松衣物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物品;(3)不得将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伸入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4)对于需要多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应明确分工,确保协同工作的安全。
四、结论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定对于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完整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集团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和《程序文件》的规定,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施工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的正常使用,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工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级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第三条:机械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施工生产任务完成的基础。
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应列入目标责任之中。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为确保施工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为提供适应施工任务的机械设备,集团公司项目部、各工区应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有设备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并由一名领导具体负责。
第五条:职责一、集团公司项目部物资设备部:1、在项目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2、贯彻落实国家、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政策、方针和办法。
3、组织制定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并进行监督、检查。
4、建立本级机械设备台帐。
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施工任务的完成提供设备保障。
5、协助各工区实施对工程所需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场、调配和租赁。
6、根据工程所需,组织各工区设备主管部门编制和审核设备采购计划,组织、协调招标采购。
7、对工程所需特别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组织调研、选型、采购、上场和人员培训。
8、组织编制有关大型、重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二、各工区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
2、组织所属单位实施对工程所需施工设备(除大型、重型等特别制造的设备外)的进场、调配、采购和租赁。
3、建立本级机械设备台帐。
4、应保证所属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负责按有关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业务培训。
5、组织所属单位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
负责上场机械设备的评价工作。
6、负责机械设备统计报表等工作。
7、负责本单位机械设备基础资料(设备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在建设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安全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了规范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统一管理,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机械设备采购
1.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型号与工况。
2. 购置机械设备应具备合法证照,并记录设备型号、功能及采购时间等基本信息。
二、机械设备使用
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资质证书,并熟读操作手册。
2. 每台机械设备设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3. 机械设备使用应根据实际工况适当轮换,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导致事故。
4. 严禁超员或超负操作机械设备。
三、机械设备管理
1. 每台机械设备设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使用。
2. 记录设备操作日志,如使用时间、维保情况等。
3. 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及维修应记录备案。
4.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状态,必要时组织维修保养。
5.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以上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合理安全使用机械设备,提升施工效率。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6篇)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为了加强机械管理,理顺管理关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机械设备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1.根据机构设备管理体制既要方便生产,又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发挥设备投资效果的原则,实行把机械设备统一由机械分公司管理调度,根据项目部的需求装备到各项目经理部(包括租赁和调拔).2.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公司经理统一领导下,机械分公司负责公司范围内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及考评工作.考评与安全部检查考评同步进行.3.4.机械分公司负责各项目设备租赁管理和对外租赁的业务工作.项目经理部机械操作人员属机械分公司派出人员,实行工长负责制,受机械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双重领导,其工资待遇由公司按技术等级予以评定,由经理部支付,并与经济效益挂钩.二、机械设备固定资产管理.____公司购置的机械设备都应列入固定资产.2.凡要购置固定资产机械设备应由项目经理部编制计划,经公司经理审批后,由机械分公司统一购置,并进行统一编号.3.凡新添置的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由机械分公司统一编号,录入总台帐,负责归集资料建档,调入项目的由项目录入分台帐,并对其使用维护建档完善,实行设备分级管理.4.机械分公司对机械设备资产进行租赁使用,____元以下小型机械及手动工具由项目部提出计划,由机械分公司调拨或由机械分公司授权项目部自行购买。
三、设备转移,安装,验收及报废设备转移由机械分公司按规定执行.中小型设备由机械分公司指导项目自行安装,由机械分公司共同验收.设备超过使用年限,或不堪使用且无维修价值,由机械分公司提出书面申请,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第二章关于小型施工机具管理办法为减少开支,控制小型机具购置质量,避免资金流失,公司决定对小型施工机具实行统一管理,特制定以下办法.一、本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项目经理部,原值200~____元范围内的设备,包括各种手动,电动工具,配电箱,一切新机等.二、机具的采购____项目经理部需用机具设备须先向机械分公司提出设备需用计划,由机械分公司调拨或机械分公司询报价经总经理审批后购置(或授权项目部购置).2.购置机具设备须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符合国家,地方有关产品规定的要求.3.机具购置后,应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交机械分公司登帐存档,并办理领用手续.发票须经机械分公司签字报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报销.三、机具的管理1.机具由机械分公司统一管理,调配.2.机具成本由项目经理部一次性摊销,使用期间维修费用由项目经理部承担。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3篇)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是指为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规范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内容:1. 设备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换磨损部件,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3. 设备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4.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5. 操作区域标识:在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对于危险区域,应设置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6. 紧急停机装置:设备必须装备紧急停机装置,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设备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7. 定期检测和维修: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8. 废弃设备处理:废弃设备必须经过专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
以上几点是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办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使用机械设备的人员,并适用于外来单位、个人在本单位内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
第三条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当制定并落实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使用权限、使用规范,制定机械设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指导、监督和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四条机械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工程工地机械使用管理制度

工程工地机械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现代工程建设日益发展,使用机械设备已成为工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工程建设延误、事故发生等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 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工地内所有机械设备的管理,包括起重机械、挖掘机械、输送机械等。
2. 管理流程:(1)机械设备使用登记:每台机械设备进入工地后,必须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厂家等信息。
(2)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每台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机械设备操作培训: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操作设备。
(4)机械设备日常检查:每天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5)机械设备处置:对于老化或无法修复的机械设备,应及时处置,避免对工程造成影响。
3. 管理责任:(1)工地项目经理:负责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设备使用符合规定。
(2)机械管理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登记、保养、维护等。
(3)机械操作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4. 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台账,对每台设备进行跟踪管理。
(2)制定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合理安排设备使用时间。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5)建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5. 管理考核:工地项目经理应定期对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并整改。
三、结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希望各工程工地加强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和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1. 背景
机械设备和车辆在生产和运输中广泛使用,它们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员财产的
安全。
为了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加强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2. 相关法律法规
1.《机械安全条例》
2.《车辆安全条例》
3.《生产安全法》
4.《安全生产法》等
3.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1.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2.对未经训练或没有经验的员工禁止进行危险机械操作。
3.标示机械设备的安全警告标志,同时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4.对于新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测试操作,确保安全。
5.指定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并作好记录。
4. 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1.安排专人负责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2.针对驾驶员的年龄、驾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确保他们具备
驾车的条件。
3.安排常规车辆的安全检查,包括轮胎气压、制动器和灯光系统等。
4.指定专人负责车辆的保养记录,并经常检查车辆的行车记录。
5. 总结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使用关系到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使
用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部门应对机械设备和车辆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落实各项管
理措施,使其贯彻执行到位。
同时员工也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切实保护自己和他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总则
1、总则
1.1、本办法是在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改革及生产经营部的需要,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目的是进一步经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提高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状态的良好,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2、设备管理实行项目部、分包单位二级管理,在机电物资部的统一管理下,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各自承担管理、使用、运行、保养、维修等职责,努力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确保施工需要。
2、进厂设备的要求
设备进场后,由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安检部门和项目部共同派人组织验收。
3、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围绕项目部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计划,负责实施对设备物资的全面监督管理:各单位需设设备管理员,主要职责是按照项目工作计划盒里调拨、使用、管理本单位所属设备,负责工地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
4、设备管理及使用:
4.1、机电设备工作一律实行岗位责任制,使用者做到责权明确,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安检、人事部门办理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使用者必须同设备同时入档。
4.2、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月、季度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工作目标和计划指标。
坚持设备使用与保养维修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将设备管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
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定岗、定人、定责,责任到人,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3、各负责司机一律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每班认认真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及交接班记录,交清设备技术状况、运转情况、完成任务量、为下一班所做的生产准备及注意事项等项目。
4.4、各单位要拟定施工现场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时检查施工现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情况,以施工生产中关键设备为重点,坚强设备的状态管理,认真开展设备故障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4.5、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把机械安全教育列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严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发生。
各类机械都应该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机械安全。
4.6、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施工生产条件和设备条件,采用不
同的维修方式逐步推行状态监测维修,努力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维修。
4.7、定期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的逐点检查,由专业维修人员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不同设备有不同设备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要多于日常点检项。
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记录出线异常、磨损和损坏等情况,以便确定修理的部位、类别和时间等,据以安排计划修理。
4.8、各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远期的装备规划和近期的生产任务,结合单位机械设备、资金具体情况编制相关设备采购计划。
5、设备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5.1、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部各级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教育,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5.2、发生一般事故后,操作人员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并写出事故报告。
5.3、发生较大事故后,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立即向项目部和单位经理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安检管理部备案。
5.4、事故必须认真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a、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b、不吸取教训不放过
c、不落实预防措施不去放过
机械管理部门的职责
1、贯彻执行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设备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并结合所辖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的机械管理办法。
2、掌握设备性能,根据实施性施组盒里配备设备资源。
3、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
4、认真统计和记录设备运转、维修、保养、大圩情况,保管好各项远水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及时填报各种报表。
5、抓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工作,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费用,采用先进的维修方式,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先进的管理办法。
7、做好新机验收和技术培训工作。
8、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上报设备故障,参加事故的调查,落实处理结果。
9、做好单机核算,开展经济分析,如实反映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0、制定或落实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1、做好设备退场前的整修工作。
12、负责机械设备方面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3、根据工程任务量和施工工期,及时组织设备进场。
14、按照工程特点,制定制定设备使用和购置计划,制定安全措施。
15、监控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提供必要的资金。
16、督促施工单位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17、有计划地安排设备的进场和退场前的整修工作。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1、设备安全生产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设备做到正确使用、规范操作。
2、设备操作人员在工作时,精力要集中,必须有足够的睡眠,工作中不准打瞌睡,不准聊天,酒后禁止吊运工作,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3、大型铺架设备在吊运过程中,遇到停电或起身机构突然失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附近人员离开,开动小车到安全地点,把梁或轨排放下,不准任其自由下落,随后进行检修,不准在吊运过程中检修。
4、各级负责人要切实加强设备安全生产的领导,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生产列入目标管理中去。
要深入现场,督促检查,纠正违章,消除隐患,使设备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
对长期坚持安全生产、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有功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5、设备管理部门要配合安质部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发现违章必须及时制止。
凡投入使用的设备都应及时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档案的建立
(一)、机械设备台账
1、管理号码
2、设备名称
3、型号
4、规格
5、生产厂
6、本机编号
7、出厂日期
8、动力机名称
9、动力机型号10、动力机规格11、动力机生产厂12、动力机编号13、动力机出厂日期14、外形尺寸15、整机重量16、底盘号17、组资日期18、原值19、净值20、技术状况21、工点。
在上述21项数据中,1--18为静态数据,19--21为动态数据,需机械管理人员定期收集、整理、填写。
(二)各单位机电物资部每季度与本单位财物部门对账一次,做到账(设备台账)、卡(财物固资卡)、物(设备实物)相符,以书面及电子文档的固定格式上报股份公司机电物资部进行核对。
公司财务部、机电物资部每季度对机械设备台账核对一次,掌握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
(三)机械设备履历书:是设备的历史档案,凡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均应建立机械设备履历书。
机械设备履历书应详细的记录该机简历、变动、事故、运转、保养、技术改造、油质测试、状态监测等情况。
机械设备履历书由设备保管单位保管,并指派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