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

合集下载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转喻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在古今语言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翻译实践中,如何运用转喻把源语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传达给译语的读者,成为研究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转喻的定义;转喻的理解;转喻的翻译。

一、转喻的定义转喻在语言学习中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读者、听者更好理解文本内容,把抽象的或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说明清楚。

转喻是一种隐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质是指比喻性的说明,其基本特征是将由比喻句所构成的语句表达为非比喻句来实现转换。

换句话说,转喻是一种对抽象的观念的描述,它是一种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极大的概念,是以形象表达意义的一种方式,作者在表达和交流中隐含传达一个更深层次、更抽象的意义。

二、转喻的理解转喻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有效方式,但如何理解转喻比较困难。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爱情就像一棵树,它的根必须扎实在土壤里,从根获得养分,然后才能长出多么茂盛的枝叶。

”这种转喻方式让读者联想到爱情也需要努力才能长久。

转喻在文本中方便了读者的理解,它也非常有利于作者表达想法。

转喻更能够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喻成客观存在的象征,从而使概念可以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最终的文字表达目的。

三、转喻的翻译在文化转换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背景知识,以便将转喻的概念翻译出来,有效传达源语中的信息。

翻译转喻需要考虑语言文化差异。

例如,源语中说“她像一座山般坚强”,在译文中,可以对这句话进行必要的修改,将“山”改为“拳”,使用拳头这样一个比喻,表达她的韧性和坚强。

另外,在将转喻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保留比喻的方式进行转换,以保留原文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时候,源文与译文在情感表现上可能会有些不同,但根据译者的判断,可以选择删减或增加信息来表达源文的艺术表示。

综上所述,转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表达形式,它具有夸张、图画化和艺术性等特点。

维汉多义词转喻认知分析

维汉多义词转喻认知分析
解 目标 域 的基 础 。 ll 例 如 : 0 J
伸, 即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或 多义训。m r多义词是在认知
的 基础 上 产 生 的 , 义 的拓 展 就 冉 具 有任 意 性 的特 征 , 词 而
( )她 是 一颗 星 星 。 1
( ) 一g ‘q ¨ a ( w a s ( t 】i k n cj ̄ , 2 g l o j lI i a1 p at ja’i i d : I o i a i 1 mn
词 义 的 延伸 不 是 随机 进 行 ,而 是 由 人 的 认 知机 制 决定 的 , 具
有 系统 性 。
本义的相似性 关系考 虑,这是认知隐I 喻的思维结构 。 喻认 转 知 的重新概念化保持 了事物 内在的相关性特征 , 更多不同 使 类型的事物可 用相 同的词 汇表 示。 重新概念化 的过程与人类 的认知过程 密切相 关, 人们 ‘ 般是通过客观和主观 两方面认 识事物 。当 bJ a"被重新概念化后 ,它所能涵 盖的事物就更
知 思 维 方式 来 实 现 的 , 隐 喻 认 知 思 维 结构 的实 现 以转 喻 为 但 基础 ,转 喻 是 最 基 本 的 认 知 方 式 。
转喻更具本源性 ,即语言本质 卜 是转喻的。I12 转喻比 ' - 21 10
隐 喻 更为 普 遍 , 许 多甚 至 所 有 情 况 F, 喻 是 隐 喻映 射 的 在 转 基础 。[P12 白此转 喻在 人类 交 际 活 动 和认 识 活 动 中的 作 32 -6 ] 2 3 用和 功 能 开 始受 到 关注 , 一 定 程 度 迫 切需 要理 论 上 的 准 在 备 和 方法 论 上 的 探 讨 。 本文 旨在 通 过 分 析 多 义侧 的转 喻 思 维 结构 ,为 转 喻 的认 知研 究 提 供 论 支 持 。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 inadequacy.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5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概况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无法同日而语。

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

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特殊工具。

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修辞手法,然而,越来越多的语言及语言学研究者发现,它们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脸”是人体最为突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基于“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表达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注重面子文化的中国文化当中,这种表达极为常见。

鉴于“脸面”隐喻和转喻在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作者在本文中对此类表达进行了分类分析,旨在探索其内在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脸面,隐喻,转喻,中国文化一.引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日常言语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Johnson和Lakoff认为,人们日常话语中的百分之七十都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认知工具。

人们倾向于用自身经历来感知、构建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情绪等。

(Johnson,1987)近年来,人们发现,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经验而存在的,而且转喻对概念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人类的自身经验,因此人类的认知理解源于人体这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体这一始源域在隐喻和转喻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从而在语义扩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最先阐释了隐喻的内涵及其修辞功能。

他认为,隐喻是某一事物在名称上的改变,也即是基于相似性,赋予某一事物一个其他事物的名称。

(Aristotle, The Poetics)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将隐喻视为名词或名称上的改变。

他的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理解隐喻概念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未能解释隐喻使用的非规约性机制,他的理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标志着现代隐喻理论的开端。

在该书中,作者对隐喻给出了两个定义:一、隐喻的核心就是用某一事物来理解和阐释另一事物;二、隐喻就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的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全新的分析。

转喻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学者提及,它和隐喻同样重要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它比隐喻更为基础。

但是目前转喻的研究无论是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远远不及隐喻。

转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薄弱性给转喻研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张。

不断扩张的过程使得转喻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这反而降低了转喻的解释力。

本文试图改变这一局面,旨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式。

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针对目前转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有关转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对语法研究中所谓的转喻现象作一简要回顾,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

要改变转喻范围不断扩张的局面,就要从理论上对究竟什么是转喻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思考。

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建立转喻研究的理论体系,对理论的主要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

通过对“邻近关系”、“显著度”这两个概念的重新考察,以及将日常思维方式分化为“常规思维和超常思维”,将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了筛选,并将之分为三类:非转喻现象、策略性转喻与认知性转喻。

认知性转喻是转喻研究的薄弱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第三章目前学者所谓的转喻现象分析本章主要对第一章综述中所涉及的目前学者们所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是经济性原则、知识的激活、半激活以及睡眠状态在语言中的表现。

这一部分还探讨了转喻和非转喻的区分原则,即具有邻近关系的二者之间是否有显著度的差异,如果具有显著度的差异,可以认为是转喻,否则仅仅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不能视之为转喻。

第四章认知性转喻(一)本章主要探讨转喻的自由形式和凝缩形式,分析其认知结构和语言形式。

首先是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的区分。

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在借代上的表现是同形的,因此通过语言形式无法进行分析,只能通过作者使用的意图上进行分析。

汉语词汇常用语素语义扩展隐喻转喻解析

汉语词汇常用语素语义扩展隐喻转喻解析

汉语词汇常用语素语义扩展隐喻转喻解析一、语素概念及其在词汇构成中的作用语素是构成词汇的最小有意义单位,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语素在词汇构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能够赋予词汇不同的含义和语义。

二、语义扩展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语义扩展是指在词汇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词义的演变和拓展,使其具备更加广泛的含义和用法。

语义扩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隐喻和转喻。

1.隐喻的语义扩展隐喻是一种通过比喻的方式,为词汇赋予新的意义。

例如,将人的外貌特征比喻为动物特征,以强调某种品质或特点。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2.转喻的语义扩展转喻是一种通过将词汇的原本意义转移到其他领域,从而使其具备新的含义。

例如,将物体的名称用于描述抽象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

转喻能够丰富词汇的表达能力,使其更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三、语素语义扩展中的常见表现形式及解析1.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的方式,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进行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意义。

比喻常常使用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等作为隐喻的对象,通过对其特点和形态的描绘来传达某种含义。

2.拟人手法拟人是一种将人类的行为和特点赋予非人类事物的手法。

通过拟人,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词汇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3.借代手法借代是一种通过将词汇的原本意义应用于其他领域,形成新的含义。

借代常常使用衍生义和引申义来扩展词汇的语义范围,使其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四、语素语义扩展在汉语表达中的应用语素语义扩展是汉语表达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转喻,能够丰富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更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语素语义扩展,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汉语词汇常用语素语义扩展隐喻转喻解析是一篇关于语素在词汇构成中的作用以及语义的拓展方式的文章。

通过比喻和转喻的手法,可以赋予词汇更广泛和深刻的含义,使其更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汉语表达中的“意合性”和隐喻转喻探析

汉语表达中的“意合性”和隐喻转喻探析

汉语表达中的“意合性”和隐喻转喻探析作者:龙亚超来源:《卷宗》2019年第33期摘要:汉语是一门以意合为主的语言,所谓“意合”是指不依赖明显的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句之间的连接,而是借助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去进行逻辑联系。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意合性”的前提是适应主旨意境,原则是要遵守语言经济性原则。

而隐喻和转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方式,基于隐喻和转喻去分析汉语表达中所体现的意合性变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汉语表达;意合性;隐喻和转喻汉语与英语起源于不同的语系。

汉语作为汉藏语系的分支,是一门非常重语义的语言。

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韵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影响下,汉语形成了一种聚焦内在意义关联的特质。

意合和形合其实就是一种表现语言的方法。

所谓“意合”是指不依赖明显的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句之间的连接,而是借助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去进行逻辑联系。

“形合”就恰恰相反,比如用连接词直接连接词句。

汉语是意合的,注重句义上的连贯,语境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英语是形合的,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呼应。

简单地来说就是英语重形式,而汉语重意义。

文中所探讨的汉语语料中太多数是意合的。

汉语表达中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转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方式,修辞方式的使用使得汉语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

隐喻是根据人们熟知的源域特征去理解崭新的目标域的一种概念关系,而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通过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的一种概念关系。

当收集汉语中所出现的表达时,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表达上所要传达的字面意义之外,还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去推断其引申含义。

而这些引申含义的表达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修辞方式去实现,掌握这些修辞的使用方式便于自己整理划分语料再进行研究讨论。

但修辞手段的种类繁多,本文篇幅有限,便只选取从隐喻和转喻的两种修辞方式去分类探讨汉语语料中有趣的表达中的意合性。

1 综述1944年王力先生第一次将“意合”这一概念引入学术界。

一瞬间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并开始研究汉语的意合现象,只不过由于当时对新概念的出现还存在保守的态度,当时对汉语意合性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对复合句的研究中。

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的水隐喻和换喻

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的水隐喻和换喻

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的水隐喻和换喻
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隐喻和转喻开始成为认知语言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

随着近些年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不断进步,使得隐喻和转喻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为是一种思维方式。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绝非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

它们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隐喻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涉及到不同域之间的映射,而转喻是以“邻近性”为基础,通常发生在同一域内。

本文根据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对汉语中的水隐喻和转喻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汉语中水隐喻和转喻有哪些?2.水的概念是如何映射到其他认知域的?3.汉语中水隐喻背后的体验和文化影响有哪些?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论文发现水可以转喻为“自然”,同时也可以隐喻到许多抽象的认知域。

在阐述水隐喻时选取了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点作为切入点,分别从水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水的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汉语中水隐喻和转喻的形成还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对论文中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探析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探析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探析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从而
对其中一个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转喻是一种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
的转换,它是在表达时将不熟悉的概念引入到熟悉的语言中,从而
使得人们可以理解和解释更复杂的概念。

转喻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转喻和隐喻转喻。

直接转喻
是指在言语中使用直接的比喻,例如“他是一只狮子”或“她的笑
容像一朵花”。

隐喻转喻则是指使用一种更复杂的比喻,其中一些
关键元素隐含在语言中,但并不显然或明确。

转喻的使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在认知语言学中的探索
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转喻在语言中的作用。

例如,认知语言
学家认为转喻不仅用于翻译和理解语言,还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转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概念、情感
和体验,并在人际交流中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转喻有助于我们将两个不同的概念
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见解。

例如,“时间是一条河流”这句话,将时间与河流比较,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使得完
成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转喻还有助于我们理解难以描绘
的抽象概念。

例如,“爱情是一朵花”,这个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
爱情的特质,例如它太过美丽但又脆弱,需要护理和维护。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它不仅在语言中起作用,还可以用于思考和行为的转换,增进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1。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转喻在文学中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形式,它有助于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文学作品更加有表现力。

在当今社会,转喻的翻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语言学研究,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而且有助于各种语言交流。

本文旨在通过对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更好地掌握转喻的翻译技巧,更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

首先,转喻的定义。

简单地说,转喻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利用除本义外的意义,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以其它相关的概念或事物的形象来表述的一种修辞手法。

转喻的意义是用一种暗含关系的修辞方式,将一种概念比喻成另一种概念,使表达者能够用较少的语言来避免太多的抽象概念,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

其次,转喻的翻译要求。

首先,翻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内容,从而找出文中转喻的实质,把握转喻的意义,以此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其次,译者在翻译转喻时,应注意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充分考虑所用比喻词或短语的释义与比喻的含义,以此来反映转喻文本的本质。

此外,译者还应该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文意,使译文有利于接受和理解。

最后,转喻的翻译策略。

首先,翻译者可以采用句尾转喻策略,注意完整保留原文的语义。

其次,可以采用文字复制策略,通过在译文中以原著文字形式复制原文转喻来表达原文的转喻意义。

此外,译者还可以采用等效策略,即选择译文中完全等效的成语替换原文的转喻,以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表达意图。

综上所述,转喻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转喻的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要了解原文,又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来精确反映比喻的意义,采取准确的翻译策略是很必要的。

借助于上述探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解读更深层次的文学涵义,达到转喻本质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词义引申方式的隐喻转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词义引申方式的隐喻转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词义引申方式的隐喻转喻研究我们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现代汉语多义词的考察,将现代汉语多义词义项间的隐喻引申方式分为:形状相似、作用相似、位置相似、性质相似、情状相似及多种相似六种类型;将现代汉语多义词义项间的转喻引申方式分为主体与特征、材料、职务、处所、时间,主体与活动关系,活动与活动结果,整体与部分,一般与特殊及综合式六种类型。

我们还研究了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的特点:现代汉语多义名词的词义引申以转喻引申为主,转喻引申的数量约是隐喻引申数量的3.14倍。

在现代汉语多义动词的词义引申中,转喻引申和隐喻引申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

现代汉语多义形容词的词义引申以隐喻引申为主,隐喻引申的数量约是转喻引申数量的1.92倍。

最后,我们总结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多义词词义引申的特点,得出部分引申在现代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多义词词义引申中所占比重最大。

现代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多义名词及多义动词的词义引申都以部分引申为主,各占总数的65.02%和59.44%;现代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多义形容词的词义引申以整体引申为主,占双音节和多音节多义形容词总数(951例)的58.36%。

汉语成语中身体-情感转喻分析

汉语成语中身体-情感转喻分析

汉语成语中身体-情感转喻分析作者:王紫妍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成语中身体-情感表达中的的转喻关系理想认知模型和其中隐转喻互动机制,发现成语中身体-情感表达与转喻理想认知模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都基于因果转喻,可分为生理的和非生理的:生理的因果转喻中可发现使役模型、事物模型和范畴-属性模型;非生理的因果转喻中能发现使役模型和复杂事件模型;表达中隐转喻两种认知方式共同参与了其意义识解:来自转喻的隐喻和隐喻内的转喻是主要的互动方式,且转喻处于基础地位,可以为隐喻提供源域或者目标域。

关键词:转喻;身体-情感表达;汉语成语;隐转喻1. 引言转喻和隐喻一样,都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自Lakoff&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发表后,隐喻和转喻研究逐渐发展到认知层面。

国内外都存在中隐喻轻转喻的研究倾向,然而,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可能是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方式(Taylor,1989)。

转喻的认知研究涉及到了包括转喻理论(Lakoff,2003;Kvecses&Radden,1998;毛帅梅, 2009)、隐转喻关系(Jakobson,1956; Warren,1999)、转喻与语用(Thornburg&Panther,1997;张辉,2007)、语法转喻(Ruiz de Mendoza,2001;李勇忠,2005)等。

尤其是利用轉喻理论解释分析具体语言或现象的研究,在近年来成果颇多。

情感(emotion,也译为“情绪”)的认知研究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众多学者将隐喻练引入情感之中,但是情感在转喻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Lakoff和Kvecses(1987)指出,英语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转喻原则,即用处于某种感情或情绪时人体的特殊生理变化来表达情感。

Ungerer&Schmid(2006:134)指出了“情感的生理转喻”这一术语来表示情感的生理反应现象。

汉英语言动宾结构及其转喻认知机制

汉英语言动宾结构及其转喻认知机制

汉英语言动宾结构及其转喻认知机制汉英语言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逻辑语义关系有很多种,有些结构从字面理解似乎在逻辑和语义上讲不通,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其组合的转喻思维。

本文从转喻的角度,从认知的凸显性、配位选择性、经济性以及概念合成等方面对这些结构的形成和理解进行研究和阐述。

标签:动宾结构转喻机制认知研究一、引言动宾结构是动词后面带宾语的结构,由动语与宾语构成,动语是宾语前的动词性成分,宾语是动语后边表客体事物的成分。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动宾结构的词或词组极其丰富,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更是多种多样。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动词+受事宾语”为语法典型(prototype)。

例如“打他”“see a movie”。

但汉英语言中也存在大量的工具宾语、处所宾语、时间宾语、方式宾语、目的宾语、原因宾语、结果宾语等非典型宾语。

不及物动词通常不带宾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带宾语的现象。

如:(1)吃大碗、照镜子(工具)吃风味一条街、睡上铺(处所)我唱白天,他唱晚上、过春节(时间)吃小灶、存定期(方式)考博士、打扫卫生(目的)避雨、我今天吃犒劳(原因)建房、架桥、扎个洞(结果)升国旗、跑马、斗蟋蟀(致使)教大学生、挖土、想念亲友(对象)在英语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非典型受事关系的动宾结构。

如:(2)smoke pipes,wipe the towel all over his face,struck his hand upon his knee (工具)jump the fence,visit Shanghai(处所)last five days,sleep the night(时间)laugh her thanks,nod my approval(方式)run a blockade,beat a retreat,run an errand (目的)write an essay,paint a flower on the wall,dig a hole(结果)dance the baby,walk their horses,fly a kite(致使)pay the bus driver,benefit us all(对象)sleep a peaceful sleep,die a heroic death(同源)从逻辑和语义的角度看,这样的语言结构不合常理,动词和宾语的语义不能直接兼容。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转喻,即使用比喻手法将一种事物或概念用另一种事物或概念来表示,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转喻,诗人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对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的研究。

1.转喻的定义与作用转喻是指通过类比、隐喻等手法,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暗示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表达深刻含义的目的。

它可以增加诗词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

通过转喻,诗人能够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出复杂的情感、思想和哲理。

2.转喻的种类与示例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界的转喻、人物的转喻、动物的转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转喻示例:自然界的转喻:如用花开花谢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人物的转喻:如用春风化雨来形容一个人的温柔和关怀,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动物的转喻:如用鸟儿飞翔来比喻自由自在的心境,如杨万里的《临安春雨初霁》:“熟看闲花嬉笑,与云共南游;下来无限事,横看却是愁。

”3.转喻的艺术价值与意义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能够丰富诗词的表现力,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转喻可以突破常规的表述方式,创造出新的诗意和美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最后,通过转喻,诗人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传达自己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观察力。

4.转喻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转喻这一古典修辞手法,在现代诗歌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现代诗人通过转喻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他们通过大胆的联想和比喻,创造出新颖、富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魅力。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o u t p a y i n g . 目标域 “ 穿皮 外套 的人 ” 是一个 矩 阵域 , 源域 “ 皮 外套” 是 目标域 的一个 次域 , 为认知 目标域提供 了心理通道 , 涉及到域 的扩展 ; 二是 目标 寓于源域 的转喻 ( t a r g e t — i n — s o u r c e m e t o n y my ) , 如, 枫 叶红 了, 此处 “ 枫 叶” 是包 含多个 次域 的矩
2 0 1 7年 2月 第3 6卷 第 2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Fe b . 2 01 7
Vo l _ 3 6 N o . 2
目标域 之间是映射 、 凸显还 是激 活?我 们认 为 , 这与 源域 和
目标域 谁是矩阵域 , 谁是 次域 有关 。当源域 是矩 阵域 , 目标
别 分为命题 转喻和情景 转喻 。高层 转喻 指直接 利用类 属理
想 化认 知模 型 ( g e n e i t c I C M S ) 进 行 的转喻 操作 。类 属 I C M 是对许 多非类属 I C M 的概括 。类属 的特殊性 使得它们 能在 非词汇层 面上进行操 作 , 从而对语 法现象做 出恰 当 的解 释。 R u i z d e Me n d o z a ( 2 0 0 1 ) 认 为高层 命题 转喻 可等 同于语法 转 喻 。 目前对转喻 的研究 主要是探讨语 言中的转喻现象 , 并不
通过转喻表达 以参 照点 的方式为 目标体 提供 心理 通道 的过 程” 。C r o f t ( 1 9 9 3 ) 从转喻 的邻近性 角度 出发 , 认为 转喻 的运

汉语动宾结构的转喻认知阐释

汉语动宾结构的转喻认知阐释
隐的《 》 柳 中的 “ ” 象 可 以有 多 种 解 读 , 的学 生认 为 是 咏 柳 形 有 物写 人 ,柳 ” “ 的形 象 隐 含 诗 人 身 世之 感 , 的 认 为是 先 荣 后 悴 有 人事 的感 喟 .有 的认 为是 官 场 上 只 知 上 进 而 不知 后 退 者 的讽
常语 言 中 。 常见 的 转 喻形 式 主 要 有 :
动词 中使 用 转 喻 最 常 见 的形 式 是 : 以动 作 方 式代 替 动 作 本 身 。 : 公 交 、 江 湖 、 码 头 、 天下 、 如 挤 跑 跑 闯 养病 。 动作 而 言 , 就 每 一 动作 都 有 可 能 包 含 若 干种 具 体 的动 作 方 式 。并且 每 一 个 动 作 方式 都 可 以称 作 是 动 作本 体 的一 个 构 成 部 分 。 与动 作 本 体 相 比较 , 动作 方 式 显 得更 为 具 体 、 象 。以“ 公 交 ” 例 , 形 挤 为 上 车 、 硬 币 或刷 卡 、 座位 、 在 座位 上或 站 立 、 车等 一 系 列 投 找 坐 下 具体的动作都包含在“ 乘公 交 ” 个 动 作 之 中 , 知 语 言 学 称 这 认 之 为 “ 本 ”sr t。 车上 有 很 多 人 的情 况 下 , 往 还会 多 出 脚 (ci ) 在 p 往 “ ” 个 动 作 , “ ” 受 事 应 是 人 , 不 是 车 , 于 它 为 何 挤 这 但 挤 的 而 至
1引 言 .
430 ) 5 0 7
4 地 点 代 机 构 : 是 一 则来 自白宫 的 消息 。 ) 这 5 工 具 代 使 用 者 : 是 出 了名 的 铁 算盘 。 ) 他 6 容 器 代 内容 :一 口气 喝 了十 杯 。 ) 他
7 作 者 代 作 品 : 爱读 莎士 比亚 。 ) 她 8 品牌 代 产 品 : 请 你抽 中华 。 ) 我 9所 在地代人 、 : ) 物 申办 奥运 会 成 功 , 个 北 京 都 松 了一 整 口气 。 3汉 语 动 宾 结构 中的 转 喻 . 如上 所 述 ,动 宾 结 构 中 动词 和宾 语 的语 义 关 系或 构 词 理 据 常 常超 越 了传 统 语 法 所 能解 释 的 范 围 .要 解 释 其生 成 和 理 解 过 程 , 运 用 转 喻 认 知机 制 。 喻 在 动 宾 结构 中主 要体 现 则需 转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形式与功能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

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

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

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

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

汉语反语的言外转喻分析

汉语反语的言外转喻分析

汉语反语的言外转喻分析高慧1,2,邹春玲1(1.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8)摘要:反语不仅是修辞手段,且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某种特殊认知程序,可以表征为“以此代彼”、“正反互代”的言外转喻推理步骤。

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主要依据言外转喻理论,更深层次地研究反语这一用语字面相反的意思来表达本意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言外转喻、反语、心理模型、属性强加、因果化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10-0132-01收稿日期:2012-09-07作者简介:高慧(1979-),女,山东章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育研究;邹春玲(1972-),女,山东黄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应用语用学、语言哲学研究。

一、反语的定义“反语”(irony )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其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反语”这个概念与“悖论”密切相关。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语”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

在“反语”中,符号的意义与它在字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

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

“反语”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

在“反语”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

这样,一个“反语”就产生了。

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语”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

反语,“辞海”的定义为: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

在回顾了大量相关研究后本文将汉语反语定义为: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想要表达的交际意义与其字面意义呈程度不尽相同的反向关系。

这也是反语区别于其它辞格的重要特点。

二、反语研究的现状一直以来,反语始终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研究热点。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特殊工具。

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修辞手法,然而,越来越多的语言及语言学研究者发现,它们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脸”是人体最为突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基于“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表达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注重面子文化的中国文化当中,这种表达极为常见。

鉴于“脸面”隐喻和转喻在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作者在本文中对此类表达进行了分类分析,旨在探索其内在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脸面,隐喻,转喻,中国文化一.引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日常言语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Johnson和Lakoff认为,人们日常话语中的百分之七十都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认知工具。

人们倾向于用自身经历来感知、构建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情绪等。

(Johnson,1987)近年来,人们发现,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经验而存在的,而且转喻对概念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人类的自身经验,因此人类的认知理解源于人体这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体这一始源域在隐喻和转喻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从而在语义扩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最先阐释了隐喻的内涵及其修辞功能。

他认为,隐喻是某一事物在名称上的改变,也即是基于相似性,赋予某一事物一个其他事物的名称。

(Aristotle, The Poetics)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将隐喻视为名词或名称上的改变。

他的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理解隐喻概念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未能解释隐喻使用的非规约性机制,他的理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标志着现代隐喻理论的开端。

在该书中,作者对隐喻给出了两个定义:一、隐喻的核心就是用某一事物来理解和阐释另一事物;二、隐喻就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

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

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摘要]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和特点。

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的享用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

实证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如下认知特点: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凸显,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体验论;隐喻;转喻;吃;汉语一引言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论认为意义来源于我们的感觉运动的体验,通过想象机制,如概念隐喻、转喻、范畴辐射、以及种种概念合成的方式,这种体验的意义得以扩展,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化和推理。

我们感官运动的体验模式有哪些?最基本的体验域有哪些?这些问题是体验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亦直接制约和影响词汇意义的隐喻性扩展。

莱考夫曾对自然体验下过一个定义:自然体验是我们的身体(包括感觉、运动器官、智力、情感等)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包括运动、操作物体、吃饭等),以及我们与同一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环境)中不同的人群的互动的结果。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体验之一,这种每天反复发生的自然体验固化成为体验格式塔,具有很强的认知力,大量隐喻性的思维就来自体验反复发生的模式,当它们和某一特定的文化积淀相结合,就必定产生民族文化特色的生动形象的隐喻,如:英语中的eat into one’s pocket toomuch(花费太多),be eaten up with disease(疾病缠身),eat up one’ssavings(耗尽储蓄),eat upone’swords(食言)等。

而在汉语里,“吃”是一个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吃”这一动作本身的含义,比英语“eat”具有更多的概念隐喻、隐喻、转喻和转隐喻连续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邹春玲(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提 要:转喻与隐喻都是思维认知模式。

但是,隐喻注重相似性,转喻以相邻关系为特征。

转喻理论的发展历经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投射论、合成论,内涵外延传承论等理论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理论模式对 相邻的概念莫衷一是。

本文以 模因!模质之间的 互推!链接为分析模型,从转喻的相邻问题出发,对转喻的理解过程作出说明。

该 模因!模质说有望成为转喻研究的另一种分析模式。

关键词:转喻;模因;模质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6-0043-3M e m etic Analysis of Chinese M etony m y UnderstandingZou Chun li n g(N ortheast N o r m al U niversit y,Changchun130024,China;H a rbin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U n i versity,H arbi n150040,Ch i na)M e tapho r and m etony m y are bo th cogn iti ve m ode lsw ith the i r si m 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M etaphor focuses on t he proper t y o f si m ilarity bet ween t w o doma i ns,wh ile m etonym y focuses on tha t of conti gu i ty.Theor i es of m etonymy conti nuousl y developed through m ode ls o f substituti on,compar i son,pro jecti on,i n teg ration and i ntensi on ex tension conti nuu m,but the re a lso ex i st som e prob l em s,such as the idea discrepanc ies to the concept of∀conti gu it y#.Starti ng fro m the prob le m o f conti gu it y,∀i n ference cha i n#o f∀m e m e m e m ete i n#as the analytic m ode,l this article exp l a i ns the understand i ng pro cess ofm e t ony m y.Such a∀mem e m e m ete i n#m ode l is expected to be ano ther analytic m ode l for me tony m y.K ey word s:m etonymy;m eme;m em ete i n1 引言邻近性是多数转喻定义的核心概念,传统研究把邻近关系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具体空间接近关系,而认知语言学则将之视为可能世界中概念层面上的接近关系。

这表明,认知转喻实质上指 转喻思维,具有 整体!部分相互激活的本质特征。

其功能体现在:促进语言的发生与理解。

语言理解是生物过程,而不是机械过程。

(M i chael Sp i vey2007:200)因此,从模因―模质角度对转喻理解作出说明是有根据的。

本文认为,转喻的运作是与 熟悉度相关的联想认知过程。

2 模因!模质理论2.1元模因阐释本文将 模因定义为基本思维单位, 模质为其思维或语言的内、外表征。

模因在思维层面上运作,模质在思维和语言两个层面上运作。

思维在模因!模质理论中是个核心概念。

思维具有连续性、层级性等特征。

(M ichael Spivey2007:10)通常,思维可分为4层:(1)本体性思维,即经验积累的内隐知识,有操作性,无可述性;(2)主观认知本体思维,主体对输入信息表征之间关系的把握;(3)主体间认知思维,在特定语境制约下,互推话语含义的过程,包含主体认知图式与输入模型的匹配与修改的过程;(4)形式思维,即显性知识(declarati ve),由推导得出,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 思维分等级,模因在各思维层面上操作。

模因产生对内、外模质家族相似性的默认,是在 模质刺激下的抽象心理认同或差异,以词意为表征。

表征指时间连续、状态相邻的思维处理过程。

各级思维的最432008年第6期总第145期 外语学刊FORE I GN LANGUAGE R ESEARCH2008,No.6Seria lNo.145*本文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资助。

基本单位是 元模因(m eta m e m e),定义为模质的输入,导致思维对现实产生 单模型表征,多个单模型表征整合为 多模型表征,对多模型关系的表征单位是 元模因,形成于模质到模因的泛因果关系推导过程中。

元模因存于长期记忆,其命题思维的形式可表征为述谓结构的语言模因∀is true#或∀is fa l se#等;汉语对元模因的表征则为单个或双个的汉语词汇,是对所输入模质的评价,有语义突显功能。

多模型关系生成历经主体对单体表征之间的关系推理(relationa l inferences)。

长期记忆表征的模型比工作记忆中的动态模型容易构建。

(A ndre V and ierendonck 2006:79)据此,话语理解时,长期记忆的元模因!模质模型会首先出现,原因是:第一,与人类的遗传基因有关,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早期人类形成的元模因有可能转化为基因的形式传递;第二,与经验有关,因人而异,也存在共性。

元模因表征存在个体差异,在语言输入影响下,某些元模因在某范围内达成一致,成为统一的语言模因。

这是模质转化为模因,并影响后者的过程。

语言模因与元模因存在竞争,前者原则上可修改后者,但主体最初产生的元模因依然保留。

换句话说,尽管 主体间认知思维在语言教育下,达成统一,但是 主体认知思维模式依然存在,并延续到主体间认知思维之后。

可见,思维的发展是个连续体,模因贯穿其中。

如上,语言模因是思维层面的概念,是语言内化为思维的结果。

元模因与语言模因是 互推!体现关系,语言模因反映元模因的语义内容,前者是后者的特定模质形式。

2.2模因!模质关系模因!模质可简单地表述为互推!链接(i n ference cha i n)关系。

元模因遇匹配的模质时,对模质产生格式塔认知,借语言形式(模质)进行思维或表达,即模质是模因的下范畴形式。

这是二者的链接关系,理据是,模因!模质属同一认知域的不同模型,为状态相邻的表征形式。

链接的紧密度受规约、熟悉度等条件影响。

继而,模质层面的认知内容通过整合,对原认知(元模因)进行反馈,导致模因的保留或变异。

这是二者的互推关系。

此过程会在不同的模因!模质关系内反复操作,使主体的认知能力深化,是人类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

如图:模因总体认知(体验)部分认知模质语言表达/思维表征∃ 反馈生成模因1/2...n%该图表明, 思维的抛射性连续认知不是从视觉(pe r cepti on)到认知,而是正好相反。

(M i chae l Sp i vey2007:1)从模因(思维)到模质链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从元模因角度看,模因1是前语言阶段的思维因子,在语言(模质)阶段,历经认知过程、语言互动过程,产生变异,形成模因变体(模因1/2&n)。

可见,模质认知也可导致元模因变异。

此外,模因一旦形成,就具有竞争性、长久性等特点,并产生与模质的自动链接。

也就是说,主体会下意识地寻找与已存在的元模因匹配的模质,该模质的突显程度随各种因素而变化。

语言学家探讨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其实大部分是语言阶段的模因与模质的问题。

但对于前语言阶段的模因思维,或 元模因的讨论,却很少提到。

既然元模因是 多模型表征关系的基本思维单位,可以认为,元模因模型也是 关系推导的概念单位,对元模因之间、模因!模质之间的语义联结进行推导。

元模因模型的传播形式可表明上述推理过程,如 美这个元模因,是通过默认或差异这两个模质(语言模因)表达过程实现的,无论是否认同某一事物的 美,人类在心里都留下了 美的概念。

由此,概念推导是 模因!模质的链接!反馈过程。

理解过程是关系推导过程,那么,理解也是 模因!模质链接反馈过程。

3 转喻的模因分析理解的发生始于语义,归于模型。

(Johnson L a ird& Byrne2002:646)。

这符合 模因!模质理论的说法。

话语理解时,词意性质的元模因得到激活,自动链接与之匹配的模质,形成模因!模质链接模型,在语境作用下,模质反馈模因,经推导过程,达成理解。

就转喻而言,链接指两域之间的关系推导。

从逻辑关系上讲,转喻的两个认知域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1)包含关系:x被y包含,x是y中的一员( 红颜是 女人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关系分为两类:a.目标域包含源域(报纸今天不来了,指送报纸的人);源域包含目标域(我就爱看Shakespea re);b.场境关系,x场境是y 场境中的某一部分,(你跟他的交往注意点,那人不地道。

不地道是 他会骗人场境的一部分);(2)属性关系:x 具有y的基本的、主要的属性(这个男人很 中国,男人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3)反向关系:a.x具有y的反向属性(这个男人太 娘们);b.x具有y的反向言外语义(你 忽悠的挺成功啊)。

在模因!模质的推导过程中,听话人接收说话人的转喻输入(语言模质),主体自动搜索与之匹配的语言模因和元模因。

如输入为 红颜,主体首先在相邻原则制约下,想到了 知己,再次想到的是 女人,再次想到了 漂亮女人,再次可能想到 情人等。

这说明,元模因的激活生成了下范畴的语言模因,一个元模因节点可生成多个语言模因。

那么, 红颜究竟指哪一个意思,要视语境而定。

如 这是我的红颜,她帮我好多的忙啊,这时,可以将 红颜理解为知己;再如 红颜是红颜,也没占什44么便宜啊 ,这时,可以理解为 漂亮女人 。

转喻的理解可归纳为:语言模质中的关键词激活元模因节点,自动链接其下范畴的语言模因,在语境制约下,对语言模因进行选择,达成理解。

如图:因此,转喻理解是语言模质!元模因!语言模因的链接过程、语言!思维!认知的过程、语言!主体认知本体思维!主体间认知模式思维的连续、制约过程。

神经认知科学认为,该链接的自动程度(automa ti c ity)取决于主体对特定转喻的熟悉度、语境假设的形成、认知图式与输入模型的匹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