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汇编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形演变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地理地形演变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地理地形演变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地形演变是地球表面地貌和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地形演变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些因素包括内力和外力等。

以下是高中地理地形演变的知识点全面梳理。

一、内力作用下的地形演变1. 构造运动与地形演变构造运动是地壳发生变动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地壳隆升和地壳沉降。

地壳隆升会导致地形的抬升和山脉的形成,例如青藏高原;而地壳沉降则会导致地形的下降和海平面的上升,例如洼地和盆地。

2. 地震与地形演变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导致地壳的破裂和变形。

强烈的地震会引发地壳的抬升、地裂缝的形成以及地形的改变,例如地震后产生的断裂和地堑。

3. 火山喷发与地形演变火山喷发是地球表面火山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可以造成火山口的形成以及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碎屑堆积。

火山喷发还可以改变地形,例如火山喷发后导致的地表凹陷或隆升,以及火山锥的形成。

二、外力作用下的地形演变1. 水力作用与地形演变水的流动和侵蚀是地表水对地形的主要作用之一,它可以通过冲刷和侵蚀来改变地形。

溪流、河流、瀑布等水体的流动会使岩石受到侵蚀,形成河道、峡谷等地形,例如长江三峡地区。

2. 风力作用与地形演变风对地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风蚀、风沙和风积等。

在干燥的地区,风蚀和风沙是主要的地表侵蚀形式,它们可以改变地形,形成沙丘和荒漠等地貌。

3. 冰力作用与地形演变冰是地表最大的侵蚀因素之一,冰川的流动会使地表受到冰蚀和冰沉积的影响。

冰川融化后,冰蚀和冰沉积形成的地形会留下湖泊、冰碛平原等特征。

4. 人类活动与地形演变人类的活动对地形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填埋和平整、大规模土地开发和采矿活动等。

这些人类活动会导致地表的变形和地形的改变,例如人工湖、矿山和土地沙化等。

总的来说,地形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地球表面的地貌不断变化。

了解地形演变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文库汇编之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实用文库汇编之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实用文库汇编之滨城区*1.2.1.自然条件滨州市(滨城区)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基本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1)气温年平均气温: 12.9(℃)最高年平均气温: 18.2(℃)最低年平均气温: 7.4(℃)七月平均气温:26.7(℃)一月平均气温:-2.7(℃)最高温度:40.7(℃)绝对最低温度:-17.3(℃)(2)降雨量年平均降水量 549.8mm年最大降水量 968.4mm年最小降水量 319.5mm日最大降水量 150.4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0%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北风平均风速: 2.9m/s最大风速: 28.5m/s(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2.2.地质、地震(1)地质情况厂区位于滨州市滨城区,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及石炭纪,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中风化石灰岩,石灰岩层地场内均有分布且质地坚硬。

本区构造活动稳定,无古河道及大的构造断裂等严重影响建构筑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

(2)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惠民县1.1.1气象条件惠民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基本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1)气温年平均气温12.7℃最高年平均气温18.2℃最低年平均气温 6.9℃七月平均气温26.6℃一月平均气温-3.2℃最高温度40.3℃绝对最低温度-19.6℃(2)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 541.7mm年最大降雨量 1001.4mm年最小降雨量 297.9mm日最大降雨量 190.5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北风平均风速: 2.9m/s最大风速: 28.5m/s(4)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该加油站位于惠民县,地貌成因类型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海陆交互相沉积。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清华附中校考期末)读各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中,主要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①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不相关的是()A.岩性的软硬B.风力大小和风向C.地表松散碎屑的多少D.河流的水量大小3.图④为位于地中海的石灰岩地貌。

天气晴朗时,透过石拱能欣赏到海天一色的“蓝窗”景观。

2017年3月8日,该景观突然坍塌。

该景观存在时()A.是由岩浆喷发作用形成B.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的特征C.在夏季观赏的效果最佳D.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统考期末)我国某地雅丹地貌广布,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流水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地貌形态多样,成为旅游胜地。

下图为雅丹地貌单体景观,图中陡面朝向东北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区域()A.盛行风方向单一B.昼夜温差大C.降水季节性较强D.太阳辐射强5.能描绘图中地貌单体剖面的示意图是()A.①B.②C.③D.④(2023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大窝凼建成。

大窝水以可溶性岩石为主,地质条件独特,暴雨时雨水可直接渗漏到地下,排水性好。

读“大窝凼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大窝凼地区()A.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B.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C.地表崎岖,地下暗河较多D.植被数量多,雨林分布广7.下列地貌景观与大窝凼地区地貌类型相同的是()A.B.C.D.(2023秋·北京石景山·高一统考期末)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

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

专题15 中国的地形-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5 中国的地形-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5中国的地形一、选择题(2024·湖南·中考真题)中国国家版本馆由北京总馆、西安分馆、杭州分馆和广州分馆组成,用于收藏、保护和展示国家版本资源,被誉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下图示意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风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馆()A.都分布在第一级阶梯B.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C.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D.分布在第二、三级阶梯2.四个馆的建筑风格()A.如出一辙B.以敦煌神韵为主C.各具特色D.以江南宋韵为主3.四个馆均设有藏品展览区,这为市民提供了()A.了解文化的窗口B.运动锻炼的场所C.享受美食的餐馆D.购物娱乐的商城【答案】1.D2.C3.A【解析】1.读图可知,西安分馆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北京总馆、杭州分馆、广州分馆位于第三级阶梯。

故选D。

2.结合图示可知,四个馆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北京总馆以敦煌神韵为主、西安分馆以汉唐遗韵为主,杭州分馆以江南宋韵为主,广州分馆以岭南新韵为主。

故选C。

3.四个馆均设有藏品展览区,这为市民提供了了解文化的窗口,有利于文化的传承,A正确;与运动锻炼、享受美食、购物娱乐无关,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某旅游团将组织游客“走胡线”漫步中国(“胡线”即“胡焕庸线”),该旅游路线分成东北段、中段、西南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胡线”穿过的山脉A是太行山脉B.“走胡线”的中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C.“胡线”即人口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D.B山脉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5.下列民俗与“走胡线”途经地搭配正确的是()A.窑洞—东北段B.摔跤—西南段C.酥油茶—中段D.长鼓舞—东北段【答案】4.B5.D【分析】4.“胡线”穿过的山脉A是大兴安岭,A错误;“走胡线”的中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B正确;“胡线”即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C错误;B山脉秦岭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D错误。

地理因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说,地理因素可细分为地貌、土壤、气候、植被及地下水等五类。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地貌因素
地貌因素可以有效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受到污染,并影响大气和水的流动特性。

例如,山地体系释放异味,而平原又会污染水体。

如果城市没有积极地进行管理,那么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污染。

2、土壤因素
土壤因素也可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不同的土壤类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例如汞、镉、硫酸根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进入城市环境,导致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进而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3、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也能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气候变化会导致大气层中有害物质的积累,进而引起空气污染,特别是在严重的天气状况下,空气污染将更加严重。

4、植被因素
植被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因素之一、植被能够有效净化大气,降低空气污染物的含量,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

2020-2024年高考地理5年真题汇编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学生版)

2020-2024年高考地理5年真题汇编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学生版)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点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5年27考)2024年(北京、湖北、全国、广西、湖南、吉林、广东),2023年(全国、湖北、河北、浙江、北京、辽宁、江苏、广东、福建),2022年(福建、重庆、河北、湖北、江苏、山东、全国),2021年(海南、北京、广东、辽宁):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联系,自然要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土壤形成的原因 1. 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联系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考点结合植被、冰川、地域文化、农业生产活动、生物、风沙,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涉及“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的推理逻辑。

常结合植被如林地、草地、海洋植物、自然带、土壤表层有机碳二等素材考查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知。

考点2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年30考) 2024年(上海、湖北、浙江、北京)、2023年(江苏、北京、浙江、湖北、浙江)、2022年(北京、辽宁、山东、浙江、江苏)、2021年(江苏、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湖南、全国、浙江)、2020年(海南、江苏、山东、浙江、全国、浙江、北京):地方性分异规律,经度和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林线与雪线 1. 经度和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林线与雪线是关键考点,需要重点掌握,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该考点常结合植被类型、山脉、土壤雪线林线及热点事件考查。

一、单选题考点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北京·高考真题)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

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A.①B.①C.①D.①2.采摘红花时,临近()A.雨水B.小满C.小暑D.处暑3.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2024·湖北·高考真题)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4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华北某国家级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于2017年启动“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2.9万公顷,并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下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数字森林。

“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主要是为了()A.提升森林生态功能B.提高林地利用率C.提升苗木成活比例D.提高植被覆盖度(2023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地关系不协调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下图“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3.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2023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半湿润区B.乙地发展种植业C.丙地省会城市是包头D.丁地发展山地畜牧业5.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盛产大米,耕地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田B.季风气候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D.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较丰富(2023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准噶尔盆地B.三江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7.作物甲最有可能是()A.甘蔗B.甜菜C.棉花D.油菜(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下图为全球局部热带雨林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A.亚马孙河的泥沙含量减少B.亚马孙地区水循环更活跃C.亚马孙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D.亚马孙河流量季节变化减小9.影响乙处热带雨林的形成因素有()①暖流①东南信风①寒流①东北信风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南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单选题1.(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陆与北美⽊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度扩展⽊我国阿尔泰⽊—阴⽊一线.其后,随着⽊温升⽊,苔原不断向北及⽊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受全球⽊候变暖的影响,亚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积扩⽊D.⽊积缩⽊(2)苔原带横跨亚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陆降⽊北部最多(3)祁连⽊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可能是因为祁连⽊地()A.⽊前针叶林带以上⽊温⽊B.⽊前基带⽊温⽊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温⽊D.冰期基带⽊温⽊【答案】(1)D(2)B(3)D【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点评】气候变暖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2021·浙江)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

完成下列小题。

(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A【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分析】(1)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B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是导致洞庭湖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故洞庭湖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和水分,而不是热量和土壤。

对于地形效果的描述

对于地形效果的描述

对于地形效果的描述
地形效果是指地形对自然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形效果描述:1. 高度和坡度:地形的高度和坡度会影响水流、气流和声波的传播。

例如,山区的陡峭山坡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和滑坡,而平坦的地形则更容易发生洪水。

2. 地形起伏:地形的起伏会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

例如,山脉可以阻挡风和气流,导致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

此外,地形的起伏也会影响生物的分布和迁徙。

3. 土壤类型:不同的地形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而影响农业和生态系统。

例如,山区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而平原的土壤则更肥沃。

4. 水资源分布:地形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流动。

例如,山脉可以阻挡降水,形成山脉两侧的降水差异,进而影响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分布。

5. 交通和建筑:地形会影响交通和建筑的规划和建设。

例如,山区的地形复杂,交通建设和房屋建设的成本通常较高。

地形效果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农业、交通和建筑等多个方面。

了解地形效果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3年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顺义·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①-①-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①-①-①-①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023秋·北京石景山·高二统考期末)入秋日是指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时,首日即为入秋日。

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四条寻秋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线路①沿线入秋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丙地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四条寻秋路线中植被景观变化最显著的是()A.①B.①C.①D.①(2023秋·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垂直带比北坡数量多,原因是南坡()①坡度小①纬度低,热量条件好①相对高度大①为迎风坡,降水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喜马拉雅山脉()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垂直带出现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023秋·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期末)图为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70°E,46°N)和天山主峰博格达峰(88°E,449°N)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甲、乙两自然带最可能为()①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①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乙-温带荒漠带①乙-温带草原带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与勃朗峰相比,博格达峰雪线更高,主要是由于()A.位置偏东,气温较高B.深处内陆,降水较少C.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强D.高差较大,自然带丰富10.勃朗峰针叶林带分布南高北低,主要原因是()A.北坡纬度低,温度较高B.北坡坡度大,土壤贫瘠C.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D.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图为“陆地植被水平分布与热量、水分的关系示意图”。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末)厄瓜多尔地理环境复杂,生物种类繁多,其中甲群岛有企鹅栖息。

读图,厄瓜多尔()A.东邻秘鲁,西临大西洋B.甲群岛企鹅与寒流有关C.乙山基带为热带荒漠带D.城市集中分布于平原区(2022秋·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区域自然地带的分布变化符合()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3.与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的分布大致重合的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2022秋·北京房山·高三统考期末)某地理科研团队在我国某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考察,沿途发现该山东坡发育了5个垂直自然带,下表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山最可能是()A.秦岭B.贺兰山C.天山D.武夷山5.该科研团队对该山地五个垂直自然带考察后得知()A.形成山麓基带的基础是热量B.山麓基带所在地是温带沙漠气候C.纬度因素决定山地垂直带谱数量D.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二、选择题组(2022秋·北京石景山·高三统考期末)冰川具有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

冰川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某山地东部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

近年来,该地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

下图示意该地部分地区的水系和冰川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区()A.气候湿润,河网密布B.流域面积扩大C.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D.生态环境好转7.该地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平均海拔较高℃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冰川退缩率较高A.℃℃B.℃℃C.℃℃D.℃℃三、综合题8.(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根据青海湖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13 环境与发展-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3 环境与发展-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 环境与发展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023·湖南·高考)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2·天津·高考)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

回答下列4-5小题。

4.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A.甲、丙B.甲、乙C.乙、丁D.丙、丁5.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

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A.6:00~7:00B.10:00~11:00C.14:00~15:00D.20:00~21:00(2022·辽宁·高考)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

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

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A.产业链条复杂B.制备过程无污染C.储存运输安全D.终端应用零排放7.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2022·浙江·高考)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顺义·高二统考期末)东北林区通过保护天然林,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运用的原理是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特殊性D.区域性(2023秋·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洋流()A.甲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湿作用B.乙受极地东风影响向东流动C.丙将污染物带到较高纬地区D.加大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差3.图中渔场水深较浅,聚集大量鱼群,其形成原因是()①受洋流影响,浮游生物丰富①海浪侵蚀作用强,海滩浅①浅滩光照充足,水温适宜①珊瑚礁众多,栖息地广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秋·北京石景山·高二统考期末)昂盖淖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湖泊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是一内陆封闭湖泊。

图为乌兰察布及周边区域图和昂盖津尔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乌兰察布市()A.植被以草原为主B.离海近降水多C.河网密布D.北与俄罗斯接壤5.昂盖淖尔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①河水①地下水①大气降水①冰雪融水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昂盖淖尔湖盆的地质构造类型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2023秋·北京大兴·高二统考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①、①分别为()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C.气温低、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D.空气稀薄、气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8.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B.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重要水源C.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冻土分布广D.降水稀少,自然带水平分异显著(2023秋·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期末)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有些年份,该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汇编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汇编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汇编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汇编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涉及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而人文地理则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对这两部分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汇编。

一、自然地理的要素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地形类型。

不同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向等要素。

不同的气候对植被生长、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水文水文是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科学,包括河流、湖泊、水文循环等。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地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植被植被是指植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和组成,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自然地理的主要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

二、人文地理的影响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通过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措施,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3.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人文地理学研究了这种差异的形成和影响。

4. 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性的议题,人文地理学对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是人文地理对地球的影响,它涉及了人类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

总结回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自然地理研究了地球表面的形态、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要素,人文地理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卷)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卷)

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答案】1.C2.D【解析】1.由图可知,谷底冲沟附近分布大量的沉积物Ⅱ,在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中下半部原有枝条容易被沉积物掩埋,被掩埋后,原有枝条枯落,进入沉积物,沉积物受侵蚀而出现冲沟,C正确;受干热风影响、土壤养分流失、遭受低温冻害,会影响品尼松树整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可能造成品尼松树干枯死亡,而不是仅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ABD错误。

故选C。

2.由图可知,乙时期谷底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大于0,谷坡与其相反,说明谷坡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小于0,可推测谷坡品尼松生长较慢;结合图中乙时期出现冲沟以及材料中提到1905年后降水增多,可推测谷坡受流水侵蚀加剧,导致谷坡上品尼松根部沉积物受侵蚀,导致根系裸露,不利于品尼松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影响了其生长,D正确;若考虑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则AB项均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得品尼松生长较快,AB错误;谷坡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主要影响谷底植被生长,谷坡植被受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

(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2023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自然地理(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自然地理(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自然地理(综合题)一、综合题1.(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月20日,国家水利部印发《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将通过当地水、引黄河水、引长江水和再生水向永定河补水等措施,力争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

永定河下游断流问题引发关注,北京石景山区某校中学生对此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图为永定河干支流水系图。

任务一:析影响列措施(1)分析永定河下游断流对河口环境的影响。

(2)列举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的具体措施。

任务二:考察家乡河岸保护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位于莲石湖地区的永定河河岸公园进行考察,探究河岸景观(图2)特点及环境效益。

(3)指出河岸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2.(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拥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

图1为尖峰岭地区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

(1)描述尖峰岭地区雨林植被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图2为尖峰岭热带雨林区森林土壤温度平均日变化统计图。

有研究结论为:土壤温度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

(2)列举图中能够支持上述研究结论的相关信息。

为实现有效保育、适度开发,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发展规划(图3),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3)据图阐述该规划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3.(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下图为新西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西兰南岛高山顶部终年积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

米尔福德峡湾两岸峰峦叠起,崖壁幽深。

(1)简述米尔福德峡湾的形成过程。

米尔福德峡湾年降水量约6800毫米,雨季可达200多天。

(2)分析米尔福德峡湾降水多的原因。

新西兰清洁能源使用量较大。

(3)列举两种新西兰的清洁能源并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4.(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地形趋势知识点总结

地形趋势知识点总结

地形趋势知识点总结一、地形趋势的形成原因地形趋势是地球表面因地质、气候和生态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其主要形成原因包括地壳构造运动、自然力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作用等。

其中,地壳构造运动是地形趋势形成的基本动力,通过地壳的隆升和沉降等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上不同高程和不同形态的地形特征。

自然力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是地形趋势形成的重要过程,它包括了河流侵蚀、风蚀、海岸侵蚀等,这些过程会改变地表的形态和地势特征。

气候变化和生物作用是地形趋势形成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气候变化会影响地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生物作用通过植被的分布和生长,也会影响地表的形态和地势特征。

二、地形趋势的分类地形趋势可以按照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了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峡谷等。

山地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和自然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山谷和浑浊的冰川等地形特征。

平原是由于沉积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开阔平坦的地貌,其中包括了河流冲积平原、湖泊冲积平原和海岸平原等不同类型的平原地形。

丘陵是由于自然力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起伏连绵的地形特征,其地势相对较低,但地形起伏较大。

盆地是由于地壳运动和自然力侵蚀作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中空低洼的地势特征,其中包括了沉积盆地、火山口盆地等不同类型的盆地地形。

峡谷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峭壁陡谷的地质地形特征,主要分为峡谷、峡谷谷底和峡谷边缘等不同部分。

三、地形趋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形趋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其中气候是地形趋势对自然环境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的方面。

由于地形的高程和形态差异,地面受到阳光辐射的程度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条件,例如山地气候、平原气候、盆地气候等不同类型的气候。

水文是地形趋势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地形的高程和形态差异会影响地表径流的速度和流向,进而影响到降雨径流的形成和分布。

土壤和植被是地形趋势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地形的高程和形态差异会影响到土壤的类型和分布,进而影响到植被的分布和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之二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

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

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

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

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5、地形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地形要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报高低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发展成林业或养殖业;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果园→毛竹(或经济林)→薪柴林→原始林(或次生林)。

其次,地形要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平原区机械化水平就较高,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

地形对工业影响较小。

6、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之”字型,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

②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③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④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

⑤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许多工程建设也需考虑地形地质因素。

如水库需要避开断层,坝址多选择在峡谷处,地铁多修筑在背斜下方等。

7、地形对人口、聚落、旅游的影响
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一般而言,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

地形影响聚落形态,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多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区);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

地形影响聚落分布,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落较多;山区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

独特的地形地貌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