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刻板印象跟据社会学辞典的解释,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对社会群体不准确和简单化的见解,致使旁人依此对其有固定的看待.」(Jary & Jary,1998,P. 673).按照这个定义,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则可以理解为对男性和女性
的一些独有看法,而这些看法却可能是错误而过於简单化的. 在这里我先解释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分别,以免在往后的讨论产生混淆.性是指生理上的分别,一般可由性器官与基因去决定你是属男属女.而性别则是由文化建构出来的,男性和女性可以说成是两种角色,各自有一些特质和受到社会不同的期望. 套用性和性别这个概念,
性别刻板印象就可以被视为把性和性别挂勾.作为男人(man),就需要具备男性化特
质(masculinity),例如独立,理性,主动,有自信等.作为女人(woman),则需要拥有依赖,感性,被动,柔弱这些女性特质(femininity) (Basow,1992). 性别刻板印象的成因性
别刻板印象的成因一直都受到争议.最主要的辩论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两
派(nature vs. nurture).本质主义者(essentialist)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分别是先天形成的,而建构主义者(constructionist)则认为两性间的差别是透过社会及文化建构出来的.现在我会分别从上述两个角度探讨形成性别刻板印象的成因. 自然因素Sex及Gender并未有统一的中文释法.例如,社会学辞典中释本把gender释作「性相」,以避免与一般人把sex解作「性别」产生混淆.国内有性书本则本sex释作「性别」,gender释作「社会性别」.个人认为把gender释作「性相」并不合宜,而释作「社会性别」则略嫌累赘.因此,在本篇文章我会把释法统一,sex会被释作「性」,而gender会被释作「性别」.
0人 0人
回答时间2006-12-26 15:39:31
heming8210翰林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份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起着一种特别的框架和模板的作用,对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的活动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如女性娇小优雅,男性高大)、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绪化,男性理性)、角色行为(如女性照顾孩子、男性修整房屋)、职业(女性作护士、幼儿园老师,男性作科学家、建筑工人等)。1、美国和中国有关男性的刻板印象美国:攻击的,独立的,非情绪性的支配的,理解记忆能力,成就动机,冲动性,思维清晰度,适应环境能力,领导才能,擅长经商的,喜欢冒险的,易于决策,自信,不容侵犯,有雄心的。中国:权力动机,抽象思维,创造力,理解记忆能力,成就动机,冲动性,思维清晰度,适应环境能力,领导才能,对工作的责任感,对挫折的忍受力,果断,自信。2、美国和中国有关女性的刻板印象美国:得体的,温柔的,善解人意的,虔信宗教的,整洁的,安静的,强烈的安全感需要,欣赏艺术和文学,表达细腻的情感。中国:顺从,温柔,善解人意,直觉,虚荣心,机械记忆能力,触觉,群体归属感,重感情。讨论:你认为所有的女人和男人都符合上述气质特征吗?你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完全符合上述气质特征吗?二、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1、生理差别1)基因、性激素2)脑(下脑丘)、人体生理机能3)月经4)妊娠及孕期5)哺乳期讨论:月经、妊娠和哺乳对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什么影响?生理差异决定社会分工和
社会地位合理吗?2、社会化过程1)被建构的社会性别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RNDER),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先天存在的。2)如何建构社会性别婴儿期:当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之时,人们急切询问的第一句话便是“是男孩还是女孩”?一旦得到答案,父母便开始精心的盘算。男孩将被作为男孩来抚养,女孩则被作为女孩来抚养;男孩将用抚养男孩的方式来抚养,女孩则将用抚养女孩的方式来抚养;社会化的过程由此开始。当孩子过生日时,人们便会根据他的性别送他们不同的礼物,男孩得到的是刀枪、玩具汽车或玩具机械,女孩得到的是漂亮的衣服、布娃娃。这些看似平常的习俗,无形中便成为对孩子的最初的性别启蒙。社会不仅温和地向孩子们提示着性别的不同,而且还严格规范着男孩和女孩的行为。女孩被先天地认为是温柔的、顺从的、依赖的,因而她如果过于坚强、顽皮、野性就不被赞赏。男孩被先天地认为是勇敢的、果断的,因而他如果胆小和爱哭就会受到父母的训斥和人们的奚落。学龄期: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学校作为“社会化的课堂”,对男女角色的社会化起着强化作用。首先,通常情况,教师和教材都传递着各种有关社会性别差异的信息。教育孩子成为不同性别的个体已是一般学校教育中的“隐藏的课程”,学校往往成为制度化地生产两性差异的社会化机构。有关性别的各种看法经过师生互动,尤其是通过老师奖赏性和惩罚性的行为得以传递。教师的性别认同和教材中所体现的性别意识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认同。第二,青春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女性通过月经这一生命事件,开始自觉的性别认同。青春期社会化除了家庭、学校因素外,又加入了传媒和同辈群体的影响。第三,青春期的性别社会化具有双重性和冲突性。他们首先学习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成功的社会价值;但女孩同时还往往学习到了真正有魄力的女性不用自己去争取这种成功,她们可以通过征服已经成功的男人(白马王子)而获得社会承认;但是为了获得白马王子就必须认同社会评价女人的标准——女性气质(美丽、顺从)。成年期:结婚、生育及其抚育子女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重要生命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女性角色得以凸现。在父权文化中,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永远是男主外、女主内。世代相传的性别角色强调女性在私人领域(家庭)的责任,社会化过程使人们相信妇女更适合呆在家里相夫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