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书法家王铎书法的特点
![书法家王铎书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9a7d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e.png)
书法家王铎书法的特点
王铎书法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笔法:王铎书法注重笔墨之美,他善于运用大而豪放的笔势,笔调洒脱,挥洒自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字迹线条流畅有力,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王铎书法作品多样化,他擅长篆、隶、楷、草各种字体,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书写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艺术创作意图。
他的作品既有庄重大气的楷书,又有激情四溢的行草,展现出他多样化的艺术表达能力。
3. 深厚的文化底蕴:王铎书法注重研究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他深入挖掘古人的笔法墨迹,吸取各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4. 独具个性的创作意识:王铎书法富有创造性,他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笔法技巧,还融入了当代的艺术元素,充满了现代感和个性。
总的来说,王铎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个性的创作意识,成为当代书法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精湛雅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王铎著名的一首诗
![王铎著名的一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1d2238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d.png)
王铎著名的一首诗
摘要:
1.介绍王铎及其诗歌成就
2.概述王铎的一首著名诗
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4.总结王铎诗歌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王铎,字觉斯,号伯安,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明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尤为著名,被誉为王铎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誉。
它就是王铎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原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壮志豪情、胸怀壮志的豪迈情怀。
诗中的意境深远,令人遐想,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同时,这首诗还具有很强的哲学内涵,启示人们要有高远的目标和胸怀,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中对仗工整,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诗人以景喻志,将自己的抱负和豪情寓于诗句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志
向。
最后,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为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
王铎的《登鹳雀楼》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价值和影响深远。
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在后世也被无数文人墨客所传颂和赞誉。
王铎
![王铎](https://img.taocdn.com/s3/m/2b85a92d2af90242a895e589.png)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
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
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
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
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
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
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
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并不为过。
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
王铎草书唐诗八首
![王铎草书唐诗八首](https://img.taocdn.com/s3/m/5af611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4.png)
王铎草书唐诗八首王铎,字季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他的草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被誉为“草圣”。
王铎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
其中,他的草书唐诗尤为著名,被誉为“草书唐诗八大家”。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欣赏。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船已破江南地,岸烟常扇别离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是杜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疾速,气韵雄浑。
整篇诗的字形,尤其是“吴船已破江南地”,“烟花三月下扬州”等处,笔画飘逸,气势磅礴,非常有力量感。
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是杜甫的《登岳阳楼》。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遒劲,气韵悠长。
整篇诗的字形,尤其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处,笔画挺拔有力,气息悠长,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杜甫的《登高》。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雄健,气势磅礴。
整篇诗的字形,尤其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等处,笔画有力,气息磅礴,给人以豪迈的感受。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狂放,气韵奔放。
整篇诗的字形,尤其是“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等处,笔画狂放,气息奔放,给人以豁达的感受。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婉转,气韵清新。
整篇诗的字形,尤其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处,笔画婉转,气息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六、《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的《春晓》。
王铎的草书中,这首诗的书法特点是:笔势流畅,气韵清新。
王铎草书及释文
![王铎草书及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741c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8.png)
王铎草书及释文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王铎的草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笔力遒劲、神韵生动,被誉为“草书之冠”。
以下是一些王铎草书作品及其释文:
1. 王铎《草书册》【珍藏版】高清附释文
王铎《草书册》中的释文如下:
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园。
有称此中宜奏盛乐,太子初无言,但咏古今,冲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2. 王铎行草书条幅61件及其释文
王铎的行草书条幅作品众多,其中有一件作品为《草书高适诗立轴》,其释文为: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洛下王铎,孟坚老词坛。
3. 王铎临王羲之帖
王铎临王羲之帖的释文为:
敬豫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得远嘉兴书计今必度喜迟可喻言迟见此子真以日为岁前与(女更)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当采菊不庚寅夏日王铎
这些作品只是王铎草书的一小部分,但已经足以展示其高超的草书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铎的草书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dd36e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3.png)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王铎(1900年-1976年),字世臣,号北斋,原籍安徽怀宁,出生于上海。
他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研究所所长等职。
王铎在书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享有“近现代最大的书法艺术家”这一称号。
王铎的书法风格简洁、独特、大气、方正,以棱角分明、笔势豪迈而著称于世。
一、“气韵生动”在创作的时候,王铎重视“气韵生动”的表现。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应当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
其作品不但讲究笔墨墨韵,更注重气息生动,能够表现出一种生命的脉搏。
例如,他的作品《唐诗千首》,用精美的楷书功力营造出了一种文化气息,但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力量和活力。
另外,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那种明朗、朴素、诚实的个性,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魅力。
二、简洁有力王铎的书法作品刻意追求简洁有力,注重字形规范。
尤其是在篆书和隶书方面,他的作品更加强调于此。
笔画极简,把所有不必要的元素剔除掉,从而造就了一种规范而不失精彩的作品风格。
比如他的作品《秦字碑》中,用棱角分明的线条勾勒出笔画,刻画出了强烈的骨气,彰显了秦皇帝的霸气和统治力量。
又例如他的《兰亭序》,他采用了史载的九宫格布局并融入自己的创新,运用黄白交相、虚实相生、圆方相间以及间架空截等技艺,使得整篇书法作品更加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奔放豪迈王铎的书法作品风格偏重于豪迈奔放,充满着激情和活力。
他运用线条的铅灰、黑色、深棕等,光彩夺目,丰富多彩,笔触丰厚,富有沉远之气。
他的奔放与豪迈不是野蛮的、粗犷的放纵,而是一种自然优雅的、充满着气势的表达。
例如《毛公綦序》中,他的钢笔与毫笔并用,线条变化多样,在较为简洁明快的基础上,增强了书法的凝练和稳重,使作品透出一股威严和庄重。
再如他的《祭侄文稿》中,他采用干笔和湿笔结合的方式,用线条厚重的笔法对具体事物用能量表现,以此展现出作品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739a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d.png)
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王铎的书法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王铎的书法特点王铎,清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是被大家视作珍宝的。
而且尽管他在仕途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依旧没有放下对书法的热爱,一直潜心练习,从未松懈。
这也就是王铎书法水平愈加高超的原因。
王铎的传世墨宝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是比较多的,像什么题词和法帖都是有一直流传下来的,比如《清史稿》和《拟山园帖》都是很有名气的在书法历史上。
有一个说法叫做“先王后王”,先王指的是王羲之,而后王则是指的就是王铎,这是多么高的历史评价。
王铎的楷书之中,他的小楷体现着淳厚又有高古的感觉,而大楷则充满了强劲刚毅的感觉。
字体上严肃中却不失典雅的气质。
每一笔一划都强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气势扑面而来,每一个字之间整体之间虽然聚集的靠近,但是并不显得杂乱无章,是仅仅有条,让人赏心悦目。
对于行书上,王铎用笔沉着又痛快,笔触线条流畅又充满了跳跃感,文字在他的笔下在纸上疾骋。
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铎用墨可以用大胆来形容,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而且文字之间过度很是自然。
王铎草书的书写的行笔的速度是有节奏的,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节奏明显。
文字线条的粗细变化随着节奏呈现一种渐变的方法,没有其他一丝一毫其他多余的动作,显得干脆利落。
王铎的行书从小,王铎就模仿大家的作品,特别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他前期的作品时常能见到“二王”的影子,他四十岁之后,又受到了书法家米芾的影响,笔风开始转变,再加上他一直学习其他书家的作品,将各中要道融会贯通,加上其一心研究书法,又有跟其他人更多的经历,他的作品收放自如、笔力苍劲、雄伟开拓,形成了鲜明的书风,不免让人眼前一亮。
王铎行书的高超之处在于它的线条,王铎行书的线条多变又丰富,用笔也不拘泥于一二,好像一个矛盾体,既豪放又谨慎,既雄壮又委婉,既痛快又阴沉,让人难以捉摸。
明代王铎诗词
![明代王铎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a670c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6.png)
明代王铎诗词
明代王铎(1497年-1583年),字希孟,号石泉,是明朝时期著
名的诗人。
他的诗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王铎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著称,被誉为明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
王铎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意境。
他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和四季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例如他在《春雨》中写道:“春雨乍晴花未放,红杏枝头映日长。
槛前一
树女儿红,院内三春杏子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雨过后
花朵未开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除了山水田园,王铎的诗词也涉及了人生哲理和社会风俗。
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真挚的感慨。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写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春光懒困绕,林泉无限心。
”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安宁的向往,展示了王铎对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
王铎的诗词作品不仅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风简练、意境深远,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明文选》、《万历野获编》等重要文选中,并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明代诗人王铎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词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
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铎诗词全集
![王铎诗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d2e97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9.png)
王铎诗词全集王铎是清代文学家之一,以其才华横溢,开创了新的诗词风格,其诗词作品也被称为王派诗歌。
王铎诗词风格的独特性在于,他强调“道情”相互关联,其诗辞与“意象”相得益彰。
王铎的诗词注重人性的深度表达,并追求自然的美感和审美的升华,以达到思想、情感、美感完美统一的境界。
王铎的诗词被称为“王派”诗歌,因他的风格使得其诗词的品位和影响力相对于其他诗人更为突出。
王派诗歌格调清新,对整个身心都有大有裨益,因此深受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王铎诗词全集收录了王铎一生的诗词作品,虽然王铎晚年翻译了《李太白全集》和《杜甫全集》,但他的诗词集中多数是寓言诗,这样的诗歌既有韵味又有启示性。
王铎的诗歌中经常出现路中往来的人群形象,这是王铎对社会和人性的态度之一。
在王铎的诗词里,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他通过对自然的层层描绘,使得自然中的细节成为了诗意表达的重要载体,让读者对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王铎诗词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水调歌头》。
这首词以“鱼”、“雁”、“柳”三个主题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自然天成的行囊美景;词中的写法独特,意境优美,深刻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赞颂。
《水调歌头》被认为是王铎诗词的代表之作,充满了自然现象的美感,而又不失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铎不仅注重诗意,而且注重人性和生命的表达,他的诗歌将人性、自然、生命三元素融为一体,达到了自我超越的目的。
总的来说,王铎诗词全集中的诗词作品在美学和文艺方面处于极高的地位,被广泛认为是清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阅读王铎诗词全集对我们了解和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每一个爱好文学之人去品阅。
王铎草书 三首
![王铎草书 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87238e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f.png)
王铎草书三首王铎(王迈),字铎,号草书铎居士,是中国古代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草书作品独特流畅,富有变化和狂放之美。
下面为您呈现三首王铎的草书作品。
第一首:《舞鸟图》这幅作品是王铎创作的一幅以舞蹈为主题的草书作品。
整个画面动态洋溢,勾勒出了一群自由翱翔的鸟儿。
王铎以快速的笔触,将每只鸟的翅膀拍打的形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他运用了碎笔法,以短短的几笔勾勒出了鸟儿的轮廓,将整个画面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这幅作品中的草字更是精妙绝伦。
王铎通过快速挥洒的笔法,将字体展现出草草而生的感觉。
字迹流畅而有节奏感,同时字体独具特色,给人以古朴的美感。
整幅作品呈现出王铎独特的草书风格,彰显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触觉和创作才华。
第二首:《行书七绝》这首《行书七绝》是王铎的一首行书诗作。
他以简练的文字和流畅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王铎将诗句写成了行书的形式,让整首诗作与书法紧密结合在一起。
他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每一个字的形态,在创作中追求了极致的简约和凝练。
同时,他运用了变“得”字的笔法,使整首诗作更加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行书的速度与诗作的节奏相得益彰,力求将王铎的心境与诗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首:《柳堤晚视图》《柳堤晚视图》是王铎创作的一幅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草书作品。
他以独特的笔触将一片柳树与晚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摄人心魄的画面。
王铎运用了草书特有的碎笔法,在画面中勾勒出了云雾缭绕的柳树,柳枝垂地的形态非常传神。
他运用洒脱的笔法与色彩的搭配,将夕阳的余晖表现得十分绚丽多彩,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在整个作品中,王铎的草书字体更是成为了点睛之笔。
他以凝练而狂放的书法风格,将一幅意境深远的草书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
字迹之间流转的变化与柳树的形态相得益彰,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韵味。
总结:王铎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狂放豪放的笔触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他以简练、凝练的笔法将自然景观与诗意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感悟。
通过观赏王铎的草书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天下墨宝:王铎·唐诗十首
![天下墨宝:王铎·唐诗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a09be6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e.png)
天下墨宝:王铎·唐诗十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唐代的文学大师及诗人王铎,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
他的诗歌不仅有节奏感,而且带有隐喻的浓郁而独特的表现形式。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十首诗歌吧!第一首:《春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江河湄润,波光粼粼。
野花浮萍,桃李飘香;冉冉阳光,照耀四方。
第二首:《金谷园》金碧辉煌,碧波万顷;碧树红柳,环佩飞舞。
玉宇曼妙,仙乐和鸣;香车翩翩,芳草萋萋。
第三首:《雪梅》芳草不生,绿林惨淡;残雪纷纷,寒梅著花。
寒夜啼猿,犹愁未已;淡月沉沉,孤光凋零。
第四首:《落花》谁爱落花,春去又复春?断肠人,何处此时闻君歌?看取一朵,轻抚芳草;远看山月,落花春光满。
第五首:《秋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地非赐处,长路漫漫。
喜望乡来路,寻常几时归?共行千里外,半百游人稀。
第六首:《高阳台》夕阳照大江,红光满天涯;渔舟唱晚秋,响穷彭蠡;波澜咽清音,芳杜草清芬;千山带秋霜,一色风流幕。
第七首:《悬枣》野蔓悬枣枝,复何;阴风吹花素,云雨洗清水。
欲知红英临,苍苔铺岩穴;遥望凝清艳,满枝明月光。
第八首:《迎春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山头花落尽,潮落珠玑共锦绣。
笙歌声咽,花影斗芳;杨柳拂水,春风迎春箫鼓声。
第九首:《雨中花》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千山万壑皆似梦,一望无垠如苍茫。
枝头花开犹沾雨,似泣似笑参差奇;游人但见似梦长,不知此花是谁栽。
第十首:《醉翁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青山独自倚,白云千载翩翩飞。
莫笑春事残,佳节又重阳;今宵酒醒何处,对此古月有何情。
王铎的这十首诗歌,充分表达出他对春夏秋冬的美妙感受,更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并表达了他对真爱的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的诗歌清新空灵,深情挚爱,凝结着一代文人的复古情怀,让许多人为之陶醉。
他的这十首诗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也激起了我们对诗歌文学的浓厚兴趣。
王铎七言诗四十首欣赏
![王铎七言诗四十首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7107d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f.png)
王铎七言诗四十首欣赏王铎,字君能,南宋文学家,以七言诗为主要创作形式。
他的诗作通常以咏史、抒怀、咏物等题材为主,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著称。
下面将从王铎七言诗四十首中选取几首进行欣赏,带领读者一起领略王铎的诗歌魅力。
首先,选取《登忠烈祠》作为第一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忠烈祠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忠烈英雄的崇敬之情。
诗中写道:“铸铜钟,迦白铁,厚重金石铸神灵。
炉集火,宝燎绿,香烟暗合上清明。
”王铎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忠烈祠的庄严肃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崇高意义和历史厚重感。
接下来,选取《送王子初学校书归常州》作为第二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以送别王子初学归家为主题,通过对王子初学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后代的关怀和教诲之情。
诗中写道:“汉宫离别情无穷,破帽遮颜裹新蓬。
神仙不作泣筵宾,一声仙石恸蓬蓬。
”王铎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子初学的深情祝福,展示了对家国天下的思考和责任感。
然后,选取《秋日怀旧》作为第三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怀旧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大江东去,浩浩汤汤,才子世无凡朋。
”王铎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时光易逝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最后,选取《题吴令高禅师院壁》作为第四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以题词为主题,通过对禅师院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景仰之情。
诗中写道:“水精帖,阴阳卷,烟墨浓香出朴宣。
梵宫寂寂无清乱,金碧传灯畅秋盟。
”王铎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禅师院壁的神秘与庄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智慧之光。
通过对以上四首诗的欣赏,我们可以看到王铎在七言诗创作中的独特风采。
他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各种题材,使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意境。
王铎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对历史、家国天下的思考与关怀,还体现了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阅读王铎的七言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
王铎是什么人?明末清初王铎生平简介
![王铎是什么人?明末清初王铎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5973e12e2bd960590c677bf.png)
王铎是什么人?明末清初王铎生平简介本文导读: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铎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
三年后,字字逼肖。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王铎始读书,古文数篇而已。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王铎舅陈具茨于乡里组织办学,王铎从之学文。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铎入庠读书,时家境益窘迫,生计维艰。
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
妻马氏长王铎二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王铎就学于山西蒲州河东书院。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铎家田仅十三、四亩,贫困时不能一日两粥,靠舅父陈具茨资给。
长子无党生。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
明历历四十一年(1613年),嵩山之内有王铎书屋,当时或就读于此,有诗作《嵩山》五律两首。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王铎肆业于西烟寺,得大司寇乔鹤皋器重,令弟子受学于王铎,赖之资给,得以度过荒年。
家中园田产两棵灵芝,因名曰“再芝堂”。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王铎读书于邑西谷献山之陈荩吾山庄。
书《吴养充墓表》。
明万历四十八年(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王铎一姊病故。
学优则仕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王铎中乡试。
入冬,王铎来到京师,寓居于京城报国寺,准备参加会试。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王铎捷南宫,殿试名列二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
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改庶吉士,王铎与倪、黄之交游即始于此年,时有“三株树”与“三狂人”之谓。
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十五日夜,同倪元璐、傅寄庵、许明菴游灯市,有诗纪之。
次女相生。
明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王铎受翰林院检讨。
是春,王铎返里。
四月,舅陈具茨卒,时王铎在榻旁。
明天启五年(1625年),王铎在北京,书《临王羲之修载帖轴》《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
十一月十二日,于“蜀亭老先生”斋中,临《兰亭序并律诗帖》。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秉魏忠贤意,修《三朝要典》。
王铎草书十首
![王铎草书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0dc2c1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王铎草书十首引言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风格,以其激情澎湃、神采奕奕、气势磅礴的特点成为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王铎作为著名的草书大家,其作品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情引领了当时的书法风潮。
本文将探讨王铎草书十首作品的特点、艺术手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铎简介王铎,字逸民,江苏徐州人。
他是宋代后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以其潇洒豪放、纵横自如的笔墨著称。
王铎的书法作品,遒劲有力、气魄雄浑,以刚健豪放的风格独树一帜,为后世瞩目。
他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并且将自己教书育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王铎草书十首王铎共创作了许多草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十首,分别是:1. 雪这是王铎创作的一首以“雪”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他以豪放洒脱的笔触描绘了飞舞的雪花,展现了冬日纷飞的美丽景象。
通过变化多样的笔法,王铎成功地表达了雪的纯洁与神秘感。
2. 梅这首草书作品以“梅”为题材,展现了王铎对梅花的热爱。
他用极简的笔画勾勒出梅花的形态,通过干净利落的线条和浓淡有致的墨色,表达了梅花的坚强与自信。
3. 山水这是王铎以山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他以极简的笔墨创造出山水的壮丽景色,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他运用各种笔画技法,突显山水的自然美和宇宙间的广阔。
4. 诗词这首草书作品以古诗词为题材,表现了王铎对诗词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他以独特的笔法表现了文字的美感,将诗词的含义和情感融入到了字体之中,使作品更富有诗意。
5. 动物王铎的草书作品中也有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他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动物的形态和生动的表情。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灵活的笔画,他成功地表达了动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6. 人物王铎在草书中也展示了对人物的描绘。
他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刻画人物的形象,抓住人物的神态和特征,使作品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7. 家居王铎草书作品中的家居题材,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憧憬。
他以简洁的笔法表现出家居的舒适和安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8. 历史王铎的草书作品也涉及到了历史的题材,他以激情澎湃的笔触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王铎秋兴八首草书带释文
![王铎秋兴八首草书带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9893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0.png)
王铎秋兴八首草书带释文(一)王铎简介王铎(1592 - 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
在书法史上,王铎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而闻名。
他的书法上追“二王”,尤其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广泛吸收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之长,形成了自己气势磅礴、笔法多变的艺术风格。
(一)笔法特点1. 丰富多变的线条- 王铎在草书中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其线条粗细变化极为明显。
在书写过程中,他常常通过提按来改变线条的粗细。
例如,在笔画的起始处轻轻提笔,使线条纤细如丝,而在笔画的转折或需要强调的部位重重按笔,使线条粗壮厚重,这种粗细对比强烈的线条增加了作品的节奏感。
- 他的线条还具有很强的立体感,通过中锋、侧锋的灵活转换来实现。
中锋行笔时,线条圆润饱满,如“锥画沙”,使笔画富有内在的力量;侧锋的运用则增加了线条的变化和灵动性,使字体的姿态更加丰富。
2. 独特的笔画形态- 王铎的草书笔画形态独特,其撇画常常舒展飘逸,如长枪大戟,有一种横扫千军的气势。
捺画则或含蓄内敛,或开张奔放,与撇画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 他的钩画也别具一格,有的钩画短小精悍,如蜻蜓点水,有的则夸张延伸,似神龙摆尾,这些独特的笔画形态使他的草书充满了个性魅力。
(二)结构特点1. 欹侧多变- 王铎的草书结构不以平稳为追求,而是充满了欹侧变化。
他常常打破常规的重心平衡,使字的重心偏移,有的字向左倾斜,有的字向右倾斜,但又能通过笔画的相互搭配和呼应,使整个字在不平衡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种欹侧多变的结构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 疏密对比- 在结构布局上,王铎善于运用疏密对比。
他会将字的笔画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密不透风的效果,而在另一些区域则留出大片空白,造成疏可走马的感觉。
例如,在一个字中,他可能会将中心部分的笔画写得紧密,而将四周的笔画伸展出去,与相邻字的空白相互呼应,这种疏密对比不仅体现在单个字上,也体现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使整个作品的空间感更加丰富。
明对联-王铎
![明对联-王铎](https://img.taocdn.com/s3/m/25388d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e.png)
明对联王铎王铎(1592-1652), 字觉斯, 号嵩樵、十樵、小樵、石樵, 又号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 别署烟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人。
出生于小地主家庭,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 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 博学好古, 工诗文。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累擢礼部尚书, 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后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 加太子少保。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 博学好古, 工诗文。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有“南董北王”之称。
累擢礼部尚书。
其时身逢乱世, 仕途多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 崇祯帝自缢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 待为待为东阁大学士。
降清后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 加太子少保。
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 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 因此始终抑郁不乐。
入清之后做了8年的官, 做官格外谨小慎微。
为官以清流自居, 虽非复社中成员, 亦非东林党人, 但其交往之好友、亲戚多为党社之人, 如吕维祺、黄道周、倪元璐等, 所受影响自然很大。
一生行事与阉党有冲突, 对东林多同情, 但并不投靠党社以欺压他人。
好古博学, 诗文书画皆有成就, 尤其书法独具特色, 世称“神笔王铎”。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尤工真、行、草书, 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 笔力雄健, 长于布局。
用笔出规入矩, 张弛有度, 却充满流转自如, 力道千钧的力量。
行草笔法大气, 劲健洒脱, 粗犷豪放, 淋漓痛快, 不失法度, 既发扬了明代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特点, 又矫正了线条粗率的弊病。
在结构方面, 以奇险取胜, 节奏对比强烈。
笔画结构十分敏感, 创造出不少新的构成方式。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 “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 觉斯则全讲势, 魏晋之风轨扫地矣, 然风樯阵马, 殊快人意, 魄力之大, 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78cf48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c.png)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王铎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王铎草书的特点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王铎草书的特点王铎书法在吸收更多古典养分的同时,最终选择了米芾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从而创造了自家面目,五十多岁走向成熟。
王铎草书在用笔上,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中年学习米芾后,笔势、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笔法变圆转为方折处增多。
起笔多为方折,这类用笔特征,是以近似90度的直角顿笔入纸,然后迅速弹起收笔,下笔果断,力度较大,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
其次,王铎草书的笔画起笔处夸张其落笔形态,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而发展成落笔成点,反毫平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形态共同构成了王铎的笔法特征,加上笔画的挺拔劲直,形成了其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
王铎草书行笔速度很快,提按变化明显,提按变化体现在单个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变化中。
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条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
王铎草书很多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
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
王铎对一些线条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
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字型的大小和用墨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
主要特点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
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王铎草书结字上主要体现在: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
二是字内倾斜。
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3fe3f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0.png)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王铎,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他的书法深受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影响,学古而不拘泥,自出胸臆。
在书法史上,王铎与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有所不同,他取法高古,大胆创新,与当时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行草书尤为出色,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
他的空间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即使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也能锤炼出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展现出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王铎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展现出坚实的“学古”功底。
他的行草书作品恣肆狂野,挥洒自如,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他的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这些都使得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欣赏一下王铎的一幅行草书作品《自书石湖等诗五首》。
这幅作品以行草书写了五首诗,字迹流畅自然,笔力雄健有力。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王铎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自书石湖等诗五首》释文石湖物心流水会,草外即平皋。
怀土佳兵厌,占云挟雨高。
学狂希羽客,引笑佐溪毛。
幽影皆为象,前滩响莫涛。
瓜州大慈庵夏望吾择慈庵寂,焚香起正心。
杖因江稻植,山在寺门寻。
楚越中区抱,金焦大壑深。
紫天开素气,鸦路意阴阴。
贺九山村已遇枇杷熟频过碌石园。
远柯兼瀑影,古凸自柴门。
骨傲仍多性,兰衰尚有根。
昌阳飞半腹,石穴共寒温。
问牧斋拂水山崖欲履虞山迳,还赊六尺筇。
思君偕寤语,似共万溪松。
桂酒留华榭,天门落古镛。
可知头尽皓,更得扰玄龙。
丙戌五月朔,王铎书。
王铎诗词全集
![王铎诗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c77bfae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5.png)
王铎(约660年—约720年),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字夷甫,号稚史。
他在唐朝初年曾任过太子洗马、秘书郎等职务,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贬到了岭南地区。
在岭南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以下是王铎诗词的几首代表作:1.《送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岭南春色》:万物生光彩,百花争艳春。
山色苍翠烟霞里,水声潺湲石涧深。
此时无声胜有声,梅子黄时日日晴。
阴寒不改阳关路,飞鸣空谷响溪砧。
3.《过华山》:登高远望,天地一碧,九峰翠色,万壑千岩。
峰巅云雾,江河悠悠,行客驻足,目眩神游。
岁月如流,人事如梦,世事如棋,往来皆空。
4.《独游居庸关》:关山连叠峰,黄叶落纷纷。
马蹄声碎石,人影在寒云。
忆昨扶桑日,长夜梦江滨。
醉来愁不醒,此恨何时尽!以上是王铎的几首代表作,可以通过相关的诗词集或者文学选集来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王铎的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清新自然:王铎的诗歌清新自然,富有生命力和灵性。
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情感真挚:王铎的诗歌情感真挚,表达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感慨。
他常常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到他的心灵。
意境深远:王铎的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
他常常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表达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让读者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音韵优美:王铎的诗歌音韵优美,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他善于运用韵律和音韵,使诗歌更加优美和动人。
他的诗歌常常具有严谨的格律和流畅的节奏,让人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还能够享受到音乐的愉悦。
思想独立:王铎的诗歌思想独立,不受传统和权威的束缚。
他常常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挑战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和思想深度。
历史上王铎是谁
![历史上王铎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fd23cb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8.png)
历史上王铎是谁王铎是明清时期有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楷书及行草书,后世有神笔之称。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王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王铎的简介明末清初贰臣、书画家。
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十樵,号嵩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
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生平简介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贰臣、书画家。
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
孟津(今河南)人。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进讲「中庸」「唯天下至圣」章,旁及时事,有「百骨如林」语;崇祯切责其敷衍支吾,不能发挥精义。
铎惶惧,俯伏案前待罪。
明年,任侍班。
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十一岁的王铎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
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
1644年擢礼部尚书,未到任时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历任东阁大学士、次辅。
顺治二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克扬州,福王走芜湖,留王铎守江宁,铎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出城迎豫亲王,奉表降,寻至京候用。
历任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明史」副总裁,殿试读卷官,「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加太子太保,少保,礼部尚书,铎先以二月间祭告西岳、江渎事竣,乞假归里,于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荫孙之凤中书舍人。
长子无党,初仕明为指挥同知;入本朝,官山西河东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编:孟留山 王跃进 副主编:刘建军 总顾问:张海 朱明德 郭丛斌 尚朝阳 杨炳旭 总策划:张剑锋 归宝辰 李进学 文柳川 总统筹:张炳志 蒋智涛 闫伟纲 李铁林 李翔讯 尤迎宾 孙永伟 邵 斌 校 审:赵跟喜 吴春才 李根柱 出品:王铎故居 洛阳碑志博物馆 洛阳王铎书画院 联合出品
中国古今书法名家—王铎
一、王铎简介
•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 ,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 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 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 ,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 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 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 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 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 ,擢礼部尚书。
二、王铎诗文
• 诗一百三十九首,铭文六篇,《与徐公书》、《 坦公文集序》、《送御史临皋苏公復命还朝序》 、《張母李氏太孺人墓誌銘》、《怀庆府河内县 修城碑记》、《创柏香镇善建城碑铭》。题跋一 篇,《题杨荆岫藏陶弘景出山图》。
三、王铎书法作品
謝謝觀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