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阅读答案.doc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4b08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7.png)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注释】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①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②
【注释】
①吴音:此处指上饶一带口音,这里古属吴国。
媚好:绵软好听。
媪(ao袄):古时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②亡赖“同“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
【译文】
一排茅屋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青青的野草。
谁家老公公老婆婆喝醉了,操着柔美的吴音愉快地谈笑?
这家的大儿子正锄草在溪东的豆田中,二儿子坐在门口编织着鸡笼。
那小儿子十分顽皮招人爱,他躺在溪边正在剥吃莲蓬。
【集评】
现代·俞平伯:“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顽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
……‘无赖’,本不是什么好话,这里却只作小孩子顽皮讲,所以说‘最喜’,反语传神,更觉有力。
”(《唐宋词选释》下卷)
【赏析】
这是作者专写江西地区田夫野老之家的生活情态的一首农村词。
风格恬淡,笔触清新,画面鲜活生动,溪边民家老少五人各具面目,形象逼真,声吻与动态富于立体感,使人读之觉得历历如在眼前,足见作者描写能力之高。
其中尤以喝酒谈笑的老人和卧剥莲蓬的小儿写得最为传神,完全符合他们各自的年龄、身份和性
格特征。
俞平伯谓“客观地写农村景象”,其实从场面描写之闲适从容亦可窥见作者精神世界中纯真质朴、追求朴野平淡之趣的那一面。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82334408a1284ac85043dc.png)
6.用பைடு நூலகம்”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在后面括号里改正。
A.妈妈把蚊障从柜子顶上取下来,轻轻地试去上面的灰尘。 ( )( )
B.为了防止孩子们乱爬树,爷爷在那棵紫藤罗四周围上了离笆。 ( )(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B.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A.小明给小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小伟的同学小明,_________________。
B.龙龙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一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https://img.taocdn.com/s3/m/47fd22cc69dc5022aaea0086.png)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解: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③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④翁媪(ǎo):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鉴赏:①作者开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低小” 的“茅檐”和“溪上”的“青草”,只寥寥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
接着讲老翁和老妇,他们的谈话带着吴音,显得温柔、有趣,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
从“媚好”一词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上阕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江南乡村图。
第二句通过描写一对老年夫妇以乡音逗趣聊天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安适。
②下阕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编鸡笼的二儿子、剥莲蓬的小儿子。
(完整版)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完整版)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5f844ff90f76c660371a43.png)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答案:(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诗文赏析】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
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bc12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6.png)
农村:肥沃 炊烟袅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总有打动你的一处景致。请至少选择上面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
A.我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B.最有趣的是到农村的姥姥家居住的日子。
C.我最喜欢姥姥家的小院。
18.“姥姥家的小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到乡村和城市,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接着写一写。
一些单细bāo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shū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继续保留,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xū要,就能重新换”装配”……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C项错误,词的上阕从”茅檐低小”到”白发谁家翁媪”,不仅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色,还写了一对亲密和睦的老夫妇。下阕重点写的是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793f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8.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清平乐·村居》,完成练习。
(28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6分)2.本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4分)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词中“相媚好”是形容老翁和老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词的上阕中“,”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
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的样子。
最后一句中“”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8分)5.画“”的词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写一写。
(5分)二、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选段,完成练习。
(23分)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6分)(1)“一支”指的是,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变成鸟儿经过了,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毫不相干”是说。
(4分)3.选段主要想告诉我们。
(4分)4.从选段的写法上提问:我用(方法)来解决问题:(9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9分)匡衡勤学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①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②以书,遂成大学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f2bddaa32d7375a51780ba.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①·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五年级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答案
![五年级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fdd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6.png)
五年级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答案《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答案一、矛盾翁媪蒸笼大连茅屋温和葱茏莲花二、peng bāo yuè lóng ǎo lài三、1.喝醉彼此之间很亲热老夫妻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了热酒,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
2.顽皮躺卧着剥小儿子调皮地可爱,在溪头卧着剥莲蓬吃。
四、南宋辛弃疾田园风光清平乐村居茅檐小溪青草酒后聊天锄豆织鸡笼剥莲蓬和平安静、悠闲自得喜欢农村和平安静的生活五、(一)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企盼丰收3.提示:想象合理即可4.惊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1.画去:遵印象决jǐ gòng2.(1)孤家寡人(2)心旷神怡(3)声色俱厉3.第一段:大树觉得自己受人尊敬,不能再与小草为伍,于是想要赶走小草。
第二段:小草走后,水土流失严重,大树倒下了。
4.因为失去小草的保护,水土流失严重,大树根裸露在地面。
5.提示:答案合理即可。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译文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15550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a.png)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试题](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分)(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3)“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4分)(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参考答案】:(1)(2分)“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一词1分、任意两词2分)(2)(4分)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2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2分,答到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3)(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4)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褒义(2分)。
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于中流露了作者由衷的欢喜之情(2分)。
(意思相同,亦可给分。
)(5)这首词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1分)。
上片勾勒环境气氛,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1分)。
三、四句勾勒老人生活安详,精神愉快的神态(1分)。
下片勾勒一农户的三个儿子,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1分)。
(答案不要求统一,合乎以上意思,即可给分,如答案不完整,只要合乎其中一点,可酌情给分。
)[注释]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
清平乐,词牌名。
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00411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9.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天窗(节选)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用“”画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用“”画出孩子们想象到了什么。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②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闪电从空中划过。
3.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世界呢?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在你无奈、不快乐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请你写一写。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猫(节选)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画一画(1)《猫》的作者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中专项复习:05诗歌鉴赏 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中专项复习:05诗歌鉴赏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0ae324afe04a1b171de0e.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期中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读诗句,完成练习。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
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2.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翁媪(wēn ǎo):________②亡赖(wú wáng):_______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②《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③“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④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名校期末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1)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名校期末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545f17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0.png)
期末能力提升卷(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挣扎.(zhá)B.看.守(kàn)C.倔强.(jià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奇幻B.甜密C.一丝不苟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屏.息凝视屏:抑止(呼吸)B.不解.之谜解:懂,明白C.手不释.卷释:说明,解说4.“爸爸打算写一部小说,正在搜集材料。
”对这句话中“材料”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可供参考的信息B.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C.写作、创作、研究等所依据的信息5.身为领导的刘爷爷在回到家乡调研期间,发现家乡经济发展依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稀少,交通不便,政府对家乡的投入不足。
面对有些基层干部消极低沉、只找客观原因的现状,刘爷爷引导他们不要抱怨环境差,不要抱怨条件苦,更不要消极悲观,并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
下列名言最能恰当表达刘爷爷的希望的一项是()。
A.不怨天,不尤人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6.写游览过的地方,可以按浏览顺序来写,可以参考课文()A.《海上日出》B.《三月桃花水》C.《乡下人家》D.《记金华的双龙洞》二、填空题7.写出正确读音。
(1)小猫折.( )腾得院子枝折.( )花落。
(2)猫屏.( )息躲在屏.( )风后面,终于抓住了老鼠。
8.选词填空,把序号填进括号里。
A.纸老虎B.领头羊C.小绵羊D.老黄牛E.百灵鸟我们家是个热闹的“动物园”。
妈妈任劳任怨,什么累活儿都抢着干,就像勤劳的( );我天生一副好嗓子,唱歌很好听,他们都说我是( );妹妹性格温顺,与( )一样乖巧可爱;爸爸嘛,别看他在单位是( ),其实在家里是名副其实的( ),只要妈妈一生气,他就马上没脾气。
9.读句子,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1)习近平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无( )无( )的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525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7.png)
1 古诗词三首一、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乡间小院里,máo yán( )下的鸡笼里圈着几只小鸡。
院外草地上,野花遍地是:zá( )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qīng tíng( )、蝴dié( )在花间飞舞,好不热闹!一条小径通向远方,两旁生着稀疏.(sūshū)的绿草。
小径那头远远走来两个人,原来是荷锄.(zhùchú)的lǎo wēng( )和他那正在剥.(bōbāo)莲蓬的小孙子。
1.根据拼音写字词,并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笼”字的第十笔是________。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疏”和“稀疏”的“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疏.B.疏.忽C.疏.松D.疏.导二、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篱笆) B.麦花雪白菜花稀.(稀少)C.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D.儿童急走..追黄蝶(竞走)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联系生活经验可知,夏季的白天比冬季要长,可知诗句中的“日长”指____________。
联系诗意可知,当时正是农民们忙碌的时候,所以“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用________(A.动态 B.静态)的“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________,这种写法叫作_____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四、(原创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五、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诗题《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________,“乐”的读音是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
2.(原创题)我能根据这首词的描述,标出下图中的人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53682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0.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宋词,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A. 城市生活 B. 乡村生活[3]根据词的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位老人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正在家辛勤地劳动。
(_____)(2)这首词表现了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
(_____)[4]“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表现了小儿子的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____)。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____)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外貌[2]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____)(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
(____)(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____)3. 延伸阅读。
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 牧童要到哪里去?B. 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5.古诗词三首(含答案)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5.古诗词三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9aa631711cc7930b7160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5、古诗词三首【课内片段阅读】片段一:(一)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
归来饱饭黄昏后,。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前两行词句给我们以和上的感受。
放眼望去,;侧耳倾听,。
3、诗中有、有情、有人物、有,这生动的一幕由及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4、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的向往。
片段二:(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问法一】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
3、这几句话写出了一家五口人的哪些活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一词,含有怎样的情味?【问法二】1、此词的作者为代词人,“清平乐”为,“村居”是。
你还知道的词牌名有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词中“”这个句子形象地勾勒出江南农村的景色。
4、用“~~”画出词中描写老两口安详、愉快的生活场景的句子。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课外同步阅读】(一)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诗中加点的“着”字应该读()。
A、zhe B、zháo C、zhuó2、仔细读本诗,你觉得“草满花堤水满溪”中的“满”字应该解释为()。
A、全部B、里面充满,没有剩余的地方C、达到容量或时间的限度3、这是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记下的一幅风光小景,读后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与的和谐。
(二)我爱牵牛花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
她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
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纺织花篮,叉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
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课后作业(配套)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课后作业(配套)1](https://img.taocdn.com/s3/m/80d49dfb0066f5335a8121e5.png)
1.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画上“√”)清平乐(lè yuè )茅檐(yán yáng) 剥莲蓬(bō bāo)亡赖(wáng wú)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2.填空。
①《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
(A.动静结合晚春 B.动静结合早春)②《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③“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辛弃疾 B词牌辛弃疾)④《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
词的作者是代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3.写一写。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4. 阅读(1)第一首古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
(2)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_______,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中提到了_______与_______,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乐趣。
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参考答案1、yuè yán bāo wú mèi ǎo2、① A ② A ③ B ④清平乐这首诗的题目乡村生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清平乐·村居》(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清平乐·村居》(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ec67f2dd3383c4bb4cd2ee.png)
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卧:趴。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
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
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
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直接打印)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aa9fc2d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7.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直接打印)1、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问题】1.本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题目是“村居”。
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浪淘沙”、“水调歌头”等也是词牌名。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词的上阕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
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顽皮调皮。
最后一句中“剥”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4.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怀念家乡的美好生活。
2、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问题】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wēnǎo):老夫妇。
2)亡赖(wúwáng): 顽皮调皮。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 √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人李清照。
(×)1.读选文填空。
1)第①段是按照从前到屋后的顺序写的,分别描述了屋前的自然环境和屋后的人物活动。
4)这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爱和赞美之情。
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画面: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在酒后相互逗趣,白发苍苍,不知道是哪家的老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村居阅读答案
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的阅读理解题通常会怎么出呢?以下是收集的相关阅读题,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清平乐.村居阅读题一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_____________;词中出现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限用四字概括)的农村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茅屋旁,溪水边,青草地上;老头、老太婆和三个小孩
2.悠闲恬静描绘示例略,符合诗意即可。
清平乐.村居阅读题二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两词即可)
2.第一问: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
(意
思基本相同即) 第二问: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答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清平乐.村居阅读题三1.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暖,惬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说“最喜小儿无赖”,“无赖”应如何理解?
答:
3.这首词用_______手法勾画了一家五口人_____________的生活,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5.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感情?
答案: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贬义褒用,是“顽皮,淘气”之意,表现了小儿幼小天真,调皮可爱。
3.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4.“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5.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