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范本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739c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8.png)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安全管理,保障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财产安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项目单位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全体员工负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义务。
第四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科学、预防、综合和整体管理。
第六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综合预防原则、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教育培训、技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七条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当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第八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台账,对开展的安全风险评估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查询和备查。
第十条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出具,并报项目负责人审核确认,并按程序进行保存。
第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当定期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当加强对风险源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源的发生。
第三章安全操作管理第十三条项目单位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涉及安全的施工作业进行规范和要求,并对有危险工种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设备的配备,确保应急救援措施的可行性。
第十五条项目单位应当对涉及安全的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工具的安全性能。
第十六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
第四章事故管理第十七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八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efe67b551810a6f4248676.png)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明确本公司矿山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过程,组织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全面识别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我公司矿山开采加工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全过程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3.5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评价组织与职责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主管及车间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山东省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相关安全生产工作指示。
(二)审议通过本公司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并监督执行。
(三)审议公司级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目标及实施方案。
(四)每季度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评比、通报班组双重预防体系开展执行情况。
(五)研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对各项双重预防体系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建立,并监督各班组有效落实。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职责,具体见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7f4b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4.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1时值全国第21个、全省第29个“安全生产月”,为扎实开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活动,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专项培训。
截至目前,全区8家重点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等方面管理人员400余人接受了培训。
培训结合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总要求,以提升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能力为切入点,采用事故案例、互动研讨、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以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为抓手,详细讲解如何选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按照“一作业一风险点”“一设备一风险点”要求,严格做到层层“肢解”。
培训强调风险辨识方面要在强化叠加性、延伸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风险管控方面要在标准化、数字化、常态化不断探索,切实助力企业解决“想不到、查不出、控不住”等突出问题。
通过本轮培训,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的辨识和管控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理清了如何做好安全管理的思路,从源头上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确保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211月29日,在德清县雷甸镇综合指挥中心内,只见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风险辨识图”。
图上显示:雷甸镇内21家企业共识别较大风险点(橙色)44处,一般风险点(黄色)117处,低风险点(蓝色)209处。
“监测出的风险点会通过后台交办给所属辖区安全监管员,并在规定期限整改后进行复测,直到消除隐患。
”雷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安全监管从“人工跑”到“数据跑”,从而大大提高发现安全隐患的效率和精准度。
今年以来,雷甸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转型,依托数字治理指挥平台、数字治理雷甸模式、数字治理智能设备3个支点,在“平安304”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准,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通过机关干部、网格员、村(社)干部和志愿者4股力量,运用“风险辨识一张图”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零死角管控。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669b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8.png)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通用8篇)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篇1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评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全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落实。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
安全风险预控责任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注:PDCA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一)危险源辨识。
1、年度危险源辨识(1)每年底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队进行一次重点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辨识;(2)危险源辨识前由培训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3)辨识范围要覆盖全矿所有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专项危险源辨识(1)专项危险源辨识前由专项危险源辨识组织人安排相关科室组织相关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3)辨识范围要覆盖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危险源辨识采用的方法和程序要与现场实际相符,具体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5)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1次专项辨识;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综采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产前,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对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进行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二)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相关负责人应及时组织职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1)各相关科室对职责范围内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要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风险评估应采用依据风险矩阵表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MES)进行风险等级判定,各业务科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办法建议,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风险源分以下几个等级:评估结果分级①蓝色风险5级风险:轻稍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453f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减少和防范安全风险对组织和员工造成的影响。
一个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并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矩阵等工具来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2. 安全风险分级:将已评估的安全风险按照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常见的分级方法是采用五级或三级分类,如高、中、低或红、黄、绿。
3.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确定:根据安全风险的分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安全威胁,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如加强监测、安装报警设备、提供培训等。
4. 安全风险管控计划的制定:制定详细的管控计划,包括具体的管控措施、责任人、时间表和预算等。
5. 安全风险管控执行和监督:实施管控计划,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6. 安全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定期对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控措施。
7. 信息共享和反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安全风险信息,并鼓励员工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
8. 培训和宣传:为员工提供安全风险管控的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能力。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性和方法。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内容和流程。
具体的工作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安全风险点管控要求
![安全风险点管控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b0941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安全风险点管控要求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风险:首先需要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分析工作流程、设备设施、环境条件以及员工行为等,以确定潜
在的风险点。
2.制定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员工培
训等。
3.实施监控:在实施管控措施后,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这可能涉及到定期的安全检查、设备维护、员工反馈收
集等。
4.应急准备: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5.持续改进:安全风险管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责任:需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风险管控中的责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
•加强沟通:需要保持良好的内部沟通,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安全风险的情况和管控措施的要求。
•遵守法规:在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以上是一些通用的安全风险点管控要求,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企业类型、行业特点、国家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ded2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6.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概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为了在企业内部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合理分级、有效管控的管理制度。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识别出各个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
二、分类与分级:1.安全风险的分类:(1)人员安全风险:包括员工意外伤害、职业病、欺诈等风险。
(2)资产安全风险:包括设备设施损毁、丢失、盗窃等风险。
(3)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风险。
(4)外部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风险。
2.安全风险的分级: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三、风险辨识和评估:1.风险辨识:通过对企业风险的周全调查,确定企业存在的可能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
2.风险评估:利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对每个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风险管控策略:1.高风险的管控策略:对高风险进行重点管控,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2.中风险的管控策略:对中风险进行适当的管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
3.低风险的管控策略:对低风险进行常规的管控,确保日常工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不得忽视风险存在。
五、监督和检查:1.监督:由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
2.检查: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管控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纠正,并记录相关的处理和改进建议。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七、风险报告和处理:1.风险报告:发现风险苗头或事件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相关处理。
2.风险处理: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事故的调查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风险分级和管控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和管理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人员资产的安全。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1e46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a.png)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目录
1.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1 为什么需要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2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架构
2.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
2.1 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
2.2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2.3 确定风险管理措施
2.4 实施监测和反馈机制
3.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3.1 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3.2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4.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
4.1 在企业中的应用
4.2 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对于任何组织或机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机构在面临各种潜在威胁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组织内部的整体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安全。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就提前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风险,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架构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安全培训、监测与反馈机制等。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管理框架,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
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制定这些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从而真正达到保障机构安全的目的。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通用版)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0d3a8b312b3169a551a4aa.png)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通用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71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通用版)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制定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有保障。
为保证该工作有效开展,制定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
一、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夏合平副组长:曾令海成员:梁正元、赵华禄、梁正龙、杨可文、殷正友、梁正光、魏家鱼。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2、负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3、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4、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大事故。
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成果应用(1)工作面初次放顶需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确定支护形式,采用小进尺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2)20503高档普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前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充分利用钻探、物探勘探手段,查明采掘前方的有害气体、积水等情况并消除。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9c0f3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e.png)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篇1一、各施工队在施工场地尤其是在交通路口要配齐各种醒目安全标志,如有损坏,及时报告综合办公室。
如安全标志不齐,对负责人处以50元罚款。
二、上班前,严禁喝酒。
违者责令退出工地,处以20元的罚款并扣发当天工资、奖金。
三、上班时,必须带安全帽,佩带上岗证及统一服饰,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带。
违者处以20元罚款,并责令其按要求佩带整齐后再上班。
四、各队、处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者,罚款20元,如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人身伤亡,责任自负,并对负责人处以100—500元罚款。
对直接现任责任者扣发全年奖金,并给予行政处罚,直到追究法律责任。
五、汽油及氧气、乙炔的仓库必须配好灭火器(且必须保证正常使用),严禁在操作现场吸烟,如因吸烟或电器焊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对当事人和队、处负责人处以火灾损失的20%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六、严格按《用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专业电工不得私自接电;电缆必须埋在地面70cm以下或高出地面3m以上,配电盘要安全可靠,如有违者,扣发该队、处20元/次;统一配置的配电盘必须爱惜使用,不用时随手关闭,如不关闭扣发使用者20元/次。
七、机械操作人员根据《机械管理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维护。
如因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对操作人员处以损失的50%的罚款。
八、本规定自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篇21、自觉参加队组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2、刻苦学习技术业务,坚持科学养路,严格执行养护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4568240c22590103029d28.png)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全面辩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及作业活动的危险源及危害因素,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的范围2.1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3安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8企业周围环境;2.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2.10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安全事故;2.11控制安全风险的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3 安全风险管理职责3.1 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公司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审批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风险评价结果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2 安全监察部是风险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评审、风险评价报告汇总编制、风险信息的定期更新,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负责组织风险信息的宣贯、培训。
3.3 公司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各阶段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评审、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制及风险信息的定期更新。
3.4 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评审、本部门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制及风险信息的定期更新。
3.5 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对设备设施(含闲置及报废设备设施拆除)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评审、本部门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制及风险信息的定期更新。
3.6 财务部负责提供风险管控过程安全投入资金保障,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评审、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制及风险信息的定期更新。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4835b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e.png)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人身、财产和信息造成损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
在企业和组织运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甚至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因此,建立和执行合理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对于确保企业和组织的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首先,企业和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该体系应该包括明确的评估流程、参与人员、评估工具以及评估结果的归档和跟踪。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和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并识别潜在的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制定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和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这些措施应该具体明确,包括哪些风险将会得到控制和预防,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风险等。
同时,还应该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以确保预控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企业和组织应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如网络安全、办公场所安全等,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和教育活动,员工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安全风险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工作并及时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预控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该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安全风险评估、预控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安全培训与教育、报告和反馈机制等。
同时,还应该设立负责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部门,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地组织和推进。
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企业和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建立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于安全事故和漏洞的报告和处理,要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和反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855a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b.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摘要为了保障公司信息安全,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应急预案等内容。
本文详细介绍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实施流程和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公司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介绍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司信息存储、处理、传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全面提高公司信息安全监管、防御和处置能力,公司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该制度主要针对公司的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进行安全管理,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的分级管理、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公司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旨在认识公司的安全现状,明确主要的安全风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安全卫士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安全风险评估的流程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安全风险预评估。
根据涉及设备的大体情况,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设备性质等要素进行了解,确定评估的大体方向。
2.安全风险实评估。
根据预评估的方向,对具体的安全事件、安全威胁等进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提出风险管控对策和建议。
3.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详细介绍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分级管控制度分级管控制度的定义分级管控制度是指通过分级区分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对其实施不同的管理和管控措施,从而实现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分级管控制度的分级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分为三个级别:1.高风险级别。
主要包括一些涉及到关键数据、关键网络设备等的安全风险。
2.中风险级别。
主要包括一些正常业务中的安全风险,如对外网虚拟专用网络安全管控、网络攻击防范等。
3.低风险级别。
主要包括一些比较通用的安全风险,如病毒防范、电源保护等。
分级管控制度的措施分级管控制度对不同风险级别实施不同的措施:1.高风险级别。
采用“最严”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全程监管和管控,做好应急处理预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d5dd12aa00b52acfc7caf5.png)
1。
目的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和寿光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寿光市安委会和侯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公司实际,为了有效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公司所有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为加强“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现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小组及工作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检查、推进和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推进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工作小组:组长:车间主任组员:车间岗位人员小组下设“双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李松涛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工作职责:3.1 总经理:许明然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公司双体系建设全面部署,组织编写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推行工作;,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及财务资源;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及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双体系建设;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成立体系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工作组,定期部署对双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确保全员参及双体系建设。
3.2。
副总经理:李京东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3。
3。
副总经理:刘如学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通用制度模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通用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aeb45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2.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一、基本原则(一)全面覆盖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二)全员参与从基层人员到管理层,均应参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持续推进持续风险分级管控的更新与完善,持续展开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化,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四)分级落实将双重预防机制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层级领导、各部门和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与方法(一)确定风险点1.在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自下而上进行风险点排查。
按生产经营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生产经营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2.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按照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划分。
(二)辨识危险源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建设期及运营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1)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3)所有进入生产经营场所人员的活动;(4)生产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5)运营流程、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三)风险评价体系1.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2.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以下情形至少为较大风险:(1)一级动火作业;(2)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有限空间作业、交叉作业、临近带电体等场所作业;(3)高处作业: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攀登作业;(4)大型脚手架:搭设高度24米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5)曾经发生过事故;(6)运营过程中老人身体不适、意外受损、病变及其他需就医的紧急情况;(7)运营区域内卫生间、浴室等易跌倒、摔伤部位;主要出入口、电梯厅等易出走部位;屋顶、外窗、水边等易跌落部位;(8)其他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较大情况;(四)风险控制措施1.投资企业应自下而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执行到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消除、代替、隔离)、运营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1cb017ed630b1c58eeb537.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实际,按照“统一指导、全员参与、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技术人员、骨干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严格落实企业、部门、班组、岗位四级责任制,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模式。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领导组在行政部内设办公室,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兼任办公室正、副主任,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
(二)职责分工1、总经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在分管区域内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定负责人,负责确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主持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针、目标,组织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3、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协助总经理负责全面监察、监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组织安全工作行政例会、日常教育、安全培训、隐患排查、风险治理、安全考核等。
4、各部门通用职责: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组织所属人员学习并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知识,负责查找识别本部门及与其他部门工作中的交叉区域、工作节点内的风险源危险点,制定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并全面落实,做好相关文件和相应记录的管理工作。
5、各班组长和岗位人员在部门负责人的组织带领下,负责本作业区域、岗位职责内及相关工作交集内的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及时上报安全风险和隐患,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6709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9.png)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各部门、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2.1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2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2.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7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2.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9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4 原则4.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由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4.2公司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成员组长:副组长:组员:4.2.1各级职责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落实隐患治理工作,对评价、治理结果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风险管控准则1.1风险评价程序1、准备阶段明确风险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系统的技术资料。
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识别和分析主要危害、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风险评价选择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4、安全对策措施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制定实施期限,确定相关责任人。
5、资料归档风险评价的资料存入风险管理档案。
1.2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小组对排查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
本次辨识分级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见下表,用这三个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分数值106310.50.2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会被预料到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完全意外很少可能可以设想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上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分值E分数值.5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暴露一次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分数值31事故造成的后果十人以上死亡数人死亡一人死亡严重伤残有伤残轻伤、需救护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危险性分值D≥320≥160~320≥70~160<70危险程度ABCD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2、风险矩阵法(L·S)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
其中: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赋值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控制措施(监控、联锁、报警、应急措施)5每次作业或每月发生无检查(作业)标准或不按标准检查(作业)无操作规程或从不执行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上岗资格证、无任何培训、无操作技能)无任何监控措施或有措施从未投用。
无应急措施。
4每季度都有发生检查(作业)标准不全或很少按标准检查(作业)操作规程不全或很少执行操作规程不够胜任(有上岗资格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操作技能差)有监控措施但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措施部分投用或有时投用。
有应急措施但不完善或没演练。
3每年都有发生发生变更后检查(作业)标准未及时修订或多数时候不按标准检查(作业)发生变更后未及时修订操作规程或多数操作不执行操作规程一般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培训、但经验、技能不足,曾多次出错)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经常被停用或发生变更后不能及时恢复。
有应急措施但未根据变更及时修订或作业人员不清楚。
2每年都有发生或曾经发生过标准完善但偶尔不按标准检查、作业操作规程齐全但偶尔不执行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技能较好,但偶尔出错)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供电、联锁偶尔失电或误动作。
有应急措施但每年只演练一次。
1从未发生过标准完善、按标准进行检查、作业操作规程齐全,严格执行并有记录高度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丰富,技能、安全意识强)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供电、联锁从未失电或误动作。
有应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练二次。
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S)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等级人员伤害情况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声誉影响1一般无损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下完全符合基本无影响本岗位或作业点21至2人轻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1万元以下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要求设备、设施周围受影响没有造成公众影响3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轻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不符合事业部程序要求作业点范围内受影响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41至2人死亡或严重职业病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造成作业区域内环境破坏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53人及以上死亡7人及以上重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上违法造成周边环境破坏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 =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
严重性S可能性L520251.3风险分级管控的准则1、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4级: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评估属不可容许的危险。
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登记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
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本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
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D 级:低风险/蓝色风险,评估属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
应由所在的班组负责管控,车间负责监督落实。
2、升级管控(1)涉及下列情形的B级、C级风险,应直接确定为A级:a、构成危险化学品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
b、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
c、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
d、同一作业单元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
(2)涉及下列情形的C级风险,应直接确定为B级:a、构成危险化学品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
b、涉及剧毒化学品的场所和设施。
c、化工企业开停车作业或者非正常工况操作。
d、同一作业单元内现场作业人员3人以上的。
2风险管控告知制度1、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2、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3、为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4、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
每半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安全风险、危险源辨识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涉险岗位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5、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免遭破坏。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范围内的所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3、术语和定义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3.2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3.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职责4.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公司的事故隐患。
4.2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公司排查治理的事故隐患实施监督管理。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3财务部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落实。
5、隐患治理的程序5.1隐患治理的范围应包括:公司对风险评价出的事故隐患。
公司综合性、专业性等安全检查,查出的事故隐患。
员工发现并报告的事故隐患。
其他事故隐患。
5.2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5.3事故隐患由安全部门负责汇总,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安全部门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5.4对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部负责人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立即组织整改。
5.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6公司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重大事故隐患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论证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技术措施和应急方案。
5.7对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部负责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
5.8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5.9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5.10安全管理部门会同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相关人员,按规定隐患治理期限,对事故隐患部门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对隐患治理未按期完成或治理不彻底,事故隐患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按《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予以经济上的处罚,并责令限期完成。
5.11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时向当地安监局报送统计分析资料。
5.12全体员工有发现事故隐患者,有权向安全部和有关部门报告。
5.13公司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依据《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6、相关记录6.1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序号时间隐患部位隐患情况(内容)隐患等级(一般/重大)责任人隐患整改期限整改情况复查人/时间备注6.2隐患整改记录表隐患整改记录表隐患来源(部位)时间年日隐患名称拟采取的整改(预防)措施及限期整改日期:以上项立即整改,日整改完成,逾期不整改的,将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追究相关人员职责。
责任人(签字):安全人员签字或签章:日验证情况:验证人:日期:考核、奖惩制度1、目的为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杜绝各类习惯性违章现象,引导公司员工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