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探究大气运动与气候现象之间的关系。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培养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实例展示: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进而引出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视频播放:播放有关大气运动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对大气层内部的复杂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大气受热过程: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以及地球表面热辐射的传递方式。重点讲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作用。
4.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5.调查报告要注重实证研究,数据准确,分析深入。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利用GIS软件、气象数据等资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气候现象。
2.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探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组织实地考察或气象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5.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课后作业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核心素养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案二、教学重难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3.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作用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知识铺垫: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一一可见光区。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教材P34下面小字体)。
则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根本)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做了什么手脚呢?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散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等)反射(大云层及杂质)散射散射的应用:旭日和夕阳呈红色。
这是因为早晚阳光以很大的倾角穿过大气层,经历的大气层要远比中午时大得多,所有波长较短的绿光、蓝光等几乎朝侧向散射,仅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到达观察者(近地面的空气中有尘埃,更增强了散射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应用:冬夜晴无风,早起必有霜;农田烟熊防霜冻;塑料大棚/玻璃温室育苗;高处不胜寒;月球昼夜温差大白天有太阳辐射(加热),但同时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气温不至于太高,但大气逆辐射每时每刻都存在,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14点)左右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温度可达127o C,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温度降至-183°Co★分析昼夜温差大小:比热容大、夜晚速度慢/一Ka=★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务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0).弱化碳(C0,)'航化Sm(N.0).福利氏甲烷(CH.)等★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葡萄园里铺设鹅卵石的原理答:白天鹅卵石吸热快,近地面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鹅卵石放热快,气温迅速降低,葡萄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葡萄更甜。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3.通过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决策和环境保护行动。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如“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调查、实验等方式,合作完成研究主题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醒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准备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通过观察实际天气现象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气象数据,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互动性: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通过讨论、调查、实验等方式合作完成研究任务,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天气预报视频、气象动画等,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雾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引发他们对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夏天会热”、“为什么冬天会冷”,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3.引入本节主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说明本节课将深入学习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以及大气的逆辐射。
2. 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和规律,了解风的形成及气压差推导形成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2. 教学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模拟太阳辐射的设备、风力计和气压计等。
3.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在教室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和气候变化,引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思路:通过引入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大气运动现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点讲解:详细介绍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原理,包括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气温变化等观点和知识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和原理。
设计思路: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科学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包括模拟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实验,以及观察气温变化等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知识点。
设计思路: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理解。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2. 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解释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能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三)课时安排
大气的受热过程:1课时
情境任务设计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气的削弱作用,第二部分大气的保温作用。
整体采用“情境创设—分组探究—归纳总结”方式展开。
通过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恐龙灭绝之谜为大情境背景。
并在情景下设计一系列问题活动,将知识串联起来。
背景:恐龙灭绝之谜
专题二:恐龙灭绝之迷——大气热量的改变
微专题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情境创设:小行星撞击地球,大气热量发生改变,地表气温会升高还是降低?
由于能量及二氧化碳的大量释放,造成温室效应,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全球温度大幅度上升。
而当火灾释放的烟尘布满整个天空时,由于地表吸收不到太阳辐射,全球温度迅速下降。
情境一:地表气温会降低
情境二:地表气温会升高
运用这两大情境贯穿整个“大气的受热过程”,通过播放动画、日常生活案列以及若干问题串及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旨在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力。
教学设计。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风向标、等压线图等工具,分析大气运动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如“为什么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验探究等方式寻找答案。
通过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家庭实验(可选):
-利用家中的物品,如矿泉水瓶、热水、冰块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和气压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并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家庭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地理素养。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难点
1.抽象概念的直观理解,如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运动的空间变化和地理图表的解读。
3.将大气受热和大气运动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教学设想: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形象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例如,通过动画演示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3.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大气受热和大气运动相关的地理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热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宇宙中的地球”、“大气的组成
和垂直分层”的深化和承接,又是后续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教材分
析
用。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节内容“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含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两个教学因子。其中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为之后学习“热 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风”做铺垫。“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地面对大气的保温作 用” 部分需要扩展波长类型及特点概念,重点介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 互转换的过程以及大气的热源。
确说明
快。
所以月球表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 多。
一、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 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引导学生分组讨 论,学生运用已经 学习的原理来解释 这一现象的原因。
案例应用
二、 为什么农民利用烟雾防霜冻?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 原理解释农业实践中 的现象,培养地理实 践力和地理素养。
课堂小结
【作业评价】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 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 故名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 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 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增多,致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
设置提问,启发思考 鼓励猜想假设,培养 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的能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望。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内容名称《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学科地理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授课年级高一课时40min选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于本节课标的内容要求是: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本条要求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大气的热源,以及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岀现的“溫室效应”及其作用因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
大气热力环流是理解大气运动需要的基本原理。
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也可借助一些模拟实验。
本条要求强调对大气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落脚点是学生能否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原理可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一日中最高气温通常岀现在午后2点、气温随海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温室大棚等。
二、教材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对该内容的考查力度较大,主要从基本原理、实践应用等方向命题。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级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定兴趣,对当前学习的知识掌握较好,逐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从知识储备层面看,基础知识储备不充分,未能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能力素养方面来看,综合分析思维和逻辑组织能力不足;从素养导向和价值引领方面来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尚未养成,家国情怀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理念采用视频导入大气的受热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建立人地之间的联系。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教学策略:
(1)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学内容:
(1)详细介绍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辐射的相互作用,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发射过程。
(2)阐述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温室气体、大气窗口等概念,分析其对地球温度的影响。
(3)探讨大气受热过程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4.作业与评价: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了解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太阳辐射、地球辐射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
(2)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发射过程,以及大气窗口的概念。
(3)温室气体的种类、分布及其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影响。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举例、图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受热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地理现象中提炼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四部分组成。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第二课时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第三课时主要介绍风的形成以及高空风和地面上的风受力情况。
“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和“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
2.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逐步的展开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
2.理解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对应规律。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唐代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诗《大林寺桃花》。
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山顶上的气温比山麓低。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第1课时)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教学准备】课题课题 人教版第二章《热力环流》人教版第二章《热力环流》课时课时 1课时课时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课标分析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示意图或者动画等直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同时,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说明”、“解释”,这表示课标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的掌握情况要处于理解水平,要明白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并说出和阐明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根据知识的学习,发现并能用地理知识解释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地理现象。
理现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能够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学会画热力环流图。
)学会画热力环流图。
(3)可以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例如:海陆风。
海陆风。
过程与方法:通过暖气片放置位置原因的探讨引入热力环流,在进行视频观察形成对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之后通过分析对热力环流形成理性认识,之后以活动探究断案形式将热力环流的知识运用服务于生活,明白海陆风的形成过程。
最后通过课下自己对山谷风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学习加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与掌握。
过课下自己对山谷风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学习加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与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解释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过程。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 教案
等压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根据刚所学的知识,比较P1、P2、P3三个高度的气压值大小。
【板书】
1.常用的概念
气压:
高压、低压:
等压面:
学习了热力环流的常用概念之后,我们一起来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板书】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当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是相等的
【板书】
(1)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
①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相等:A=B=C
我们再来看看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大,所以气压高,而高空空气密度小,所以气压低,A>A1、B>B1。
因此可以得出: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比上空的高(即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板书】
②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比上空的
高(即高度升高,气压减小)气压值大小。
学生认真听讲和观
察
思考受热不均匀的
情况下产生什么结
基础。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本条要求其方法要求是“运用示意图”,就是本节课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示意图进行教学;内容要求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其行为动词是“说明”,即要求通过大气受热过程、能够解释清楚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大气的热源;能够叙述清楚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本条要求强调对大气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地理现象,比如温室大棚、气温日较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等。
其落脚点在于学生能够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懂得如何运用相关原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并未后续学习全球变暖打好基础。
2.位置分析(附本课时在单元框架中的位置)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从教材整体结构看,地理1包括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个模块。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新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属于大气方面的知识。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宇宙中的地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深化和承接,又是后续学习选择性必修一天气系统、气候选,择性必修三的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本节内容“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主要包含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四个教学因子。
其中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为之后学习“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风”做铺垫。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地面对大气的保温作用”部分需要扩展波长类型及特点概念,重点介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以及大气的热源具体知识结构见图1。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够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分析大气压力差异对风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观察和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现象。
-学生能够运用气象图表、遥感图像等工具,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协作共进。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重点:太阳辐射的分布、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以及温室效应的形成。
-难点: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平衡和温度分布。
2.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大气压力和风的关系。
2.总结内容:
-强调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
-归纳大气运动在不同纬度和地形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2.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2.2.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2.2.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的重要章节。章节内容涉及大气的能量来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温度变化、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成因等。对于刚接触高中地理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大气热量变化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2.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4.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相关的现象,如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城市热岛效应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热量变化的实际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城市热岛效应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热量变化的实际意义。
2.利用多媒体动画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一、新旧课标比较分析【旧】 2.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新】2.1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 解释相关现象。
旧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而新课标将老课标中的“运用图表”改成“运用示意图等”,增加了“说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新课标,侧重运用示意图说明过程和原理,强调解释相关现象。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对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重点是通过示意图能够说明即可,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尤其是学生身边的、生活中自然想象。
这样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示意图的选取以及生活中与大气相关的自然现象的选取显得极为重要。
二、内容标准细化核心概念是大气、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行为动词是“说明”、“解释”;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从新课标四个核心素养角度,确定学习主要目标是近地面的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需要分清整个地球大气和对流层大气,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有很大区别。
大气的受热过程要设计到的基本概念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大气反射、散射、吸收作用,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温室效应。
针对素养水平1,可以是借助老师和同学,模拟实验或观察实验视频以及现成的示意图去观察获取信息,进行说明并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现象。
针对素养水平2,可以是学生个体或者是小组,做模拟实验以及自己绘制的示意图去观察获取信息,进行说明并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现象。
基于这条课标对于知识技能整体的学科要求较高,因此对核心素养更高层级建议做更高的要求;但对观念和认识方面应该提出具体要求。
结合课标所述核心概念知识的特点,模拟实验的应该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或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建议以示意图和模拟实验为主,尽量直观、生动。
解释的案例(自然现象)与学生关系越密切越好。
为激发学生兴趣,最好采用抛锚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原因,学会运用原理解释现象,学会知识迁移。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0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1)A 是□02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吸收较□03少。
(2)地面被加热,以B □04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大气吸收较□05多。
(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06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1.判断正误。
(1)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
(×) (2)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2.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地球内部 D .地面辐射答案 A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3.分析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
提示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海拔越高,获得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原理01二氧化碳等,吸收□02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1)对流层中的水汽、□(2)地面长波辐射的□03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2.大气的保温作用04长波辐射。
(1)大气辐射属于□(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05大气逆辐射。
(3)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对地面起到了□06保温作用。
,1.判断正误。
(1)大气主要依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
(√)(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宇宙空间。
(×)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大气逆辐射D.地面辐射答案 C解析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将能量返还地面,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大气逆辐射始终存在,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强。
任务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某周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外实践活动。
活动中发现周六为阴天,周日为晴天。
通过实践活动,该学习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
2.2.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大气受热过程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它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影响?
3.结合GIS软件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4.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观察和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受热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大气运动与气候现象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空间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500字
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夏天炎热的午后突然下起阵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气变化?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展示地球上的极端气候现象,如极地冰盖融化、热带风暴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此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4.案例分析,学以致用: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大气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5.差异化教学,关注个体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概念,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地球仪、实验器材等。
2. 准备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案例和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3. 安排教学活动: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
4. 准备教学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如日出时的朝霞、日落时的晚霞、冬季天晴时衣物日夜变化等,引出地球上大气受热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大气受热的原因,引出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地面辐射等相关概念。
2. 大气受热过程(1)讲解大气的保温作用过程,通过图示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从而维持地表温度。
(2)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图示或自绘图示,分析大气的直接、间接和有效辐射等,了解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的关系以及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3. 大气运动与热力环流(1)通过热力环流模型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城市与郊区的温差、海陆间的温差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大气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应用。
(3)教师根据相关问题设计题目,检测学生对大气运动和热力环流的理解和应用。
4.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介绍不同纬度地带性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纬度不同导致的大气受热过程和气候差异。
(2)介绍山地垂直地带性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对大气受热过程和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2.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案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能解释简单的生活实例。
3、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能解释简单的生活实例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两首诗歌所描述的现象,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提问:这两首诗词都共同反应了一个现象,是什么现象?高处,气温低。
大家来大胆推测一下其中的原因?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一起来了解一下神秘、多变又极其重要的地球大气,把书翻到43页,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太阳辐射按照波长从短到长,可以分为哪几段?其中哪个波段的能量最多?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可见光的能量最多。
太阳辐射要到达地面要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假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为100%,最终到达地面的只有47%,其中53%的太阳辐射都损失掉了。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大气是如何使太阳辐射留下买路财的?首先要补充一个知识,任何物质只要温度大于绝对零度,就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同时也会接受来自周围的电磁波。
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太阳辐射的能量以可见光为主,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都是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请大家阅读书本44页的内容,对照课件中的问题,自主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尘埃:吸收红外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理解大气的重要性;
3.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 分析海陆间和城乡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认识到热力环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 理解大气运动的受力状况,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教学难点】
1.运用事实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2.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闯关东》视频片段
此处引用平台资源【课程引入】闯关东“霜头来了”
师:观看视频,思考:
1.影片中的片段发生在哪个季节?
生:(可能的回答)秋季
2.剧中人物所说的“霜头”是什么现象?
生:(可能的回答)霜冻
3.为了应对“霜头”,主人公朱开山带领大家做的措施是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
师:大家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片段中农民的行为蕴含着什么样的地理原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气的受热过程。
(板书)大气的受热过程
【讲授新课】
师: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什么是辐射?辐射有何特点?
出示: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师:读图,回答:
1.太阳辐射按照波长分成了哪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um;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
2.太阳辐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生:(可能的回答)最主要的是可见光部分
师: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由于太阳表面的温度达到近5500℃,因此向外放出能量较强的辐射,我们称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地球表面均温约22℃,我们将其向外放出的辐射成为地面辐射,能量不及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均温为22℃,我们将其向外放出的辐射成为大气辐射,也属于长波辐射。
出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
师:为何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时有这么大的损失?
生:(可能的回答)太阳辐射收到了削弱
出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
师:请大家读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
生:(可能的回答)吸收、反射、散射
师: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被大气削弱了小部分,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云层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反射作用;对流层中的空气分子、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
师:请尝试解释以下自然现象:
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生:(可能的答案)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优先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晴朗的填空呈蔚蓝色。
2.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生:(可能的答案)较大颗粒的尘埃会散射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所以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请大家结合所学绘制大气对太阳辐射作用示意图。
生:(可能的答案)略。
师:请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1.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生:(可能的回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 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生:(可能的答案)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出示:地面辐射示意图
师: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一小部分被地面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即地面辐射。
到这里,我们发现大气被加热了。
这个过程结束了吗?
生:(可能的回答)没有结束。
大气会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大气升温,会继续向外放出辐射。
出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师: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出示:5月3日至5月8日天气预报信息图
师:请大家观察5月3日至5月8日天气预报信息图,思考以下问题:
1.计算5月6日与5月7日的气温日较差,哪一天的昼夜温差大?
生:(可能的答案)5月6日
2.观察5月6日和5月7日的天气情况,哪种天气情况下昼夜温差大?
生:(可能的答案)晴朗的天气
3.尝试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地面升温快;晚上大气逆
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快,所以晴天昼夜温差大。
师: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昼夜温差大小呢?
生:(可能的答案)地势。
师:地势高的地区大气稀薄,因此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本节课开头的视频内容。
请大家运用所学原理,解释《闯关东》中的地理现象:
1.在深秋和第二年的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生:(可能的答案)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2.在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有何作用?
生:(可能的答案)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出示:地球和月球表面辐射过程示意图
师:地球与月球相比多了大气,读图,思考:
1.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
生:(可能的答案)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2.说明上述辐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生:(可能的答案)白天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地球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因此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小。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白天由于月球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很低,因此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师:通过对地球和月球的辐射过程进行比较,我们意识到了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重
要意义。
现在随着工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地球现在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你能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来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吗?
生:(可能的答案)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当排放量增多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因此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球气温变高,全球气候变暖。
出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A
B C
D E
F
G
H
L
师: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请大家阅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结合本节课所学,说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生:(可能的答案)A为太阳辐射;B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云层反射;D是地面反射;E是大气吸收;F是大气散射;G为大气逆辐射;H为大气辐射;L为地面辐射。
出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师: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生:(可能的答案)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师: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A为高空:远离地面,接受地面辐射少。
B为山顶: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活动: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联系图
依据所学的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绘制知识的联系图。
(知识联系图中需包含大气、地面、太阳、宇宙空间、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等核心概念。
)
生:按小组展示绘制的知识联系图。
【课堂小结】
(板书)
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地球上气温适宜,昼夜温差较小,这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