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由2019年展望2020年命题)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逻辑紧密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逻辑紧密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写好作文是取得优异语文成绩的关键。
而在高考作文的众多要求中,逻辑紧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明确立意是构建紧密逻辑的基石。
在看到作文题目时,要深入思考,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这就如同在建造高楼前打下坚实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后续的建设才能有条不紊。
比如,题目是关于“勇敢面对挫折”,那就需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勇敢,挫折又包括哪些方面,以及勇敢面对挫折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如果立意模糊不清,文章的逻辑必然会混乱不堪。
在明确立意后,合理规划文章的结构是实现逻辑紧密的关键。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以总分总结构为例,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通过多个段落分别阐述论点,结尾进行总结和升华。
比如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头可以点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中间段落分别从传承的方法、创新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传承与创新对于民族发展的意义。
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也是逻辑紧密的重要体现。
过渡句就像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段落,使文章的思路能够顺畅地流淌。
比如,在论述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培养民众的兴趣”后,过渡到“创新传统文化则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时,可以这样写:“当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其传承奠定了基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这就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
”这样的过渡句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
论据的选择和运用对于逻辑紧密同样不可或缺。
论据要真实、典型、新颖,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比如在论述“坚持梦想就能成功”时,如果选择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例子,就要详细阐述马云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重重困难以及他如何坚持不懈,最终实现梦想。
同时,在运用论据时,要注意对论据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解释,让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例。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也是保证逻辑紧密的重要因素。
价值、文化和行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三重逻辑
价值、文化和行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三重逻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价值、文化和行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三重逻辑价值、文化和行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三重逻辑管贤强摘要高考作文对学生的精神发育和母语表达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语文复习之逻辑推理题(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之逻辑推理题一、考点探究2019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精确”这个考点。
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推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肯定等逻辑问题。
二、2019年全国卷语用题要求: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答题留意事项:1、推断(内容)★★★★★2、表述方式(形式)三、学会正确分析逻辑关系,提高解题实力四、典型例题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年全国卷Ⅱ第21题)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定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洪亮,这严峻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假如更名,就肯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肯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城市名字不够洪亮并不肯定会严峻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肯定会带来经济腾飞”五、实战演练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手机是今日人类常运用的现代独创,可以满意生活中的全部需求,变更了人、社会,甚至世界。
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惊的深渊。
①手机不肯定能够满意生活中的全部需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里的信息不肯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不肯定会让人陷入恐惊的黑暗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年语言文字运用命题猜想+逻辑推断题
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命题猜想一、17—19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阳关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曾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
阳关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就像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视眈眈。
古阳关①。
走在去阳关的路上。
沿途景色瞬息万变。
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偶然)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
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原是一条林带。
车轮飞转,我们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从沙漠里(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虽然昨日的阳关城早已被历史(淹没/湮没),但它当年的雄姿似乎仍历历在目,使人总有无限的感慨。
阳关,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非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他们来说。
这里无异于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②。
1.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偶尔驶淹没B.偶然闯淹没C.偶然驶湮没D.偶尔闯湮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②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B.①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际②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远C.①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望无际②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D.①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际②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回答下题。
为纪念契诃夫( )155周年,1月29日晚,由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创作,王晓鹰担任艺术指导,杨申导演的话剧《爱恋•契诃夫》,在北京首演。
该剧讲述了《海鸥》在1869年圣彼得堡首演失败后,( )的安东•契诃夫与丽卡•米齐诺娃在创作事业与婚姻感情之间的故事3剧中,契诃夫寻求着丽卡带来的心灵( ),以支撢自己继续创作。
丽卡支持着契诃夫,却为其拒绝自己的婚姻请求而痛苦。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从2019年高考作文看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从2019年高考作文看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包括全国卷3道,北京卷2道,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各1道,共计9道作文题。
研究这9道作文题的逻辑关系,“‘小我’‘大我’两概念,两两相遇三关系”即是最简明的概括。
“小我”即个人、个体,“大我”即集体、国家,这是9道作文题所体现的两个概念;三种关系即“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小我”与“小我”的关系,“大我”与“大我”的关系。
弄清楚两个概念,协调好三种关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整个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1.“小我”。
全国卷Ⅰ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
此道作文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考生理解劳动、尊重劳动,认识到“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从而愿意劳动。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们应该通过“劳动”和“奋斗”让“小我”变得更为优秀,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即“大我”的发展。
2.“大我”。
北京卷第①道作文题揭示了一个规律:每逢关键时刻,“文明的韧性”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材料中对写作角度从“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几方面来要求,是站在“中国”这个“大我”上来设置的。
文体要求为议论文,其实就是启发青年学生通过从历史变迁等角度对“文明的韧性”进行分析议论,认识到“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韧性”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指导中国这个“大我”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退却、不放弃。
“外柔内刚”的“文明的韧性”能够帮助“大我”走出困境、度过危机,从而变得更为文明、富强、繁荣、昌盛。
3.“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如全国卷Ⅱ、天津卷和北京卷第②道题都有所表现。
全国卷Ⅱ要求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在1919年5月4日的学生集会上、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2049年9月30日面对评选出的“百年中国功勋人物”这五种情境中任选一个,相应地写一份演讲稿、家信、给同学的信、观后感、慰问信。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分析及范文示例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分析及范文示例目录2019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及范文6篇2019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目及范文3篇2019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目及范文4篇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题及多篇范文2019年高考作文上海卷题及多篇范文2019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及多篇范文2019年高考作文浙江卷题及多篇范文2019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及范文6篇作文真题适用地区:山东、广东、山西、江西、河南、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安徽题目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材料对劳动持正向评价,并且指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但是材料的重点在“可是”部分,这部分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脱离材料基础即为偏题或跑题;若不结合材料只泛泛地谈“劳动”则会被视为落入话题作文的窠臼。
2.立意限制。
题目要求考生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自己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导写及范文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经得起检验的思想是否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导写及范文: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经得起检验的思想,是否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作文题】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经得起检验的思想,是否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文题解析】本题的形式结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23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同样都是提问形式,以“仅仅”来连接一个限定对象。
不同点在于,2023年秋考作文题探讨的是人们的行为态度及成因,本题探讨的人们行为的结果和条件。
回答问题前,同学们可以首先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在生活中有人问你:“我们要成为优秀的学生,是否仅仅依靠刷题就足够了?”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想,以下两条路径中可能有一条和你的想法相似。
第一种:刷题只能解决A问题,但是优秀的学生要有B要求,当然不能仅仅靠刷题;第二种:优秀的学生必须是B全面发展的,刷题只能够A,肯定不能仅靠刷题。
这两条路径殊途同归,都抓住了两个关键词内部错位的问题。
如果有人脱口而出“成为优秀的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者“刷题只能制造学习机器”,接着就去谈“德智体美劳”和“学习机器”,这些回答可能就存在不够合题的情况了。
写作文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这对关系来进行思考。
首先看“形成合理的认知和经得起检验思想”。
“认知”指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结果,“思想”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
两者都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是人认识的产物。
在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认知”这一经验认识和“思想”这一理论认识,因此这两者可以统合于“人的认识”之下。
“合理的认知”和“经得起检验的思想”进一步限定了达成的范围,要求我们最终达成的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的认识。
而“形成”这个词,提示我们:这个认识是一个动态过程。
接下来我们看材料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依靠逻辑”。
逻辑的外延非常丰富,我们常听到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事理逻辑等等。
高考作文中的逻辑运用
高考作文中的逻辑运用
《高考作文中的逻辑运用》
哎呀呀,说起高考作文中的逻辑运用,我就想起我当年参加高考的那回儿事。
记得考语文的时候,我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琢磨。
那题目是说要我们谈谈对一个现象的看法。
我当时就想啊,可不能瞎写,得有逻辑才行。
我就像个小侦探一样,先把题目好好分析了一遍,确定了主题。
然后呢,我就在脑子里构建思路,想着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这就好比搭房子,得先有个框架不是。
我先想好开头怎么吸引人,中间怎么展开论述,用些啥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最后怎么收尾有力。
就拿我写中间论述那段来说吧,我想起平时看到过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我们小区里搞活动,让大家对一个公共问题发表意见。
有的人就噼里啪啦一顿说,可没什么条理,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听着云里雾里。
而有个叔叔就不一样了,他说话特别有逻辑,先摆事实,再讲道理,一环扣一环的,让人特别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我就把这个事儿写进作文里了,想着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有逻辑表达观点的重要性。
我在写的时候,还特别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不能前言不搭后语的。
每一段都像是我在一步步带着读者往前走,让他们能跟着我的思路走,最后到达我想要他们到的地方。
等我写完作文,我感觉自己就像打完了一场仗似的,不过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哎呀,高考作文还真得好好运用逻辑啊,不然写得乱七八糟的可不行。
这就是我在高考作文中对逻辑运用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啦!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紧张又认真的感觉呢,可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呀。
希望大家以后写高考作文的时候也都能把逻辑运用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好作文哟!嘿嘿!。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变化对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 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 太中大夫。(时间逻辑)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 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 疏远了他。(因果逻辑)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 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 上贾谊。(时间逻辑与因果逻辑)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变化对2020 届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的最大变化
阅读与语用:回归经典选文,突出语文 学习规律,测试语文基本素养。
•
作文:当下问题,设喻表达。但仍存在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初高中阶段,正是大量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的最佳时期。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它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海明威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被奉为每个人成长必读的励志经典。
其超拔的构思、动人的故事、隽永的语言,给人以深层的思维空间和文学熏陶。
它的内容和精神,正能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阅读需求和应试需求。
不朽的经典,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精华,阅读经典,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使孩子成为视野开阔的人,更能养成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
①阅读经典,不一定能很大程度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经常使用的现代文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
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________③________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老字号”的传统工艺经受了社会变迁和时代更替的检验,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筋骨与核心。
只有守住这些传统,“老字号”才能传承下去。
然而,守住传统绝不是死守不变。
“老字号”工艺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
社会环境变化了,“老字号”必然跟着变。
只要顺应这种变化,一个“老字号”定能获得生命力。
所以,探寻“老字号”的历程,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部“变与不变”的历史。
①不是只有守住这些传统,“老字号”才能传承下去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广场舞抢地盘”,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城市针对老年人的公共供给严重不足。
高考语文试卷中逻辑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甲: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很注重家庭教育。
乙:不一定吧,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他的家长并不怎么管他,但他成绩一直很好。
甲:那可能是个别现象,总体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乙:不见得,我听说有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反而学习成绩很一般。
甲: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请根据以上对话,回答以下问题:1. 甲和乙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 乙提出的“个别现象”是否能够否定甲的观点?3. 如果乙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甲的观点应该如何修正?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次辩论赛中,正方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影响”,反方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消极影响”。
正方一辩: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拓宽视野。
反方一辩: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正方二辩:网络社交平台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友谊,增强沟通能力。
反方二辩:网络社交容易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人际关系。
请根据以上对话,回答以下问题:1. 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 正方和反方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3. 如何在辩论中合理运用逻辑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次会议上,某公司经理提出:“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实行弹性工作制。
”员工甲:弹性工作制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因为员工容易分心。
员工乙:弹性工作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他们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
请根据以上对话,回答以下问题:1. 员工甲和员工乙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 员工甲的观点是否合理?3. 如果实行弹性工作制,应该如何避免员工分心,确保工作效率?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次讨论中,同学们对“读书是否有用”这个话题产生了分歧。
同学甲:读书有用,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同学乙:读书无用,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并没有读过很多书。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高考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以201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备考:高考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以201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壹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三则材料,表面相关强,内在相关弱。
尽管这算不上什么逻辑缺陷,但给考生造成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三则材料都在爱国话题范围,但是一旦审题写作就会发现话题并不集中,材料间的相关性并不像命题人想象的那样密切。
第一则谈革命先驱对祖国的感情和美好期待。
第二则谈每个人都应有爱国之责。
第三则谈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体验。
在考试情景中很难把三者统一在一起。
我们可以做一下就近拉关系的尝试: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二则在讲对祖国的情感,那么第三则是讲在历史长河里如何评价自我;如果说第二则和第三则材料都在揭示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那么第一则材料却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期待;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三则在抒发崇高的情怀,那么第二则是在理性表达每个人的义务。
每一次尝试,只能实现两则相近,另一则正好被孤立。
其实考场中的学生,连这些特点也难以总结,他们会走入如下的思路:如果从第一则材料开始阅读,按照一般的联想规律,接下来的材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对比呼应。
因为第一则显示尽管“江山破碎,国弊民穷”革命先驱仍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那么接着就应该展示理想实现后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这一期待并没有出现,代替出现的是爱国是本分,是个人发展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
因此考生的思路就受到了阻隔。
如果从第二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接下来第一则和第三则应该对第一则发挥和具体化。
因为第二则的语言形式具有总结提示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一般规律,那么第一则和第三则是对第二则的印证,反映普通人在爱国义务上的体现,但是考生找不到这种印证关系,尤其是第三则,反而看到的是远比义务更加神圣和崇高的例子。
警惕“逻辑混乱” 的高考作文题
警惕“逻辑混乱” 的高考作文题作者:杨先武来源:《师道(人文)》 2019年第10期杨先武每年高考过后,作文命题都会引起热议,今年自不例外。
尽管今年覆盖面最广的全国Ⅰ卷作文题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有位著名教授甚至给予了“历史性的巨大突破”的评价,但笔者实在难以认同。
本不想凑这个热闹,但考虑到高考命题方向对平时的作文教学可能产生的误导,故不揣浅陋,就这道影响较大的作文题谈谈一己之见。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的材料:“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笔者很难相信,这样的材料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它折射出当今(亦可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状况:对思维训练的漠视以及逻辑知识的缺失。
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匮乏,说话和写文章常常不合逻辑,即便是语文教师乃至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的短板。
而这道作文题的命制受到不少人的赞赏,便将后者暴露得尤为充分。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对此并不陌生,但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是违背逻辑规则的。
作文材料的开头连续引用名言,接着列举了一些轻视劳动的错误言论。
从材料的上下文来看,命题者所说的“劳动”指的是体力劳动。
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见《现代汉语词典》),包括生产物质财富的体力劳动和生产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
虽然“劳动”在特定的语境(如与“德智体美”并提)和日常的言谈中也可专指体力劳动(《现代汉语词典》把“专指体力劳动”列为第二义项),但作为高考作文命题,必须注意思维的严谨,对关键词“劳动”必须给出尽可能明确的界定。
品味语言玄机 体悟逻辑关系——兼谈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写作
综合•发展/考评论坛丨93品味语言玄机体悟逻辑关系—兼谈2020年全国I 卷作文写作李江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海南572"700)摘要=2020年新课标全国I 卷作文中规中矩,体现了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同时又紧密联 系现实生活。
然而,这样的题目看起来亲切,写起来极易陷入空洞的泥潭。
因此,老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题 目中的材料做出辩证的分析,找出“距离”和“联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注意联系社会现实组织语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 )05 -0093 -02言,写出理想的有质感的作文来。
关键词:距离;联系;逻辑中图分类号:G 632.47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将实现立德树人作为本 次课改的根本任务。
纵观2020 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材料作 文,命题指向时代特征,彰显时代 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 针,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査进一步 加强,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和信 念、厚植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 野、培养艰苦奋斗的品质。
北京 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说:“试卷体 现了时代性,把握了时代脉搏。
” 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中国精神的 见证者和传承者,几套试卷都恰 到好处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梳理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 发现,家国情怀的主题多次出现。
2020年高考全国I 卷作文以“疫 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选择 了中国抗疫行动中比较具有代表 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了 本次的写作任务。
从宏观上看, 这个主题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材 料充满了疫情期间严格防控之下 的正能量,符合国家“立德树人” 的教育目标;从微观上看,这个主 题要求学生运用联系、发展、辩证 的思维看待问题并分析问题。
下 文,笔者对此予以细致的分析与 解读。
—、题目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 行动。
高考试卷中的逻辑考点与备考策略
高考试卷中的逻辑考点与备考策略作者:陈雪珍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16期陈雪珍内容摘要: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高考语文卷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在梳理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中体现的逻辑考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该考点的备考策略,试图为高考备考寻找新的出路。
关键词:逻辑概念推理论证备考策略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因而,高考试卷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论证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
因而,本文在梳理语文高考卷中体现逻辑考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针对该问题的备考策略,试图为高考备考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找到新的出路。
一.高考卷中出现的逻辑考点通过梳理2019年的高考语文Ⅰ卷,笔者发现该高考卷出现了以下三个主要逻辑考点。
(一)概念的考察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
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的作文题如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勤是什么?通过对整句话的理解,我们发现“勤”可以解释为“劳动”,在这里,“勤”与“劳动”这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因而,开篇出题者就提出,民生之根本在于“劳动”。
劳动是民生的根本。
那么什么是“劳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所谓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逻辑思维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
到……”
十八岁的成人“重读长辈”应该是一次认识上的超 越。
“重读”暗示在行文结构上应该分为“读”和“重 读”两部分。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其实,这歌词用在妈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每次翻读 妈妈这本书,总会让人有如饮醇浆、如沐春风的感觉。 第一章:“都是亲人,何必锱铢必较?”
“光芒”与“瑕疵”
正如读书要敏锐地发现书中“瑕疵”,要知
道怎样写才更好一样,重读父亲,平视父亲,要 理性看待父亲身上的“缺点”,如此才能完善自 我,避免重走父亲曾经的“弯路” 。显然,父亲
不是“圣人”,也有其凡俗的一面、脆弱的一面 、局限的一面甚至是错误的一面。父亲与母亲吵 架理屈词穷时,为了颜面有时他也会无理搅三分 ;面对病痛有时他也会脆弱得像个孩子;我被小 伙伴欺负时,他也会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失去应有 的理性与风度……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对父亲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 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 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 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 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 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 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 篇作文。
“缺点”,是不客观的,同时对父亲也是不公平的 。岁月留给父亲的“疤痕”,也应该是我引以为戒 的警示牌,相信此生我是不会酗酒的。
类比思维是根据已知对象与未知对象在一些属性上 相同或相似,从而推论未知对象与已知对象在其他 一些属性上亦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由2019年展望2020年命题)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李旭山前言: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避嫌时政,驱使考生虚拟历史情节;思维杂糅,辩论思维与设喻思维冲突,“认识驱动”干扰了任务驱动;将特例暗示为普遍现象,主题霸道排他,方法论提炼脱题,造成立意两难。
这些是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存在的逻辑问题,它们分别出现在天津卷、全国Ⅱ卷、浙江卷、上海卷中。
壹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三则材料,表面相关强,内在相关弱。
尽管这算不上什么逻辑缺陷,但给考生造成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三则材料都在爱国话题范围,但是一旦审题写作就会发现话题并不集中,材料间的相关性并不像命题人想象的那样密切。
第一则谈革命先驱对祖国的感情和美好期待。
第二则谈每个人都应有爱国之责。
第三则谈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体验。
在考试情景中很难把三者统一在一起。
我们可以做一下就近拉关系的尝试: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二则在讲对祖国的情感,那么第三则是讲在历史长河里如何评价自我;如果说第二则和第三则材料都在揭示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那么第一则材料却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期待;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三则在抒发崇高的情怀,那么第二则是在理性表达每个人的义务。
每一次尝试,只能实现两则相近,另一则正好被孤立。
其实考场中的学生,连这些特点也难以总结,他们会走入如下的思路:如果从第一则材料开始阅读,按照一般的联想规律,接下来的材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对比呼应。
因为第一则显示尽管“江山破碎,国弊民穷” 革命先驱仍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那么接着就应该展示理想实现后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这一期待并没有出现,代替出现的是爱国是本分,是个人发展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
因此考生的思路就受到了阻隔。
如果从第二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接下来第一则和第三则应该对第一则发挥和具体化。
因为第二则的语言形式具有总结提示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一般规律,那么第一则和第三则是对第二则的印证,反映普通人在爱国义务上的体现,但是考生找不到这种印证关系,尤其是第三则,反而看到的是远比义务更加神圣和崇高的例子。
因此考生无法获得逻辑上的顺畅感。
如果从第三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考生会觉得顺畅许多。
第三则从人类历史长河来强调人的价值,第一则和第二则具体地从爱国的角度来显现情感价值。
第三则开头,容易强化材料时间意义,于是三则材料依次体现为三中时态:未来、现实、过去。
政治正确,无法保证逻辑正确。
只有逻辑正确了,才能保证政治的真正正确。
命题人未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问题。
贰避嫌时政,虚拟“历史”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为了避免时政化之嫌,为了防止考生猜题宿构,命题人把这个几乎被所有人猜着的“逢九”公共话题转换成了情境下作文,于是把本该针对现实和未来的虚拟指向了历史。
虚拟历史,针对模糊。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这一任务的首要问题是,学生如何能做到身临其境的演讲。
办法只有一个,制造更多的虚拟。
我们见过虚拟当下情景、虚拟未来情景的演讲,却没见过虚拟历史情景的演讲。
虚拟当下,让人有所期待,当下有丰富的现实资源,有据可循,有情可依,有景可见,演讲者容易进入角色,也能很好地突出针对性。
虚拟未来,也让人有所期待,可以描述未来新奇之情景来吸引听众,因为是推理和想象的情景,所以听众不会指责你的虚构。
唯独虚拟历史,不会给人以什么期待。
本该用回忆避免虚拟,但本题的回忆不属于个人记忆,而是历史事件,演讲者就会碰到两难,要么重复尽人皆知历史常识,结果使演讲缺乏具体针对性;要么离开历史事实杜撰具体情景,让写作任务艰难而滑稽。
一旦选了这个写作任务,还要考虑:在场的听众是哪些人?对国情有什么认识?对时局持什么态度?前来镇压的军警如何对待?这些都要合理地虚拟出来,这无疑是一个悖逆事理的选择。
缺乏私人存档的集体记忆“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和“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缺乏个人记忆,没有私人存档,怎么模拟历史当事人呢?这显然是对作家或经历者命题人的要求,但作家的潜心研究个性化感受和命题人的记忆体验无法让考生来再现。
当学生无法构思情景,无法确定最真实的身份时,是很难写好这两封信的,考题自然也就很难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更无从谈起对考生潜力的发掘了。
在缺乏私人记忆的情况下,考生唯一的选择就是重复尽人皆知的历史常识大事年表。
娱乐活动塑造历史使命感“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一台晚会给学生获得的最大印象是娱乐而不是主题,用娱乐节目的观后感来说“五四”意义,轻薄矫情,贻笑大方,不看晚会难道就不能获取“五四”精神?历史使命感的形成不是靠短暂的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历史使命感的唤醒也不能单靠宣传活动,它须发自内心的自觉。
几乎所有的“五四”纪念活动,都将“五四”意义中的启蒙和救亡做了取舍,只谈救亡而忽略启蒙,因而从某一纪念活动来反应“五四”的内涵必然是不够的,对历史和未来是不负责任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是今年作文命题最大的硬伤。
“逢九”纪念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逢九”思维则容易迁移为“凡九”联想,因此任何一种为我所用的“逢九”集句都会被人指责为选择性失忆。
因此全国Ⅱ卷作文题必然会遭到来自文化心理的逻辑责难。
与其回避“逢九”中的某些信息,还不如回避“逢九”思维。
严格讲“逢九”思维是主观化思维,它容易被持不同历史观的人一致重视,并以它作为利器来攻击对方,于是双方会陷入违反科学思维的狭隘之争而不能自拔。
叁思维杂糅,意图矛盾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浙江卷思维杂糅,意图矛盾。
好端端一个类似于辩论的题,愣是扭曲成一个设喻想象题。
考生难以兼顾辩论思维和设喻思维。
生活作品的“读者”一词非常难以界定,到底谁是你生活的阅读者?真有人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阅读你的生活吗?如果你为了让人阅读而设定你的生活,那还是真实的生活吗?从行文逻辑看,“假如”之前是事实材料,“假如”之后是写作任务。
但是写作任务与事实材料明显脱节:事实材料难以支持写作任务;写作任务无须从如此的事实材料导出。
正常的表述应该让写作任务匹配事实材料:事实材料不变,写作任务修改为:“假如你是作家,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这样,考生要么分析创作的不同读者观,充分认识写作的复杂性、多样性;要么支持某一读者观充分调动辩论思维完成任务驱动。
或者干脆将原题拆分修改成两个独立题目:题目一:事实材料后加一句“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二:删去原题中的事实材料,让任务驱动部分独立为题。
拆分后我们发现两个独立题目的逻辑清晰了许多,话题更加集中但又不乏巨大空间进行充分的发挥。
肆特例暗示为普遍现象,方法论续貂脱题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的“中国味”提醒我们要走向文化自信。
简约明快的表述,却无法掩盖内在逻辑的粗糙,粗糙逻辑暴露了隐蔽的话语霸权,将特例当普遍现象。
将“我”的动机做了排他暗示。
寻找中国味,也许是“我”的任务,也许是“我”的兴趣。
寻找中国味,并没有否定之前的寻找“异域味”,也不应该排斥再次寻找“异域味”。
这些非常具体的可能,被命题人故意忽略了。
材料中“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句话,一下子挤掉上述各种可能,留下的只是一种可能“由认为他国文化先进,转向认为自己的文化更有价值”,而且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一般规律,并上升到了方法论高度,显示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这种动机排他使得情景变成一个无须深究的论据而已了。
以精英认知精英选择,代替大众认知大众选择。
上海卷妄图以某个有识之士的感受,代表无缘接触外国音乐的人的感受和判断,有误导读者之嫌。
这个通过“有识之士”的经历,让我们始终关注本土文化的认知暗示。
但这种以特例代替普遍现象的做法,是把文化问题精英化贵族化的倾向,失去了在大众中的示范意义。
对材料的方法论提炼,代替了考生的提炼。
原本可以不做方法论的提炼,结果命题人做了方法论提炼。
原本该由考生对材料进行方法论提炼,结果命题人代替考生提炼了。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个狗尾续貂的方法论提炼,实际上是对考生的不信任和控制。
文化主题和方法论主题冲突。
文化主题是材料的客观体现,方法论的主题则是命题人主观论断。
在写作时会形成选题冲突。
只选文化主题,考生会担心没有扣紧主题;只选方法论主题,考生容易离开事实材料而空谈;二者都选,要么先文化主题后方法论主题形成话题转移,要么让文化主题只作方法论主题的论据。
最终文化主题被大大削弱。
若去掉方法论提炼,考生可从“文化的直接观感、文化有关的故事、文化的根本特性”三个方面展开丰富的联想可深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