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由2019年展望2020年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的逻辑问题

(由2019年展望2020年命题)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李旭山

前言: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避嫌时政,驱使考生虚拟历史情节;思维杂糅,辩论思维与设喻思维冲突,“认识驱动”干扰了任务驱动;将特例暗示为普遍现象,主题霸道排他,方法论提炼脱题,造成立意两难。这些是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存在的逻辑问题,它们分别出现在天津卷、全国Ⅱ卷、浙江卷、上海卷中。

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三则材料,表面相关强,内在相关弱。尽管这算不上什么逻辑缺陷,但给考生造成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三则材料都在爱国话题范围,但是一旦审题写作就会发现话题并不集中,材料间的相关性并不像命题人想象的那样密切。第一则谈革命先驱对祖国的感情和美好期待。第二则谈每个人都应有爱国之责。第三则谈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体验。在考试情景中很难把三者统一在一起。

我们可以做一下就近拉关系的尝试: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二则在讲对祖国的情感,那么第三则是讲在历史长河里如何评价自我;如果说第二则和第三则材料都在揭示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那么第一则材料却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期待;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三则在抒发崇高的情怀,那么第二则是在理性表达每个人的义务。每一次尝试,只能实现两则相近,另一则正好被孤立。

其实考场中的学生,连这些特点也难以总结,他们会走入如下的思路:

如果从第一则材料开始阅读,按照一般的联想规律,接下来的材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对比呼应。因为第一则显示尽管“江山破碎,国弊民穷” 革命先驱仍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那么接着就应该展示理想实现后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这一期待并没有出现,代替出现的是爱国是本分,是个人发展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因此考生的思路就受到了阻隔。

如果从第二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接下来第一则和第三则应该对第一则发挥和具体化。因为第二则的语言形式具有总结提示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一般规律,那么第一则和第三则是对第二则的印证,反映普通人在爱国义务上的体现,但是考生找不到这种印证关系,尤其是第三则,反而看到的是远比义务更加神圣和崇高的例子。因此考生无法获得逻辑上的顺畅感。

如果从第三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考生会觉得顺畅许多。第三则从人类历史长河来强调人的价值,第一则和第二则具体地从爱国的角度来显现情感价值。第三则开头,容易强化材料时间意义,于是三则材料依次体现为三中时态:未来、现实、过去。

政治正确,无法保证逻辑正确。只有逻辑正确了,才能保证政治的真正正确。命题人未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问题。

避嫌时政,虚拟“历史”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

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为了避免时政化之嫌,为了防止考生猜题宿构,命题人把这个几乎被所有人猜着的“逢九”公共话题转换成了情境下作文,于是把本该针对现实和未来的虚拟指向了历史。

虚拟历史,针对模糊。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这一任务的首要问题是,学生如何能做到身临其境的演讲。办法只有一个,制造更多的虚拟。我们见过虚拟当下情景、虚拟未来情景的演讲,却没见过虚拟历史情景的演讲。虚拟当下,让人有所期待,当下有丰富的现实资源,有据可循,有情可依,有景可见,演讲者容易进入角色,也能很

好地突出针对性。虚拟未来,也让人有所期待,可以描述未来新奇之情景来吸引听众,因为是推理和想象的情景,所以听众不会指责你的虚构。唯独虚拟历史,不会给人以什么期待。本该用回忆避免虚拟,但本题的回忆不属于个人记忆,而是历史事件,演讲者就会碰到两难,要么重复尽人皆知历史常识,结果使演讲缺乏具体针对性;要么离开历史事实杜撰具体情景,让写作任务艰难而滑稽。一旦选了这个写作任务,还要考虑:在场的听众是哪些人?对国情有什么认识?对时局持什么态度?前来镇压的军警如何对待?这些都要合理地虚拟出来,这无疑是一个悖逆事理的选择。

缺乏私人存档的集体记忆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和“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缺乏个人记忆,没有私人存档,怎么模拟历史当事人呢?这显然是对作家或经历者命题人的要求,但作家的潜心研究个性化感受和命题人的记忆体验无法让考生来再现。当学生无法构思情景,无法确定最真实的身份时,是很难写好这两封信的,考题自然也就很难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更无从谈起对考生潜力的发掘了。在缺乏私人记忆的情况下,考生唯一的选择就是重复尽人皆知的历史常识大事年表。

娱乐活动塑造历史使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