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_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专题七 立体几何第2课时 空间关系与空间角命题人: 审核人: 时间:教学班级行政班级 姓名 学号 面批时间课前自学案【考情分析】立体几何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是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三是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尤其空间向量法求空间角(特别是二面角)是考查的热点之一.主要问题类型:(1)空间线面关系的证明;(2)空间角的求法;(3)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方法.求解时应注意的问题:(1)利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应注意角的取值范围; (2)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应注意观察二面角是钝角还是锐角. 【要点梳理】1.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2.空间角的求解(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异面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它们所成的角为θ(0<θ≤π2),则cos θ=|cos 〈v 1,v 2〉|.(2)线面角:设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0≤θ≤π2),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μ,则sin θ=|cos 〈a ,μ〉|=|a ·μ||a ||μ|. (3)二面角:设二面角大小为θ(0≤θ≤π),两个面的法向量分别为μ和v ,则|cos θ|=|cos 〈μ,v 〉|=|μ·v ||μ||v |.易错警示:①求线面角时,得到的是直线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是线面角的正弦,容易误以为是线面角的余弦.②求二面角时,两法向量的夹角有可能是二面角的补角,要注意从图中分析.编号012【课前自测】1.(2013年高考卷理 4)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积是边长为 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111A B C 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 512π (B )3π (C ) 4π (D ) 6π2.(2009年高考卷理5)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课内探究案【考点突破】考点一: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1)(2013年高考广东卷理科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若αβ⊥,m α⊂,n β⊂,则m n ⊥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存在一条直线a ,a ∥α,a ∥βB .存在一条直线a ,a ⊂α,a ∥βC .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D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变式训练:(1) (2014年高考广东卷理 7)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1234,,,l l l l ,满足122334,,l l l l l l ⊥⊥⊥,则下面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14l l ⊥B.14//l lC.14,l l 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14,l 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2)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α⊥β,m ∥α,则m ⊥β ②若m ⊥α,n ⊥α,则m ∥n ③若m ⊥α,m ⊥n ,则n ∥α ④若n ⊥α,n ⊥β,则β∥α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考点二:空间位置关系的证明例2.(2013广东卷文)如图4,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5所示的三图 4GEF ABCD图 5DGBFCAE棱锥A BCF -,其中22BC =.(1) 证明:DE //平面BCF ;(2) 证明:CF ⊥平面ABF ; (3) 当23AD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F DEG V -.考点三:空间角的求解例3.(12理18)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DAB=60°,FC ⊥平面ABCD ,AE ⊥BD ,CB=CD=CF. (Ⅰ)求证:BD ⊥平面AED ;(Ⅱ)求二面角F -BD -C 的余弦值.【当堂检测】1. 【2014全国2高考理第11题】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CA=CC 1,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110 B. 25C.3010D.22 2. 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SA =3,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__.3. 【2014高考全国1第19题】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面C C BB 11为菱形,C B AB 1⊥.(Ⅰ)证明:1AB AC =;(Ⅱ)若1AC AB ⊥,︒=∠601CBB ,BC AB =,求二面角111C B A A --的余弦值.专题七 立体几何编号第2课时 空间关系与空间角命题人: 审核人: 时间:教学班级 行政班级 姓名 学号 面批时间课后拓展案A 组1. 【2014高考卷第17题】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60DAB ∠=,22AB CD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Ⅰ)求证:111//C M A ADD ;(Ⅱ)若1CD 垂直于平面ABCD 且13CD =,求平面11C D M 和平面ABCD 所成的角(锐角)的余弦值.2.【2014高考天津第17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AB ,//AB DC ,2AD DC AP ,1AB ,点E 为棱PC 的中点.(Ⅰ)证明:BE DC;(Ⅰ)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Ⅰ)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 AC,求二面角F AB P的余弦值.B组3.(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 C⊥平面AA1C1C,AB=3,BC=5.(Ⅰ)求证:AA1⊥平面ABC;(Ⅱ)求二面角A1-BC1-B1的余弦值;(Ⅲ)证明:在线段BC1存在点D,使得AD⊥A1B,并求1BDBC的值.4.【2014高考全国2第18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Ⅰ)证明:PB∥平面AEC;(Ⅱ)设二面角D-AE-C为60°,AP=1,3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反思:这节课不满意的几点:(1) 题量的安排。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题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如向量的定义,模长,方向等。

2. 学会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如加法,减法,数乘和标量积。

3. 熟悉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如计算距离,角和体积等。

2.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向量分析,发现和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习惯。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数学的美。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 教学内容3.1 空间向量基本概念1. 向量的定义2. 向量的模长3. 向量的方向3.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加法2. 向量减法3. 数乘向量4. 标量积3.3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 计算距离2. 计算角3. 计算体积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练习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知识。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测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进步。

6. 教学计划第一周:空间向量基本概念1. 向量的定义2. 向量的模长3. 向量的方向第二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加法2. 向量减法3. 数乘向量4. 标量积第三周: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 计算距离2. 计算角3. 计算体积第四周:综合练习与复习1. 课堂练习2. 小组讨论3. 期末考试复习7. 教学资源1. 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 课件:PowerPoint3. 练习题:纸质和在线4. 视频:教学视频和动画8.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新课标视角下新旧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比分析——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为例

新课标视角下新旧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比分析——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为例

新课标视角下新旧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比分析——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为例广州市南武中学510220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了2020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进行了相应调整,本文通过对知识内容、课时安排、知识结构、以及例题与习题的变化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关键词: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比较研究吴文俊先生曾指出“与以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统相异,我国的传统数学在研究空间几何形式时着重于可以通过数量来表达的那种属性,几何问题往往归结为代数问题来处理解决”,同时吴文俊先生也认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1]而用代数方法研究立体几何的重要方法则是空间向量.同时,随着持续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各出版社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相继出版了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编写上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教学要求.本文选取2020年人教版(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下称新教材)第一章和2007年人教版(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下称旧教材)第三章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知识内容、课时安排、知识结构以及例题与习题的变化四方面展开.通过回顾和梳理新旧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差异,归纳其变化的特点和经验,期望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1 新旧教材具体内容对比分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有逻辑性、创造性的内容选择与结构安排.《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空间向量的内容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应用.1.1新旧教材知识内容编排对比(1)新教材凸显知识的连续性.新教材将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放置在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中,旧教材将空间向量安排在必修二的圆与方程中.空间直角坐标系在高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将空间直角坐标系放置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更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连续性特点.(2)新教材凸显知识的完备性.①新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和简单夹角问题,并能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2]”.新教材在旧教材内容安排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是直线外一点,点是直线上的定点,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是,,则点到直线的距离.②在分配率的基础上增加.③新增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④模糊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新教材对于四点共面以的形式呈现.旧教材则是以且呈现,并且是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三点共线在思考中得到.(3)新教材凸显知识的自然生成,使知识更易接受.如图,新教材从直线上找到非零向量,然后将与向量平行的非零向量都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相比于旧教材的处理而言,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从直线的方向向量出发,获得空间直线的向量表示更加自然、顺畅.()(4)新教材凸显知识的延续性.在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投影和投影向量,新教材给出任意向量到平面内的投影、到直线的投影以及到向量的投影.投影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投影是构建高维空间与低维空间之间联系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想象.并且空间向量的投影是平面向量投影的延续,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低维到高维的学习规律.(5)新教材凸显知识的来源和本质.李邦和院士认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数学的正轨,必需纠正[3].从中不难看出概念教学、概念的重要性,而原理又是由概念构成的.新教材在空间向量的应用章节中,明确的指出了空间中点、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示.在向量表示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后,详细介绍了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并且在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得到了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的具体公式,而这在旧教材中是没有的.(6)新教材更加注重空间向量知识的整体性.新教材在介绍空间向量以后,突出了向量的作用.即以例题的形式运用向量的基底来解决空间中的垂直、平行和夹角问题.而旧教材更加突出空间向量的应用,更像是用坐标法解决立几问题.综上,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体系化,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强调数学的基础性,这也符合新课程的“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的基本理念.2 新旧教材知识内容课时对比新教材在处理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上共安排了14个课时.其中,空间向量及其运算2课时,空间向量基本定理2课时,空间向量及其坐标运算的坐标表示2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6课时,小结2课时.旧教材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共安排了14个课时.其中,空间直角坐标系2课时,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课时,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5课时,小结2课时.从课时对比发现,新旧教材在处理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总课时均为14课时.而新教材课时的安排更加突出新教材编写的“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散学习空间向量基本知识,再利用空间向量集中处理立几问题.3 新旧教材知识结构对比3.1章节内容对比新教材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设置包含了四节内容: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1.3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1.4空间向量的应用.旧教材则是安排了两节内容: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从内容设置来看,新教材的章节设置更合理:(1)与平面向量的章节设置相对应,方便一线教师更好的展开类比教学;(2)章节安排的详细化,使得章节内容重点突出,从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标“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4]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预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事实上这个要求只是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新教材在章节设置上的系统化和详细化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材的整体难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3.2知识结构对比新教材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内容安排,使得知识结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在学习完必修第二册后,立即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起到了承上的作用.有立体几何知识的铺垫,学生能够快速的接受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法向量等概念.同时,不同于综合法找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向量法只要合理建系,求出相应坐标就能比较完美的解决立几中的问题,从而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空间向量的兴趣.(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起到了启下的作用.有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知识储备,那么在学习解析几何的时候,无论是公式推导还是应用都可以借助空间向量完成,从而较大幅度的降低解析几何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解析几何的相关问题.4 新旧教材例题、习题对比4.1新教材例题示范性更严谨.新旧教材均保留了证明四点共面的例题.新教材证明到后得到共面,再交代三个向量共点后,从而得到四点共面.而旧教材直接由得到四点共面.4.2新教材例题更注重知识的完备性.新教材在学习完空间向量的基底后,安排了利用基底证明空间位置关系以及求角的问题.而旧教材没有安排利用基底解决问题的例题,只是在课后习题中体现.故新教材的处理更能全面的体现空间向量的作用.4.3新教材注重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渗透高等数学内容.新教材在处理完立几的问题后,安排了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的证明.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适当接触高等数学的知识,更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5 结语通过对新旧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知识内容、课时安排、知识结构以及例题与习题的变化的对比分析,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例题习题更加有针对性;新教材更加关注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落实了“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的”新课标理念[1].[1]吴文俊,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4[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上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6(2019.3重印)37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3[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9的认识8、1~4题。

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的表象。

的过程,初步建立8、9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 。

,会读、写8和9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8、9 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

4. 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9、的组成。

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圆和五角星等。

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口算。

1.2+2= 7-5= 4+2= 5-3=7-1=7-4=3+4=6-2=2.复习数的组成。

0。

数到从07,再从7数到3.○”“<”或“”。

=4.在>里填上“○○○○○○4601 6 25 57 33 71.揭示课题。

、我们就来认识今天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各数我们已经知道了0~7,?,89 的认识、板书:89 。

9和8认识,数数2.(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

(有1个老师,8个学生)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

(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

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

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4)请同学们摆出8个○。

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1颗。

颗珠子,然后拨上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7的后在78颗珠子,8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1比7多面,8 同桌互说。

,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再拨上1颗珠子。

8多1在8后面,9比9,9引导学生说出:8添上1是9) 再出示到(先出示到8,(2)出示放大的尺子,让学生观察。

高中数学_《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讲评一、讲评目的1、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改正试卷中的问题;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讲评的重点、难点1、重点(1)测试中出现的错误题目;(2)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强调有关的知识。

2、难点如何在解题中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能规范地解答所给问题。

三、课前准备1、批阅试卷,完成对成绩、存在问题的分析。

2、多媒体、展台。

四、讲评过程(一)基本情况介绍1、测试内容及试卷来源本次测试的内容为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该试卷来检测一下学生对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应用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是由老师根据平时的教学情况自己组成的,试卷的结构、题量与高考的形式相同。

试题难度适中,主要侧重于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有关背景,对所考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主要题型都有所了解。

2、相关数据(1)选择题正答率(2)成绩统计各分数段人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考试中所处的位次及自己的成绩情况,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考试中暴露的问题①对所学知识、常用方法掌握不熟练,有遗忘现象;②运算速度、准确度仍存在较大的缺陷;③答卷中的规范性问题,乱写、乱画的现象仍存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

(二)试卷讲评设计意图:本次的讲评采用相同类型的问题集中讲解的方法,可使学生对相关中出现的错误有整体的了解,从总体上把握该类问题的知识及解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本次测试的试题从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共线。

包括第1、2、4、11、13、15题。

(2)数量积及其应用。

包括:3、5、6、7、9、12、14、16题。

(3)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选修2—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空间向量章首语
一、内容与要求
• 本章共分两节: •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二、地位与作用
• 1.本章是必修数学4“平面向量”在空间的推 广,又是必修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的延续。
• 2.空间向量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 视角(“立体几何初步”侧重于定性研究,本 章则侧重于定量研究)。
五、教学要求
1. 注重联系
本章从数量表示和几何意义两方面, 把对向量及其运算的认识从二维情形提 升到三维情形。这是“由此及彼,由浅 入深” 的认识发展过程。
2.体现思想
• 本章以立体几何问题为载体,体现向量的 工具作用和向量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再次渗透符号化、模型化、运算化和程序 化的数学思想。主要要思想方法是:
课时分配(12课时)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3.1.4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1.5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复习小结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复习小结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课时 1课时
• 3.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 作用。
三、主要内容
•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法运算 • 空间向量数乘运算(直线的方向向量,共面
向量定理) •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空间
向量基本定理) •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三、主要内容
•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 平面的法向量 •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 • 空间角的计算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部曲) • 1. 向量表示 • 2. 向量运算 • 3. 回归几何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平行、垂直问题的研究)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进一步理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

解决平行和垂直两个问题。

2、利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方法过程:通过学生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的运用,让学生感受空间向量作为工具解决几何问题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和垂直问题的向量表现形式。

难点:向量运算的结果与几何问题的转化。

关键:正确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空间向量的坐标,以及平面法向量的求解。

三、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三角板。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安排在选修2-1第3章的知识基本结束之后的一节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两个问题。

其一般方法是:先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进行空间向量运算;由向量运算的代数结果解释几何结论。

也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

(2)、进行向量的运算,从而研究平行或者垂直的问题。

(3)、根据运算的结果来解释几何结论。

五、学情分析:高二、3班是一个理科普通班,很多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本章节学习的信心,从而对数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在学生的动手方面下功夫,同时在程序化完成这类题目方面进行强调,当然对于向量的运算与立体几何的结论的翻译也要反复巩固。

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向量运算的结果来解释几何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与向量=()2,3-1平行的一个向量是 ( )A. 11,13⎛⎫ ⎪⎝⎭, B.()-1-3,2,C. 13--122⎛⎫ ⎪⎝⎭,, D .2、已知A ()1,1,1、B ()2,2,2、C ()32,4,,求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___________。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一、内容安排本章是选修2-1的第3章,包括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向量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是解决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本章以平面向量的学习为基础,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学习用向量方法处理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二、主要特点1. 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

充分利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自己将平面向量中的概念、运算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推广到空间,既使相关内容相互沟通,又使学生学习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促使他们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他们对向量的整体认识水平。

空间向量的引进、运算、正交分解、坐标表示、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几何元素等,都是通过与平面向量的类比完成的。

在空间向量运算中,还注意了与数的运算的对比。

另外,通过适当的例子,对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即向量方法、解析法、综合法进行了比较,引导学生对各自的优势以及面临问题时应当如何做出选择进行认识。

2. 突出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

根据问题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把问题中涉及的点、线、面等元素用空间向量表示出来,建立起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然后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距离和夹角等问题);最后对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作出解释,从而解决立体图形的问题。

3. 用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

使用了大量的“探究”、“思考”等,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数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例如,在对空间向量的各种运算与相应的平面向量运算的异同的比较与证明、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定理的推导及向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推广、如何对各种几何元素及其关系进行恰当的向量表示和坐标表示、如何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等,都用“探究”、“思考”等方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阐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

阐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

所以=(0,-1,4),=(0,1,4),因此·=0×0+(-1)×1+4×4=15. 由 cos<,>===. 可得异面直线 BE1 与 DF1 所成的角约为 28.07 度。
一、调整课时、合并内容、适当调整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上安排《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在课时上安排了 12 课时(其中包括小结与复习 1 课时),如下表,由于本教材在内容上是空间 向量的延续。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江苏高考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并 且再参考学生已由的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对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进行如下调整:如 下表。其中前面的内容由于是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的推广与延伸,所以课时进行 适当的压缩,由于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空间向量的运用,重点是解决线线所成的 角、线面所成的角、面面所成的角,所以在在内容安排上尽量多安排,安排了 4 课时比较合适。因此,对课时进行了如下调整:空间向量的特点、空间向量共线、 共面的充要条件(1 课时)空间向量的特点、空间向量共线、共面的充要条件(1 课时)。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1 课时),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 课时),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垂直(1 课时),直线的方向 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1 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4 课时)。
课本中给出了两种解法,而解法 1 与解法 2 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在本 章中这种方法显然是不恰当的,教师不妨运用建系的方法,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
解题过程: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4.以{,,}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则各点的坐标为 D(0,0,0),B(4,4,0),E1(4,3,4),F1(0, 1,4),
在江苏高考中本模块知识是江苏高考理科学生选考的一个知识点。在江苏高 考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知识是作为附件分 40 分中的一题,在试题中仅仅是 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是通过建系求线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面 面所成的角等相关知识。高考大纲中要求如下: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教材解读〖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整体解读〗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教材解读〖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整体解读〗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在必修课程学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本章将平面向量推广到空间,学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并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中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包括用空间向量描述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夹角问题等,本章的研究对象是几何图形,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向量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侧重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一、本章内容安排本章属于《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几何与代数”主线的内容.学生将在必修(第二册)“平面向量”和“立体几何初步”的基础上学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并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对于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教科书“先分散、后集中”,即在学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时“随学随用、学以致用”,同时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巩固空间向量的知识.最后再利用空间向量描述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夹角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本章共分为四部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应用.“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是本章的基础,主要包括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由于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与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具有一致性,因此,教科书注意引导学生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作类比.让学生经历向量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在展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内容时,教科书同步安排了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相关的简单立体几何问题的实例“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揭示出空间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用三个不共面的向量唯一表示,因此空间中三个不共面的向量就构成了三维空间的一个“基底”.这为几何问题代数化奠定了基础.为了突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地位,教科书将这一内容单设一节,不仅学习空间向量基本定现,还应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问题.这种安排不仅可以突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在本章内容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基底法”,为后续学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奠定坚实基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主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其中,空间直角坐标系是空间向量运算坐标表示的基础,对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编排,基于使本章内容逻辑主线更加清晰的考虑,教科书选择了利用空间任意给定的一点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这与原教科书从立体几何知识出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相比有较大不同.由于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与平面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类似,因此,对于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的编排,教科书采用类比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由平面推广到空间的过程.“空间向量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包括用空间向量描述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夹角问题等,向量方法是这部分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掌握向量方法,教科书注意以典型的立体几何问题为例,让学生体会向量方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同时,教科书还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向量法、综合法与坐标法的特点,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章还安排了“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把二维、三维向量推广为高维向量,并通过例子说明高维向量的应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习这个阅读材料,将空间向量的有关性质推广到,维向量空间,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本章知识结构如下: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和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本章的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向量知识和其他数学知识,通过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之间的联系,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这对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是教学的难点.对于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的一三步曲”,并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时不断体会、理解进而掌握向量方法,从而突破难点.二、本章编写思考1.关注内容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构建本章的研究框架与必修“平面向量及其应用”一样,本章也是《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几何与代数主线的内容.空间向量既是代数研究的对象,也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本章的内容安排充分考虑空间向量的这种联系性、突出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通过形与数的结合.感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数学整体性的理解,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研究的“暗线”也是向量空间理论.空间向量的概念、速度等为背景,抽象空间向量的概念,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数乘等线性运算,并给出线性运算满足的运算性质,这时空间中的向量所组成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进一步地,如果在这个向量空间里定义“数量积”运算并给出其性质,那么这个向量空间就是一个有度量概念的欧氏向量空间,欧氏空间中空间向量的加法、数乘、数量积等运算建立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之间的联系.一般地,在构建一个向量空间后,通常会研究这个向量空间的一般规律.具体到空间向量,就是研究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这个向量空间可以由三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生成.这为空间向量的运算化归为数的运算奠定了基础.这样,空间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表示成三个不共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在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表示发挥了“基本”作用.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出发,选定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定点O,并给定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分别过点O作平行于向量i..的数轴,就可以建立由{O:i,,}确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把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转化为数及其运算,从而可以将几何问题完全“代数化”,得到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坐标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表现为如下的“三步曲”:为了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首先要把点、直线、平面等组成立体图形的要素用向量表示,使其成为可以运算的对象,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进而利用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以及距离、夹角等度量问题;最后再利用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将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从而得到几何问题的解决.基于以上分析,教科书构建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如下研究框架:背景一空间向量的概念一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其性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一应用2.类比平面向量研究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关注其中维数带来的变化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都属于向量,平面向量是二维向量,空间向量是三维向量,两者有密切的联系.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推广,两者除维数不同外,在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坐标表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在形式上也具有一致性;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发展,主要变化是维数的增加,讨论对象由二维图形变为三维图形,基本方法都是将几何问题用向量形式表示,通过向量的运算,得出相应几何结论.由于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具有相同的线性运算性质.在构建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的结构体系时,我们把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的内容进行了集中处理,相关概念和线性运算性质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方式呈现.这样.即使教科书在局部范围内整体性更强,也使知识的纵向联系更加紧密.同样,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具有类似的运算法则.因此,教科书通过问题“有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你能类比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得出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并给出证明吗?”引出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差异主要由其维数引起,对此教科书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例如,在证明空间向量线性运算的结合律时,通过问题“证明结合律时,与证明平面向量的结合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向量从平面推广到空间时,研究对象维数的变化对运算律的证明带来的影响,这样处理,也使学生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空间向量.3.关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间的联系空间向量体系的建立需要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反过来,立体几何中的问题可以用向量方法解决.因此,我们说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属于“几何与代数”内容主线,课程标准设计这条主线的一个基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这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研究手法.例如,教科书在定义共面向量时,通过画出向量与平面平行的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在研究如何确定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时,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研究,并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解释其中的道理,等等这些安排都凸显教科书在构建向量体系时对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的重视.又如,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后,教科书安排了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后,安排了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或平行以及求两条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简单立体几何问题;在完成空间向量体系的构建后,安排了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夹角等度量的问题,这些安排都体现了“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的设计意图,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4.突出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向量方法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平面几何讨论的是平面上的点、直线等元素,它们可以与平面向量建立联系.由于平面向量可以表示平面上直线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两条直线夹角的大小,因此许多平面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向量问题,通过平面向量的运算得出几何结论.类似地,立体几何所讨论的是三维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等元素,由于它们可以与空间向量建立联系,许多立体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得出几何结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运用向量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为了突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地位将这一内容单独设置,不仅学习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还运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单元目标
1、能够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背景和作用。
2、能够依托空间向量建立空间图形及图形关系的想象力。
3、能够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体会其作用,并能简单应用。
4、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向量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空间向量的念
第二课时: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其性质
第三课时: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四课时: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
说明
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都属于向量平面向量是二维向量空间向量是三维向量两者有密切的联系,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推广,两者初维数不同外在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坐标表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在形式上也具有一致性,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发展。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和立体几何中的向量
难点及关键: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向量的知识和其他数学知识,通过建立立体图形空间向量之间的联系,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这对学生的直观想像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第一步,建立立体图籍空间向量的联系,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三步,把向量运算的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以思考“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中点的向量表示。
以思考“我们知道空间中给定一个点a和一个方向就能为一条直线,如何用向量表示直线”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中直线的向量表示。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教材解读〖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编写意图〗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教材解读〖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编写意图〗

编写意图1.关注内容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构建本章的研究框架与必修“平面向量及其应用”一样,本章也是《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几何与代数主线的内容.空间向量既是代数研究的对象,也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本章的内容安排充分考虑空间向量的这种联系性、突出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通过形与数的结合.感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数学整体性的理解,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研究的“暗线”也是向量空间理论.空间向量的概念、速度等为背景,抽象空间向量的概念,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数乘等线性运算,并给出线性运算满足的运算性质,这时空间中的向量所组成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进一步地,如果在这个向量空间里定义“数量积”运算并给出其性质,那么这个向量空间就是一个有度量概念的欧氏向量空间,欧氏空间中空间向量的加法、数乘、数量积等运算建立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之间的联系.一般地,在构建一个向量空间后,通常会研究这个向量空间的一般规律.具体到空间向量,就是研究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这个向量空间可以由三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生成.这为空间向量的运算化归为数的运算奠定了基础.这样,空间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表示成三个不共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在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表示发挥了“基本”作用.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出发,选定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定点O,并给定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分别过点O作平行于向量i..的数轴,就可以建立由{O:i,,}确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把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转化为数及其运算,从而可以将几何问题完全“代数化”,得到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坐标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表现为如下的“三步曲”:为了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首先要把点、直线、平面等组成立体图形的要素用向量表示,使其成为可以运算的对象,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进而利用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以及距离、夹角等度量问题;最后再利用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将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从而得到几何问题的解决.基于以上分析,教科书构建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如下研究框架:背景一空间向量的概念一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其性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一应用2.类比平面向量研究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关注其中维数带来的变化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都属于向量,平面向量是二维向量,空间向量是三维向量,两者有密切的联系.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推广,两者除维数不同外,在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坐标表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在形式上也具有一致性;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发展,主要变化是维数的增加,讨论对象由二维图形变为三维图形,基本方法都是将几何问题用向量形式表示,通过向量的运算,得出相应几何结论.由于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具有相同的线性运算性质.在构建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的结构体系时,我们把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的内容进行了集中处理,相关概念和线性运算性质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方式呈现.这样.即使教科书在局部范围内整体性更强,也使知识的纵向联系更加紧密.同样,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具有类似的运算法则.因此,教科书通过问题“有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你能类比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得出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并给出证明吗?”引出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差异主要由其维数引起,对此教科书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例如,在证明空间向量线性运算的结合律时,通过问题“证明结合律时,与证明平面向量的结合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向量从平面推广到空间时,研究对象维数的变化对运算律的证明带来的影响,这样处理,也使学生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空间向量.3.关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间的联系空间向量体系的建立需要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反过来,立体几何中的问题可以用向量方法解决.因此,我们说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属于“几何与代数”内容主线,课程标准设计这条主线的一个基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这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研究手法.例如,教科书在定义共面向量时,通过画出向量与平面平行的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在研究如何确定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时,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研究,并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解释其中的道理,等等这些安排都凸显教科书在构建向量体系时对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的重视.又如,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后,教科书安排了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后,安排了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或平行以及求两条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简单立体几何问题;在完成空间向量体系的构建后,安排了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夹角等度量的问题,这些安排都体现了“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的设计意图,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4.突出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向量方法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平面几何讨论的是平面上的点、直线等元素,它们可以与平面向量建立联系.由于平面向量可以表示平面上直线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两条直线夹角的大小,因此许多平面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向量问题,通过平面向量的运算得出几何结论.类似地,立体几何所讨论的是三维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等元素,由于它们可以与空间向量建立联系,许多立体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得出几何结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运用向量方法.向量方法有别于综合几何方法,综合几何方法是借助图形直观,从公理,定义和定理等出发,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几何问题;而向量方法则是用向量表示几何元素,通过向量运算得到几何问题的解决.一般地,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如下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夹角等问题:第三步,把向量运算的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这种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具有程序性、普适性.对于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科书采取了先分放后集中的方式,即在学生系统学习空间向量知识的同时,安排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渗透向量方法;而在建立空间向量的体系后,则集中围绕“使学生认识向量方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向量方法的“三步曲””这个中心来设计,结合具体问题明确给出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安排用“三步曲”解决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距离、夹角等度量问题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普适作用.5.关注投影向量的意义及其在解决距离问题中的作用空间向量投影是《课程标准(2021年版)》新增加的内容,课程标准对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及其应用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在编写教科书时.关注了课程标准的这一变化.向量的投影是高维空间到低维子空间的一种线性变换,得到的投影向量是变换的结果,是低维的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投影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利用投影向量研究立体几何问题有重要意义,教科书在引入向量数量积后,类比在必修课程中学习过的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利用几何直观给出了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距离是空间中的重要度量.本章涉及的距离问题主要有: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分析上述距离的内容,可以得到如下认识:(1)除两点间距离外,垂直反映了距离的本质,因此借助勾股定理可以直观地研究距离问题.(2)无论是对于平面还是直线,法向量都是反映垂直方向的最为直观的表达形式,因此利用法向量可以刻画表示“距离”的线段的方向.法向量的方向和法向量上投影向量的长度既体现了几何直观,又提供了代数定量刻面,因此利用法向量和向量投影可以研究距离问题.由此可见,投影向量的几何意义和代数表示,不仅为研究立体几何的距离问题提供了便利,而且还提供了研究距离的方法,在研究距离问题时,参考向量、它的投影向量、三者的差,构成直角三角形.这样,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空间向量的运算,距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本章,教科书注意尽可能地使用投影向量研究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在“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中,教科书采取了如下的对“距离”的研究顺序:首先,通过问题“已知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A是直线上的定点,P是直线外一点,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引出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研究,进而利用投影向量得到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这也为下一章利用投影向量,结合坐标法获得解析几何中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了铺设.接下来,通过问题“类比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如何求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进而,利用投影向量研究点到平面的距离,并渗透利用法向量和投影向量研究距离问题的一般方法:第一步,确定法向量;第二步,选择参考向量(如图,向量即为参考向量);第三步,确定参考向量到法向量的投影向量;第四步,利用向量运算求投影向量的长度,最后,结合例题、习题,解决直线到平面、平行平面图问的距离问题(都可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6.关注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中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题与距离类似,角度是立体几何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度量.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题,包括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而直线、平面又都可以利用它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来刻画,因而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题就转化为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的夹角问题,进而可以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加以解决.。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小结优秀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小结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章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小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会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里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先总结在讲例题的方法,边讲边练的进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里的问题。

教材分析:空间向量的引入,为解决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

学情分析:在本章中学生将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把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推广到空间。

教学过程:
一、理论知识点
(1)空间向量及运算
(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二、常见题型
(1)证明平行垂直,求解空间角和距离
(2)探索性的问题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第三章复习参考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教案标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教案内容涵盖了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以及立体几何中的平面与直线的方程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1. 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法则;3. 理解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几何意义;4. 掌握立体几何中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求解方法;5.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2.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几何意义;3. 立体几何中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几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2. 立体几何中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求解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相关章节;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3. 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如飞机起飞、导弹发射等,让学生了解空间向量的应用背景和重要性。

Step 2:学习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15分钟)2.1 讲解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2 引导学生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的运算练习;2.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算求解。

Step 3:理解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几何意义(20分钟)3.1 讲解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的定义和判定方法;3.2 引导学生进行线性相关性的判定和几何意义的分析;3.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线性相关性解决问题。

Step 4:掌握立体几何中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求解方法(25分钟)4.1 讲解平面与直线的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4.2 引导学生进行方程的求解练习;4.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方程求解几何问题。

Step 5:综合应用与拓展(15分钟)给出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复杂的几何问题中。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分析ppt 人教课标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分析ppt 人教课标版

二、本章内容解读
4、理解数学本质的视角 向量来源于力、位移、速度等现实原 型,向量及其运算构成的数学系统又为群、 线性空间、线性赋范空间等抽象数学系统 提供了原型。向量的运算使得向量的集合 具有特定的数学结构。例如,引入向量的加 法后, 构成群结构。引入数与向量的乘法后, 构成线性空间结构。引入向量的数量积运 算后, 构成线性赋范空间结构。正是由于这 种数学结构,才使得运用向量的运算刻画几 何对象及其位置关系以及几何度量问题成 为可能。

解决这类问题,除了明确各种角的概念, 还要在空间图形中找到三种角和相应的向 量夹角对应的几何位置,通过可视性的比 较,把握它们的关系。
二、本章内容解读
(一)知识体系的梳理
第一阶段:对立体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学习几何 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学习一些简单的空间几何体 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第二阶段:以长方体为载体,按位置关系划分,学习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习直线与平面、平 面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第三阶段:引入空间向量,以综合几何和向量坐标几 何的结合的方式,比较严格的推理论证线面的平行、 垂直和度量等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梳理
二、本章内容解读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分解定理→空间向量坐标运算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空间几何量的计算
二、本章内容解读
(二)本章重点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是研究空间向量及其基本运算; 二是研究如何运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直线、 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
二、本章内容解读
一、学生学习表现及成因探析
3、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与向量间的夹角之间 的关系不清晰 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线线角、线面角、 二面角)是刻画线、面位置关系(即相互 间倾斜程度)的重要的量化工具。它们可 以借助于直线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来计 算。但是,用向量求出的角并不一定就是 我们需要的线线角、线面角或二面角,这 一方面是由于三种角的定义与向量夹角的 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唯一的,选取时方向的 不同选择会使向量夹角对应的几何位置发 生改变,同时也会影响向量夹角的大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教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和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2.案例分析和综合运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空间向量的概念和性质(40分钟)1.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空间向量的定义,并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

2.解释向量的性质,如向量的加法、数乘、共线和共面性质。

3.设计一些简单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空间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空间向量的运算法则(40分钟)1.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运算法则。

2.类比二维向量,在立体几何实例中引入空间向量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空间向量运算。

第三节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40分钟)1.通过立体几何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互相讨论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3.设计不同难度的立体几何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拓展课程与归纳总结(40分钟)1.设计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空间向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工程等领域。

2.巩固和总结空间向量的知识点,通过小测验和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检验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

2.各类立体几何教具和实物模型。

3.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课堂提问与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和互动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能力。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介绍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介绍
2. 在平面向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向量 是一个几何研究的对象,借助于向量可以表 示点、直线和平面,理解空间向量运算的几 3.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向量是连接代数与 几何的一座桥梁,提高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 为向量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贯穿在这一部分教 学的自始至终.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通 过图形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1. 重点: (1)空间向量和空间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运用向量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重点、难点分析的建议
2. 难点: (1)把空间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在平面向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向量 是一个代数研究的对象,理解向量中蕴涵的 丰富运算.
二、教材编写特色
6. 在教材的编写中,明确地把几何问题归为两 类:位置关系问题和度量关系问题.在讨论位 置关系时,完整地证明了“标准”中(包括 必修2)要求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揭示了 用 向量证明几何问题的特点.在讨论度量关系 问题时,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而且给出了 算法框图.
三、重点、难点分析的建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
1. 知识结构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
2. 章节目录
§1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3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3.1空间向量的标准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 3.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3.3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在解决度量关系的问题中,重要的是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建立解决问题的算法框图,提 高逻辑推理能力,而不是仅仅记忆公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四、本章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新教材围绕空间中点、直线 和平面的向量表示,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以栏目为载体,构建了这样一条问题链:
(1)以“思考 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中点的向量表示;
(2)以“思考 我们知道,空间中给定一个点A和一个方向就能唯一确定一条直线l.如何 用向量表示直线l?”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中直线的向量表示;
(3)“思考 一个定点和两个定方向能否确定一个平面?进一步,一个定点和一个 定方向能否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能确定,如何用向量表示这个平面?”引导学生思考 空间中平面的向量表示;
六、本章教材教学建议、感悟与体会
本章教学时间约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约2课时
②无论是对于平面还是直线,法向量都是反映垂直方向的最为直观的表达形式,因 此利用法向量可以刻画表示“距离”的线段的方向。法向量的方向和法向量上投影向 量的长度既体现了几何直观,又提供了代数定量刻画,因此利用法向量和向量投影可 以研究距离问题。
三、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纵横联系
6.关注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中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题
与距离类似,角度是立体几何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度量。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 题,包括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而直线、 平面又都可以用它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来刻画,因而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夹角问题就 转化为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的夹角问题,进而可以利用空间向量的数 量积运算加以解决。
点线距、点面距、增加的公式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线面角、 面面角的量求法 及具体公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彭阳县第三中学)说课稿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彭阳县第三中学)说课稿

解决练习提升技巧 拓展一 拓展二
【设计意图】设计该例题是为突出转化的解题思想,培养学 生细观察,多联想,发散思维,对比分析,找出较简捷的解 法,提高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 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学会反思,使学生明确求异面直线所成 的角的常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渗透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向量 问题这一化归的思想方法。
说课结构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课题 问题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拓展1 拓展2
教学结构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四 解题思路 方法总结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引导发现解决问题 练习拓展提升技巧 比较归纳能力升华
说课结构
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手段

过 教学程序
程 板书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课结构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课题 问题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拓展1 拓展2
教 学 过 程
教学结构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四 解题思路 方法总结
解决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
淡化问题一★ 强化问题二★ ★ 突破问题三★ ★ ★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对“问题”的“再创造”。面向全
说课结构
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手段

分 教学程序
析 板书设计
1、学生旧知识和生活经验 学生在《数学2》中学习立体几何初步以及《数学4》中
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基础上学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并能理清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基本思 路。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起点能力分析 解决平行、垂直、夹角问题思路清晰具备一定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一、内容安排
本章是选修2-1的第3章,包括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向量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是解决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本章以平面向量的学习为基础,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学习用向量方法处理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二、主要特点
1. 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

充分利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自己将平面向量中的概念、运算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推广到空间,既使相关内容相互沟通,又使学生学习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促使他们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他们对向量的整体认识水平。

空间向量的引进、运算、正交分解、坐标表示、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几何元素等,都是通过与平面向量的类比完成的。

在空间向量运算中,还注意了与数的运算的对比。

另外,通过适当的例子,对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即向量方法、解析法、综合法进行了比较,引导学生对各自的优势以及面临问题时应当如何做出选择进行认识。

2. 突出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

根据问题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把问题中涉及的点、线、面等元素用空间向量表示出来,建立起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然后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距离和夹角等问题);最后对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作出解释,从而解决立体图形的问题。

3. 用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

使用了大量的“探究”、“思考”等,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数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例如,在对空间向量的各种运算与相应的平面向量运算的异同的比较与证明、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定理的推导及向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推广、如何对各种几何元素及其关系进行恰当的向量表示和坐标表示、如何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等,都用“探究”、“思考”等方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背景分析
1、平面向量的知识背景
线性运算与数量积
应用:证明向量(直线 )平行、垂直,求距离、角等
2、立体几何背景
判定定理等没有证明(原因:较难)
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距离、角只介绍了有关概念,及很简单的求解题。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考虑,利用向量的优势,降低难度
四、地位和作用
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在空间特别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引入空间向量,可以为解决三维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几何问题增加一种理想的代数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效率。

向量知识的引进,使我们能用代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用计算代替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用数的规范性代替形的直观性,具体、可操作性强,从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求解难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立体几何的定位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强调把握图形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想象与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英国著名数学家M.阿蒂亚说过:“几何是数学中这样的一个部分,其中视觉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代数则是数学中有序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部分,这种区分也许用另外一对词更好,即‘洞察’与‘严格’,两者在真正的数学研究中起着本质的作用.”
内容展开方式《立体几何初步》的安排是横向的:空间线线关系,空间线面关系,空间面面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安排是纵向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线面关系的判定,空间角的计算.
本章先讲清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两个基本概念,然后从线面关系(包括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判定,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计算两个方面研究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侧重于应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不在于简单地用空间向量把立体几何的有关概念、判定和性质复述一遍.
四、本章的基本思想
本章突出了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根据问题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例如构建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图形
中的点、线、面等元素,建立起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然后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平行、垂直、角和距离等);最后对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作出解释,从而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教科书还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对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向量方法、坐标法、综合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势,因题而宜作出适当的选择,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点
空间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
几何形式、坐标形式
应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
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线、面距离、角
2、难点
共面向量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共线向量、共面向量定理
用于证明空间线、面平行
(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用于引进向量的坐标表示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用于研究距离、角的计算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研究线、面所成的角
五、教学建议
1、重视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空间向量的教学
空间向量概念虽多,但它是平面向量在空间的推广与拓宽,所涉及内容多数与平面向量相似。

因此,在教法上,宜多用类比法,在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找出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联系与区别。

如空间向量的加法,由于任何两个空间向量经平移可以共起点,则可以将两个空间向量的加法转化为平面向量的加法。

同时,空间首尾相接的两个向量也可采用三角形法则。

在3个以上空间向量相加时,与平面向量不同,这些向量可能不共面,但仍可通过平移逐个相加。

又如向量基本定理,对于平面向量,它的基底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而对于空间向量,它的基底则是不共面的三个非零向量。

在学习空间向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维数增加所带来的影响。

例:
1)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类比:空间向量共线?空间向量共面?
2)平面向量线性运算
类比:空间向量线性运算?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类比: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问题一:由二维类比到三维,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还可以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吗?
问题二:如果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推广到空间,你认为应该怎样叙述这个命题?问题三:类比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证明方法,你能证明你的结论成立吗?
对于问题二,有两个思维方法:一是从基本量角度,一是用类比思维的一般方法:抓类比点(类比元素和类比关系)
2、重视探究过程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垂直的条件(用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表示)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思路的探索
3、引导学生归纳以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规律
课程标准关于空间向量的应用给出了如下要求: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所以,培养学生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上的向量意识,掌握以向量解题的基本方法成为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重中之重。

为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以下步骤思考:
(1)如何设置空间直角坐标系把已知的几何条件(如角或线段)转换为向量表示;
(2)考虑一些未知的向量能否用基向量或其他已知向量表示;
(3)如何对已经表示出来的向量进行运算,获得需要的结论。

立体几何传统的方法是“形到形”的综合推理,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而向量方法即代数推理的方法,就其体系而言,与算术、代数运算体系基本相似,学生可运用已熟悉的代数方法进行推理来掌握空间图形的性质。

具体地
说,以往用纯几何方法处理时,技巧性较大随机性较强,而采用向量,可应用一些通法以降低解题难度,操作性较强。

通过相当的训练,使学生达到以下意识和习惯:
(1)凡是能用向量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尽可能用向量解法;
(2)在解题过程中必须给出规范的格式和书写,如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设置,各有关向量的坐标表示等。

总之,在这章教学中:
1、重视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方法及其应用,而不必过多追求理论上的严谨性,侧重于掌握向量这一工具的性质和用途。

2、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推广,内容和结构都与平面向量基本一致。

因此,宜用类比法。

3、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教学中宜多采用教具演示,尽量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本节内容。

4、需辨证地利用向量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