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网与输水管布置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气囊存在的危害 ¾管道流水断面缩小 ¾增加输水管线的水头损失 ¾气囊在管道中极易引起压力急剧升降 ¾较长时间振动,造成接头松动,使管道漏水 ¾水锤压力足够大,就可能发生爆管现象
气囊
10 16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空气阀的设置 z 高点或管线驼峰处 z 水力坡度发生改变的位置 z 坡度骤变位置的前后 z 水平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空气阀500-1000m
线坍塌
4、施工可行
施工方法,顶管、水下铺管等;避开施工困难的场合,绕过而行
5、 管理方便 沿埋(寻线)
6、 坡度控制
i>1:5D,D为管径(mm);在平坦地区,有意识做成坡度,在高
处设置排气阀
15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本章重点: 1、管网定线(方案比较的基础) 2、输水方式
16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8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磨盘山长距离输水工程
• 管径大:2.2m • 距离长:176.22Km • 高差大:114m • 地形复杂:穿河流、公路、铁路 • 两种管材:pccp管、钢管 • 不同位置管线的承压不同 • 三个调流调压阀 • 二个稳压井 • 冬季长 • 一期单管运行 • 安全性要求高
9
位置1
19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11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一、输水方式 1 、压力输水方式 适用条件——水源地地形低于给水区。有一组或多组输水的系 统。
分级配输水原因:减轻首级泵站(功率)负担;降低输水管内压 力(减少漏水量);水池可提供事故调节水量,减轻水锤的危 害。
12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图形由节点和管段组成。有树状网、环状网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排水管网系统PPT课件

第17页/共61页
1.2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
各子系统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内并不一定相等,且
随时变化。
第18页/共61页
•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四种水质:
原水水质
给水水质
污、废水水质
排放水质
三个过程:
给水处理(给水管网二次污染)
用户用水
污水处理
第19页/共61页
•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第32页/共61页
第33页/共61页
第34页/共61页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
分类方法:
水源种类
水源数量
系统构成方式
输水方式
第35页/共61页
水源种类: 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给水系统
第36页/共61页
水源数量: 单水源、多水源给水系统
• 单水源给水系统:规模较小
和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
浴、冲洗等用水,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家庭清洁卫生和
生活舒适。
公共设施用水――机关、学校、医院、宾馆、车
站、公共浴场等公共建筑用水,用水量大,地点集中,
成为“大用户”。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企业内的饮用、烹饪、
洗浴、冲洗等生活用水,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
• 重力给水:水流通过重力自流输水到水厂处理,
然后又通过重力输水管和管网送至用户使用,最
经济的给水方式。当原水位能有富余时可以通过
阀门调节供水压力。
• 一级加压给水:从水源取水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
处理后直接重力输水给用户。
• 二级加压给水:取水时经过第一级加压,水厂清
1.2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
各子系统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内并不一定相等,且
随时变化。
第18页/共61页
•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四种水质:
原水水质
给水水质
污、废水水质
排放水质
三个过程:
给水处理(给水管网二次污染)
用户用水
污水处理
第19页/共61页
•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第32页/共61页
第33页/共61页
第34页/共61页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
分类方法:
水源种类
水源数量
系统构成方式
输水方式
第35页/共61页
水源种类: 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给水系统
第36页/共61页
水源数量: 单水源、多水源给水系统
• 单水源给水系统:规模较小
和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家庭生活中饮用、烹饪、洗
浴、冲洗等用水,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家庭清洁卫生和
生活舒适。
公共设施用水――机关、学校、医院、宾馆、车
站、公共浴场等公共建筑用水,用水量大,地点集中,
成为“大用户”。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企业内的饮用、烹饪、
洗浴、冲洗等生活用水,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
• 重力给水:水流通过重力自流输水到水厂处理,
然后又通过重力输水管和管网送至用户使用,最
经济的给水方式。当原水位能有富余时可以通过
阀门调节供水压力。
• 一级加压给水:从水源取水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
处理后直接重力输水给用户。
• 二级加压给水:取水时经过第一级加压,水厂清
4.0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4.1 管网布置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
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
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
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
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了环状网。
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更新分配流量, 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保证供水。 连接管间距800~1000m。
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 道路下通过,以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应符合城市或厂区地下管线综 合设计的要求,给水管线和建筑物、铁路以及其它管道的水平净 距,均应参照有关规定。 管网中还须安排其他一些管线和附属设备。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4.3 输水管渠定线 输水管渠的附属构筑物及排气和放空设置:
为避免输水管渠局部损坏时,输水量降低过多,可在平行的2
条或3 条输水管渠之间设置连接管,并装置必要的阀门,以
缩小事故检修时的断水范围。 输水管的最小坡度应大于1:5D (D为管径,mm)。
输水管渠条数要根据输水量、事故时需保证的用水量、输水管 渠长度、当地有无其他水源和用水量增长情况而定。
当输水量小、输水管长、或有其他水源可以利用时,可考虑单 管渠输水另加调节水池的方案。
供水不许间断时,输水管渠一般不宜少于两条。
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 发生保障时仍能通过事故用水量计算确定。
管线连接成环状,供水可靠性增加。 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 造价明显地比树状网为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ppt课件

30
第二章 管网工程规划
现值(P):表示在建设初期即0点上的资金价值。 终值(F):表示投资偿还期期末的资金价值。 复利法计算公式 1)当资金现值为P,年利率为i%,则n年后的终值为
F=P(1+i%)n 2)当资金终值为F,年利率为i%,投资偿还期为n年;现值为
F P
(1 i%)n
20.06.2021
14
20.06.2021
15
❖ 给水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大部份。
❖ 给水工程的任务;
❖ 排水工程的任务。
❖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与保 护、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管网系统工程。
❖ 本课程为给水排水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中主要讲述 的内容为给水的输送和分配以及废水的收集和输送 管道系统网络的理论、工程设计与管网的管理维护 和运行调度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8.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截流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
20.06.2021
21
本章重点
❖ 给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 水质变化过程。 ❖ 为何对于某些管网要实行分区供水? ❖ 应该采用何方式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 应该采用何方式保证排水系统的运转安全性? ❖ 如何进行排水体制的选择?
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 特点: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
20.06.2021
18
思考题
❖ (水源地)为何取水口一般布置在河流较窄 的地方?
❖ (水质)为何取水口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
❖ (水压)为何给水处理厂一般建筑在城市地 势较高处而污水处理厂却建设在较低处?反 之有何问题?
(1i%n)1
给水管网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10
二、布臵形式
树状网:从水厂泵站或水塔 布臵形式
到用户的管线布臵成树枝状
环状网:管线连接成环状
11
主要概念
城镇树状管网
3
12
主要概念
街坊/小区树状网
3
13
主要概念
城镇环状管网
3
14
街坊环状管网
3
15
•下面介绍一下树状 网和环状物的特点
16
三、特点
干管 分配管 二级泵站 连接管 干管 水塔
③接户管(或称进户管) • 从分配管接到用户去的管线,其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决定。 • 一般设一条,重要建筑设两条,从不同方向引入。
23
④连接管:干管之间的连接管。 • 作用: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重新分配流量, 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保证供水。
干管 分配管 二级泵站 连接管 干管 水塔
• 所以,在管网布置时,应考虑:
1、分期建设的可能 • 即先按近期规划采用树状网,然后随着用水量的增 19 长,再逐步增设管线构成环状网。
• 2、结合方式 • 实际上,现有城市的配水管网多数是环状网和树 状网的结合,即 • ①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状网 • ②在市郊或城市的次要地区,以树状网的形式向 四周延伸
给水管网系统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PPT制作与介绍: 赵硕、吕新成、张黎明、 1 张正强
“水”的旅途
(输水管、管网、泵 站、调节构筑物等)
输水 水源 取水 净水
(水厂)
输水 配水 用户
(取水构筑物、泵站)
取水工程: 从水源取水
给水处理: 按用户要求进行水处理
输配水: 向用户供水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PPT课件

(2)出水口不应设在回水区,以防止回水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
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第16页/共35页
(4)污水厂应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 市、工矿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保持300 m以上的卫生防 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 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2)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 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
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孳生蚊蝇,影响 环境卫生,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 和横断面设计受限,桥涵费用也增加。
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
第30页/共35页
5.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顺畅排除
第3页/共35页
(2)管网定线要点 ● 以满足供水要求为前提,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 干管延伸方向与管网的主导流向一致,主要取决于
二级泵站到大用水户、水塔的水流方向
● 沿管网的主导流向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 ● 干管应从两侧用水量大的街道下经过(双侧配水),
减少单侧配水的管线长度;
● 干管之间的间距根据街区情况,宜控制在500~800m左右,连接管间距宜控制在 800~1000m左右;
第6页/共35页
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 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分为多种形式,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布置形式有 以下几种:
第7页/共35页
(1) 正交式: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
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 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部的地形,出水口的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使街坊或 小区内大部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 道。
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第16页/共35页
(4)污水厂应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 市、工矿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保持300 m以上的卫生防 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 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2)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 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
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孳生蚊蝇,影响 环境卫生,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 和横断面设计受限,桥涵费用也增加。
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
第30页/共35页
5.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顺畅排除
第3页/共35页
(2)管网定线要点 ● 以满足供水要求为前提,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 干管延伸方向与管网的主导流向一致,主要取决于
二级泵站到大用水户、水塔的水流方向
● 沿管网的主导流向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 ● 干管应从两侧用水量大的街道下经过(双侧配水),
减少单侧配水的管线长度;
● 干管之间的间距根据街区情况,宜控制在500~800m左右,连接管间距宜控制在 800~1000m左右;
第6页/共35页
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 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分为多种形式,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布置形式有 以下几种:
第7页/共35页
(1) 正交式: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
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 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部的地形,出水口的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使街坊或 小区内大部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 道。
第四章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ppt课件

.
管网布置形式
1 5
3 2
6
4
1
3
2
4 6
5
.
管网布置形式
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 给水事业的发展逐步连成环状网。 实际上,现有城市的给水管网,多数是将树状网 和环状网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 状网,在郊区则以树状网形式向四周延伸。 供水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矿企业须采用环状网, 并用树状网或双管输水到个别较远的车间。 给水管网的布置既要求安全供水,又要贯彻节约 投资的原则,为安全供水以采用环状网较好,要 节约投资最好采用树状网。
雨水跳跃井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雨水排水系统
排入水体
.
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 水 环境,但工程费用 较大,目前使用不多。 适用于污染较严重地区。 混合制 既有分流制,又有合流 制,这种体制可称为混 合制。
.
第二节 再生水系统
再生水的水源: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集中污水处 理厂二级处理出水、建筑和住宅小区生活污水。 根据不同的再生水水源,可以将污水回用系统分为三类: 工业废水回用系统、城市污水回用系统、建筑和住宅小 区回用系统。
.
配水管网与输水管渠布置
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图1.5 多水源给水系统
.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同一管网按相同的压力供应生活、 生产、消防各类用水。
系统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 水量比例小,地形平坦的地区。按水源数目不同可为单水源给 水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因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管网布置形式
1 5
3 2
6
4
1
3
2
4 6
5
.
管网布置形式
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 给水事业的发展逐步连成环状网。 实际上,现有城市的给水管网,多数是将树状网 和环状网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 状网,在郊区则以树状网形式向四周延伸。 供水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矿企业须采用环状网, 并用树状网或双管输水到个别较远的车间。 给水管网的布置既要求安全供水,又要贯彻节约 投资的原则,为安全供水以采用环状网较好,要 节约投资最好采用树状网。
雨水跳跃井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雨水排水系统
排入水体
.
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 水 环境,但工程费用 较大,目前使用不多。 适用于污染较严重地区。 混合制 既有分流制,又有合流 制,这种体制可称为混 合制。
.
第二节 再生水系统
再生水的水源: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集中污水处 理厂二级处理出水、建筑和住宅小区生活污水。 根据不同的再生水水源,可以将污水回用系统分为三类: 工业废水回用系统、城市污水回用系统、建筑和住宅小 区回用系统。
.
配水管网与输水管渠布置
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图1.5 多水源给水系统
.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同一管网按相同的压力供应生活、 生产、消防各类用水。
系统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 水量比例小,地形平坦的地区。按水源数目不同可为单水源给 水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因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目录
• 管网布置概述 • 输水管渠布置 • 管网布置的案例分析 • 输水管渠的施工与维护 • 管网和输水管渠的未来发展
01 管网布置概述
管网定义与分类
定义
管网指的是由一系列管道和附件 组成的系统,用于输送和分配流 体,如水、气体等。
分类
管网可以根据用途、材质、结构 等因素进行分类,如给水管网、 排水管网、燃气管网等。
特点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采用滴灌、喷灌等多种灌溉方式; 考虑水源和水质因素。
农业管网的布置案例
1 2
结果
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用水利用率,促进了农作物的 生长和增产,降低了农业成本。
案例二
某山区果园管网布局
3
介绍
山区果园由于地形复杂,需合理布置管网以满足 灌溉需求。
农业管网的布置案例
特点
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设计管线路 由;采用耐压、耐腐蚀的管材。
结果
保证了果树的正常供水,促进了果园 的丰收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04 输水管渠的施工与维护
输水管渠的施工方法
挖掘法
通过挖掘将输水管渠埋设于地下,适用 于平坦地区和土质松软的地段。
定向钻法
采用定向钻机按照预定轨迹钻孔,将 输水管渠铺设于地下,适用于长距离、
大口径的管道施工。
顶管法
使用顶管机将输水管渠顶入地下,适 用于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物的情况。
老旧管网的改造
新型应用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用水需求增加, 管网和输水管渠在新型应用领域(如 海水淡化、工业用水等)有广阔的发 展空间。
大量老旧管网需要更新改造,需解决 资金和技术难题。
THANKS FOR WATCHING
目录
• 管网布置概述 • 输水管渠布置 • 管网布置的案例分析 • 输水管渠的施工与维护 • 管网和输水管渠的未来发展
01 管网布置概述
管网定义与分类
定义
管网指的是由一系列管道和附件 组成的系统,用于输送和分配流 体,如水、气体等。
分类
管网可以根据用途、材质、结构 等因素进行分类,如给水管网、 排水管网、燃气管网等。
特点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采用滴灌、喷灌等多种灌溉方式; 考虑水源和水质因素。
农业管网的布置案例
1 2
结果
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用水利用率,促进了农作物的 生长和增产,降低了农业成本。
案例二
某山区果园管网布局
3
介绍
山区果园由于地形复杂,需合理布置管网以满足 灌溉需求。
农业管网的布置案例
特点
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设计管线路 由;采用耐压、耐腐蚀的管材。
结果
保证了果树的正常供水,促进了果园 的丰收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04 输水管渠的施工与维护
输水管渠的施工方法
挖掘法
通过挖掘将输水管渠埋设于地下,适用 于平坦地区和土质松软的地段。
定向钻法
采用定向钻机按照预定轨迹钻孔,将 输水管渠铺设于地下,适用于长距离、
大口径的管道施工。
顶管法
使用顶管机将输水管渠顶入地下,适 用于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物的情况。
老旧管网的改造
新型应用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用水需求增加, 管网和输水管渠在新型应用领域(如 海水淡化、工业用水等)有广阔的发 展空间。
大量老旧管网需要更新改造,需解决 资金和技术难题。
THANKS FOR WATCHING
第4章-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1)PPT课件

-
7
4.2.2 工业企业管网
1. 管网布置: ① 生活用水管网不供给消防用水时,可为树状网。 ② 生活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管网,应为环状网。 ③ 生产用水管网可按照生产工艺对给水可靠性的要求,
采用树状网、环状网或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不能断 水的企业,生产用水管网必须是环状网,到个别距 离较远的车间可用双管代替环状网。
-
10
定线原则: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 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 渠施工和运行维护,保证供水安全;选线时,应 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道路定 线,以便于施工和检修;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 流的交叉;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 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 便于管理;尽可能重力输水 。
-
13
当采用明渠输送原水时,应有可靠的保护 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的措施。
输水管渠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查井,检 查井间距:
当管径为700毫米以下时,不宜大于200米; 当管径为700至1400毫米时,不宜大于400米。
非满流的重力输水管渠,必要时还应设置 跌水井或控制水位的措施。
-
14
长距离输水管渠的定线应在对各种可行 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3. 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 的水量和水压;
4. 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 和供水能量费用。
-
2
根据管网的布置形式,可分为树状管网和 环状管网。
树状管网投资较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
环状管网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但增加 了供水的可靠性。
第4章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给水管道工程课件1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1.4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1.4.1 城镇及工业区规划
• 城镇或工业区规划决定城镇或工业 区的规模、性质、建筑物层数、功能分 区、工业布局、街道位置以及城镇或工 业企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对给水系 统的布置具有重要影响。
• (1)城镇或工业区的规模 若规模较小时, 可采用统一给水系统,若规模较大,特别是工 业企业较多、用水量较大、用水水质要求与生 活用水显著不同,可采用分质给水系统。
• (1)不同水源导致给水系统布局不同。采用地
表水源时,净水工艺(构筑物)较为复杂,而且 往往只设置一个或几个取水口,供水水源单一或 较少;若采用地下水源,不仅净水系统可以简化, 而且可以就近取水,就近供水,从而形成多水源 供水系统布局。如图1-9所示。
• (2)水源的高程对系统布局亦有较大的影响。在 一般情况下,选择位于较高处的水源比较有利,
• (4)输水管渠与管网--输水管渠用以将原水输送到水厂处 理或将处理后的清水输送至输配水管网或用户,管网用以 将处理后的水输送至各个给水区或用户。 (5)调节构筑物-- 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包括设于水厂的 清水池和设于管网中的水塔或高地水池(库)。
输配水工程系统:由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
因为这样可以采用重力输水,省去送水泵房,节省动力消 耗,减少机电设备和运行管理费用。
• (3)一个城市或工业区如果几面有水源,则可采取多水
源供水系统。这样,供水管径可以减小,管网投资可以减 少,供水比较安全,调节比较方便。
2 1
管网
3
工厂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0 180
4 3
4 3
图1-9 不同水源的给水系统的布局
水量; 3、水的重复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并且每隔一 定距离设连接管连通。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 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 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 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保障时仍能通过事故 用水量计算确定。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 量的70%,工业企业的事故水量按有关工艺 要求确定。当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还应包 括消防水量。
-
10
定线原则: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 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 渠施工和运行维护,保证供水安全;选线时,应 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道路定 线,以便于施工和检修;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 流的交叉;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 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 便于管理;尽可能重力输水 。
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宜采取压力 输送与重力输送相结合,特别要避免管路中 出现负压。
在输水管道隆起点和平直段的必要位置 上,应装设排(进)气阀,低处应装设泄水 阀。其数量和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满流输水管道时,应考虑发生水锤 的可能,必要时应采取 消除水锤的措施。
-
15
-
13
当采用明渠输送原水时,应有可靠的保护 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的措施。
输水管渠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查井,检 查井间距:
当管径为700毫米以下时,不宜大于200米; 当管径为700至1400毫米时,不宜大于400米。
非满流的重力输水管渠,必要时还应设置 跌水井或控制水位的措施。
-
14
长距离输水管渠的定线应在对各种可行 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定线 大型工业企业的备车间用水量一般较大,所以
生产用水管网不象城市管网那样易于划分干管和分 配管,定线和计算时全部管线都要加以考虑。
-
8
4.3 输水管渠定线
定义:从水源到水厂或水厂到相距较远管网的 管、渠叫做输水管渠。
特点:距离长,与河流、高地、交通路线等的 交叉较多。中途一般没有流量的流入与流出。
一般在城镇建设的初期采用树状管网,随 着城镇的发展逐渐连成环状管网。在城市的中 心布置成环状管网,郊区布置成树状管网。
-
3
树状网一般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这类管网 从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供水 可靠性较差,另外,在树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 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甚至停滞不流动,因此水质 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
-
12
从水源至城镇水厂或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 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 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当长距离输水时,输水管 渠的设计流量应计入管渠漏失水量。
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有 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 由水厂所负担供应的水量确定;当无调节构筑 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确定。
2.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3. 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 的水量和水压;
4. 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 和供水能量费用。
-
2
根据管网的布置形式,可分为树状管网和 环状管网。
树状管网投资较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
环状管网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但增加 了供水的可靠性。
第4章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输配水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 泵站、水塔和水池。
输水管渠:从水源到城市水厂或城市水厂 到相距较远管网的管线或渠道。
配水管网:将水送到用户的管道系统。
-
1
4.1 管网布置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应பைடு நூலகம்足以下要求:
1. 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 发展余地;
定线要点: 1. 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
的水流方向一致。 2. 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广环状网。连接管
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更新分配流量, 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保证供水。 3. 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 或重要道路下通过,以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管线在 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应符合城市或厂区地下管线 综合设计的要求,给水管线和建筑物、铁路以及其它管 道的水平净距,均应参照有关规定。 4. 管网中还须安排其他一些管线和附属设备。
4.2.1 城市管网 城市给水管网定线是指在地形平面图上确定
管线的走向和位置。定线时一股只限于管网的干 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不包括从干管到用户 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
影响因素:城市平面布置,供水区的地形, 水源和调节水池位置,街区和用户特别是大用户 的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等的位置等。
-
6
泵站
树状管网
-
4
环状网中,管线连接成环状,这类管网当任一段管 线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和其余管线隔开, 然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从另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的 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供水可靠性增加。环状网还可以 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但是环状网的造价 明显地比树状网为高。
泵站
环状管网
-
5
4.2 管网定线
形式:常用的有压力输水管渠和无压输水管渠 两种形式。
-
9
无压输水通常以重力为输水动力,运行费用较 低,但管渠的布置受到地形的限制,管渠的断面尺 寸以及水流速度也会受到水位落差的影响,明渠输 水过程中原水可能受到污染。
压力输水通常以水泵为动力,运行费用较高, 但管道的布置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输水过程中原水 不会受到污染。
-
7
4.2.2 工业企业管网
1. 管网布置: ① 生活用水管网不供给消防用水时,可为树状网。 ② 生活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管网,应为环状网。 ③ 生产用水管网可按照生产工艺对给水可靠性的要求,
采用树状网、环状网或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不能断 水的企业,生产用水管网必须是环状网,到个别距 离较远的车间可用双管代替环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