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
说明文之词语表达效果
![说明文之词语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411114cb90d6c85ec3ac67b.png)
练一练:
1.“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 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中“过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 么?
不能删掉。 “过度”表程度,意 思是“超过限度”,说明人类放牧 等活动超过限度,会增加沙尘暴的 强度和频次。如果删掉,则说明人 类放牧等活动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 和频次,这样与事实不符,过于绝 对化。“过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嗜好”是“爱好” 的意思,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能 够吸收金属元素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常见词语的表达效果
1.表猜测估计(大约、左右、可能、估计、也许 ……)
2.表程度(很、非常、最、更、比较、相当、充 分……)
3.表比较(几乎、相当于……) 4.表数量、范围(大部分、基本、几乎、许多、 主要、极个别、之一……) 5.表消息来源(据、根据……) 6.表时间(当时、至今、常常……) 以上词语都能起到修饰、限制作用
答题格式:1. 解释词语的 意思; 2.“xx”一词体现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科学性/生动性。
例题: “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
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 成的”一句中“约”字有什么作用?
“约”字表猜测估计,数目不确 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 性、科学性。
练一练:
常见题型一:
题目:“……”中“XX”一词能否删掉?
答题格式:1.不能删掉。 2.①解释词; ②解释句子;③删掉后句子变成“……”; ④这样与事实不符,过于绝对化; ⑤ “XX”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严密性、科学性。
例题: “船的高度是10米左右”(“左右” 一词可否删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现代文阅读教学:考点十四-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答题模板及模板示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现代文阅读教学:考点十四-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答题模板及模板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8acecf52d380eb63946db8.png)
答题模板
1.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词好在哪里?
①“××”的意思是……, ②“××”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③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④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四步完成)
举例: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案:不能。“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 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 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符。用“相当”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模板揭秘
说明文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但前提是必须准确。 ①表时间的词语,如:当时、迄今为止、正在、将要、立即…… ②表空间的词语,如:有的地方、到处、上方、正中…… ③表数量的词语,如:多数、绝大部分、全都、少部分、极少数…… ④表频率的词语,如:屡次、偶尔、常常、往往…… ⑤表范围的词语,如:整个、都、全、仅仅、只…… ⑥表程度的词语,如:极其、挺、比较、几乎、尤其、相当、很、十分、 非常、更、最、稍微、略……
删去”,然后可以从词语含义、删去后表达效果的变化等角度来
阐述理由,最后要点明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
确Hale Waihona Puke 。【答案】不能删去。因为“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
只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中的其中一个,而并非唯一的一个显著
特征。如果删去,表意会变得不准确。加点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⑦表猜测、估计的词语,如:可能、大约、左右、大概、也许、 至少、据推测…… ⑧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如:之一、一般、主要、唯一、只(只要、 只有)…… ⑨指代性词语,如:这、这些、这种、这类、这些条件、这种现 象、同样道理……
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
![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1a70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b.png)
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一、答题模式:本意+强调(突出)了……+表达xx情感例子1:《天上的街市》文中有一个词重复出现达五次之多,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定然”是一定、肯定的意思,有极强的肯定语气,连用五个定然更强烈的表明了作者坚信美好、幸福的世界是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例子2:第八段作者连用五个“最”的作用是什么?答:“最”本意“很”、“极”,表程度最高,突出母亲的爱之深,表达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答题模式:本意+在文中是指xx+写出xx+表达xx情感、心理。
完整表述: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一词原指……,在文中是××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征/状态,表达了人物的某种情感(表现人物某种品质)。
(比喻、双关、拟人)(描写)(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反语)……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例子1:《一个人的麦田》:“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赏析“措手不及”)答案:“措手不及”是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在这里是指“我”的“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表达出我对父亲衰老的疼惜之情。
例子2:《烟火里的疼爱》:“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赏析加点的“无声无息”词语)(3分)答案:“无声无息”表示没有声音(1分),用在本文则生动形象地写出南瓜饼中承载着母亲深沉无私的爱,默默融入了“我”的生命中,不求回报。
(2分)例子3:《没有发芽的种子》(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赏析“呆”)答:“呆”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开得热闹的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赏析“揪”)答:“揪”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说明文题型加点词作用
![说明文题型加点词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94efd4844769eae109ed25.png)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作用(1)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答:“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2)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
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
作用:“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答:“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分析加点词能否去掉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
什么?
答: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
如果去掉,就表示所有池沼都是引用活水的,与事实不符。
解题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然后分析词的本义或词性作用,进而分析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
句
中“至少”一词可不可以去掉?。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e8b7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0.png)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明文的答题要点主要是要明确说明对象,并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明晰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完整版)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
![(完整版)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6bb6ff20b1c59eef9c7b42d.png)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ü①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ü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ü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ü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ü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ü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加点字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
![加点字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adfff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4.png)
加点字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原创版2篇】篇1 目录一、引言:表达的重要性与表达技巧的必要性二、加点字的作用:强调、突出主题三、如何运用加点字技巧:选择恰当的词汇、掌握节奏和语气四、加点字技巧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五、结论:提高表达效果,增强文章吸引力篇1正文一、引言:表达的重要性与表达技巧的必要性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想使自己的表达更具吸引力,运用一些表达技巧则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加点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表达技巧,它能让我们的文字更具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二、加点字的作用:强调、突出主题加点字,顾名思义,就是在文本中加入一些特殊的字词,以达到强调、突出主题的目的。
这些加点字可以是形容词、副词,甚至是动词,它们的出现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如何运用加点字技巧:选择恰当的词汇、掌握节奏和语气要想运用好加点字技巧,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恰当的词汇。
我们要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加点字。
比如,如果要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强烈的形容词,如“狂热”、“激情”等。
其次,掌握节奏。
在文本中加入加点字,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具节奏感,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的情感。
我们在使用加点字时,要注意控制好节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韵律美。
最后,注意语气。
加点字的运用,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语气。
我们要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语气,以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情感。
四、加点字技巧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比如,当我们要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时,可以运用加点字技巧。
例如:“她狂热地爱着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激情。
”在这个例子中,“狂热”和“激情”就是加点字,它们有效地强调了主题,使表达更具吸引力。
五、结论:提高表达效果,增强文章吸引力总的来说,加点字技巧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表达技巧,它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字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
![字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982b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e.png)
字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1. 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先解释词语的意思。
有修辞的先说是什么修辞,再分析作用。
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的梦为具体形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很好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借代: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构成语言上的艺术,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上的艺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夸张:可以抒发感情,揭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利于抒情,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复:在说理性文章中(包括议论文和说理性散文),起强调作用,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其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反语:利用隐蔽的形式,含蓄曲折的表达激动的感情,特别适宜嘲弄和讽刺。
对比: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起强调作用。
在具体文章中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要结合语境的文章的主题,有的作用不能全部都答上。
老大,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这是什么精神~~2. 语文阅读题中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有没有应该怎么答很高兴能帮助你解答疑难,我认为赏析的一般模式如下↓【关于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方法),体现了(表层),说明了(深层),使什么更怎么样。
【关于词语】选择哪个词好:这个词的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而那个词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这个词比那个词跟能体现出xxx,所以这个词更好。
词语表达效果:这个词是什么(动词之类的,不然就省略),它怎么样,体现了什么,凸显表达了什么。
我老师是这么教我的,一般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模式,你可以参考参考。
【还有要尽可能的多想多写,但是要注意不要写偏离了原义。
】。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a2da512b160b4e777fcf1f.png)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从某个词的角度入手,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道命题。
从表面上看,是探究某个词语在说明过程中的表达作用,实际是研究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的。
说明文就其语言特点来说,有两种类型:(1)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准确;(2)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起限制作用或表示估计、猜测的副词,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一、研究一个词的表达作用的基本思路(1)要研究它的本义。
中国汉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扮演着记录信息、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一个词的表达作用,首先指这个词一般情况下传递什么信息,即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2)要研究它的作用。
不同的词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名次代表着事物的名称,有命名作用。
动词描述一种动作。
形容词描摹事物的状态和某种特征给人的内心感受。
副词有限制程度、范围、频率,表示估计猜测,表示否定等多个作用。
在本题型中,主要考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作用单一,主要起描摹作用,让语言生动形象;副词主要只考核表示限制、或表示猜测和估计作用两种形式。
(3)要研究它在句子中的语境义。
一个词离开语境,在字典里有多种含义,放到语境里,到底是其中的哪一项,就确定下来了。
再者,一个词表述的含义可能是对一类事物的多个方面的表述,在具体语境中,一类事物就会因为语境而转化为一个具体的事物,表述的方面也会由多个不确定的方面,转化为具体的方面。
如“金碧辉煌”的本义是:形容建筑物的外观或内饰建筑和装饰得十分奢华。
如果把它放到具体的句子中:故宫太和殿的穹拱上苗龙画风,全用金箔装饰,四面的窗户也刷着金粉,站在大店中央,放眼一望,金碧辉煌。
“建筑物”就变成了“故宫太和殿”,“外观和内饰”就变成了“内饰”,这个词的语境义就变成“形容故宫太和殿的内饰十分奢华”。
第三,对于副词而言,往往只起某种作用,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有它融进了具体语境,才能把含义说出来。
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之“表达效果”题
![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之“表达效果”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13150649649b6649d74769.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之“表达效果”题ﻩ一、考题解说“表达效果”,就是指在写作中运用某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在中考中,根据文体的不同,“表达效果”题主要分两类,一是对某个词语、某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考查,二是对某种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考查。
其基本设问方式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二、解题点拨(一)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1.答题格式:运用了……修辞,把……比喻成什么(或者使什么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2.举例(一般举两例)(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2008年中考潍坊卷)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分析:本题有两问,解题时先根据划线句子的特征判断属于那种修辞手法,然后按照“指明修辞+具体分析修辞内容+修辞的作用”的格式写出答案。
上面文字从“如”“犹如”等喻词判断是比喻修辞手法。
而比喻修辞的作用就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围绕这一点回答,即可圆满完成答案。
答案:用了比喻修辞格(指明修辞),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具体分析修辞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修辞的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008年中考河南卷)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分析:本题的提干有一点要注意,“结合语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把修辞的作用同语境结合起来,而不能孤立地分析字面意思。
文中加点的文字是一个比喻句,从表面看,说的是“笑声”,但结合语境看,却是为了表现“米哈朵夫老师”的内心感受。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fab3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e.png)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4、说明文的结构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5、说明的顺序1)说明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2)弄清顺序的意义。
6、说明的方法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
7、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方法一、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例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答题攻略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答题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19b9f3316fc700abb68fcd6.png)
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 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强调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 句子;②找有概数(大约﹑左右等)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目
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1)表态。(不能删)。
(2)定性。分析词语的文中义,如“约、左右”表 示不确定;“仅、只”为程度副词,表示限于某个 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 “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 数情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 测、估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
殊情况等等。 :
(3) 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 观事实不相符合。若删掉“X X”一词,句子的意思
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
(4)原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3例题: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能否删去句子中的“可
能” 、“最早”?
答:1不能删去;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 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 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3“可
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 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 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可能”体现了说明
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 理由。
答:(1)不可以。(2)原词在文中的意思或 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 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原词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套路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52078d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3.png)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套路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阅读经常出现,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套路,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高效地回答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说明文答题的技巧与套路。
一、明确说明对象首先,要准确判断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故宫博物院”“智能手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地球的公转”“植物的光合作用”。
通过标题,我们往往能初步确定说明对象。
如果标题不能明确,那就需要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寻找关键语句来确定。
二、理清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比如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周期。
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环境等,会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方位顺序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则更为复杂,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
例如,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通常会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
在答题时,要能够准确判断文章所采用的说明顺序,并分析其作用。
比如,采用时间顺序能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脉络;空间顺序能让读者对事物的布局有直观的认识;逻辑顺序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三、掌握说明方法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等。
举例子,就是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比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这里通过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例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通过具体的数字,让读者对赵州桥的规模有了清晰的认识。
说明文语言 (1) (1)(1)
![说明文语言 (1) (1)(1)](https://img.taocdn.com/s3/m/d5881959b307e87101f696c3.png)
备战中考
选择题
15.下列各项对文中引用彭勃、郑晓年、泰勒的话的作用,表 述最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位专家的话表明了天眼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B.说明天眼的建成让国内外专家震撼,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对天眼进行介绍,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D权威地介绍了天眼的地位、功用、影响,突出了天眼建立的意义重大。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我国石 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题型二:
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 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打比方,摹状 貌)
小练习:
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生动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 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 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 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 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珍惜每一秒,让铿锵的誓言在中考中兑现; 奋斗每一秒,让青春的智慧在考场上闪亮; 为未来留下一份回忆,为生命铸就一段辉煌! 让父母为我骄傲! 让学校为我自豪! 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先读原文通大意, 再读题目做标记, 找出范围对应句, 对号入座要仔细。
答案:“据《科技日报》报道”说明“有的将蝎子 的基因植入玉米,使玉米在未成熟前产生毒素来抵 抗病虫;有的将人的基因植入鱼类,让鱼能提供更 接近人类的蛋白质。”这些情况是有充分的依据的, 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2页《烽火台 的诉说》)
题型二:
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替 换)?为什么?
例子:
限制性词语
小练习:请分析画横线词语的作用。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 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语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模板分享_语文说明文的答题
![语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模板分享_语文说明文的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1bfb4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a.png)
语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模板分享_语文说明文的答题说明文的答题窍门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_说明对象;(2)突出了_说明对象的_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
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介绍了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
4、本文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_说明对象的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
5、本文/本段/_几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一般是这三种中的一种,有时是两种。
6、本文/本段/_几段采用了什么空间顺序答题格式:由_到_。
常见的空间顺序有(1)由远到近;(2)由外到内:(3)由上到下;(4)由中间到两边;(5)由整体到局部等。
7、本文/本段/_几段采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答题格式:由_到_。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1)由主到次:(2)由现象到原因(或本质);(3)由总到分:(4)由一般到特殊等。
8、本文/本段/_几段/某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列图表9、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多为举例子)/具体准确(多为列数字)/清楚明白(各种均可)地说明了_说明对象的_特征。
10、_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不好。
因为(1)_词语意思是_,在范围/程度/语气/数量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__,符合事实;(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何分析“说明的语言”分析“说明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科学)、风格(平实、生动)。
知识要点: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即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说明文加点词的含义答题格式
![说明文加点词的含义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29a481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d.png)
说明文加点词的含义答题格式
说明文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xx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
![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48567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e.png)
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技巧
1. 嘿,你得看看这个呀!先想想,要是一个词能让整个句子活起来,那得多神奇!就像“他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中“风风火火”这个词,一下就让你感受到他进来的着急样。
这就是加点词的魅力呀!它能让描写更生动形象呢!
2. 哇哦,你知道吗?加点词就好像是句子里的闪光点呀!比如说“她的眼睛水汪汪的”,“水汪汪”这词不就把眼睛的神韵给表现出来了嘛,让你好像都能看到那双动人的眼睛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3. 嘿呀!注意啦!加点词有时候能传达出特别的情感呢!像在“他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中“恶狠狠”,就让你能体会到他当时的愤怒情绪啊。
这多厉害呀,一个词就能让情感这么鲜明!
4. 哎呀呀,加点词还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呢!好比“这道题我绝对会做”里的“绝对”,就强调了那种肯定的态度呀,多有力道!你说神奇不神奇?
5. 哇塞,想想看呀,加点词有时候是关键呀!比如说“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中的“一蹦三尺高”,哇,简直把他的高兴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呀!这就是加点词的妙处哟!
6. 嘿!别小看了加点词呀!它能让平凡的句子变得精彩非凡!就像“她笑起来像朵花”中“像朵花”,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想象到她那灿烂美丽的笑容啦?厉害吧!
总之,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那可真是不容小觑呀,能让文字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呢!。
说明文答题方法
![说明文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8af065551810a6f4248611.png)
一、说明方法及作用:
1、打比方:将….作…,从而生动形象的说明子事物…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2、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课刻印象,增强说明效果。
3、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
4、列数字:用其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令读者信服;
5、分类别:对事物的……分类加以明,使文章条理请晰、层次分明。
6、作引用:①具体说明事物...…特征(事理):②增文章的趣味性(或文学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二、加点应词的效果
用了“×ד一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的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三、说明文开文的作用:
1、点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
2、增加文章趣味性,激发
3、由…引出(说明对象,内容)…。
四、、说明文题目的作用(好处)
1、(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交代了……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点明本文说明对象。
(具体写出说明对象)
3、引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文学性。
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模板
![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86e13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f.png)
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模板表达效果一般是指文章中的语言,一般作用表达内心的想法或者介绍对象中所产生的的影响。
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1、比喻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了……特点,表现作者……之情。
2、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将……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动作,富有,表达作者……感情。
3、人物描写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了……描写方法,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情态,表现了人物……心理,揭示了人物……感情(或品质)。
4、词语理解型答题格式: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5、句子理解型的答题格式;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对此类命题,需要先弄清手法上的特点,进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句子的含义。
拓展阅读:表达效果有哪些1、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顺序、倒叙、插叙、补序四种记叙顺序。
2、描写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包括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描写等,表达效果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议论用在文章开头、中间与结尾表达效果是不同的。
文章开头的议论是点明主旨、总领下文,中间是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结尾是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4、抒情分为触景生情、咏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理等,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情景交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能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5、说明是把事物的特征、特质、性状等都说清楚,分为概说、解说、界说等。
解说包括定义、举例、数字、比较、引用解说等。
说明的表达效果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准确。
表达效果和表达特色的区别1、应用不同①前者可以体现文章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②后者在介绍对象中反映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心中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ü①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ü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ü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ü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ü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ü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1.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2.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
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3.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4.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答: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7.语言赏析或广告: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
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 见第13个知识点.结合第28答题点回答.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28.品味句子和关键词。
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29.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答:A、能或否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
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30.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3 1.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③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④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
二是表达方式:有五种。
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
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
32.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
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3.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
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指出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附送:说明文的结构小学作文200字说明文的结构小学作文200字心出去吧!”我头也不抬地回答,又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过了一会儿,呀,怎么那么难闻?我抽抽鼻子,猛然想起了妈妈出门之前交代的帮忙看锅的事情。
糟了,菜糊啦!这时候,门铃响啦,妈妈回来啦,妈妈看看菜,又看看我,无奈的摇摇头,说:你“真是个小书迷”。
这就是我,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我,怎么样,我很棒吧!介绍自己作文200字(五)我叫麦舒淇,今年9岁,在大新小学三(4)班读书。
我长着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洁白的牙齿,白白的皮肤。
我乐于助人,同学没笔了,我就会借他一支笔。
我喜欢打羽毛球,因为有一次爸爸教我打羽毛球。
后来,我比爸爸还厉害。
我喜欢数学,因为一年级时,我考了90多分,我开心极了,从此,我就很喜欢数学。
我胆子很小,因为我怕老师说我错了,所以我不敢举手发言。
同学对我的评价是:学习认真,胆子非常小。
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学习认真,胆子很小。
这就是乐于助人而且胆小的我,大家认识我了吗?篇三:说明文作文要求作文要求:1,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
4,运用说明方法。
5,写完后认真修改。
例如:作文提纲,首饰盒1、介绍首饰盒的产地及形状(列数字)2、介绍首饰盒的颜色(打比方)3、介绍首饰盒的用途4、表达自己对首饰盒的喜爱之情(作比较)范文:1)我爱我的悠悠球我有一个悠悠球,她的球盖是兰色的,分别用白色、红色写着“逆风”两个字,还画了几条旋风呢,煞是好看,在灯光下,兰色的外壳闪闪发光;球体是用高质量的铝合金做的,象一面镜子,更象一块配了大型精密滚珠轴承的钻石。
她不仅外表迷人,功能也不赖。
除了可以玩最基本的“睡眠”之外,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能调节轴距,能自由放宽、自由缩窄,对玩快打类花式与复杂搭绳花式很有利。
有一天,我去表哥家和他一起玩悠悠球比赛。
表哥可是个悠悠高手,我曾多次败给他,这次我们说好了比赛“滚筒”。
他先来了个睡眠,作出滚筒的样子,只见悠悠球一会儿在这根绳上,一会儿又弹到了那根绳上,一切都是那么自如和协调,看来他的技术是又有了长进。
该我了,我根据我的悠悠球的调节功能,改造了一下悠悠球,仗着她超强的稳定性和超控性很快完成了整套动作,和表哥打了个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