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
摘要目的分析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诊治。方法本次研究的50例中风患者对其采用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脾胃论治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同时,患者在治疗前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59±5.58)分,治疗后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3.48)分,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和患者脾胃机能失调、气机升降逆乱与气化失常息息相关,而脾胃论治可谓是治疗中风的关键,在中风各个阶段均需采取脾胃论治,并对患者应用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中风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中风;脾胃论治;病机;诊治
中风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也称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在医学界中,中风是与冠心病、癌症并列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本院为探讨治疗中风患者的有效手段,在本组研究中,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获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中华神经科学会所制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中风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51±8.55)岁;病程9~31 d,平均病程(16.58±
2.13)d;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失禁、面部僵硬症状,且睡眠质量较差,舌苔白滑,偶有头晕或者头痛感;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50例中风患者均采取通腑泻下法、健脾化痰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具体药方如下:①健脾化痰法:白术和石决明各15 g,钩藤12 g,夜交藤和半夏各9 g,天麻、甘草、茯苓与陈皮各6 g,大黄3 g,以清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口服;②补气活血法:黄芪30 g,当归、党参各20 g,陈皮、焦白术、钩藤、炙甘草和防风各15 g,升麻、柴胡各10 g,以水煎服,取汁200~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剂/d;③通腑泻下法:钩藤、金瓜蒌各30 g,菊花24 g,石菖蒲15 g,杜仲、黄岑和黄连各12 g,姜竹茹、栀子各10 g,1剂/d,煎药2次,取汁250~300 ml,3~4次/d口服。
1. 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2],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共计4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①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91%~100%;②显
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71%~90%;③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46%~70%;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4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59±5.58)分;治疗后,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
3.4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x-±s,分)
时间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值
治疗前 24.59±5.58
治疗后9.16±3.48
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P<0.05
2. 2 患者临床治疗情况50例中风患者通过脾胃论治后,治愈4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0%。
3 讨论
中风在《内径》中属于“薄厥”、“大厥”和“仆击”范畴[3]。从脾胃的角度论中风病病机:脾胃位居中焦,连下通上,是气机升降的中枢之地,因而患者气血升降逆乱和脾胃机能失常为中风病重要病机。而依据《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所言:“饮食变痰……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可见脾是产生痰的根源,痰浊淤积于内,阻滞脑络,最终导致患者神识不清。同时,痰浊还能阻碍患者气机,导致其气滞血瘀,久而久之就会化成虚火。由于患者脾胃升降失调,同时气血升降逆乱,致使痰携瘀、风、火阻滞于患者舌本脉络,导致患者言语蹇涩;流窜于肢体经络,则痹阻患者血脉,使其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同时,痰浊等会蒙蔽患者心神,导致患者出现神志障碍症状。
高粘血症、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病率较高,而健脾化痰法通常应用于中风预防中,使用白术、半夏、天麻等药物,可有效帮助健脾化痰,预防中风;通腑泻下法通常用于中风痰热证治疗中,中风痰热证即为中风急性期,处于火升气升、血随气走状态,容易致使患者脑络中血液外溢;而气火升腾、血热火盛又会导致瘀血,血瘀于血脉中,可导致血脉运行不畅,最终又加重出血。而
采取通腑泻下法治疗,可凉血化瘀止血,并配合熄风开窍、潜阳平肝等疗法,在中风痰热证中有显著疗效。而补气活血法通常应用于中风恢复期,《灵枢·五味篇》中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血为气帅,机体中气是否旺盛,同人的营养是否丰富、先天精气是否充足和脾、肾、肺功能是否正常相关。如果人体脾胃虚弱,气虚致使气血瘀滞,痹阻脉络,导致肢体乏力,甚至半身不遂、手足水肿。因而最宜使用补气活血法,帮助患者通经活络。
综上所述,以脾胃论治中风,使用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来福. 浅析从脾胃论中风病的病机及诊治. 光明中医,2012,27(6):1139-1140.
[2] 杨军伟.从脾胃论中风病的病机与诊治.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81-3082.
[3] 苏秋彦.从脾胃论治探讨中风病病机及诊治.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