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红色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的红色历史
摘要:哈尔滨作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它的红色历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哈尔滨的红色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历程,了解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加深对我们党光辉历史的认识,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哈尔滨;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
一提起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东方的小巴黎”、“东方的莫斯科”。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哈尔滨也是一座革命的城市,红色的城市。哈尔滨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更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回顾哈尔滨的红色历史,不仅能继承光荣传统,还能正确定位哈尔滨的城市精神,继承和发扬哈尔滨的革命城市精神,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党组织在哈尔滨的建立及早期活动
(一)哈尔滨建党的基础
哈尔滨近代工业的兴起和产业工人的形成,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的。当时的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是哈尔滨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工厂除了俄国工人外,还有中国工人1 600多人,是当时东北北部唯一集中的产业工人队伍。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通车,哈尔滨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其他的实业也开始兴起。从1898年到
1911年,包括铁路工人、机械制粉工人、电业工人、航运工人以及印刷工人等在内的产业工人,形成了哈尔滨早期的产业工人队伍。1905年的俄国革命对哈尔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哈尔滨的俄国工人以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为基地,开展活动,向中国工人宣传革命思想。1907年的5月14日(也就是俄历的5月1日),中俄两国数千名铁路工人在太阳岛上举行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在工人运动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最早得到消息的哈尔滨铁路工人又开始了新的斗争。从1918 年开始到1920年止,中俄工人一共掀起了四次罢工高潮。这个时期哈尔滨的工人运动,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当时哈尔滨的工人阶级,除具有一般工人所具有的,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受压迫最深、组织纪律性最强等特点外,也是当时中国较早接受社会主义思潮和十月革命影响的一支队伍。就是这样的队伍,为哈尔滨建党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这主要说的是全国的情况,然而在哈尔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要比国内其他地区早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哈尔滨地处于我国的最北方,与俄国相邻。更重要的是,1903年全线通车的中东铁路由于和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接,因而就成为了传播俄国革命思想的重要渠道。当时马列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的。一是,直接接受俄国革命的影响。二是,红色俄文报刊的影响。
三是,旅俄华工带来最新的革命信息。四是,通往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五是,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基地——东华学校。其中,“红色之路”不仅拓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就成为这条“红色之路”的必经之地,所以说哈尔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中共哈尔滨组的建立及早期活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十分重视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工作组织,曾多次派人到东北考察和开展革命活动,筹建党团组织。
1923年3月,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根据罗章龙的建议,正式派遣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筹建党团组织。陈为人、李震瀛来到哈尔滨之后,从开展革命宣传入手,培养进步青年,筹建党团组织。为反对日本和白俄对哈尔滨新闻的垄断,1923年9月,陈为人、李震瀛创办了哈尔滨通讯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哈尔滨创办的第一个新闻机构。
1923年10月,在陈为人的领导下,中共哈尔滨组正式成立,成为我们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地方党组织,隶属中共中央,担负着全东北的建党任务。中共哈尔滨组的建立,标志着哈尔滨乃至全东北的革命斗争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以后,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不再是自发的,而是在无产阶级先进政党领导下的有组织的、有成效的自觉行为。
中共哈尔滨组建立以后,陈为人、李震瀛还针对当时哈尔滨教育落后,只有两所私立中学,广大青年没有受教育机会的情况。从开展平民教育入手,于1923年11月22日创办了哈尔滨青年学院。
二、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哈尔滨人民的革命斗争
(一)党组织的整顿、恢复与发展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为了加强党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满洲省委。北方局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由曾经在哈尔滨从事过革命活动的陈为人,到东北组织召开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建满洲省委。1927年10月24日,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会议听取了陈为人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报告;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议案》;建立了第一届中共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陈为人任临时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会议决定将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中共满洲省临委的成立,标志着东北人民的革命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使东北三省各地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使东北地区的反帝斗争有了领导中心,陈为人带领省委一班人进行了积极的开拓性工作,为今后的满洲革命斗争,创造了良好开端。
1928年,中共中央决定于6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国内形势十分紧张,于是党中央就决定把这次会议安排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会议之前,全国和各地的代表将分批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当时,为了保证中共“六大”代表的安全,使
“六大”会议能够准时在莫斯科召开,党中央在哈尔滨设立了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并委托中共哈尔滨县委做好安排工作。1928年4月初,哈尔滨县委建立了护送“六大”代表接待站,就设在当时的道里区外国四道街14号的一座平房里。哈尔滨护送“六大”代表接待站,一共接待了四十多位代表,其中有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罗章龙、夏曦等,全部代表都安全到达莫斯科,保证了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顺利召开。我们哈尔滨的地下党组织和党员为中共六大的召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和斗争
1928年11月9日,在哈尔滨爆发了一场以爱国学生为主体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劫夺中国路权的斗争,这场斗争被称为“一一九”反修五路运动。“一一九”运动与东北各地维护路权的斗争相结合,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此后,日本虽然又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实现所谓《满蒙五路协约》,但是面对各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东北地区霸权的复杂斗争,尤其是东北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开工修筑“五路”的野心最终没能得逞。
1929年12月,由于中东路事件导致的中苏战争,以中国方面失败而告终。为了领导由此事件引发的中东铁路工人斗争,在此期间刘少奇曾两次来到哈尔滨视察,并指导了中东铁路工人运动。1930年2月13日,召开中东铁路工人代表会议。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以全国总工会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在广大工人的强烈要求下,1930年4月,地方和铁路当局被迫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