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知识要点】【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要点】[难点解析]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2018-2019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知识要点归总
2018-2019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知识要点归总一、原始社会时期,从事农耕生活氏族有哪些?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最早的人类名称元谋人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情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社会组织:原始人群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外貌特征: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木棒用火情况: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生产活动:采集野果、偶尔猎获动物社会组织:原始人群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代表)时间:距今约三万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外貌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用火情况:会人工取火生产活动:采集、狩猎、捕鱼观念: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社会组织: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其他:其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2.原始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耒耜居住情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会挖水井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制箭头、渔叉、渔钩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彩陶、纺织、制衣父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的代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使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还出现铜器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二、在传说时期,黄帝教会人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历史传说中,黄帝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们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新人教版2019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用途:饮食、祭祀、军事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3、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4、代表性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做工精美)二、甲骨文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者:清朝官员王懿荣3、地位: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6、有些青铜器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一、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1、原因:(1)周王室衰微,控制力减弱;(2)各诸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4、影响:利:有利于局部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5、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七雄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桂陵之战—魏(庞涓)、赵、齐(孙膑)—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庞涓)、齐(孙膑)—减灶计长平之战(规模最大,最激烈)—秦(白起)、赵(赵括)—纸上谈兵二、商鞅变法(重点)1、背景:(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2)新型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政治)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七年级上册人教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元谋县)。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会制造工具,而动物不会。
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注:我国原始人类活动遗址都靠近水源,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是世界上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三地原始居民情况列表: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栗、蔬菜的国家。
第 3 课 华夏之祖 一、炎黄战蚩尤:1、约公元前4---5千年,炎帝和黄帝联合,在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2、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黄帝-----“人文初祖”:1、黄帝对文明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2、黄帝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3、黄帝手下仓颉发明了文字4、伶伦编出乐谱。
三、尧舜禹的“禅让”:1、尧:生活敛朴,克已爱民。
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3、禹:带人治水,与群众共甘苦,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禅让:经群众推举,首领考察后让位给新首领的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奴隶社会开始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相会禹建都城在阳城,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监狱。
4、夏朝历四百多年,最后的国王夏桀。
二、商汤来夏和武王代纣:1、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来夏建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2、汤任用大臣伊尹,要求臣下“有功于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10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10课)2018-2019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10课)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
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3万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懂得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粟:北方地区栽培粟和黍。
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河姆渡和半坡人的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1. 炎黄联盟:距今约四五千年;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盟;.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炎黄大败蚩尤;华夏族形成;黄帝和炎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海内外的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2.传说中炎帝和黄的发明(1)炎帝: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种植蔬菜、五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019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考试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人(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1.元谋人: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在西南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
人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到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还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作为工具。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在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发现,他们的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相互交换生活用品。
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1.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栗,饲养猪.狗,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冬暖夏凉)。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居住干栏式的房子(通风防潮)。
3.大汶口氏族人:距今时间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1.农耕和医药的始祖是炎帝,号称“神农氏”。
仓颉造字,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2.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轩辕氏)部落在阪泉之战中炎帝失败,后与皇帝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黄帝在涿鹿大败蚩尤,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人文始祖/人文初祖)3.黄帝发明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②他的妻子嫘祖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
4.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
(尧—舜—禹:治水)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标志: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附录(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
附录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二、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型。
2.乡村聚落3.城市聚落4.区域往来(1)必要性: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乡村聚落主要为城市提供农林牧渔产品,而城市为乡村聚落提供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服务。
)(2)区域往来的内容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①人才交流: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
②技术交流: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
③经济交流:到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
④信息交流:网上查找就业信息。
5.造成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的种类: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军事地图,气候分布图,人种分布图,语言与宗教分布图等。
(1)等高线地形图①等高线: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②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
③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
④等高距:在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之差,叫作等高距。
山顶(山峰):通常用“▲”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河流出现在山谷)鞍部:两座山峰之间下凹的部分,为山地的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叠成锯齿状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区域,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的区域,坡度越陡峭。
爬山时选择缓坡相对容易、省力(但走的路程会更远)(2)分层设色地形图(见课本附录《世界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如仅答实现统一,给1分)。(2分)废 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 货币;建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答出至少三 项)。(3分)
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 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考点四、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都城: 长安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统治政策: 休养生息的政策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 量的钱粮,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新
增)
表现 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
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考点五、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 政治 影响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
从此诸侯国一蹶不振; 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使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 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 的改善。
中考链接 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 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 交子 D.会子
★
★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 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 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主题
具体内容 背景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
“文 景
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 措施 一
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重点复习资料1.中国古代有许多远古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2.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进入部落联盟时代当时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黄帝、蚩尤。
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输给了黄帝并归顺组成了炎黄部落炎黄部落在后来的逐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黄帝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并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炎帝黄帝由于突出的贡献被我们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中华民族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民族而是在很多的部落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的融合和同化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不断的去异存同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4.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的发明比如炎帝他叫人民种植五谷蔬菜制作生产工具(骨耜)会煮盐叫人民开辟集市互通有无医病救人制作陶器教民纺织、制作乐器琴瑟、还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被称为神农氏。
5.黄帝也有很多的发明传说黄帝会制作车船、建造宫室、挖掘水井、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他的部下仓颉造字、隶首发明了算盘、伶伦发明音律、他的妻子嫘祖擅长缫丝技术。
6.远古的这些传说往往夸大了许多历史事实但是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大量的考古发掘印证了传说中的许多事物虽然传说不完全可靠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
7.在黄帝之后的黄河流域有三个较大的部落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他们为了对付共同的水患结成了部落联盟。
8.禅让制就是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但其实质是部落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
9.尧是陶唐氏的首领他教化人民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在年老之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舜在位时制定刑罚、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并派大禹治理水患晚年时候又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治水成功的大禹。
10.大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采用疏导的方式将洪水引入大海从而解决了水患声望大增最后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大禹的身上有着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克己奉公的精神还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课时知识背诵手册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课时知识背诵手册第一部分课时知识背诵手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程标准●知道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生活在今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3.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于1921年被发现,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4.北京人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5.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工具: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2)生活组织形式: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6.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
7.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1)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用火:懂得人工取火。
(3)生活: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能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有了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过着集体生活,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1.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河姆渡人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 000 年。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汇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1、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掘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距今时间?去哪里探寻他们?元谋人 170万年云南省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北京人4、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什么石器?用火上有何不同?打制石器(旧石器)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如果想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参观的遗址有哪两个?河姆渡人遗址和半坡居民遗址3、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农耕居民的是?住什么房子?种什么农作物?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水稻4、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农耕居民是?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房屋?种什么农作物?他们还能制造什么用具?穿着方面,半坡居民已经学会什么技术?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粟彩陶简单的纺织、制衣。
5、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使用什么石器? 都处于什么时代?都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第3课远古的传说1、什么战役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阪泉之战2、轩辕氏指的是谁?他在哪一战役中平定蚩尤乱?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人文初祖还有谁?黄帝涿鹿之战人文初祖炎帝3、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炎黄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华夏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联盟发展而来的)4、“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尧舜禹时期禅让制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建立者是?夏朝禹3.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开始?世袭制4.商朝又称殷朝,是因为历史上谁曾迁都到殷?盘庚5.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是?时间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6.“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的西周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西周的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中考目标要求:了解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
二、课文内容提要:1、元谋人: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⑵距今年代:三万年⑶生产和生活: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渔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过氏族生活,共同劳动,没有贫富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中考目标要求: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课文内容提要1、河姆渡原始居民: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⑷居住:干栏式房子。
2、半坡原始居民: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⑷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第3课华夏之祖一、中考目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课文内容提要1、炎帝: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
炎、黄部落结盟后长期发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号称“人文初祖”。
①相传建造房屋,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②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
③后人常以“炎黄子孙”自称。
3、尧舜禹的传说:⑴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①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
②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⑵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后,推举舜做继承人。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元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最早的人类。
3.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地点:店龙骨山〔3〕体质特征:人还保存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生产生活:制造和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4.房山店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
5.山顶洞人与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根本一样;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场佩带装饰品;已经会人工取火。
二、星罗密布的氏族聚落1.最具代表性的氏族和聚落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3.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炎帝是神农氏。
2. 华夏族的形成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在逐鹿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联合,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3.尧舜“禅让〞皇帝之后,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4. 大禹治水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和懂得奉献的精神。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4. 比拟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夏商西周的更迭1. 夏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国家〔1〕背景: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承受各部落朝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预习+知识梳理+习题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晋被瓜分成韩、赵、魏。
2、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3、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变法。
4、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5、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6、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也反映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预习提纲一、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被三家大夫瓜分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到中间)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
二、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和进一步推广,社会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求,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3.时间:公元前356年,任用主持变法4.内容:1)政治:①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③改革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禁止私斗。
2)经济:①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
3)军事: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意义:①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各国变法改革的历史意义: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者: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在成都附近的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内江用于,外江用于。
3.作用: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一、选择题1.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其中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其入选的理由是A.已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C.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建造房屋,进入农耕社会D.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步入了新石器时代2.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请你根据下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提示1: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谷物和蔬菜提示2: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4.某朝代为巩固疆土实行了新的政治制度,形成的形势如下图所示。
这一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井田制D.分封制5.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这表明当时青铜器A.生产规模宏大B.制作工艺高超C.象征权力大小D.分布地域广泛6.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利用右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B.平王东迁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7.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局面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8.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秦灭六国统一全国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9.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芈月的姐姐在前往秦国途中生病了,芈月拿着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
”在秦统一后,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哪些可以解决芈月遇到的上述问题()①秦始皇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窄②秦始皇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的地点是在大泽乡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统治D.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1.《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最突出的地位是()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文笔优美,人物栩栩如生C.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D.作者公正记事,秉笔直书12.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
2019年秋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课标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史前时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参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
●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
●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元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3.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3)体质特征: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生产生活:制造和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4.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
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已经会人工取火。
二、星罗密布的氏族聚落1.最具代表性的氏族和聚落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3.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炎帝是神农氏。
2. 华夏族的形成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在逐鹿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联合,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3.尧舜“禅让”皇帝之后,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4. 大禹治水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和懂得奉献的精神。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4. 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夏商西周的更迭1. 夏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国家(1)背景: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接受各部落朝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2)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筑城堡、建军队、制刑法、设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3)“家天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3.商朝末代国王纣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6.怎样算时间?(1)所算时间在同一侧,用大的减小的。
(2)如果不在同一侧,用以下计算公式:公元前时间+公元后时间-1=相隔时间二、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统治(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各个诸侯,称为“受民受疆”,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贵族、平民与奴隶3.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夏、商、西周主要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三、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 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王室日益衰弱,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别国的支配权,展开争霸战争。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最先称霸。
①原因:东方大国,盛产渔盐;管仲改革,国富兵强;“尊王攘夷”,策略政策。
②标志:公元前251年,葵丘会盟。
(2)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出国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
2. 战国七雄(1)公元前475~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指韩、赵、魏、楚、燕、齐七国。
(2)“合纵”:六国联合抗秦(3)“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四、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1.商鞅变法(1)目的:富国强兵(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1)含义:商朝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
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2)意义: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2.青铜器⑴青铜器:商朝的青铜制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青铜器是指铜、锡、铅的合金。
⑵代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⑶意义: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六、思想的活跃于百家争鸣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 百家争鸣。
七、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⑴修筑: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⑵组成: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⑶意义: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神奇的编钟⑴组成: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⑵意义:大型编钟的出现,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⑶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编钟。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一、秦帝国的兴亡1.“秦王扫六合”⑴原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秦统一的进程加快。
⑵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⑶意义: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霸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局面。
2.陈胜吴广起义⑴原因:根本原因是秦朝实行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遇雨误期。
⑵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二、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⑴确立至高无上的黄帝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⑵在中央设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⑶在地方,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2.车同轨,书同文⑴统一车辆形制。
⑵统一文字。
⑶统一货币。
⑷统一度、量、衡制度。
3.御匈奴,修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
4.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四、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措施⑴思想文化方面: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延续了2000多年。
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⑵政治方面: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2..影响:汉武帝在位期间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拓创新,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步入鼎盛时期。
四、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
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年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⑵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⑶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2.丝绸之路⑴形成: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
⑵路线:从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是当时横穿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
⑶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五、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⑴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纸。
⑵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⑶作用: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⑷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医学⑴张仲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阑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⑵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
3.数学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
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六、昌盛的文化1.史学⑴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编写成《史记》。
⑵《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的形成二、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⑴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⑵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