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累积与运用1. C 2.C 3.B 4.B
理解与鉴赏1.①全:确定是。

②安:疑问代词,怎么。

③固:当然。

④循:遵循。

2.⑴你不是鱼,怎么了解鱼的愉快呢?⑴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了解鱼的愉快是可以肯定的。

3.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例如: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

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推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推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是胜利者。

但是从论辩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拓展与提高1. ⑴伐:征伐。

〔征讨〕⑴阳:山向阳的一面。

即山的南面。

⑴以:介词,凭借。

⑴以:介词,表因果关系,因。

2.春天出征,冬天返回,〔于是在路途中〕迷失了道路。

3.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简单把事情办好。

4.今人不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5.答案要点:①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时候,尚且能“不难师于老马与蚁〞,这说明了人们应该向他人或事物学习有益的知识。

②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鹏之背”中“背”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背负重任B.虎背熊腰
(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翻译:你不是鱼,?
(3)品其文·揣摩感悟:《北冥有鱼》通过(艺术特色),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与惠子围绕“
3.答案(1)B
(2)①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 它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②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雄奇的想象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4)(示例1)成语:鹏程万里(示例2)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解析(1)“鹏之背”中的“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A.背负重任:担负着重大任务。“背”是“担负”的意思,读bēi。B.虎背熊腰:像老虎的脊背,像熊的腰身。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故选B。
写作提示:①说明公益广告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70字左右。


答:
答案全解全析
读·书
1.答案




读·思
2.答案(1)màn(2)kūn
(2)B
(3)①不知道有几千里②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①美好境界(或“理想世界”等)②九万里风鹏正举③硕大无比(或“志存高远”等)④力大无穷(或“善借长风”等)
(2)注意句中重点词的解释,如“怒”在这里是“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安”是“怎么”的意思。
(3)大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虚构出来的宏大形象,所以说其艺术特色是“雄奇的想象”。庄子在濠梁之上发出了“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感叹,惠子紧接着追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见二人辩论的焦点是“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 《庄子》二则同步测试附解析

部编版语文 《庄子》二则同步测试附解析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度之正:有陵暮之意。②期:楚国的别称,③机(jī):古样,析福很灾。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孙叔数疾 ②王数封我矣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其地不利,而而名甚恶 ②孙叔放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3 孙叔数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4 “孙叔放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把握和对联知识,需要考生认真归纳,语言凝练,同时对仗工整 。 二、<b >课内品读练
7.【答案】 (1)悠闲自得;固然;根本,这里指最初的话题;完全,肯定(是这样) (2)C 3①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②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 道 的啊。
2 句子翻译。主义者重点词语的翻译,如“不利”意为“土地贫瘠”;第一个“知”为通假字,指“智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这句话理解后 就会 迎刃而解。 4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主题的把握,需要认真阅读原文,利用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进行归纳和总结,最 后 得出主题——做人不可贪心不足。 【点评】文言文阅读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路,认真体会文章主旨, 再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归纳概括。 【附参考译文】
3.【答案】大鱼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气息,这里指风;这;怎么 【解析】【分析】文言文实词翻译。如“鲲”为不常用的字;如“怒”、“息”、“是”、“安”则为古今异义字。需 要学生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记忆。 【点评】文言文实词中,很多词语和今天发生了变化。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需要学生 在学习课文中结合注释,认真体会,多积累记忆。 4.【答案】 (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解析】【分析】古文一般型默写。需注意重点字的字形,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抟”。 【点评】做此类题,会背会默写时关键,其次还要对重点字词,易错字词强化训练。 5.【答案】 (1)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 2 鹏鸟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4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解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需要考生认真理解句子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徙”、“若是则已矣”、“ 全矣”等。再组织语言将句子翻译通顺。 【点评】句子翻译关键是翻译好重点字词,全句要忠实于原文,还要句子通顺,直至达到语言优美。 6.【答案】超然脱俗,庄子论鱼乐。(睿智善辩,庄子巧用喻。)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对对联。需要对内容有整体把握,即庄子谈论鱼之乐;还需要对对联知 识的掌握,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词性整齐。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志怪者也志:记载(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2)固不知子矣固:本来(3)全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4)请循其本循:追溯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核舟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下列加下划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志怪者也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子非鱼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 不知其旨也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 “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理解型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理解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tuán)C.鲦鱼出游从容(táo)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5.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 背诵《北冥有鱼》,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

(1)《逍遥游》中的大鹏体形硕大无比,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文中表示此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例子与大鹏鸟的“徙于南冥”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成语都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成语,简介演变出这一成语的寓言故事的情节,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越俎代庖呆若木鸡我选择: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目录:一、阅读理解二、综合运用一、阅读理解1.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____。

答案:虚无主义2.庄子认为人类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以何种态度去“医治”她?答案:人类最大的毛病在于无法摆脱执念,庄子认为应以“养生之道”去“医治”她。

3.孔子为什么要见庄子?答案:孔子出于对学术上的兴趣而要求会见庄子。

4.庄子有关“惠施”的寓言想说明什么问题?答案:庄子想借寓言告诫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要轻易去指责别人,而要从自己的心理入手,摆脱自己的执念”。

二、综合运用1.列举庄子的2-3个知名寓言故事,并简述其内涵。

答:例子:(1)庄子和他的马故事概述:一天,庄子的邻居看见他的马非常美,并且力气很大,就对他赞不绝口,并且想买过来。

庄子说:“这匹马很特别。

”忽然他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它看起来有精神,但实际上它并没有。

它看起来强壮,但实际上它并不强壮,因为它仅仅是一匹马,这匹马和其他马一样。

就像它的主人庄子一样,虽然貌似聪明,但就其实上来看是一样的无用之徒。

”内涵: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即虚无主义。

庄子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固定的标准,只有不断变化之中的物事,并且人真正需要追求的是超脱于这个世界的精神自由,追求个人的内心宁静。

(2)惠施饿死了故事概述:庄子和惠施散步于桥上,惠施对庄子的哲学理念提出质疑而不能苟同。

庄子说:“试着跳下桥,你会发现,我既可以救你,又可以不救你。

如果我救你,我并不能使你痛苦消退,反而使你的痛苦能够继续。

如果我不救你,那么你将永远不会知道黑暗什么时候会到来。

所以,我不能使你的生命稍继续下去。

”惠施的意识到了庄子哲学的智慧。

内涵: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述了庄子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即人类最大的毛病在于无法摆脱执念,应以“养生之道”去“医治”自己。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追求个人的内心宁静去安身立命。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尘埃(āi)B.北冥(míng)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第一问:《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第二问: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惠子的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很难正面回答,庄子以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摆脱被动,化解“危机”。

惠子以退为进,先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后以此类推并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把庄子逼到更为尴尬的境地。

庄子偷换概念,在“安”字上做文章。

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庄子故意曲解为“在哪里知道”,并答以“我知之濠上也”,结束了这场论辩。

2.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认为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参考答案:1.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安:怎么。

4.循:追溯。

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北míng()(2)kūn()鹏(3)tuán()扶摇(4)迁x()(5)齐xié()(6)正色yé()(7)háo()梁(8)tiáo()鱼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著作,33篇,分内外杂三类。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一书,文章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鲲之大,。

(2)怒而飞,_。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上天情形的句子是:,。

(5)庄子《北冥有鱼》中用大鹏鸟来比喻追求功名的宏伟志向的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_,_._。

(6)宁宁看到欣欣又在看书,就说:“别看了,看会儿手机吧,比书好看多了。

”欣欣笑着说:“_,_?”(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语句作答)4.重点实词积累。

(1)怒而飞怒:,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2)垂天之云垂:(3)志怪者也志:(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5)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气息,文中指(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7)其正色邪色:(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9)请循其本循:5.一词多义。

(1)之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于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鱼之乐也助词,(2)其其名为鲲代词,其正色邪表示选择其视下也代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北冥有鱼“冥”同“溟”,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海洋运输(2)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野中的,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3)是.鱼之乐也古义:今义:常用作判断动词(4)安.知鱼之乐古义:今义:安全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课内主旨归纳8.《北冥有鱼》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进而说明了这一道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答案不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试题(答案不全)

《庄子》二则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 )冥:() (2)鲲:() (3 )鹏:() (4)怒:() (5 )垂:() (6)海运:() (7)天池:() (8)志:() (9 )怪:() (10)水击:() (11 )抟:() (12)去:() (13 )息:() (14)野马:() (15)尘埃:() (16)苍苍:() (17 )极:()(18)我知之濠上也() (19)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0)子固非鱼也() (21)鲦鱼出游从容()(22)是鱼之乐也()(23)全矣()(24)请循其社()( )(25)云者()(26)子之不知鱼之乐()(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山不在咼,有仙则名.。

()名列前矛。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北山愚公长息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 鹏之徙于南冥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⑷而: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入则无法家拂士()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⑺其: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三•填空。

(1)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题目是编者加的。

(3) 出自本课的成语有: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四、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作者主要通过鲲鹏变化、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完整版)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doc

(完整版)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doc

20《庄子》故事两则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⑵.非醴()泉不饮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⑷.鯈()鱼出游从容答案:⑴ yuān chú⑵ l í⑶ háo liáng⑷tiáo2.解释下列加点字⑴.惠子相梁⑵ .非梧桐不止⑶.是鱼之乐也⑷ .安知鱼之乐答案:⑴ .做宰相⑵ .栖息⑶ .这⑷ .怎么。

3.《〈庄子〉故事两则》节选自《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庄子即,国时期宋国蒙人,家。

答案:《庄子 ?秋水》庄周道庄周战哲学课中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解析:本题 A 项中“国”应理解为“国都”,B项“于”是“向、到”之意, C 项“吓”应解释为“吓唬”。

D 项解释正确。

答案: D3. 一词多义4. ⑴于发于南海()于是鸱得腐鼠()⑵固子固非鱼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解析:一词多义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平时要注意积累辨析。

解答本题时,根据该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其作用来理解,该词的含义应能将其前后的词语连接起来。

答案:⑴ 于:介词,引出动作处所,从。

于:介词,在⑵固:副词,本来。

固:副词,固然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于是鸱得腐鼠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请循其本D. 鹓鶵过之解析:本题中 A 项中“于是”在句中并非一个词,而是一个介宾短语,这个短语是由介词“于”加上代词“是”构成,可译为“在这时” ,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答案: A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B.惠子相梁C.庄子来,欲代子相D.我知之濠上也解析:本题中有三项属于词类活用,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A 项中“过”由名词“过错”变为动词“犯过错”, B、 C 选项“相”由名词“辅助君主的人”变为动词“当宰相”,只有 D 项是一般用法。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请循.其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B.《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C.亦若是.则已矣。

(判断词)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何,怎么)4.下列对《北冥有鱼》一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秘莫测。

当然,这样的鱼和鸟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没有的。

B.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去万里游。

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做了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C.本篇的核心思想是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

D.本文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姓庄,名周。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C.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D. 后世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6.按提示填空。

(1)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2)《庄子·北冥有鱼》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洋一直喜欢玩游戏,他就要参加中考了,妈妈劝他不要再沉迷于游戏了。

没想到,他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来回应妈妈,令人啼笑皆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其翼/若垂天之云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án)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 D.鲦鱼出游从容(tiáo)3.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4.填空。

(1)庄子,名,宋国蒙人,时期哲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

(3)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5.对于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可以搜集庄子和惠子的资料后阐述观点。

(100字左右)6.阅读《北冥有鱼》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

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二、阅读与理解(一)课内阅读(甲)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①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庄子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一、课文阅读题。

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犹:无敢应者:几矣:2.翻译句子。

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二、类文阅读题。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

②踦:yǐ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③砉:huā象声词。

④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

⑤中:zhòng合乎。

⑥会:音节,节奏。

⑦进:超过。

⑧硎:xíng磨刀石。

1.解释加粗词。

倚:道:间:游:2.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5.阅读本文,你有何启示?◆能力题三、阅读文言文。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干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这一则故事中,庄子用了精彩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指出下面各词的比喻意义。

鹓:鸱:功名利禄:2.在这则故事里,庄子把自己比做,把惠子比做。

新人教版语文8下《庄子》二则 练习题24张附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8下《庄子》二则  练习题24张附答案
一项是( A )(3 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
于“的”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容迅速往上升 C.野.马.也,尘埃也 游动的雾气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
是……还是……
10.庄子在文中把鲲鹏描写得如此神奇,有什么作用? (4分)
(1)文中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 大鹏的不凡过程,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 做万里游,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当然,这 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这给寓言故事 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2)寄托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表现了他的美好向往之情。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D )(3 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
(5)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 )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7)天之苍苍,其.色正邪( 表选择 ) (8)亦若是则已.矣( 罢了 ) (9)是.鱼之乐也( 这 ) (1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疑问代词,怎么)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 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 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 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 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 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 哉!意成乎道也。”

《庄子》二则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庄子》二则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庄子》二则测试题(100分)一、填空题(共76分)1.名句默写。

(每空2分,共16分)(1)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鹏之巨大的句子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每空2分,共24分)(1)北基t鱼冥:(2)型而飞怒:(3)H天之云垂:(4)在怪者也志:(5)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拎:扶摇:(6)去以六月息者也息:(7)亦若是则已矣是:(8)玄知鱼之乐安:(9)此不知子矣周:(10)全矣全:(11)请循其本循: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4分,共24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4.填空。

(每空2 分,共12 分)(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 ___ ,_____ (朝代)时期哲学家,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篇、杂篇11 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_______ 》。

题目是编者加的。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__________ 、________ 。

二、简答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每题 4 分,共8 分)1.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北冥有鱼》一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三、阅读题(共16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与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与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梁( ) 鹓鶵..( ) 醴.泉( ) 鸱.( ) 吓.!( ) 濠.梁( ) 鲦.鱼(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惠子相.梁( )A.做宰相B.帮助C.看(2)于是..鸱得腐鼠 ( )A.在这时B.与现代汉语同,做连词C.在这个地方(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A.齐全、全面B.完全,确定是C.全部(4)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A.不紧不慢B.镇定自若C.悠闲自得(5)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A.煮熟的食物B.精挑的果实C.竹实,竹子所结的子(6)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A.国都B.国家C.国内4、一词多义。

⑴于发于南海()于是鸱得腐鼠()⑵固子固非鱼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5、(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二、课时达标6、《惠子相梁》中庄子讲故事用意是什么?7、《惠子相梁》中的惠子和庄子各是怎样的人?8、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9、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10、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三、能力提升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1-14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
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鹪鹪的故事中鹓雏比喻什么样的人鸱比喻什么样的人腐鼠比喻什么
4、从这则故事中,你看出惠子是个怎样的人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三)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
..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吾非至于子之门
D. 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4、本选段主旨为:
(四)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iàng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tiáo
2、《庄子秋水》战国道
3、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
4、①于:在;从;到;在
②之:他(指惠子) ;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鱼之来)。

5、做宰相;有人;发语词,用于句首;栖息;
甘泉,甜美的泉水;在这时;邪通耶,吧;
这;怎么;完全,确定是。

6、(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7、言之有理即可。

8、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二、文言文阅读。

(一)l、(1)国都、京城(2)叫做(3)抬头(4)用2、①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②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③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3、鹈鹪比喻不慕名利的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4、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二)l、(1)固然(2)本来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

是他内心愉悦的外化。

(三)1、(1)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认为(3)面朝东(4)轻视2、C
3、这是说的我啊。

4、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四)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