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其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5年/4月/23日/第361版

学术探讨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其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淑媛

作者简介:刘淑媛(1990—),女,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在读研究生,学校: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摘要:去年4月份,我国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地位。本文中笔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模型为基础,从人与自己、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的三个维度编制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型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OECD;指标;评价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较之以往,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是较突出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片面发展。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不足。针对我国现阶段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去年4月份,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这是“核心素养”这一崭新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之中,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地位。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学界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很多,其中成尚荣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基础性是核心素养的最根本特性,把握住基础性才能把握住核心素养研究与发展的命脉。”[2]辛涛等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为“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按照学生发展规律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3]基于各位前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的分析和思考中,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首先应该准确把握“核心”的含义,核心应该是最基础、最关键,足以支撑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又是外围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影响和促进外围素养的养成,与外围素养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模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模型,是早期建立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项目之一,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核心素养模型区别于以美国“21世纪技能”为代表的整体系统型和以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为代表的同心圆型,属于并列交互型。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这一素养模型为基础,大体围绕人与自己、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的三个维度进行编制。在核心素养指标的内容上,存在共同的国际化趋势。在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的目的上,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目标。此外,各国在追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会根据本国教育发展现状和特色,构建本土化的核心素养模型,得各国的核心素养指标具有本土化特色。

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的构建

笔者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模型为基础,以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的三个维度建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型,这些核心素养指标的关系为并列交互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下表:

(一)人与工具

在人与工具这一维度中,笔者认为最核心的素养应该是掌握基础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首先,在基础的生存技能中,语言的掌握、数字以及文字的正确运用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素养,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绕开的最基本的工具,缺乏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很难谈及个人的发展。其次,在发展技能中,主要是科技和信息的掌握。当今是科技和信息社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人与自己

在人与自己这一维度中,首先是健康成长,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忽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健康成长是其他核心素养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尤其关键。其次,有效认知并管理自我,虽然正确认知自我并实现有效管理自我是不容易的,但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一个人只有正确认知自我才能正确作出选择,只有有效管理自我才能保持理智,拒绝冲动。再次,需要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的品质,独立自主、坚韧不拔是个人意识和个人努力实现的保障和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后,终身学习和追求发展,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在现今,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管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终身学习都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三)人与社会

在人与社会这一维度中,首先是具备公民意识,拥有良好的德行。社会是来自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群组成的大家庭,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遵守和维护。良好的公民意识和优秀的德行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障。其次,需要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敏感性,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如果缺乏时代发展的敏感性,则个人和社会都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最后,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是巨大的,团队合作能够集集体智慧高效完成任务,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更显重要。沟通能力作为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技能,不仅是个人生存的必备能力,也是个人在社会上有效立足的法宝。

四、评价标准

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核心素养的构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当前个人、社会、国家的价值要求,以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不仅能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也与国际上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相一致。”[4]第二、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应把握基础性和关键性,注重正面引导。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上,应避免贪大求全,贪大求全可能会导致中心不明确,甚至造成偏离教育的根本目标。抓住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