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血脂检查结果的因素
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探究

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探究赵小平【摘要】目的探究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血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血生化检验结果 ,分析统计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结果200例患者经血生化检验发现血清胆固醇异常者有110例,包括高胆固醇82例、低胆固醇28例,高胆固醇发生率高于低胆固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高胆固醇的主要原因为糖尿病、肝脏病变等;引发低胆固醇的主要原因为肝硬化、ɑ脂蛋白血症等.结论血生化检验发现高胆固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有效控制胆固醇水平,防治或减少高胆固醇发生.【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4【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高胆固醇;异常原因;探究;原因【作者】赵小平【作者单位】湖北省麻城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北麻城 43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饮食缺乏规律,饮食摄入不合理,从而导致血脂异常。
而在临床中血脂异常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征光,存在这种现象后,人们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如发现或处理不及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3]。
因此,在血生化检验时,分析统计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针对原因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有效预防血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4-6]。
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选取本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血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血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33~83岁,平均年龄(58.7±10.4)岁。
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参与研究。
性别因素对人体血脂影响的研究

性别因素对人体血脂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对人体血脂有着显著影响。
血脂是指在人体血液中所含的各类脂质物质,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正常的血脂水平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而性别差异在这一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男性因素对血脂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年龄、饮食和运动情况下,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出现高血脂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男性在遗传、激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所致。
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较高,这种激素有助于胆固醇生成,从而增加了血脂的含量。
此外,男性普遍更喜欢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也导致了血脂的升高。
因此,男性对于血脂的监控和控制应更加重视。
然而,女性在经期前后和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面临更高的血脂风险。
研究发现,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血脂产生影响。
在经期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胆固醇合成的增加,血脂水平的升高。
同样,在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
因此,女性在这些生理阶段应特别关注血脂水平的监控。
此外,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对人体血脂影响还体现在脂蛋白的分布上。
脂蛋白是血脂的主要载体,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
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即“坏胆固醇”)的升高,而女性则更容易出现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即“好胆固醇”)的升高。
这是由于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会减少HDL胆固醇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导致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低。
总结起来,性别因素对人体血脂有着显著的影响。
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出现高血脂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睾酮水平较高和较差的生活习惯所致。
然而,女性在特殊的生理阶段,如经期前后和更年期,也会面临更高的血脂风险。
因此,无论男女,都应该注重血脂的监测和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性别因素对血脂的影响,也可以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脂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脂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目的探究脂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取的血脂正常的健康受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
选取同时期收治的重度脂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
经聚乙二醇处理后,观察对比组间生化检验检测结果。
结果对照组经处理后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未经处理前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经处理后组间生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生化检测中,脂血标本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故应采取避免措施,才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脂血标本;生化检测;对策前言:血液生化检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其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从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相关资料指出,高脂血标本的血浆中存在较多的脂蛋白,易造成检测标本透明度下降,使其出现浑浊现象,影响疾病的诊治。
本文选取48例健康受检患者,并选用48例重度脂血患者,对其采用聚乙二醇处理,对比组间处理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异评价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48例健康受检患者及48例高脂血患者,选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
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重度血脂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有27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35-65(43.5±3.7)岁。
研究组2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6-62(43.1±3.9)岁。
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年龄分布、性别结构、病程等),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
(1)纳入标准:①研究符合医学伦理;②患者与其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知情不配合患者。
1.2方法指导所有检验人员,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抽取。
取受检者静脉血10ml,分别置于两个试管内。
针对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血液样本采用聚乙二醇处理,另一支放置保存。
为两组患者开展生化检测,对比组间梳理前后生化指标的差异。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
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进行血脂检验能够对预测心血管疾病进行有力的支持和判断。
血脂是指人体中的脂质,分别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组成。
而血脂检验就是通过检测人体内不同类型的血脂含量来确定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血脂、高胆固醇、高三酯等病态血脂,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检测方法包括生化分析、组织化学分析和免疫技术等。
血脂检验所查出的一系列数值指标与人体的心血管疾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保护因素之一,血脂检测显示其含量较高,就预示着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低;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含量过高,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导致因素之一,需要及时进行调控和纠正。
另外,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血脂的异常。
而血脂检验可以帮助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总之,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预测和干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血脂相关指标的检测,能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通过干预治疗控制这些风险。
因此,对于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同发病因素存在的人群,当发现血脂异常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除针对个体因素进行治疗和干预外,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均衡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维持身体健康。
对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因素的实践分析

对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因素的实践分析各级医院临床检验应用中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就是血细胞分析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血细胞分析仪的自动化水平和可检测维度也越来越高,给临床检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笔者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积累了许多检测数据和病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究了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实践因素。
1 环境温度的干扰实验室环境温度决定了仪器、试剂以及标本的温度,计数时稀释液的温度应为( 22±4) ℃。
当稀释液的温度低时,红细胞溶解后的膜碎片聚集, 粒度分布曲线的平坦段变短,当试剂温度低于18 ℃时需加热使用。
有些溶血剂在低温时可出现结晶, 并不容易被察觉,很难引起操作者的注意,但在显微镜下, 可见到其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结晶,这样的溶血剂滴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必然增高。
我们基层医院地处北方,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冬季。
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不出稀释液在低温时产生的聚合结晶,常使分析结果出现异常。
在临床中可以将溶血剂或稀释液进行加热,以升高温度, 消除结晶。
还可加入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从而减轻溶血剂结晶的发生。
低温也易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凝集, 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2 抗凝剂的影响ABX6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K2 含量不同的静脉血,临床结果表明EDTA-K2 有效抗凝剂量在1.5~ 6. 0mg/ mL时,不影响分析结果。
自制抗凝瓶EDTA-K2 用量1.5~ 2.2mg/ mL为宜。
低于1. 5mg/mL时抗凝效果欠佳, 出现肉眼不易发现的凝集,可表现为血小板降低。
在采血时,一般2mL的采血量,其误差在±0. 5mL范围内的话比较适宜。
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血量过多抗凝不充分,会出现凝块;血量过少, 会导致抗凝剂过浓。
笔者分析认为,由于血细胞遇抗凝剂先有一个短暂的(1~ 2min) 收缩过程, 这是因为钾离子进入血浆以后,改变了渗透压,导致水从细胞内流出所致。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显示,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某些生化指标出现变化,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的实验结论及其临床意义对于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和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探讨更多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标本处理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项研究,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样本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体内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长或过短的放置时间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在临床实践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方法,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1.2 问题提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生化指标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变化下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以及不同时间点对于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探究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探究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和评估工具。
通过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监测患者的疾病状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就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进行探究。
一、血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血脂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当患者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或者肝功能异常时,这些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常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则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
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
这些指标在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相关疾病中往往会发生变化。
例如,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或肾脏损害,而尿酸偏高则可能与痛风等代谢性疾病有关。
三、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炎症指标通常包括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在机体炎症反应、感染或疾病恶化时会出现变化。
例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升高常见于炎症性疾病,而白细胞计数的增高则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
四、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往往与肝脏功能障碍、肝炎、肝硬化等相关。
例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而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升高则与胆道梗阻或胆汁淤积有关。
五、电解质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电解质指标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和钙离子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与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或某些疾病相关。
例如,钠离子的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水电解质紊乱,而钾离子的升高则可能与肾功能障碍或抗凝剂使用有关。
综上所述,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在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存在及其进展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血脂代谢异常标准-定义说明解析

血脂代谢异常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血脂代谢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质的合成、分解、消耗等过程出现异常,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增高或降低,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血脂代谢异常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并且与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高脂血症(High Triglycerides, HTG)和高胆固醇血症(High Cholesterol, HC)是最常见的两种血脂代谢异常类型。
HTG是指体内三酸甘油酯含量过高,而HC则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血脂代谢异常的分类主要基于不同类型脂质的异常水平以及疾病的病因机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标准,血脂代谢异常可分为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和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
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而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血脂代谢异常不仅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脂肪变性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长期存在的血脂代谢异常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对于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心脏基金会等多个权威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治疗血脂代谢异常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其中生活方式改变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血脂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血脂代谢异常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知识,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级职称健康体检血脂和血糖结果探究

高级职称健康体检血脂和血糖结果探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级职称的申报也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对于高级职称申报者而言,健康体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中,血脂和血糖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本文旨在从血脂和血糖结果两方面探究高级职称健康体检的意义和应对方法。
一、血脂检测血脂是指人体内的脂肪成分。
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身体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血脂过高时,就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1. 参考标准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在5.2mmol/L以下,甘油三酯应该在1.7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在1.0mmol/L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在3.12mmol/L以下。
2. 意义血脂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状况。
如果我们的血脂水平过高,就会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等。
所以,高级职称申报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血脂水平,维持身体健康。
3. 应对方法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是降低血脂的最有效方法。
例如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油炸食品等。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海产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此外,适度运动也能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高级职称申报者的血糖水平影响了申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思维敏捷程度和工作能力。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应该在3.9-6.1mmol/L之间。
血糖的健康水平对于高级职称申报人员而言至关重要。
如果血糖过高,又称糖尿病,会引起许多身体健康问题,如视力受损、神经损伤、脑卒中、心肌病等等。
另外,糖尿病也会降低人的思考和协调能力,进而影响到工作质量和能力。
高级职称申报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
减少糖类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是很重要的。
另外,避免过度饱腹,控制饮食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适度运动也是帮助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有效方法。
探究生化检验指标检测中脂血的消除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探究生化检验指标检测中脂血的消除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检测中脂血的消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双盲法抽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62例脂血标本,所有标本都采取常规离心法(对照组)和高速离心法(观察组)消除脂血,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观察组载脂蛋白、载脂蛋白B、前清蛋白、直接胆红素、尿酸、肌酐、葡萄糖和对照组对比较高、脂蛋白a、总蛋白、清蛋白和对照组对比较低(p<0.05)。
结论在生化检验常规指标检查中脂血会干扰检测结果,特别是在免疫比浊法或单试剂检测时结果受到的干扰更加明显,而利用高速离心法能对干扰程度有效减轻,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指标;脂血消除;检测结果;准确性生化检验是利用医学检验技术对与病症相关的人体体液标本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标准值,从而对病情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WHO相关资料中指出,生化检验过程中,消除脂血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对提高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的价值[1]。
本研究分析了生化检验指标检测中脂血的消除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双盲法随机抽取2021年3月-11月的62例患者的脂血标本,纳入对象必须自愿参与、资料齐全并签署知情文件,年龄23-68岁,均值(52.37±4.23)岁,体重48-76kg、均值(68.32±6.26)Kg,男女比例(37:25)。
乳白色血清、三酰甘油>16.05mmol/L,标本管为含分离胶、无促凝剂的黄色血清管。
1.2方法使用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脱盖离心机、高速离心机)检测各项指标。
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设置参数,对照组常规离心(3500r/min,10min)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观察组高速离心(15000r/min,10min)后对下层清亮血清进行相同指标的检测。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脂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进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在心血管病的预防中,通过监测血脂水平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加强对血脂检验的研究和应用将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关键词】关键词:血脂检验,心血管病,临床意义,预防,诊断,治疗,指导意义,预后,生存率。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高发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
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检验是通过对体内血液中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血脂代谢情况,及时发现血脂异常,从而进行预防和干预。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证实。
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血脂指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病变,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血脂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血脂检验的意义:通过详细介绍血脂检验的相关指标及其意义,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 探讨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深入研究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分析血脂异常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发病机制。
烟酸代谢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探究

烟酸代谢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探究血脂异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它常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数千种影响脂质代谢的基因已被鉴定出来,其中一些基因与烟酸代谢有关。
本文将探讨烟酸代谢如何影响血脂异常,以及如何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
烟酸,或维生素B3,是一种能够添加ADP核苷酸磷酸核糖的辅酶,从而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营养素。
它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代谢途径被利用,并被称为烟酸的四种形式:烟酰胺(niacinamide)、烟酰酸(niacin)、尼古丁酸核苷(nicotinamide riboside)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
烟酸是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素,因为它不仅可以影响能量代谢,还可以影响脂质代谢。
在脂质代谢过程中,烟酸可以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影响血脂水平:减少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在减少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方面,烟酸可以促进脂肪酸产生,并增加脱酸化三酰甘油的速度。
这将导致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一部分转化为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VLDL(低密度脂蛋白,一种含有大量三酰甘油的血脂)和胆固醇。
然而,由于烟酸可以限制脂肪酸的进入脂肪组织,并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所以它能够防止脂肪酸在脂肪组织中的过度存储和在肝脏中的过度合成。
这就意味着,烟酸可以减少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并且能够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而在增加HDL-C方面,烟酸可以促进胆固醇反转运输。
通常情况下,胆固醇是通过低密度脂蛋白(LDL)转运到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
然而,HDL-C可以促进胆固醇从组织和器官中返回肝脏,这样就可以被代谢和排泄了。
烟酸可以通过刺激腺苷酸酰化酶的活性,促进肝细胞中合成和分泌腺苷酸二磷酸酯(adenosine diphosphate ester,ADE),这是一种能够促进胆固醇反转运输的脂质分子。
因此,烟酸可以增加HDL-C水平,并预防心血管疾病。
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因素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年第6卷第28期2019Vol.6No.28131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因素分析胡孟谋(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丹阳 212300)【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的异常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接受血生化检验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的结果。
结果 血清胆固醇异常率占23.9%,胆固醇偏占84.4%,胆固醇偏低占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胆固醇偏高者中,原发性占13%、继发性占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胆固醇偏低者中原发性占50%,继发性占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以胆固醇偏高为主要结果。
【关键词】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8.131.02血清胆固醇是反应血脂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异常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产生[1]。
因此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对血脂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主要对血生化检验过程血清胆固醇异常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接受血生化检验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8例,女100例,年龄30~91岁,平均年龄(58.6±1.2)岁;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均签署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抽取268例患者清晨空腹时的静脉血5 mL ,常规离心分离处理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110)结合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2]。
1.3 评价标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5.72 mmol/L 为正常值,本次将患者血清胆固醇保持在2.1~5.2 mmol/L 作为正常血清胆固醇水平范围。
血脂报告单解读

血脂报告单解读背景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包括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脂蛋白。
血脂的水平对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过高的血脂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血脂水平,可以及早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报告单解读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总胆固醇水平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6-5.2 mmol/L。
如果您的总胆固醇超过正常范围,说明您的胆固醇水平较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高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蛋白,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能够在血管壁上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正常范围应该控制在2.07-3.1 mmol/L。
如果您的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说明您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建议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中的另一种脂蛋白,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能够从组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清除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正常范围应该保持在1.03-1.55 mmol/L。
如果您的HDL-C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说明您的体内缺乏“好胆固醇”,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酸甘油酯(TG)三酸甘油酯是一种血脂物质,主要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并能提供能量。
正常范围一般应控制在0.56-1.7 mmol/L之间。
如果您的三酸甘油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说明您的血脂水平异常,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高三酸甘油血症的风险。
如何降低血脂水平针对高血脂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控制和降低:1.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摄入量,减少高脂肪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例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2.运动锻炼: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车等,有助于促进脂肪的燃烧和消耗。
3.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过量进食和暴饮暴食。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血脂检验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有助于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
血脂检验结果还能指导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帮助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血脂检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
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进一步完善血脂检验技术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将继续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脂检验、心血管病、临床意义、血脂异常、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指导作用、应用现状、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血管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
据统计,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血脂检验作为心血管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是指循环在体内的脂质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血脂检验是指通过检测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来评估人体的脂质代谢情况。
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及时进行血脂检验,有助于发现患者血脂异常的情况,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血脂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心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血脂检验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和应用血脂检验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通过系统性分析血脂检验的意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的关系、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临床中血脂检验的应用现状,进一步阐明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重要性。
读懂血脂化验报告单范文

读懂血脂化验报告单范文英文回答:Blood lipid test report interpretation:The blood lipid test report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levels of various lipids in the bloodstream. These lipids include total cholesterol, HDL cholesterol, LD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can help asses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s.In this report, the following lipid levels were measured:1. Total cholesterol: This is the sum of all types of cholesterol in the blood. High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normal range for total cholesterol is typically below 200 mg/dL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2. HDL cholesterol: This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good" cholesterol because it helps remove excess cholesterol from the bloodstream. Higher levels of HDL cholesterol are desirable as they can help lower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normal range for HDL cholesterol is typically above 40 mg/dL for men and above 50 mg/dL for women.3. LDL cholesterol: This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bad" cholesterol because it can contribute to the buildup of plaque in the arteries. High levels of LDL cholesterol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normal range for LDL cholesterol is typically below 100 mg/dL.4. Triglycerides: These are a type of fat found in the blood. High levels of triglycerides can also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normal range for triglycerides is typically below 150 mg/dL.Based on the provided blood lipid test repor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otal cholesterol: 220 mg/dL.HDL cholesterol: 45 mg/dL.LDL cholesterol: 150 mg/dL.Triglycerides: 180 mg/dL.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the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is slightly elevated, indicating a potential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HDL cholesterol level iswithin the normal range, which is positive. However, the LDL cholesterol level is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range, indicating an increased risk. The triglyceride level is also elevated,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the risk.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interpreting the blood lipid test report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other risk factors, such as age, gender, family history, and overall health.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sult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for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strategies.中文回答:血脂化验报告单解读:血脂化验报告提供了有关血液中各种脂质水平的重要信息。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验是医学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检测的指标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人体内脂代谢的状况,
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及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
而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脂质
代谢异常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长期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2.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血脂检验结果能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对于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检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
物治疗、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
3.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血脂检验能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
通过
了解患者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的具体数值,医生能够判定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程度,有助于提前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
总之,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血脂检验,医生能够了解
患者的脂代谢状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因此,建议人们定期进行血脂检验,以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饮食因素对高血脂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饮食因素对高血脂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高血脂是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高血脂容易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饮食因素是导致高血脂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多摄入脂肪、胆固醇、糖和盐都会对血脂水平产生影响。
膳食调整和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已成为控制和治疗高血脂的重要手段。
因此,研究饮食因素对高血脂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科学、个性化的膳食治疗方案,促进高血脂病人的健康管理。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饮食因素对高血脂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血脂病人的饮食习惯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集高血脂病人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食物种类、摄入量、餐次和饮食偏好等方面的信息。
2.高血脂病人的血脂水平测定:采用生化实验方法,测定高血脂病人的总胆固醇(TC)、LDL-C、HDL-C和TG水平,并与正常人群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
3.饮食干预方案制定:根据高血脂病人的饮食调查结果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制定饮食干预方案,主要包括膳食结构调整、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改变等。
4.饮食干预后血脂水平变化分析:在饮食干预后,采用相同的生化实验方法,测定高血脂病人的血脂水平,分析饮食因素对其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探究饮食因素对高血脂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了解高血脂病人的饮食习惯和血脂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科学的饮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饮食对高血脂的影响,并推广饮食调整作为高血脂病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
验血报告血脂怎么看

验血报告血脂怎么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检查身体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其中验血是最常见的一种。
而验血报告中的血脂指标也是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那么血脂指标具体有哪些,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如何看血脂指标,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血脂指标包括哪些常见的血脂指标有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其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被称为"坏"血脂,HDL-C被称为"好"血脂。
二、血脂指标的意义1、胆固醇:胆固醇在体内是一种结构类似于蜡状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在体内过度积累,就容易引发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
2、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血液中最常见的脂类物质之一,有来源于饭后食物的能量贮存和形成的作用。
但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疾病、胰腺炎等疾病有关。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简称“坏胆固醇”,高水平密切相关于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
它会破坏血管壁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有害。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简称“好胆固醇”,能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
三、如何看血脂指标1、血脂检测需要空腹,一定要注意。
2、胆固醇水平在200mg/dL以下正常,甘油三酯水平在150mg/dL以下正常,HDL-C水平在40 mg/dL以上正常,LDL-C水平在130 mg/dL以下正常。
但要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情况分别判断。
3、甘油三酯和LDL-C的水平超标令人担忧,可能需要进一步诊治。
HDL-C的水平越高越好,可以通过一些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提高。
4、不要自行用药,必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总而言之,血脂检测结果重要,但仅阅读报告不能做出诊断。
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有相关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均衡、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和锻炼等,对于调整血脂指标和健康都有很大的益处。
促凝剂使用对临床血脂检查的结果影响研究

促凝剂使用对临床血脂检查的结果影响研究目的研究临床血脂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视作研究对象,抽取血液标本后分别置入普通真空试管以及使用了促凝剂的真空试管中,比较检查结果。
结果促凝剂组和普通组的检查相等率分别为7.5%、15%、10%、22.5%、5%、5%、5%;促凝剂组与普通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进行血脂检查时使用促凝剂,能够有效缩短凝血过程,但是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促凝剂;血脂;检查结果血脂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范围较广,能够用于诊断和治疗临床上的各类疾病,血脂检查主要检查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标准值、载脂蛋白A、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葡萄糖检查等指标[1],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检测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另外治疗后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结果来判断治疗效果的高低。
以往临床进行血液检查通常利用塑料试管来收集新鲜血液,但是这种方法是血液凝固的时间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性。
促凝剂是当前血脂检查中常用的一种凝血制剂,临床上证明了其使用效果,能够有效将血液凝固时间缩短,迅速将血清标本进行分离,使检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本研究主要分析临床血脂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目标,其中有22例为男性,有18例为女性,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在22~69岁,平均年龄为(43.5±8.7)岁。
排除标准:妊娠期或者经期女性,近3个月内出现重大创伤,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者,近3个月使用过对血脂有影响的各类药物者,包括氢氯曝嗦、利尿剂、氯丙嗦、避孕药、抗精神病药,肝胆疾病者,肾脏疾病者,内分泌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非自愿接受本言研究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血脂检查结果的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脂检查结果的因素,提高检验科的血脂检查标准,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68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血脂检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
实验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放置在含有促凝剂的真空试管中,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放置在普通真空试管中,观察并记录两组健康体检者在血脂检查结果上的差异。
同时,对影响血脂检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在讨论部分集中表述。
结果对比两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查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血脂检查结果的因素复杂多样,主要有药物因素、饮食因素、病理因素及生理因素。
结论促凝剂的使用会导致血脂检查结果存在偏差,但总体上影响不大,不会对临床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均会对受检者的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标签:检验科;血脂检查;促凝剂;影响
为了研究分析促凝剂对血脂检查临床结果的影响,本院检验科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开展影响血脂检查结果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研究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68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血脂检查。
采用随机分组的将6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实验组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23~70岁,平均年龄为(35.64±6.24)岁。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24~69岁,平均年龄为(35.34±6.81)岁。
入选本次临床研究分析的排除条件:妊娠期女性、月经期女性、近期发作的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作的脑卒中患者、近期有重大创伤的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受损者;近期服用过影响血清血脂水平药物者,如避孕药、氯丙臻、抗精神病药物、利尿剂等。
对比两组健康體检者的例数、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入选本次临床研究分析的68例健康体检者在接受血脂检查前均处在稳定的代谢状态,未参与剧烈运动。
所有健康体检者在采集血液标本72h前禁止使用高脂肪食物,不饮用含酒精成分的饮品;在检查前1d晚上22点禁食[1]。
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受检者保持坐位,止血带的使用时间要小于1min。
检验科护士取4ml的血液标本置于试管之中[2]。
实验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置于含有促凝集的真空试管中,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置于普通真空试管中。
本次研究分析的主要检验设备为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人员分别检验两组受检者的血脂水平,具体的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标准值(CHO)、
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A)、载体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
1.3评价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对比两组受检者的CHO、TG、ApoA、ApoB、HDL、LDL等相关血脂检查指标。
1.4统计学方法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可以发现,两组受检者的CHO、TG、ApoA、ApoB、HDL、LDL等相关血脂检查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3.1促凝剂对血脂检查结果的影响在临床诊疗中,血脂检查是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检查项目。
目前而言,临床血脂检查的主要指标有总胆固醇标准值(CHO)、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A)、载体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
这些临床检验指标可以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可靠的评估依据。
在检验科的血脂检查中,检验科护士采集受检者的新鲜血液置于一次性真空试管中,待血液凝固后在进行血脂检查[3]。
临床研究指出,将受检者的新鲜血液置于一次性真空试管中,会延长受检血液的凝固时间,在无形中增加了血脂检查所消耗的时间,不利于危重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
促凝剂在检验科的推广使用,能够尽可能的缩短受检血液的凝固时间,实现了血清标本的迅速分离,提高了检验科血脂检查的工作效率。
从本次临床研究分析的结果上看,促凝剂的使用会导致血脂检查结果存在偏差,但总体上影响不大。
3.2其他因素对血脂检查结果的影响
3.2.1药物因素受检者如果服用苯妥英钠类药物6个月以上,血脂检查中胆固醇的指数会升高;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会影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检查结果;服用避孕药、利尿剂会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查水平[4]。
3.2.2病理和生理因素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症状发作时,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会出现波动;大约12w以后才会回到基线水平。
女性处于妊娠期和月经期时,血脂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女性在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才能检测出基本血脂水平。
3.2.3饮食因素受检者在在接受血脂检查3d前,避免摄入高蛋白、高脂肪、
高胆固醇以及高糖分的食物,尽量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禁止饮酒。
有关资料指出,受检者在接受血脂检查前饮酒,能够提高甘油三酯指数,对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珍.促凝剂使用对临床血脂检查的结果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52.
[2]尹红,潘会祥,聂明,等.影响血脂检查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应注意事项[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70-71.
[3]杨涛.为8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及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39-40.
[4]刘发全.促凝剂使用对临床血脂检查的结果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30: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