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教案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四、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就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依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在课程目标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完后会做什么。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经验性知识(怎么干)和策略性知识(怎么干更好)为主,以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教学组织实施上,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即学习待人接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管理自己。
在教学评价上,教学评价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五、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测高差;能熟练的使用经纬仪测水平角;能熟练的使用测距仪测距离;2.能自主学习、并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3.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多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强化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方法。
4.能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法;能根据土方工程施工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5.能进行换土地基、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等地基处理的施工;会板式基础、伐式基础、箱式基础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6.能用测量仪器进行桩位的确定;能进行桩机的选择;能确定桩机的行走路线;会预制桩的接桩工作;(二)能力目标1. 会使用仪器进行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标高的抄平;2.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细部轴线测设及标高的控制;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浅基础的模拟施工,掌握地基处理和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4.具有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能进行桩基的检测和验收;能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

(二)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课程代码:4132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时:72学分:4学分(1)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学习领域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2)设计思路《地基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在施工员职业岗位行动领域中提炼出来的完整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以行动情境中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作为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2、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场地平整步骤及方法、土石方工程施工基本方法、常见基坑支护的做法、降水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地基处理的原则及处理方式;浅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掌握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掌握浇灌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专业能力目标能组织场地平整;能组织土石方工程施工;能实现基坑支护方案、降水方案及地基处理方案;能编制常见的几种的几种地基与基础方案;能对地基与基础进行质量验收。
(3)社会能力目标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将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在工作中应用;能够合理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具有团队协作、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的优良品质。
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的任务教学,注重学生兴趣,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能陈述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所起的作用。
应以学生为主,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识读基础施工图等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读图、构造会审、人机料的计划编制、超平放线等能力,从而掌握本学习领域特有的专业能力。
教学内容应有机融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知识,并考虑职业岗位标准和地方砌体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教师必须注重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工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建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四年八月《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二)课程类别:职业岗位平台课程(三)建议学时学分:60学时(含必开实习实训14学时),4学分(四)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二、课程定位《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职业素质平台课程,是支撑专业关键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
《地基与基础》的任务是掌握建筑工程中土的分类和工程性质测试方法,掌握地基和基础的施工和检测方法,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工程、基坑工程、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等施工及检验监测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它所对应的岗位是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及材料员、资料员等。
《地基与基础》的前修课程有《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建筑力学》、《建筑测量技术》等,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概预算与清单计价》等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表1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表2 《地基与基础》教学目标四、整体教学设计表3 《地基与基础》整体教学设计五、教学内容与要求表4 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要求5678注:表中括号中内容为选开项目及组织方式,表5 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要求9表6 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0表7 项目四教学内容与要求表8 项目五教学内容与要求表9 项目六教学内容与要求六、考核与评价采取项目平时考核(包括实践考核)与项目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核按照每个项目平时考核内容(课堂提问、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平时测验及实践考核等)确定成绩,其中实践考核是每个教学项目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评定成绩(含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成绩);在同一教学项目中若有多个实训内容,取多个实训成绩平均值按比例计入该项目;校外实习涉及多个教学项目的,每个项目均按该实习成绩按比例计入。
项目期末考核采用试卷(闭卷)考核方式评定成绩。
地基工程课程设计

地基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工程的基本概念,如地基的分类、作用及重要性;2. 了解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包括置换法、压实法、桩基法等;3. 掌握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基工程问题的能力,如判断地基类型、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等;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地基工程学科的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地基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地基工程知识,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地基工程概述- 地基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地基工程的重要性2. 地基处理方法- 置换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压实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桩基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3.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地基稳定性分析4. 地基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不同类型地基工程案例- 针对案例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计算案例中的地基承载力5. 团队协作与讨论- 分组讨论实际工程案例- 共同解决案例中遇到的地基工程问题- 汇报成果,分享经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基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系统地传授地基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
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所需要的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科的能力,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基础的初步设计及施工能力,地基处理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三、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科的能力通过学习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地基土的应力和变形,地基勘察的方法以及地址勘察报告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具备读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正确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
2、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土压力理论,挡土墙的类型及计算,使学生能够正确领会重力式挡土墙的型式选择、排水措施、填土要求、提高抗倾覆、抗滑移的措施,具备对重力式挡土墙进行初步设计的能力。
3、基础的初步设计及施工能力通过学习基础的类型、构造要求,桩基础的分类、设计,使学生能够进行无筋扩展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初步设计和验算,能看懂基础的施工图,正确施工。
4、地基处理能力通过学习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区域性地基的特征及处理措施,使学生能够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地基处理方法,并能够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以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根据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课程标准,将技能培养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各部分分解为递进的多个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 以技能培养的具体行动为执行方式,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过程, 最终完成技能培养任务。
该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工作过程要素: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工作环境,并基于学生认识基本规律: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
四、能力要求1. 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能力通过对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地基土的应力和变形,地基勘察的方法以及地址勘察报告的应用的学习,是学生能够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在20分钟内找出地下水位埋深、各土层分布情况及地基承载力值的大小等有关地基的关键数据指标。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表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2014112参考学时48 课程学分 3开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授课方式理论执笔人赵淑芹审核人XX制订时间2015.0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工程》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其主要讲述了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
对于毕业后从事设计、施工工作的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而且该门课程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密切相关。
所以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使学生掌握:1. 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2.浅基础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3. 连续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4. 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5.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6.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本理论;7.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 知识目标(1)掌握浅基础、连续基础、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点;(2)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3)掌握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2. 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利用基础工程的专业术语阐述工程中遇到的问题;(2)基础设计的能力:学会如何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来选择基础的类型并进行结构设计;(3)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处理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 浅基础1.浅基础的类型以及埋置深度的选择2.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基础平面尺寸的确定4、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的设计方法5、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102 连续基础1.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2.地基计算模型;3.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4.柱下条形基础以及交叉条形基础设计基本方法以及构造要点5、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的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点。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一、前言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工程的基础施工工作,对于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地基加固、基础施工等内容。
学生将首先学习到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了解它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土质工程土质工程是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土壤的成分和性质、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的变形规律等知识,了解土质工程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3.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和技术,了解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 基础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是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包括基础的种类、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类型基础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了解基础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实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实践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实地勘察、实地测试、施工计划编制等内容。
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实践活动,锻炼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三、学习目标通过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它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土质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土质工程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3. 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了解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 掌握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了解基础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为行动领域,贯彻建设行业标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思路,主要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组织土石方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岗位技能,以及初步培养作业现场基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和素质能力基础。
通过基于施工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根据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工作项目为线索来设计典型案例,使其内容涉及到工程地质勘察、土石方工程施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与施工、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基坑工程和软弱地基处理等几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一般浅基础设计;能够组织土方开挖与回填压实;能够编写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施工方案、桩基础施工方案,并具有指导施工的能力;能编制软弱地基处理方案;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概念、规范、标准等知识,结合有关力学与结构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基与基础教学大纲

《地基与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学制:三年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总学时:78学时(其中实践课时13学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学习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为以后从事建筑设计与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定义2、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的内容和任务3、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的发展概况教学重点掌握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定义(二)基本理论知识1、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基本组成、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土的渗透性、地基土的分类(1)教学重点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基本组成、土的三相比例指标(2)教学难点土的三相比例指标2、地基的应力和沉降: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地基附加应力、土的压缩性、地基的最终沉降量(1)教学重点掌握地基的应力和沉降: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地基附加应力、土的压缩性、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掌握地基的应力和沉降:土的自重应力、土的压缩性、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技巧3、土的抗剪强度:库仑公式、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孔隙压力系数法(1)教学要求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库仑公式、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孔隙压力系数法(2)教学重点土的抗剪强度:库仑公式、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孔隙压力系数法的综合运用4、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性: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挡土墙设计地基破坏形式和地基承载力(1)教学要求掌握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性: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挡土墙设计地基破坏形式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挡土墙设计地基破坏形式和地基承载力5、地基勘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勘察方法、地基勘察报告6、浅基础常规设计:浅基础的类型、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1)教学重点浅基础常规设计:浅基础的类型、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2)教学难点浅基础常规设计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7、桩基础: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桩基础设计实例(1)教学重点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桩基础设计实例的运用技巧(2)教学难点砂浆的配合比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桩基础设计实例的运用技巧8、软弱地基的处理:夯实法和碾压法、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予压法、挤密法和振冲法、强夯法、高压喷射注浆法(1)教学重点掌握软弱地基的处理:夯实法和碾压法、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予压法、挤密法和振冲法、强夯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2)教学难点掌握软弱地基的处理:夯实法和碾压法、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予压法、挤密法和振冲法、强夯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四、学时分配五、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通过参观施工场地的基础工程来增加对本课程的认识,另外,认真做好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辅助完成对本课程的学习。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学大纲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定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内涵,并模拟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工学结合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领会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真正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有效形成职业行动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掌握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及标高控制方法;掌握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掌握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法;掌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了解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
2、能力要求:能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工作;能制定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会编制基础工程中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基坑支护方案的能力。
3、素质要求:能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选择不同的定位和抄平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协调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和集体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学习情境一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能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法;能根据土方工程施工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细部轴线测设及标高的控制;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2、边坡支撑及降水施工;3、施工放线及标高控制;4、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5、土方施工的机械选择;6、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7、编制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边坡支撑及降水施;难点: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学习情境二地基加固和浅基础施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进行换土地基、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等地基处理的施工;会板式基础、伐式基础、箱式基础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通过对各类浅基础的模拟施工,使学生尽快掌握地基处理和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监理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学时:64 学分:4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抗震、质量验收与资料管理四、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监理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建筑基础的施工能力和建筑地基的处理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五、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阅读和应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通过学习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地基勘察的方法,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阅读和应用,使学生具备读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正确应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
2、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土压力理论、挡土墙的类型及计算,使学生具备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
3、建筑基础的初步设计及施工能力通过学习地基的应力和变形、基础的类型和构造要求、地基承载力、桩基础的分类和施工,使学生能够进行无筋扩展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初步设计和验算,能看懂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图,正确施工。
4、建筑地基处理能力通过学习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区域性地基的特征及处理措施,使学生能够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地基处理方法,并能够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能力要求1. 阅读和应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能力(1)能够根据土的基本指标计算出其他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指标。
(2)能够读懂20层以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埋深、地基主要受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
(3)对于7层以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能够在2小时内找出地下水位、各土层分布情况及地基承载力等有关地基的关键数据指标,能够正确选择基础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2. 重力式挡土墙的初步设计能力(1)能够分析和计算作用在5m以下重力式挡土墙(包括俯斜墙背、仰斜墙背和直立墙背)上的土压力(包括: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 前言1.1 课程的性质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土建工程中重要的一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本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有关概念及理论,熟悉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能组织实施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从而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能力。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工程地质勘查、土方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浅基础设计与施工、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软弱地基处理。
这些项目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在课程实施中,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任务为项目载体,每个载体选取一典型工程项目作为背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2. 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选择试验项目进行土工方面的试验检测;能够根据岩土的基本性质与地质常识,阅读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能够根据基础工程的特点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计算;能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地基基础的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能够编写地基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够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检验地基基础工程的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72 课程学分:3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适用专业:建筑施工技术参考教材:1.《地基与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年12月(主编:侯洪涛)2.《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21年12月(主编:刘学军)3.《地基与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主编:肖先波)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主编:许富华)一、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高专土建类的施工专业课,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编写。
本书由土与地基、工程地质勘察与基槽检验、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浅基础与深基础、地下室、软弱地基及其处理六部分组成。
突出了地基基础工程的专业特点。
学习《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前必须具备与掌握《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先行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和其他课程既是互相贯通,又是融合交叉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浅基础工程施工、桩基础工程施工、大型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等核心的知识点。
(二)职业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三)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工程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素质品质,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备注(教学方法如:讲授,项目驱动,实训、实训(验)、校外实习等)教学内容理论:本课程研究第一部分对象、目的和学习方法学时 2 一般讲授+课堂讨论第二部分理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 18 6 10 10 10 16 72 一般讲授+案例分析+作业一般讲授+案例分析+作业一般讲授+案例分析+作业一般讲授+案例分析+作业一般讲授+案例分析+作业课程设计基坑工程施工第三部分理论: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理论:浅基础工程施工理论:桩基础工程施工理论:大型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实践:某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合计三、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学时数:2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区别;了解基础的主要类型;理解地基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分析讨论本门课的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教学学时:72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适用专业:建筑施工技术
参考教材:1.《地基与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主编:侯洪涛)
2.《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1年12月(主编:刘学军)
3.《地基与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主编:肖先波)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主编:许富华)
一、课程性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高专土建类的施工专业课,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编写。
本书由土与地基、工程地质勘察与基槽检验、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浅基础与深基础、地下室、软弱地基及其处理六部分组成。
突出了地基基础工程的专业特点。
学习《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前必须具备与掌握《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先行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和其他课程既是互相贯通,又是融合交叉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浅基础工程施工、桩基础工程施工、大型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等核心的知识点。
(二)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三)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工程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素质品质,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
绪论教学学时数:2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区别;了解基础的主要类型;理解地基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分析讨论本门课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区别、地基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二)教学难点:地基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本门课的学习方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主要类型
3、几种重要基础的特点
4、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5、本门课的学习方法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主要类型
3、几种重要基础的特点
4、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第1章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教学学时数:18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通过分析地基处理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探究相关的资讯信息及知识内容;能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中去;能根据地基勘察报告对地基土作出正确的工程评价;会对软弱地基和几类特殊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特殊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难点:对地基土的正确评价、地基处理方案的编写
三、主要教学内容
1、软弱地基土的类型与特点
2、软弱地基土的处理方法
3、特殊地基土的类型和特点
4、特殊地基土的处理方法
5、地基土的工程评价
6、地基处理方案的编写
7、软弱地基及特殊地基土的处理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1、地基土的工程评价
2、地基处理方案的编写
3、软弱地基及特殊地基土的处理
第三部分
第2章基坑工程施工教学学时数:6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根据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收集相关的资讯信息和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
能确定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施工顺序;能制定出合理的基坑支护工程,基坑降水工程和基坑开挖工程施工方案;能有效组织基坑支护工程、基坑降水工程和基坑开挖工程的施工;能对现场作出及时监测和检验。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基坑支护的作用、类型、工艺、方法、检验标准;基坑降水方法与工艺;基坑开挖施工要点
(二)教学难点:基坑降水方法与工艺的选用、基坑开挖的施工要点、现场监测
三、主要教学内容
1、基坑工程的主要任务和特点
2、土坡稳定的概念及相应预防措施
3、基坑支护的作用、类型、工艺、方法、检验标准
4、基坑降水方法与工艺
5、基坑开挖施工要点
6、现场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四、考核点
1、基坑支护的作用、类型、工艺、方法、检验标准
2、基坑降水方法与工艺
3、基坑开挖施工要点
4、现场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第四部分
第3章浅基础工程施工教学学时数:10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根据浅基础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收集相关的资讯信息和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
能确定浅基础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施工顺序;能制定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案;能有效组织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的施工;对施工现场作及时监测与检验。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浅基础结构施工图类别、内容及识读方法,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浅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程序,筏板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二)教学难点:浅基础结构施工图类别、内容及识读方法,浅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程序,筏板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三、主要教学内容
1、浅基础的构造类型
2、浅基础的设计原则
3、浅基础结构施工图的类别、内容和识读方法
4、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5、浅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程序
6、筏板基础的平法施工图
四、考核点
1、浅基础结构施工图的类别、内容和识读方法
2、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3、浅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程序
4、筏板基础的平法施工图
第五部分
第4章桩基础工程施工教学学时数:10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根据桩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收集相关的资讯信息和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
能制定出预制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方案;能有效组织预制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对施工现场作及时监测与评价;能及时记录、收集、保存工程施工资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措施;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编制施工方案的步骤和内容
(二)教学难点: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1、桩基础的类型
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
3、桩基础结构施工图的类别、内容和识读方法
4、桩基础的监测技术和验收程序
5、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6、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和识读方法
7、编制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1、桩基础结构施工图的类别、内容和识读方法
2、桩基础的监测技术和验收程序
3、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和识读方法
5、编制桩基础施工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第六部分
第5章大型构筑物基础施工教学学时数:10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根据大型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收集相关的资讯信息和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
能制定出大型构筑物基础的施工方案;能有效组织大型构筑物基础的施工;对施工现场作及时监测与评价;能及时记录、收集、保存工程施工资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施工工艺、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方法、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写
(二)教学难点: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施工工艺、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方法、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写
三、主要教学内容
1、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结构形式
2、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构造要求
3、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施工工艺
4、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5、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写
6、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质量与安全环保措施
7、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主要工程资料
8、案例分析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1、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的施工工艺
2、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3、炉窑基础及烟囱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写
第七部分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课程设计实践学时数:16学时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收集相关讯息,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并查阅相关规范和工法编制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四、师资配备要求
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土木工程或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背景,二年以上工地工作经验、助教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位。
五、条件配备要求
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教室、多媒体教室、基础施工案例、主要类型基础模型、基础施工模拟实验室。
六、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笔试+挡土墙设计作品
成绩评定:
考试课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期中测试、挡土墙设计等环节。
旷课率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4的,取消考试资格等实行一票否决制);
(2)考试成绩占60 %;
撰写人:教研室主任签字: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