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考试试题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6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北方地区⑴地形区: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⑵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⑶河流: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⑷资源: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⑸城市: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2.南方地区⑴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

⑵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⑶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

⑷资源:水资源、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

⑸铁路: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

⑹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二、重点考向考向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地理特征的差异【典例引领】(2018届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读下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同B.降水不同C.地形不同D.土壤不同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稻种植业⑤水田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解析] 1.A 2.D 第1题,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位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二者纬度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导致了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的不同。

故选A。

第2题,乙图所示区域为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其特征有雨热同期,季风性湿润气候强,地表有水稻土;多为水田,分布有水稻种植业,有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②⑦⑧描述的是东北地区。

故选D。

考点6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点训练[考点冲关]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自然环境独特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 特的生态环境。
气候特点与影响
高原气候
青藏地区的气候属于高原 气候,气温低、日温差大 、降水少、日照时间长。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青 藏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很 大的限制,主要种植耐寒 、耐旱的作物。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原气候也影响了人类的 活动,如藏民的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等都与高原气 候密切相关。
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汇报人: 202X-12-22
• 青藏地区 • 西北地区 • 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01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01
02
03
位于中国西南部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 省、四川省西部、云南省 北部等地区。
高原为主
青藏地区以高原为主,平 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 中国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
气候特点与影响
气候特点
气温日较差大,年降水量较少,干燥 多风沙。
影响
气候干燥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 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 护。
主要地形地貌与分布
主要地形地貌
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沙漠广布。
分布
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盆地。
自然资源与利用
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
主要地形地貌与分布
高原、山地为主
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其中喜 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
湖泊众多
河流稀少
由于降水少,青藏地区的河流也相对 稀少,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等。
青藏地区有许多湖泊,如青海湖、纳 木错等,其中一些湖泊是咸水湖。

2019近三年高考真题学生版-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中国地理

2019近三年高考真题学生版-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中国地理

专题15 中国地理〖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中国的农业】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中国的交通】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2019年海南卷)【南方地区】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镇位于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13.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A.寒潮B.台风C.泥石流D.冰雹(2019年海南卷)【西北地区】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16—18题。

16.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18.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2019年江苏卷)【中国的河流】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4.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5.我国工农业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6.中国的交通线路及其影响1.我国的地形(重点)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重难点)3.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重难点)以区域分布图或文字材料为背景,结合初、高中知识考查区域重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考查主要的人类活动方式、重大工程建设等。

考查频率高,命题方式为选择题或综合题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①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②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最西端—③帕米尔高原(约73°E),最北端—④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最东端—⑤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约135°E),最南端—⑥曾母暗沙附近(4°N)。

(2)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渤海,黄海,⑦东海,南海。

3.众多的邻国: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⑨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⑪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⑫大杂居、小聚居。

三、我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⑬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断山脉。

(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气候(1)气候特征:⑭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⑮复杂多样。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

地理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附:知识整合及重点考向)知识整合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四大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三、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重点考向
考向一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考向二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中国地理——中国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复习要点黑土地和黄

中国地理——中国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复习要点黑土地和黄

中国地理——中国的四大区域第一节北方地区★复习要点: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高原、黄土高原);稠密的铁路网;重要的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北方人民的生活;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50°N和105°E-135°E之间;其相对位置为渤海、黄海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2.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

★地质灾害:多火山,如长白山地区、太行山地区等。

2.土壤:黄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和黑土(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三)气候和植被1.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但黑龙江沿岸和长白山地地区为湿润地区。

常伴有寒潮、低温、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

■(思考:气候类型成因?)2.植被:华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东北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

(四)河流和湖泊1.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少、水位季节变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长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结冰期北长南短。

(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水文特征?)(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汛期取决于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现时间和长短(外流河)或气温的高低(内流河);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和地势状况;结冰期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纬度的高低。

)★(提示:思考黄河和松花江流域凌汛现象出现的河段和成因分析。

2019年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132中国地理分区 共79张PPT语文

2019年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132中国地理分区 共79张PPT语文

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 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 肥力。第(3)题,主要从荔枝的自身品质和上市时间进 行分析。合江县分布纬度最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品 质最好;成熟期最晚,与其他产地大规模上市时间错开。 第(4)题,联系生活进行回答,问题①:荔枝直接口食一
畜饲料需求;同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食盐运输过程中,要从西藏西 部和西北部运输到藏东南的拉萨地区,沿途气候多变, 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 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 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 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 充足。
(2)人文地理特征。
降水
贺兰山
河套
宁夏
(3)环境问题:_荒__漠__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知识链接】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牧场分布: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 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 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 源匮乏。
是说明荔枝的质量好,二是深加工的效益不大。 问题②:荔枝果汁等精深加工厂较少可从荔枝的产销特 点和深加工的效益两个角度分高(有霜 期短甚至无霜,减少霜冻危害),夏季降水丰沛。 (2)夏季可减少光照直射地面,降低土温,冬季可减少地 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暖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 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 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

高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复习检测试题2

高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复习检测试题2

1.【解析】通过图像对比分析,城市数目、规模扩大,并出现集群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就是城镇人口比重的上升;而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展开,一般只分析其有利因素。

外来人口增多和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

【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工业化 (5分)(2)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坦;临海、水陆交通方便;濒临港澳、地处我国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转移。

(4分)(3)外来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老化日益严重。

(3分)2. 【解析】题目已明确该地区为黄淮海地区,并且图的中心位置为河流、沼泽地,因此低洼易涝、盐碱是其主要问题。

通过图中数据和图例分析,C点海拔较高,靠近耕地,应为建村落的理想地方。

治理低洼易涝、盐碱地的主要措施是,挖鱼塘、筑台田,调节水盐运动规律。

【答案】(1)洪涝(1分)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沼泽,排水不畅(2分)(2)盐碱(1分)地表水丰富,但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高;且华北地区受春旱影响,蒸发量大(2分)(3)C(1分)靠近农田和牧场;交通便利,利于生产和生活;地势相对较高,免受洪水威胁(3分)(4)在低洼的沼泽地带发展水产养殖业,推行鱼塘-台田模式;在蔬林地和灌木林地发展经济林木。

(2分)3. 【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是沟通我国东西经济联系的“黄金水道”;干流上的三峡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其下游紧邻葛洲坝水电站),其巨大的库容及其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防洪效益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答案】(1)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4分)(2)三峡葛洲坝(2分)(3)长江南北向的主要支流和南北向的主要铁路干线(2分)(4)荆江(1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好位于上游山区向中下游平原的转换处,通过三峡水库巨大的库容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即可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从而使荆江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19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19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专项练习含答案

第三部分第十九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A.甘肃、青海、云南、新疆B.湖南、湖北、重庆、广西C.吉林、河南、重庆、江西D.四川、贵州、山东、辽宁解析: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包括渝、川、鄂、湘、皖、赣、陕、甘、宁、豫、云、贵、桂14省区。

B正确。

答案:B2.关于“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B.将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C.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稀少的远西部地带D.将部分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解析: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欠发达,但资源丰富。

今后主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

故D正确,C错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会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A错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今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资源密集型企业,B错误。

答案:D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2015年)与面积比较图,完成3~4题。

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解析: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读图可知,在图示六省中,青海人口最少,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

答案:A4.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M省区人口数最多,且为黄河流经省区,应为河南省。

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3章 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 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3章 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 含答案

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19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北方地区
(1)地形区
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3)河流
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4)资源
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5)城市
图中的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6)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2.南方地区
3.(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
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考向1 北方地区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 .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 .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 .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 .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分区ppt课件(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分区ppt课件(含答案)

A.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增加农田灌溉用水
D.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2)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为( )
A.土地肥力不高
B.水资源总量不足
C.夏季雨水过多
D.沙尘淹没农田
(1)D (2)B [第(1)题,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 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匹配程度。选 D。第(2)题,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表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数量匹配情况,华北地区平原广阔, 但水资源总量不足。选 B。]
[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是表征农业生产所拥有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 宜匹配的量比关系。东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且区内差异较大,水土资源 匹配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减轻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的措施是( )
大,如下表所示:
以南
以北
1 月平均气温
大于 0 ℃
小于 0 ℃
年降水量
大于 800 毫米
小于 800 毫米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自然带 河流 耕地 粮食作物 水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有结冰期 旱地为主 小麦为主 黄河水系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1 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2 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华北地区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考试试题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考试试题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我国的河流。

日出的早晚与昼长、经纬度位置有关,图中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部,但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昼短夜长,因此日出较晚,A错误;漠河不在北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B错误;图中漠河以北的河流(黑龙江)的众多支流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向东注入海洋,完全属于外流区,C错误;松花江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且纬度高,有结冰现象,会出现凌汛现象,D正确。

第2题,以东北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从图中可看出东北平原中部是松花江和辽河的分水岭,因此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季降水较多,不会出现伏旱现象;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不是商品棉基地。

下图为我国赣南地区简图,该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

读图回答3~4题。

3.赣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区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②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④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关于图中18 ℃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赣南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作为资源型区域,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一方面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根据产业转移的原理可知:转移的往往是资源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共20页文档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共20页文档

中国地理(10年上海卷文综)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

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答案:A(10年上海卷地理)(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

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

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答案:B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10年海南卷地理)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

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10分)【答案】22.答案要点: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

(3分)(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第3-6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区域独立人口分布特征,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

我国新疆因地势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地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股A正确。

2019教育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四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湘教版1023371精品英

2019教育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四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湘教版1023371精品英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四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C目录 ONTENTS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5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考点一 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基础梳理] 一、我国的国土和行政区划 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 地区位于 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 西岸,海陆兼备。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解析:第 1 题,读图甲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小于 1 25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 1 550~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 多,故 A 错,C 正确。读图乙可知,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 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故 B、D 错误。第 2 题,根据图甲可知,该地人口分布的海拔比 较高,排除 B、D 项;根据图乙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在有 一定坡度的地方,结合海拔,可判断为黄土高原。 答案:1.C 2.A
(1)四大高原
地形 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
均海拔 4 000 米以上;边缘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 青藏
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 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 高原
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 谷地;人口稀少
脉相对高度不大
地形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 1 000 米左右;地面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 内蒙古
解析:第 6 题,图示白城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处于冬季风(西 北风)的背风坡,则冬季气温高于哈尔滨,使年均温较哈尔滨高。 第 7 题,图示年降水量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且数值由东向西减 少,说明夏季风影响强弱是决定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则 D 正 确。注意冬季风对降水影响较小,蒸发旺盛与年降水量关系不 大。 答案:6.C 7.D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41讲 中国地理分区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41讲 中国地理分区

第41讲 中国地理分区[教 材 整 体 感 知][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中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 1.中国四大区域概况读中国四大区域概况图,回答问题。

(1)四大区域:①南方地区、北方地区、②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重要的分界线。

a.①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b.②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约与400__mm 年等降水量线相当;c.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3)划分的主要依据⎩⎨⎧南方与北方:气候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2.北方地区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形、地势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和E黄土高原②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度带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③河流:F松花江、G汾河、H渭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水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2)人文地理特征农业耕作类型旱地农业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作物类型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工业分布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工业类型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3)突出环境问题地区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疑难辨析1】大兴安岭是我国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提示①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③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④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⑤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⑥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019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含答案)

2019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含答案)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三年(2016-2018)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专题13 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2018年高考题】(2018·新课标Ⅰ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精准分析:(3)湿地水分因无法外流,水中溶解的盐分会在湿地中积累,使盐度增大,有点类似于水流只进不出的湖泊最终会成为咸水湖的原理。

或者盐沼的形成。

盐分的大小与含盐量、水量有关,湿地中盐分增加,一是无法排出,没有向外的水流通道;二是河流不断地带来溶解盐分,不断地在湿地积累。

水量变小,盐度相对增加,造成水量减少的原因有:一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二是人类用水,使注入湿地的河水减少;三是河流泥沙淤积,湿地水浅,单位面积湿地的含盐量增大。

2019-2019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及答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8页word资料

2019-2019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及答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8页word资料

2019-2019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及答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选择题1.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云南不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海啸 C.干旱与洪涝 D.泥石流与滑坡最近,我市市政府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新战略。

读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与冀鲁豫顺序一致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②④ D.③④⑤4.以北京为起点同时穿过冀、鲁两省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5.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B.高、寒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C.本区农业发达,作物秸秆是牲畜的主要饲料D.本区西部的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是其丰水期海南省三沙市的行政中心设在永兴岛(17°N,112°E),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6.永兴岛位于我国的( )A.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7.游客去三沙市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A.沙漠探险 B. 雪域高原 C. 椰林沙滩 D. 林海雪原2019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 、103.0°E)发生7.0级地震,我国政府和人民紧急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8.四川省的简称是( )A.蜀或川 B.陕或秦 C.云或滇 D.贵或黔9.一批救灾物资从陕西省西安市通过铁路运输到成都,要经过的铁路是( )A.陇海线、宝成线 B.湘黔线、襄渝线C.浙赣线、成渝线 D.贵昆线、成昆线10.抗震救灾期间,需要设置一个救灾物资集散中心,从交通便捷考虑该中心最适宜设在( )A.雅安 B.成都 C.重庆 D.内江11.“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 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答案 1.D 2.A
解析第 1 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我国的河流。

日出的早晚与昼长、经纬度位置有关,图中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部,但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昼短夜长,因此日出较晚, A 错误;漠河不在北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 B 错误;图中漠河以北的河流(黑龙江)的众多支流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向东注入海洋,完全属于
外流区, C 错误;松花江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且纬度高,有结冰现象,会出现
凌汛现象, D 正确。

第 2 题,以东北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
文地理特征。

从图中可看出东北平原中部是松花江和辽河的分水岭,因此地势
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季降水较多,不会出现伏旱现象;东北平原地广 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不是商品棉基地。

下图为我国赣南地区简图,该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 “世界
钨都”“稀土王国 ”之美誉。

读图回答 3~4题
答案 3.C 4.B
解析 第 3 题,赣南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作为资源型区域,增 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一方面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环境
3.赣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区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②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图中 18 ℃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
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根据产业转移的原理可知:转移的往往是资源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第 4 题,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有山地的分布,气温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根据“高高低低”原理,等温线将向低纬凸出,河谷处向高纬度凸。

读下图,回答5~6 题。

5.图中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与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自然
条件组合正
确的是( )
A.棉花——气候适宜
B.小麦——雨热同期
C.大豆——地形平坦
D.花生——灌溉便利
6.图中乙地河流流量最小出现在春季的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②蒸发旺盛③农业用水量大④上游补给少⑤河水渗
漏严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5.A 6.A
解析第 5 题,从图中甲基地的位置看,此处是我国的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的商品棉基地,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第 6 题,华北地区春季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且此时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大,故此时河流的流量较小。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坡1959~2009 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7~8 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山地可能为( )
A. 天山
B.南岭
C.秦岭
D.大兴安岭
8.该山以北附近的地形区为我国多种农产品优势产区,其优势农产品主要有
()
①小麦②玉米③棉花④油菜⑤大豆⑥苹果
A. 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答案7.C 8.A
解析第7 题,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山地应该是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因此该山地可能是秦岭。

第8 题,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为长江流域,大豆的优势产区为东北地区。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
A.①
C.③
10.梅关古道所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答案9.B 10.A
解析第9 题,由题干梅关古道位
于粤赣两省交界处,可以判断梅岭
即图②所示的南岭。

第10 题,
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
岭。

小老树是指树龄小,但长势已经显
著衰弱的树。

具体表现为树体小,
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
早,果实小等。

读下图,完成
11~12 题。

11.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
A.内蒙古高

B.华北平

C.黄土高

D.河西走

12.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
A.土壤贫

B.气候不

C.地形崎

D.河流过

答案11.C 12.B
解析第11 题,读图可知,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
不是主要分布区,华北平原、河西走廊无分布。

第12 题,造成小老
B.

B.长江水系和闽江
水系
因主要是气候不适。

黄土高原区的土壤都比较贫瘠、地形崎岖,不是小老树现
象的主要原因。

图示河流沿岸也有分布,说明河流过少不是小老树现象产生的原因
、综合题
13.读“环渤海区域示意图”
(1)填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城市);B (煤炭输出港);
C _______ (铁路);
D ____ (煤矿)。

(2)海洋化工是该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

下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请将该图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及资源产地补充完整。

E _______ ;
F _____ ;
G _______ 。

(3)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
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

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京津唐地区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大连秦皇岛京九线开滦
(2)电力钢铁长芦
(3)原因:市场需求的变化。

作用:为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提供原料、粮食和副食品。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 1 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
年均降水量图
(2)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答案(1)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图1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图 2 为“ 陕西省沿109 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 3 767 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图 3 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图3
(1)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2)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解析第(1)题,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地形特征可由地形剖面图直接读出。

可结合图 1 分析陕南、关中和陕北的气候,再根据气候分析
植被特征。

第(2)题,确定农业发展方向时,既要考虑发展农业生产,又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陕南地区可以发展水田农业和山地林业,关中地区应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陕北地区应当农林牧协调发展。

(2)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答案(1)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