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第二定义与焦点弦

合集下载

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定要大于,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线段,当常数小于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定要小于,定义中的“绝对值”与不可忽视。

若,则轨迹是以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则轨迹不存在。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比如:①已知定点,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A. B.C. D.(答:C);②方程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支)(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e。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如已知点及抛物线上一动点P(x,y),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答:2)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1)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参数方程,其中为参数),焦点在y轴上时。

方程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A,B,C同号,A≠B)。

比如:已知方程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2)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A,B异号)。

比如: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方程_______(答:);(3)抛物线:开口向右时,开口向左时,开口向上时,开口向下时。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1)椭圆:由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如已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__(答:)(2)双曲线:由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3)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圆锥曲线常用方法与结论(收藏)

圆锥曲线常用方法与结论(收藏)

FAP HBQ 圆锥曲线常用方法与结论(收藏)1、定义法(1)椭圆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r 1+r 2=2a 。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

(2))0,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典型例题】例1、(1)抛物线C:y 2=4x 上一点P 到点A(3,42)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C: y 2=4x 上一点Q 到点B(4,1)与到焦点F 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 的坐标为 。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六个性质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六个性质

I A F t 一幽 一— 一生
I A B I I NB l 。 魁

2 i B FI


到与焦点 F相应 的准线 的距 离 d一
l ABl 一, 一



×


o , 一

一丽


2 a’
\ l

对 于椭 圆 , 0 %e %1 , 因而 d >r , 圆 C与准线 z 相离 ; 对 于抛物线 , P 一1 , 因而 d =r , 圆 C与准线 z 相切 ; 对 于双曲线 , e >l , 因而 d %r , 圆 C与准线 z 相交. 性质三 : 设过 圆锥 曲线 的焦 点 F 的弦 的端 点 A、 B 在该 焦点相应 的准线 上 的射影 分别 为 M 、 N, 该 准线 与 对称轴 ( 椭 圆为 长 轴 , 双 曲线 为 实 轴 ) 的 交点 为 E . 若
A M、 B N相 交 , 则 交点 平分 EF .
2 . 2


£ 1 L l 旦 £! 一
l ABl
一 l AF J
上 一 J B Fl
图 3
I A Fl +I B Fl— l A Bl — j AF J ・! B F! } AF J ・{ B F J

2(

一c )




图1
01 . 2

当且仅 当 A B  ̄3 7轴时 , l ABl 有最 小值
最短.
, 即通 径


对于双曲线 , 证 明如下 : 如图 3 , 设 双 曲线方程 为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极坐标全参数方程)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极坐标全参数方程)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极坐标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是高考命题的大热点,主要是在解答题中,全国文科一般为压轴题的第22题,理科和各省市一般为第21题或者第20题,几乎每一年都有考察。

由于题目的综合性很高的,运算量很大,属于高难度题目,考试的得分率极低。

本文介绍的焦点弦长公式是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通用公式,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金钥匙,利用这个公式使得极其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完全能够得心应手!?定理 已知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或者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焦点为F ,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经过F ,且与圆锥曲线交于A 、B 两点,记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e ,通径长为H ,则(1)当焦点在x 轴上时,弦AB 的长|cos 1|||22αe HAB -=; (2)当焦点在y 轴上时,弦AB 的长|sin 1|||22αe HAB -=.推论:(1)焦点在x 轴上,当A 、B 在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的一支上时,α22cos 1||e HAB -=;当A 、B 不在双曲线的一支上时,1cos ||22-=αe HAB ;当圆锥曲线是抛物线时,α2sin ||HAB =. (2)焦点在y 轴上,当A 、B 在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的一支上时,α22sin 1||e HAB -=;当A 、B 不在双曲线的一支上时,1sin ||22-=αe HAB ;当圆锥曲线是抛物线时,α2cos ||HAB =.典题妙解下面以部分高考题为例说明上述结论在解题中的妙用.例1(06湖南文第21题)已知椭圆134221=+y x C :,抛物线px m y 22=-)((p >0),且1C 、2C 的公共弦AB 过椭圆1C 的右焦点.(Ⅰ)当x AB ⊥轴时,求p ,m 的值,并判断抛物线2C 的焦点是否在直线AB 上; (Ⅱ)若34=p 且抛物线2C 的焦点在直线AB 上,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方程.2FOABxy例2(07全国Ⅰ文第22题)已知椭圆1232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B 、D 两点,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C 两点,且BD AC ⊥,垂足为P.(1)设P 点的坐标为),(00y x ,证明:232020yx +<1.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小值.2FABCD Oxy 1F P例3(08全国Ⅰ理第21题文第22题)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l 、2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l 、2l 于A 、B 两点. 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A ByO F x1l2lN M金指点睛1. 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 过椭圆1422=+x y 的上焦点F 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_.2. 过双曲线1322=-y x 的左焦点F 作倾斜角为6π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_.3. 已知椭圆02222=-+y x ,过左焦点F 作直线l 交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AOB 的最大面积.B O xy AF4. 已知抛物线px y 42=(p >0),弦AB 过焦点F ,设m AB =||,△AOB 的面积为S ,求证:mS 2为定值.yO F x AB5.(05全国Ⅱ文第22题)P 、Q 、M 、N 四点都在椭圆1222=+y x 上,F 为椭圆在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 已知PF 与FQ 共线,MF 与FN 共线,且0=⋅MF PF .求四边形PQMN 的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O xNPy MQF6. (07重庆文第22题)如图,倾斜角为α的直线经过抛物线x y 82=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Ⅰ)求抛物线的焦点F 的坐标及准线l 的方程;(Ⅱ)若α为锐角,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 交x 轴于点P ,证明α2cos ||||FP FP -为定值,并求此定值.yO F xA BDEC lαm P7. 点M 与点)2,0(F 的距离比它到直线03:=+y l 的距离小1.(1)求点M 的轨迹方程;(2)经过点F 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与轨迹相交于A 、B ;C 、D. 求四边形ACBD 的最小面积.FO xA BD C y8.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1F 、2F 与椭圆1522=+y x 的焦点相同,且以抛物线x y 22-=的准线为其中一条准线. (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经过焦点2F 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 、B ;C 、D. 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的最小值.y2FAO x1l2l B CD参考答案:证明:设双曲线方程为12222=-by a x (a >0,b >0),通径a b H 22=,离心率a ce =,弦AB 所在的直线l 的方程为)(c x k y +=(其中αtan =k ,α为直线l 的倾斜角),其参数方程为为参数)(,t t y t c x ⎩⎨⎧=+-=.sin cos αα. 代入双曲线方程并整理得:0cos 2cos sin 4222222=-⋅+⋅-b t c b t b a ααα)(. 由t 的几何意义可得:|cos 1|2|cos 1|2|cos sin |2cos sin 4cos sin cos 24||||22222222222222222222222122121αααααααααe a b e a b b a ab b a b b a c b t t t t t t AB -=-=-=-----=-+=-=)()(.|cos 1|22αe H-=例1.解:(Ⅰ)当x AB ⊥轴时,点A 、B 关于x 轴对称,0=∴m ,直线AB 的方程为1=x . 从而点A 的坐标为),(231或),(231-. 点A 在抛物线2C 上,.249p =∴即.89=p此时抛物线2C 的焦点坐标为),(0169,该焦点不在直线AB 上. (Ⅱ)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α,由(Ⅰ)知2πα≠.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tan -⋅=x y α.抛物线2C 的对称轴m y =平行于x 轴,焦点在AB 上,通径382==p H ,离心率1=e ,于是有又 AB 过椭圆1C 的右焦点,通径322==a b H ,离心率21=e . ∴.cos 412|cos 1|||222αα-=-=e H AB∴)(α2cos 138-.cos 4122α-= 解之得:6tan 71cos 2±==αα,.抛物线2C 的焦点),(m F 32在直线)(1tan -⋅=x y α上, ∴αtan 31-=m ,从而36±=m . 当36=m 时,直线AB 的方程为066=-+y x ; 当36-=m 时,直线AB 的方程为066=--y x 例2.(1)证明:在12322=+y x 中,123===c b a ,,. ,︒=∠9021PF F O 是1F 2F 的中点,.1||21||21===∴c F F OP 得.12020=+y x ∴点P 在圆122=+y x 上.显然,圆122=+y x 在椭圆12322=+y x 的内部. 故232020yx +<1.(2)解:如图,设直线BD 的倾斜角为α,由BD AC ⊥可知,直线AC 的倾斜角απ+2..cos 138sin ||22)(αα-==H AB 2FOABxy通径33422==a b H ,离心率33=e . 又 BD 、AC 分别过椭圆的左、右焦点1F 、2F ,于是.sin 3342cos 1||cos 334cos 1||222222ααπαα-=+-=-=-=)(,e H AC e H BD ∴四边形ABCD 的面积.2sin 2496sin 334cos 33421||||21222ααα+=-⋅-⋅=⋅=AC BD S [)]10[2sin 02,,,∈∴∈απα . ⎥⎦⎤⎢⎣⎡∈∴42596,S .故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596. 例3,解:(Ⅰ)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2222=-by a x (a >0,b >0).||OA 、||AB 、||OB 成等差数列,设m AB =||,公差为d ,则d m OA -=||,d m OB +=||,∴222)()(d m m d m +=+-. 即2222222d dm m m d dm m ++=++-. ∴4m d =. 从而43||m OA =,45||mOB =. 又设直线1l 的倾斜角为α,则α2=∠AOB . 1l 的方程为x aby =. ∴.tan ab=α 而.34||||tan 2tan ==∠=OA AB AOB α 2FABCD Oxy 1F P∴34)(12tan 1tan 222=-⨯=-ab a bαα. 解之得:.21=a b∴.25)(12=+=a b e (Ⅱ)设过焦点F 的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 则απθ+=2.∴αθsin cos -=. 而.51)21(1)21(tan 1tan sin 22222=+=+=ααα∴51cos 2=θ.通径b abb a b H =⨯==222. 又设直线AB 与双曲线的交点为M 、N. 于是有:4cos 1||22=-=θe HMN .即451)25(12=⨯-b .解得3=b ,从而6=a .∴所求的椭圆方程为193622=-y x .1. 解:3,1,2===c b a ,离心率23==a c e ,通径122==ab H ,直线l 的倾斜角4πα=.∴58)22()23(11sin 1||2222=⋅-=-=αe HAB . 2. 解:2,3,1===c b a ,离心率2==ace ,通径622==a b H ,直线的倾斜角6πα=. A ByO F x1l2lN M∴3|)23(21|6|cos 1|||2222=⋅-=-=αe HAB .3. 解:1222=+y x ,1,1,2===c b a ,左焦点)0,1(-F ,离心率22==a c e ,通径222==ab H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x l ⊥轴,这时22||2===ab H AB ,高1||==c OF ,△AOB 的面积221221=⨯⨯=S .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则其方程为)1(tan +⋅=x y α,即tan tan =+-⋅ααy x ,原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ααααααs i n|s e c ||t a n|1t a n |t a n 0ta n 0|2==++-⨯=d . αααα222222sin 122cos 222cos )22(12cos 1||+=-=⋅-=-=e HAB . ∴△AOB 的面积αα2sin 1sin 2||21+=⨯⨯=d AB S . 0<α<π,∴αsin >0. 从而ααsin 2sin 12≥+. ∴22sin 2sin 2=≤ααS .当且仅当1sin =α,即2πα=时,“=”号成立. 故△AOB 的最大面积为22. 4. 解:焦点为)0,(p F ,通径p H 4=.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x AB ⊥轴,这时p m AB 4||==,高p OF =||,△AOBBO xy AF的面积22||||21p OF AB S =⨯⨯=. ∴3442444p pp m p m S ===,是定值.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其方程为)(tan p x y -⋅=α,即tan tan =+-⋅ααp y x ,原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αααααs i n |s e c ||t a n|1t a n |t a n |2p p p d ==+=. αα22sin 4sin ||pH AB ==. ∴△AOB 的面积αsin 2||212p d AB S =⨯⨯=.∴32242424sin sin 41sin 4p pp m p m S =⨯=⨯=ααα. ∴不论直线AB 在什么位置,均有32p m S =(3p 为定值).5. 解:在椭圆1222=+y x 中,.112===c b a ,, 由已知条件,MN 和PQ 是椭圆的两条弦,相交于焦点),(10F ,且PQ MN ⊥. 如图,设直线PQ 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MN 的倾斜角απ+2.通径222==ab H ,离心率22=e .于是有.sin 222sin 1||cos 222)2(sin 1||222222ααααπ-=-=-=+-=e H PQ e HMN ,∴四边形PQMN 的面积O xNPy MQFyO F x AB.2sin 816sin 222cos 22221||||21222ααα+=-⋅-⋅=⋅=PQ MN S [)]10[2sin 02,,,∈∴∈απα . ⎥⎦⎤⎢⎣⎡∈∴2916,S .故四边形PQMN 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916和2. 6.(Ⅰ)解:4,82==p p ,∴抛物线的焦点F 的坐标为)2,0(, 准线l 的方程为2-=x .(Ⅱ)证明:作l AC ⊥于C ,AC FD ⊥于D. 通径82==p H . 则ααααcos ||||,cos ||||,sin 8sin ||22AF AD FP EF H AB ====.∴4cos ||||||||+=+==αAF p AD AC AF .∴αcos 14||-=AF .∴αααα22sin cos 4sin 4cos 14||21||||||||=--=-=-=AB AF AE AF EF , 从而αα2sin 4cos ||||==EF FP . ∴8sin 2sin 4)2cos 1(||2cos ||||22=⋅=-=-ααααFP FP FP . 故α2cos ||||FP FP -为定值,此定值为8.7. 解:(1)根据题意,点M 与点)2,0(F 的距离与它到直线2:-=y l 的距离相等,∴点M 的轨迹是抛物线,点)2,0(F 是它的焦点,直线2:-=y l 是它的准线.从而22=p,∴4=p . ∴所求的点M 的轨迹方程是y x 82=.(2) 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均有两个交点, ∴它们的斜率都存在. 如图,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α, 则直线CD 的倾斜角为α+︒90.y O F xA BDEClαm P BDy抛物线的通径82==p H ,于是有:αααα2222sin 8)90(cos ||,cos 8cos ||=+︒===H CD H AB .∴四边形ACBD 的面积.2sin 128sin 8cos 821||||21222ααα=⋅⋅=⋅=CD AB S 当且仅当α2sin 2取得最大值1时,128min =S ,这时︒=︒=45,902αα.∴四边形ACBD 的最小面积为128.8. 解:(1)在椭圆1522=+y x 中,2,1,522=-===b a c b a ,∴其焦点为)0,2(1-F 、)0,2(2F .在抛物线x y 22-=中,1=p ,∴其准线方程为212==p x . 在双曲线中,21,22==c a c ,∴3,122=-==a c b a . ∴所求的双曲线的方程为1322=-y x .(2) 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均有两个交点,∴它们的斜率都存在. 如图,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CD 的倾斜角为α+︒90.双曲线的通径622==a b H ,离心率2==a ce . 于是有: αααα222222sin 416)90(cos 1||,cos 416cos 1||-=+︒-=-=-=e H CD e H AB .∴四边形ACBD 的面积.2sin 4318sin 416cos 41621||||21222ααα+-=-⋅-⋅=⋅=CD AB S =18 y2FAO x1l2l B CD当且仅当α2sin 2取得最大值1时,18min =S ,这时︒=︒=45,902αα.∴四边形ACBD 的最小面积为18.。

圆锥曲线讲义

圆锥曲线讲义

e 1
e 1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
K MA K MB 1
K MA K MB
b2 2 a
K MA K MB
b2 a2
椭圆简易篇
一.椭圆的三个形式:
x2 y2 1, ( a b 0) ,注意多解情况; a 2 b2
1.标准式: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对称轴上
2 2
(2) S PF1F2 b tan
2
(5) t
4a 2 2; b2
(6)
1 1 2 ; PF1 F1M ep sin sin sin
(7) e
椭圆简易篇
(主要证明: PF1
ep ep ; MF1 ;) 1 e cos 1 e cos b2 2 a
2.一般式: A x B y 1 , ( A 0, B 0 , A B )注重突出形式; 3.参数式:
x a cos , 为参数, y b sin
说明:1.性质:范,对,顶,离; 2.主要考查方程组思想; Exe1.已知
x2 y2 1; 4
椭圆简易
5.已知 P ( x0 , y0 )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且 PA PB , AB 两点均在椭圆上, 则直线 AB 恒过定点 (
c 2 x0 c 2 y0 , ) a 2 b2 a 2 b2 y2 x2 1(a b 0) , a 2 b2
注意:若椭圆的方程为
PM 1 PF , PN 2 PF
,则 1 2
2a 2 b2
4.过 M ( m,0) 作椭圆的割线,交椭圆于 PQ 两点,P 点关于 x 的对称点为 N 点,则直线 NQ 恒过定点 (

专题16 圆锥曲线焦点弦 微点3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16  圆锥曲线焦点弦  微点3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及其应用
15.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F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则 的值为__________.
16.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 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则 的值为________.
17.过抛物线 的焦点 作倾角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 、 两点( 在 轴左侧),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夹角不是直线的倾斜角,而是直线与焦点所在轴的夹角,这样就不需要区的右焦点F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求弦长 .
三、圆锥曲线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1.椭圆的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例9
9.已知椭圆 ,若过左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 两点,求 .
【结论6】椭圆的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我们有如下结论:
【结论6】双曲线的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1)双曲线 的焦点弦长公式:
同支弦 ;异支弦 ,统一为: ;
(2)双曲线 的焦点弦长公式:
同支弦 ;异支弦 ,统一为: .
3.抛物线的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由抛物线的定义易得
【结论7】抛物线的坐标式焦点弦长公式:
(1)抛物线 的焦点弦长公式: ;
(2)抛物线 的焦点弦长公式: ;
说明:特殊情形,当倾斜角为 时,即为椭圆的通径,通径长 .
2.双曲线的倾斜角式焦点弦长公式
例2
2.设双曲线 ,其中两焦点坐标为 ,过 的直线 的倾斜角为 ,交双曲线于 , 两点,求弦长 .
可得如下结论2:
【结论2】双曲线的倾斜角式焦点弦长公式:
(1) 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 倾斜角为 的直线 与双曲线 交于 两点,则 .
专题16 圆锥曲线焦点弦 微点3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16圆锥曲线焦点弦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双曲线知识点一、 双曲线的定义:1. 第一定义:到两个定点F 1与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 1F 2|〕的点的轨迹〔21212F F a PF PF <=-〔a 为常数〕〕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要注意两点:〔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2a <|F 1F 2|.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2所对应的一支; 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1所对应的一支;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直线上以F 1、F 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当2a >|F 1F 2|时,动点轨迹不存在.2. 第二定义:动点到一定点F 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e >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双曲线的准线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a >0,b >0〕(焦点在x 轴上);12222=-bx a y 〔a >0,b >0〕(焦点在y 轴上);1. 如果2x 项的系数是正数,那么焦点在x 轴上;如果2y 项的系数是正数,那么焦点在y 轴上. a 不一定大于b.2. 与双曲线12222=-by a x 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12222=--+k b y k a x 3. 双曲线方程也可设为:221(0)x y mn m n-=> 例题:双曲线C 和椭圆221169x y +=有相同的焦点,且过(3,4)P 点,求双曲线C 的轨迹方程。

三、点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1 点与双曲线: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221x y a b ⇔-<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220022-=1x y a b ⇔2 直线与双曲线:〔代数法〕设直线:l y kx m =+,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联立解得02)(222222222=----b a m a mkx a x k a b1) 0m =时,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b k a ≥,bk a≤-,或k 不存在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2) 0m ≠时,k 存在时,假设0222=-k a babk ±=,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假设2220b a k -≠,222222222(2)4()()a mk b a k a m a b ∆=-----2222224()a b m b a k =+-0∆>时,22220m b a k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 0∆<时,22220m b a k +-<,直线与双曲线相离,没有交点;0∆=时22220m b a k +-=,2222m b k a +=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假设k 不存在,a m a -<<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 m a m a ><-或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 3. 过定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y kx m =+过定点00(,)P x y ,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1).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内部时: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两支各有一个交点; a bk ±=,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b k a >或bk a<-或k 不存在时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支有两个交点;2).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上时:bk a =±或2020b x k a y =,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点00(,)P x y ;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 2020b x k a y >〔00y ≠〕或2020b x bk a a y << 〔00y ≠〕或b k a <-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在一支上有两个交点;当00y ≠时,bk a =±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点00(,)P x y ;b k a >或bk a <-时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支有两个交点;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 3).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外部时: 当()0,0P 时,b bk a a -<<,直线与双曲线两支各有一个交点; b k a ≥或bk a≤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当点0m ≠时,k =时,过点00(,)P x y 的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bk a=±时,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一点;几何法:直线与渐近线的位置关系例:过点(0,3)P 的直线l 和双曲线22:14y C x -=,仅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方程。

圆锥曲线焦点弦

圆锥曲线焦点弦

圆锥曲线专题03焦点弦问题焦点弦是经过椭圆,双曲线或者抛物线焦点的弦,这里我们以椭圆为例,如下图。

组成焦点弦的因素有3个:线段MN 的长度,直线MN 的倾斜角以及点F 分线段MN 的比例关系,所以在研究焦点弦问题当中我们重点从以上三个因素进行考虑。

一、焦点弦长的求法法一:利用弦长公式|AB |==若要使用弦长公式,我们需要设出AB 所在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椭圆,利用韦达定理求出,A B 两点之间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和与积的关系即可,这也是我们在圆锥曲线中求弦长最常用的方法。

法二: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中我们也学过求弦长的方法,此法和弦长公式差不多,但是在解决选做题参数方程的题目中经常用到,该发在参数方程专题中将重点讲解。

设A 点参数为1t ,B 点参数为2t ,则12|AB |||t t =-方法三:焦点弦长公式已知圆锥曲线C 的离心率为e,焦点为F,焦准距(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过点F 的弦MN 与曲线C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0,90]θθ︒∈,则有222|MN ||1e cos |ep θ=-,在抛物线内22|MN |sin pθ=证明过程如下:设11(x ,y )N ,根据第二定义可知211'()a NF eNN e x a ex c==-=-在RT DNF ∆中,1cos x OD OF DF c NF θ==-=-,代入上式得:(cos )NF a e c NF θ=--,解得cos 1ec aNF e θ-=-同理可得2222222||cos 1cos ab ep MF a c e θθ==--例1:已知椭圆22221x y a b+=的右焦点为F,经过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已知2AF FB = .(1)求离心率;(2)若15|AB |=4,求椭圆方程.【解析】(1)求离心率套公式即可1cos 1e λθλ-=+,代入求得23e =套用公式22215|AB |||1cos 4ep e θ==-解得252a p c c =-=又因为23e =,故可解出3,a b ==,椭圆方程为22195x y +=例2:已知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2,l l ,直线1l 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例3:过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的直线交C 于点M(M 在x 轴上方),l 为C的准线,点N 在l 上且MN l ⊥,则M 到直线NF 的距离为_________.二、在焦点弦中,,e θλ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上面求得焦点弦长公式与离心率e 有关,因此下面我们探究一下求离心率,倾斜角以及点分线段的比例之间的关系。

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

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

圆锥曲线神级结论一、椭 圆1. (椭圆的光学性质)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12PF F ∆在点P 处的外角.2. (中位线)PT 平分12PF F ∆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第二定义)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第二定义)以焦点半径1PF 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5. (求导或用联立方程组法)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外 ,则过0P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12,P P ,则切点弦12P P 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 6. (余弦定理+面积公式+半角公式)椭圆22221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2F PF S b γ∆=.8. (第二定义)椭圆22221x y a b+=(0a b >>)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证明:x ky c =+,()2222222222222120x y a b k y b cky b c a b a b +=⇒++++=222222222222,P O P O b c a b b cky y y y y a b k a b k --=+=++, 2222222222222,P O P O a c a b k a cx x x x a b k a b k -=+=++,22,N M P P Q Qa a a ay y c c y a x y a x ++==++,()()00M N M N MF NF MF NF x c x c y y ⊥⇒=⇒--+=, 易得:()()42M N b x c x c c--=-10. (MN 其实就在准线上,下面证明他在准线上)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P Q ,且12,A A 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1A P 和2A Q 交于点M ,2A P 和1A Q 交于点N ,则MF NF ⊥. 证明:首先证明准线,1A P 和2PA 公共点, 设(),P P P x y ,(),Q Q Q x y ,不妨设P Q x x >,1P P y k x a =-,2Q Q y k x a=-,由()()12y k x a y k x a =-⎧⎪⎨=+⎪⎩, 得交点()()()1212P Q Q P P Q P Q Q P P Q x y x y a y y a k k x a k k x y x y a y y ++-+==--+++,由()22221y k x c x y ab ⎧=+⎪⎨+=⎪⎩,得()2222222222220b a kxa k cx a c k ab +++-=,令22222222M b a k N b a kc k =+=+-,,22222P Q a c k a b x x M -=,222P Q a k c x x M -+=,22P Q b ck y y M +=,2P Q abkNy y M-=,222P Q Q P a b k x y x y M -+=,2P Q Q P abckN x y x y M--+=,则222222222a b k a bkNa M M x a abckN ab ckc M M-+==--+, 再根据上一条性质可得结论。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焦半径公式 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焦半径公式 焦点弦公式

椭圆、 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ρ = ep . 1 − e cosθ
其中 p 是定点 F 到定直线的距离,p>0 .
当 0 e 1 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 e>1 时,方程表示 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 曲线右支,若允
许ρ 0,方程就表示整个 曲线
当 e=1 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推论 若圆锥曲线的弦 MN 过焦点 F,则有 1 + 1 = 2 . MF NF ep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 MN 过焦点 F,
1、椭圆中, p = a 2 − c = b2 , MN = ep +
ep
= 2ab2 .
c
c
1− ecosθ 1− ecos(π −θ) a2 − c2 cos2 θ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湖北省天门中学 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 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 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
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 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 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 F 作相
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K,以 FK 的 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3、抛物线中, MN = p +
p
= 2p .
1 − cosθ 1 − cos(π − θ ) sin 2 θ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 P x,y 是圆锥曲线 的点,
1、若 F1、F2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 PF1 = a + ex ,、 F2 分别是 曲线的左、右焦点,
设 F 为椭圆的左焦点( 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 为椭圆( 曲线 的右支、抛物线) 任一点,则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双曲线知识点一、 双曲线的定义:1. 第一定义:到两个定点F 1与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 1F 2|)的点的轨迹(21212F F a PF PF <=-(a 为常数))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要注意两点:(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2a <|F 1F 2|.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2所对应的一支; 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1所对应的一支;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直线上以F 1、F 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当2a >|F 1F 2|时,动点轨迹不存在.2. 第二定义:动点到一定点F 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e >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双曲线的准线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a >0,b >0)(焦点在x 轴上);12222=-bx a y (a >0,b >0)(焦点在y 轴上);1. 如果2x 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x 轴上;如果2y 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y 轴上. a 不一定大于b.2. 与双曲线12222=-b y a x 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12222=--+kb y k a x 3. 双曲线方程也可设为:221(0)x y mn m n-=> 例题:已知双曲线C 和椭圆221169x y +=有相同的焦点,且过(3,4)P 点,求双曲线C 的轨迹方程。

三、点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1 点与双曲线: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外部2200221x y a b ⇔-<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上220022-=1x y a b⇔2 直线与双曲线:(代数法)设直线:l y kx m =+,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联立解得02)(222222222=----b a m a mkx a x k a b1) 0m =时,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b k a ≥,bk a≤-,或k 不存在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2) 0m ≠时,k 存在时,若0222=-k a babk ±=,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若2220b a k -≠,222222222(2)4()()a mk b a k a m a b ∆=-----2222224()a b m b a k =+-0∆>时,22220m b a k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 0∆<时,22220m b a k +-<,直线与双曲线相离,没有交点;0∆=时22220m b a k +-=,2222m b k a +=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 若k 不存在,a m a -<<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 m a m a ><-或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 3. 过定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y kx m =+过定点00(,)P x y ,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1).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内部时: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两支各有一个交点; a bk ±=,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b k a >或bk a<-或k 不存在时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支有两个交点;2).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上时:bk a =±或2020b x k a y =,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点00(,)P x y ;b bk a a -<<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 2020b x k a y >(00y ≠)或2020b x b k a a y << (00y ≠)或bk a <-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在一支上有两个交点; 当00y ≠时,bk a =±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点00(,)P x y ;b k a >或bk a <-时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支有两个交点;b bk a a-<<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左支一个点右支一个点); 3).当点00(,)P x y 在双曲线外部时: 当()0,0P 时,b bk a a -<<,直线与双曲线两支各有一个交点; b k a ≥或bk a ≤或k 不存在,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当点0m ≠时,k =00(,)P x y 的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bk a=±时,直线与双曲线只交于一点;几何法:直线与渐近线的位置关系例:过点(0,3)P 的直线l 和双曲线22:14y C x -=,仅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方程。

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重要结论的最全总结概要

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重要结论的最全总结概要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重要结论一、定义: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1(-c,0),F2(c,0)的距离和为定值(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F1F2|)2a的点的轨迹叫椭圆,两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与坐标轴的交点叫顶点。

第二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1的距离比为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定点叫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椭圆的准线;引申定义:⒈若一个圆C1内含于另一个圆C2,则与大圆内切与小圆外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为一椭圆,两圆的圆心为焦点,其长轴长为两圆半径之和;⒉在一个圆内有一点,则过该点且与已知圆相切的圆的圆心的点的轨迹为一椭圆,且其长轴长为已知圆的半径。

⒊过两点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一负常数m的点的轨迹为一椭圆(两点除外)。

两定点为椭圆的顶点,两定点间的距离为长轴长。

(-1<m<0时,焦点在x轴上;当m<-1时,焦点在y轴上)例:过点(-8,0),(8,0)的两直线11,12的斜率之积为-3/8,求其交点的轨迹。

⒋将圆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拉伸或缩短为原来的m倍,该圆变成椭圆;⒌连接圆内一定点与圆上任一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圆上该点到圆心的连线的交点的轨迹为一椭圆。

方椭圆的长半轴与圆的半径长相等;⒍两个同心圆较大圆上任一点与圆心的连线与小圆交于一点,从大圆上该点作x轴的垂线,则过小圆交点向该垂线作垂线,其垂足的点的轨迹为椭圆。

对应练习:⑴在椭圆上任一点M与焦点F1F2构成△MF1F2,I为该三角形的内心,连MI交长轴于N点,则MI/IN的值为多少?⑤若过点P作∠F1PF2的平分线交过点F1作其平分线的垂线于M,交PF2于N点,则有PF1=PN,所以有⑶在椭圆上任一点P求:·的最大值(a2-c2),PF1×PF2的最大值a2,点P到对应顶点的最短距离为a-c.⑷若在椭圆内部有一点M,要求作一点P使该点到右焦点F的距离与到该定点的距离和最小。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大于,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线段F F,当常数小于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F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小于|F F|,定义中的“绝对值”与<|F F|不可忽视。

若=|F F|,则轨迹是以F,F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F F|,则轨迹不存在。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Attention:(1)在求解椭圆、双曲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焦点位置,焦点F,F的位置,是椭圆、双曲线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而方程中的两个参数,确定椭圆、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双曲线的定形条件;在求解抛物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开口方向;(2)在椭圆中,最大,,在双曲线中,最大,。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以()为例):①范围:;②焦点:两个焦点;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其中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2;④准线:两条准线;⑤离心率:,椭圆,越小,椭圆越圆;越大,椭圆越扁。

(2)(2)双曲线(以()为例):①范围:或;②焦点:两个焦点;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两个顶点,其中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2,特别地,当实轴和虚轴的长相等时,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方程可设为;④准线:两条准线;⑤离心率:,双曲线,等轴双曲线,越小,开口越小,越大,开口越大;⑥两条渐近线:。

(3)抛物线(以为例):①范围:;②焦点:一个焦点,其中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③对称性:一条对称轴,没有对称中心,只有一个顶点(0,0);④准线:一条准线;⑤离心率:,抛物线。

题高考数学第题圆锥曲线知识点大全

题高考数学第题圆锥曲线知识点大全

高考数学第20题:圆锥曲线考试内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洁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考试要求:(1)驾驭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洁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驾驭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3)驾驭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4)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圆锥曲线方程 学问要点一、椭圆方程.1. 椭圆方程的第肯定义:为端点的线段以无轨迹方程为椭圆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⑴①椭圆的标准方程: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0(12222 b a b y a x =+.i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0(12222 b a bx ay =+.②一般方程:)0,0(122B A By Ax =+.③椭圆的标准参数方程:12222=+by ax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b y a x (一象限θ应是属于20πθ ). ⑵①顶点:),0)(0,(b a ±±或)0,)(,0(b a ±±.②轴:对称轴:x 轴,y 轴;长轴长a 2,短轴长b 2.③焦点:)0,)(0,(c c -或),0)(,0(c c -.④焦距:2221,2b a c c F F -==.⑤准线:ca x 2±=或c a y 2±=.⑥离心率:)10( e ace =.⑦焦点半径: i. 设),(00y x P 为椭圆)0(12222 b a by ax =+上的一点,21,F F 为左、右焦点,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 ii.设),(00y x P 为椭圆)0(12222 b a ay bx =+上的一点,21,F F 为上、下焦点,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0()(),0()(0002200201 x a ex x ca e pF x ex a ca x e pF -=-=+=+=归结起来为“左加右减”.留意: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得→)sin ,cos (θθb a N 方程的轨迹为椭圆.⇒-=+=0201,ex a PF ex a PF ⇒-=+=0201,ey a PF ey a PF⑧通径:垂直于x 轴且过焦点的弦叫做通经.坐标:),(2222a b c a b d -=和),(2ab c⑶共离心率的椭圆系的方程:椭圆)0(12222 b a b y a x =+的离心率是)(22b a c ace -==,方程t t b y a x (2222=+是大于0的参数,)0 b a 的离心率也是ace =我们称此方程为共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⑸若P 是椭圆:12222=+b y a x 上的点.21,F F 为焦点,若θ=∠21PF F ,则21F PF ∆的面积为2tan2θb (用余弦定理与a PF PF 221=+可得). 若是双曲线,则面积为2cot2θ⋅b .二、双曲线方程. 1. 双曲线的第肯定义:的一个端点的一条射线以无轨迹方程为双曲线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0,(1),0,(122222222 b a b x a y b a b y a x =-=-. 一般方程:)0(122 AC Cy Ax =+.⑵①i. 焦点在x 轴上:顶点:)0,(),0,(a a - 焦点:)0,(),0,(c c - 准线方程c a x 2±= 渐近线方程:0=±bya x 或02222=-b y a xii. 焦点在y 轴上:顶点:),0(),,0(a a -. 焦点:),0(),,0(c c -. 准线方程:ca y 2±=. 渐近线方程:0=±b xa y 或02222=-b x a y ,参数方程:⎩⎨⎧==θθtan sec b y a x 或⎩⎨⎧==θθsec tan a y b x .②轴y x ,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 虚轴长为2b ,焦距2c. ③离心率a ce =. ④准线距c a 22(两准线的间隔 );通径a b 22. ⑤参数关系ace b a c =+=,222. ⑥焦点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方程12222=-by ax (21,F 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或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长加短减”原则: aex MF a ex MF -=+=0201 构成满意a MF MF 221=-aex F M a ex F M +-='--='0201(与椭圆焦半径不同,椭圆焦半径要带符号计算,而双曲线不带符号)asin α,)α)N 的轨迹是椭圆aey F M a ey F M a ey MF a ey MF -'-='+'-='+=-=02010201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22a y x ±=-离心率2=e .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λ=-2222b y a x 与λ-=-2222b y a x 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02222=-b y a x .⑸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0(2222≠=-λλb y a x 的渐近线方程为02222=-y a x 假如双曲线的渐近线为0=±b ya x 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0(2222≠=-λλby a x .例如: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为x y 21=且过)21,3(-p 解:令双曲线的方程为:)0(422≠=-λλy x ,代入)21,3(-得12822=-y x ⑹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区域①:无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区域②:即定点在双曲线上,1条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3条; 区域③:2条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4条;区域④:即定点在渐近线上且非原点,1条切线,1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⑤:即过原点,无切线,无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小结:过定点作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可以作出的直线数目可能有0、2、3、4条.(2)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交点为二个时,求确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法与渐近线求交和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同号. ⑺若P 在双曲线12222=-b y a x ,则常用结论1:P 到焦点的间隔 为m = n ,则P 到两准线的间隔 比为m ︰n.简证:ePF e PF d d 2121= =n m. 常用结论2: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另一条渐近线的间隔 等于b.三、抛物线方程.3. 设0 p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注:①x c by ay =++2顶点)244(2aba b ac --.②)0(22≠=p px y 则焦点半径2P x PF +=;)0(22≠=p py x 则焦点半径为2P y PF +=.③通径为2p ,这是过焦点的全部弦中最短的.④px y 22=(或py x 22=)的参数方程为⎩⎨⎧==pt y pt x 222(或⎩⎨⎧==222pt y ptx )(t 为参数). 四、圆锥曲线的统肯定义..4. 圆锥曲线的统肯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 和定直线l 的间隔 之比为常数e 的点的轨迹.当10 e 时,轨迹为椭圆; 当1=e 时,轨迹为抛物线; 当1 e 时,轨迹为双曲线;当0=e 时,轨迹为圆(a ce =,当b a c ==,0时).5. 圆锥曲线方程具有对称性. 例如:椭圆的标准方程对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因为具有对称性,所以欲证AB=CD, 即证AD 与BC 的中点重合即可.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定义1.到两定点F 1,F 2的间隔 之和为定值2a(2a>|F 1F 2|)的点的轨迹 1.到两定点F 1,F 2的间隔 之差的肯定值为定值2a(0<2a<|F 1F 2|)的点的轨迹2.与定点和直线的间隔 之比为定值e 的点的轨迹.(0<e<1) 2.与定点和直线的间隔 之比为定值e 的点的轨迹.(e>1)与定点和直线的间隔 相等的点的轨迹. 图形方 程标准方程 12222=+b y a x (b a >>0) 12222=-b y a x (a>0,b>0) y 2=2px参数方程 为离心角)参数θθθ(sin cos ⎩⎨⎧==b y a x 为离心角)参数θθθ(tan sec ⎩⎨⎧==b y a x ⎩⎨⎧==pt y pt x 222(t 为参数) 范围 ─a ≤x ≤a ,─b ≤y ≤b |x| ≥ a ,y ∈R x ≥0 中心 原点O (0,0) 原点O (0,0) 顶点 (a,0), (─a,0), (0,b) ,(0,─b) (a,0), (─a,0) (0,0) 对称轴 x 轴,y 轴; 长轴长2a,短轴长2b x 轴,y 轴;实轴长2a, 虚轴长2b. x 轴焦点 F 1(c,0), F 2(─c,0) F 1(c,0), F 2(─c,0) )0,2(p F 焦距 2c (c=22b a -)2c (c=22b a +)离心率 )10(<<=e a ce )1(>=e a ce e=1准线x=ca 2±x=ca 2±2p x -= 渐近线y=±ab x焦半径ex a r ±=)(a ex r ±±= 2p x r +=附加常用结论:一、圆锥曲线的统肯定义(第二定义):若平面内一个动点M 到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间隔 之比等于一个常数)0(>e e ,则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0期一个平面从不同角度截一个圆锥面所得的曲线称为圆锥曲线,截得的结果可以是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两相交直线、点。

不过,狭义上讲,圆锥曲线仅指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狭义圆锥曲线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下: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 的动点轨迹称为圆锥曲线,当0<e<1时轨迹为椭圆,当e>1时轨迹是双曲线,当e=1时轨迹是抛物线。

定点F 称为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圆锥曲线的准线,定点到准线的距离称为焦准距(记为p ),常数e 称为离心率。

(椭圆和双曲线都有两个焦点和对应的两条准线)如下图1所示,P 为某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则P 1是P 到准线的射影,则PF PP 1=e图1过焦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个点A 、B ,这两点之间的线段成为圆锥曲线的焦点弦,当直线绕焦点转动起来时,焦点弦的倾斜角和长度都在变化。

当焦点弦与准线平行时称为圆锥曲线的通径。

一、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例1.如下图2,已知抛物线的方程是y 2=2px (p>0),AB 是过焦点F 的弦。

(1)若A(x 1,y 1),B(x 2,y 2),求焦点弦长;(2)若焦点弦的倾斜角是θ,求焦点弦长。

解:焦点弦AB 被焦点F 截成两段,为了方便,我们分别记m=|AF|、n=|BF|则|AB|=m+n(1)记A 1、B 1分别为A 、B 在准线l 上的射影,根据抛物线的定义,m=|AA 1|,n=|BB 1|则焦点弦长为:|AB|=m+n=|AA 1|+|BB 1|=[x 1-(-p 2)]+[x 2-(-p 2)]=x 1+x 2+p分析:这个弦长公式的巧妙在于,把斜向的弦长AB 化成横线的线段AA 1与BB 1的和,而横向的长度往往比较好计算,这里的m=|AA 1|,n=|BB 1|非常重要,下面还会继续用到这个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与焦点弦
一、焦半径倾斜角式
设曲线上点A 坐标为00(,)A x y ,曲线焦点为F ,
θ为焦点弦所在直线与焦点所在轴正方向的夹角,(0,)
2
π
θ∈1.在椭圆和双曲线中
2
cos b AF a c θ
=
±(弦的长短决定加减) 2.在抛物线中1cos p
AF θ
=
±(弦的长短决定加减)
证明这两组结论,需要用到圆锥曲线第二定义: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
平面内的动点(,)P x y 到一个定点F 的距离与到不通过这个定点的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常数(0),e e >则动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其中定点F 称为焦点,定直线l 称为准线,正常数e 称为离心率。


01e <<时,轨迹为椭圆;当1e =时,轨迹为抛物线;当1e >时,轨迹为双曲线。

设AF ρ=,则222
cos ,()F a a b AN MN x c c c c ρθ==−−=−+=
因此2
cos b AM AN NM c
ρθ=+=+
由第二定义知:
2
cos c e e b AM
a
c
ρ
ρ
ρθ=⇒
==
+
化简得:2
2cos 1cos b b a AF c a c a
ρθθ===−−,证毕.
到这里很多读者朋友会问:2
cos b a c θ+这个结论对应哪个焦半径?
答案是:2
cos b BF a c θ
=
+如何记忆?
θ为焦点弦所在直线与焦点所在轴正方向的夹角,(0,)
2
π
θ∈一个θ对应两个焦半径AF BF 、怎么区分? 弦的长短决定加减 怎么证明2
cos b BF a c θ=+?
仿照证明2
cos b AF a c θ
=−自行证明.
二、推论 1.弦长公式
①在椭圆和双曲线中:2
2
222cos ab AB a c θ
=−②在抛物线中:22sin p AB θ
=
记忆提示:这两个公式无须背诵,将上文倾斜角式中的一加一减两个公式相加即可,分母平方差公式,口算得结论,因为一段焦点弦是由两段焦半径组成. 2.焦半径混合运算①在椭圆和双曲线中:
2112a AF BF b
+=②在抛物线中:
2
2112,sin p AF BF AF BF p 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