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共26页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揭示系统内有机物降解、作用与各项设计污泥增长、耗氧等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包括:① 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涉及基质降解与基质浓度、生物量等因素的关系;②微生物增长动力学,涉及微生物增长与基质浓度、生物量、增长常数等因素的关系;③ 还研究底物降解与生物量增长、底物降解与需氧、营养要求等的关系。
在建立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模型时,有以下假设:① 除特别说明外,都认为反应器内物料是完全混合的,对于推流式曝气池系统,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②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条件绝对稳定;③二次沉淀池内无微生物活动,也无污泥累积并且水与固体分离良好;④ 进水基质均为溶解性的,并且浓度不变,也不含微生物;⑤系统中不含有毒物质和抑制物质。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一一米一门公式与莫诺德模式1、米一门公式Michaelis —Me nto提出酶的“中间产物”学说,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提出了含单一基质单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公式,即米一门公式:V m ax SK^ S式中:V ——酶促反应中产物生成的反应速率;V max——产物生成的最高速率;K m ――米氏常数(又称饱和常数,半速常数);S 基质浓度。
中间产物学说:E S ES E P米门公式的图示:2、莫诺德模式① 莫诺德模式的基本形式:Mo nod 于1942年和1950年曾两次进行了单一基质的纯菌种培养实验,也发现了与上述酶促反应类似的规律,进而提出了与米门公式想类似的表达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与基质浓度 之间的动力学公式,即莫诺德模式:m axSK s ~~S式中:dxdt / x ――微生物的比增殖速率,kgVSS/kgVSS d ;S 反应器内的基质浓度,mg/l ;K s ――饱和常数,也是半速常数。
随后发现,用由混合微生物群体组成的活性污泥对多种基质进行微生物增殖实验, 得了符合这种关系的结果。
活性污泥法PPT参考课件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4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水流为推流式,池内均匀曝气。活性污泥经历了吸附与 代谢两个完整阶段。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泥负荷约为0.2-0.4kg BOD / kg MLVSS ∙d,混合液 悬浮固体浓度 1500-3000 mg/L, 活性污泥回流比为10 % -30%,去除每公斤 BOD需空气44m3-62m3。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1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2.4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应用
2.4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1 活性污泥基本流程图分析S e2、劳伦斯—麦卡蒂基本概念1)排泥方式为Ⅱ2)微生物比增殖速率⎛μXdt dX ⎪⎭⎫ ⎝= 2.43)单位基质利用速率⎛=Xdt dS q u ⎪⎭⎫ ⎝ 2.54)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又称细胞平均停留时间,工程上习惯称为污泥龄)tX VXc ∆∆=/θ 2.6μθ1=ccθμ1=3、劳伦斯—麦卡蒂方程1)第一方程dcK Yq -=θ12.132)第二方程K =⎫⎛S S X q dt dS s au+⎪⎭ ⎝m ax 2.154、劳伦斯—麦卡蒂基本方程式的应用1)确立处理水基质浓度(S e )与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 )之间的关系(1)全混流⎫=K K ⎪⎪⎭⎝⎛+-⎪⎪⎭⎫⎝⎛+dcd c s eYv K S θθ11m ax 2.16(2)推流式S 对推流式deos e o e o cK S K S S S S v Y-+--=ln)()(1m ax θ 2.172)确立微生物浓度(X )与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 之间的关系(1)全混流)1()(c d e o c K S S Y t X θθ+-=2.18(2)推流 X对推流式(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采用其平均值)。
)1()(c d e o c K S S Y t X θθ+-=2.193)确立活性污泥回流比(R )与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 )之间的关系)1(=++-dt dXV X R Q RQX a r⎪⎪⎭⎫⎝⎛-+=a r c X X R R V Q 11θ 10S V IX r 6m a x)(=4)总产率(Y )与表现产率(Y obs )之间的关系()q X dt dS X dtdX dS dXdt dS dt dXY uu uμ=⎪⎭⎫⎝⎛==⎪⎭⎫⎝⎛=dX ()uobsdS Y '=2.23=11cd d c obs K Y K Y Y θμθ++⨯=2.245)θc 值与Se 值及E 的关系1dc K Yv -=m ax m in)(θ 2.266)(2.32)式便于用以求定曝气池的容积(V )qX S S Q V a e )(0-=5、动力学参数的测定maxmax 011v S v K S S tXe S e +⎪⎪⎭⎫ ⎝⎛∙⎪⎪⎭⎫ ⎝⎛=-dcK Yq -=θ16、例题。
3.3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
19
3.3.5 劳伦斯-麦卡蒂方程
• 1.概念基本
• 1)微生物的比增殖速率μ
dx / dt x
• 2) 单位基质利用率-基质比利用速率q
ds / dt u q
x
(ds/dt)u--基质的利用速率
• • 3)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θC •
VX C X
因此有:
1
c
20
v max S Km S
E + S ES E + P
其中:Km——饱和常数,或半速常数;反应速度为最 大反应速率一半时,对应的底物浓度,mg/L. 1/Km——基质亲和力
8
米门公式的图示
v vmax
v = vmax/2
0
Km
S
9
3.3.4 莫诺特(Monod)方程式
• 法国学者Monod于1942年采用纯菌种在单一底物的培 养基稀溶液中进行了微生物生长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 微生物生长速度和底物浓度间的关系式。 S • 1. 公式 米-门公式: vmax v S km S = max Ks S
16
BOD容积去除负荷 Q(S0 Se) S0 Se Se N rs vmax v (1) XV Xt K s Se
• 当S<<Ks时: v=k2•S
S0 S e N rs k 2 Se (2) Xt
17
4.常数k2、Vmax及Ks的确定
S>>Ks,呈零级反应,则有:
dS max X K1 X dt
,
max
max
K1 vmax
(2)在低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即S << Ks,则: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它的反应动力学原理涉及到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其应用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接触氧化污泥法是将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污泥团聚体的表面,然后被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通过对有机物进行代谢,产生酶来催化有机物的降解。
反应过程中,溶解氧和微生物是限制因素。
溶解氧的供应主要通过曝气作用,污水中的氧被转移到活性污泥颗粒上,为微生物呼吸提供氧气。
间歇氧化污泥法是将污水与活性污泥进行间歇接触和氧化降解。
在间歇氧化污泥法中,活性污泥以混合液的形式存在,定期进入污泥沉淀池进行沉淀。
通过周期性地供氧和去除微生物产物,可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
间歇氧化污泥法可以减小活性污泥容积,减少处理设备和设备的尺寸。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能量,降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其次,活性污泥法也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
氮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先转化为氨氮,然后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磷则被微生物分离吸附到活性污泥中。
最后,活性污泥法还可用于去除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
然而,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程度则受到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活性因素的限制。
除了以上应用,活性污泥法还可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生物氮除磷等。
此外,活性污泥法还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如沉淀、过滤和气浮等,以更好地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总之,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基于微生物代谢的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21页PPT资料
§5-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分类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四、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五、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1、活性污泥 (1)概念:是由微生物(m)群体及其吸附、 粘附的有机无机物质所组成,具有生物活性 的絮凝体。 微生物群体: 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
对数增长期:活性强,有机物降解速率快,但污
泥沉淀性能差
减速增长期:有机物去除速率与残存有机物呈一
级反应,速率有所降低,但污泥絮 体易形成。
内源呼吸期:有机物迅速耗尽,污泥量减少,絮
凝体形成速度快,吸附有机物能力强
四、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1、曝气池—活性污泥反应器
为核心处理设备,其作用: (1)m代谢过程需要以氧为受氢体。 (2)活性污泥与水混合越充分,接触面积越大,
(2) 真菌
由细小的腐生或寄生菌组成,具分解碳水化合 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3) 原生动物
组成: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等
(4)后生动物
主要指轮虫 作用:吞食分散和絮凝的细菌及颗粒较小 的有机物。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是水 质稳定的标志。
原、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的增长与递变关系
(2)活性污泥的颜色和外观
正常的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外观 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颗粒尺寸一般介 于0.02~0.2mm之间。
(3)污泥含水率和比重
污泥含水率一般大于99%,比重因含 水率不同而异,介于1.002~1.006之间。
(4)活性污泥的组成(p95)
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残体Me, 难降解有机物Mi, 无机物Mii。
m的生长曲线
活性污泥法原理与应用
间歇反应器污染物降解与微生物增长动力学模型:
假设基质利用速率和微生物增长速率均符合Monod模型:
dS q S
底物降解模型:
max X
dt K S a
非稳态
其中qmax为最大比基质利用速率 [(g 基质/g 微生物)/T]; K为微生物生长速率为最大比生长速率1/2时的基质浓度(g/L); Xa 为微生物浓度(g/L)
Qin Qp
某控制单元内某组分物料图
Qout
间歇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以反应器中底物降解与微生物生长为例:
Q=Qin- Qout + Qp
其中Qin=0, Qout=0
Q=Qp
控制单元内只需考虑 反应器内部底物的降解和 微生物积累,无外源添加
Qin Qproduce
Qout
某控制单元内某组分物料图
或排出。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 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 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物103个/mL,原生动物 中以纤毛虫居多数,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指示生物,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等 枝虫、盖纤虫、独缩虫、聚缩虫等出现且数量较多时,说明培养成熟且活性良 好。
19 19
6、污泥龄(SRT)θc:
是指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实质上是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
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
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以θC表示,单
位为d。定义式为
C
(X)T (X / t)T
(X)T —— 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质量,kg (ΔX/Δt)T —— 每天从系统中排出的活性污泥质量,kg/d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13.3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应用13.3.1 概述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能够通过数学式定量地或半定量地揭示活性污泥系统内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耗氧等作用与各项设计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主要考虑有机物降解速度、微生物增长速度和溶解氧利用速度。
目前,动力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有机底物降解速度与有机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微生物的耗氧速率与有机物降解、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13.3.2 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1)有机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曝气池是一个完整的反应体系,池内微生物增殖是微生物合成反应和内援代谢两项胜利活动的综合结果,即:微生物增殖速率= 降解有机物合成的生物量速率—内源代谢速率式中,Y——产率系数,即微生物降解1kgBOD所合成的MLSS量,kgMLSS/kgBOD;K d——自身氧化率,即微生物内源代谢的自身减少率;对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系统,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物料平衡关系式如下:每日池内微生物污泥增殖量=每日生成的微生物量—每日自身氧化掉的量∴式中,S0——原水BOD浓度;S e——处理出水BOD浓度;Q——日处理水量,m3/d;V——曝气池容积,m3;X——曝气池中污泥平均浓度,mg/L。
两边除以VX ,式子变为而q称为BOD比降解速率,其量纲与污泥负荷相同,单位一般用kgBOD/(kgMLSS?d)表示。
即,θc为泥龄。
可见高去除负荷下,污泥增长很快,导致排泥加快,污泥龄就短,生物向不够丰富,因此原水的可生化性要好。
对于一个稳定的反应体系,Y、K d是常数,可以设计实验获得。
一般生活污水类水质,Y=0.5~0.65,K d=0.05~0.1;部分工业废水的Y、K d值见设计手册。
(2)有机物降解与需氧量同样,曝气池内,因为降解有机物,就要消耗溶解氧O2,同时微生物内源代谢也消耗溶解氧。
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
4-2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一、概述 研究目的:定量或半定量地揭示系统内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耗氧等作用与各项设计参数、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1)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涉及基质降解与基质浓度、生物量等因素的关系; (2)微生物增长动力学,涉及微生物增长与基质浓度、生物量、增长常数等因素的关系; (3)还研究底物降解与生物量增长、底物降解与需氧、营养要求等的关系。
模型假设:①曝气池为完全混合式; ②在稳定状态下; ③进水和出水无微生物;④二沉池中微不发生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⑤底物浓度用可降解的有机物浓度表示; ⑥温度不变,进水有机物成分性质不变 二、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 1、米氏方程1913年,德国化学家Michaelis 和Menten 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对酶促反映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提出表示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公式——米氏方程。
在酶促反应中,在低浓度底物情况下,反应相对于底物是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 );而当底物浓度处于中间范围时,反应是混合级反应(mixed order reaction )。
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由一级反应向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 )过渡。
maxm v S v K S=+ V max —最大反应速度。
S —反应中底物浓度。
K m —米氏常数;表示反应达到1/2V max 的底物浓度,mol/L ,由酶的性质决定,与酶的浓度无关。
2、Monod 方程1942年Monod 在纯培养的单一底物的试验中发现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底物浓度之关系符合米氏方程。
max S S K Sμμ=+ 微生物比增殖速率:单位质量微生物的增殖速率,T -1;u max —微生物最大比增殖速度,T -1。
K S —饱和常数u=1/2u max 时的底物浓度,或称半速率常数。
S —有机底物浓度。
1950年采用异养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和单一基质的试验,提出微生物比增长速率max 1S S dXX dtK Sμμ==+假定u=rv ,u max =rv max ,则maxmax 1S S S S dSv v r r K S K S X dtμμ====-++ 得Monod 方程:max S dSXSv dtK S-=+Monod 方程的两个推论: ①高底物浓度S 》K S ,max dSv X dt-=,有机物降解速率=v max ,与底物浓度无关,零级反应。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3)确立了污泥回流比(R)与θc的关系。 1/θ c=qV[1+R-R(Xr/Xa)]/V
式中:Xr为回流污泥浓度: (Xr)max=106/SVI 。
(4)总产率系数(Y)与表观产率系数(Yobs) 间的关系:
Yobs=Y/(1+Kdθc) 即实测污泥产率系数较理论总降低。
表面负荷法和固体通量法等。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常用 的是表面负荷法。二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单位时间 内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水量。
二次沉淀他面积以最大时流量作为设计流量,面 不计回流污泥量。为厂保证二次沉淀他的水力效率和 有效容积,池的水深和直径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3.污泥斗容积的计算 污泥斗的作用是贮存和浓缩沉淀污泥。由于活性
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他的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曝气池(区)
容积的计算.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池体设 汁等几项。
1.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有机负荷计算
法.也称BOD 负荷计算法。负荷有两种表示方 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池(区)容积 计算公式列于表2—l—2中。
S:底物浓度。
讨论:
(1)当底物过量存在时,微生物生长不受底物限
制。处于对数增长期,速度达到最大值,为一常数。
∵S>>KS、 KS +S≈S
∴μ =umax。
此时反应速度和底物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
即n=0。
(2)当底物浓度较小时,微生物生长受到限制,
处于静止增长期,微生物增长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
。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设计及计算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 设备等组成。其工艺计算和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 容,即 (1)工艺流程的选择: (2)曝气他的汁算与设计: (3)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4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5)污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工艺的设计与计算共28页文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26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二)09
1、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条件处于稳定状态 2、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不产生微生物代谢活动 3、系统中不含有毒性物质和抑制物质 4、进水底物浓度保持恒定 5、全部生物可降解的底物处于溶解状态
Lawrence-McCarty
VX c X / t
反应器内微生物总量
2.6
△X—每天从系统中排出增殖的微生物总量;mg
X—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mg/l
2.4.3 劳伦斯—麦卡蒂模式的基本概念
针对两种不同的排泥方式 传统方式
Lawrence-McCarty
一般Xe值很低,可以 忽略
VX a c Qw X r (Q Qw ) X e
2.4.2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
假设:微生物比增殖速率(μ)与基质比降解速率(v)呈比例关 系,即
v
基质比降解速率(v),可以用莫诺模式加以描述:
v vmax
S Ks S
2.3
v 式中: -基质比降解速率,d-1 ;
vmax
-基质最大比降解速率,d-1 。
对废水处理来说,有机物的降解是其基本目的,因此,式2.3的实 际意义较大
max
零级 反应 区 混合级反应区 (n=0) (0<n<1)
max S
Ks S
2.2
1 max 2
μ— 微生物比增殖速率,d-1;
μ max—微生物最大比增殖速率,d-1;
S— 溶液中限制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浓度, mg/L、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