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金属单质的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

2、熔点低(金属小块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

3、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将金属切下一小块)。

4、颜色为银白色(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与水和酸反应
3、与盐反应等
纯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在现代工业中是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

化学--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金属的颜色和光泽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少数金属呈其他颜色。例 如,金呈黄色,铜呈紫红色。 金属都是不透明的,块状或片状的金属具有金属 光泽;呈粉末状态时,除镁、铝等少数金属保持原有 的光泽外,一般金属都呈黑色或暗灰色。 (2)金属的延展性 一般来说,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延展性,可以抽成细 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0.2μm;压成薄片,例如
2.氢氧化铝(铝酸) 氢氧化铝[A1(OH)3]是一种白色难溶的胶状 物质,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 能。氢氧化铝凝胶在医药上也是一种良好的抗酸 药,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医用氢氧化铝俗 称胃舒平。 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的 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 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使胃液酸度降低,起 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
(3)与酸的反应。铁能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铁也能与某些盐溶液发 生置换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4、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4.1、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氧化铝(Al2O3)是一种白色粉末,熔点 为2 050℃,不溶于水。天然产的无色氧化铝晶 体称为刚玉,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它耐高温, 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常被用来制成砂轮、 研磨纸或研磨石等。通常所说的蓝宝石和红宝石 就是混有少量不同氧化物杂质的刚玉,它们不但 可用做装饰品,而且还可用做精密仪器和手表的 轴承。人工高温烧结的氧化铝称为人造刚玉。
最薄的金箔只有0.1μm厚。 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延展性较差。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 特殊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焰色反应。
• 烟花制造的原理就是将不同金属的硝酸盐混 入火药中,爆轰过程中发生焰色反应,就可以 看到了缤纷的色彩。 • 利用焰色反应产生的特殊颜色,除了可以制 造焰火以外,还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 在。

第17章碱金属、碱土金属_无机化学

第17章碱金属、碱土金属_无机化学
Na[Sb(OH)6]、KClO4、 Li3PO4、K2Na[Co(NO2)6] 难溶盐往往是在与大阴离子相配时出现。
(2) IIA盐类难溶居多,常见盐类除氯化物、硝酸
盐外, 其他难溶,如MCO3、MC2O4、M3(PO4)2、 MSO4、 MCrO4
(3) 离子型盐类溶解度的定性判断标准
巴素洛规则:阴阳离子电荷绝对值相同, 阴阳离子半径 较为接近则难溶,否则,易溶。
对应阳离子的半径小极化力较大,在水溶液中极 易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这种强烈的倾向能释 放出较大的水合能,总效应超过了需要激发时需补偿 的较高电离能和升华热等能量变化,使锂在水溶液中 的还原能力大大提高,电极电势显著下降;
17 -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
一、物理性质
IA
IIA
这些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
第 17 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7 - 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17 -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17 - 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7 - 4 离子晶体盐类的溶解性
17 - 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金属性强; 多形成离子键 Li, Be共价倾向显著
+1
+2
ns1
ns2
锂的特殊性:
钾的沸点(766 ºC)比钠的(890 ºC)低,当反应体系的温 度控制在两沸点之间,使金属钾变成气态,金属钠和KCl 、NaCl 仍保持在液态,钾由液态变成气态,熵值大为增 加,反应的 TΔrSm 项变大,有利于ΔrGm变成负值使反应 向右进行。
同时,钾为蒸气状态,设法使其不断离开反应体系,
让体系中其分压始终保持在较小的数值,有利于反应向右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有很强的还原性,与许多非金 属属单质直接反应生成离子型化合物。在绝大多数化合物 中,它们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 ★
【知识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 ①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汞为液体;少数金属有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②有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压成薄片。 ③能导电,可以用作电线、电缆。 ④能导热,可用于制造铁锅、铜火锅等 (2)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授课类型 T-金属 金属化学性质
C-专题训练
星级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及时段
★★
1. 金属 2. 金属化学性质 3. 完成练习题
★★★
学科教师:
T-能力提升 ★★★
T— 课堂同步
金属材料
【考纲说明】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常 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铁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CuSO4=Cu + FeSO4
2Al+3FeSO4=Al2(SO4)3 + 3Fe Cu+2AgNO3=Cu(NO3)2+2Ag
5
4、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 Mg 与 HCl 反应就比 Zn 剧烈,而 Zn 又比 Fe 剧烈(越活泼越易反应)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位于前面的金属和位于后面的多个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相差越远越先反应(相差越远越先种金属混合而成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知识点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镁、铝、 铁、铜的颜色 和光泽
镁、铝、铁是银白 色,铜是紫红色
金属都有金属 光泽,大多数 是银白色
铜片和铝片、 铜片在铝片上留有 铜 的 硬 度 比 铝
铜片和黄铜片 痕迹,黄铜片在铜 大 , 黄 铜 片 比
互相刻画
片上留有痕迹
铜的硬度大
实验步骤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__C_(_或__C_O__或__H__2)_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_F_e_+__C__u_S_O_4_=_=_=_=_F_e_S_O__4_+__C_u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 ( 置换反应 )。
知识点 3 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用电池、导线、 金属片、小灯泡 组成串联电路
实验现象 小灯泡亮
实验结论 金属有导电性
【例1】【中考·揭阳】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B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导引:金属的种类很多,具有很多共同的性质, 如物理性质中,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具有金属 光泽,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较 高的熔点和沸点等,但有的金属具有一些特性, 如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2)图B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_钨__丝__、__铜__丝__、__焊__锡__、__铝___,
其中___焊__锡___是合金,该合 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 ___低_____(填“高”或“低”)。
(3)图C是现今流通的1元钢芯镀镍合 金硬币,请根据你的经验和所学 的知识推测,该硬币具有的性质 有__耐__磨__、__抗__腐__蚀__性__强____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点燃 铝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是Al 和 Fe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Δ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②Al(OH)3+NaOH ======== NaAlO 2+2H 2O知识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铝(Al 2O 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①2Al+6H 2O ====== 2Al(OH)3 + 3H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2Al+6H 2O+2NaOH = 2NaAlO 2+3H 2↑+4H 2O失2×3 e —得6×e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单质铁

单质铁

单质铁(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硬度较小,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可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2、+3价两种价态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如: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氧化亚铁氧化亚铁:(1)色态:黑色粉末(2)溶解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亚铁盐。

(3)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4)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5)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3O4氧化亚铁:(1)色态:黑色粉末(2)溶解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亚铁盐。

(3)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4)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5)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3O4铁的氧化物: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铁的价态+2 +3 +2、+3 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 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用途玻璃色料油漆、颜料做颜料和抛光剂氧化性高温时都能与C、CO、H2反应,被还原生成Fe单质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铝热反应:2Al+3FeO=(高温)=Al2O3+3F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Fe2++H2O与氧化性酸反应:3FeO+10H++NO3-==3Fe3++NO↑+5H2O氧化铁(1)色态:红色粉末,俗称铁锈(铁红)(2)溶解性: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盐;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铝的性质及应用

铝的性质及应用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形成
稳定的Al3+,故Al有较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Ⅰ)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表面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膜 ,失去金
属光泽。点燃或加热时发生反应:4Al+3O2 =点==燃== 2Al2O3 。 金属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的白光,因而铝
(2)与强碱反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原理的解释:
①氧化还原反应(或置换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③总反应式:将上述①、②中的反应相加,①+②×2再整理可得: 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a.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 VHCl(H2) =1∶1。
三、硫酸铝钾
1.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
2.硫酸铝钾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 明矾 ,化学式: KAl(SO4)2·12H2O , 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为 KAl(SO4)2=== K++Al3++ 2SO42- ,在水中能生成 Al(OH)3胶体 ,可吸附杂质使水澄清, 故可作净水剂。
已学过的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有哪些?
[学生交流] 【提示】 有Al、Al2O3、Al(OH)3、NaHCO3、 (NH4)2CO3等。
铝制餐具为何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 碱性或咸的食物?
[师生交流] 【提示】 酸、碱和盐均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 本身,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含 盐的食物。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铝 金属材料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 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 2Al 2O 3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2 与酸反应:A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 3+3H 2↑2Al+6H +=2Al 3++3H 2↑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Al 3++3H 2↑B 、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注意: ① 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② 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 2O===2NaAlOH 4+3H 2↑2Al+2OH –+6H 2O=2AlOH 4–+3H 2↑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 2+===3Cu+2Al 3+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注意事项:① 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3、化学性质: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 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 不溶于水,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OH 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2 两性氢氧化物:A 、与酸反应: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B 、与碱反应:AlOH 3 + NaOH =NaAlOH 4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Cl 3+3NH 3·H 2O === AlOH 3↓+3NH 4Cl电解△Al3+ + 3NH3·H2O === AlOH3↓+3NH4+注意:弱酸比如碳酸,弱碱比如氢氧化钠均不能使氢氧化钠溶解4、知识补充:四羟基合铝酸盐{AlOH4– }的性质:AlOH4–可以看成AlOH4–= AlOH3+OH–(1)与不能共存的离子:只要不能与氢氧根共存的离子,都不能与AlOH4–共存,比如:铁离子、铝离子、碳酸氢根等(2)铝盐可以跟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3+ + 3AlOH4–=4 AlOH3↓(3)四羟基合铝酸盐也可以和酸反应,比如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四羟基合铝酸盐跟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A、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B、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四、铝合金:1、合金的概念:金属跟金属,或者金属跟非金属通过加热融合而形成的混合物.2、合金的特征:两大一小1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低3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3、铝合金的优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4、铝合金的用途:经常用于制造飞机构件,建筑业及电子行业等.五、金属材料:1、分类: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2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所有的金属材料统称有色金属注意事项:① 黑色金属只是一种称呼,并不是说黑色金属都是黑色的② 黑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2、黑色金属—钢铁:1 铁的合金主要包括钢铁和生铁,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比较高2 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3 不锈钢主要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元素,不锈钢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其含铬量一般都大于12%.3、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 金银铜的三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银>铜>金 导热性:银>铜>金 延展性:金>银>铜2 物理性质:金是黄色金属、银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 其中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 化学性质:金: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反应.银:银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除了跟硝酸、浓硫酸等少数氧化剂反应外,也基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铜:铜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活泼(1)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或者铜绿,方程式为: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2) 铜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2Cu+O 2====2CuO 2Cu+S====Cu 2S(3) 铜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时常伴着颜色变化4 CuO ======2Cu 2O + O 2↑ CuSO 4·5H 2O====CuSO 4+5H 2O ↑△ △△高温六、铝的图象问题总结: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是铝盐里面加入氨水,还是氨水里面加入铝盐,反应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像也应该相同,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Al3+ + 3NH3·H2O === AlOH3↓+3NH4+1mol 3molC、图像:1 铝盐里面加入氨水:2 氨水中加入铝盐2、铝盐与强碱以氢氧化钠为例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往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跟氢氧化钠里面加入铝盐,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A、实验现象:①先生成沉淀铝盐里面Al3+较多,加入OH-后生成AlOH3沉淀②沉淀消失AlOH3与OH-继续反应,生成〔AlOH4〕-B、离子方程式:① Al3+ + 3OH - = AlOH3↓ 1mol 3mol② AlOH3 + OH- = 〔AlOH4〕-1mol 1mol C、图像:D、习题: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NaOH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C. 15mLD.例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 a/3 mol4b/3 mol 50 mol 64a-bmol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总结:a mol AlCl3与b mol NaOH反应,沉淀的物质的量的讨论情况:A、 b≤3a 时,先写离子方程式,计算沉淀时,要以不足的量来计算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bmol b/3 mol所以当b≤3a 时,即氢氧化钠不足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3molB、 3a<b<4a时,同样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判断哪个反应物不足,要以不足的物质来计算沉淀的质量.① 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即AlCl3不足bmol amol 此时沉淀应该以AlCl3来算②AlOH3 + OH- = 〔AlOH4〕-amol amolb-3amol b-3amol b-3amol 则生成的沉淀为a-b-3a=4a-bmol所以当3a<b<4a 时,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4a-bmol C 、 当b ≥4a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 往氢氧化钠溶液里面加入铝盐 A 、实验现象:① NaOH 溶液中出现沉淀,沉淀立即消失氢氧化钠溶液里面OH -较多,加入Al 3+后生成AlOH 3沉淀,沉淀马上又跟OH -反应② 继续滴加Al 3+后沉淀突然增多后不变Al 3+与〔AlOH 4〕-反应生成AlOH 3后,AlOH 3不消失 B 、离子方程式:① Al 3+ + 3OH - = AlOH 3↓ ,AlOH 3 + OH - = 〔AlOH 4〕-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即第一步发生 Al 3+ + 4OH - = 〔AlOH 4〕- ② Al 3+ + 3 〔AlOH 4〕- = 4 AlOH 3↓1mol 3 mol即加入的Al 3+要先花3mol 去跟OH -反应形成1mol 〔AlOH 4〕-,然后1mol Al 3+再跟1mol 〔AlOH 4〕-反应形成沉淀. C 、图像:3、Na〔AlOH4〕与CO2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无论是Na〔AlOH4〕里面加入CO2,因此生成的沉淀应该不会消失,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C、图像:4、Na〔AlOH4〕与HCl的反应: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因此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跟往HCl里面加入Na〔AlOH4〕,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A、实验现象:① Na〔AlOH4〕溶液出现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沉淀消失B、离子方程式:①〔AlOH4〕-+ H+ = AlOH3↓+H2O1mol 1mol② AlOH3+ 3H+ = Al3+ +3H2O1mol 3mol C、图像:2 往HCl 里面加入Na 〔AlOH 4〕: A 、实验现象:① HCl 溶液先出现沉淀,沉淀迅速消失 ② 继续滴加Na 〔AlOH 4〕,沉淀不变 B 、离子方程式:① 〔AlOH 4〕-+ H + = AlOH 3↓+H 2O AlOH 3+ 3H + = Al 3+ +3H 2O 即第一步的总反应为:〔AlOH 4〕-+ 4H + = Al 3+ +3H 2O ② Al 3+ + 3AlOH 4–=4 AlOH 3↓ C 、图像:5、向AlCl 3、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1实验现象: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达最大值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2离子方程式: Al 3++3OH -=AlOH 3↓ Mg 2++2OH - =MgOH 2↓ AlOH 3+OH -=〔AlOH 4〕- 3 图像:。

高中化学必修:铝的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铝的性质

2.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 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 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起反应,铝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解析 在常温下,镁和铝在空气里都能跟氧气反应,生成一 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这层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金属 的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但是在高温下 能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A 错;镁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 应,B 错;C 对;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铝热 剂反应时,为了引燃,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钾),中间 插一根镁条,是为引燃用的,D 错。 答案 C

(3)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
作还有:①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②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
洗涤,干燥,称重;③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
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④由 A 向 B 滴加足量试剂;
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
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2)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6H+===2Al3++3H2↑
(3)与强碱反应 Al 能够与 NaOH、KOH 等强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KOH +2H2O===2KAlO2+3H2↑。 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 2 +3H2↑ 。
( D)
A.钠和冷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铝与烧碱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 +

高一化学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只有还原性:M-ne-=Mn+1.与非金属反应:如与O2、Cl2、Br2、I2等;2.与水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可与水反应,如K、Ca、Na等;3.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将氢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来(浓H2SO4、HNO3除外);4.与盐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分析对比表〕Na Al Fe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Na2O点燃生成Na2O2,Na保存在煤油中 ,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得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潮湿空气中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一)钠的性质及保存1.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沸点882.9℃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2Na+Cl22NaCl(产生大量白烟)③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浮于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2.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

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表面变暗(生成Na2O)出现白色固体(NaOH)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总反应:标电子转移时就必须清楚地理解铝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简写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三)金属与水的反应通过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金属性的强弱Na Mg Al Fe与水反应冷水剧烈热水微弱沸水微弱高温、水蒸气(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 (Na2O) 过氧化钠 (Na2O2)分类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生成条件常温点燃或加热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与CO2反应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4Na2CO3+ O2与酸反应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4HCl= 4NaCl + O2↑+ H2O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 Na2O2有强氧化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作用。

金属单质的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

3
+26
2
8
14
2




二.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2 Cl2 S等反应 点燃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白色
淡黄色
点燃 点燃
2Mg + O2 == 2MgO
白色
3Fe + 2O2 == Fe3O4
黑色
4Al + 3O2 == 2Al2O3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钠分别与下列盐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 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B) A.Ca(HCO3)2 溶液 B.饱和KCl 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钠活泼性强,它先与水反应形成H2 和NaOH,而后NaOH与盐反应
思考:Na与饱和石灰水的反应?
5、Al的特性1:与碱溶液的反应
+ : :
Cl2 1 1
点燃 : :
2HCl 2 2
1×6.02×1023 1mol 1体积
: 1×6.02×1023 : : 1mol 1体积
: 2×6.02×1023 : : 2mol 2体积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
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般将已知 条件中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或物质的 量浓度转化为物质的量,以简化计 算;
第一节金属单质的性质
请你思考
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四种元素是什么?
O
Si
Al
Fe
(Ca
Na)
2.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那些?
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九年级化学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区别

九年级化学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区别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最外层大多少于4个电子;一般较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2.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游离态: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u Ag Pt Cu(2)化合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l Na【说明】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非金属单质1.概述(1)位置及其原子结构位置: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把6种稀有气体除外,一般所指的非金属元素就只有16种。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电子,显示负化合价。

(2)单质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H2、X2、O2、O3、S8、N2、P4、稀有气体。

原子晶体:金刚石、Si、B。

(3)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氧族、卤族及氮没有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晶体,晶格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原子个数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O2、O3。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晶格不同,原子个数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白磷和红磷。

金属单质性质:一、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大多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8张) 【特例】Cu为红色,Au为黄色(2)常温大多固体【特例】Hg(水银)是液体(3)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O2、Cl2、S、I2等)的反应(2)金属与H2O的反应(3)与酸的反应: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4)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5)与盐的反应: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一、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非金属单质的状态属于分子晶体的,在同类单质中分子量较小(范氏力较小)为气态(F2、Cl2、O2、N2、H2),较大的为液态(Br2),固态(S、P、I2)。

第1课时铁的单质(课件)

第1课时铁的单质(课件)
在常温下,铁与水是不发生反应的。 [问题思考2]在高温下,铁能与水发生反应么? 铁粉有还原性,水会被还原成氢气。而铁会被氧化,可能生成铁的 氢氧化物。 根据钠和水的反应,猜测产物可能为氢气和氢氧化铁。
[问题思考3]铁粉与水反应产物可能为氢气和氢氧化铁。如何验证呢?
四、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三、铁单质的性质
[问题思考1]美味麦片里含有铁粉,能放心吃吗?
铁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食品中可以添加食品级的“铁”。 这些“铁”随食物进 入人体后,会跟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被 吸收的二价铁。而二价铁对人体是有益的 ,是可以被人体吸收的。
三、铁单质的性质
[问题思考2]配料表中的还原铁是不是铁的单质呢?该如何验证呢?
4.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的记载。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 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从 某些含铜(+2价)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这个反应是现代湿法冶 金的基础。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Cu2+ Cu+ Fe2+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被氧化 D.该反应说明金属单质都能与盐溶液发生反应
导入
[问题思考]下面这些铁制品是游离态的铁,还是化合态的铁呢?
一、铁的存在形式
1.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铁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 态存在于矿石中。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 四位。
二、铁的冶炼及应用
[问题思考1]如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呢?
三、铁单质的性质
[问题思考3] 在铁与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中,铁的化合价 的变化有何异同? 这是为什么呢?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可看作分两步进行)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因 此酸、碱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铝 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 的食物。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吗?
思考和交流
探究实验5: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浮熔游响红
反应剧烈 有一定的危险性
浮 ρ钠<ρ水,有气体产生 熔 钠熔点低,反应放热 游 反应产生气体,气体推动钠游动 响 产生气体,反应剧烈 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如何检验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游是氢气?
展性
思考和交流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很活泼 ,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4Na+O2 == 2Na2O 2. 实验说明实验室应如何保存金属钠?
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思考和交流
探究实验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 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 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点燃
思考与交流
2.分析下列图片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与硫酸铜 溶液反应
镁条燃烧
铜丝与硝酸银 镁条与稀盐酸
溶液反应
反应


2Al+3CuSO4=Al2(SO4 )3+3Cu
点燃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金属化学性质》金属化学性质

《金属化学性质》金属化学性质
Al₂O₃ + 2NaOH == 2NaAlO₂ + H₂O
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 被酸腐蚀?
讨论:观察此图,你有何看法?
2、金属和酸的反应
实验2:将镁、铝、铜、铁、锌放在稀盐酸 中,观察现象并记录。(注意反应速度) 思考:1.上述金属都能与酸反应吗?
2、金属能与酸反应的依据是什么?产生的气泡 速度一样吗?其剧烈程度一样吗?说明了? 3.金属与酸反应产生什么气体?这种气体 用什么方法检验?
泼,_F_e_、__C__u_次之, _A__u___很不活泼
1.(大多数)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1.不同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
2.与氧气反应条件的不同,说明金属 的化学活动性不同.
3、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小结:
实 验
铁丝在 氧气中 燃烧
镁在空 气中燃 烧
铜在酒 精灯上 加热
MnO2
B. 2H2O2==2H2O+O2
基 分解反应 本
点燃

C. CH4+2O2==CO2+H2O


D. CuO+H2===Cu+H2O 置换反应 型
E. CO+CuO==Cu+H2O
复分解反应
F. 2NaOH+MgCl2==Mg(OH)2+2NaCl
例: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
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
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我能应用:
思考:1、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在铁制 品的表面要镀一层油漆?
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元素—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元素—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 无水四氯化锡有毒并有腐蚀性,工业上用作媒染剂和有机 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在电镀锡和电子工业等方面也有应用。
p区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 ⑵铅的重要化合物 • ①铅的氧化物 • 常见的铅的氧化物有PbO、PbO2及Pb3O4 。 • 一氧化铅(PbO)俗称密陀增,有黄色及红色两种变体。
用空气氧化熔融铅得到黄色变体,在水中煮沸立即转变为 红色变体。PbO用于制造铅白粉、铅皂,在油漆中作催干 剂。PbO是两性物质,与HNO3或NaOH作用可分别得到 Pb(NO3)2和Na2PbO2。
红宝石
蓝宝石
刚玉坩埚
p区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 ②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常以铝盐和氨 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 酸或碱性溶液,但不溶于氨水。所以铝盐和氨水作用,能 使含Al3+的盐沉淀完全。若用苛性碱代替氨水,则过量的 碱又使生成的Al(OH)3沉淀逐渐溶解。氢氧化铝和酸或碱 (除氨水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锡、铅、铋属于低熔点重金属,是制造低熔点合金的重要 原料,如铋的某些合金熔点在100℃以下。这类合金可用 来制造自动灭火设备,锅炉安全装置、信号仪表、电路中 的保险丝和焊锡等。锡和铅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锡主要 用来制造马口铁(镀锡铁皮)和合金,如黄铜(铜、锌、 锡合金)、焊锡(锡和铅合金)、铅字合金(锡、锑、铅 和铜合金)。金属铅材质较软,强度低,但密度较大 (11.34g·cm-3),在常见金属中仅次于汞(13.6g·cm-3)和 金(19.3g·cm-3),常用来制造铅合金和铅蓄电池。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表1列出了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 表1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p区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3.1.1金属单质的性质

3.1.1金属单质的性质

[例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
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花;③燃烧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 A.①② C.①④⑤ B.①②③ D.④⑤
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 体,②③错。 答案:C
确的是(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历史上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铁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点拨: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道金
属的通性,了解个别金属的特殊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
如熔沸点、颜色、硬度等)。
解析:常温下汞呈液态,A 项错误; 金属越活泼,冶炼就越困难,发现和使用就相 对较晚,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C 项错误; 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极 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如金等,D
1.金属的存在。 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绝大 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地壳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元素是(前四位): 氧、硅、铝、铁;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注解: 游离态:指一元素不与其他元素化合, 而能单独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则为化 合态。
2.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1)大多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特例】Cu为红色,Au为黄色 (2)常温大多固体 【特例】Hg(水银)是液体 (3)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铝与氧气反应。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加热空气中久置的铝箔。
(3)实验现象:加热后,铝箔发红,熔化,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化学金属单质实验报告(3篇)

化学金属单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金属单质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二、实验原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置换氢气或金属离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实验用品1. 金属单质:铁、铜、锌、铝、镁、银等。

2. 酸:稀盐酸、稀硫酸等。

3. 盐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

4. 其他用品: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2. 将金属单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记录反应现象。

3. 将金属单质分别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红色固体析出,记录反应现象。

4. 将金属单质分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记录反应现象。

5.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五、实验现象1. 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铜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3. 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

4. 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

5. 银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6.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7. 铜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8.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9. 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10. 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

11.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12. 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

六、实验结论1.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 > 铝 > 锌 > 铁 > 铜 > 银。

金属单质的定义

金属单质的定义

金属单质的定义
金属单质是指由同一种金属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

金属单质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许多金
属还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

金属单质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金属单质的
合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金属单质被广泛应用于制
造各种合金、金属元素化合物和电子器件等。

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受原子内外层电子的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典型的金属单质如铁、铜、锌、铝、锡等,这些金属常常用于制
造各种常见的金属制品。

此外,还有一些稀有金属单质,如钯、铂、
金等,这些金属在珠宝制造和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金属单质的性质独特,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高导电性和导热性。

导电
性指的是物质导电的能力,电导率越高,物质导电的能力就越强。


多数金属单质都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因此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应用广泛。

导热性则指的是物质导热的能力,热传导率越高,物质导热的能力就
越强。

金属单质的导热性也很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导热材料的制造。

此外,金属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即能够被拉伸成细长的线或薄板,这些线和板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总之,金属单质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高导电、导热和延展
性等独特性质。

在实际生产和科研过程中,金属单质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金属单质
Na
物理性质贮存方法
1.质软,硬度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苯系物中密封
2.银白色金属 2.大量通常储存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
3.热和电的良导体 3.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
4.较好的导磁性 4.灭火: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
5.密度为0.97g/cm³,大于煤油小于水 5.禁用水、卤代烃灭火
6.熔点低,为9
7.81℃,沸点为882.9℃ 6.实验室保存可用煤油浸泡
化学性质
1.强还原性
2.金属性强
3.离子还原性弱
Mg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1.有较强的还原性
2.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 2.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
3.熔点为648℃, 沸点为1107℃ 3.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
4.密度为1.74g/cm³
Al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银白色轻金属 1.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极易燃烧
2.有延展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两性,极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
3.易溶于稀硫酸、稀硝酸、盐酸、氢氧 3.在空气中猛烈燃烧,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
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4.熔点为660℃, 沸点为2327℃
5.密度为2.70g/cm³
6.具有高反射性和耐氧化性
Fe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 1.较活泼,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
2.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3.有很强的铁磁性,属于磁性材料 3.有杂质时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在有
4.密度为7.86g/cm³酸气或卤素蒸气存在的湿空气中生锈更快
5.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 4.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时,表面生成氧化膜钝化
6.易溶于稀的无机酸中 5.常温干燥空气里不易与氧、硫、氯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Cu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紫红色金属光泽,焰色为绿色 1.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反应
2.有良好的延展性、抗磁性 2.氧化亚铜有毒,用于漆船底
3.导电、导热性良好 3.潮湿空气中表面慢慢生成绿色铜锈
4.密度为8.92g/cm³
5.熔点为1083.4±0.2℃,沸点为2567℃
6.氧化铜为黑色,氧化亚铜为红色
Zn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青白色、光亮、具有反磁性,导电率居中 1.燃烧时呈绿色火焰
2.常温下硬而易碎,在100-150℃下会变得 2.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有韧性,温度超过210℃时,又重新变脆 3.与湿空气接触生成灰白致密碱式碳酸锌薄膜
3.密度略小于铁,呈六边形晶体结构
4.纯锌不溶于任何密度的硫酸或盐酸中
4.熔点为420℃,是过渡金属中除汞和镉以
5.锌也可溶于碱中,但溶解速读较在酸中慢
外熔点最低的,沸点为900℃
Ag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白色有光泽的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 1.硝酸银是一种透明晶体,有感光性,易溶于水
2.密度为10.49g/cm³ 2.不活泼金属
3.熔点为962℃,沸点为2262℃ 3.不溶于盐酸或稀硫酸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质软 4.银盐一般为无色,但以下:溴化银(灰黄)、硫化
5.是导电、导热性最高的金属银(黑)、磷酸银、亚硝酸银、碘化银(黄)、砷
6.反光能力强酸银(棕)、铁氰化银(橙)、络酸银(淡红棕)
大多不溶于水且曝光接变为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