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二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反思的好时机。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刻,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反思这些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首先,春天是一个新的开始和成长的季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拥抱变化和挑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面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潜力。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春天也是一个互动和合作的季节,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彼此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术上有所提高,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社交生活打下基础。
此外,春天也是一个观察和探索的季节,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同时,我也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面对挑战。
最后,春天也是一个感恩和回馈的季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常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回馈社会的意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同时,我也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精选11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篇11、想一想每一节诗主要写了什么?2、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不长,初读课文后,我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诗歌,学生读一节,再指名说这节诗主要讲什么?引导学生用诗中的话来概括每节诗歌的大意,然后再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给学生“借诗中关键词”概括大意的方法。
品析诗句时我从第一节入手,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想象蔚蓝的大海本来还是谁的乐园,学生说出了“海鸥、大雁、鱼儿……”的乐园,可是现在怎样了?原先的景物是那样美好与宁静,而现在却是这样凄惨与荒凉,把这前后决然不同的两种景物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这种写法叫“对比”。
然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前面部分轻快,后面部分悲愤,读出对比的效果。
之后三节放手让孩子们自学,可惜在交流时方法较单一,还不够放手,因此所花时间过多,本来略读课文比较浅显,反馈时可以采用以读代讲,各组赛读等教学方法,还能节约时间。
指导学习最后一小节时,老师说:“目睹战争带来的凄惨与荒凉后,我们特别渴望、特别祈盼什么?让我们有感情朗读第5节。
”由于时间调控前松后紧,本来读了这节诗,要让学生谈谈感受,也被略去,直接抓住最后一句有一个省略号,让学生说一说,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学生说了很多被省略的美好的事情。
老师小结:省略号省去的是无限的'美好,和希望,这些美好、和希望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和平。
这堂课,最大的败笔就是上得略读课文不像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诗歌前4节所用时间过多,拓展太少。
归其原因是教学策略不当。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觉得满意的地方应该是写话练习的设计,即模仿前4节诗歌,当小诗人仿写,但还是由于时间调控不当,本来先让学生观察前四节的相同点,再进行仿写。
交流时如果把三四个学生的作品连成一首诗效果会更好。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篇2《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及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及反思《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蔚、弋、频、茵”4个生字。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志愿。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设疑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可能会说: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和我们怎么样享受春天?如何享受春天?……2、读书就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1、出示导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象:读了这首诗后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每小节的内容是重点)(每读一小节就评论)三、品读体验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出示“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师:是的,大海使海鸥快乐的飞翔,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是那么明亮……2、出示:本来师:如果加上了这个词语,你再读读,有什么不同?3、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出示: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时候留给我们的是什么?(痛苦、悲伤、憎恨,还有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梦幻……)你想说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解释:不速之客:没有被邀请的客人,意料不到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4、面对这一切的转变,作者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5、这四小节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一起来读读它们的语气一样吗?战争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我们不禁疑惑:……战争使绿茵茵的草地上再也没有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为此我们悲愤:……战争使很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我们要质问:……战争使那么多人不能享受春天,不能享受快乐,我们坚决抗议:……6、文中还从哪儿读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与反思(奖).doc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与反思(奖)课文分析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口然世界带來的种种不安宁 ,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來的种种不安宁。
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屮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亨受春天的美好。
设计思路:略教学目标:略重难点:略教学时数:略教学流程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1、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來到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温暖的、百花齐放、力物复苏、生机勃勃.••••.)2、是啊!春天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來学习一首诗歌。
(生)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亨受春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大家打开课文,口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耍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要留意诗句间的停顿。
2、检查反馈:(1)有没有哪个生字比较难读的?重点指导“弋〃“频〃(2)选择你认为难读的一节读一读,大家认真听,他读通顺读流利了没有。
三、走进春天体验美好1、那么诗中的春天指的是哪些景象呢?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预设:A、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谈谈你的感受)(1)蔚蓝色——大海的美,乐园——想彖海鸥在大海上如何地飞翔?(2)大海还会是谁的乐园?(鱼群,孩子们......)(3)随机指导朗读:感受海的一望无际,海鸥的快只(指名读多人一一齐读)(1)体会"天下"(2)指名读一一齐读C、蓝得发黑的夜空,屈于星星和月亮,(1)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2)指导朗读:读出安静、和谐的感觉D、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1)口由谈感受,引导: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你还想干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欢乐,美好,幸福的感受。
3、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沙漠,看到了草地,也亨受到了大口然的景观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由、幸福,这不就是春天吗?4、(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同学们在这些画面中,你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请大家选择一个画面,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丰满,写生动。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5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教学反思5篇《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教学反思1:《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经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被罪行的和平破坏的描写,并在最初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避免和平,保护和平,让烽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
诗歌言语真诚,感情丰富。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当中,没有经历硝烟和炮火,但在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里先生曾经感遭到了和平的残酷,体验到了罪行的和平使孩子得到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
因而带着对和平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这首诗歌,先生已不再难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和平、保护和平的情感。
经过课堂、经过文本、经过言语,让更多的人来呼唤和平,让和平阔别明天的世界!在上完这堂课之余,写下我的教学反思:一、揭题质疑,孕育情感。
在课文导入时,我采取说话方式,让先生自在畅谈本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同学们便七嘴八舌,说得词汇也是那么丰富:桃红柳绿、百花齐放、万物复苏、活力勃勃……因而,便顺势揭题:在我们眼中,春天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世界是安全的,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课文,接着让先生看课题质疑,说说本人有甚么疑问?先生纷纷提出“谁和我们一样享用春天?甚么是享用春天?为甚么说是享用春天呢?”经过质疑,使先消费生对课文的学习兴味,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然后让先生带着本人的成绩入情出境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情感。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紧抓关键句,切入文本,激发情感。
诗歌前四大节的叙说结构比较类似,都是对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蒙受和平破坏的景象进行对比,迸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甚么?”所以教学中,我捉住这句反复的疑问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先引导先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质疑:“这究竟是为甚么?”然后再带着疑问进行探求:诗人为甚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接着让先生自在选择一个本人喜欢的“这究竟是为甚么”去深化地读一读,捉住重点的词句,反复朗读,用心领会。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课堂管理能力
01
02
03
课堂纪律维护
我能够有效地维护课堂纪 律,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 进行。
学生参与度调动
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 极性和主动性。
应对突发情况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能 够迅速作出反应,妥善处 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 行。
教师自我提升建议
加强学科研究
不断深入学科研究,了解 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 果,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 平。
知识目标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 对某些生字词的发音和书写存在 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 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诗歌鉴赏和分析 。
能力目标的不足
部分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还存在一定 困难,需要加强阅读和思考的训练, 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 渴望,培养其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理解不够深入 ,需要加强引导和启发,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感悟的能力。
提高教学技能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 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反思与总结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 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05
CHAPTER
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课堂氛围与互动
课堂氛围
在《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营造了轻 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可以借此机会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以下是我在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度过春天后对教学的一些反思,总结成____字的教学反思。
一、教育的目标与核心在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
然而,在春天的教学中,我发现我更注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对于他们的能力和品格培养关注不够。
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例如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道德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在春天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这导致了学生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寻找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计的改进在春天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的课程设计过于紧凑,内容过于繁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
同时,我也发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不够匹配,缺乏足够的生活化和实践性。
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设计中,我会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梳理和精简,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消化和吸收知识。
同时,我也会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在春天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对学生的评价较为简单和肤浅,缺乏针对性和深度。
这导致我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多角度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春天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最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资料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和反思《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
)你有什么感想?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三、检查自学情况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
注意:“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教学反思《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理解词语时,教师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词语的理解可以在初读课文时以检查词语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在指名朗读纠正读音中理解,还可以根据学情在课文的阅读感悟中检查,总之,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把握。
在;理解感悟课文时,一定要做到以读代讲,要引导学生抓住“本来----可是”的转折朗读,体会战争的残酷,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究竟是为什么?”,把为什么的原因具体化,而不是用“战争”两字贴标签,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感悟诗歌,体会诗歌对比、反复等体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高洪波先生写下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有很多美好的词语都是形容春天的,请你在课题旁边写下几个。
2、交流:把你认为最美的一个词语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发现,你们在交流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灿烂的笑容。
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能够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春天。
正因为如此,高洪波先生才满含激愤地写下了这首《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现在,请你用心地读一读课题——饱含深情地读——二、导读提示学习1.理解要求: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课文前安排了导读提示。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导读提示,看导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交流。
2.自读诗歌。
3.指名读,相机指导“散落”“祈盼”等容易读错和较难理解的词语。
4.交流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
5.将诗歌分成两部分。
师:这首诗共有几小节?你可以将这5小节诗分成两个部分吗?为什么这样分?交流。
三、品读诗歌1.品读第一部分。
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就是读。
请同学们用心地来读一读1——4小节。
学生自由读。
老师发现,刚才上课谈春天的时候,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可是,就在刚才读诗歌的时候,同学们的笑容消失了,反而多了一份凝重,多了一份深沉。
我想,同学们一定是深有感触。
能否把你此时最想说我话和大家交流呢?学生交流。
评价学生的发言: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受到深深的震撼。
我们为什么能够这么震撼呢?我想,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打动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请同学们观察1——4小节,看看这四小节诗在写法有上什么相同的地方?2.引导学生理解“对比”“反复”的写法。
(1)对比。
将美好的事物与战争带来的破坏、摧残相对比。
(2)反复。
“这究竟是为什么?”引导朗读,体会反复对于情感的强调作用,并理解,这是诗人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
(3)有代表性的事物。
诗人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这四个地方,意在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每一处,世界的每一角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引导理解完成后,小结写法:正是诗人非常高明地运用了对比、反复,并选取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情感的宣泄,才能够使我们的内心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
3.情感升华。
同学们,读着这四小节诗,也让老师想到一首歌《Tell me why》告诉我为什么。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用他饱满而干净的声音表达着他的不解,他的问责,他的呼唤。
课件出示歌曲MV及有关战争的资料。
学生交流感受,然后在音乐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前四小节。
4.同学们,1990年8月爆发的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让诗人高洪波亲眼目睹了战火中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恐惧和渴望的眼睛,内心极不平静,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并借这首诗传达着他的希望和祈盼——教师和学生齐读。
5.小练笔:同学们,战争中的孩子只不过是需要一张课桌,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只不过需要一间洁白的教室,这样的要求过分吗?面对战争,也许,我们无法制止战争,但是,我们也可以像高洪波先生那样,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你的希望,你的祈盼。
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
四、全课小结。
刚才大家的希望与祈盼其实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和平。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在课题旁写下了很多关于春天的美好的词语,其实,这些词语都可以略去,但有一个词语,我想一定不能省去,这就是——和平。
而诗题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春天”就是和平,就是和我们一起享受和平。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郑重地在你的课题旁把这个词写下来。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抗议,对和平的向往来读一读《儿童和平条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情分析一、班级基本概况。
本班学生共43人,男生20人,女生23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
从完成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
同样的一份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指读水平;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
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极少数学生成绩较落后。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再加上乡下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劳作,辅导不够,更谈不上精神食粮的溉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与知识量少得可怜。
三、课文分析与教学措施本组课文是以“呼唤和平”为主题来安排的课文,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他们离战争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固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
所以,课堂上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效果分析战争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相距甚远,因此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可怕和对战争的愤恨之情。
新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重视语言的积累。
”以上教学片段就算通过读来检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
先知情,后诵读,再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知道什么情感应该怎么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
最开始,学生只能将诗文读通顺,能掌握比较简单的停顿这一朗读技巧。
虽然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对战争的愤恨之情,但不能通过读将其表达出来,这就到了朗读技巧的教授环节了。
每个词都有相应的情感:“海鸥的乐园”应读得欢快,“战舰和水雷”“不速之客”应读得低沉,通过这样的对比才能让听者感受到读者对战争的愤恨之情。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有了一点进步,但情感还不够强烈;表达愤恨之情时还可以将语速放缓,语调铿锵有力。
学生终于在齐读时表达出了对战争的愤恨之情。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生虽然能够最终掌握朗读技巧,但其过程是缓慢而痛苦的,苦恼于大部分学生不能读出相应的情感。
课后通过与老师们讨论才知,学生年龄小,对战争的情感体验少,这才是学生不能快速掌握朗读技巧的根源,只有从根本上让学生领悟到战争的可怕与可恨,才能让学生有感而发。
因此在诵读前应先创设情境,多看一些有关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同时在诵读时加上音乐,才能让学生比较快地掌握诵读技巧。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材分析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的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②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
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个字概括,就是“和平”!(2)对词语的理解。
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
不速之客:速:邀请。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祈盼:祈祷、盼望。
海鸥:水鸟名,羽毛多为白色,生活在海边,主要捕食鱼类。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语叫“四脚蛇”。
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
甲虫: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评测练习: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是一首以______________(A.热爱祖国B.呼唤和平)为主题的诗。
2.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作者抓住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有景象将其与战争破坏景象加以对比,并四次重复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对战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屡次、连续几次。
()2.(军舰)在海上巡逻。
()3.恳切、盼望。
()4.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三、课文内容我会填。
1.大海——()的乐园。
2.沙漠——()的天下。
3.夜空——属于()。
4.草地——滚动着()。
四、课内语段阅读。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 )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 )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按原文填空。
2.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企盼——()整洁——()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