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孔乙己1
孔乙己九年级语文教案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孔乙己九年级语文教案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b91eb7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孔乙己九年级语文教案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鲁迅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文章多以描写身边的人物和事来反应一定的社会形态。
下面是整理的孔乙己九年级语文教案,一起来学习下吧。
孔乙己九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一、认识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鲁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中的作用。
学习本文遣词造句的简炼、精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难点:对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听写词语二、提示与思考学生思考,小组交流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三、交流、讨论后明确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独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最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
惟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
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四、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学生讨论后明确: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孔乙己》课件 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孔乙己》课件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127c5e3169a4517723a3c7.png)
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2020/1/2
精品课件
47
• 5、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 •“受万他20般20/1封/2皆建下科品举”制,度不的愿毒劳害动,精。品课一件 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35 为
• 6、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质他朴、忠厚。 • 7、孔乙己“以读书为傲” 说明他
• 8、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表中明封他建科举的毒害很深。
酒客是闲极无聊时纯粹的嘲笑 而掌柜则多了冷酷,还有残忍的利用。
2020/1/2
精品课件
13
2020/1/2
精品课件
14
•
鲁迅说
•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
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2020/1/2
精品课件
15
鲁迅的看的态度和文中众人的看态度一样吗?
酒客:麻木、冷漠 掌柜:冷酷、残忍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这节课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赏 析这篇名作。
2020/1/2
精品课件
10
• 1、文中有哪些人物? • 2、他们各自用什么眼光 来看孔乙己。
2020/1/2
精品课件
11
酒客
• 1、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 疤 了!”
• 2、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 西了!”
• 3、“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
人”。这句话既照应前文,又点明他
的独特身份,也预示了孔乙己悲剧命
运的必然性。 2020/1/2
精品课件
32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完成下列句子探 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 穿长衫 的人。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079b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f.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
二、故事背景《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当时新文化运动虽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对复古主义的各种逆流,鲁迅十分愤懑。
为拯救青年一代,他写下此文,艺术地再现了深受封建科举制戕害的读书人形象,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三、理解词义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颓唐:精神萎靡。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③):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主题。
五、问题归纳1.小说开头是怎样介绍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喝酒的两种人的,这属于什么描写?目的何在?鲁镇的酒店的特殊格局——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开了喝酒的两种人:一种是“短衣帮”,他们“靠柜外站着”喝,这是穷苦的劳动人民;另一种是“长衫”主顾,他们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是悠闲、阔绰的剥削阶级。
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通过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这是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缩影,为下文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作了铺垫,也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初中语文孔乙己原文
![初中语文孔乙己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0294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7.png)
孔乙己孔乙己是个什么人呢?就是个泥水匠。
但从来没有人叫他泥水匠,都叫他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这城里来,就没有别的营生,只摆弄几块钱,照例说是“小生意”。
然而这“小生意”终于没有做成,他吃饭渐渐无着落,没有家户,没有寄居的地方,终于流落到“土财主”的店里去了。
有人说他是“泥水匠出身”。
但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本行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他是给人家当过长工的。
但也有人说他是给军阀做过小娃娃兵的。
总之,没有谁要,他便和土财主在一块了。
土财主供给他一丁点儿饭,他便在土财主的柜台上当一夜的夜员。
待到大概清早客人来的时候,他便悄悄地走了。
但决没有白干:便知道土财主的账目是对的,钱粮没有短缺。
因为他一夜坐在土财主的柜台上,桌椅便净了。
只余下一个板凳上铺着的纸簿子,还有半夜默默算起的,写满了许多数字,不过那上面的账目,成千成万,一点儿也不能少,所以再没有一个铜子进了孔乙己的腰包。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偏要做出样子来。
孔乙己一进土财主的店,大家便以为他和土财主结了梁子。
可是土财主,只有和妻子结过婚,和孔乙己并没有结拜。
大家又以为他现在住在土财主家里。
其实也没有住。
大家又以为土财主常常收留了他。
其实也没有收留。
他夜间在土财主店里坐的时候,土财主便说“我让你住在我店里,你不许走”,因为他的客人并不熟识,见一个陌生人坐在自己柜台上,疑心他有意中取些什么去,因此赶忙说这句话,但孔乙己倒有些伤心,躬身着他笑道:“谁准你让我住?我偏要走。
”但土财主又怕这样不大客气,仍旧笑着:“你走了罢,我没有说不许你走。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一面走,一面又回过脸来:“明日还得来坐。
”“你怎么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来呢?”土财主也说“你来坐罢,”并不说“你明日来罢。
”(以上内容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学课件(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学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e303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4.png)
7.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与前面来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喝酒时都遭到取笑。 不同点:首次出场——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穿一件长 衫,排出九文大钱,睁大眼睛,尽说些“之乎者也”,急 于争辩 。最后一次出场——盘着两腿、下垫蒲包,脸上黑 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摸出四文大钱,眼色很像在恳求, 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低声说。 以上对比,说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孔乙己的思想, 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已经不成人样儿,周围的人 仍在取笑他,再次反映了民众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第2、3自然段介绍“我”的职务、“我”的见闻, 实际上却是在写封建社会那“教人活泼不得”的阴冷 的一角:气氛单调、无聊,人与人之间对立、欺诈、 猜疑、冷酷。孔乙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穿长衫” 又“站着喝酒”的特殊地位,便揭示了人物与社会环 境的尖锐矛盾。孔乙己既不肯脱下长衫,不肯放下知 识分子的臭架子,不肯与劳动人民为伍,又摆脱不了 穷困潦倒的境遇,这就决定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8.“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句中的“摸” 字用得好,请分析好在哪里。
这个“摸”字与前面的“排”字形成鲜明对比,说 明现在的孔乙己再没有了当初炫耀、得意的神气。一 个“摸”字,写出孔乙己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再也没 有求生之路可走了。
9.怎样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 己的确死了”这句话?
众人的快乐是靠揭出孔乙己的伤疤、为他制造 痛苦换来的,以乐衬哀,可见民众的冷漠和麻木。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更加重了表达的效果,揭 露了当时的一个社会问题: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 想的侵蚀,早已使民众麻木不仁。
5.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 的情节,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见其毫不热心,便 长叹惋惜,说明孔乙己把僵化无用的“学问”视如至 宝,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中毒甚深。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学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e2ed0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1.png)
蘸( zhàn )
茴香豆( huí ) 羼水( chàn )
间或( jiàn ) 拭去( shì ) 门槛( kǎn )
多音字
hōnɡ:与“许多人
夹
( jiá )夹袄 ( jiā )夹道 哄
( hōnɡ )哄笑 以义 同时大笑、喧哗或
辨音 发出声音”相关。
( hònɡ)一哄而散 hònɡ:吵闹;开
给他带来了宁静、安适。
形近字 以义 辩:ຫໍສະໝຸດ 为辩解、辩论,与语言相关。 辨形 辨:意为辨别、分辨,与认识相关。
羼( chàn )羼水
辩( biàn )不屑置辩
孱( chán )孱弱
辨( biàn )明辨是非
碟( dié )碟子
蓬( pénɡ )蓬勃
蝶( dié )蝴蝶
篷( pénɡ )篷车
牒( dié )通牒
第7段:显出极高兴的样子; 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形象
自欺欺人、 迂腐可笑
除了孔乙己,文中还写到了哪些人物? 请概括他们
与孔乙己的关系和他们的形象,并分析这些人物在小
说中的作用。
人物
关系
形象特点
小伙计
孔乙己教写字不 理睬;和众人一 起笑孔乙己。
冷漠
掌柜
和众人一起取笑 孔乙己;记得孔 乙己没还钱。
唯利是图, 冷酷无情
真实想法,只是以一种含蓄平淡的口吻徐徐道来,增添了小说的艺术
魅力。
《孔乙己》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中运 用儿童视角叙事的第一篇作品。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 境况? “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
神态,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孔乙己》【第1课时】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孔乙己》【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026e74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0.png)
深入思考
细读描写孔乙己的语句,探究他性格中的矛盾表现,填 写下列句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穿长衫 )的人。 2.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可有可无 )的人。 3.孔乙己是个注定悲剧结尾但又( 无人关心 )的人。 4.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 5.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偶有偷窃 )的人。 6.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从不拖欠酒钱 )的人。 7.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 ( 屡遭冷遇 )的人。 8.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渴望和人交流 )的人。
具体研读
再读课文,分析人物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贫困潦倒却轻视劳动人民,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子,虚荣心十足。
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地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 地位,是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③“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
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家)—— 值得同情
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拓展延伸
请结合“教材同步精讲”,说一说, 写一写:
主要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 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 《新青年》杂志,是他继《狂人日记》 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一篇反封 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ae700ff61fb7360a4c6566.png)
归纳总结
鲁迅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个封建社 会下层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有力地 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 朽与黑暗。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4
迁移运用 拓展延伸
孔乙己生死结局探讨
偷窃挨打
好喝懒做 封建社会制度
死死??
民众麻木
点 拨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
提 的书,吊着打。”
升
9
再识孔乙己周边的人
展
示
交 流
“孔乙己,你当真识字吗?
点 拨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
提 升
到呢?”
10
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
再识孔乙己周边的人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冷酷势利 虚伪 媚富欺贫 唯利是图
5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鲁镇派出所失踪人口档案
姓
名 姓孔名不详,绰号乙己
年 龄 不详
性别 住址
男
鲁镇
身 份 读书人,无固定职业 身体状况 身材高大、被打致残
特
长
写得一笔好字,会茴字 的四种写法
最大的语 满口之乎者也,叫人 言特点 半懂不懂
主要缺点 好喝懒做,偷东西,
死要面子
见证人
最大的优点 从不拖欠酒钱,写得一手好
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 鲁迅的挽联,请补全内容:
•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彷徨 。
4
预习反馈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颓唐(tuí) 附和( hè ) 分辩(biàn) 不屑置辩( xiè )咸亨酒店( hēng)砚( yàn ) 荤菜( hūn ) 羼水(chàn ) 拭(shì ) 蘸( zhàn ) 惋惜(wǎn ) 阔绰( chuò) 舀水(yǎo ) 涨红(zhàng )绽(zhàn ) 哄笑(hōng ) 间或( jiàn ) 着了( zháo ) 打折(shé) 门槛(kǎn )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75ea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4.png)
《孔乙己》教案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孔乙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重点和难点: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说明: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
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
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基本教学流程:(一)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教师作引导,明确:(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及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1d81a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1.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及知识点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那么关于这篇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已课文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chn )水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第5课《孔乙己》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
![第5课《孔乙己》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3315ae8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37.png)
蘸酒(zhàn)
惋惜(wǎn)
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伤 bā (疤)
门 kǎn(槛)
fù(附)和
预学检测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1)扩绰: 扩阔(2)争辨: 辨辩
(3)帐本: 帐
账
(4)侍侯: 侯
候
学习引导
自主阅读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分科考选官吏及后备 人员的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代,历时一千 三百多年。隋朝以前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 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出身的参试者都有成 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 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清末被废除。
学习导航
孔乙己
鲁 迅
同学们欢迎来到“咸亨酒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我 们的老朋友——鲁迅先生,去认识他笔下的一位读书人—— 孔乙己,去听听他的声音、看看他的为人,去了解下人们为 何称他为“孔乙己”。
学习目标
1.能理解、积累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能梳理、概括故事情节,鉴赏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学习引导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孱: 混合,掺杂。 (2)钞: 现在写作“抄”。 (3)间或:偶然,有时候。 (4)服辩:即认罪书。 (5)颓唐:精神萎靡,不振作。 (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学习引导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请你对本文内容进行段落划分。 开端(1-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断腿的悲惨遭遇。 结尾(12-13): 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他可能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
重点探究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bb72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0.png)
• 【拓展延伸】:
•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众人的 笑?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
—— 具体形象地 描绘人物和事物的 状貌的一种表达方 式。
关于描写
• 基本特点
—— 描绘形象
• 所追求的表达效果 —— 用文字绘形绘色地再
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感到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文段对比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 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 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 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 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掌柜: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 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 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 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 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 味。
(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 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 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 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 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25c1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4.png)
情节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遭遇
结局 揭示社会的冷暖和人
情的淡薄
横
眉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冷 对 千 夫 指 ,
牛
知人论世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 “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散文、散文诗集 杂文集
《朝花夕拾》《野草》
《坟》《热风》《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写作背景
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 新文化运动
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孔乙己的迂腐清高)
自身 孔乙己的性格弱点
主题思想
• 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写
• 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 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 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 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 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
本课总结
环境 咸亨酒店
人物
孔乙己、掌柜、短衣帮、 小孩子
孔 乙 己鲁
迅
目录
1 背景介绍 2 字词复习 3 初读感知 4 环境分析
5 人物分析 6 情节分析 7 主题概括 8 课堂小结
知人论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 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 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 一。
• 众人为什么笑孔乙己?
• 用笑来贯穿小说,有什么用意?
分析情节
— “笑”
笑偷书
• 阅读第4段—第6段、第8段,都是什么事情引发众 人发笑?
笑偷书被打,笑未考上秀,小孩子笑他迂 腐行径
为什么都嘲笑他?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初三下册第1课《孔乙己》ppt课件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初三下册第1课《孔乙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85136527284b73f24250c1.png)
背景简介
《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虽已揭开了新 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 举制度虽于 1906 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 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 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 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 —— 鲁镇的咸亨酒店,艺 术地展现了 20 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 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 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 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9.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臵孔乙己于绝境, 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科 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不同的命运,少数爬 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 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 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 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
厨房
仓库
北
店 堂 酒 座 间
帐桌
南
曲尺柜台
长衫主顾
理解感悟
1.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 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把“短衣帮”与“穿长 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 会现实;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 的一面;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 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492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1.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5篇《孔乙己》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6fefa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2.png)
3.体会作者态度: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与批判态度,认识到作者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来反映社会问题。
4.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点: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结构等语文知识点,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孔乙己》的学习,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强调孔乙己人物形象在课文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孔乙己人物形象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孔乙己》课文内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深入的理解。
2.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分析,理解其内心世界和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孔乙己》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孔乙己》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情境。
简短介绍《孔乙己》的基本内容和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文内容分析(10分钟)
目标:让学生理解《孔乙己》课文内容,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过程:
讲解《孔乙己》的背景和情节,包括主要人物和事件。
详细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包括其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
3.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孔乙己》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孔乙己》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5eb8561cfc789eb162dc833.png)
《孔乙己》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l~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杰出的奠基人,中国新文化战线的光辉旗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文章皆为鲁迅的代表作。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知识积累1.格局:布局的格式。
2.短衣帮:指穷苦劳动者。
3.大抵:大多。
4.阔绰.(chuò):阔气。
5.羼.(chàn):混合,掺杂。
6.侍.(shì)候:服务、伺候。
7.声气:这里指态度。
8.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用于贬义)。
9.绰.(chuò)号:外号。
10.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不屑,认为不值得。
11.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12.绽出:这里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13.营生:谋生。
14.间或:偶然,有时候。
15.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固,安守。
16.服辩:即认罪书。
这里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认罪的书状。
也作“伏辩”。
17.颓唐: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18.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19.傍.(bàng)午 20.踱.(duó)进 21.咸.(xián)亨22.荐.(jiàn)头 23.蘸.(zhàn)考题例析(2011 北京模拟)名著阅读。
新统编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精品ppt课件
![新统编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4d848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0.png)
课文链接
5.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 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作景物描写,主要是对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 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课文链接
6.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 体的背景;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孔乙己 第1课时
——鲁迅
情景导入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他所有作品中的人 物,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 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 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 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 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呢?
学习目标
1.回顾小说相关的知识。 2.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3.理 清课文脉络。
所处的环境,揭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文章脉络
孔乙己
开端:社会环境 发展:生活片段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 东
西、奚落孔 乙己未 进学、教小 伙计识字、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 高潮:不幸遭遇 结局:悲惨死去
随堂检测
1.填空 《孔乙己》的作者是 鲁迅_____ 原名周树_人___ ,字 豫_才_____ ,浙江 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__家______ 、思想家_______ 、革命_家___,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__朝__花__夕__拾___》____ 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_藤__野__先___生__》______,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 的有___〈__<__社__戏__>__>___<_<__故__乡___>_>_________。《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_《__狂__人__日__记__》_____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 反对封建文_ 化 __和__封__建___科__举__制__度_____________ 的战斗檄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