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个位数是1的乘法运算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10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10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10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 P86例7和练习二十1——8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口算后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1.教学例7.出示例题,问:这道题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怎样用笔算?学生试做后,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2.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六中的第5.7.8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以后碰到这类题都可以用简便写法.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第2.3.6题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以有知识正确计算出末尾有0的乘法,在引导下学生也总结出了末尾有0乘法计算时较为节省时间的算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10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对于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他们可能已经能够尝试进行计算,但是对于连续进位的处理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连续进位的处理,如何正确地进行进位和借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辅助学生进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连续进位的规律,让学生尝试进行笔算,并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3.示范: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明确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的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笔算方法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但是,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困惑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探索,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进位问题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并能够总结出笔算方法。

3.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10课时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第10课时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 0×2= 0 6×0= 0
2.
201
×
3
603
109
×
78
872
0×9= 0 1×0= 0
607
×2
24
2428
804
×4
25
4020
三、巩固练习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5 01
正 ×1
3
15 03

三、巩固练习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改 正×
106
35 530

三、巩固练习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02×4=
()
你能估一估、 算一算吗?
102接近100,4个这 样的的看台大约一 共有400个座位.
二、互动新授
9 102×4= 408 ( 个 )
102
×
4
4 08
积的十位上写几? 为什么?
答:4个看台一共有408个座位。
积的十位上是0,因为4乘0等于0。
三、巩固练习

504
正 ×1
2
100 8

三、巩固练习
4.
2×304= 608
309×5= 1545 506×7= 3542
8×206= 1648
603×3= 1809 5×605= 3025 9×104= 936 207×9= 1863
三、巩固练习 5.奶奶买了一根 5 米长的红丝绳编中国结。 (1)编一个中国结要用红丝绳105厘米,编2个要用多
三、巩固练习 6.每个书架上都放了204本书。
借出386本,还剩多少本?
204×3-386=226(本) 答:还剩226本。

第10课时1 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 峄城 宋湘珍

第10课时1  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 峄城 宋湘珍

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6页的信息窗4:课本36-38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对整十数乘整十数及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不进位)笔算的计算方法的梳理过程,能熟练、准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巩固估算方法,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乘法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综合运用乘法知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参观了美丽的街灯、漂亮的街心花坛、壮丽的观光塔,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街道夜景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1)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

一共有多少根灯泡?(2)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同样的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多少元?(3)A 型车限乘25人,B 型车限乘8人。

租4辆A 型车正好。

如果租B 型车,需要多少辆?(4)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教师有选择性的板书第(1)、(2)个问题。

其余装入问题口袋。

1.解决问题一。

回顾乘法估算方法: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

一共有多少根灯泡?。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要求学生先估算再笔算。

(3)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估算的? 预设:①估算:结合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总结估算方法: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或者只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另一个因数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的组成,理解乘法的意义;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口诀。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运算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于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和体会数的组成,理解乘法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口诀。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理解。

2.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自主地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口诀。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组成和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和探究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口诀。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口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巩固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内容。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选4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选4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选4篇)执教:津市市灵泉中心小学唐燕本店铺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 26的乘法口诀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习题 新人教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 26的乘法口诀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习题 新人教

4、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4分31秒上午2时34分02:34:3122.2.10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独具方为先 匠心可成锋
/
我们,还在路上……
四、超市里的巧克力糖有一盒4颗装的,也有一盒6颗装的。 1.两种巧克力糖各买一盒,一共有多少颗? 4+6=10(颗) 口答:一共有10颗。
2.如果买5盒6颗装的巧克力糖,一共有多少颗? 5×6=30(颗) 口答:一共有30颗。
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每个小朋友拾了4个废塑料袋,5个小朋友一共拾了多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2年2月上午2时34分22.2.1002:34February 10, 2022
先 锋 丛 书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2时34分31秒02:34:3110 February 2022
少个废塑料袋? 4×5=20(个) 口 答 : 一 共 拾 了 20 个 废 塑 料袋。
2.7个小朋友拾的废塑料袋比30个多还是少? 4×7=28(个) 28<30 口答:比30个少。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上午2时34分31秒02:34:3122.2.10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2.2~6的乘法口诀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一、将表格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一做。
二、算一算。 4×6+7=31
6×4+3=27 27
6×6-9=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玄武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10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和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对连续进位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笔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计算出结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连续进位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算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笔算的规律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和连续进位的处理。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黑板等教学道具,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错误,指导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
×3 306
× 24
8 20
502
×4 2008
做一做
207×8 = 1656 305×9 = 2745
207 ×8
5
1656
305 ×9
4
2745
智慧树(一) 口算
0×7=0 0×0= 90×0= 00×7=
0
2×0=0 0+8= 83×0= 00+6=
抢答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1)1+2+3+4+5+6+7+8+9+0 (2) 1×2×3×4×5×6×7×8×9×0
游戏
小组活动:
从数字“0~9”中任选4个数字,编成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再算出来。要求三位 数的中间必须有0。比一比相同时间里谁编、 算的算式多!
总结
0×2= 0 5×0= 00×6= 00×8= 0 2×0= 0 1×0= 06×0= 40×0= 0
关于0的乘法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5
一共需要多少元?
102×3=306(元)
5
一共需要多少元?
请你试着列竖式计 算,看看有没有新 的问题。
102 × 3=306(元) 102
第 二 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第 10 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3)
0
请你说一说: 0表示什么?
快速计算:
0+8= 8
90+0=90 0+569=569
100-0=100 675-0=675 0-0=0
4
一共有多少条鱼?
0+ 0+ 0= 0 (条) 0 × 3 = 0 (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情况,本课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并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连续进位规律,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之前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能力,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出现的连续进位情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连续进位的概念,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连续进位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连续进位规律,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解释连续进位的原因,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发现连续进位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笔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0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苏教版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0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苏教版
答案:478乘以8等于4404。
例4:计算234乘以4。
解:将234分成23和4,先计算23乘以4,得到92,然后在结果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920。再计算4乘以4,得到16,最后将两次乘积的结果相加,得到1080。
答案:234乘以4等于1080。
例5:计算650乘以7。
解:将650分成65和0,先计算65乘以7,得到455,然后在结果的末尾添上2个0,得到45500。再计算0乘以7,得到0,最后将两次乘积的结果相加,得到45500。
在讲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技巧。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解决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例如,230乘以5,只需要计算23乘以5,然后在结果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1150。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应用:
-在实际计算中,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不考虑末尾的0,只计算乘数的前几位与两、三位数的乘积。
-计算出乘积后,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
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先将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个位数相乘。
-再将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十位数相乘。
-最后将两次乘积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技巧:
-当乘数与两、三位数的个位数相乘时,可能会有进位,需要注意。
-当乘数与两、三位数的十位数相乘时,可能会有进位或者退位,需要注意。
-根据进位或者退位的情况,对乘积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2。

完成第2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2×5 4×2 3×7 3×25×5 3×4 5×4 6×72、6个十是多少?12个十呢?12个百呢?3、40是几个十?800是几个百?二、新授1、教学例12、出示三捆小棒图,3、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4、启发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0×35、10×3应该怎样口算呢?要求3个11根是多少,就是求3个10是多少,3个10是30。

6、练习完成第5页“练一练”。

6、教学例2300×4师提出3×4=12,那么300×4=?先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再小结。

3个百乘以4,得12个百,即1200。

7、巩固练习80×2 500×6 300×5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如:300×5,先想3×5=15,再想300×5=1500。

三、总结师生共同复述例1例2的口算过程。

四、作业1、课堂作业:第2页做一做。

2、课外作业:第2页做一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先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10×5 40×2 10×7 30×820×3 30×2 20×4 60×3二、作业指导1、第1题先读算式,再计算。

2、第2题,先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3、第3题是填空4、第4、5题是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三、作业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1——6题。

课外作业:第3页的第1——6题。

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7——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一共收了多少千克苹果吗?
把这些苹果装了9 箱后还剩328千克。
每箱苹果 60千克。
9×60+328=868(千克)
答:李叔叔家一共收了868千克苹果。
小结
解决问题的秘诀就是
理清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说给 大家听一听。
第 二 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第 10 课时 解 决 问 题(1)
练一练
学校小会议室主席台可以坐6人, 台下可以坐45人,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总人数=台上的人数+台下的人数 6+45=51(人)
答:一共可以坐51人。
学校会议室可以坐多少人?
总人数=台上人数+台下人数
9×13=117(人) 117+6=123(人)
答: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123人。
• 想一想: • 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还剩的牛奶 = 一共的牛奶 - 领走的牛奶
45×6=270(盒) 400-270=130(盒) 答:还剩130盒牛奶。
总的体重 = 妈妈的体重 + 5只宝宝的体重
248kg
118kg
26×5=130(kg)
帮帮忙
3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优来到纪念品商店准备买些纪念品玩具。
(1)买3辆小火车的钱可以买几辆小汽车?
24×3÷8 =72÷8 =9(辆)
答:买3辆小火车的钱 可以买9辆小汽车。
(2)45元可以买几个钥匙扣? 先求1个钥匙扣的价钱。
45÷(20÷4) =45÷5 =9(个)
答:45元可以买9个钥匙扣。
5.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王叔叔驾驶轿车以每小 时5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早上7时 出发,那么他能在上午11时到达乙地吗?
234 × 3 39
2 1 06
(教材P76 T5)
3.先想一想第一行的数怎样计算得到第二行的数, 再把表填完整。
14 23 52 71 315 803 920 ×4 ×4 ×4
56 92 208 284 1260 3212 3680
发现:第一行的数乘4得到第二行的数。
(选自《学练优》)
4.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去科学实践基地参加了机器 人平衡小车科普制作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小
答:从家到学校7分钟能走到。
(教材P76 T4)
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如果把30 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先求一本书的高度。
18÷3×30 =6×30 =180(毫米) 答:高度是180毫米。
“归一”问题
(教材P76 T6)
一所乡村小学收到一批捐赠的电脑。如果每班分3台,正 好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每班分5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义务教育(2024年)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10课时 整 数 乘 笔算乘法 一 位 数
解决问题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有关0的乘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小学三年级乘法表的背诵和简单的乘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乘法表的背诵和简单的乘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乘法表的背诵和简单的乘法运算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中,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乘法表的背诵和简单的乘法运算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本文将就这部分内容进行探讨。

一、乘法表的背诵乘法表是由1乘1到10乘10的所有乘法算式所组成的表格。

在背诵乘法表时,我们可以按行或按列进行记忆。

按行背诵:我们可以按照每一行的数字进行背诵。

例如,我们可以先背诵1乘1等于1,1乘2等于2,1乘3等于3,以此类推,直到1乘10等于10。

然后再背诵2乘1等于2,2乘2等于4,2乘3等于6,以此类推,直到2乘10等于20,依此类推,直到10乘10等于100。

按列背诵:我们也可以按照每一列的数字进行背诵。

例如,我们可以先背诵1乘1等于1,2乘1等于2,3乘1等于3,以此类推,直到10乘1等于10。

然后再背诵1乘2等于2,2乘2等于4,3乘2等于6,以此类推,直到10乘2等于20,依此类推,直到10乘10等于100。

通过不断地背诵乘法表,我们可以逐渐熟悉乘法的运算规律,为之后的乘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简单的乘法运算掌握了乘法表后,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简单的乘法运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位数相乘,另一种是个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个位数相乘:当个位数相乘时,我们只需要将两个个位数相乘,然后写下结果即可。

例如,我们计算4乘3,只需要将4和3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2。

个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当个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时,我们需要将个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个位、十位相乘,并按照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例如,我们计算7乘23,首先将7与23的个位数3相乘,得到21;然后将7与23的十位数2相乘,得到14;最后将21和14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35。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借助乘法表来帮助我们计算。

例如,计算7乘8时,我们可以查找乘法表中7所在的行,再沿着行找到8所在的列,交汇处的数字就是结果,即56。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乘法的计算能力,更加熟练地运用乘法表和乘法规则进行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课件

学以致用
4.《新华字典》每本19元,《牛津英汉字典》每本 51元。许老师买4本同样的字典,付给收银员210 元。你知道许老师买的是哪一种字典吗?
可以把19元看作20元,51元看作50元进行估算。
20 × 4=80(元) 50× 4=200(元) 200元接近210元。 答:许老师买的是《牛津英汉字典》。
学以致用
5.在一个长50米的游泳池里,小明游了2个来回, 小明一共游了多少米?
“1个来回”是2个50米,“2个来回”是4个50米。 50× 4=200(米) 答:小明一共游了200米。
课堂小结
大家想一想,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 数是怎样口算的?
怎样进行估算?
1.口算时,几十、几百乘一位数,就用几乘一位数, 几十加1个0,几百加两个0。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和估算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相关的 口算和估算。
2.培养分析、综合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
复习导入
1.口算:
2×3= 6 6×3=18 2.口答:
5×1=5 3×4=12 6×5=30 9×6=54
2.
一共400箱,6次能 运完吗?
每次运72箱,6次就运6个72, 列式为72×6。
70×6=420 72×6>70×6 72×6>400 答:6次能运完。
学以致用
3.一件上衣134元,一条裤子166元,买8套衣服多 少元?
要求8套衣服的价钱,先要算出1套衣服的价钱。
134+166=300(元) 300 × 8=2400(元) 答:买8套衣服2400元。
5个十是_5_0_,8个百是 8__0_0,10个十是_10__0, 18个百是1_8_0_0_,27个十是_2_7_0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
61 ×81
____________
41 ×51
__________
91 ×81
_____________
81 × 21
_____________
51 × 91
________________
91 ×71
______________
21 ×21
__________
81 × 71
91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81
_____-______________
41 ×8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 ×41
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探索: [例] 331×421=139351 331 ×421
————————
个位数相乘写个位,1×1=1,个位写1 百位十位相加,结果的个位写十位, 33+42=75,十位写5,7进位 百位十位相乘写高位,33×42=1386,加进位, 最高位写1386+7=1393
721 × 41
____________
221 × 751
_______________
326781
53721
29561
165971
291 ×381
_____________
581 × 221
_____________
651 × 891
________________
291 ×671
______________
451 ×311
_____________
231 × 61
_____________
721 × 21
________________
361 ×311
______________
140261
14091
15141
112271
931 ×351
__________
381 ×141
_____________
110871
128401
580041
195261
521 ×821
__________
281 × 171
_____________
411 ×391
____________
251 ×481
_______________
427741
48051
160701
120731
231 ×311
_____________
这么简单的道理, 地球人都知道啊!
方法解析: 在一个两位数的乘式里,如果两个数的个位数都是 1,而且十位数是任意数时,可按三步计算: ①将个位数相乘写个位 ②十位数相加写十位 ③十位数相乘写百位(有进位的加进位)即为最后 乘积。
31×21=651 51×71=3621 61×81=4941 91×81=7371
观察探索: [例] 31×21=651 31 ×21
————————
个位数相乘写个位,1×1=1,个位写1 十位相加写十位,3+2=5,十位写5 十位数相乘写高位,3×2=6,最高位写6
5
5+7=12
1
1
×
7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 × 41
_____________
421 × 51
________________
331 ×631
______________
431 ×251
__________
381 ×751
_____________
741 × 71
____________
431 × 681
_______________
× 8 1 7 3 7 1
个位相乘写个位 十位相加写十位 十位相乘写百位 有进位的加进位
31 ×21
____________
41 × 21
______________
31 × 31
_______________
51 × 21
_____________
91 ×21
______________
71 ×51
_____________
11 ×91
____________
51 ×81
_______________
61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
91 ×61
___________________
21 ×71
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41
_________________
个位相乘写个位 十位相加写十位
5x7=35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 7 1 36 2 1 个位相乘写个位 十位相加写十位 十位相乘写百位
-————————————————————————————————————————__
9x8=72
1
9 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