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掌握要求
文言常识知识点总结
文言常识知识点总结文言常识是指对古代汉语文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文言常识的掌握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掌握古代历史、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文言的音韵、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几个方面总结文言常识的基本知识点。
一、音韵古代汉语的音韵是文言常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汉语主要分为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其中上古汉语的音韵为古韵,中古汉语的音韵为近韵。
在古代汉语的音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知识点:1. 声母:古代汉语的声母较现代汉语要多,例如:“尚”在古代音韵中的声母为“ㄕㄤ”,而现代汉语中的声母为“sh”。
2. 韵母:古代汉语的韵母也有一些变化,例如:“言”在古代音韵中的韵母为“元”,而现代汉语中的韵母为“yan”。
3. 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个,而现代汉语只有平上去三个。
需要注意古代文言中的声调搭配以及读音规则。
4. 入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声母和韵母的搭配上有一些特殊的规律,需要熟记。
二、词汇古代文言的词汇较现代汉语来说要复杂丰富,而且许多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古代文言的词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词义:很多古代文言的词汇在意义上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熟悉其原始的含义。
2. 词缀:古代文言的词缀较多,例如“之、乎、吾、尔”等,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
3. 惯用词:古代文言中有很多惯用词,例如“不胜其烦”、“何谓”等,需要掌握其固定的用法。
三、语法古代文言的语法是文言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其语法规则和用法较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文言的语法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语序:古代文言的语序有主谓宾、状状宾的倒装,需要了解其用法和规则。
2. 助词:古代文言中的助词较多,如“之、乎、者、所”等,需要了解其作用和用法。
3. 结构:古代文言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掌握其常见的句式和结构特点。
四、修辞文言修辞是文言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古代文言以其丰富的修辞手法著称。
文言修辞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比喻:古代文言中常用的比喻手法有“典、比、叠、喻”等,需要了解其用法和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掌握要求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掌握要求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认识古代汉语的性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提高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汉字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汉字的性质,重点熟悉“六书”说,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对了解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的特点与汉字借用的两种情况。
汉字的形体构造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书阅读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4.形声字构造与词义5.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6.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形成的原因2.古今字的类型(1)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2)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3.古今字的特点二、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2.异体字的类型(1)造字异体(2)繁简异体三、通假字1.汉字通假的一般情况(1)什么是通假(2)通假与假借的异同2.汉字通假的条件(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词汇教学要求:一般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古汉语词的构成的特点;重点要求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别,尤其是同中有异;把握词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古义和今义一、简述古今词汇二、古今词义的一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二)古今词义有差异的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1)词义变化显著的(2)词义变化微殊的2.词义范围上的差异(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3.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1)词义褒贬的差异(2)词义轻重差异三、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1.要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2.辨析的重点在异,在同中有异3.要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古今比较4.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古书注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一词多义现象1.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2.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二、词的本义1.什么是词的本义2.怎样推求词的本义(1)根据汉字初形(2)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二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对于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而与文选的学习脱节。
归根结底,学习这部分知识,仍然要落实和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目的——培养一定程度的阅读古籍的能力。
常识和文选的互相配合和印证,易于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学安排,是把两方面的内容穿插着进行讲授的。
同学们要善于领会如上所说的教学意图,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尽管如此,从古代汉语常识的本身来说,也并非没有重点可言。
这部分的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句法和词法),以及古书的注解、标点、今译,文体、修辞,诗词格律等等,内容比较广泛,而且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但在先后次序的安排上,又具有学科的相对系统性。
在这诸多内容中,总的重点是文字,词汇,语法。
具体到每个专题,又各自有其重点和要求,兹列如下,提醒同学们学习时注意。
一、绪论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二、怎样查字典辞书1、检字法;2、几部常用的字典、词典的主要优点。
三、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目的、意义;※2、“六书”基本理论(名称、定义、例字及解说),结合课外作业初步掌握利用“六书”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3、异体字、繁简字的基本概念。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基本情况;※2、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几个基本方面。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如何分析,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求结合1—2个具体词例加以说明。
六、词类的活用※1、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2、本教材的词类划分的特点;※3、词类活用的几种基本情况和条件;※4、使动、意动用法的区别和翻译。
七、古代汉语的词序※1、古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及其条件;※2、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
八、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基本形式;※2、“是”字的语法作用;3、判断句活用的几种情况。
九、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1、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基本句式。
古代汉语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第二版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古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点1.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声母是构成汉字音节的第一个辅音,韵母是构成汉字音节的后面元音部分,整体认读是汉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特定的对应规则。
2.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这些声调在词意上有重要的区别。
3.变调现象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变调现象,如阴阳两个音节相连时,会发生变调,这种变调现象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应用。
二、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点1.句法结构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和修饰成分的位置等问题。
2.词类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需要了解它们的用法和句法功能。
3.时态语气古代汉语中的时态语气有很多特点,如有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的时态,需要谨慎使用。
三、古代汉语的词汇知识点1.词语的构词法古代汉语的词语构词法有很多特点,如合成词、转义词、假借词等,需要了解它们的构词规律和用法。
2.词义辨析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需要了解它们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3.熟语古代汉语中有很多成语、谚语和俗语,这些熟语在古代文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需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四、古代汉语的文学作品知识点1.古诗词古代汉语中的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需要了解不同朝代的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古文古代汉语中的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叙事力,需要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古文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3.文言小说古代汉语中的文言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描写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需要了解不同朝代的文言小说的特点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古代汉语第二版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学习古代汉语的同学有所帮助。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作为汉族人民的语言之一,在我国文化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认识古代人的重要途径。
因此,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总结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古代汉语词汇1. 音韵:古代汉语有四声和八个韵母,具有韵律感和韵味。
2. 简繁:古代汉语的字形较为简单,比现代汉字少了一些笔画,但具有独特的美感。
3. 义项:古代汉语中的字往往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理解。
4. 成语: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孟母三迁》,可通过了解其含义和典故来加深理解。
二、古代汉语语法1. 词序:古代汉语的语序相对自由,主语、宾语和谓语的位置不固定。
2. 文言虚词: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虚词,如之、而、乎等,需要根据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
3. 时态:古代汉语的时态表示相对简单,通过词义和上下文来推测。
4. 并列关系:古代汉语中并列关系的表达方式较为繁琐,可以通过"夫"、"与"等词来表示。
三、古代汉语句法1. 句式:古代汉语的语句结构多样,既有简单句,也有复合句和并列句等。
2. 主谓宾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多以主谓宾结构为基础,通过修饰成分来丰富语言表达。
3. 定状谓补结构: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通过增加定语、状语和补语来进行修辞。
4. 并列表达:古代汉语中使用并列手法来表达同一概念,如加"而"或"亦"等连接词。
总结:古代汉语作为我国的语言之一,在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具有许多特点。
我们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知识点1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古代汉语自考的重点笔记,涵盖了常见的知识点和考点:一、语音1. 声母:古代汉语声母包括唇音、舌音、齿音、喉音等,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2. 韵母:古代汉语韵母比较复杂,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不同声调的韵母也有所不同。
3. 声调:古代汉语有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不同声调的发音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二、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比较广泛,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 词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不同词类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用法。
3. 习惯用语:古代汉语的习惯用语包括成语、习语、俚语等,这些用语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特别注意。
三、语法1.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
2. 词组类型:古代汉语的词组类型包括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和意义需要掌握。
3. 句子时态:古代汉语的句子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不同时态的用法和意义需要理解。
四、文选1. 先秦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诗经》、《左传》、《论语》等。
2. 汉魏六朝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等。
3. 唐宋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唐宋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唐诗、宋词、唐宋散文等。
4. 元明清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元明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五、文化常识1.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历史事件、制度、风俗习惯等。
2. 文学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和特点,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3. 思想哲学: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哲学体系和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大一古代汉语上知识点讲解
大一古代汉语上知识点讲解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大一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代文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古代汉语是指在汉字发明以后的汉语语言形式,主要包括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现代汉语。
古汉语是汉字发明之初的语言形式,中古汉语是指从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的语言形式。
近现代汉语是指从晚清以后至今的语言形式。
了解古代汉语的发展与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汉语的特点。
二、古代汉字的基本构造古代汉字是古代汉语的基础,了解古代汉字的基本构造对于学习古代汉语至关重要。
古代汉字由部首、偏旁和笔画组成,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
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构造,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古代汉语。
三、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是指古代汉语的发音规律和音节结构。
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古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较多,声调的变化也较为复杂。
学习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发音古代文献中的文字。
四、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句法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句法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
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繁琐,需要我们逐渐积累和理解。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较为灵活,需要我们加强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
五、古代汉语的用词和表达习惯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独特的用词和表达习惯,这需要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来理解和掌握。
古代汉语中的用词和表达习惯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深入理解这些用词和表达习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古代文献和古代汉语。
六、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方法古代文献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素材,但是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常常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古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基本词汇: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词汇,如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2. 语法规则:了解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包括词序、主谓宾结构、动宾关系等。
3. 古汉字学习:学习古汉字的读音与意义,熟悉古汉字的常用写法和组合方式。
4. 常见文言文篇章:熟悉课本上常见的古文篇章,能够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5. 句式结构:了解古汉语的常用句式结构,掌握句子的基本构成与变化。
6. 文言文修辞手法:熟悉常见的文言文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7. 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掌握古代文人学者的思想和作品。
8. 阅读理解能力:强化阅读古文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古文的意思和脉络。
9. 造句能力:学会运用古汉语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能够灵活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10. 古汉字书写:学习古汉字的正确书写方式,能够准确地写出古文中的汉字。
以上是古汉语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对古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古代汉语》(全部知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是通论部分;第二部分是文选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言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了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韵律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古代汉语的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多为义理丰富,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2. 词性:古代汉语的词性变化较多,一个词可以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下变化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性。
二、古代汉语的语法1. 词序:古代汉语的词序比现代汉语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词语的顺序。
2. 语法成分:古代汉语的语法成分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
3. 语气:古代汉语的语气较为严谨,常常使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来增强语气的表达。
三、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 比喻:古代汉语常常使用比喻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夸张: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或表达某种意义。
3. 对偶: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四、古代汉语的韵律1. 音节:古代汉语的音节较为简单,一般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
2. 韵脚:古代汉语的韵脚是指诗词中的韵部,根据字的韵母和声调来进行分类。
3. 韵律:古代汉语的韵律是指诗词中的格律和音韵,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形成韵律美。
五、古代汉语的文学作品1. 诗歌:古代汉语的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押韵和格律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散文:古代汉语的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散文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和抒发感情。
3. 文言文:古代汉语的文言文是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具有古典、严谨的特点,常常用于史书、经典等文学作品中。
通过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魅力。
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语法灵活多变,修辞手法独特,韵律美妙动人。
古代汉语大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汉语大二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大二阶段,学习古代汉语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
以下是大二学习古代汉语时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古代汉语的特点1. 多音多义: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具体含义。
2. 辞章句读:古代文献中常采用平仄、押韵等手法,要注意正确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语调。
3. 四声八调:古代口语中有四声八调的音调变化,需要注意掌握不同字在不同声调中的发音规则。
二、古代汉字的发展1. 出土文字:了解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的形态特点和基本解读方法。
2. 字形演变: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如小篆、隶书等不同字体的发展与区别。
3. 假借字:了解古代汉字之间的相互借代现象,如“蜀”字的发音替代、“殷”字形的借用等。
三、古代汉语的语法1. 文言文句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式结构、主谓宾的排列顺序、修辞手法等。
2. 虚词使用:了解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虚词,如“之”、“乎”、“兮”等的语义和用法。
3. 句读和转換:熟悉古代汉语中的破折号、问号、句读音、并列句、复句等的表达方式。
四、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1. 《诗经》:了解古代汉语的韵律、格律体裁,如诗的五言、七言和风格特色等。
2. 《论语》和《孟子》:理解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典故等,如用典、比喻、反问等。
3. 古代戏曲:熟悉脸谱、唱词、曲调等古代汉语戏曲表演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技巧。
五、古代汉字的使用1. 姓名命名: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命名原则,如以字面意义为基础、崇尚典故、喜用谐音等。
2. 字的辨析:熟悉古代字形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场景中正确运用字义的技巧。
3. 古籍阅读:学习古代文献的基本阅读方法,如《史记》、《左传》等的解读技巧。
总结: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法规则、诗词鉴赏以及古籍阅读等知识点,是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并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时期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先秦时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
古代汉语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历史文献以及古代思想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古代汉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
一、音韵规律1. 声母韵母:古代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其中声母指的是在韵母之前的辅音,而韵母则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
2. 声调:古代汉语的音节有四个声调,声调的变化对于词义的区分非常重要。
二、古代文言文基础1. 六经:六经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论语》等,阅读这些经典有助于理解古代汉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 文言文常用句式:古代文言文中有一些常用的句式,如“曰”、“谓之”、“之所以”的用法等,掌握这些句式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三、古代汉字学习1. 部首: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部首可以帮助记忆和辨认汉字。
2. 偏旁: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通过学习偏旁可以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汉字。
3. 字义辨析: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字义相近的词语,通过学习这些字义的差异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
四、礼仪文化与古代文化表达1. 礼仪文化: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与礼仪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了解古代礼仪文化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及其传统价值观念。
2. 成语典故:古代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对于理解古代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古代思想有重要作用。
五、古代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语言精练等特点,通过鉴赏古代诗词可以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2. 词牌音律:古代词牌是指词曲中的一种韵律模式,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音律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演唱词曲作品。
通过以上对古代汉语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文献和文化的核心要素。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
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
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
例甲骨文:指事字:上下刃亦朱会意字:莫吹啓祝折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
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
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二)指事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
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总结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总结一.基础知识1.《汉语大字典》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分为200个部首。
2.《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全书用540个部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
3.《辞海》仍是综合性辞书,它所收录的词条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
4.《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5.汉字排列方法(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号码排列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
”“尨,音茫。
”2.反切法:用两个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例如:毛:莫袍切,东:德红切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发。
三.六书:战国末年的文字学理论象形: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会意: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造字。
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创造汉字。
转注:同一部首且意义相同的字互训叫“转注”。
假借:依据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借原有字形,表达新的意义。
四.古书用字(一)、古今字1、定义: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
古字和今字合称为“古今字”。
如:莫——暮其——箕要——腰2.今字产生的原因:(1)词义分化:解——懈取——娶益——溢(2) 同音假借:然——燃其——箕何——荷(二)异体字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不同而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任何情况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2、异体字的分类:(1)造字法不同:泪:涙笔:筆岩:巌岳:嶽(2)造字法相同但偏旁不同:暖:煖訴:愬俯:俛略:畧群:羣杯:盃線:綫煙:烟五.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
今:与“饭”相对。
《古代汉语》知识要点共61页文档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古代汉语》知识要点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①上古汉语: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
其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
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
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
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二、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1汉初到东晋末: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
著作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郑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
著作有沈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陈彭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
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刘淇《助字辨略》、陈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孙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三、什么是文字: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
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
我国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使用的是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期末考试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它具有古老、规范、庄重、简练、含蓄等特点。
2.文言文的基本组成:文言文通常由字、词、句和篇章四个层次组成。
3.文言文的词汇特点:文言文的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词义多义且抽象,有许多独特的词义和用法。
4.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文言文的语法比较复杂,包括六书、修辞、句法等方面。
二、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1.主谓结构:主语和谓语是文句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主语通常位于句首,谓语位于句尾。
2.宾语结构:宾语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的动名词、动词的不定式等。
3.定语结构:定语表示对名词的修饰,通常位于被修饰名词之前。
4.状语结构:状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环境、方式、时间等,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或句末。
5.补语结构:补语是补充谓语动词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三、古代汉语的六书:1.象形:以物象形为根据的文字。
2.指示:以指示事物的方位、位置、顺序等为根据的文字。
3.指事:以指示事物的属性、性质、类别等为根据的文字。
4.会意:通过组合象形、指示、指事等文字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5.形声:通过组合形和声两个部分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6.转注:通过借用已有的字词来表示新的意义。
四、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来表达其中一种意义。
2.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实际情况来表达一种感受或情绪。
3.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4.排比:通过多个并列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一种对比或强调的效果。
5.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颠倒,强调主语或达到修辞效果。
古代汉语总结知识点
古代汉语总结知识点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书写系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甲骨文。
最初的汉字是象形文字,通过对事物外形或特征的模拟来表示其含义。
后来,汉字逐渐发展演变成指事文字,表示事物的简单神态,比如“日”表示太阳,“人”表示人的形象。
在商代,汉字进入了表意文字的阶段,汉字的结构逐渐复杂,字形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
到了秦汉时期,汉字进入了繁体字的时代,字形更加丰富多样,书写也日趋规范。
汉字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语言的演变,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
二、古代汉语的词汇古代汉语的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经典、文学作品、历史记录等。
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些词汇甚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古代汉语的词汇也受到地域和时代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词汇也会有所差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古代汉语的词汇更是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深厚功底和想象力,有很多精致的词汇被长期流传和传颂。
三、古代汉语的语法古代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虚词、词序、句式等方面。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更加灵活,主语、谓语、宾语等词在句子中的排列也有其独特的规律。
古代汉语的句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现了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词法规则、语序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知识点。
四、古代汉语修辞古代汉语的修辞是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对仗等修辞手法。
古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修辞的魅力,它通过词语的精练、句子的华丽、句式的富丽来展现出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气韵。
古代汉语的修辞不仅丰富多彩,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古代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魅力。
通过对古代汉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古代汉语的特点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相同,但在特定结构中宾语常常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二、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
1.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疑问代词用作介词宾语,宾语置于介词前
2.否定句代词用作宾语时,宾语多置于谓语动词前
3.用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宾语+是+动词”
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形成的原因2.古今字的类型
(1)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2)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3.古今字的特点
二、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2.异体字的类型
(1)造字异体
(2)繁简异体
三、通假字
1.汉字通假的一般情况
(1)什么是通假
(2)通假与假借的异同
2.汉字通假的条件
(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
4.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提高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汉字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汉字的性质,重点熟悉 六书”说,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对了解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 字的特点与汉字借用的两种情况。
词汇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古汉语词的构成的特点;重点要求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别,尤
其是同中有异;把握词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古义和今义
一、简述古今词汇
二、古今词义的一般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
(2)古今词义有差异的
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
(1)词义变化显著的
(2)词义变化微殊的
2.词义范围上的差异
二、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
1.名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三、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状态
2.表示行为的处所
1.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
2.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
二、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2.怎样推求词的本义
(1)根据汉字初形
(2)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
二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
3.掌握本义的意义
三、词的引申义
1.引申义的类型
1.没有特定结构标志,即意念或概念上的被动
2.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3.动词前用见”字表示被动的
4.动词前用 见”字,动词后用 于”字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5.动词前用 为”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或 为”后所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不岀现。动词前用 为”字引进行为的 主动者,在动词前又加 所”,组成 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为”后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成为 为所”句 式表示被动
(一)之、其、者、所、或、莫、焉、诸
(二)曾、且、乃、非、勿、毋、弗
(三)于、以、为、与、因
(四)而、则、虽、然
(五)唯(惟)、盖、夫;也、矣、乎、焉、哉;欤(与)邪(耶)、耳
语法(二)
实词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实词用法的异同,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
一、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但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功能,词类活 用现象比较突岀。
3.表示行为的凭依
4.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处所
2.表示行为的方向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等。
语法(三)
句法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特有句式,并能正确分析一般的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判断句
宾语+之+动词”
唯(惟)宾语+是+动词”
唯(惟)宾语+之+动词”
三、为了突岀兼语而把兼语提到主语前,或提到兼语前的谓语动词前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1.“•…者,……也”
2.“••…;……也”
3.“…•者,……”
4.“••…;……”
这里的 者”字有表示提顿的作用,语气助词也”字有加强判断的作用。
三、指示代词 是”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不要误认为是判断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2.复合词
(1)同义复词
(2)偏义复词
3.判断复合词要防止两种偏向
(1)防止以今拟古,将貌似现代汉语复合词的词组为பைடு நூலகம்合词
(2)防止以古拟今,将已经凝结成词的复合词还原为词组 语法(一)
虚词部分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重点掌握常用虚词。
一、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概述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
认识古代汉语的性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 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 与时俱新。
(1)直接引申义(又称近引申义)
由本义直接派生岀来的意义。
(2)间接引申义(又称远引申义)
由引申义再引申岀来的意义。
2.词义引申的途径
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
1.古代汉语单音词居多数
2.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对应关系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
(2)联绵词
(3)音译外来词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
汉字具有 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书阅读
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4.形声字构造与词义5.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6.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3.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词义褒贬的差异
(2)词义轻重差异
三、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
1.要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
2.辨析的重点在异,在同中有异
3.要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古今比较
4.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古书注解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一词多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