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作者:刘晓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关键词:文学;大众化;现代性境遇;主要原因众所周知,文学是一面镜子,能够有效映射出时代的进程、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运行等诸多的内容。
自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以来,文学便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在促进文学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文学出现了大众化的发展问题。
一、文学“大众化”的概述所谓文学“大众化”就是指文学发展与人民大众相结合,在其发展的实际过程中面向大众、影响大众和被大众所广泛认可以及由大众广泛参与。
现代文学打破少数人的垄断而面向大众发展的的开始,就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新文学。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文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开始为工农大众进行服务。
在这个进程中,“左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推进作用。
此后,文学开始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紧密配合,同时文学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1]。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崛起,随着文化爆炸式的快速传播,文学发展的大众化趋势愈演愈劣,平民文学抑或说是草根文学的兴盛以及社交媒体附庸风雅等现象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于与此同时,文学发展也因其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二、造成文学“大众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一)经济社会条件下,文学功利性的发展趋势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在文学发展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在经济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也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即文学逐渐走向功利化。
文学功利化发展的趋势,使得文学发展开始与其审美性的创作初衷渐行渐远。
整个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分看重,使得文学变得不再是纯粹的审美。
在功利性文学的发展实际中,为了经济效益所所创作的功利性文学为了迎合大众而愈加媚俗,这是造成文学“大众化”的一大原因。
比如像《废都》、《文化苦旅》等具有明显商业运作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大众化和通俗化的文学特征。
“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
内容提要
语境 的转换对“ 大众”与大 众文化 研 究具 有 时代 的 生成性和 价值 意味。
通过对“ 大众” 概念 的流动性、 复杂性与大众 文化语义悖论性 的辨析 , 在厘 清“ 大众” 概念 的当下所指 中, 洞悉 了大众文化的用 意与诉求 。面对大众 文化语义 的悖论性 , 简单 的道 德主义或精英主义批判显然是 错位 的或无效 的, 但对大众 文化 的研 究保持批判意识和现
二 、 大 众 ” 念 的 流 动 性 “ 概
活偶像 , 并对社会其 他 阶层 产生强 大吸 引力。就此 意义而言 ,大众” “ 这样一种命名事 实上有着一 种价
值判断 的意味 。
回顾 “ 大众 ” 概念 的 流动 史 , 会 发 现 “ 众 ” 就 大 的
内涵不是 自明的 , 它在一定 阈 限内的有效 性有待 阐 释 。其实 , 大众 ” “ 的涵 义从来 不是 一 成不 变 , 就像 约翰 ・ 费斯克所 理解 的 , 大众” “ 并不是 一个 固定 的
化影响力 。其实 , 这种 文化 “ 软实力 ” 凸显 的背 后逻
一
i
曛
/ 瓤. 21第 期 、又 参 0年 1 1
辑是文化领导权 的变化 , 这是一 种更 内在 的深 刻影 响。作为亚文化类型的大众 文化从昔 日被压抑 的边 缘状态 , 到成为后现代文 化的表 征融入社 会主导 文 “ 成功人 士 ” 的表 征 , 仅 具 有 经济 学 更有 着 社会 不 学、 文化学 的含义 。这 个群体 的生 活方式 已显现 于 都市空 间中的公共 生活和私人 生 活的各个 领域 , 在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宰下 , 新 富人” “ 阶层 被奉为生
化形态 , 作为商业娱乐文化 裹挟着 消费 主义意识 形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作者:蔡礼兵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第11期【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学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众读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矛盾也逐渐浮现出来,比如精英文学与大众读者之间难以协调,文学大众化自身存在的功利问题,精英文学创作者越来越少等等,这些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提高大众的文学素养是当务之急,此外,全社会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大众化这些复杂的问题,给读者以卓越的文学体验。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现代性;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大众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究其原因,复杂多样,但其根本原因,当属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焦虑思想,为了追求现代化,人们浮躁而焦虑,将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唯一的目标,文学大众化恰好满足了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从青年政治运动到文化思想变革,文学大众化一直是核心内容,但其发展也经历了复杂的变革过程,社会现代化进程经历从启蒙现代性,演变到革命现代性,再发展为以马克思卞义中国化为卞导的民族自身现代性,文学“大众化”的变革则从民众化,发展到阶级化,再逐渐到民族化,从这点上来看,文学大众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除了其积极的作用外,文学大众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需要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慢慢解决。
一、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矛盾文学大众化最初的目的就是以文学教育大众,使大众的思想得以革新,以文学将社会性的言论传播给大众读者,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文学的现代性并不可作为指导思想。
历史赋予了文学大众化不同的意义,在晚清时期,统治阶级试图通过文学启蒙大众,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自此,文学大众化就被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象征着政治的含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武器,因此,文学大众化不再仅有文学的意义,更多的是社会意义,由社会外部因素控制,换言之,社会的政治势力、文化变革、社会动态都会对文学的形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为追求社会现代化。
浅谈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
浅谈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作者:吴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0期摘要: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多次文学“大众化”活动,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获得受众群体的重视与培养,当前的大多数文学活动,由于受到商业和网络等媒体的接入,而使得受众群体的地位受到了明显的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受众群体本身在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文学大众化的问题也逐渐被表面的繁荣现象所掩盖,文学发展本身所面临的危机却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就成为了促进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下面笔者就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 ;现代性境遇作者简介:吴宇,男(1988.9.19-),学历:本科,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筹)鹿山学院。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01当前,文学发展由于受到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度虚假繁荣的情况,而“大众化”也成了当下文学发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词语,针对文学“大众化”,学术界的观点却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文学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可以视为文学的新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文学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事实上是一种表面繁荣的假象,只能够使文学向着更加庸俗和物质化方向发展,最终会造成文学的没落。
在过去多年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大众化”的出现频率较高,在现代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如何正确的处理文学“大众化”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文学功利与审美的尴尬境地文学“大众化”的提出,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想要利用文学的手段实现对人民大众的启蒙和教育,进而组织大众参与和完成社会的变革。
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境遇,促使文学自身必须要不断地追求与现代社会的一致性,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赋予文学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也无法实现其现代性的诉求。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导言大众文化是指广泛传播并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涵盖了影视,音乐,时尚等方方面面。
大众文化理论的出现为人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革命,大众文化理论也不断演变和转变。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大众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大众文化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兴起。
美国社会学家雪莱曼(Robert E. Park)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大众文化视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移民和流动人口的研究,雪莱曼揭示了大众文化对于形成一个多元和包容的现代社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文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扩展。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费斯蒂格(Richard Hoggart)和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开创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文化研究理论。
他们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关注大众文化对于社会运动和阶级意识的影响。
通过对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进行全面研究,他们指出了大众文化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二、后现代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理论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框架。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现代主义对于真理和现实的绝对性观念,认为现代主义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权利关系进行了批判,并强调知识和权力的关联。
在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后现代主义指出了大众文化背后隐藏的权力结构,以及大众文化对于个体身份构建的重要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和消费的表象,而是一种符号系统和社会实践。
三、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意味着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大众文化中更加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意义构建。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在现代社会,审美文化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两种不同的形态,并出现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
这些问题都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有关。
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在古典社会,也存在着民间的通俗审美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高雅审美文化之分。
但在现代社会,借助市场经济的推动,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之间的分化远远超出了古典的形式,他们各自极端地发挥了自己的社会功能。
可以说,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分化是现代性的产物。
现代性是一种世俗性,既包括理性层面,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包括感性层面,体现为一种感性的解放。
审美作为超越的文化,与现代性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对立的一面。
审美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以超理性的形式对现代性的批判,就产生精英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写通俗文化相结合,以感性化的方式对现代性(理性)的消解,就产生大众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以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继承了古典社会贵族审美文化的传统,保持人的超世俗的精神追求。
精英审美文化以其超越性和自由的品格,反叛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企图解决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扰。
精英审美文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超世俗性。
它超越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形上思考,引导人体悟生存的真义。
第二,反叛性。
它自觉地批判现代性,抗议人的异化,与传统意识形态决裂,从而凸显自由的品格。
第三,精英化。
满足一部分知识阶层等少数精神贵族的精神需求,拒斥商业化、大众化、功利性,追求个体性、艺术性,趋向精致化。
第四,非理性主义。
抵制理性统治,诉诸非理性,以反抗理性来争取精神的解放。
第五,经典性。
以其高雅、超越品质,传为经典,具有永恒价值。
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这是由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决定的。
生活视域的“技术僭越”与“人文退却”
第22卷,第1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2 No.1 2005年2月 Science,T 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Feb.,2005生活视域的“技术僭越”与“人文退却”尚东涛(洛阳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洛阳471022)摘 要:在“思辨终止于现实生活”的意义上,作为现实生活内在构成的“技术”与“人文”,在张力关系中的“技术”先于或重于“人文”的生活“赋权”的必然现实性,以生活逻辑域、生活主体域、生活历史域、生活现实域的四重确证,消解着以“技术僭越”与“人文退却”为由的非生活或超生活的技术批判的合理性。
基于“自发的生活秩序”的“技术”与“人文”之“权重”的演化,标志着张力关系中的“技术”与“人文”的合现实生活的协调与融合趋向。
“技术无僭越”,“人文无退却”。
关键词:生活;技术;人文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5)01-0087-04 当“人文主义者所构想的理性王国在实践上表现为技术王国”时[1],相对于“人文”的“技术”,总是处于被一些人文著述“指摘”的境遇。
“理由”如海德格尔所言,“自然和世界的存在惟一地由技术交往所构造出来,因为一切其他的形而上学的、神话的、宗教的或自然主义方式的视野都已丧失”[2],即“技术僭越”的“限定”和“强求”,导致着“人文退却”。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僭越”是“技术”的“无理要求”[3]。
但是,当人们在海德格尔等的书里体会完对“技术”的批判之后,就到现实中去全力追求“技术”;人们在阅读时一般都同意一些人文著作里的技术批判的观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另一回事。
[4]如果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5],那么,有必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技术僭越”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退却”问题,进行一些可能的进一步分析。
值得说明的是,当我们从对象化功能维度理解“技术”时,“人文”在功能维度则可以理解为使人尽可能地摆脱对象化而向绝对的意义领域敞开自己。
异化理论 物化理论 技术理性批判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
异化理论
异化理论起源于黑格尔哲学,核心概念是“异化”。该理论认为,人类在发展 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逐渐失去了与自然和真实的,变得越 来越陌生。在20世纪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异化理论成为揭示现代社会文化现象 的重要工具。它揭示了现代人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失去了与自然、 传统的,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物化理论
物化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要哲学思想,指的是人类创造出的 物质成果反过来控制人类自身。在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中,物化理论被广泛应 用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和资本的逻辑 如何控制人的行为、思维,使人类无法摆脱物质的控制。同时,物化理论也指 出了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以及消费文化的兴起。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应以下方面:首先,深入研究这三种理论的内在和差异, 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它们在文化批判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具体历史事件 和社会现象,运用多学科方法分析现代文化现象的复杂性;最后,新兴的文化 现象和思潮,及时总结和反思其背后的哲学和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批判理论在解释和改变社会现实方面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批判理论本身也经历了数次发展和转变。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批判理论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从后批判理论的角度对其 进行批判性反思。
第三期:后批判理论
后批判理论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批判理论,它试图超越早期和后现代批判理论 的限制。后批判理论家们认为,早期的批判理论过于单一和简化,而后现代批 判理论则过于复杂和混乱。因此,他们试图在批判理论中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 和政治行动,以推动社会的变革。
后批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和后现代批判理论的不足,它更加于揭示 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和挑战,并试图通过政治行动和社会实践来解决问题。然而, 后批判理论也存在问题,例如它过于强调实用主义和政治行动的重要性而忽视 了哲学思考和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关于艺术的个人独创性问题
关于艺术的个人独创性问题冯黎明摘 要:艺术的个人独创性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普遍信念,这一信念借助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先锋主义的艺术实践而得到现代审美文化的共同认可。
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的思想来源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和个性主义基础之上的主体论哲学,主体论哲学通过艺术自律论将个人独创性普及于现代审美文化场;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主体论哲学的式微,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也开始动摇。
尼采、福科等人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质疑了主体论证哲学,而结构语言学、话语理论、互文性理论、文化研究等理论形态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逐步失去了普遍有效性。
关键词:个人独创性;主体论;艺术自律论;互文性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1-0167-10DOI:10.13644/31-1112.2021.01.016作者简介:冯黎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 武汉 430072)在现代审美文化场域中,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似乎是一条神圣性的信念,这条信念由于得到了艺术自律论的学理支撑,所以其核心命题一直被视为关于艺术之天然属性的有效判断。
自启蒙运动至今,人们大都认可艺术家是独特的“人”、艺术作品是独特的“物”、艺术活动是独特的“事”;在芸芸众生行走的“凡间之城”里,唯有艺术特立独行、超凡脱俗。
对于诸如阿多诺等坚决主张艺术自律论的审美救世主义者来说,独创性的艺术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终极性的精神资源,他们坚信艺术的“新异性”将是带领人们走出现代沉沦的弥赛亚。
借助于一种激进化的独创性信念,现代艺术家们放浪形骸、游戏人生,现代艺术品鬼怪精灵、背离常规,现代艺术活动也随性而为、弃绝章法,而且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还以之为艺术之本性。
不过一旦我们将个人独创性的信念置于社会历史之维加以检视就会发现,独创性并非艺术的先验、普世的本质规定,它只不过是现代性的主体论哲学和社会实践场域界分导致的一种历史性后果而已,而且它正在被结构主义以来的现代思想以及大众文化推向末路。
现代性与大众狂欢
然而,现代性和大众狂欢的共生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 题,如过度商业化、道德失范等,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文化同质性的反思认为,文 化的同质化会削弱文化的多样 性和地方特色,应该尊重和保
护文化的多样性。
反对娱乐至死
对娱乐至死的反思认为,过度 沉迷于娱乐可能导致人们失去 对重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应 该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和政
治问题。Biblioteka 大众狂欢的未来发展1 2 3
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众狂欢也需要 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01
02
03
科技进步
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大众提 供了便捷的通讯和信息获 取手段,为大众狂欢的兴 起提供了技术支持。
消费主义推动
现代性促进了消费主义的 发展,大众狂欢成为消费 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主化进程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大众狂欢成为公众表达意 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 途径。
大众狂欢对现代性的影响
社会变革的狂欢
01
社会变革的加速
现代社会中,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和变化。
02
社会变革的多样性
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还包括科技、教育和家
庭结构等方面。
03
社会变革狂欢的影响
社会变革的狂欢虽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也可能会导致人们感
到焦虑和不安,需要更多的适应和调整。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变革
现代性的到来,也带来了文化的变革,传统 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和质疑。
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
现代性带来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 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想象的建构与诗意的反叛——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学的大众文化意蕴
兰 2三鲞 ! 兰 2 箜 二 塑! 2 型
茎 i c j
N sN 。 。 ..
.
4/n 1 , v, 1 9 20 a
2 7
想 象 的建 构 与 诗 意 的反 叛
—
2 O世 纪 3 0年代 上 海 文 学 的 大众 文 化 意蕴
徐 敬 和 , 磊
Ab ta t I 9 0 ,S a g a h wsa cie c l r h n me o .T e r e a d go t fmi d e—l v lc n u r re n s r c :n 1 3 s h n h is o n a t u t e p e o n n v u h i n r w h o d l s e e o s mes b e d a d p o t h rs e i f o ua u tr .O d n r e p ea h e et e e t n lrl a e, h s c n rb t g t h e eo me t f h n r mo et e p o p r y o p lrc l e t p u r ia y p o l c iv moi a ee s t u o t u i t e d v lp n ia h o i n o oC §mo en z t n d r iai .T e e a e c nr d ci n n a a o e n p p lrc l r n 1 3 s S a g a. o h r r o ta it s a d p rd x s i o u a u t e i 9 0 h n h i o u k y wo d : h n h i P p lrC l r ; ma i e P e i e r s S a g a ; o ua ut e I gn ; o t u c
社会大众传播-第十章-传播内容0403V2
• 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 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 约翰· 哈特利
• • • •
2、大众文化的特征: 流行性、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 约翰·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 狂欢节的功能是解放并承认一种创造性的、 游戏性的自由。 • 大众在对文化产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具有 极大的创造力,消解了现代性意义上的宏 大叙事。
(二)怎么说
1、不同的大众媒体所制作的传播内容产品有自己的样式和风 格。
这是由传播制度、传播者的观念意图和传播理念、传播媒介渠 道、媒介组织的定位经营、目标受众的需要所决定的。
• 2、大众传播内容的制作也有一些普遍规律。 • ①一面说与两面说 • ②防疫论 • ③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休眠效应 • ④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 • ⑤重复律
2005年,李宇春获得“超级女声”比 赛全国总冠军 ,同年10月登上美国《时代 周刊》亚洲版封面。2012年举行疯狂世界 巡演,获得韩国MAMA亚洲最佳歌手奖 。 2013年,凭原创作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 了》获得EMA欧洲音乐大奖全球最佳艺人奖。 截至2015年,共举办24场个人演唱会。 2009年,李宇春涉足影视,主演了 《十月围城》《龙门飞甲》《血滴子》等电 影,凭《十月围城》获得香港导演会最佳新 演员金奖及亚洲电影大奖、亚洲影评人协会 大奖、香港金像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 新演员提名 。2013年,主演赖声川话剧 《如梦之梦》 。2016年,主演的电影《摆 渡人》。
• 二、法兰克福学派 •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洛文塔尔、 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 •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 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 •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vs. 大众 文化(mass culture)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究的学科 视野 经受 到强大 冲击 , 传统 的经典艺 术 的创造 方式 和 审美批 评 理念 不再 完 全适 用于 新兴 的大
众 文化或 者大众 艺术 。② 人类 生产 技术 的不断 提高 和飞跃 发展 , 使专 属于 人类 的文化 不断泛 化 , 人类 文 明成果 日新 月异 。 在 新 近发 生 的这 场数 码技 术 革命 中 , 信息 技 术 的高度 发 展 和资 本 主义 的全 面渗 透 , 使人 类 文 化走 向彻 促 底泛 化 , 人类 的文化 重心也 由思 想精 英型 走 向消 费大众 型 , 物质 世界 极其 丰 富却 又极 不均 衡 , 文化 影响 极其 广 阔却 又极 不 厚重 ; 单一 性 的工 业 文 化独 霸世 界 , 多大 众被 巨大 的生存 压 力 和快 速 的流 行 时 尚 许 所左 右 , 沦为工业 化 和市场 化的奴 隶 , 为无 思 想 、 主 见 、 个性 的精 神 盲 流 , 日沉 浸 于替代 性 和虚 成 无 无 整 拟性 的满 足之 中而不 能 自拔 。法 兰克 福学 派 的诸多 思想 并非 耸人 听 闻 , 是 一味抵 制 和反 对也 是 不切 但 实际 的唐吉 诃德行 为 , 像十 九世纪 的浪 漫 主义 和唯美 主 义 B 的审美 避世 论更 是 一种 虚幻 的 、 样 一厢 情 愿 的审 美乌 托邦 ; 只有认 真彻 底 的分析 和解 剖 , 以批 判性 的引领 , 加 才有 可 能在 适 当 的时机促 成 现行 被 资本异 化 了的“ 化工业 ” 文 转变 为代 表大众 的“ 民间文 化 ” 即真 正含 义上 的 “ , 大众 ” 化 。因此 , 文 阿多诺 、 马尔 库塞 等人所 提倡 的 审美主义 的精 神救 赎理 论有相 当大 的价值 和参 考 意义 。 竟 审美趣 味 的转 向已 毕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一、概述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大众文化理论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向,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文化研究的深化,也揭示了社会变迁的脉络。
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多侧重于文化的传播、接受与影响,而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则更加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碎片化、以及文化的去中心化。
本文旨在探讨大众文化理论在后现代背景下的转变,分析这一转变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以及对未来文化研究的影响。
我们将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审视大众文化的多维度变化,并试图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的文化现象,预测未来的文化走向,并为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1. 简述大众文化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传统理论框架中的地位。
大众文化理论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其演变轨迹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以及主导文化观念紧密相连。
在传统理论框架中,大众文化通常被视为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商品化文化产品,以满足大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等批判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具有操纵性和同质性,削弱了个体的批判能力和文化多样性。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大众文化理论开始出现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碎片化和相对性,对传统的宏大叙事和普遍真理提出质疑。
在这一背景下,大众文化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消极的文化现象,而是被看作是具有创造性和多元性的文化实践。
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开始关注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多样性和参与性,强调大众在文化消费和生产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众文化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后现代的转变,其地位也从被批判和排斥逐渐转变为被接纳和重视。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文化观念的变化,也揭示了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后现代语境下,大众文化理论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摘要】大众文化与文学始终相互影响,大众文化对文学既是挑战又是启发。
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不断塑造着文学的发展路径,文学需要在其中找到生存之道。
未来,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将更加密不可分,文学应当顺势而为,在大众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适应并影响着时代的变迁。
文学的命运将取决于其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只有站在时代潮流中,文学才能实现生机与活力的重生。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交融与对话,影响着文学的挑战与启发,塑造着文学的发展路径,进而关乎文学的生存与发展。
文学需要在大众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面向未来,影响时代的潮流,实现文学的命运之蕴。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影响、挑战、启发、关系、生存、发展路径、展望、未来趋势、定位。
1. 引言1.1 定义大众文化和文学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广泛流行、被人们接受和共享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不同于传统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和大众传媒化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包括各种流行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活动,如电影、电视剧、音乐、小说、漫画、游戏等。
大众文化具有普遍性、群体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能够迅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和文学都是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和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类文化的多元复合体系。
通过对大众文化和文学的定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探讨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大众文化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传达。
通过大众媒体的渠道,文学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不同地区和群体,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文学作品。
大众文化的影响也促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时代性和普世性。
文学作品需要与大众观众产生共鸣,必须揭示和反映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文化特征,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
从文明批判看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以西方现代性批判为视角
从文明批判看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以西方现代性批判为视角薛晋锡【期刊名称】《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年(卷),期】2018(000)001【摘要】文化建设的现实任务要求我们对其理论境遇进行澄清。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文化说明的是人类精神的内在价值,它表达着人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自觉;文明指涉的是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从词源上看,文明又是一个彻底的现代性概念。
人类文化生命的展开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进程,文化时常被运用于针对文明进程的批判。
现代西方文明的悖论性质与其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历史性展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技术理性与实证主义的弥漫使人们感性的幸福、灵魂的激情受到了压抑,西方现代性文明不再能为其文化发展提供健康的精神环境。
在现代性境遇下进行文化建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值得我们注意:在文化精神的培育方面,保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在文化传统的涵养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文化景观的设计方面,力争让文化载体提供丰富的能指意义群;在文化产品的提供方面,借助公共性批判来提升文化产品的公共性品格。
【总页数】12页(P97-108)【作者】薛晋锡【作者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2【相关文献】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以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视角 [J], 李伟;陈海博2.从批判话语分析视角看西方媒体对华的不实报道 [J], 鄢雅芬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从与西方政治文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比较的视角看 [J], 徐俊忠;黄寿松4.以自然对抗文明:西方文学的现代性批判主题 [J], 席忍学5.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变迁、现实审视与路径选择——基于文化治理的视角 [J], 李蕴哲;戴玉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周宪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一、问题的提出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
在前现代,艺术与社会的功能关系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
虽然在传统文化中不乏反抗现存社会的艺术,特别是面临巨大变迁的时代的艺术,但从总体上说,艺术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是基本吻合的。
倘使我们把艺术和社会的这种功能关系视作艺术的基本发展线索,那么,面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面貌显然有别于传统艺术:与其说它与社会相一致,毋宁说它与社会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从诗集《恶之花》到小说《尤利西斯》,从绘画《阿维侬少女》到勋伯格的音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对立与反抗。
如果我们把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总的文化风格,一种文化大风格,那么,其总体上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倾向十分明显。
这不但体现在主张艺术不是生活本身,表现出对艺术是生活的模仿的古典观念的深刻反叛,而且直接把古典的模仿原则颠倒过来: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必再跟着日常现实的脚步亦步亦趋。
不仅如此,美学中那些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原则,也在现代艺术无所顾忌的创新和实验中被打破了。
感性与理性相对抗,个体对社会进行抗拒,英难主义对庸人哲学加以批判,新奇的追求取代了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非现实的、理想的和乌托邦的审美世界彻底打碎了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古典艺术。
恰如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呐喊一样,现代主义艺术是日常生活的彻底背离和颠覆,熟悉的世界和生活逐渐在艺术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陌生的乌托邦。
然而,我们的疑问是,在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变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颠覆力量和否定力量,这何以可能?换一种问法,审美的现代性为何与审美的传统性断裂开来?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范畴,它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逻辑范畴。
艺术学原理第三讲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状况
●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状况●艺术学原理第三讲●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艺术意味着什么?●艺术还是美的吗?●中国传统:–孔子:游于艺–宗白华:艺术意境●西方传统:–古希腊:艺术长存,人生短促–德国美学家席勒:严肃啊,人生!明朗啊,艺术!●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状况●一、全球化语境与艺术●二、当代艺术的生产与消费景观●三、当代艺术的文化形态●结语●一、全球化语境与艺术●(一)全球化三义●1、全球一体化论●2、世界体系论●3、社会转型论●1、全球一体化论●内涵:全球各国的同质化或一体化●代表:世界政要、企业家、传播学家等●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地球村”。
代表作:●《人的延伸》●《机器新娘》●1、全球一体化论●乐观论与悲观论●1999:西雅图反全球化示威●2、世界体系论●美国社会科学家华伦斯坦(I. Wallerstein,1930-):“世界体系”(world system)。
《现代世界体系》第1、2、3卷于1974、80、和89年出版。
●2、世界体系论●探讨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
●空间维度上,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将世界划分为核心、边缘和半边缘三个地带;●在官僚制国家机器作用下,核心与边缘地带之间进行的不平等交换和资本积累成为世界体系运作的动力;●时间维度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断出现“繁荣-平衡稳定-上升-衰退”周期。
●3、社会转型论●内涵:全球化标志着全球各国社会结构的自反性转型●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或全球化具有三个“动力品质”:●第一,“时空分离”●第二,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机制:“抽象系统”●第三,“现代性的反思性”●(二)全球化含义●沃特尔斯(Malcolm Waters)《全球化》:“在其中社会管理与文化管理的地理约束已经退缩、而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它们日益退缩的社会过程。
”●三个竞技场:经济、政体、文化●全球化是指17世纪在欧洲发生并陆续扩散到全世界的地方生活体验对远距离事件的高度依赖状况。
影视美学第三章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
在这些影片中,法斯宾德把好莱坞的叙事手 法和德国式的理性批判出色地融合在一起, 组成了一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社会 现实为背景的德国社会生活的历史长卷,凝 聚着对德国民族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的 深刻反思,既有完美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又 具备深刻的哲理与思想的深度。
28
“新德国电影”运动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它善于运用新的电影语言 来表现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集中体现在对于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和 现实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辨和文化反思上。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优秀影 片,都极具民族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这批影片大 多都是通过描写希特勒的历史灾难与战后德国的现实问题,站在文 化哲学的高度来剖析本民族的历史悲剧与社会现实,并且进一步升 华为对德意志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历史蜕变过程的思索。
二.影视艺术:影视既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 又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同时,影视 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影视正是集传播、 艺术、文化、商品于一身,影视艺术生产是一 种特殊而高尚的艺术生产。
“电影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最超前的是实验 电影,其次是现代派电影,然后是传统艺术电 影,而最保守、最具模式化的是商业电影。”
二、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
一.大众文化: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
一书中,主要指在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 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 现在一般是指20世纪以后产生并逐渐兴盛的一种文化形态, 具体内容包括时尚、电视、电影、流行音乐、旅游与闲暇 以及日常休闲生活等,它以通俗易懂、机械复制和传播迅 速为特点,具有娱乐性、商品性和平民性。
26
经过艰苦的探索,70年代终于涌现出以法斯宾德、施隆多 夫、赫尔措格、文德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导演,他们的影 片接连在世界几个重大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在国际 影坛上引起轰动,并且在许多国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七八十年代迎来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繁荣时期。尤 其是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主将的法斯宾德,更是先 后拍摄了著名的“德国女性四部曲”,包括《玛丽娅·布劳 恩的婚姻》(1978)、《莉莉·玛莲》(1980)、《罗拉》 (1981),以及《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1982)等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傅守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浙江行政学院,北京100024)摘要: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
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
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现代性;技术物性;日常感性;经典艺术;市场逻辑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当代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的、媚俗的,但是它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
所以,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又称为信息时代或高科技时代)--这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①-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
而消费时代技术的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划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
同时,消费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且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再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审美乌托邦。
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完全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
②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跃发展,使专属于人类的文化不断泛化,人类文明成果日新月异。
在新近发生的这场数码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全面渗透,促使人类文化走向彻底泛化,人类的文化重心也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物质世界极其丰富却又极不均衡,文化影响极其广阔却又极不厚重;单一性的工业文化独霸世界,许多大众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
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思想并非耸人听闻,但是一味抵制和反对也是不切实际的唐吉诃德行为,像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③那样的审美避世论更是一种虚幻的、一厢情愿的审美乌托邦;只有认真彻底的分析和解剖,加以批判性的引领,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促成现行被资本异化了的"文化工业"转变为代表大众的"民间文化",即真正含义上的"大众"文化。
因此,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所提倡的审美主义的精神救赎理论有相当大的价值和参考意义。
毕竟审美趣味的转向已92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成事实,但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转向之后思想精英们彻底边缘化了,他们不再具有掌控审美文化发展方向的权利,那么现在大众文化的掌舵人又是谁呢?---是那些完全听命于资本和市场的所谓"文化经济人"和"经济文化人",归根结底还是资本和市场。
因此,对于当代居主流地位的大众文化,人们的思想中存在一对主要矛盾---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对抗。
大众文化的崛起引出了许多全新的话题。
大众文化审美化或曰审美泛化是一场审美日常化的变革,这次美学变革实质上就是使神圣美学世俗化、高雅艺术大众化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就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化与审美化,这也是自启蒙主义思潮以来历代思想精英们渴望实现的理想。
现在,这个理想表面上实现了,但是深层里却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尤其是这次变革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市场资本和技术文明的控制,而非历代启蒙主义者所期待的自上而下的大众的文化自觉或曰审美自觉,启蒙现代性"自由解放"的理想预期与"人自身不断被物化和异化"现实结果之间出现了巨大反差。
正是缘于这种深层的现代性分歧,当代边缘化的思想精英们不顾自身地位的变化而不遗余力地大声疾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坚持批判市场资本和技术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全面的控制,揭露大众文化产销中的"迎合"与"媚俗"阴谋,抵制大众文化发展中潜藏的消费主义原则。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也就是说,如果人人都知道美,那么这反而成了一种恶;如果人人都了解什么是善,那么这反而成了一种不善,因为人们遗忘、忽视和掩盖了相反东西的存在。
在"为胸部和下半身"写作或制作风行的时代,在像动物一样坦诚地、赤裸裸地高歌欲望和表白功利的时候,思想精英们凭借审美主义依然坚守着人性升华和精神进化的立场,反对各种形式的人类异化,并试图打动那些习以为常的大众以改变现状、防止文化恶果的出现。
经典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即:是以生产者的情感表现为主体,还是以消费者的欲求宣泄为主体。
审美主义的文化观念建立在艺术家的自我主体性基石之上,因此它强调个体生命经验的自由出场;而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建立在消费者的趣味选择基石之上,因此它强调表现最普遍的生命经验,如性幻想等等,唯有如此它才能获得最好的市场前景。
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极权社会对大众思想实行控制的一种方法,这种控制方法以极大满足物欲的形式消除大众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合理性的怀疑;而天马行空式地超越世俗社会的经典艺术尤其是现代主义艺术,正是在反抗消费社会中人的物化和单面化这一点上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的赞赏。
经典艺术是意义表现者在面对世界时的一种发现,而大众文化的意义是表现者面对消费者的一种"代言"。
因此,经典艺术的意义产生于主体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有着极强的指涉性,而大众文化的意义产生于作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之中,倾向于一种体验性或者游戏经验。
审美主义常常带着审美救世的观念从事艺术活动,所以艺术对他们来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艺术活动就是要揭示世界的本源意义,甚至是为芸芸众生制定普遍有效的理解方式和价值原则。
这种创造经典的冲动使高雅艺术中充满了关于世界意义的言说,无论这意义是荒诞还是和谐、是虚无还是原始生命力,也无论这意义怎样让接受者感到晦涩、陌生,面对大地的言说总是支撑着经典艺术的意义生产体系。
精英艺术坚持一种纯艺术品位和与现实社会操作保持距离的文化思考,从文艺本体出发的艺术追求和从文化批判着眼的哲理追求是它的两个基石。
大众文化则不甚关心国计民生等大事,它拒绝承担言说大地的重任,它的意义不是来自于指涉而是来自于共鸣,来自于制作者替大众消费者代言。
大众文化无须探究宇宙人生的本质,而只是揣测文化市场的动向,琢磨世俗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欲求;大众文化要为消费者搭建一个宣泄情感或者实现梦幻的现实舞台或者虚拟空间,所以,无论是哲理化的本质真实还是事件性的生活真实,对于大众文化都没有太大意义。
譬如,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借强者的徒劳告知人们他对世界的意义----的发现,而好莱坞巨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系列电影终结者》却编织一个虚假的故事替人们实现荒诞--"强者惩恶扬善"的愿望; 西西弗斯神话》的意义是加缪深刻反思世界的结果,而终结者》的意义是电影制作集体与观众"共谋"的结果。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9 消费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文艺的创作、演播(出版)和观赏基本按经济学中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模式来运作。
以往作家和读者、艺术家和观众之间主要是启蒙和被启蒙的关系,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主宰的消费时代里,作家和读者、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已越来越实实在在地演变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这种角色转换,对文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前者关系里,创作什么和怎样创作一般都取决于作家和艺术家的主体追求;而在后者关系中,创作什么和怎样创作则更多地取决于读者与观众的消费需求。
由此,创作主体的独立思考和艺术探索,必需甚至必须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迎合读者口味和取悦观众兴趣。
因为对于消费时代的文艺创作者来说,读者拒绝购买和观众拒绝观看无异于一种生死判决,它直接决定作品生产者能否生存及生存状态的好坏。
④大众文化主要遵循的正是这种市场经济原则,是市场化大潮在文化上的蔓延;在大众文化的任何一类事件性文本中,毫无疑问地蕴藏着丰富的市场掌控成分,无论它表面是一种纯情展示还是情欲挑逗、是一种心理抚慰还是暴力宣泄、是一种正义宣扬还是语言狂欢……正像周小仪先生在探讨"唯美主义"的当下作用时所指出的:"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无论是纯粹艺术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象,总是以美丽诱人的方式遮蔽了资本扩张所造成的感性物化之残酷现实,并以普遍主义的姿态强化了强势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不平等结构。
……在唯美主义运动中所涌现出的主体,无论是19世纪还是当代,也一定是物化的主体,并锁定在文化的权力结构之中。
"⑤因此,有的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在社会观念转换、价值取向变得模糊、混乱之际,大众文化正气焰嚣张地扩张自己的地盘,文学则被挤压到寒碜的旮旯。
原先的荣耀已成春梦,卸除了救世匡俗重担之后的文学虽因不再受到那么多限制而显得轻松,却又深感失落和迷惘。
在社会价值观念裂变和生存压力的双重牵引下,文学意义、价值下滑已势所难免,文学成为能指游戏,成为本能的放纵,成为荒诞的戏谑,色情、粗俗、野蛮反倒成了不少人追逐的时髦,成为文学不可缺少的佐料。
文学正在自己挖掘自己的根基。
"⑥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