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合集下载

文化差异的议论文英文作文

文化差异的议论文英文作文

文化差异的议论文英文作文英文: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lives, and it plays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our thoughts, beliefs, and values. However,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sometimes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As someone who has livedin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I have experienced firsthand the challenges of naviga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is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In Western cultures, individualism is highly valued, and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be independent and assertive. In contrast, Eastern cultures emphasize collectivism, and people are expected to prioritize the needs of the group over their individual desires.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For example, when I first moved to theUnited States, I was surprised by how direct and assertive people were. In my home country, it is considered impolite to be too direct or confrontational. How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assertive is seen as a positive trait. It took me some time to adjust to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a Western context.Another cultural difference that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is the concept of time. In Western cultures, punctuality is highly valued, and people are expected to arrive on time for appointments and meetings. In contrast, in many Eastern cultures, being a few minutes late is not considered a big deal.For example, when I was working on a project with colleagu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 found that some of my Eastern colleagues were always late for meetings. This caused frustration among my Western colleagues, who felt that their time was not being respected. However, I understood that in some Eastern cultures, being a few minutes late is not considered a big deal, and it is not meant as a sign of disrespect.In conclus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sometimes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However, by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these differences, we can learn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work together towards common goals.中文: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塑造我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篇1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摘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禁忌的对比研究,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冲突和失败,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禁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禁忌(taboo) 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 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达到消灾避祸目的的规范。

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进入教堂要严肃,保持安静,以表达对神的敬意。

忌食带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

同时,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

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钉马蹄,钉钉子等。

2.天主教禁忌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

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

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诗经》,它是中国文学起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诗经》来源于民间题材,是广大劳苦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强烈地抨击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式是哲学散文,这一阶段为中国思想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变化。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大学生解放思想、争取自由的思潮运动为我国的现代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的《呐喊》《彷徨》和郭沫若的《女神》都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的结合,为现代的文学创作风格开创了先河。

这些文学巨匠都受到了西方文学意识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当代,我国的文学作品创作数量非常多,但质量却不高。

究其原因是现代社会的物欲膨胀,拜金主义意识强烈,很多作家难以静下心来,脱离现实的名利诱惑去创作。

大多数的文学创作者趋于名利,写作内容商业化,将文学创作变成了一种职业,而不是发自肺腑地去引领思想潮流的进步。

例如,80后作家郭敬明,备受90后的年轻人追捧,同时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批评。

尤其是由郭敬明指导的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和其高票房的收入,引得众人对当今的快餐文化进行了大肆的批评。

中国历史悠久,文学成就也是硕果累累,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就是历史的体现、文化的体现。

二、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腊的神话寓言以及罗马神话,这一时期是西方古典文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时期。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可见,希腊和罗马神话对西方国家的文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意识,以及夸张的文学手法与现实描写的结合。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摘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国人学习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干扰。

要想真正的掌握好英语,就必须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要。

一.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国家不同,其文化也千姿百态。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形成了各自带有民族鲜明特性的文化。

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中国人与西方人通常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

有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导致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败。

了解学习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文化及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我们称之为思维文化。

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外界认知模式不同,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

西方文化中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

西方人思维活跃,做事态度认真,负责,讲究实效,时间观念很强。

东方文化偏重于直觉的整体性及和谐的辩证性。

如:西方人在做饭时,会根据食谱精确地把握食物、调料的量,和时间。

而中国的厨师则根据经验和直觉来做饭,只要觉得整体还不错就可以了。

2. 价值观念的不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人的价值观相差也很大。

中国的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中庸”,突出“集体主义”,反对“自我”意识。

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

这样的价值观念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

西方文化强调“自我”意识高于一切,彰显“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在西方,人们考虑的问题不是: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Rather,what’s the meaning of my life?(Grace Halsell)。

3. 词的含义不同文化不同,词的褒贬含义也不同。

在中国,龙是一种图腾,被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中西方文化由于地域文化、习俗文化等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影片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方的人文社科都呈现出交流融合的趋势。

在电影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文化激荡出的美丽花朵,使电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前,大量好莱坞电影被引进中国,国人通过电影增进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可,因此,我们说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多部电影来管窥中西方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差异体现。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交流融合;电影艺术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别的人出现冲突,导致误解或者价值观的冲撞。

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制作人将人们的生活习性折合成为电影中的元素,将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段展现出来。

因此,电影的本质便是架构人生,经具体人物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显现历史和文化的精髓,表演出人生百态,世间变故,沧海桑田。

通过电影这种媒体形式,便可投射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摩擦冲突的过程,增加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领悟。

从日常行为方式,生活习性,到人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电影元素。

一些导演通过长期斟酌,反复思虑,将这些元素加以糅合拍出一些十分经典的艺术作品,这些电影无不取一些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冲撞来吸引观众眼球。

将这种无法避免的、在文化交流中必然经历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使电影投射不同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光芒。

众所周知的电影《刮痧》中,深刻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致使人们生活的变质,一家人妻离子散,闻着恸哭。

电影中的情景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在美国生活的一家子遭受了国人觉得不可理喻的待遇,原因是美国人觉得不能理解的生活习惯。

爷爷看不懂西药的英文说明书而给生病的小孙子刮痧,美国护士觉得这是虐童事件,证据就是孙子背上的青紫刮痕,因此被告上法庭;中国有“人前教子,人后相夫”传统,儿子就在朋友同事面前教训孙子,这被同事不能理解,故事最后以儿子为让自己的老父亲见到孙子最后一面,将孙子从福利院偷出引起美国警方的更大误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中英文化差异论文

中英文化差异论文

中英文化差异论文推荐文章文化差异英语论文热度:关于中西文化英语论文热度:财经新闻论文写作热度:关于中国梦教育论文热度:党课结业论文范文热度:由于居住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的不同,中英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规范,这就是文化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英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英文化差异论文篇1试谈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摘要: 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是相同的。

但是这些描述客观事物的颜色词在人们生活中使人产生的联想,受到各个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本文就红、黄、白、黑六种基本色探讨了中英颜色词内涵的不同,就其象征意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颜色词文化差异联想意义语言应用1.引言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界中,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颜色词汇,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事物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作为表达客观视觉感的词语,颜色词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强化了语言的形象。

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

然而,各民族由于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事物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

颜色一旦浸入文化的染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殊的联想。

因此,即使是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的心里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有时候也是大相径庭的。

这种民族文化内涵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在中英跨文化交流中,这种由民族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引起的文化差异比比皆是,给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本文将着重比较中英语言中的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联想意义和语言应用两方面的差异。

2.颜色词在联想意义上的文化差异2.1红色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崇红情结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红与太阳与火有关,太阳给万物带来生机与温暖,而火意味着光明与兴旺。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从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从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从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被赋予特殊文化意义的日子,是人们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了解民族文化习俗的舞台。

文化学家和民俗学家都把传统的节日风俗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把节日看作是一种用行动书写的文化文本。

透过传统节日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进而有利于不同民族节日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融合。

一、从节日的起源看中西文化差异:(一)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岁时节令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令源于古代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和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

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备的历法纪年。

过去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于是传统上十分重视季候的变幻对农业的影响。

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学说,形成以岁时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体系,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世俗的农事生产直接相关。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中国的相比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而且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

圣诞节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

该书记载圣母玛利亚是因圣神的感动而怀孕,就在与丈夫若瑟返往家乡时遇上所有的旅店客满,因此玛利亚被迫在马槽里产下耶稣。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目录目录 (1)摘要 (2)一、造成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2)1. 地域环境的差异 (2)2. 历史传统的差异 (2)3. 风俗习惯的差异 (3)4. 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4)5. 思维方式的差异 (4)6. 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5)二、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6)1. 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 (6)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6)3.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7)三、结语 (7)参考文献 (7)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在语言交际中英汉语言呈现出的诸多文化差异。

本文试图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非语言交际等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研究表明: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

一、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1、地域环境的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所以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和归纳的思维方式,强调逻辑思维的推演和证明,强调事实和证据的支持。

而中国文化强调综合思维和合成思维,偏重于整体思考,强调不拘一格、不拘一法的思考方式。

这种差异在决策、问题解决、判断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中西方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差异。

其次,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的权利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独立和个人达成目标。

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的权益和集体利益,强调社会责任、个人取得成功与集体的关系。

这种差异在家庭观念、求职观念、社交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在西方社会,主张自主选择婚恋对象,而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的名誉和社会地位。

再次,中西方的行为方式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礼仪和交际方式上。

西方文化注重直接表达和交流,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比较直接坦率。

而中国文化注重面子和礼貌,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比较保守和含蓄。

这种差异在商务活动、社交交往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规范。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需要我们加强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差异的融合和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展,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存。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化差异论⽂中西⽅⽂明在哲学、⽂化基本精神、思维⽅式、语⾔修辞、宗教信仰、社会规范、⽂学艺术等⽅⾯有较⼤差异。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中西⽅⽂化差异论⽂1 这天读报纸有两条消息相映成趣。

⼀条是《北京晚报》的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情况调查报告》显⽰,北京⼈每天⽤在吃饭上的时间是⼀⼩时四⼗⼆分钟,相当于⼆⼗年前的⼀点四倍。

说起吃饭时间增加的原因,北京市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处的⼀位官员表⽰,如今吃饭不光是为吃,“更多的是社交的需要,或商谈事宜”;另⼀条来⾃《竞报》,财政部表⽰将压缩中央部门今年的三项开⽀,其中之⼀就是公务招待费,⽽招待费很⼤⼀部分是⽤来吃的,这⼀点不⾔⾃明。

两个消息,⼀个已增加,⼀个要减少。

其实,⼈们社交吃吃饭是很正常的,需要的时间长⼀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前些时候,我去参加⼀个学⽣的聚会,前后⽤了四个⼩时,⽐北京⼈平均⼀天吃饭时间长得多。

三⼗年没见⾯了,很多⼈都认不出了,⼀边进餐⼀边回忆过去,那是⾮常⾃然的事情。

要知道,在我们这个国家,饮⾷是⼀种⽂化,⽽这种⽂化的表现形式之⼀,就是利⽤饭局建⽴、巩固吃饭者彼此之间的友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常常管吃饭叫“聚会”“出来坐坐”或者“玩⼉⼀玩⼉”。

我也喜欢这种形式,许久不见,两个朋友见⾯吃点⼉东西聊聊天总⽐坐在那⾥“⼲说”⾃然⽽有⽣活⽓息。

不过话⼜说回来了,凡事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有可能产⽣⼀些不好的作⽤。

⼀个是,时间“拉”得太长。

现在的⽣活都是快节奏,如果吃饭仅仅是为了叙旧,依我看⼀个半⼩时以内⾜矣。

我参加过⼀些饭局,也注意观察过,⼀旦超过这个时间,有些⼈就坐不住了,嘴上不说,⼼⾥已经很不耐烦了。

另⼀个是,聚会范围太⼤,⽽且经常是认识不认识的都来,事先也不知道,吃起饭来不是朋友聚会,倒像是某个机关召开扩⼤会议。

再⼀个就是喝酒⽆度,不仅劝酒⽽且还⽃酒,结果请客的⼈喝醉了,⾛不了了,参加者⾯⾯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中西文化议论文800字

中西文化议论文800字

中西文化议论文800字一、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

第三家说法不- ,有说是意大利,也有说是琪尼斯或摩洛哥。

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了一半。

邻座的阿尔萨斯大区经社理事会的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

她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

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

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我一时语塞仅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

我想了想向她讲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好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

另外, 中国人有时候更加注重形式,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海-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

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功夫显然不如中国,但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

这是中法饮食的主要差异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点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

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科技总司的维也加斯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

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而西方领导人都选择了色。

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

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红色。

我又问红色和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红色在西防人的观念里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而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兴趣以及文化修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篇一一、文化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都可传递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化,这就需要涉外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全球一体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企,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企业文化以便工作顺利进展;与外企有往来的人员也要懂得相关的文化知识,以避免文化不同导致的交际不畅。

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论文

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论文

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论文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从古至今延续至今,两者不仅在文化、哲学、科技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也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轨迹。

中西文明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辉煌和西方古代文明的启蒙时代。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自商、周时期以来,中国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体系和社会制度。

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老子的道家哲学,从法家思想到墨家的理想主义,中国古代文明在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而在科技方面,中国古代文明也有着许多创新成就,如四大发明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一直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西方古代文明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有着自己的鼎盛时刻。

古希腊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遗产,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影响至今。

而古罗马时期则以法律、工程和建筑等方面的发展为人所熟知。

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文明的未来发展。

两者的差异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加明显。

在中世纪时期,东西方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中世纪的中国,由于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文化发展受到了阻碍。

而西方则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文化开放了局面,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近现代时期,西方国家凭借着对科学技术的不懈探索和革新,成为了世界上的领先者,而中国则深陷闭关锁国的困境中。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西文明的差异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包容、借鉴和交流成为了两种文明之间的新趋势。

中西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将会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西文明的差异,不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当今世界多元文明和文化共生的机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一、文化的现代含义“文化”一词,对它的定义有好几十种,这说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要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从文献的记载看,“文化”一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最初的意义是指古代帝王的文治和教化。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日文译自拉丁文的 Cuhura,现在的英文是Culture。

“文化”这一术语,是19世纪中叶才在人类学著作中起用。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的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增加了“实物”与“价值观念”。

文化是个庞杂的系统结构,包含许多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再依据层次中的内容,论述文化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一)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

1、居室建筑。

中国文化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物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建筑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

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墙体确立空间,在上面加顶,覆盖起来;在中国却相反,屋顶变成了重要的构造空间元素,通过柱子的支撑确立空间再填充墙体。

其次,空间本身的状态。

西方强调积极的空间感,发挥建筑物本身的的内部空间;在中国,则强调相对消极的空间状态,注重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最后,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却大加盛行。

由此可知,中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2、饮食习俗。

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这一饮食习惯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相适应,但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同的语言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

怎样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这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方面。

这就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文化又是语言存在的环境[ 1 ]。

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及其广泛的[ 2 ] 。

不同语言可以从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方面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

语言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差异千姿百态。

董亚芬(1997)指出:“任何一个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

”所以,积累文化知识使其博大精深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本文拟从思维、价值观念和民族信仰的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

1 思维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不仅有不同的文化,而且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的差异。

思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倾向。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民族的思维,英汉两种文化亦不例外。

本汉民族重形象思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

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行为。

在语言表现上,汉语主语常是有生命的名词,句子多为主动态;而英语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篇一: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足迹社会历程,文化差异却很大。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下一阶段工业部门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内涵,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做简单简单的的论述。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一、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人会有深刻的思考。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愈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知性思维。

而西方人近似于判断能力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

在西方人的眼里,自然也就从天然需要崇拜的第三类,转变为降服需要去征服和加以改造的对象,目的当然是以使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就不得不去研究身周的事物,去研究自然。

因此,西方人一直秉持实用的原则去对待自然,去解决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习惯于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具体的事物,而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整个世界。

二、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异同中国人很内敛,喜欢“每日三省吾身”,把修心养性看得非常重要,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而西方人当更热心梅恩县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注重精神的自由,看作古时人们更是把自由看做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国民总是在渴望能有好官出现为民官谋利。

而西方的民权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各族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权力的。

四、教育理念的异同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联系紧密。

“地球村”已经不是梦想。

但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之中,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产生的碰撞也引起了各路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国民对于中西文化优缺点,该发扬还是该摈弃的大讨论。

本文主要从引用杜维明、季羡林、陈忠实、王蒙等名家的观点以及作者本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来阐释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儒家;科学;法制;民主;价值观;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交通工具、沟通手段越来越发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已成为一种现实的写照,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使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如此的深入与紧密。

但是,在这种交流、合作的主旋律下,国家之间的摩擦和争执也越来越频繁,这当中,既有政治体制、经济利益的缘故,但更多的则是由于文化的异同导致的认识上的差异。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也意识到了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不断的做出各种类似于“中法文化交流年”、“中俄文化交流年”的举动以期望加强不同文化国家的交流,促进两国的经济文化以至于政治合作。

在杜维明先生看来:“不同的文明当然有冲突的危险,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都可能有冲突。

假若我们认为有这种危险,那么对话更是有必要。

”①。

一方面,“因为生态环保意识、女性主义和多元宗教的发展,逐渐使西方过分突出自由、理性、人权和个人主义倾向受到遏止,人们开始认识到其他的普世价值,包括公益、平等、同情、礼教、责任和群体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情况。

”【1】另一方面,全球化与多样性建构出一个文明对话的语境。

“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均质化的过程。

因为至少融合(convergence)理念——即世界各处最终将归于单一模式发展——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不能解释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诚然,环境的恶化、疾病的传播、毒品的泛滥和犯罪率的上升等如同科学、技术、贸易、金融、旅游和移民等一样被彻底地国际化,并且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联系和相互依存。

”【1】①肖永明《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杜维明岳麓书院演讲笔录》我们这里要探讨的中西文化,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

之所以拿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比,是因为我个人认为,中国截止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新的文化系统,我们现在的所谓中国文化,只不过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拼盘而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或者脱离原有的儒家文化体系。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比较,来看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具体体现: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二、科学观的差异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四大发现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所有的现代工业文明,包括现代教育、民主政治都是西方人的成果。

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尽管中国一度创造了辉煌的的历史,有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但终究未能形成科学的风气和氛围,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所有的发明创造带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中方重感性、经验、直觉;西方重唯理、思辨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

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

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的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而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

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辨是西方思维的特征。

“康德的学说是从大陆理性派生长起来的,是非常纯粹的理性,所以他早年认为情感问题不属于哲学家探讨的问题,而是心理学家探讨的问题。

情感是一种感性,人有情感就要受到感性的限制。

康德推崇的是一种理性,用理性来指导、规范感性的东西。

”【2】“我们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了激情的作用。

从我国的戏曲中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富于戏剧化激情的民族,动不动是紧锣密鼓、大吹大擂、大忠大奸、气急败坏;动不动是挥刀斩去、一头撞死、当场拿下或立马下跪。

”【3】第二、中方的整体综合;西方的细节分析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而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

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

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

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

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第三、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杜维明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

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

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

儒学求作为,道学求长生,佛学求悟觉。

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何者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可见是怎样做人的学问,兴趣在阐发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修身养性的目的即实现自己的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

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

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白嘉轩笃守农耕为本的传统,修身、齐家、治村,始终以传统道德的维护者自居。

在第一次与鹿子霖发生纠纷时,以归还李家寡妇的田地并周济李家粮食、银元为终结,并因此使白鹿村获得仁义庄的称号——‘仁义白鹿村’;当得知白孝文与田小娥有染时,毫不留情地把白孝文推进祠堂,当众施行最严厉的惩罚,并且把白孝文‘分’出白家;为乡民的利益率众抗税交农,为祈雨忍痛自残,为教化村民,他以德报怨,宽佑仇家。

小说27章,写到黑娃被捕,白嘉轩得知他被捕的消息便出门上路,到县上探狱并设法营救黑娃。

黑娃曾率众砸宗祠、还打断白嘉轩的腰杆,可谓是他的仇人。

当儿子白孝武怪父亲忘了前事要‘让原上人拿尻子笑’,白嘉轩则说当口救下黑娃能让黑娃学好,‘谁笑我谁水浅’。

在黑娃回拜宗祠时,他亲自迎接。

这种不计前嫌的行为,正是白嘉轩在白鹿原上努力构建的‘仁义’思想的具体表现,他那超越纷乱世事所展开的立乡约、修宗祠、建学校、正民风、兴仁义等举措,和他那‘腰杆始终挺得端直’的长者风度,都充分显示出其固守和恢复文化道德传统的雄心。

”【4】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

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四民之中,士之下即为农”、“民以食为天”即缘由于此。

道家思想更是要人们对人生留恋和在大自然中寻求到生命慰籍的杰作。

在《齐物论》结尾写了一个千古流传的“庄周梦蝶”的寓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②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物我同化,彼此自由的进入了对方,成为了对方,没有了分割的界限,是完全有物也是完全无物的最高境界。

西方古代科学寓于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

荷马史诗纯以海外遇险、征服自然为题材,他们的游戏都是在大自然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的人物。

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观念是清末的严复从《天演论》那边引进的。

此外他们的‘天助自助者’、‘有志者事竟成’、‘上帝要谁灭亡,就先让他疯狂’之类的说法,都显示了他们对主观奋斗的强调。

”【5】三、法制观念的差异“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③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

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四、民主观念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②庄子《齐物论》③司马迁《史记》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