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合集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下快乐、自信地学习,不仅是教师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更是师生之间频频的心理接触和思维共振。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而掌握方法的源动力是热爱数学,给学生以赏识、以鼓励、以关注、以理解,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学习,敢于直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在知识、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感新课程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和孩子一同成长,做一个真正民主的老师,一个把学生当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的老师,一个和学生谈心交流,会从学生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的老师。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乃至于课间游戏活动中,努力与孩子打成一片,从中也了解到孩子的日常喜好和认知方式。

说实在的,老师信任与尊重那些聪明、听话、学习成绩好或和自己性格接近的学生并不难,但对于那些智力发育迟缓、有严重缺点和缺陷、与自己意见不一致、不尊重自己的学生,如果也能信任与尊重就不容易做到了。

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问得不当,敢说而又说得不对时,如果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正确对待,相反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指责、歧视,那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刺伤,就有可能由积极变为消极,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此,老师应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情感,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营造好“小”氛围,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堂课的情境创设与师生交流,才能引领学生进行快乐的数学学习,才能形成快乐数学的“大”氛围,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才会显得趣味生动,在快乐心境的支配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主动的、快乐的。

二、、以情激趣,激发情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对老师的问题的思考不总是很明朗的,很有条理的,相反,课堂经常会充斥着暧昧、不确定的思考,犹豫的、不太自信的发言,同时交杂着矛盾、自我斗争等复杂的情感体验,但这些都是真实的难能可贵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些碰撞点,适时引导,耐心疏导,积极鼓励,发现并赞赏求知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写作 的兴趣 。 具体的作 文教学 中, 在 笔 者 发现, 是因为借助了互 联网在资 源 就 方面 的极大优势,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 程 中 资料可供参考了, 有 从而使 写作情 感 更加丰富了, 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 大 的提升。
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 从而树立更大
的自 信心。
于 信息技 术是很 多的学 生比较感兴趣 的教学方 式, 因此笔者会积极 发挥信息 技术 的优 势, 利用网络 资源鼓励学生 阅 读。 例如 , 向学生介绍一些 网站; 学 引导 生积极 与一些名家通 过网络 方式进 行
状, 叶澜教 授建 立 了 “ 新基 础教 育 ” 的
这 种活 力是师 生作 为 “ 参与者 个 性生
命价 值” 的重要体现。 “ 而 小组合 作” 的 学习方式 , 恰好可 以通过互动与合作精 神 , 信息技术 课堂的每一个 环节 “ 使 活
中, 师照本宣科 , 息技术课 纯粹 就 教 信 是软 件的使用说 明课 , 学生 学得死 , 很
tc rcntun 经验交流 e h@ ha dc l a e ii . e
把课堂还给学生 , 让课堂充满活力
马银娟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 心小学
摘要: 叶澜教授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 “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对新世纪教育的挑战, 面 课堂的教学模式正
悄悄地发生着变 教师也正努力 化, 把课堂学 的主动权 交 给学生。 习 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学 、 主探 究 合作 习 自 越来越受到信 息 术的 堂 技 课
谈 话。 通过 互联 网的方式 , 学生会积 累 很多有益的写作资料, 这对 于学 生写作 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
简 而言 之 , 语 文教 学 中积 极 引 在 进 信 息技术 、 发挥 信 息技 术的强 大优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论文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摘要:数学家乔治。

波利亚所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察,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对学生考查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问题的探讨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切入点。

而今,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的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就要做到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能俯下身来看学生,这体现了一种课堂的和谐。

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贴进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共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要倾听、理解和赏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学习者和倾听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和心声,理解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去放大和鼓励,让学生在自信和快乐的氛围中成长,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认为不管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还是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都强调:课堂应以学生为本,课堂就是学生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一个平台。

因此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集体讨论等方式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堂上要敢于让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很少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想起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知识,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捕捉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在头脑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提出一些与众不同、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系统地整理好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

如在崇州市的中高段数学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一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执教教师创设了一个“吃西瓜”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捕捉到数学信息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多少块?2、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3、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4、大熊吃的多,还是小熊吃的多?5、还剩西瓜的几分之几?事实上,学生提出问题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上面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提出第1和4两个问题是表面的而且是简单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助就能及时解决;而第2、3和5个问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教师应对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当然,还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较难的又是本课中的“非中心”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后再解决。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篇1[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能学会吗?”“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摘要: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音乐教学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好像人体的手脚,缺欠不得。

音乐被认为是国际通用语言,是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

有人说:音乐落后导致科学落后;有人说:音乐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有人说:对体魄进行体育教育,对心灵进行音乐教育。

音乐是情感语言,能够感染人、启迪人、激励人和号召人。

当年的救亡歌曲唤醒了多少人的良知,又让多少人走上抗战前线。

音乐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坚韧意志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实施,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枝,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被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它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为目的”。

“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

”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师生民主平等、师生沟通合作、师生共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必将引领我们开创出一个全新的音乐课堂。

一、师生合作,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

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

”可见,优美的视觉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是将学生引进音乐殿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粟鹏桂林市第一中学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完成生物学的知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审视传统的教学,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问的重要性出发,探索教师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自发提问,最后阐明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引导提问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要求学是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等。

其中课堂发言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课堂发言是学生对教材与教学的反应,是师生情感交流合作水平的一个标尺,也是教学成败的一面镜子。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这是我们教师经常谈论的话题,也一直困扰这许多教师。

(一)课堂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

”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这么认为,他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工作。

”从古至今的中外教育家无不倡导学生要学会提问题,可见问题的意识有多么的重要。

针对学生课堂上不举手发言问题,笔者调查了所带班级的65名学生。

此调查是在课堂上随机展开的。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英语课堂上举手发言的重要性,20分钟后将思考结果写在调查卷上,并当堂交给老师。

这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经过对调查卷得分析整理,笔者认为,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课堂上举手发言对自己,他人,以及整个课堂的积极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活力

欲, 带动全体 同学迅速进入 课文情境, 而且有利 于让学生领
悟课文关键处对表达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从而使阅读能力
得 到升 华, 这也是全面提 高学生语文水平 的重要一环 。 是 但 当学生的各种学习疑点被激发出来 以后 , 创造性思维的火 花 绽开 , 会提 出各种各样 的问题 , 显得 杂乱、 琐碎 , 甚至离奇 , 难 以抓住重 点。 在课堂 4 O分钟 内教师不可能也不必对学生 的
学生从课文关键处质疑 问难 ,不 仅能充分激起 学生的求知
题, 并在教师指 导下 讨论 和解 决问题 , 学生才 能真 正成 为课 堂活动的主人 , 实现 由“ 要我学” 我要学 ” 到“ 的转化 。 学生质 疑 问难并非易事, 并不是每个 学生都能办到的, 这是 一种 能 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 的激励 、 引导和培养 。那么 , 怎样激励学生质疑 问难 ?怎样 引导学 生质 疑问难 ?怎样解 决学生的质疑 问难 呢? 鼓励 学生 大胆 质疑 问难 激励 学生大胆地质疑 问难,首先要求课 堂氛围宽松和
学生才 能打开头脑 的大 门, 出一个个 问题。 提 教师 的重要职 责就是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常鼓励学生大胆地 经 质疑 问难 。 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提 问题 的, 尤其是提有一定 深度 的疑 难问题 。学生 开始 有疑 问一般总在文 章字词的运 用上 , 如这个字 怎么读 、 怎么写, 个词什么意思 、 那 用得对不

深度 的、 高质 量的问题。教师还要对那些肯动脑筋 、 努力钻 研课文、 质疑 问难质量 较高的学生及时予 以表扬 , 以此带动 其他 同学投入对课文 的研读 、 探究 , 并激 发全班 同学质疑 问
难的积极性 。 教会学生质疑 问难 的技巧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正是针对当前和以前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忽视生命存在,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的情况下提出的。

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文关怀的旁落,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扭曲。

以往的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

让低年级语文课活力绽放论文

让低年级语文课活力绽放论文

让低年级语文课活力绽放摘要: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得到真正发挥,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情境;内容;手段;评价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机械地听,毫无趣味性,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天性,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得到真正地发挥,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一堂课的开始就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那么一定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一节课的开始要创设多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设置故事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听故事,因此,在上课伊始,可讲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陈香救母》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宝连灯》的故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很高,这样再来学习课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会比较好。

2.设置音乐音乐可以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给人以愉快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识字1》时,我先让学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这是一首学生熟悉而又爱唱的歌曲,听完后让他们说说春天到了会有哪些景物。

学生情绪高昂,氛围活跃,接着再来学习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孩子们不仅学得轻松而且效果更好。

3.设置游戏儿童最喜欢游戏了,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的学习理解能力。

如在教《骑牛比赛》一文时,我先在课前组织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老鹰的厉害,再告诉他们老鹰的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经过多次不断的练习,才能练就一身本领。

接下来再学习课文,学生就能用心去体会那位获胜的骑手所说话的道理。

二、挖掘教材内容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能让学生照本宣科地学习,而要充分挖掘教材,让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变语言文字为活的教材,让课堂活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学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海南省农垦直属二小刘玉清【内容摘要】:在语文的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看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其实效性如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差异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体性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正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他们。

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让学生能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的更具体。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必将带来失败的后果。

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唤回课堂呢?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摘要】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

【关键词】教师语文课堂学生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课堂质量,课堂质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因此,教学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储备,让学生去发现、探究和获取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教师就必须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生长智慧,创造奇迹。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权利。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应面对全班学生,通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

比如在课堂里,不要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

要关注个体差异,切忌”齐步走”,教师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尽量不要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

教师的引导和授课,与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发言的时间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答疑,严防教师包办代替,避免满堂灌。

另外,教师要不断盘活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形式多样的朗读、质疑、讨论、探究、辩论等,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底蕴的大舞台。

如教《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

第一课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七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即”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和旁白。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论文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论文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

孩子们具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探究、去学习,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有人说: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是“一本有趣的童话书”。

这话一点也不假,捧着这样一本有意思的语文书。

学生们觉得百读不厌,会不断受到课文的启发,产生奇妙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在教学《太阳和月亮》一课,孩子们对太阳和月亮产生了许多大胆的想象。

师:学了《太阳和月亮》一课,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为什么白天的太阳到了晚上就成了月亮?它们是双胞胎吗?为什么太阳在早晨是红色的而到了中午又成了白色的呢?教师给孩子一个空间,促使孩子们展开了热情奔放、毫无拘束、无限快乐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活跃了想象思维,拓宽了想象空间,同时又在想象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愉悦。

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民主,肯定并欣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在学习《太阳》一课时,课文中讲到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太阳是从大海里跳出来的等,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看日出时的具体体验,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师:你觉得太阳是从哪里出来的?这时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

生:太阳是火箭冒出来的,因为我看到火箭上天时下面会冒出很多火。

好家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于是我肯定了他的答案。

教师: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你不仅想象的好,而且把理由都说出来了。

话音刚落,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答案告诉大家。

生:太阳是飞机拉出来的。

太阳是被爸爸的拖拉机吵出来的。

太阳是早操的哨声吹出来的。

太阳是被妈妈的切菜刀吵出来的。

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跨入新的千年,我们时常提到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紧随着课程改革的脚步,历史与社会课题也一改以往的老面貌,开始焕发新颜。

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新)》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运用,为历史与社会课改创造了条件,也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指明了课改的方向。

课堂的改革,能否一步到位呢?其实,对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来讲,并非那么容易做到。

正如《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报道中所说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这其实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如学校设施的配备陈旧,学生自身的素质,新课程理念接受程度与教师行为的转化等等。

其中新课程理念的接受程度与教师行为的转化是关键所在。

一种理念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更何况旧的教学理念早已根深蒂固。

如果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先转变,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只会流于形式。

在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限制,课堂上更多的是“一言堂” “满堂灌”,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很少,评判的标准往往也比较单一死板。

这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被剥夺了。

新课程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自主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何为自主学习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解释是: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鲁迅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要“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些读书箴言,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那种教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只是有条理地把问题阐述给学生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的是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课堂教学就象一个舞台,它使“剧本”在老师和学生的“表演中”得以适时的演绎。

在这一“舞台”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使得教师形成了满堂灌、满堂问的的现象,教师霸占课堂,即是“导演”,又是“主演”,置学生处于听众、观众的位置上,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学生思维长期处在禁锢的状态,学生的思想得不到解放,智慧的火花更无从闪亮,更甚者,这种状态的长期作用,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处事态度,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病所在。

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摆脱“教师中心论”的阴影,扮演起新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变革。

前一段,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试验一种学生当主角的方式,值得鼓励。

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或课前,首先让学生将组织的知识在老师和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唱一回“主角”,学生领先生,还有一种好的副产品,就是课堂上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论和辩论。

我曾经听过好屡次学生上的课,真的相当不错,感觉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辩论的能力和展现的功夫,而且,通过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取舍材料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的学生写的“教案”竟然有参考材料引用的出处、作者,还有教后记。

这使我深受启发,就拿那引用“参考资料”的要求来说,我首次知道,已经是我在大学快毕业时写论文时候了。

无独有偶,今日看到一篇文字,讲的是,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

当记者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绝招呢?”他笑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让孩子教自己——一句话道破了玄机,他说:“是呀,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那只能是笑话,但我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

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方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再去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哪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也不动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

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时代脚步的不断前进,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已不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早已悄然入住人们心间。

提倡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为这四个字努力: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轻松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习得更多;如何把各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孩子们……诸多如何,不禁让我们思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效率是否还在?能否放心把课堂完全交由学生们掌控?答案是肯定的:课堂还给学生,效率依然还在,但不能完全由学生掌控。

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

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既师生之间的学识是不对等,但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以生为本,分层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也千差万别。

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合理设计教案,优化课堂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能得到普遍发展。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独创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④抓住时机给予欣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牙状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卡等无一相同,但老师说:“你们都错了,这是小船。

”可见,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定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

这就在很多地方扼杀了学生,使课堂沉闷无活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能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独创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赞科夫说得好:“就教育工作的效果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静”,压制学生的“动”,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声回答问题;还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回答错误,就会大声批评。

对学困生,不是给予特别的关护,而是讽刺打击,甚至是挖苦,是学困生更加丧失了信心。

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互亲互爱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与个体差异,从而创造一个双向和谐的优良教学环境。

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就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中图分类号:g424.21前段时间,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皇帝的新装》课堂中,老师频频发问,而学生可能因为从未接触过这么大的场面,再加上老师一个接一个问题孩子们都被问晕了,于是,可怜的孩子们一个个都销声匿迹了。

讲课的老师也很有经验,立刻越俎代庖,将答案一一输出……整节课,枯燥无味,丝毫看不到孩子们思维火花的绽放!听着这样的课,身为教师的我也不自觉地闭上了双眼,只是机械的在听,毫无兴趣,毫无思考的意识,这节课真是漫长啊!我也第一次理解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睡觉,画画的行为。

听着听着,在我的脑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请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教学中的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包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要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以师为本”是关键,“以生为本”是目的。

但从这节课中我只是发现了老师的“本”,而学生的“本”却荡然无存。

老师是这节课的灵魂,没有了她的精彩表演,这节课也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可能。

可是学生只是知识的被灌输体,一味的接受,没有自愿。

“学生为本”在哪里?到底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本”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一开始,我认为可以用聊天的方式来接近学生,问“你们小时侯读过或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能给大家说说吗?”这样的提问会有很多同学举手,他们会各自讲了自己接触的童话,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教师再顺势导入:那好,今天让我们学习外国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正是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引诱下,学生才会认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于是教师可以再一次利用学生自己搜集童话及一些知名作家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安徒生出现在屏幕上,由学生自己介绍安徒生的有关资料,学生一定会讲得很好,介绍得很全面,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下的成效.(二).设计有探讨价值的有梯度的“问题串”当学生进入到整体感知的环节时,老师提出“这篇童话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从各个人物的角度来概括)”问题,让学生用默读浏览的方法去搜集、筛选课文信息,学生会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记叙了一位爱新装的皇帝受到了两位骗子的欺骗,穿上了并未存在的所谓神奇的新衣去参加游行大典,结果出尽洋相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英语课堂缺乏活力的原因
(1)课堂上的现状是老师依然是主角,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少。

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内容不新颖,拿着教师用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讲解,这种枯燥乏味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

这种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就是课堂的主角,而他们学生的任务就是听听课,记记笔记。

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发言是因为信心不足,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口语差,害怕站起来说错引起同学们的嘲笑。

因此,他们也会选择沉默。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策略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情况决定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程度差异不齐时,不要歧视那些差生,他们也有“自尊心”,作为老师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他们身上不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和鼓励。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以激励的方式赞扬他们的每一次成功。

还要创造更多的师生间的沟通机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老师可以通过课间与学生聊天,谈心,
还可以以辅导答疑的方式和学生交流。

老师也可以课外通过电话和qq聊天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2)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应该把每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饱满的精神去学英语。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气。

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师生关系要实现转变、教师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要转变,因此优化课堂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的微笑和轻松的语言犹如润滑剂,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和逐步培养的,我们只有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创设图片、音乐、口诀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思和注意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

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be的用法口诀:i是am,you是are,is跟着他、她、它;单数is,复数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

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4)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
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ask the way to the library”内容时,采用多媒体呈现不知道去向的路、问路的现场情景,并提出问题:你将如何问路、指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向全班汇报。

教师进行总结后,再与教材中的方法结合。

最后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

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问答,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wc” ,有的“ask the library”,气氛特别活跃。

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5)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

英语游戏是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能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

通过做英语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以致用。

因此课堂上我经常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输出教学信息。

例如,在教学中,在教打电话用语:“may i speak to…?”、“is that…speaking?”等时,带来玩具电话,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争着参与游戏;学习有关足球的大量动词时,我们在教室里throw、kick、pass、stop球,还进行了解说员竞聘游戏。

这些游戏能够让平时不敢使用英语交流的学生纷纷加入交流活动。

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起劲,玩得高兴,从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枯燥单一的现状不断得以改变和更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

为了让英语的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我们必须营造英语课堂浓郁的人文气息,使英语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和展示个性及自身发展的广阔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