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课程设计目的:[填写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和需求]3. 课程设计目标:[填写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4. 课程大纲:[填写课程的大纲,包括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6. 教学活动:[列举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讨论、小组活动等]7. 评估方式:[说明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8. 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团队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助教等]9. 课程进度安排:[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包括预计的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10. 教学参考文献:[列举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和文献]11. 补充说明:[如有任何额外的补充说明,请在此处填写]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具体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填写和修改。
12. 课程设计背景:[解释为什么设计此课程,背景资料和理由等]13. 教学目标细化:[具体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且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层面]14. 教学方法和策略:[详细描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15. 教学评估标准:[明确课程评估的标准和要点,例如针对知识理解的测验、技能表现的评估等]16. 教学资源准备:[具体说明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实验器具等,以及相关的采购和准备工作]17. 学习支持与辅助:[列举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和辅助资源,如电子教学平台、辅导手册等]18. 教学组织和管理:[描述课堂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包括上课时间、课堂纪律、小组分工等]19. 教学团队角色职责:[详细说明教学团队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包括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等]20. 课程进度和时间安排:[具体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包括每周课时数、教学时间分配等]这些补充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和目标。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XX基本原理2.1 XX原理的提出和证明2.2 XX原理的应用案例第三章:XX方法与应用3.1 XX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2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4.1 XX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4.2 XX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实验技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建水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建水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建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建水古城的建筑特色、文化传承以及与当地生活的关系。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地理学概念,分析建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古城建筑风格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途径,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地图、绘画等工具,制作建水古城模型,提高空间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地理、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3. 学生通过了解建水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地考察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建水古城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建水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包括建水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 建水古城建筑特色分析:学习古城墙、街巷、古建筑类型及风格,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3. 建水地区自然环境与古城建筑关系:探讨地理、气候等因素对古城建筑风格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4. 建水古城保护与开发探讨:分析古城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开发策略,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建水古城,拍摄照片、绘制地图,并制作古城模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建水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第二课时:建水古城建筑特色分析第三课时:建水地区自然环境与古城建筑关系第四课时:建水古城保护与开发探讨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拍摄照片、绘制地图、制作模型)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项目概述本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旨在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模板,教师可以详细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门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3.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各个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包括的主题、目标、内容和学时等。
确保课程设计合理有序,能够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要求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课程周期:确定课程的教学周期,包括总学时和每周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或模块的学时安排和重点内容。
3. 课堂活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布置各类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明确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思维发展、实践操作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周期:确定课程的评价周期,包括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
西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班级:05010903姓名:焦健指导教师:康永刚蒋建军完成日期:2012.9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1、模具的图样设计1)了解制品的工艺性2)了解制品的生产批量3)了解制品所选用的冲压设备2、确定模具设计方案2)确定模具设计的基本结构3)确定模具所选用的标准件类型4)确定模具中凸凹模的尺寸5)完成模具图样的设计三、进度安排1、第一周:熟悉任务,消化图纸,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2、第二周: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拟定设计方案3、第三周:设计模具,绘制图纸4、第四周:编写说明书,做好答辩准备摘要模具设计是上学年课程《飞机钣金成形工艺与原理》的应用延伸。
设计过程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其开始是确定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计算毛坯尺寸,确定拉深次数,作工艺计算,计算出冲裁时的冲压力、卸料力、推件力,以及拉深时的拉深力和压边力,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和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最后根据前面所计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
设计出挡料销、卸料板、推件装置、弹簧、导柱、导套和模柄等模具的主要零部件,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
其中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是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含了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凸凹模结构设计、定位零件、弹性卸料装置、钢性推件装置、弹簧的选用、导柱与导套、模柄与模架的选取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方法和加工注意要点。
这样更有利于加工人员的一线操作,使其通俗易懂加工方便。
本次设计不仅让我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让我做到所学的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在此次真正的感受到去设计一个模具的整个过程中,去体会知识与实际、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获益良多。
关键词:落料拉深冲压力冲模闭合高度拉深力1 冷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1.1工艺分析该零件为旋转体零件。
属于大批量生产,是一个不带凸缘的圆筒形零件,且其形状简单、对称,有利于合理排样、减小废料,直线、曲线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说明书模板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特别注意,打开视图菜单-文档结构图观察文档结构。
本模板仅说明格式,内容由个人自己完成。
目录 (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二、题目说明 (3)2.1开发背景 (3)2.2开发工具介绍 (3)三、硬件方案 (4)3.1硬件设计 (4)3.2电路原理图 (4)四、软件设计 (4)4.1 模块划分 (4)4.2 模块结构图 (5)4.3 **模块 (5)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六、课程设计总结 (6)七、参考文献 (6)附录(源程序代码) (7)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二、题目说明(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题目参照任务书中有关描述2.1开发背景………(基于什么样的开发背景、小组分工、建设目标及必要性等总体说明)2.2开发工具介绍三、硬件方案3.1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主控MCU、键盘、数码管、硬件模块结构图的具体说明)3.2电路原理图四、软件设计4.1 模块划分4.2 模块结构图4.3 **模块………用流程图说明具体实现(还可以截一些界面图来辅助说明实现了什么功能,以证明功能实现了)。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装订成册的书面说明书和完整电子文档各一份,说明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说明书格式如下,顺序为:〔一〕封面〔二〕索命数正文,包括:1、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分别为300字左右,应包括:工作目的、内容、结论、关键词2、目录以上部分以I、II……编制页码。
以下部分根据章节编写序号和页码。
3、主体部分〔不少于12000字,按要求设定页眉页角,要求居中〕主要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采用全角符号,英文和数字半角。
每页28行、每行32-35个汉字,倍行间距3.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1页开始。
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3.2序号3.2.1毕业说明书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小三号黑体,居左〕×××××××××××××××××××××××××〔四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
一、设计课题
二、设计目的
三、操作环境
四、设计场所(机房号、机器号或自己机器)
五、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及及各源代码板块)
六、本次设计中用到的课程知识点(列出主要知识点)
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八、设计心得总结
2.总体设计
本程序是为了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的运行。
利用监听器去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3.科学计算器界面截图:
1)功能描述
1、打开计算器。
首先是标准型的计算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开方等
基本功能。
同时,在标准型的计算器中还可以存储文本框中的内容。
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型计算器界面
2、在标准型的计算器界面中,进行的运算--加法运算。
如计算
2+3=5.0。
如图2
图2加法功能
3、实现减法运算.如计算:4-2=2.0 如图3
图3 减法运算
4、实现取余运算.如计算 12%20=12.0 如图4
图4取余计算
4.程序整体设计说明
【1】程序中所用到的变量
count、line1、line2、leng、input、input1 【2】代码列表: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设计撰写说明书
课程设计撰写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XX概念、XX原理等,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认识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运用XX方法、XX技巧等。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查找资料、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学科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本课程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学科性质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讲解XX概念、XX原理等,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 第1章:XX概念及其应用- 第2章:XX原理与XX方法- 第3章:XX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2. 课程实践应用:结合教材第4章至第6章,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4章:XX案例分析- 第5章:XX实验操作与技巧- 第6章:XX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3. 知识拓展与深化:依据教材第7章至第9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第7章:XX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第8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9章: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1周:课程导入,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学习第1章内容;第2周:学习第2章内容,进行课堂讨论;第3周:学习第3章内容,进行实践操作;第4周:学习第4章内容,分析案例,进行小组讨论;第5周:学习第5章内容,开展实验活动;第6周:学习第6章内容,总结实践经验;第7周:学习第7章内容,了解最新研究动态;第8周:学习第8章内容,探讨学科发展趋势;第9周:学习第9章内容,进行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验算
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验算
5.飞轮设计
6.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和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资料目录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A4幅面)
三、设计说明书书写示例(A4幅面)
四、其他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设计说明书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装订成册
3.设计说明书其他格式要求,自行参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等。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涵盖课本第1章至第3章,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XX原理、XX公式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跨学科知识融合:结合课本第4章,将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数学、物理等,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依据课本第5章,设计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参考课本第6章,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数据库等,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围绕课本第7章,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西华大学610039摘要:提出了“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多功能的智能小车”,“人脸识别系统”等多个我很感兴趣的项目,并对它们进行了功能描述。
在分析这些项目的基础上,选取了“多功能的智能小车”项目。
针对该项目,提出了“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等多种方案。
基于时间和难度的考虑,选取了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方案。
分析了该项目的功能模块,确定了要完成该项目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测量、控制、计算机、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计划了完成本项目的时间进度以及知识学习、储备安排。
关键词: FPGA智能小车测量控制计算机通信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对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古代进行交通和信息运输的战马到如今基本家家户户都拥有的汽车,交通方式在不断的进行变化,效率也在不断的进行提升。
但是如今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让人头痛不已,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及比较不好的社会影响,大多是驾驶人本身操作不当所导致的。
于是现在的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循迹,避障,自动跟随功能的小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我要做的这一款小车模型的功能大致就是这样的,为以后大批量生产这种智能汽车打下研发和制造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智能汽车会在大众之间普及!1 选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通方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古时候的战马,到近代的自行车,以及到21世纪的汽车,使得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效率显著提升。
而为了减少甚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一种能实现自动避障,循迹,跟随功能的智能小车想法应运而生。
主要可以分为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和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
1.1 项目描述●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由ST(意法半导体)公司使用arm公司的cortex-M3为核心生产的32位的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内部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以实现较多功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五、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撰写标准(一)说明书〔论文〕格式说明书〔或论文〕手写、打印均可,手写要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兰墨水工整书写,打印用5号字,16K纸,上下左右各留20mm。
(二)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封面包括:题目、院系、班级、学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及时间2.任务书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100-200字概括〕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4个左右,一定要在摘要中出现。
4.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资料”。
5.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不能徒手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
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1〕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2〕翻译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3〕期刊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文集名·期刊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六、课程设计答辩答辩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搞清尚未弄懂的、不甚理解的或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到达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他形式来考核。
附课程设计参考模板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课题工作时间:至黄山学院教务处制课程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黄山学院****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 (2)二、************ (2)三、****************************** (3)四、********************** (3)五、六、七、八、九、十、设计小结 (17)参考资料 (17)【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1前言 (2)2塑件的工艺分析 (3)2.1塑件原材料分析 (3)2.2塑件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2.3塑件的体积与重量 (5)2.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3拟定成型方案 (6)3.1分型面的选择 (6)3.2确定型腔布置 (7)3.3浇注系统的设计 (8)3.3.1主流道的设计 (8)3.3.2浇口设计 (8)4.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9)4.1凸模、凹模、型芯设计与计算 (9)4.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的计算 (10)5.脱模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12)5.1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2)5.2脱模力的计算 (12)6.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3)7.注塑机的选定与相关参数的校核 (14)7.1注塑机初步的选定 (14)7.2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4)8.设计小结 (15)参考文献 (15)塑料饭盒注塑模设计学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饭盒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塑料饭盒材料为无毒PP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塑件产品。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饭盒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塑料饭盒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Student:Tutor: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this plastic lunch box material for the non-toxic PP material, is in the daily life the common one kind models a product.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craft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designs a note mold finally. This topic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embarks, to 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the lunch box injection mold's desig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 In view of models a concrete structure, this mold is the runner duplex profile injection mold..Key word: note mold , plastic lunch box1 前言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日趋好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日趋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
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
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饭盒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料盒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盒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点浇口双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的认识。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期刊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塑件的工艺分析2.1 塑件原材料分析本塑件及塑料饭盒为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塑料制品,主要用于盛装食品。
根据其使用的特殊性,综合分析各种塑料的性能,聚丙烯(pp)为最佳材料。
聚丙烯密度低,无色,无味,无毒,透明度较聚乙烯高,透气性低。
此外,聚丙烯的屈服强度、弹性、硬度及抗拉、抗压强度等都高于聚乙烯,其拉伸强度甚至高于聚苯乙烯和ABS。
聚丙烯吸水率低,绝缘性能好,能耐弱酸、弱碱。
聚丙烯在100ºC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熔点为164~170ºC,其最高使用温度达150ºC,最低使用温度达-15ºC。
聚丙烯在氧、热、光的作用下极易降解老化,所以必须加入防老化剂。
定向拉伸后的聚丙烯可制作铰链,抗弯曲疲劳强度特别高。
聚丙烯成型加工时收缩率较大,易导致成型加工出来的制件出现变形、缩孔等缺陷。
2.2 塑件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1)塑件结构分析:如图,图1、图2分别为塑件的3D 俯视图和仰视图。
塑件整体高度为74.5mm ,厚度为3mm ,盒体底部有一个截面半径为1.5mm 的半圆环的凸台。
饭盒的内径为150mm ,外径为156mm ,盒口有厚度为3mm 、宽4mm 、半径82mm 的方形截面的圆环型凸边。
另外,盒口对分布有一对凸台,长度为34mm ,两凸台外缘距离为174mm 。
(具体尺寸见塑件三视图)(2)塑件尺寸精度分析:因塑件材料为PP,此塑件上有两个尺寸有精度要求,分别是0.400.30150+-Φ和0.500.38164+-Φ,均为MT3级塑料精度,属于中等精度等级,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保证这些尺寸的精度要求。
其余尺寸均无精度要求为自由尺寸,可按MT5级精度查取公差值。
(3)塑件表面质量分析:饭盒表面精度要求不高,采用点浇口流道的双分型面型腔注射模可以保证其表面精度。
图1 塑件俯视图图2 塑件仰视图2.3 塑件的体积与重量塑件主要尺寸及结构由见图3,近似计算的塑件体积34669.2V mm =,查手册聚丙烯密度30.91/g cm ρ=,故塑件质量42.5m V g ρ==。
图 3 产品设计图2.4 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情况,PP 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注射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
料筒温度:前段温度为180200C-︒中断温度为200220C-︒后段温度为160170C-︒喷嘴:喷嘴选用直通式,喷嘴温度为170190C-︒注射压力:选用100MPa注射时间:选用3s保压时间:选用40s保压压力:选用60MPa冷却时间:选用30s成型周期:80s3 拟定成型方案3.1 分型面的选择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保证塑料制品能够脱模这是一个首要原则,因为我们设置分型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从型腔中脱出制品。
根据这个原则,分型面应首选在塑料制品最大的轮廓线上,最好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此平面与开模方向垂直。
分型的整个廓形应呈缩小趋势,不应有影响脱模的凹凸形状,以免影响脱模。
(2)使型腔深度最浅模具型腔深度的大小对模具结构与制造有如下三方面的影响:①目前模具型腔的加工多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型腔越深加工时间越长,影响模具生产周期,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②模具型腔深度影响着模具的厚度。
型腔越深,动、定模越厚。
一方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种注射机对模具的最大厚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故型腔深度不宜过大。
③型腔深度越深,在相同起模斜度时,同一尺寸上下两端实际尺寸差值越大,如图2。
若要控制规定的尺寸公差,就要减小脱模斜度,而导致塑件脱模困难。
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型腔深度最浅。
(3)使塑件外形美观,容易清理尽管塑料模具配合非常精密,但塑件脱模后,在分型面的位置都会留有一圈毛边,我们称之为飞边。
即使这些毛边脱模后立即割除,但仍会在塑件上留下痕迹,影响塑件外观,故分型面应避免设在塑件光滑表面上,如图3的分型面a 位置,塑件割除毛边后,在塑件光滑表面留下痕迹;图3的分型面b处于截面变化的位置上,虽然割除毛边后仍有痕迹,但看起来不明显,故应选择后者. (4)尽量避免侧向抽芯塑料注射模具,应尽可能避免采用侧向抽芯,因为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复杂,并且直接影响塑件尺寸、配合的精度,且耗时耗财,制造成本显著增加,故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5)使分型面容易加工分型面精度是整个模具精度的重要部分,力求平面度和动、定模配合面的平行度在公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