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7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宏观经济学第17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A、B等这类点用曲线连接起 来,就得到总需求曲线AD。
AD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4时59分2秒
16
(2)IS-LM 推导总需求曲线 由于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数学表达式推导 出来。下面,以两部门经济为例予以推导。
P
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 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
P1
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 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
P2
越小;价格水平越低,
需求总量越大。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4时59分2秒
E1
LM(P1)
E2 LM(P2)
IS
y1
y2
y
D1
D2
y1 y2
y
19
AD曲线的经济含义
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 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
向右移动;实行紧缩性政策,如缩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等
政策,会直接减少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左移动。)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4时59分2秒
储蓄函数: s y 1 y 投资函数: ir e dr
产品市场均衡:s y ir
解得:
r
e
d
1d
y
①
货币供给函数:
M P
m
货币需求函数: L ky hr
货币市场均衡:
M P
L
M
解得:
r
ky h
P h
M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P e 。
由于 P 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才能购买相同 数量的物品与劳务;反之,P下降,人们的货币需 求减少。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推翻物价水平不变的假定,考察物价水平和实 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总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r
r1
2、货币政策
r2
与AD曲线的移动 O
P
P0
O
可编辑ppt
E1 E2ຫໍສະໝຸດ LM 1 LM2IS y
AD
AD2
y1 y21
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二节 总供给分析
一、宏观生产函数 二、劳动市场 三、总供给曲线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二、总需求函数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 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 对应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 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y=AD=y(P)
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 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第17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
如果央行增加货币供给 AD1右移AD0
P0
P不变,Y
总需求增加在价 格水平不变的情况 下,实现国民收入 的均衡增长。
0
y0
yf
y
41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42
一、常规总供给曲线 (线性的)
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 两个极端之间。 P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35
一、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物品和劳务总供给量) 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的长短,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 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36
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 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47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在短期中,宏观经济企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 就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 时,物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P
P0
AS
AD AS
E0
AD
0
yf
y
48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P
P0 P1 AS E1 AD1 AD0 AS
E0
AD0
AD1
0
y1 yf
y
49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23
三、劳动市场
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短期,最简单的情况)
假定只使用劳动一种要素,且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为使利 润最大化,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 工资,即:
y
MP L P W
MP L W / P
Pf(N,K)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要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假设总供给与价格水 平是既定的,是一种在模型之外决定的外生 变量,集中说明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分析影响总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总需求分析在理论 上是必要的,作为对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总 需求不足情况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这种 总需求分析也有其现实意义。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劳动市场的均衡
W/P Ns
(W/P)0 Nd L
L0
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完全竞争 经济中,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W W NS ( ) ND ( ) P P
在有伸缩性的价格和工资下,实际工资立即 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
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即充分就业状态。
P
M
M L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AD
r E0
LM(P0) LM(P1)
E1
IS y
y0
P P0 P1
y1
E0
E1 AD y0 y1
y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 动,进而使得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 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货币及其 用货币衡量的资产的价值降低,人们的消费 水平降低。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人们的名义收入上升, 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税负增加,可支配收 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
i E0 E1
LM
IS0 y0 P AD0 y1 AD1 E1 E0
IS1
y
P0
y
y0 y1
2、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 货币政策不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其他效应[见下补充]
21.通常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6
NEW+外贸效应(通过X-M影响总需求)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 国的商品价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该国商品的消 费,并导致出口减少。 同时,在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 降,增加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并导致进口增加; 一增一减,净出口下降,并导致总需求减少。 这种由于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导致汇率变化,进而 导致总需求变化的效应,称作外贸效应,国际替 代效应,或称为Mundell—Fleming汇率效应。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本国商品价格/外国商品价格 注:汇率用间接标价法表示。
关于AD曲线的移动,另见课后练习
13
( e g t )h dm y (1 )h dk hK e dK e M y * A ( ) h kdK e h kdK e P Ke 1 自发支出乘数 1 dK e M ( P2 P ) 1 * h kdK e P * P2 1
视频\s37_anim(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swf
8
3.总需求曲线的概念 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 间的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 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函数∽曲线 曲线的推导:由函数→曲线(数学中常用) 由曲线→曲线(经济学中 常用)
图8—4 多个厂商调整时m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同样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向关系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学
3 在E点之后, P的上升还要加快,从而 CC的斜
注意 :1 宏观经济学的长期所意味着
的时间要长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
2 就短期而言,宏观经济学的 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因素主要为货币工资 W与价格水平 P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 :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 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 :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
的产出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资本存量
和技术水平。
宏观生产函数 性质 : 1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 增加而增加; 2 当技术不变和 K为常数时,由于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
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宏观生产函数种类: 1 短期生产函数
2 长期生产函数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示。 构成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
国外需求。 y=c+i+g+(x-m) 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价格、收入和其
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 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y=c+i+g
推动总需求的力量 :价格、收入、预期、 税收、政府购买、货币供给等。
UP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第十七章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殊含义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 第九节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宏观经济学第17章AD-AS模型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 在短期,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不会有较大变动, 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将K作为常数 处理。 y f (N , K ) 该函数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 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关于宏观生产函数的假设: 1、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函数)。 2、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随就业量增加,总 产出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3、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政府增加总需求的政 策不能增加产出,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P P1 AS E1 E0
P0
AD1
AD0 y
yf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假设前提:刚性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不易轻易 变动。 •经济大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收入增 长,货币工资和物价保持不变。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代数)
r M P
e g t tr n x
d ky hr
1 d
y
IS曲线 LM曲线
y
( e g t tr n x ) (1 ) kd h
[
M h d (1 ) k ] P
r % r1 r2
E1
LM(P1) E2 LM(P2) IS
y1
y2
y
价格变化引起LM曲线变化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图示)
r% • 价格水平为P1时, 均衡总产出y1; r1 r2 E1
LM(P1) E2 LM(P2)
IS
价格水平为P2
(P2<P1)时,均衡总
y1 P P1 P2 y1 D1
y2
第17章AS-AD模型
一般意义的总供给曲线
P
AS
古典AS或 古典 或 长期AS曲线 长期 曲线
B
A
一般的或短期 的AS曲线 曲线
o
y
凯恩斯主义短期AS 凯恩斯主义短期
AS曲线个区域涵义 AS曲线个区域涵义
斜率 = ∞, 曲线垂直,古典区域, , 曲线垂直,古典区域, 资源已充分利用
0<斜率 ∞ ,曲线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斜率< 曲线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 斜率 斜率=0, 曲线水平,凯恩斯(萧条 区域, 萧条)区域 斜率 , 曲线水平,凯恩斯 萧条 区域,资源远未充分利用
⑷影响AS曲线的主要因素 影响 曲线的主要因素
①潜在生产能力 ②生产成本
P.S: 潜在产出不是最大产出
潜在产出是可持续的最大产出,而未 必就是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 在短期内,实际产出水平很可能会高 于潜在产出水平。 但在潜在产出水平之上 的生产并不是持续的生产。如果实际产出 持续高于潜在产出,则失业率会随之下降, 通货膨胀会升温,工人和企业都急于获取 更高的工资和利润。
3、税负效应: 、税负效应
P T C↓
AD曲线推导法 :利用 曲线推导法2:利用IS-LM模型推导 曲线推导法 模型推导
S(y)=I(r) ( ) () M= L1(y)+L2(r) ) ) S(y)=I(r) ( ) () M名/P= L1(y)+L2(r) ) ) 例题
例:
假定: 假定 S=0.1y-80,i=720-2000r,M=500, , , , M/P=0.2y-4000r。 。 试导出此时的总需求方程式,并绘制图像。 试导出此时的总需求方程式,并绘制图像。
2、总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 ——总生产函数 总生产函数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
P W/P N y 物价与实际工资
劳动的供给
就业量与产量
劳动的需求
技术
总就业 量
y=Af(N,K)
资本总 量
y = A f ( N , K ) y = f ( N)
图示
短期总产量曲线
总产量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总产量的增加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随总就业量
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减的增长趋势。 总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且凹向横轴的曲线.
般价格水平上升。这种 P1
经济现象被称之为“通
货膨胀”。
P*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
策,如减少政府购买支
出、增加税收、减少货
币供给量等,从而使总
需求曲线左移,以此来
降低通货膨胀率 。
0
AS’ AS
AD1 AD0
y yf y1
图片
P
总供给减少
总供给持续减少,将导 致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
涨,但收入却在不断减 P1 少。这种经济现象被称 P*
Nd=Nd(W/P)
0
N1 N2 N0
N
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与一般价格水平
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 P
P
பைடு நூலகம்
P1 P2
0 W0/P1 W0/P2 W1/P1
W1
W0 W/P
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随着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货 币工资也发生相应变化。
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供给时货币工资率将下降;反之,当存在超 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率将上升。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 性的供给曲线。
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 并不能对总产量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17
精品课件
26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移动
r
扩张财政:
r2
增加政府支出,IS r1
右移。
在原价格水平下, 形成新均衡,利率 升高,收入增加。 P
相同价格下,收入 P1 增加后AD曲线右移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1
D2
2020/7/17
精品课件
y1 y2
y
产品市场均衡:s y ir 解得: rde1dy ①
货币供给函数:
M P
m
货币需求函数: Lkyhr
货币市场均衡: M
P
L
M
解得:
r
ky h
P h
M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P e 。
2020/7/17
y
h k 精品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d
hd
②
17
(2)IS-LM 推导总需求曲线
y h(ae) Md d kh(1b) [d kh(1b)P ]
➢ 但是1979-1982年的经衰退类似于1973-1975年早期的经济衰退, 主要是由于中东事件导致世界石油开采突然减少引起石油和其 他的能源价格大幅上升所引起的。这些能源价格上涨引起了经 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经济政 策应该治理经济衰退增加货币供应量呢?还是应该治理通货膨 胀减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呢?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
股市繁荣/大跌 偏好变化: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权衡取舍 增税/减税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
企业购买新计算机,设备和建造新工厂 乐观预期/悲观预期 利率,货币政策 投资税收优惠或其他税收激励
2020/7/17
精品课件
24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
联邦政府的支出,如国防开支 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如公路、学校
2020/7/17
精品课件
12
二、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有三个原因:
(价格水平如何导致总需求的变化)
(二)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 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 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 减少的现象。
P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AD
(三)汇率效应: P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 比变得昂贵,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NX AD
2020/7/17
精品课件
21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 P 下:任何改变消费,投
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
的事件,都会移动总需
求曲线
P1
例如:股市繁荣使家庭 觉得更富有,消费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D2 AD1
Y
Y1
Y2
2020/7/17
精品课件
23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第十七章 AD-AS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七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2020/7/17
精品课件
1
导入
在前面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总是假定一般价格水 平是固定不变的,把一般价格水平作为一个外生
变量来对待。本章讲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假定一般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把一
般价格水平看作内生变量,考察价格水平和均衡 国民收入的决定,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不同宏观经 济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水 平的影响。
IS—LM模型坐落在r-Y坐标中,
AD— AS模型坐落在P—Y坐标中。
如何运用AD-AS model分析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s
2020/7/17
精品课件
7
总体框架
2020/7/17
精品课件
8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AD
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 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即AD=AE。
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
令 h(a e) dk h (1 b )
P
AD
d
[dk h (1 b )]
AD 曲线 yM
P
y 总需求曲线
2020/7/17
精品课件
18
(2)IS-LM 推导总需求曲线
如图所示,当P价格的 数曲相的中值线交国便L为于民得MP(E收到11时,入总P1,)将需y1此与P标求1和时I在曲S对的曲下线应L线图上M
2020/7/17
精品课件
5
➢ 本章,我们将提出一个模型来分析该如何区分不 同类型的短期经济波动:诸如引起大萧条的需求 冲击(demand shocks)和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冲 击(supply shocks)。
➢ 为建立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将采用三个步骤:首 先,我们提出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概念; 然后,我们将会提出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概念;最后,我们将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提出AD-AS 模型。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 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 反方向变动。
P
AD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率 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y 总需求曲线
2020/7/17
精品课件
10
二、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有三个原因:
(价格水平如何导致总需求的变化)
(一)凯恩斯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向变动,进而使投资 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现象。
y1 y2
y
19
AD曲线的经济含义
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产 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
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不影响IS曲线的
位置。在价格上涨时,企业投资中所有的投入和 产出的价格同比例上涨,不改变实际利率与投资 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位置不变
2020/7/17
精品课件
20
AD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
总需求曲线以外任意一点所 表示的价格水平与产量水平组合 都将导致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产 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不能实现均衡。 总需求曲线左边任意一点表示价 格水平与产量水平的组合,它将 导致给定价格水平时产品市场上 储蓄小于投资和货币市场上货币 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2020/7/17
精品课件
4
➢ 为什么1979—1982年期间的经济衰退与1929—1933年大萧条开 始阶段的经济不景气看上去不同呢?
➢ 因为导致它们发生的因素完全不同。大萧条出现的原因是:信 心危机导致支出减少,银行业危机使之雪上加霜。这导致经济 衰退和通货紧缩同时出现的现象。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应对了: 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供应,来应对衰退并且稳定价格。
2020/7/17
精品课件
13
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与净出口)
假设物价水平上升: L增加,本国利率上升(利率效应) 国外资本流入 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增加 本币升值 本国出口物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贵,而
本国居民觉得进口的物品变得更便宜
结果:净出口减少
2020/7/17
精品课件
14
三、 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2020/7/17
精品课件
2
案例引入:
➢ 1979年11月4日,好战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 大使馆,扣押了52个美国人作为人质。接下来的444天 中,新闻中充斥着人质的状况、军事行动的威胁以及 由此产生的政治上的不安定之类的消息。在美国国内, 对波斯湾人质危机更进一步的反应是石油价格上升4倍 所带来的冲击。针对当初的石油价格上涨,政府对石 油价格进行了限制,目的是阻止油价上涨,却导致了 汽油短缺和加油时的排队现象。随后而来的是大萧条 之后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中西部工业区出现了非常 严重的失业现象,作为汽车工业遭受严重打击的核心 地带的密歇根,失业率超过了16%。
PL R I AD P L R I AD
由于 P 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才能购买相
同数量的物品与劳务;反之,P下降,人们的货币 需求减少。
2020/7/17
精品课件
11
利率效应如何起作用
P 的下降减少货币需求, 降低了r
利率
P
m
r1
P1
r2
P2
L1
AD
L2
L
Y1
Y2 Y
r 的下降增加了投资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总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它是表明
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该曲
线上任意一点表示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及其对应
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产量水平。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有以下两种方法:
(1)从简单收入决定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2)从IS-LM 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r% r1 r2
的一点D1。
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
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
P
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 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
P1
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 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
P2
越小;价格水平越低,
需求总量越大。
2020/7/17
精品课件
E1
LM(P1)
E2 LM(P2)
IS
y1
y2
y
D1
D2
LM曲线的位置,但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影响
着IS曲线的位置。这样,财政政策通过对IS曲线的位置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