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B )A.集中注意 B.激发兴趣 C.明确目的 D.进入课题2、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化学学习的( C )A.兴趣B.能力C.动机D.行为3、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C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 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4、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A.教学问题 B.教师问题 C.升学问题D.课程问题5、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 B )A.就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6、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 B )A.学生的全面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性学习D.素质教育7、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D )A.观察能力 B.实验能力 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8、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D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9、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10、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D )A.接受式学习B.探索学习C.研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1、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D )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12、下列用来表示测量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量的特点和功能的程度的是( B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3、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B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14、做下列燃烧的演示实验,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D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5、STS思想的实质是( C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D.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16、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 D )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7、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 C )A.课程设计B.课程编制C.课程改革D.课程评价18、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A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19、“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B )A.自主学习 B.“填鸭式”教学 C.启发式教学 D.研究性教学20、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2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D )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22、教学目标是指( A )A.预期的教学效果B.教学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23、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 )A.标准差B.标准分C.算术平均数D.区分度24、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25.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B )。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2.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3.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1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15.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2分(2)主导性与主体性;――2分(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1分(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分17. (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2分(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2分(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分18.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1分(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1分(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1分(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1分(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19. (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3分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3分d. 实验操作规范 e. 边示范边讲解 f. 尽量提高可见度20. 一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切合实际(2)内容正确,难易适中(每条一分)(3)方法得当,运用灵活(4)语言生动,言简意赅(5)结构紧凑,组织有序(6)以情感人,积极性高四、设计题。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一、填空题(共10 空,每空1 分,共10 分)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目标、()目标、()目标和()目标之分。
3、化学教学方法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化学()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两部分组成。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模式分为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三类。
二、名词解释(共四道,每道 5 分,共20 分)1、教学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3 、教学情境:4、教学设计:三、简答题(共5 道,共40 分)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6 分)2 、化学教学活动是指什么?包括了哪些活动?(8 分)3 、化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又是什么?(8 分)4、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 分)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 5、学习策略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构成。
( 四、论述题(共 2道,每道15分,共30分)1、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策略等。
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 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5分) 2、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 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 15分)化学教学论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0空,总计10分)。
1 •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 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 )。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目标、()目标、()目标和()目标之分。
3、化学教学方法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化学()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两部分组成。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模式分为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三类。
二、名词解释(共四道,每道5分,共20分)1、教学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3、教学情境:4、教学设计:三、简答题(共5道,共40分)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6分)2、化学教学活动是指什么?包括了哪些活动?(8分)3、化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又是什么?(8分)4、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5、学习策略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构成。
(12分)四、论述题(共2道,每道15分,共30分)1、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
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5分)2、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15分)化学教学论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总计10分)。
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化学教学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化学教学论考研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实验教学的目的?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B.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C. 完全替代理论教学D. 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2.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A. 只通过实验演示B. 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C. 仅通过多媒体展示D. 让学生自行探索,不进行指导3. 下列哪项不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随机教学法4.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下哪项安全措施是不必要的?A. 穿戴防护服B. 使用防护眼镜C. 随时准备灭火器D.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5.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A. 仅通过实验报告B. 实验操作观察和实验报告结合C. 仅通过口头提问D.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
2. 描述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
2.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C5. B二、简答题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施途径包括:(1)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2)设计以探究为基础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3)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2)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3)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性推理,培养他们的预测和推理能力;(4)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实验方法。
化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5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21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别体现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的联系。
()1.正确2. 从科学教育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
()错误(2分)修正: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态度。
3.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错误(2分)修正:三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错误(2分)修正:化学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研究具体化学问题的行为与表现。
(1分5.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知识。
()错误(2分)修正:化学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克服化学问题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障碍,填补其间的空隙,使问题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6. 化学教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错误(2分)修正:正确的是师生互动。
(二、简答题1. 某青年教师按照本校着名化学特级教师“苯的结构和性质”的课堂教学过程,模仿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
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性分析: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2分);对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不熟悉,不会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2分);缺乏教学经验,教师应变能力差(2分);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探究活动少。
(2. 以“电解质”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上图的制作过程,“电解质”这个核心概念是与“溶液”和“电离”逐个两个概念形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
(1分)然后再去完善“溶液”和“电离”相关的概念,“溶液”的上位概念是“分散系”,而溶液还包括非电解质。
电解质根据电离情况的不同分为强弱电解质。
(1分)此外,也要关注“电解质”的直接的特征,并注意在概念下面加上实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化学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化学教学的哪些方面?A. 化学知识的传授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过程D. 化学教学理论答案:C2. 化学教学论的核心是什么?A. 化学实验B. 化学理论C. 化学教学实践D. 化学教学评价答案:C3.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B. 通过展示化学实验C. 通过讨论化学历史D. 通过分析化学应用答案:B4.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5. 化学教学论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提高教学质量C. 促进学生发展D. 增加教学负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化学教学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学效果?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D. 教学环境的舒适度答案:ABCD2. 化学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哪些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的评价者D. 课堂的管理者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设计原则。
答案: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学生操作能力;以评价为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描述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评价方法。
答案: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同伴评价,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四、论述题1. 论述化学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化学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论考试和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A. 化学教学规律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理论D. 化学教学实践答案:A2. 化学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A.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B. 培养化学教师C. 研究化学教学规律D. 指导化学教学实践答案:C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C. 调查研究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A. 理论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C5.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包括()A. 实践性B. 理论性C. 综合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化学教学目标B. 化学教学内容C. 化学教学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意义包括()A. 指导化学教学实践B.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C. 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8.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趋势是()A. 重视化学教学理论的研究B. 重视化学教学实践的研究C. 重视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9.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C. 调查研究法D. 演绎法答案:D10.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不包括()A. 理论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基础学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答案:化学教学规律2. 化学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答案:研究化学教学规律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4.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______。
答案:交叉学科5.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实践性、理论性、综合性6.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蒸馏水B. 空气C. 纯金D. 蔗糖答案:B2. 化学反应中,哪种能量转换是最常见的?A. 电能B. 化学能C. 热能D. 机械能答案:C3. 根据化学计量学,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水,生成的水分子数是多少?A. 2摩尔B. 1摩尔C. 3摩尔D. 4摩尔答案:D二、填空题4. 化学键是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化学键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5.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它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蓝色。
答案:酚酞6.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它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答案:克/摩尔(g/mol)三、简答题7.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简述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这意味着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只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8. 描述一下实验中如何安全地使用酒精灯。
答案:使用酒精灯时,首先确保灯内酒精量不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二,以防溢出。
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或点火器,避免使用明火。
加热物质时,应使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较低,加热更均匀。
加热过程中,不得离开,以防酒精灯倾倒引发火灾。
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盖灭火焰,不要吹灭。
四、计算题9.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分钟^-1,反应时间为10分钟,求该反应的速率。
答案:反应速率R = k × e^(kt),其中t为时间。
将给定的k和t代入公式,得到R = 0.05 × e^(0.05 × 10)。
10. 一个学生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水的pH值,发现在25°C 时pH为7.00,在50°C时pH为6.95。
请问温度每升高10°C,水的pH值平均降低多少?答案:温度从25°C升至50°C,共升高了25°C,pH值从7.00降至6.95,共降低了0.05。
化学教育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育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A. 记忆能力B. 计算能力C. 实验操作能力D. 科学探究能力答案:D2.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教学内容?A. 理论知识B. 实验技能C. 化学史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化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实验法答案:D4. 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实验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错误C. 分析原因并指导改正D. 惩罚学生答案:C5. 化学教育论认为,化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A. 科学素养B. 人文素养C. 技术素养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教育论强调化学教学应该以______为核心。
答案:学生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______和______。
答案: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答案:科学探究4. 化学教育论认为,化学教学应该与______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社会实践5. 化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答案:环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教育论中提到的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案:化学教育论中提到的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强调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倡导跨学科整合,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论述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答案: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学教育通过教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化学教育强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化学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2.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3.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1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15.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2分(2)主导性与主体性;――2分(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1分(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分17. (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2分(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2分(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分18.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1分(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1分(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1分(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1分(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19. (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3分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3分d. 实验操作规范 e. 边示范边讲解 f. 尽量提高可见度20. 一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切合实际(2)内容正确,难易适中(每条一分)(3)方法得当,运用灵活(4)语言生动,言简意赅(5)结构紧凑,组织有序(6)以情感人,积极性高四、设计题。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1. 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1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亦多法和贵在得法13.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4.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15.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1分(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1分(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1分(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1分(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17. 简要展开,每一点1.5分。
(1)有领导(2)间接性(3)明显受控性(4)化学学科特征18. (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2分(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1分(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1分(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分19. (1)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设问引入――诱发做答――解答评核――3分(2)需要注意的问题:a. 提问应有针对性――3分 b. 问题难易程度的适当性c. 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20.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3分(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A. 研究化学知识B. 研究化学实验C. 研究化学教学过程D. 研究化学教育政策答案:C2.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教育科学D. 工程技术科学答案:C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A. 化学知识体系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过程D. 所有选项答案:D4.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 实验研究B. 理论研究C. 调查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5.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A. 教师的主观意愿B. 学生的学习需求C. 课程标准D. 社会需求答案:C6.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A. 知识的掌握B. 技能的培养C. 创新能力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7.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的原则是:A. 系统性B. 连贯性C. 逻辑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D. 所有选项答案:D9. 化学教学论认为,有效的化学教学应:A. 强调知识的传授B.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C.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B. 指导教学活动C. 促进学生的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的____、____、____、____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答案:目标、内容、方法、过程2. 化学教学论认为,化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3. 化学教学论强调,化学教学应与____、____和____相结合。
答案:生活、生产、社会4.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____、____、____等。
化学教学论试题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关于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目的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 D 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2 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3 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高中学生至少修6学分的化学课程; D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4下列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的是( A )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实验;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5 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BCD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题2分,共计10分)1、氢气和氟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2、观察方法就是指看的方法。
(×)3、挂在教室墙上的化学家画像也可以认为是课程。
(×)4、新课程中,讲授法也可以用。
(√)5、进行实验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主要探究形式。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怎样理解化学教学的“两贴近”?(5分)答:化学教学的“两贴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应当看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原则,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体现化学重要性的一种策略。
所以在组织教学和选择教材时,应该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差别。
过去的教材所采用的手法,应当认为是很不理想的,也许当时认为讲一点和生活或健康有关的常识,就是贴近生活,很少考虑这里所讲的生活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思想是否真正贴近?也许认为讲一些基本化学工艺过程,介绍一点环保常识或概念就算是贴近社会,很少考虑这样的内容是否真能使中学生产生贴近社会的感觉和萌生出社会责任感。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关于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目的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D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2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3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高中学生至少修6学分的化学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4下列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的是(A)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实验;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5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BCD)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题2分,共计10分)1、氢气和氟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2、观察方法就是指看的方法。
(×)3、挂在教室墙上的化学家画像也可以认为是课程。
(×)4、新课程中,讲授法也可以用。
(√)5、进行实验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主要探究形式。
(√)1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怎样理解化学教学的“两贴近”?(5分)答:化学教学的“两贴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应当看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原则,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体现化学重要性的一种策略。
所以在组织教学和选择教材时,应该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差别。
过去的教材所采用的手法,应当认为是很不理想的,也许当时认为讲一点和生活或健康有关的常识,就是贴近生活,很少考虑这里所讲的生活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思想是否真正贴近?也许认为讲一些基本化学工艺过程,介绍一点环保常识或概念就算是贴近社会,很少考虑这样的内容是否真能使中学生产生贴近社会的感觉和萌生出社会责任感。
考研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化学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内容?A. 化学实验技术B. 化学课程设计C. 化学知识体系D. 化学教学方法2.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是至关重要的?A. 记忆能力B. 理解与应用能力C. 计算能力D. 推理与创新能力3. 以下哪个教学模式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互动式教学4.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A. 权威式管理B. 放任自流C. 民主平等D. 严格监督5.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学评价的内容?A.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B.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C. 学生的课堂纪律D. 教师的教学态度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 阐述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
3. 描述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4. 说明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分析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章节时,发现学生对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教学策略。
五、教学设计题(20分)设计一节关于“化学键”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C5. C二、简答题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任务包括探讨化学教学的规律、方法、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
2. 科学方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 在化学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化学教学论试题4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4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创新能力D. 应试能力答案:C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强调的是()。
A.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B.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C.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D. 实验数据的精确性答案:B3.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探究法D. 演示法答案:C4.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疑问?()A. 直接给出答案B. 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C. 忽略学生的疑问D. 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B5.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活动?()A. 只考虑教师的教学计划B. 只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C. 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需求D.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设计答案:C6.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A. 只通过考试来评估B. 只通过作业来评估C. 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评估D. 只通过课堂表现来评估答案:C7.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直接指出错误B.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C. 忽略学生的错误D. 批评学生的错误答案:B8.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 通过惩罚来激发B. 通过奖励来激发C.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激发D. 通过增加学习难度来激发答案:C9.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B.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C. 只关注优秀学生D. 只关注后进学生答案:B10.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A. 完全依赖现代教育技术B. 完全摒弃现代教育技术C.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D. 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6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2.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正确)3.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参考答案】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 )学 会做事(learningtodo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 )学会生存(learningto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化学1化学2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 )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 )建构的内容体系 分别如下: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 :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论》试题4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化学课程标准采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模式。
()
错误。
化学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制定颁布的,是全国各地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化学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质性评价,逐渐淡化量化评价。
错误。
化学新课程中提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3.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错误。
新课程形势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指导者、咨询者。
4.化学教学中的“教为主导”就是教学中学生要按教师的安排和意图进行学习。
错误。
化学教学中倡导教为主导,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引导和疏导。
5.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选修课,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开设。
错误。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必修课
6.化学教学论是随着化学科学的产生而形成、发展的。
错误。
化学教学论是化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后与化学学科与化学教育。
二、应用题
1.pH=6.0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pH 值是否会变化为8.0,为什么?试对中学生做出解释。
PH=6.0的稀盐酸大量用水稀释(100倍),PH 不会
变为8.0(4分)。
由于水的大量存在,谁的电离程度加剧,H 2O H ++OH -
由于产生的H+将抑制溶液中[H+]的进一步降低,近似溶液的PH 无限接近于7.0,而不会降到8.0。
(6分)
2.这是现行的A 、B 两本初中化学教材中对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定义。
请对这两组化学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
教材A 教材B
相对 原子 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
附图:
【参考答案】教材A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科学性,但对初中生而言较难理解,可读性较差。
教材B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从抽象和复杂中摆脱出来,用图式的方法,使概念具体化,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氧原子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6
3.某学生在区九年级的三次化学测验的得分均为85分,其全区化学测验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85、5;83、5;80、5。
根据这些数据,你认为该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所进步,为什么?
T1=10Z1+50=50T2=10Z2+50=54(1分)
T3=10Z3+50=60T3>T2>T1,说明学生成绩进步提高
三、设计题
1、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水与酒精混合后的现象。
体积变化温度变化
②实证操作方案预测结果测量结果预测结果测量结果
⑴50ml水与50ml水混合
⑵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⑶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
③选题反思总结
2、按给出的教材内容(《溶液的酸碱性》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完成下列要求:(1)编写一节课的教学方案;(2)设计引入新课的情景片断。
【参考答案】
1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2分),本单元内容体系的重点、难点分析(2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可能性分析(2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思路、程序)(2分)
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
学习的继续和总结。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2分)
[教学目标](2分)
1、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
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3、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
4、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2分)
重点:1.理解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及操作方法;
3.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初步学会pH试纸的使用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单元学情分析](2分)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已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酸、碱的名称、化学式,接触了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酸和盐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以此规律来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酸、碱知识的系统化,但由于本单元涉及物质种类及名称较多,物质的化学式较前几单元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较多,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利用好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2分)
(1)学生初学酸碱知识时既有兴奋之情,又有畏惧心理(知道酸和碱都有腐蚀性),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做实验,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认识酸碱的性质。
研究化学性质时,可以将实验现象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联系,做到具体形象与符号抽象结合。
(2)本节教材采用分组学习、对比的编排形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理解和利用这一意图。
(3)从学生熟悉的酸入手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酸和碱。
播放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寻找指示剂,利用自制的指示剂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2情景导入:导入的过程和方法(5分),趣味性与科学性,真实性(3分),学生的可接受性(2分)。
[情境导入]利用生活中有酸味的食品,如:食醋、酸奶及一些常见的水果等,引出“酸”的知识。
(1)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物质有“酸”味?
(2)你能否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这些物质的溶液是否呈酸性?
三、实践应用题
1、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0分)
①(4分)②实证方案(12分)。
方案Ⅰ:洗净鸡蛋、碾碎,分别加
入试管A、B中,A+水并气球套住管口,B+稀HCl也用气球套住管口;现象,解释,结论(4分)
方案Ⅱ:烧杯A和烧杯B同时放一支蜡烛,点燃。
B中放入少量洗净并研碎的鸡蛋壳,加少量食醋或稀盐酸。
2、按给出的教材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完成下列要求:(1)编写两节课的教学方案;(2)设计引入新课的情景片断。
【参考答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2.1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2分),本单元内容体系的重点、难点分析(2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可能性分析(2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思路、程序)(2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探究了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分)(二)教学重点难点:(2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灭火
(三)教学目标:(2分)
1.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本节课采用投影演示与讲述、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先简要介绍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
(2分)通过启发-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等等(2分)
2.2情景导入:导入的过程和方法(5分),趣味性与科学性,真实性(3分),学生的可接受性(2分)。
[引入]播放“死狗洞”的录像。
[提问]1、狗走进洞后就会死亡,是因为洞中的“屠狗妖”是二氧化碳。
那么,二氧化碳是否有毒,它是怎样使狗死亡的呢?(无
毒,但浓度高时可导致窒息死亡)2、二氧化碳浓度高时,对
人也会有危害。
(给出投影表)可用什么方法可检验洞中二
氧化碳浓度对人无害呢?(利用二氧化碳不帮助燃烧的性质)
3、为什么火把要拿低一点(火把能否高举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