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操场上》的教案范例
![语文课文《操场上》的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756c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c.png)
语文课文《操场上》的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操场上》。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场景。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模仿、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场景。
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操场上》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课文《操场上》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学生分析主要角色和场景,讨论课文中体现的校园生活。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校园生活发表感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操场上》。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同学,描述一位同学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 操场上》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 操场上》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fa1b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7.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 操场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识记《操场上》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操场上》这篇课文的大意。
3.能够自主朗读《操场上》这篇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
三、教学准备
1.教材:《识字7 操场上》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故事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A.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B. 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卡片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2.阅读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操场上》,引导学生跟读。
3.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C. 操练
1.课文默写
学生闭卷默写课文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展示讨论结果。
D.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生字词部分可以加入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的问题需要进行重点讲解和引导。
六、作业设计
1.默写生字词。
2.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3.练习朗读课文《操场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操场上》这篇课文,提高语文水平。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操场上》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操场上》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fc58c3a76e58fafab003e4.png)
识字7《操场上》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场、拔”等12个生字和火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拍、跑”等7个生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类识字、写字,学习动词。
难点: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下课都会去哪里活动呢?(操场上)你们在操场上都做些什么活动呢?(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1)说清楚谁在干什么。
(2)按一定顺序把图意说完整。
二、看图学词,练习说话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做哪些活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所学词语。
3.开火车让学生读一读不带拼音的“体育活动”相关的词语。
(教师指导正音,点拨易读错的字音)4.一起读一读课件上的词语,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
5.归类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上面两组词语中的动词。
(打、拔、拍 / 跳、跑、踢)(2)让学生说说“打、拔、拍”有什么共同点,复习提手旁,做相应动作,并说说为什么都带提手旁。
(3)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扔、掷、投)(4)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带足字旁的三个动词。
(跳、跨、蹦)(5)出示卡片,开小火车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6.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吗?谁能练习用“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因为……”的句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三、朗读儿歌,学习字词1.出示儿歌,自由朗读,读的时候把有困难的地方画出来,请拼音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借助拼音读正确。
(1)小组练读。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儿歌读音,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
3.再仔细读儿歌,找一找儿歌中写了哪些体育活动。
《操场上》教学设计含反思
![《操场上》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bd6bcf856a561252d36fc4.png)
《操场上》教学设计(含反思)《操场上》教学设计(研究)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八、人、大、天”4个字。
认识偏旁“王、足、口、人”。
2、在自主拼读中学会汉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汉字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翘舌音“真、身”,平舌音“足”,三拼音“跳、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
三、教学准备挂图、词卡、生字卡、录音机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小朋友下课后都到操场上去玩,操场上可热闹了。
出示“操场上”:谁能读准它?小朋友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自已想说的话。
如:远处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近处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左边的小朋友们呢?右边的小朋友们呢?)二、反复引导,认识词语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这些课间活动了吗?能借助拼音大声朗读出它们的名称吗?(要求读准字音)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
3、反馈交流。
谈话:谁能把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大声地读给全班听。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汉字及图片。
4、找出词语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5、齐读词语。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1、认读词语中的9个生字。
2、复习“扌”,说说学过的带“扌”的字。
3、找一找生词中带“扌”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
4、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是带“扌”?(都是指手的动作)5、学习“足”和“球”,认识“足字旁”,认识“王字旁”,并说说是怎么记住它们?6、找一找生词中带足字旁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7、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足字旁”?(都是指哪的动作?)四、学习书写1、指导写好两种撇的笔画。
2、比较“八”和“人”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撇低捺高。
不同之处:“八”起笔分开,“人”起笔连捺。
3、“人”与“个”比较,注意撇捺交接的不同。
4、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读词卡。
《操场上》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操场上》教学反思(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c819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7.png)
《操场上》教学反思(精选11篇)《操场上》教学反思篇1[教材分析]《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一的第四课。
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
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
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了浓厚的识字情景和语言环境,同时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很多孩子在学前有识字经验,大胆且独立,对学习具有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但是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应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同时,大多数班级的孩子是刚刚学完拼音,对于汉字的比划和偏旁部首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孩子不准确的称呼和学习的困难,注意识字细节的指导。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拍、球”等14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认识足字旁,王字旁,言字旁,口字旁,单立人五个偏旁。
3.对比写好“八、入、大、天”四个字。
4.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5.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的课外识字愿望。
[教学重点]1.; 指导读准“真、身”两个翘舌音的字。
2.; 认识14个生字,5个新偏旁,在识字过程中渗透加偏旁的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小朋友们,暑假收看奥运会的比赛了吗?你看了什么?你呢?看来你们都是小运动迷呀,老师考考你们行吗?老师带来了一组体育运动标志的图片,你们猜猜都是什么运动,(出示图片,猜是什么体育运动的标志)哎呀,厉害,果然难不倒你们,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观察图片,读词语,认生字2、同学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识字一中的第4课,来,自己借助拼音宝宝的帮助读读课题,谁来读?齐读。
3、操场是我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出示flash图片)看,这幅图上就画了小朋友们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擦亮你们的眼睛,看看他们都在进行什么活动呀?(点击出示相关的活动名称,用手指着词语,齐读)随机提问:你打过球吗?和谁打的?好玩吗?如果遇到学生提出没有的项目:你说的也是一种体育项目,但是这幅图上没有。
《操场上》教案范文
![《操场上》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5093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c.png)
《操场上》教案范文课题:《操场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短文《操场上》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在操场上的活动和体验。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在操场上的活动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英语教材《快乐英语》。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教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 (导入)1. Greet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the playground?"2. Discuss with the students about their favorite activities on the playground.Step 2: Presentation (呈现)1. Show the title of the text "On the Playground" on the screen.2. Introduce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settings in the text.3. Read the text aloud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follow along.1. Ask the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to check their understanding.2. Discuss the main events and emotions in the text.3. Explain any difficult vocabulary or phrases to the students.Step 4: Language Focus (语言重点)1. Highlight key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in the text.2. Practice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 in sentences.3. Ask students to repeat after the teacher and practice pronunciation.Step 5: Writing Practice (写作练习)1.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ir favorite activity on the playground.2.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ed in the lesson.Step 6: Review and Homework (复习和作业)1. Review 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with the students.六、板书设计:Title: On the PlaygroundMain Characters: Sally, Tom, JackSettings: playground, slide, swingsKey Vocabulary:- playground- slide- swing- run- jump- playKey Sentences:- Sally and Tom are playing on the slide.- Jack is swinging on the swings.- They run and jump on the playground.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操场活动,引入短文《操场上》,并注重对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梳理和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并能够描述自己在操场上的活动。
《操场上》教学设计3篇
![《操场上》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5205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4.png)
《操场上》教学设计3篇操场上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
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较感兴趣。
教学时,可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教材又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再反复多种形式学习词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增强了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儿歌。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
3、激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孩子们,你喜欢运动吗?你平常都做些什么运动啊?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学校的小朋友在下课时都做些什么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二、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孩子们,现在就请你跟老师一起来到这宽阔美丽的操场。
聪明的孩子们睁大你的眼睛,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运动啊?(学生说到哪种运动就出示哪个词语,并贴到黑板上,根据具体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识记或培养学生思维,说完整的话的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激情。
教学中注重评价,学生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
)如打球:你能仔细看看图吗?小朋友们在打什么球啊?你喜欢打球吗?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吗?(读卡片)拔河:你会拔河吗?指名表演。
(学生评价)现在你会拔河吗了吗?那就请读读这个词吧。
现在我们就请两个大组的小朋友来进行拔河比赛吧。
(教师评价激励,营造比赛的氛围)跑步: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跑步?在哪儿跑步?来我们一起来跑步吧。
拍皮球、跳高、踢足球启发学生动作表演帮助识记。
(注重生生评价)三、课间休息孩子们,想不想跟这些小朋友一起做运动啊?好,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做。
《操场上》这课文教学教案
![《操场上》这课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93f7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3.png)
操场上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操场上》的内容和情节;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操场上》的复印件;2.黑板、白板和笔;3.学生的笔记本和纸。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在黑板上写下标题《操场上》。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讨论的课文。
2. 阅读•分发《操场上》的复印件给学生。
•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标记不懂的单词和短语。
•征询学生的疑问并解答。
3. 听力练习•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
•重复播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理解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的结尾如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5. 语言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操场上的经历或观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
•收集学生的作文,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课堂作业让学生继续写作练习,完成他们在操场上的经历或观察。
五、拓展活动•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短语,组成对话或故事。
•分组让学生互相演绎这些对话或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讨论课文《操场上》,帮助学生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堂上的讨论活动和写作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关键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操场上》教学设计
![《操场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0b5d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b.png)
《操场上》教学设计《操场上》教学设计11.课题《操场上》2.课型讲授3.辅助工具卡片、课件4.教学内容教材简说:《操场上》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识字课。
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热闹非凡的图画,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
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
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读6个词语,牢记14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八和入的写法补充儿歌:我是八,撇底捺高要分家。
我是入,撇低捺搞手牵手。
练习:读词语5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比较短。
所以本节课,我们要设计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识字能力、但是识记方法较少。
6.教学方法情景教育,示范交流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课本52页的六个词语,正确认读,识记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9个生字的字型。
2、练习书写生字八、入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8.教学过程一、揭题1、大家课间时间都在什么地方做活动呀?揭题:操场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操场上》,一起读课题,注意操平舌音,场、上翘舌音,你都在操场上干什么呢?。
看来大家都是热爱体育锻炼的孩子,想不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下课时在操场上都干些什么吗?(想)那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
闭上眼睛,等数到三再睁开。
(师出示课文情境图)现在我们来到了操场上二、看图说话,初步识字1、瞧,操场上的小朋友正忙着锻炼呢!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看图跟着老师说一说:这几个同学正在干什么(打球)说一句话:几个同学正在操场上打球,读一下这个词;这边呢,拔河,同学们在操场上拔河,瞧,多起劲呀;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拍皮球,两个小朋友在操场上拍皮球,多认真呀;还有呢,一块说,跳高、跑步、踢足球2、热闹吧,我们再来说一说: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上锻炼身体,他们有的打球(生说),有的拔河(生说),有的拍皮球,有的跳高,有的跑步,还有的踢足球,他们玩的多开心啊!三、认读生字词1、现在,这几项体育活动从图中跳了出来,你们还认识吗?⑴ 借助拼音自己读两遍⑵指名读2、读的真好,你能来当当小老师带其他小朋友读一读吗?生:(带读小老师读一遍大家读两遍)3、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要加大难度了大家要自己一边读词语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023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文(精选篇)
![2023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文(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da4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e.png)
2023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文(精选篇)《操场上》教学反思篇1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月时间的孩子来说,“操场上”这节比多少的数学课是一个较难的学问点,为了突破它,我做了如下的尝试:一、在操作中让学生经验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摆,亲自感知数之间的关系,清楚地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并把形象的事物比较转化成抽象的数据表达。
这一过程符合儿童的认知结构,他们自然地内化自己的学习阅历,以至于最终能干脆找寻现实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合理比较。
二、挖掘学生身边生动的素材。
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运用眼前全部的素材,如“摆圆片和三角片、小组同学比一比”等都可以用来比较。
这样素材拿来即用,而且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学的最终环节是通过嬉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列式,学生的参加热忱很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很完整,我们要有一个等待的心态,激励、期盼他们的胜利表述,不能简洁地打断或者代言,给他们机会,信任他们能行。
我还要更加细致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操场上》教学反思篇2在教学本课中,我还采纳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和读儿歌的;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赛读、师生对读等,在多样的朗读中汉字多次复现,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我还采纳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组词,让学生帮助生字回家来认生字的偏旁,不断强化字音和字形,不仅有利于汉字的识记,而且培育了语感。
激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的各种场合,留意生字的复现,做巩固生字的有心人。
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写字是特殊是低年级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虽然是电脑时代,但仍须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沟通的须要,也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养的须要。
《操场上》教学设计(通用18篇)
![《操场上》教学设计(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793de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a.png)
《操场上》教学设计(通用18篇)《操场上》教学设计篇1教学分析《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
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其次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
儿歌则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知小朋友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健。
学情分析《操场上》是一篇组合性的课文,词语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了前面读词语的根底后面的儿歌朗读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本课生字在学生口语中频繁消失,但受方言影响,可能说得不标准,教学时特殊留意前后鼻音。
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4个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熟悉“足、口、讠、亻、扌”5个偏旁。
2、能听读儿歌,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
3、能结合词语图画为儿歌进展再创作,感受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
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途径复现生字,如当小教师,做嬉戏来稳固。
2、听读儿歌来感受体育活动的好玩及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健。
教学建议1、生字教学应在熟读词语,儿歌后进展教学。
2、偏旁随生字熟悉后要进展归类,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带偏旁的字,以新换旧,逐步扩展。
3、儿歌先听、再读,训练学生听的力量。
教具预备1、大头儿子人物像(可用其他卡通人物代替)2、写有六项活动的卡片,带拼音,可以折叠。
3、篮子,写有“打”、“跳”、“高”、“拔”、“拍”、“球”、“足”、“跑”、“步”的球形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初识活动1、今日天气真不错,大头儿子(出示大头儿子图,也可以用其他卡通人物代替)在家里可闲不住了,打算去操场上玩,(师板书课题操场上,并写好拼音),让我们一起来拼拼读读。
2、在操场上我们可以参与许多活动,你能为大头儿子出出办法吗?(卡通人物大头儿子的出示,引发了孩子们的童趣;为大头儿子出办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小仆人意识,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
这一环节也是让学生说话的一种训练。
《操场上》教案优秀7篇
![《操场上》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65df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7.png)
《操场上》教案优秀7篇《操场上》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⑴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天、大”4个字。
认识5个偏旁。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前准备:本课词卡。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⑴课间小朋友们在哪儿活动?(出示课题)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相机出示有关的词卡)⑵看图,说说课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二、自读词语和儿歌⑴小组练读。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⑵检查词语读音。
做“登山”游戏。
⑶检查儿歌读音:竞赛“评选金嗓子”,小组派选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准确、响亮、流利。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⑴复习提手旁,说说学过的带“提手旁”的字。
⑵找一找生字中带“提手旁”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他它?⑶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提手旁”?⑷认识足字旁:(出示足球)这是什么?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⑸找一找生字中带“足字旁”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他们?⑹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足字旁”?四、巩固练习⑴连一连、读一读。
把下面的练习印在纸上,每组一张。
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上台汇报,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好?拔、打、拍、跳、踢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⑵找朋友。
把六组词语打乱,用找朋友的方法分成两类。
五、学习写字⑴指导写好两种撇的笔画。
⑵比较“八”|“入”的异同。
⑶“入”与“个”字撇捺相接的比较。
⑷注意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证字体的端正。
⑸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小结:本课的生字教学,我采用熟读词语,儿歌之后呈现生字,在学习词语时,又根据图片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一、复习⑴开火车读词卡。
⑵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组词。
二、学习儿歌⑴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a、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5个生字。
b、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c、用生字口头组词。
d、做接龙“游戏”。
⑵指导朗读儿歌。
a、借助拼音读正确。
2024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例篇)
![2024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例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c96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a.png)
2024年《操场上》教学反思(范例篇)《操场上》教学反思1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我让学生看图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开始提的都是些有关“一共有多人的问题”,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不是本节课重点,可是我没有急于启发,而是让他们说下去,终于一个学生说:“我的问题是学生比教师多几人?”我马上表扬他: “你真了不起,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前从没见过,你真聪明,谁还能提类似的问题?”学生好像马上明白了什么,都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我的的问题是男人比女人少几人?”有的'问”踢键子的比不踢键子的多几人”还有的问:“穿背带裤的比没穿背带裤的少几人?”等等.本来以为学生不会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没想到不但这群孩子提出来了,而且观察角度这样新,这样多,真是令我十分惊喜,为课堂气氛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也为后面课的进行做了个十分不错的铺垫.既然选择和同学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我就下决心以一种最民主的方式来处理,调控课堂,这里最主要的一条是学会等待.在学生没有提到有关比多比少的问题时,说实话我很着急,因为每个环节的安排是有时间的,这个导入的环节要浪费很多时间,那么课堂就要失恒了.我很想马上就提示他们,然后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可是一想,这样做自己就还没从旧圈子中跳出来,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就要充分相信他们,尊重他们,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听他们的问题,终于,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我们的主题,我没有急着进行下去,而是大力的表扬他,并且将他出色的地方说得明确,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他们终于有了提问的方向,接下来的问题真是很精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下面的环节水到渠成,我认为最有功的当属这个有些“惊险”的开头,我学会了等待我的学生,他们回报我无限惊喜.《操场上》教学反思2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学了《操场上》,孩子们先看图说说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我们一起找到了好多体育活动:跑步、拔河、拍皮球、打球、跳高、踢足球。
《操场上》(教案)
![《操场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218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a.png)
-识别并突破以下难点内容,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技能难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掌握弯道跑时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步频调整可能存在困难。教学中应通过视频演示、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正确技术。
-规则难点:学生在理解接力赛中规则的具体细节时可能遇到障碍,如接力区的范围、接力棒的传递时机等。教师应通过图示、模拟练习和实际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规则。
《操场上》(教案)
一、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操场上》教案,选自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我们在玩耍中成长”。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熟悉操场环境,了解操场上的各种设施及其用途。
2.学习基本的体育活动规则,如赛跑、跳远、跳高等。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接力赛、团体操等游戏进行实践。
4.学习简单的体育动作,如弯道跑、起跳、落地等,强调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操场上的运动规则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团队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和接力比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沟通与配合,培养集体荣誉感。
4.体育品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以及在活动中尊重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
5.自主锻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养成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7b9d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3.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懂包括《操场上》在内的课文内容;
2.能够复述并理解《操场上》中的故事情节;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爱助人、心怀感恩的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感恩并乐于助人;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操场上》中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难点
1.复述并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挂图、图画故事板、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挂图展示《操场上》故事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复习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为全文理解做铺垫。
二、学习
1.课文导读: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表达每个情节的主旨;
3.学生小组讨论,整理出《操场上》的主要内容。
三、拓展
1.学生分组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理解的故事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爱助人、心怀感恩等主题展开讨论。
四、总结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感恩与助人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
1.背诵《操场上》中的关键段落;
2.画出《操场上》中的关键情节,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情感态度和阅读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0fc2e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e.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听懂、读准课文《操场上》。
2.能复述故事内容。
3.能理解并掌握词汇:“伙伴”、“操场”、“学校”、“玩耍”、“拉钩游戏”等。
4.能能够初步体会并传达作文《操场上》中的情感。
5.能够正确运用文中所学的句型和语法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操场上》的故事情节。
2.正确运用生字词汇,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运用简单的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1.感情品质教育,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友爱互助的精神。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内容。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课时:课文欣赏1.师生互动:通过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2.听读课文:教师快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词汇卡片,理解更深入。
4.课文分析: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情感。
2. 第二课时:情感品质教育1.反复听读:教师反复诵读课文,学生跟读领悟情感。
2.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友爱互助精神。
3.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展示情感表达。
3. 第三课时:语言实践1.词汇操练: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巩固生词词汇。
2.想象创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场游戏经历。
3.课文听写: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手段1.图片资料2.词汇卡片3.游戏道具4.录音机五、教学反思及调整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素质。
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语文教案
![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732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d.png)
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语文教案按照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语文教案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方案:
《操场上》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读懂课文中的简单文字,理解故事内容;
2. 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操场上的场景和活动;
3. 能够感受到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识字:学会认读新词汇;
2. 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
3. 朗读: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情节,能够进行简单表述;
2. 朗读时流畅自然,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温暖。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操场上》故事图片;
2. 教具:小黑板、彩色笔;
3. 教材: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课文。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5分钟):利用图片引入操场场景,让学生熟悉操场上的
环境。
2. 导入(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意思。
3. 主体(30分钟):学生分组互相讨论课文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操场上的活动。
4. 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游戏,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情境进行
互动。
5. 归纳(5分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强调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6. 结束(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操场景色的图片,感受到
故事的氛围。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操场上》这
篇故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
队精神。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操场上》教案与课后反思
![《操场上》教案与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ef531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png)
《操场上》教案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能够认识操场上的各种体育设施和活动。
(2)培养学生对操场上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操场上的设施和活动。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操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2)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操场上的设施:篮球架、足球门、跳高杆、跑道等。
2. 操场上的活动:跑步、跳高、跳远、投篮、踢足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操场上的设施和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操场,引导学生关注操场上的设施和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操场上的事物。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操场上的各种设施和活动。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操场上的活动进行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4. 总结反思:(1)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是否掌握了操场上的设施和活动,是否培养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实践操作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3.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
4. 教师反思学生表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 教师反思自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是否需要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技能掌握、团队合作和创意发挥。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操场上》教学教案设计
![《操场上》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4aab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5.png)
《操场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场上的常见活动和设施的英语表达。
2.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交流。
3.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单词: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跳高、跳远、铅球、操场、主席台、观众、运动员等。
2. 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football/pingpong/badminton/jumpingrope/running/jumping high/jumping far/throwing the shot put.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词的掌握和句型的运用。
2. 难点:单词的准确发音和句型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操场上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单词和句型。
2. 游戏教学法: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单词和句型。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2. 新课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操场上的常见活动和设施,教授相关单词和句型。
3. 课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体育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如“What are they doing?”“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football/pingpong/badminton/jumpingrope/running/jumping high/jumping far/throwing the shot put.”4.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体育游戏,如篮球比赛、足球射门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单词和句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场上》教学设计与反思
《操场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
认识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有一幅插图,6个词语和一首儿歌。
词语为体育活动的名称,第一排的活动以手为主,第二排的活动以足为主。
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预习感知:布置学生观察操场上,同学们开展了哪些课间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
巩固字音。
三、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
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
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
加法,参加。
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
“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磺折”,就是“马”字。
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3笔。
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
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
竹:出示“”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
铅笔、笔尖、毛笔。
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
(出示毛笔实物)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试着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
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字字兴趣。
五、教师小结:
六、作业:背诵儿歌。
《操场上》教学反思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操场上》一文后,我深深的感受到,孩子在玩中是能学到许多知识、技能的。
然而,对初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活动转入以课堂为主阵地,言行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这使他们显出了几分失望与无奈。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此情此景,怎样才能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留在课堂,为此,在本课教学时,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一次次具体的语言情景和游戏活动中,多次与生字、新词见面,达到了“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的教学效果。
抓住儿童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从他们感爱好的体育用品入手,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再现了下课后操场上的真实情景,把学生带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接着,辅之以“展示读”、课堂游戏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与文本对
话的深度。
每一次对话,则意味着学生又一次与生字、新词的相识,直至相知。
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以旧促新。
同时,又免不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
在熟悉四个新偏旁后,我引导学生充分回忆带有字这些偏旁的字,巩固了所学知识,以新带旧,逐步扩展。
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人真情交融的境界。
本设计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
小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扬长避短,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读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时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设计中,在学生理解儿歌的意思之后,要求让他们运用手中的彩笔,将儿歌所描绘的情景景画下来。
把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
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教师再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根据儿歌的意思议议、评评、比比,看谁画得好。
这样孩子在浓浓的乐趣中主动地求知,读懂了儿歌,就会产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