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宋明理学》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宋明理学课件PPT
天人合一
宇宙的运行与人伦道德相ຫໍສະໝຸດ ,天道与人道相互关 联。无为而治
宇宙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人与宇宙的关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息息相关。
人与天道相通
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应与天道相符合,以实现天人合一。
人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 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 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
宋明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稳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倡导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内心平静
宋明理学家强调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以德治国 ,认为政治应当以仁义道德为基础。
天理与政权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原则,政权应服从天理,政治权力 应当基于天理而非私欲。
民本思想
理学家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政治应当以保 障人民福祉为目标。
政治制度设计
三纲五常
理学家重新阐释了三纲 五常的政治制度设计,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 臣子的忠诚义务。
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颜元等人都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塑造了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所强调的道德、仁义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成为 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宇宙的运行与人伦道德相ຫໍສະໝຸດ ,天道与人道相互关 联。无为而治
宇宙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人与宇宙的关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息息相关。
人与天道相通
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应与天道相符合,以实现天人合一。
人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 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 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
宋明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稳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倡导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内心平静
宋明理学家强调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以德治国 ,认为政治应当以仁义道德为基础。
天理与政权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原则,政权应服从天理,政治权力 应当基于天理而非私欲。
民本思想
理学家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政治应当以保 障人民福祉为目标。
政治制度设计
三纲五常
理学家重新阐释了三纲 五常的政治制度设计,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 臣子的忠诚义务。
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颜元等人都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塑造了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所强调的道德、仁义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成为 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宋明理学 (POWERPOINT)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人心”是来自人形体, 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 出的,可善可不善,即 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 结合出来的,不能不具 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 能无人心。
明确天理,人欲之变, 战胜人欲,恢复天理, 便叫做”仁”。人的 道德修养,最后的目 的就是求仁。
5
理学的完成朱熹
✓ 穷理就是对封建道德原则 “推讯究竟的道理”。 ✓ 居敬就是对封建道德进行 “收敛执持的功夫”,两方 面是相互促进的。
学说
2020/12/09
理的特点
➢ 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又称“天理”。
➢ 理是天下万物遵循而不违反,是永恒存在的。
➢ 是自然最原始,社会最高原则,包括物的理等。
➢ 早已“客观”地存在于事物。人和物都自这里
出去,只是物不能动,人能主动体现它。
➢ 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
以才说“万物皆备于我”。
2020/12/09
✓ 穷理尽心的极至,人与理合二为 一,人与太极合二为一,这样的人就 是圣人。 ✓ 一个人要修养到圣人的境地, 要 经过格物,格物是梦觉关,由不知到 知;要经过诚意,成一世善恶关,除恶 立善;最后到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圣 凡关,超凡入圣。 ✓ 一个人成了圣人,就能“本心以 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 气和性并存在每个人身上。 ➢ 人性就本源而言,只能是善,其所以有 恶,是受外物所累及思虑的发动。 ➢ 恶是由情的波动发生偏向的结果,也是 气禀影响的结果。 ➢ 为使人去完恶从善,二程提出变化气质, “惟理可进,除是积学既久能变得气质, 则愚必明,柔必强”;并随时警惕情的变 化,务使感情活动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规范, 就可防止流与恶。
6
2020/12/09
7
3
❖ 认为具体的事物,它的理
“人心”是来自人形体, 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 出的,可善可不善,即 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 结合出来的,不能不具 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 能无人心。
明确天理,人欲之变, 战胜人欲,恢复天理, 便叫做”仁”。人的 道德修养,最后的目 的就是求仁。
5
理学的完成朱熹
✓ 穷理就是对封建道德原则 “推讯究竟的道理”。 ✓ 居敬就是对封建道德进行 “收敛执持的功夫”,两方 面是相互促进的。
学说
2020/12/09
理的特点
➢ 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又称“天理”。
➢ 理是天下万物遵循而不违反,是永恒存在的。
➢ 是自然最原始,社会最高原则,包括物的理等。
➢ 早已“客观”地存在于事物。人和物都自这里
出去,只是物不能动,人能主动体现它。
➢ 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
以才说“万物皆备于我”。
2020/12/09
✓ 穷理尽心的极至,人与理合二为 一,人与太极合二为一,这样的人就 是圣人。 ✓ 一个人要修养到圣人的境地, 要 经过格物,格物是梦觉关,由不知到 知;要经过诚意,成一世善恶关,除恶 立善;最后到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圣 凡关,超凡入圣。 ✓ 一个人成了圣人,就能“本心以 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 气和性并存在每个人身上。 ➢ 人性就本源而言,只能是善,其所以有 恶,是受外物所累及思虑的发动。 ➢ 恶是由情的波动发生偏向的结果,也是 气禀影响的结果。 ➢ 为使人去完恶从善,二程提出变化气质, “惟理可进,除是积学既久能变得气质, 则愚必明,柔必强”;并随时警惕情的变 化,务使感情活动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规范, 就可防止流与恶。
6
2020/12/09
7
3
❖ 认为具体的事物,它的理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16张PPT)
思维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界 “理”在心外 “理”在心中“心”即“理” 观 认 识 论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
共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思想实质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 然欲求。
(2015·江苏单科·21)(12 分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 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 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 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 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1: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佛道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 位遭受挑战。 (5)唐宋以来,儒学家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如韩愈、 周敦颐、张载等。
概念解释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天理” 为核心,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理论化、思辨化新 儒学体系。 理学家的“理”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封 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人教版PP教材《宋明理学》完美版PPT1
完善司法制度; 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首先在四川进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行试点。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
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2 年,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 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建立: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和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实验和数学为该体系的两大特点)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 然科学的形成。 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除了京师大学堂以外的全部措施被废除,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我自
当儒学发展到唐朝时,就已经丧失了过去在 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虽然经书 文献依旧存在,注释之类比过去更多,但它们既不 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在道 家思想再起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对“性命之 学”(实际是人的本性和命运的问题),感到更大 的兴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无所适而不在。 的愿望。(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0年)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 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已经“和同 为一家”了。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行试点。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
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2 年,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 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建立: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和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实验和数学为该体系的两大特点)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 然科学的形成。 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除了京师大学堂以外的全部措施被废除,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我自
当儒学发展到唐朝时,就已经丧失了过去在 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虽然经书 文献依旧存在,注释之类比过去更多,但它们既不 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在道 家思想再起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对“性命之 学”(实际是人的本性和命运的问题),感到更大 的兴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无所适而不在。 的愿望。(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0年)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 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已经“和同 为一家”了。
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共44张PPT)
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 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知识整合: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思维拓展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科 学和不正确的?今天,我们对于宋明理学应 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A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
是
A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C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
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知识小结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陆 内容 ②“致良知”
王
③“知行合一”
心
学
①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影响 ②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
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产生的背景
宋 明 理 学
发展的过程
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获得新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知识整合: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思维拓展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科 学和不正确的?今天,我们对于宋明理学应 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A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
是
A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C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
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知识小结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陆 内容 ②“致良知”
王
③“知行合一”
心
学
①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影响 ②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
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产生的背景
宋 明 理 学
发展的过程
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获得新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 (共21张PPT)
2.邵雍:重新排列、解释64卦。系统的思辨,将宇 宙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合二为一。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准确的表达了理学 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
4、程颢、程颐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 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好境界也是仁;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程
“人伦者,天理也。”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象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山 先 生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认识论:发明本心。
B、王守仁:
阳
明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
生
②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课堂活动2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 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专题一 第三节 宋 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什么是理学?
• 以“理”或者“天理”为核心的 观念系统,称之为“理学”。
• 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的新的儒学体系。
•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融合佛道 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 的新儒学体系。
宇宙自然 伦理道德 思辨哲学 (主要) 理学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准确的表达了理学 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
4、程颢、程颐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 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好境界也是仁;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程
“人伦者,天理也。”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象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山 先 生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认识论:发明本心。
B、王守仁:
阳
明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
生
②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课堂活动2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 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专题一 第三节 宋 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什么是理学?
• 以“理”或者“天理”为核心的 观念系统,称之为“理学”。
• 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的新的儒学体系。
•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融合佛道 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 的新儒学体系。
宇宙自然 伦理道德 思辨哲学 (主要) 理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49张PPT)
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关键方法——“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道思想,重建儒学信仰
思想大餐
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 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 发育万物。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 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气)——《朱子语类》
(3)二程:确定最高范畴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
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 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 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 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 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 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 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 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 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 老师的全部学问。
据材料归纳朱熹的观点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在气先。 这是理学核心思想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 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 在” ——《朱文公文集》
“理”是宇宙万物的法则。天理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儒 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据材料概括程颐的主张
尊王攘夷、重视儒家纲常伦理, 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学习思考
北宋学者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 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 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 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格物致知”就是接触事物、穷尽天理。这里 的“物”,主要就是古圣先贤之论,所以最好的办 法就是埋头书斋,穷经尺典,字斟句酌,经历一系 列积累最后能够“贯通”顿悟天理。所以“格物致 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关键方法——“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道思想,重建儒学信仰
思想大餐
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 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 发育万物。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 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气)——《朱子语类》
(3)二程:确定最高范畴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
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 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 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 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 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 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 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 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 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 老师的全部学问。
据材料归纳朱熹的观点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在气先。 这是理学核心思想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 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 在” ——《朱文公文集》
“理”是宇宙万物的法则。天理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儒 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据材料概括程颐的主张
尊王攘夷、重视儒家纲常伦理, 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学习思考
北宋学者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 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 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 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格物致知”就是接触事物、穷尽天理。这里 的“物”,主要就是古圣先贤之论,所以最好的办 法就是埋头书斋,穷经尺典,字斟句酌,经历一系 列积累最后能够“贯通”顿悟天理。所以“格物致 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 清·丁云鹏《三教图》。此图 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 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 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fū)坐于 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 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请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汉唐的什么现象?
归纳: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时代背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以
4、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周敦颐,湖南省道县 人,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的开山鼻祖,提出无极、 阴阳、五行、至诚、无欲 等基本概念,为后世理学 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 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5、理学的特点:
①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理论化、思辩化、哲学化,成 为完备、精致的思想理论体系。
尊奉的神仙是对“道”之信仰的人格化体现。道士是 道教的神职人员,宫观是教徒活动的场所。
修炼丹药 长生不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 佛教
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王子乔达摩·悉达
多所创(因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摩尼)。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佛”的意思是
“觉者”,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
②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约束人性,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使儒家思想通俗化、世俗化,更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6、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思想:①世界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
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二程”:②道德观:“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③认识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去把握“理”。
步和觉悟。信徒修行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 越生死和苦难、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因果报应 轮回来世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二: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 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三次出家,“舍身”同泰寺。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⑵ 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封建伦理道 德和等级秩序。)
二、宋明理学:
探究二:阅读P12——14第二子目,思考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
宋代兴起?
道、佛
1、含义: 理学:宋代儒士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
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形成以“理”为核心的
儒(根本) 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称之为“理学”或“道学”。理 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义理。 (目的)
2、历史背景:
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 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⑴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学术活跃;
Hale Waihona Puke ⑵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
⑶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儒士有重修养、明气节、参政事的风气;
⑷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3、实质:理学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 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补充: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 道教
教在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
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的
道教组织,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创立
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
儒学为主体“三教合一”的趋势。
1、魏晋南北朝:汉代儒学的天命观难以控制人心,社会动荡 使人们渴求心灵安慰,佛教、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发展渐现 了危机。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佛、道的发展使儒 学正统地位面临着严重挑战。
3、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活动,不断思 考和探索,把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的 积极入世和现实人生观联系起来,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被称为“理学”。
历 人 史教 人版 教《 版宋 必明修理三学 第》3P课 PT-精-品宋课明件理 学1 课件 ( 共2 6张PPT )
第3课 宋明理学
朱熹在岳麓书院 讲学时手书字迹
课标: (1)了解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认识宋明理学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 人 史教 人版 教《 版宋 必明修理三学 第》3P课 PT-精-品宋课明件理 学1 课件 ( 共2 6张PPT )
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探究一:阅读P12第一子目,思考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的原因? (1)汉唐时期的儒学,无法控制社会动荡时期的人心; (2)佛教盛行、道教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出现危机;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在各个领域,儒学的 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儒学本身的缺陷: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 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 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迭,军阀 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 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 慰,缺乏治心的手段。
朱熹:
①世界观: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 五常;
②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人性与天理一致
③认识论:主张“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⑴ 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 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 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请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汉唐的什么现象?
归纳: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时代背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以
4、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周敦颐,湖南省道县 人,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的开山鼻祖,提出无极、 阴阳、五行、至诚、无欲 等基本概念,为后世理学 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 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5、理学的特点:
①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理论化、思辩化、哲学化,成 为完备、精致的思想理论体系。
尊奉的神仙是对“道”之信仰的人格化体现。道士是 道教的神职人员,宫观是教徒活动的场所。
修炼丹药 长生不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 佛教
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王子乔达摩·悉达
多所创(因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摩尼)。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佛”的意思是
“觉者”,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
②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约束人性,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使儒家思想通俗化、世俗化,更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6、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思想:①世界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
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二程”:②道德观:“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③认识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去把握“理”。
步和觉悟。信徒修行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 越生死和苦难、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因果报应 轮回来世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二: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 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三次出家,“舍身”同泰寺。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⑵ 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封建伦理道 德和等级秩序。)
二、宋明理学:
探究二:阅读P12——14第二子目,思考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
宋代兴起?
道、佛
1、含义: 理学:宋代儒士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
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形成以“理”为核心的
儒(根本) 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称之为“理学”或“道学”。理 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义理。 (目的)
2、历史背景:
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 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⑴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学术活跃;
Hale Waihona Puke ⑵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
⑶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儒士有重修养、明气节、参政事的风气;
⑷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3、实质:理学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 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补充: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 道教
教在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
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的
道教组织,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创立
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
儒学为主体“三教合一”的趋势。
1、魏晋南北朝:汉代儒学的天命观难以控制人心,社会动荡 使人们渴求心灵安慰,佛教、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发展渐现 了危机。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佛、道的发展使儒 学正统地位面临着严重挑战。
3、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活动,不断思 考和探索,把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的 积极入世和现实人生观联系起来,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被称为“理学”。
历 人 史教 人版 教《 版宋 必明修理三学 第》3P课 PT-精-品宋课明件理 学1 课件 ( 共2 6张PPT )
第3课 宋明理学
朱熹在岳麓书院 讲学时手书字迹
课标: (1)了解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认识宋明理学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 人 史教 人版 教《 版宋 必明修理三学 第》3P课 PT-精-品宋课明件理 学1 课件 ( 共2 6张PPT )
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探究一:阅读P12第一子目,思考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的原因? (1)汉唐时期的儒学,无法控制社会动荡时期的人心; (2)佛教盛行、道教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出现危机;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在各个领域,儒学的 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儒学本身的缺陷: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 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 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迭,军阀 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 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 慰,缺乏治心的手段。
朱熹:
①世界观: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 五常;
②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人性与天理一致
③认识论:主张“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⑴ 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 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 对精神、上帝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