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书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3 U 形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33 3.1 筒体、封头的厚度计算及压力试验校核 ....................................................................... 33 3.1.1 筒体厚度计算 ........................................................................................................ 33 3.1.2 前端管箱筒体计算 ................................................................................................ 34 3.1.3 前端管箱封头计算 ................................................................................................ 35 3.1.4 后端封头计算 ........................................................................................................ 36 3.2 水压试验校核 ................................................................................................................... 37 3.2.1 筒体的水压试验校核 ............................................................................................ 37 3.2.2 前端管箱封头,后端封头的水压试验校核......................................................... 39 3.3 法兰和螺栓 ....................................................................................................................... 40 3.3.1 垫片的选择及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40 3.3.2 螺栓的选择及计算 ................................................................................................ 41 3.3.3 法兰的选择 ............................................................................................................ 42 3.4 开孔补强计算 ................................................................................................................... 43 3.4.1 进口接管①、出口接管⑤ .................................................................................... 43 3.4.2 进口接管② ............................................................................................................ 45 3.4.3 出口接管④ ............................................................................................................ 47 3.5 管板及换热管的选择计算 ............................................................................................... 50 3.5.1 换热管的尺寸及排布 ............................................................................................ 50 3.5.2 管板的设计计算 .................................................................................................... 50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煤油换热器的设计一、设计条件1、处理能力 (1.584, 1.98,2.2176,2.4552,2.6928)×104吨/年煤油2、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a.煤油:入口温度100℃,出口温度40℃b.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50℃c.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105Pad.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4、设计项目a.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b.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c.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d.主要辅助设备选型。
e.绘制换热器总装配图。
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目录;2、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3、论述换热器总体结构(换热器型式、主要结构)的选择;4、换热器加热过程有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换热管型号、壳体直径等);5、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6、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说明;7、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选做);8、附属设备的选择(选做);9、参考文献;10、后记及其它。
三、设计图要求用594×841图纸绘制换热器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
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四、参考书1)Perry化学工程手册。
2)天津大学,《化工原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3)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年。
4)魏崇关,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
5)刁玉玮,王立业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
6)《化工设备结构图册》编写组,《化工设备结构图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
7)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换热器设计书
目录1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设计题目某制药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需将乙醇液体从 75℃冷却到 45℃ ,乙醇的流量为W kg/h;冷却介质采用 21℃的河水;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降不大于30 kPa,试设计并选择管壳式换热器;操作条件1乙醇:入口温度75℃出口温度45℃2冷却介质:河水入口温度21℃出口温度27℃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1[换热器的选择涉及因素很多,如介质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操作温度与压力、换热器的热负荷、管程与壳程的温差、检修与清理要求等;具体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每种特定的传热工况,通过优化选型会得到一种最适合的设备型号;如果将这个型号的设备应用到其他工况,则传热效果可能会改变很大;因此,针对具体工况选择换热器类型,是很重要和复杂的工作;对管壳是换热器的设计,应从下方面考虑;冷却剂出口温度的确定]2[在水作为冷却剂时,为便于循环操作、提高传热推动力、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一般控制在5℃~10℃左右;在本次设计中将出口温度设计为27℃;流动空间的选择]2,3[确定流动空间的基本原则: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3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4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5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6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7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8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根据以上原则可以确定河水走管程,乙醇走壳程;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3[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又不能很长,为提高流体在管内的流速,需将管束分程;但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动阻力和动力能耗增大,同时使平均传热温差下降,设计时应权衡考虑;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1、2、4、6四种;在本次设计选用了管程为2;当温差校正系数Φt △小于时应采用多壳程;然而在本次设计中Φt △=,采用了单壳程;设备结构的选择根据本次题目的要求应当选用管壳式换热器;3 工艺设计计算]4[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计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1)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Q =)(21T T C W ph h =20000××103×75-45÷3600= W)(12c t t C QW ph -==)(21-271018.436007.4596663⨯⨯⨯= Kg/h (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暂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逆流时平均温度差为:1212/t t Int t t m ∆∆∆-∆=∆=6.3427-7521-45n 27-75-21-45=I )()( ℃而:P=11.0217521271112=--=--t T t t R 5212745751221=--=--=t t T T 由图4-19查得:t ∆Φ= 则:56.336.3497.0t m =⨯=∆℃ (3)假设K=300W/2m .℃ 则:S=m t ∆K Q=2m 7.4556.333007.459666=⨯实际传热面积:S 0=dL n π=256×××=2m若选择该型号的换热器,则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W S Q K 25.30956.3329.447.459666t m 0=⨯=∆=选/2m .℃核算压力降(1)管程压力降:p N F t 21i p p p )(∆+∆=∆∑ 其中25.1t ==P N F管程流通面积:m015.00226.02i ==i d m ARe i =)(1312710923.02.99781.0015.03湍流=⨯⨯⨯=-μρi i u d设管壁粗糙度mm 1.0=ε,007.0151.0d ==iε由第一章中e -R λ关系图中查得λ= 则: 所以:∑=⨯⨯+=∆Pa 1059925.19812552pi)((2)壳层压力降:S S N F p p p∑∆+∆=∆)(/2/10其中15.1=S F 1=S N取h= 913.031h =-=-=L N B 壳程流通面积为:2000418.0)019.0195.0(3.0)(m d n D h A c =⨯-⨯=-=所以:Pa p 538217.07.765)19(1964.04.02/1=⨯⨯+⨯⨯⨯=∆ 计算表明管程和壳程压力都能满住题设的要求;核算总传热系数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α:./(8.383936.613127015.06064.0023.0Pr Re 023.024.08.04.08.0i m W d iii=⨯⨯⨯==λα℃(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0α: 取换热器列管之中心距mm t 25=则: 取95.0)(14.0=wu u 则:64895.024.105861023.01696.036.03155.00=⨯⨯⨯⨯=α (3)污垢热阻:参考附录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2si 00052.0m R =.℃/W 200017.0m R so =.℃/W(4)总传热系数0K :管壁热阻可忽略时,总传热系数为:370158.383919151900052.000017.064811110=⨯+⨯++=+++=ii o i o siso d d d d R R K ααW/m 2.℃则有:2.13093700==选K K 由此可得设计选型满足要求;4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管径初选初取水经济流速 s m u 5.1=由于125mm 不是标准管径,因此确定 mm d l 150= 符合经济流速范围故确定:s m u mm d l /04.1,150==压头He在水槽液面及压力表处列柏努利方程 取mm 15.0=ε,001.0/=d ε,查图得 局部阻力:流入换热器()()91.07.0/15.011222221=-=-=A A ξ流出换热器()()48.07.0/15.015.015.02212=-=-=A A ξ 故 64.2148.091.05.9375.05.8=+++⨯+=∆ξ 换热器压降根据v q 和He 以及IS 型离心泵系列特性曲线可以选择型号为IS100-80-125的离心泵;5设计结果汇总表1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2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6设计评述换热器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热工设备,对换热器进行科学计算,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是换热器性能的重要保证;换热器的热工计算是换热器的设计基础,也是换热器结构设计的前提,因此在换热器的设计中,只有经过对换热器结构参数的不断调整,反复计算,才能使换热器的性能更高,设计更加合理;另外,在换热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介质流速,压力降、膜传热系数、以及面积余量等,并尽量选择标准换热器以减少投资;还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方可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换热器;参考文献:1于风叶,史红刚,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原则,石油化工设计,2009 26 19~212何潮洪,冯宵,化工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日尾花英郎着,徐中权译,热交换器手册M,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74夏清,贾绍义,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1、概述
2、设计方案的选择
3、确定物理性质数据
4、设计计算
5、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6、设计结果汇总
7、工艺流程图及换热器工艺条件图
&设计评述
1、概述1
2、设计方案的选择3
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3
2.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4
3、确定物理性质数据5
4、设计计算5
4.1计算总传热系数5
4.2计算传热面积8
2
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下:
(1)煤油:入口温度100C,出口温度60C;
(2)(2)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20C,出口温度50C;
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自来水进行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
略到这一因素,估计所需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需考虑热膨胀
的影响,相应地进行热膨胀的补偿,故而初步确定选用带有膨胀节的管板式换热 器。
喷淋式
只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或冷凝
板
板式
拆洗方便,传热面能调整,主要用于粘性较大的液体间换热
面
式
螺旋板式
可进行严格的逆流操作,有自洁的作用,可用做回收低温热能
伞板式
结构紧凑,拆洗方便,通道较小、易堵,要求流体干净
板壳式
板束类似于管束,可抽允许换热流体之间直接接触
蓄热式
(3)有利于安装操作与维修 直立设备的安装费往往低于水平或倾斜的设 备。设备与部件应便于运输与拆卸,在厂房移动时不会受到楼梯、梁、柱的妨碍, 根据需要可添置气、液排放口,检查孔与敷设保温层。
(4)经济合理 评价换热器的最终指标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1年内的) 固定费用(设备的购置费、安装费等)与操作费(动力费、清洗费、维修费)等 的总和为最小。在设计或选型时,如果有几种换热器都能完成生产任务的需要, 这一标准就尤为重要了。
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新余学院目录第一部分确定设计方案 (3)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3)1.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3)第二部分确定物性数据 (4)第三部分工艺流程图 (5)第四部分计算总传热系数 (6)4.1热负荷的计算 (6)4.2平均传热温度 (6)4.3估K值 (6)4.4由K值估算传热面积 (6)4.5冷却水用量 (7)第五部分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 (8)5.1 管径,管长,管数 (8)5.2管子的排列方法 (8)5.3 壳体内径的计算 (9)5.4折流板 (9)5.5 计算壳程流通面积及流速 (10)5.6计算实际传热面积 (11)5.7传热温度差报正系数的确定 (11)5.8管程与壳程传热系数的确定 (11)的确定 (13)5.9传热系数K5.10传热面积 (13)5.11附件 (13)5.12换热器流体流动阻力 (14)第六部分设计结果 (17)第七部分总结 (18)第八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20)第九部分附录 (21)第一部分确定设计方案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40℃。
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从两流体温度来看,估计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壁温之差很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列管换热器,而且这种型式换热器管束可以拉出,便于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约束。
1.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由于煤油的粘度比水的大,井水硬度较高,受热后易结垢,因此冷却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
另外,这样的选择可以使煤油通过壳体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
同时,在此选择逆流。
选用ф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0.75m/s。
第二部分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为: T=(130+40)/2=85℃管程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t=(30+40)/2=35℃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流体流量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压力煤油10tℎ⁄180℃40℃1MPa 水?tℎ⁄20℃40℃0.5MPa 一.热力计算1.换热量计算Q=m1∙C p1∙(T1−T2)=100003600∙2100∙(180−40)=817.32KJ/s 2.冷却剂用量计算m2=QC P2∙(t1−t2)=817.32∙1000 4183∙(40−20)=9.77KJ/s由于水的压力较之煤油较大,黏度较之煤油也较大,所以选择水为壳程,煤油为管程。
3.换热面积估算∆t1=|T1−t2|=140℃∆t2=|T2−t1|=20℃∆t m′=∆t1−∆t2ln∆t1∆t2=140−20ln14020=61.67∆t m′——按纯逆流时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差∆t m=ε∆t∙∆t m′ε∆t——温差矫正系数ε∆t=φ(R.P)R=热流体的温降冷流体的温升=T1−T2t1−t2=180−4040−20=7P=冷流体温升两流体的初始温差=t2−t1T1−t1=40−2080−20=0.16查图d o−−换热管外径,mL=38.1320∙4∙π∙0.019=7.98m考虑到常用管为9m管,为生产加工方便,选用单程管长8m又考虑到单程管长8m会使得换热器较长,在选取换热器壳体内径时,尽量选取较大的,以保证安全,因此换热器内部空间较大,故选用较为宽松的正方形排布。
换热管材料由于管程压力大于0.6MPa,不允许使用焊接钢管,故选择无缝冷拔钢管。
按照GB—151管壳式换热器1999选取常用管心距p i= 25mm;分程隔板两侧管心距p s=38mm按下图作正方形排列选择布管限定圆直径D L=D i−0.5d o=400−10=390mm由布管限定圆从《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选定工程直径DN=400mm的卷制圆筒,查得碳素钢,低合金钢圆筒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mm,高合金钢圆筒最小厚度不得小于3.5mm圆筒厚度计算:选用壳体材料为现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常用材料Q345R,为一种低合金钢。
换热器设计指导书(DOC)
空调器主关件设计指导书换热器编制:审核:会签:审定:批准: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目录一、总述1、用途 (3)2、参考资料及参考标准 (3)二、设计步骤1、基本原理及性能指标 (3)2、产品选型2.1 产品类型 (4)2.2产品主要结构及材料选择要求 (4)3、设计计算 (7)4、安装规范要求 (11)三、设计雷区及规避措施 (11)四、检验要求 (12)一、总述1、用途这份换热器设计指导书,涉及到所有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选型、设计标准、安装规范,曾出现的社会问题,保证换热器的稳定可靠性。
2、参考资料及标准2.1参考资料《制冷换热器设计》、《制冷原理及设备》、《传热学》2.2参考标准Q/HKT J05101-1999 热交换器JB/T7659.4-19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JB/T7659.5-19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JB/T4750-2003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JB4734 《铝制压力容器》JB4745 《钛制压力容器》二、设计步骤1、换热器基本原理及性能指标1.1换热器基本原理在工程中,将某种流体的热量以一定的传热方式传递给他种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器.在这种设备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参与传热。
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但是有的热交换器中也有多于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在其中传热的,例如空分装置中的可逆式板翅热交换器。
1.2换热器性能指标1)传热性能保证满足生产过程所要求的热负荷。
热交换强度高,热损失少,在有利的平均温差下工作。
2)阻力性能保证较低的流动阻力,以减少热交换器的动力消耗。
3)机械性能强度足够及结构合理。
要有与温度和压力条件相适应的不易遭到破坏的工艺结构,运行可靠。
4)经济性能经济上合理是指换热器在满足了其他性能指标的同时,自身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费,运行费等多方面的费用)达到最小。
此外,一台较完善的换热器还应该便于制造,安装和检修,设备紧凑(这对大型企业,航空航天,新能源开发和余热回收装置更有重要意义)等。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任务书。
任务名称:换热器设计。
任务目标:设计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换热器,用于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传递热能,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任务内容:1、了解不同行业的换热器需求和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石化、化工、电力等。
2、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和材料,考虑热传导、热容量、压力、温度、腐蚀等因素。
3、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包括但不限于热传导和对流计算,材料强度计算等。
4、进行动态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编写换热器设计报告,详细说明设计方案、参数计算、仿真结果和成本估算等内容。
6、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任务时间:2个月。
任务成果:1、符合行业标准和应用场景的高效换热器设计方案;2、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文件;3、换热器的动态模拟和仿真结果;4、完整的换热器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参数计算和成本估算等;5、满足需求的高效、安全、经济的换热器产品。
任务要求:1、具有相关机械、热力学、材料等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换热器设计和计算;2、熟悉相关的设计软件和仿真工具,能够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动态仿真;3、具有优秀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4、能够与团队合作,与产品开发、销售等部门沟通;5、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任务执行计划:任务启动:1周。
资料搜集和分析:1周。
方案设计、参数计算:2周。
动态仿真、优化:2周。
文档编写、团队汇报:1周。
交付产品和报告:1周。
任务验收标准:设计的换热器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质量标准;设计的换热器在动态仿真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最终交付的产品和报告符合甲方的需求和规定。
责任部门:任务发起人:甲方。
执行团队:乙方(由甲方指定)。
审核人:丙方(由甲方指定)。
项目经理:由乙方自选一名人员担任。
以上为换热器设计任务书,希望能对有关方面提供帮助!。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中。
作
为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热器的设计十分关键,直接影响着
传热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功能稳定、高效节
能的换热器,成为众多工程师的追求目标。
在换热器的设计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设计选型: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尺寸、
材质和流量等参数。
比如可选择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和壳管式换
热器等。
2.传热计算:根据传热原理,对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等
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合适数值,以保证传热效率的提高。
3.流体力学计算:进行流体力学分析,确定流体流动状态和阻力,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耐腐蚀性、耐热性
和耐压性等。
5.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的结构,保证设备的稳定性、耐用度和易
于维护等。
6.工艺参数:根据实际工艺参数确定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压力、
流量等参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换热器的设计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因素,而且需要依据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来进行选择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与创新,以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需求,提升热交换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换热器的设计说明书
换热器的设计1.1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任务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根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换热器随着换热目的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再沸器和热交换器等。
由于使用条件的不同,换热设备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构造。
换热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热负荷及流量大小;②流体的性质;③温度、压力及允许压降的围;④对清洗、维修的要求;⑤设备构造、材料、尺寸、重量;⑥价格、使用平安性和寿命;按照换热面积的形状和构造进展分类可分为管型、板型和其它型式的换热器。
其中,管型换热器中的管壳式换热器因制造容易、生产本钱低、处理量大、适应高温高压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
管型换热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当冷热流体温差不大时,可采用固定管板的构造型式,这种换热器的特点是构造简单,制造本钱低。
但由于壳程不易清洗或检修,管外物料应是比拟清洁、不易结垢的。
对于温差较大而壳体承受压力较低时,可在壳体壁上安装膨胀节以减少温差应力。
〔2〕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以法兰实行固定连接,称为固定端。
另一端管板不与壳体连接而可相对滑动,称为浮头端。
因此,管束的热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检修和清洗时只要将整个管束抽出即可。
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
〔3〕U形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传热面积大。
构造较浮头简单,但是管程不易清洗,且每根管流程不同,不均匀。
表1-1 换热器特点一览表在过程工业中,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制造容易,生产本钱低,选材围广,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工作可靠,且能适应高温高压等众多优点,管壳式换热器被使用最多。
工业中使用的换热器超过90%都是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业过程热量传递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任务背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冷却、加热和回收等工艺中。
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换热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任务旨在探讨换热器的设计原理、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法,为实际工程中的换热器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级标题1:换热器的定义与分类三级标题1:换热器的定义换热器是一种能够在两个或多个流体之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
通过换热器,两个流体可以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冷却、加热或能量回收等需求。
三级标题2: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可以根据传热方式、结构形式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四级标题1:传热方式分类换热器根据传热方式可以分为对流换热器和传导换热器。
对流换热器主要通过流体的流动进行热量传递,而传导换热器则通过固体间的热传导进行热量传递。
四级标题2:结构形式分类换热器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管壳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管壳换热器由一系列管子和外壳组成,而板式换热器则由一系列平板和密封结构组成。
四级标题3:应用领域分类换热器根据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蒸汽换热器、液体换热器、气体换热器等。
不同领域的换热器在设计和性能上可能存在差异。
二级标题2:换热器设计要求三级标题1:换热效果要求换热器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
因此,换热器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实现高热效率:热量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 尺寸紧凑: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省空间和材料成本。
- 低压降:减少流体流过换热器时的压力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级标题2:流体流动要求换热器设计需要考虑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动情况,以保证热量传递的均匀与充分。
流动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流速均匀:尽量避免流体的速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热量传递不均。
- 流动阻力小:减小流体在换热器内的阻力损失,降低能耗。
- 防止结垢和堵塞: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避免结垢和堵塞问题的发生。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1、换热器的概念及意义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构造3、工作原理4、设计参数二、设计计算书———————————31、换热管的材料、内径、长度、管间距等确实定2、壳体内径3、管程接收直径4、折流板缺口高度、间距、数目以及折流板直径5、壳程接收直径确实定6、传热面积和传热面积之比三、计算表格四、设计结果汇总表—————————7五、设计自评————————————8六、参考文献————————————9一、设计任务书1、换热器的概念及意义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实现物料之间能量传递过程需要一种传热设备。
这种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展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展这些热传递过程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它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对于迅速开展的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
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有时作为一个单独的化工设备,有时作为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局部,因此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任何化工生产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它在生产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构造3、工作原理:管壳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一样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
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进而实现两流体换热工艺目的。
4、设计参数:二、设计计算书根据设计任务书进展设计计算:204565''2'1max =-=-=∆t t t ℃ 252550'2''1min =-=-=∆t t t ℃热损失系数取0.98传热量:()()kJ t t c M Q L p 48098.0506561.244.14''1'121=⨯-⨯⨯=-=η 冷却水量:()()s kg t t c M p 73.52545187.4480'2''222=-⨯=-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数温差:41.222025ln 2025ln minmax min max 1=-=∆∆∆-∆=∆⋅t t t t t c m 参数;P 、R5.025652545'2'1'2''2=--=--=t t t t P 75.025455065'2''2''1'1=--=--=t t t t R设计本管壳式换热器为2壳程-4管程<2-4>型,那么975.0=ψ 有效平均温差:85.214.22975.01=⨯=∆=∆⋅c m m t t ψ 初选传热系数:()C kg w K ︒⋅=300'0 估算传热面积:2'0'022.7385.21300480000m t K Q F m =⨯=∆= 管子材料:铝制管5.320⨯φ管程所需流通截面:222100573.0110003.57m M A t =⨯==ωρ每程管数:根43013.000573.044221=⨯⨯==ππd A n t每根管长:m l d nZ F l t 60'0==取π管子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 管间距s=26mm 分程隔板槽处管间距mm l E 40=平行于流向的管距mm s s p 5.2230cos =⨯=ο垂直于流向的管距mm s s n 1330sin =⨯=ο 拉杆直径取12mm 估计管壳直径mm 400≤ 管排列可做如下草图那么六边形层数为6层,一台管子数为86=t n ,一台拉杆数为4根一台传热面积为24.32602.086m dl n c =⨯⨯⨯=ππ 两台传热面积:2''08.64m F =管束中心至最外层管束中心距离为0.135m ,管束外缘直径m D L 29.0=壳体m 325.0取S D 那么长径比5.18325.06==s D l管程接收直径:6895.511100073.513.113.122⨯=⨯==φρω取M D 管程雷诺数:1793110725013.010001Re 621222=⨯⨯⨯==-μρωd 管程换热系数:52469.417931023.0013.0621.0Re 023.04.08.04.08.0122=⨯⨯⨯=⨯=τλαP d 折流板形式选弓形,折流板缺口高度m D h S 08.035.025.025.0=⨯== 折流板的圆心角为120度,折流板间距取m l s 4.0=,折流板数目为14块,折流板上管孔数为60个,折流板上管孔直径m d H 0204.0=,通过折流板管子数为56个,折流板缺口处管子数为30根,折流板直径m D b 3.0=。
换热器课程设计书
换热器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换热器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方法和应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理解换热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换热器的分类和特点;(3)熟悉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了解换热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2)具备换热器选型和设计的基本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换热器的设计和模拟;(4)能够撰写换热器设计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热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换热器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理解换热器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换热器的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如管壳式、板式、螺旋板式等,分析各种换热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学习换热器的设计原理,掌握传热计算公式,了解换热器材料的选择和工艺要求。
4.换热器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换热器在热力系统、化工、空调等领域中的应用,熟悉换热器在不同行业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换热器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换热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换热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换热器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地展示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书
目录1.设计方案 (1)2.衡算 (1)2.1确定设计方案 (1)2.1.1选择换热器类型 (1)2.1.2管程安排 (1)2.1.3流体流速的安排 (2)2.2确定物性数据 (2)2.3估算传热面积 (2)2.3.1冷流量 (2)2.3.2热负荷 (2)2.3.3热废水用量 (2)2.3.4平均传热温差 (2)2.3.5初算传热面积 (3)2.4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 (3)2.4.1管径和管内流速 (3)2.4.2传热管长 (4)2.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4)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5)2.4.5壳体直径 (5)2.4.6折流板 (5)2.4.7接管 (5)3.换热器衡核算 (6)3.1传热面积校核 (6)3.1.1管程传热膜系数 (6)3.1.2壳程传热膜系数 (6)3.1.3总传热系数 (7)3.1.4传热面积校核 (7)3.2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8)3.2.1管程阻力 (8)3.2.2壳程阻力 (8)4.设备选型 (9)4.1换热管 (9)4.1.1换热管规格的选择 (9)4.1.2管子排列方式的选择 (9)4.2折流挡板 (9)4.3材料选用 (10)5.附录及图纸 (11)6.总结 (12)7.参考文献 (12)1.设计方案设计条件:反应器的工业污水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2℃进一步冷却至7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
已知液体的流量为6m 3·h -1,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8℃,出口温度为75℃,要求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已知工业废水在112~7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330.987010/kg m ×,定压比热容()℃⋅kg kJ /1885.2,热导率℃⋅⋅−11755.0m W ,粘度s Pa ⋅×3103891.0.2.衡算2.1确定设计方案2.1.1选择换热器类型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12℃,出口温度70℃;冷流体进口温度38℃,出口温度为75℃;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馆、可以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这次换热器的课程设计从设计上来看,我设计的换热器基本符合工业上用的换热器标准,换热器多适用于烟道内,结构大致由换热管和换热箱组成。包括由多根换热管两端分别插入上管板和下管板组成的管束,换热管中为空气流道,管束的多个换热管间为烟气流道,管束通过连接集合箱使空气依次从多组管束的换热管中流过。我设计的烟气温度是620 ,比实际气体要低,所以各种参数的选择与实际情况有些差别。
。空气出口Biblioteka 缩段的出口圆截面积ƒ3为:,
,又知出口收缩角 查《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附录六得渐缩局部阻力系数为:
查阅相关表格可知:换热管入口的局部阻力系数 ,换热管出口 ,空气在空气室内转180°的局部阻力系数 ,换热器空气入口与出口的温度补偿系数按下式计算:
换热器内空气侧阻力系数为:
空气侧形阻压按公式计算为:
εh.g=εCO2+βεH2O=0.086+1.08×0.059=0.150
εh.w=εCO2+βεH2O=0.078+1.08×0.066=0.149
因此,系统的辐射率为:
烟气对管群的辐射传热系数为αh.f
则烟气侧传热系数αh为:
αh=αh,c+αh,r=38.4+6.8=45.2
解得:αh=45.2W/(m2.℃)
烟道断面宽度B=1.392m。则在其宽度上排列的换热管列数为:
m= = =10列
顺烟气流向排列M排,则 (排)
图2-1一个行程管群排列图
3
在换热器热计算中,假定换热器无热损失,两流体在换热器中无流量损失,无相变,比热容不变,仅有显热变化。
(1)有效换热量Q
所谓有效换热量是指空气从20℃被加热到350℃从烟气所吸收的热量。由于相应温度下空气的比热容分别为 和 则有效换热量为: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要求二、设计原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固定的管束和管板组成,通过管束内的流体和管板外的流体之间的传热,实现热能转移。
其主要设计原理为热量的对流传递和热量的传导传递。
设计时需要根据流体的性质和要求确定换热系数和传导热阻,并通过计算和优化得出合理的设计。
三、操作参数1.温度:设计时需要确定换热器的设计工作温度范围,包括入口和出口温度,以及最大温度差。
2.压力:设计时需要确定换热器的设计工作压力范围,包括入口和出口压力,以及最大压力差。
3.流量:设计时需要确定流体的流量和流速,以便计算换热器的传热能力。
4.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操作参数和流体性质的要求。
四、结构特点1.管束:固定管束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普通绕管式、螺旋绕管式、折流板绕管式等。
设计时需要根据传热效果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管束类型。
2.管板:固定管束通过管板支撑和固定,管板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单管板和多管板。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流动和换热效果,选择合适的管板形式。
3.密封: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其工作效果,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密封结构和材料,确保换热器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4.清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束和管板之间的间隙较小,难以进行清洗和维护。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清洗装置和维护便利性,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五、设计方案1.确定操作参数: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流体性质,确定换热器的操作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2.选择管束类型:根据传热效果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管束类型,包括普通绕管式、螺旋绕管式、折流板绕管式等。
3.设计管板形式:根据流体的流动和换热效果,选择合适的管板形式,包括单管板和多管板。
4.确定密封结构:根据换热器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和材料,确保换热器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5.考虑清洗装置:充分考虑清洗装置和维护便利性,确保换热器的清洗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六、施工与使用1.施工流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换热器的制造和安装,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换热器的书籍
换热器的书籍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化工、制冷、暖通空调等行业中用于热量交换的关键设备。
关于换热器设计、操作和维护的专业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1. 《换热器技术手册》(Handbook of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Michael Jensen, Tusher Ghosh & Sreedhar Kodituwakku- 这本综合性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设计和工程应用。
2. 《换热器设计手册》(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 Robert H. Perry- 这是一本经典的化学工程手册,其中包括了换热器设计的章节,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数据和计算方法。
3. 《换热器设计基础》(Fundamentals of Heat Exchanger Design)- John Zimmerman- 这本书适合初学者,系统地介绍了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4. 《传热》(Heat Transfer: A Practical Approach)- Yun Wang- 虽然这本书不专门针对换热器设计,但它提供了传热学的基础知识,这是进行换热器设计的必备知识。
5. 《制冷与空调装置中的换热器》(Heat Exchangers for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Alberto Lamberti- 这本书专注于制冷和空调领域的换热器应用,讨论了相关的设计和优化问题。
6. 《换热器分析与设计》(Analysis an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s)- N. P. Choudhuri- 本书提供了换热器分析和设计的全面指导,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内容。
7. 《换热器维修与故障排除手册》(Heat Exchanger Mainten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Guide)- David F. Van Gorp- 这本手册专注于换热器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对于保持设备有效运行非常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1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 (1)1.1 设计题目 (2)1.2 操作条件 (2)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1[ (2)2.1 冷却剂出口温度的确定]2[ (2)2.2 流动空间的选择]2,3[ (2)2.3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3[ (3)2.4 设备结构的选择 (3)3 工艺设计计算]4[ (3)3.1计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3)3.2核算压力降 (4)3.3核算总传热系数 (5)4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6)4.1管径初选 (6)4.2 压头He (6)5设计结果汇总表 (6)6设计评述 (7)参考文献: (7)1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1.1 设计题目某制药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需将乙醇液体从 75℃冷却到 45℃,乙醇的流量为W kg/h。
冷却介质采用 21℃的河水。
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降不大于30 kPa,试设计并选择管壳式换热器。
1.2 操作条件(1)乙醇:入口温度75℃出口温度45℃(2)冷却介质:河水入口温度21℃出口温度27℃(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4)定性温度(乙醇60℃,水24℃)下流体物性:密度(Kg/m3)比热容 (KJ/Kg.℃) 粘度(Pa.s) 导热系数(W/m.℃)乙醇765.7 2.7580.601×103-0.1696河水997.2 4.180.923×103-0.6064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1[换热器的选择涉及因素很多,如介质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操作温度与压力、换热器的热负荷、管程与壳程的温差、检修与清理要求等。
具体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对每种特定的传热工况,通过优化选型会得到一种最适合的设备型号;如果将这个型号的设备应用到其他工况,则传热效果可能会改变很大。
因此,针对具体工况选择换热器类型,是很重要和复杂的工作。
对管壳是换热器的设计,应从下方面考虑。
2.1 冷却剂出口温度的确定]2[在水作为冷却剂时,为便于循环操作、提高传热推动力、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一般控制在5℃~10℃左右。
在本次设计中将出口温度设计为27℃。
2.2 流动空间的选择]2,3[确定流动空间的基本原则:(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
(3)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4)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
(5)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6)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
(7)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 (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
(8)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确定河水走管程,乙醇走壳程。
2.3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3[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又不能很长,为提高流体在管内的流速,需将管束分程。
但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动阻力和动力能耗增大,同时使平均传热温差下降,设计时应权衡考虑。
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1、2、4、6四种。
在本次设计选用了管程为2。
当温差校正系数Φt △小于0.8时应采用多壳程。
然而在本次设计中Φt △=0.97,采用了单壳程。
2.4 设备结构的选择根据本次题目的要求应当选用管壳式换热器。
3 工艺设计计算]4[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定性温度(乙醇60℃,水24℃)下流体物性: 密度(Kg/m 3)比热容 (KJ/Kg.℃) 粘度(Pa.s) 导热系数(W/m.℃)乙醇 765.7 2.758 0.601×103- 0.1696河水 997.24.180.923×103-0.60643.1计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1)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Q =)(21T T C W ph h -=20000×2.758×103×(75-45)÷3600=459666.7 W)(12c t t C QW ph -==)(21-271018.436007.4596663⨯⨯⨯=65980.9 Kg/h(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暂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逆流时平均温度差为:1212/t t Int t t m ∆∆∆-∆=∆=6.3427-7521-45n 27-75-21-45=I )()( ℃而:P=11.0217521271112=--=--t T t t R 5212745751221=--=--=t t T T由图4-19查得:t ∆Φ=0.97 则:56.336.3497.0t m =⨯=∆℃ (3)假设K=300W/2m .℃则:S=m t ∆K Q=2m 7.4556.333007.459666=⨯ 由附录中根据S 选择换热器,规格见下表: 壳径/mm 500管长/m 3 公称面积/2m 44.3 管子总数 256管程数 2 管子排列方法 正方形斜转45° 管子尺寸/mm流通面积/2m0.0226实际传热面积:S 0=dL n π=256×3.14×0.019×(3-0.1)=44.292m 若选择该型号的换热器,则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W S Q K 25.30956.3329.447.459666t m 0=⨯=∆=选/(2m .℃)3.2核算压力降(1)管程压力降:p N F t 21i p p p )(∆+∆=∆∑ 其中25.1t ==P N F管程流通面积:m015.00226.02i ==i d m ARe i =)(1312710923.02.99781.0015.03湍流=⨯⨯⨯=-μρi i u d设管壁粗糙度mm 1.0=ε,007.0151.0d ==iε由第一章中e -R λ关系图中查得λ=0.039 则:所以:∑=⨯⨯+=∆Pa 1059925.19812552pi)((2)壳层压力降:S S N F p p p ∑∆+∆=∆)(/2/10 其中15.1=S F 1=S N取h=0.3m 913.031h =-=-=L N B 壳程流通面积为:2000418.0)019.0195.0(3.0)(m d n D h A c =⨯-⨯=-=所以:Pa p 538217.07.765)19(1964.04.02/1=⨯⨯+⨯⨯⨯=∆ 计算表明管程和壳程压力都能满住题设的要求。
3.3核算总传热系数(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α:./(8.383936.613127015.06064.0023.0Pr Re 023.024.08.04.08.0i m W d iii=⨯⨯⨯==λα℃)(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0α: 取换热器列管之中心距mm t 25=则:取95.0)(14.0=wu u 则:64895.024.105861023.01696.036.03155.00=⨯⨯⨯⨯=α (3)污垢热阻:参考附录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2si 00052.0m R =.℃/W 200017.0m R so =.℃/W(4)总传热系数0K :管壁热阻可忽略时,总传热系数为:370158.383919151900052.000017.064811110=⨯+⨯++=+++=ii o i o siso d d d d R R K ααW/(m 2.℃)则有:2.13093700==选K K 由此可得设计选型满足要求。
4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4.1管径初选初取水经济流速 s m u 5.1=由于125mm 不是标准管径,因此确定 mm d l 150= 符合经济流速范围故确定:s m u mm d l /04.1,150==4.2 压头He在水槽液面及压力表处列柏努利方程 取mm 15.0=ε,001.0/=d ε,查图得 局部阻力:底阀1个标准90°弯头3个球心阀1个流入换热器()()91.07.0/15.011222221=-=-=A A ξ流出换热器()()48.07.0/15.015.015.02212=-=-=A A ξ 故 64.2148.091.05.9375.05.8=+++⨯+=∆ξ 换热器压降根据v q 和He 以及IS 型离心泵系列特性曲线可以选择型号为IS100-80-125的离心泵。
5设计结果汇总表(1)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2)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 (4)设计换热器型号及参数:壳径/mm 500 管长/m 3 公称面积/2m 44.3 管子总数 256管程数 2 管子排列方法 正方形斜转45° 管子尺寸/mmΦ19×2流通面积/2m0.0226(5)IS100-80-125的离心泵一台6设计评述换热器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热工设备,对换热器进行科学计算,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是换热器性能的重要保证。
换热器的热工计算是换热器的设计基础,也是换热器结构设计的前提,因此在换热器的设计中,只有经过对换热器结构参数的不断调整,反复计算,才能使换热器的性能更高,设计更加合理。
另外,在换热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介质流速,压力降、膜传热系数、以及面积余量等,并尽量选择标准换热器以减少投资。
还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方可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换热器。
参考文献:[1]于风叶,史红刚,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原则,石油化工设计,2009 26 19~21[2]何潮洪,冯宵,化工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日]尾花英郎着,徐中权译,热交换器手册[M],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7[4]夏清,贾绍义,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