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中应用ACF的驱动IC封装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显示器中应用ACF的驱动IC封装技术
王艳艳;何为;王守绪;周国云;陈浪;林均秀;莫芸绮
【摘要】文章叙述了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与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历史,并强调了驱动IC封装在实现显示器微型化、高分辨率、低成本及高显示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文章还对微细间距COF(Chip on Flex)连接用ACF的材料设计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低温固化ACF可以改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模块的生产效率,降低大型LCD 模块表面的热应力;同时指出COG(Chip on Glass)连接后LCD面板的翘曲变形引起LCD模块漏光事故.ACF焊接温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翘曲变形,避免在应用COG封装大型LCD模块的驱动IC时所产生漏光.
【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
【年(卷),期】2010(000)008
【总页数】4页(P60-62,70)
【关键词】各向异性导电膜;驱动集成电路封装;载带封装;微细间距封装;玻璃板上芯片封装
【作者】王艳艳;何为;王守绪;周国云;陈浪;林均秀;莫芸绮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4;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4;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4;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4;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珠海519060;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珠海519060;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珠海519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1
ACF是在热固性聚合物基体中分散直径为3 μm ~5 μm大小的导电微粒(Ni颗
粒或镀覆金属的聚合物微球)而形成的粘结薄膜。ACF能在加热、加压10 s ~
15 s左右的条件下将上千个30 μm ~200 μm的电极实现机械性能及电性能连接。ACF连接原理如图1所示。过去的20年中,ACF作为一类互联材料已经广泛应
用于平板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驱动IC封装技术中。应用ACF的驱动IC封装在LCD技术向高分辨率、轻薄化及低耗能的发展趋势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分辨率和轻薄小方面。COF或TCP
板与LCD平板的封装,COF或TCP板与电路板的封装及COG中IC芯片与LCD
平板的封装。本文叙述了ACF与驱动IC芯片封装的历史,并强调了驱动IC封装
在实现显示器微型化、高分辨率、低成本及高显示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
1 ACF与驱动IC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努力提出用晶圆切割导电胶带来消除晶圆切割中静电现象。于是,人们简单地将导电填充物填入压敏性胶中来获得晶圆切割导电胶带。然而,当碳黑等导电填充物的量达到40%时,压敏性能就失去了,并且产物也不能
应用于晶圆切割胶带中了。因此,人们不断思考如何在不降低压敏性能的情况下合成导电胶,并将注意力放在低含量导电填充物的粘结剂上。在研究中,人们偶然发现了各向异性导电现象,即只有垂直于胶膜平面的方向具有导电性,其电导率是通过使用较低含量的导电填充材料来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LC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领域。LCD
面板使用ITO膜电极后,电子封装领域普遍使用的焊接技术无法进行驱动IC封装。那时,电子计算机LCD模块的驱动IC封装主要使用合成导电橡胶条,也有使用填充碳纤维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然而,这些各向异性导电材料仅仅适用于间距大于500 μm的连接,而且由于其不透明性,精确加工工艺性能不理想。80年代初,
当LCD技术企图应用于微细间距连接的电子游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时,要求
使用小于200 μm的微细间距连接能力的新型连接材料。几乎同时,人们发现了
前面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现象,并成功使含有Ni颗粒的ACF商品化。这种在80
年代初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的产品与现在的ACF结构几乎相近。
应用ACF的驱动IC封装技术对LCD高分辨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
80年代后期镀覆金属塑料球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ACF的微细间距连接能力。现在COG封装技术已经在使用25 μm ~30 μm微细间距连接能力的双层结构ACF,这种ACF也是应用了在塑料球表面镀覆金属层技术。通过研究低温固化性能的热
固性树脂体系和强粘结性能的基体树脂体系,ACF中粘接剂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
改善。20世纪80年代初,ACF材料技术的发展刚刚起步时,热塑性树脂由于其
加工性能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被用作ACF的粘结剂。但是由于热塑性树脂
的Tg相对较低,且不存在链间交联,因此其制成的ACF在电子产品中应用时可
靠性不高。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快速固化性能和室温下长
寿命的优良热固性树脂体系的ACF。这种先进的热固性基体ACF在1992年用于
笔记本电脑。另外,ACF的热固性粘结性能可以改善裸芯片连接(如COG连接)。1994年,ACF应用在了LCD的中等尺寸(如电子游戏机和视听产品)COG连接中。
2000年后,为了避免连接基材的热损伤和改善LCD模块的生产率,LCD模块生
产在减小连接间距和降低焊接温度方面给予极大关注。下一部分将介绍LCD模块
驱动IC封装的技术现状。
2 TCP(COF)- LCD面板连接的驱动IC封装技术
现在大部分的大于10 in的LCD模块是通过使用ACF的TCP连接技术来进行封装的。随着LCD分辨率的提高,TCP外连接引脚的间距必须要求小于50 μm,然而50 μm间距是TCP外引脚的最小值。为了改善微细间距的连接,2002年后大型LCD模块驱动IC封装引入了COF技术。COF技术通过使用薄铜箔和低CTE基板材料,克服了TCP封装时微细间距的限制。由于COF技术提供了小于50 μm 的微细间距连接,因此使用ACF的COF外引脚连接技术非常有实用价值。另外,COF的厚度远远小于TCP,而且有优良的弯曲性能。COF-LCD连接通过使用填入直径为3 μm的覆金属聚合物微球的ACF,已经实现了40 μm微细间距连接。COF技术用的ACF,要求与COF基材连接时要有很强的粘结力,并且连接时间要短。因为COF表面非常平滑,并含有惰性PI膜,所以ACF在COF板上的粘结强度比在TCP粘结强度低很多。人们开发出了一种COF用强粘结力ACF,这种ACF在基体树脂中引入了功能性基团并有效地降低了内应力。
LCD面板-TCP(COF)连接使用的是传统型环氧树脂基体ACF,连接时间通常为10 s ~ 15 s。现在LCD模块的产量显著增加,需要降低连接时间(例如小于10 s)来提高LCD模块的生产效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利用新的固化系统开发出了一种高反应活性的新型ACF。
由于低温固化ACF完全固化,在高温高湿测试后,其覆金属塑料微球仍然充分变形,连接点仍保持原状。换句话说,由于没有充分固化,传统的环氧树脂基体ACF即使在高温连接条件下也不能在连接点提供充分的变形颗粒。因此,接触电阻在高温高湿测试后明显增加,如图4所示。使用低温固化ACF的驱动IC封装已经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监视器、TV等的大型LCD模块COF-LCD连接领域,这对LCD模块生产效率的改善作出了很大贡献。
3 TCP(COF)-PCB连接的驱动IC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