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

合集下载

地质规范目录

地质规范目录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22)1.1∶250000 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 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22)8.1∶1000000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22)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22)11.1∶50000 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22)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 (GB/T13687-92)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希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黏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0227-2022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 年颁布实施) 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31.1∶50000 和1∶200000 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2.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界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行业标准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1993)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1993)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1993)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界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4-1994)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wei)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地球物理勘查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4499-1993)2.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22)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0004-1991)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5.1:500000 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22) 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1994)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11.1:500000 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22) 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16.时间域激发激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17.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18.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19.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173-1997)20.井中激发激化法技术规程(DZ/T0204-1999)21.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22)22.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1993)2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地球化学勘查1.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GB/T14839-1993)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200000)(GB/T14496-1993)1.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75-1993)2.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9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22)4.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48-2022)5.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6.汞蒸汽测量规范(DZ0003-1991)遥感技术方法1.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14950-1994)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1995)3.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1986)4.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1.卫星遥感图象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1994)2.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1995)3.区域环境界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90-1997)4.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151-1999)5.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1997)- 199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

钱学溥: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2011-12-07 | 作者:钱学溥| 来源: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

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

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

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

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

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

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

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在地质数字化制图中SECTION的应用

在地质数字化制图中SECTION的应用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5月上178在地质数字化制图中SECTION 的应用张倩影(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4)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地质制图方面的需求,专业人员在原有Mapgis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形成了SECTION软件。

在现代地质数字化制图,利用SECTION软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制图精度、去除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提升制图效率、减少人员消耗,能够大大提升制图效率。

本文主要阐述在地质数字化制图中SECTION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够对相关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SECTION;数字化制图;地质;应用中图分类号:P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178-3Application Of Section In Digital Geological MappingZHANG Qian-ying(Tianshui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Tianshui 741024,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geological mapping, professionals have developed the SECTION software based on the original Mapgis software. In modern digital geological mapping, the use of SECTION software can further improve mapping accuracy, remove unnecessary links, improve mapping efficiency, reduce personnel consumption, and greatly improve mapp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ECTION in geological digital mapping,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relevant professionals.Keywords: SECTION; Digital mapping; Geology;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张倩影,女,生于1990年,汉族,陕西永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方面室内作图。

地质报告封面颜色

地质报告封面颜色

地质报告封面颜色一、引言地质报告是地质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对某一地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的文件。

而地质报告封面的设计则是整个报告的门面,它不仅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还能够传达报告的内容和特点。

因此,选择合适的封面颜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地质报告封面颜色进行讨论,探究其选择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二、地质报告封面颜色的选择原则 1.与地质特征相匹配地质报告的封面颜色应该能够与报告所涵盖的地质特征相匹配。

例如,如果地质报告主要涉及火山地质,那么可以选择红色或黑色的封面颜色,以突出火山喷发的独特特征。

2.体现专业性地质报告是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文献,封面颜色应该能够体现其专业性。

一般来说,较为稳重和严肃的颜色,如蓝色或灰色,更能够表达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3.凸显重要性封面颜色应该能够凸显地质报告的重要性。

可以选择较为鲜明和吸引人的颜色,如橙色或黄色,使封面在众多报告中更加突出,吸引读者的注意。

三、地质报告封面颜色的影响因素 1.文化因素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颜色象征含义,地质报告封面颜色的选择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可能更适合用于庆祝特殊事件的地质报告封面。

2.读者群体地质报告的读者群体也是封面颜色选择的重要因素。

如果报告是面向专业地质学者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那么可以选择较为低调和沉稳的颜色;而如果报告是面向大众读者,那么可以选择更加鲜明和吸引人的颜色。

3.品牌形象地质报告可能代表某个研究机构或者公司,因此封面颜色的选择也应该与品牌形象相一致。

如果报告代表的是一家环境科学研究机构,那么可以选择绿色或者蓝色,以突出环境保护的形象。

四、地质报告封面颜色的实际案例在实际应用中,地质报告封面颜色的选择因不同情况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案例:1.火山地质报告火山地质报告可以选择红色或黑色作为封面颜色,以突出火山的喷发特征,并体现其危险性和独特性。

2.岩石分类报告岩石分类报告可以选择灰色或棕色作为封面颜色,以表达其专业性和稳重性,并与地质研究的主题相呼应。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其和日格(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Qihirag.lee(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 China)摘要:1.我国的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是1986年开始起草制定,于1989年发布实施的,它对我国地质图件的编绘制印出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该项国家标准迄今经历了多次修订。

2.1999年的区域地质图图例修订版,为国家基础地质系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全国专题性地质图件编辑和出版,尤其目前在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中广泛推广的“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填图系统”),是野外填图、地质编图、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数字图例标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信息化标准支撑作用。

3.2009年的本次图例修订,是根据国家数字地质调查现代化、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体系建设、地质信息数据处理与服务、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等建设的广泛需求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工作,主要特点在更加适用于地质信息化技术要求,按点、线、面花纹图例内容,代号、符号图例等类型做了重新编排,总计图例4467余个,其中较之《89图例》新增2165个图例,比《99图例》增加968个;每个图例做到代码与地质属性的唯一性。

4.国外图例技术对比: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部门同类标准对比,我国新修订图例充分考虑了在区域宏观性地质编图使用和野外露头尺度地质调查编图上使用,仅岩石花纹图例多达908个,技术上、数量上远远优于它们。

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图例仅有637个符号和地质代号,并没有涉及更广泛细致的图例及符号、代号分类,显得远不及我国当今图例标准。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的标准,是面向信息技术人员数字制图标准,与我国现在的图例标准面向野外地质与数字填图、数字制图应用广度难于可比。

关键词:区域地质图图例标准作者简介:其和日格(1948-),男,研究员,从事国家区域地质、地质信息与技术业务管理,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

地图艺术设计-地图色彩

地图艺术设计-地图色彩

h
7
2、色彩的运用提高了地图内容的科学性。
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加强地图各要素 的分类、分级概念。
[例] 我国普通地图上规定: 水系以蓝色为基本色; 地貌以棕色为基本色; 植被以绿色为基本色; 其它人为环境要素以黑色为基本色。
h
8
重点旅游城市 滨海旅游度假 体育运动 国际会议
旅游城市 风景 观光 民族 风情 科学 考察
绘画中色彩或再现客观对象或反映某 种气氛,传达某种感情,甚至没有具体对 象。所以绘画中色彩的含义更“模糊”,也 不必清楚。
而地图色彩则要求明确,一般色域都 有其特定的含义,其所指是确定的,各色 要有足够的差别,不能模棱两可。
h
19
4、地图色彩意义的明确性
地图的色彩主要不仅仅不是为了美 观,不象绘画那样可以是造成某种色彩 的意境,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地图具体 内容,提高内容信息的表达能力。也就 是说地图上绝大多数颜色作为符号都被 赋予了具体意义。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地图
上就已经使用了简单的色彩。
h
5
现代地图上使用色彩基于两个原因:
1. 地图载负量的大量增加,使运用色彩 这种视觉因素来表现复杂的内容要素已成 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2. 作为视觉感受对象的地图,本身也应 该适应人的视觉对色彩的客观要求。
h
6
一、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1、色彩的运用简化了图形符号系统。
渐变的色彩系列是反映数量等级感的 重要手段 。
h
15
1∶ 7 000 000




大 水
江 源
河 林
谷干 生态
热 -半 干 热 热 植 、 区 ; 滇 南 湿 热 -半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钻孔柱状图”也可为“地质剖面图”。 ! " # " $ 图册须绘统一图例图头,置于图册的第一页。 ! " % 图式整饰
主要包括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框、接图表、密级、图例、技术说明、责任表 等九项图外要素的整饰(见 # $ % $ & ’ # $ % $ #)。
本图式中所标注的间距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 " % " $ 责任表与管理图签
质构造单元名称
(" 工作区域很大与
) " 用“ + + , + + ” 测区 名 称 一 致 时 两
表 示 工 作 地 区 时, 者合
其前后两个地区名 )" 重要标题地物名
称的等级要相同

* " 位 置 图 类、推 断
成 果 图 类,必 要 时
代之 以 物 探 方 法 大
类名称
’ " 物 探 方 法、参 数 ’ " 参 数 图 类 的 图
名称
的基本坐标系统
(" 参数名称能表明 (" 位置图类和推
方 法 时,只 写 参 数 断成果图类的图名
名称
可直接写出
) " 综合性图件名称,
可 写 出 物 探、化 探
方法大类名称
注记方式
汉字
汉字
汉字或符号、代号
汉字
! " # " $ 图名示俐
· ()-& ·
表!
注:")本表仅列出主要根据需要采用国际分幅或自由分幅。 此类图的图外要素安排格式原则上与国际分幅或方里分幅时相同。但视其幅面情况
允许其部分要素的位置有以下改动: 上节图中 * 置于 # 正下方;根据图面结构,当有空白处时,除 ,、-、. 保持原位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什么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什么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什么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扩展资料
分层设色以地貌等高线为依据,应用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变换、按不同高程带的自然象征色设色,来表现地貌形态和高度分布的特征,这是中小比例尺一览性地图常用的表现形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基本概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几种地图中最常见的一种。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1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1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地质界线:描绘地质界线要粗 细一致,弯曲自然,还需处理好 地层的新老关系,先绘新地层地 质界线,后绘老的,由新到老逐 次绘出。地质界线与河流符号平 行重合时,可省略地质界线重合 部分。地质界线不能穿越双线河、 水库、湖塘等水域。
地质代号:一般应在相应地层 范围内水平排列。地质代号要排 列紧凑,大小适宜。如地质体较 小,图上宽度排列不下时,可用 引线将符号引至周围空白处。引 线一般不宜超过5.0毫米,并尽量 避免穿越几个地质体。
a、图例是地质图件的附属部分,是读 图的工具。
b、图例要完备,内容要齐全。 c、图例中的符号、颜色、花纹须与图 内所代表的内容完全一致。 d、一套图件同一地层或同一地质体所 选用的颜色、符号、代号和字体要完全一 致。 e、常用的地形要素图例可以不表示
图例一般上下排列次序为: 地层系统(自新至老),侵入
3、涉密问题: 关于涉密大家可掌握三点:
第一点看有没有直角坐标;第二 点看比例尺;第三点看面积。
比例尺是1:50万、1:25万、 1:20万、1:1万、1:5千、1:2千面 积大于等于6平方公里的均为秘密 级(0218)。
比例尺是1:10万、1:5万、 1:2.5万的均为机密级(0211)。
地质报告中特别是附表中涉及 到国家(Ⅰ—Ⅳ)级控制点的均 视为机密(0205)。
(三)、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 1:100~1:500,根据各矿种要求 和矿区复杂程度确定。若钻孔中 某一岩性段过大时,可采用压缩 法绘图,在岩性花纹中用两条断 开线表示缩减,两线宽2mm。
(四)、实际材料图 一般在同比例尺简化地质图基
础上编制,所有的地质,水文地 质观察路线、观察点及编号均要 表示。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 二〇一一年〇七月

地类标准颜色

地类标准颜色

地类标准颜色
地类标准颜色是指表示不同地物类型(如水体、植被、建筑等)的特定颜色,以便进行地物分类和图像分析。

地类标准颜色通常在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理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辅助地物识别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类标准颜色:
1. 水体:通常表示为蓝色或青色,以区分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

2. 植被:通常表示为绿色,以区分森林、草地、农田等植被类型。

3. 建筑:通常表示为灰色或棕色,用于识别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等。

4. 裸地/未覆盖地表:通常表示为褐色或灰色,用于表示没有植被覆盖的裸地。

5. 人造结构:通常表示为灰色或颜色较浅的色调,用于表示人造设施如建筑、道路、车辆等。

6. 云层:通常表示为白色或灰色,用于识别遥感图像中的云层。

需要注意的是,地类标准颜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研究、地区和应用而有所差异。

此外,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高分辨率图像的应用,地类分类也越来越倾向于基于更复杂的算法和方法,而不仅仅依赖于颜色信息。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可将多点结果的曲线装订成曲线册。 ! " #! 推断剖面图 ’%-,**,& ",).’#%
含有解释推断过程和成果,以及验证工程手段内容的剖面图。 包括剖面图大部分内容,还应主要突出与解释有关的内容。 ! " #% 推断平面图 ’%-,**,& /01 含有解释推断成果和工作建议的平面图。 主要突出与解释推断有关的内容。 ! " #& 推断立体图 ’%-,**,& "10), &’0(*0/ 含有解 释 推 断 成 果、 验 证 工 程、 有 关 地 质 内 容 及 高 程 坐 标 的 三 视 ( 正、 侧、 俯 ) 图。 内容包括:坐标网,推断的地质体,与成矿有关的构造;验证工程及位置、编号 等。 ! " #’ 物探图图式 -#*/0. #- (,#123"’)04 ,514#*0.’#% /01 指物探图的编制格式,各种符号及其注记的编排规格。 内容包括:图上各种符号的式样、尺寸和颜色,注记字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以及 图的整饰和有关说明。 ! " #( 物探图图例 4,(,%& #- (,#123"’)04 ,514#*0.’#% /01 指物探图上所用各种符号的举例说明。 内容包括: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颜色、线条和物探参数比例尺,以及它们的名 称、含义。
· =;&l技术条件;主要解释与说明。 ! " #$ 测深曲线图 "#$%&’%( )$*+,"
是专门表示各种测深方法(如电测深、偶极测深、频率测深、瞬变测深、激电测 深、大地电磁测深等)观测结果的图件。一般以视电阻率(激电测深以极化率或充电率 等)为纵坐标,随方法不同以电极距(或线圈距、频率、时间)为横坐标绘在坐标(含 对数坐标)纸上,以表示某点随横坐标变化时地下相应点的视电阻率的变化。

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

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

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

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

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

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

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

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

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必须通过区内的水文地质孔、管井和泉水。

geomap绘图颜色标准

geomap绘图颜色标准

渗透率图
包括渗透率等厚线、标注、分层着色:
渗透率 渗透率线型符号
等值线0~0.1mD 等值线0.1~0.3mD
符 号 0
RGB 85 0
255 255 255 152 251 152 255 255 0 255 220 23 255 173 91
面色
等值线0.3~0.5mD 等值线0.5~0.7mD 等值线>0.7mD
成岩相分层着色:
魏碑体,大小8×8mm 魏碑体,大小 ,根据剖面形状,位置可在图上、居中、偏左或偏右。附图号同图名在 8×8mm,根据剖面形状,位置可在图上、居中、偏左或偏右。附图号同图名 图 名 同一行,图名前空两字加附图号,附图号字体宋体,大小 同一行,图名前空两字加附图号,附图号字体宋体,大小 6×6mm。 6×6mm。 单线比例尺,线宽 单线比例尺,线宽 0.4mm,长在40 mm 0.4mm 左右,注记字体等线体,大小 ,长在40 mm左右,注记字体等线体,大小 2.5 mm,标注比例尺名 2.5 mm,标注比例尺 比 例 尺 比 例 尺 称:横比例尺 4字,为宋体,大小 称:横比例尺4字,为宋体,大小 2.5×2.5mm。 2.5×2.5mm。 包括油藏剖面标注、解释结论,连层着色: 5×5mm 5×5mm 井 名 字体为等线体,字体大小 井 名 字体为等线体,字体大小 解释结论 RGB2.5mm 符号 颜色 ,井深刻度线长 0.5mm 1.5mm ,井深刻度线长 ,线宽0.2mm 1.5mm ,注记字体宋体,大小 ,线宽0.2mm,注记字体宋体,大小 2.5mm 井 柱 子 线宽0.5mm 井 柱 子 线宽 名 层 油 符号宽度 4mm 层 符号宽度 大红 4mm 符号宽度 大红 4mm 大红 大红 255 0 0 255 0 0 255 0 0 255 0 0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做剖面图时应注意:
一般标尺要注单位(m);x、
y坐标要注全;表格中的各项单位 要注全;用色在整套图中要一致。
(三)、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 1:100~1:500,根据各矿种要求 和矿区复杂程度确定。若钻孔中 某一岩性段过大时,可采用压缩 法绘图,在岩性花纹中用两条断 开线表示缩减,两线宽2mm。
c、应正确反映该区的地质特征。 d、必须附有1-3条垂直区域构造 走向的地质剖面图。 e、应附综合地层柱状图(无地层 出露或仅有第四系出露可省略),比 例尺以能表达地层结构的基本特征为 原则。综合柱状图放置于图的左图廓 外。
(二)、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a、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是反映矿床 (体)地质特征的基本图件,亦可用 作储量计算,是垂直断面法计算储量 的主要图件。当矿体地质情况不太复 杂时二者可以合并。 b、比例尺一般略大或相同于储量 计算平面图。 c、一般在剖面下方要相应绘出剖 面线平面位置图
地质代号:一般应在相应地层 范围内水平排列。地质代号要排 列紧凑,大小适宜。如地质体较 小,图上宽度排列不下时,可用 引线将符号引至周围空白处。引 线一般不宜超过5.0毫米,并尽量 避免穿越几个地质体。
地质图用色:要严格按照地质 图用色标准(国家标准)和山东 省区域地质图计算机制图技术标 准。不论是地质图还是储量图中 的用色,《编制指南》中都有了 明确的规定,请大家在作图中认 真遵守。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大 纲
一、制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负责资料汇交人员对图件的 验收
一、制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整饰:包括图廓间、图廓 外和图面整饰。通常图件图廓有 内图廓和外图廓。内图廓是图幅 的实际范围线,用细实线0.1mm, 外图廓是图幅的外围线,用粗实 线0.3-0.5mm,主要起装饰作用。 经纬度注记、分度带、方里网注 记和境界端注记等要素放在内外 图廓之间。

地图配色方法与策略

地图配色方法与策略

地图配色方法与策略1引言色彩搭配无时无刻不都在影响着我们对物品的感知和评价。

超市货架上商品的包装盒,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等,往往人们第一眼关注到的是物品整体呈现的色彩效果,其后才是具体的设计细节。

一幅优质的地图,除了文字描述、符号布局合理外,地图的幅面色彩和地图上各地物的色彩搭配也应符合地图的应用特色。

合理的地图配色可以简化地图符号系统,如同一种线型,蓝色表示河流,棕色为等高线;地图色彩可以改善地图的视觉效果,使地图更容易判读。

2颜色的基本知识2.1颜色构成三要素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颜色都可用3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Hue):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色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发射的各波长对人眼产生的感觉,由色光的主波长决定。

色相最基本的代表色是红R、黄Y、绿G、青B、紫P五种。

此五种颜色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有明确的特征,色相的心理反应特征是暖色或冷色。

色相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色相环表示。

明度(Lighteness):也称为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明暗程度变化的特征值;通过比较各种颜色的明度,颜色就有了明这和深暗之分。

人眼感觉到的颜色明暗程度,与光的反射率项对应,最亮为白色,最暗为黑色,把黑白两色中间的灰色按明度等级间隔序列组合成明度10个等级0-10.光线的强弱影响人们的情感,明亮的物理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大,暗淡的物体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小。

饱和度(Chroma):也称为彩度,是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浓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鲜艳与阴晦之别。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用这三者建立标度,我们就能用数字来测量颜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前提:你要有正确的、与之对应的系统库1、首先要看懂8.1表这个表是确定花纹的颜色,最后一列的角度不用去管它,是印刷是用的。

横向的表头是颜色浓度,纵向表头是颜色类型,中间的编号是MAPGIS中色谱编号。

你若还是不大明白,不要紧,一会解释实际应用时会详细说。

花纹颜色MAPGIS编号2、8.2表—8.8表这是具体的颜色。

黑色的编号是顺序号,不用理他,蓝色的编号是MAPGIS中的颜色编号。

8.2—8.6表都是一个大块的格子和3个小块的格子组成。

大格子中的颜色是由3个小格子中的颜色组合而成,在MAPGIS中使用时不必管它是怎么构成的。

单色的只需输入颜色编号(蓝色数字)就可以了。

花纹编号花纹颜色,“/”前面的是颜色浓度,后面的是色号,去8.1表中寻找对应的MAPGIS颜色编号MAPGIS颜色编号但带花纹的除了要输入底色的编号(同上),还要输入花纹编号、花纹大小和花纹颜色。

花纹编号:看小格子中的花纹,上部带括号的就是花纹编号。

花纹大小:看“8.9网纹”这一节,每个花纹都有规定的大小,高宽一样。

花纹颜色:看小格子中的花纹部分,下部,如果写成30/5的样子,其中5是色号,30是颜色浓度,去8.1表中看色号5和颜色浓度30%对应的MAPGIS色谱编号,可以看到是553,这个553号就是这个花纹的颜色。

如果花纹的下部只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色号,其颜色浓度为100%,同样在8.1表中找到颜色编号。

花纹大小,每种花纹都有指定的高宽8.7表—8.8表,输入蓝色数字的颜色编号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花纹编号为32、34、36、38、40号的是漏空花纹,花纹颜色为9号色(即白色)。

浅析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苏旺指导老师:汪小飞,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本文分析了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和他们各自的造景特色和主要适用在什么场合。

探讨了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二者包括的造景形式以及他们在造园体系、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

介绍了它们在各个国家、地域的各有特色。

最后我们应该适宜运用各种造景形式。

关键字:规则式植物造景,自然式植物造景Analysis of rule-plant landscaping andnature plant landscapeSu WangDirector:Wang Xiaofei(College of Life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245041,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ules scene building with plants and nature plant landscape, and their landscape and mainly used on occasion.Discusses rules for scene building with plants and nature plant landscape landscape including the two forms as well as their gardening system, on the 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points.Describes them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geographical features.Finally we should beappropriate to use various landscape forms. Keyword:Rules-plant landscaping, nature plant landscape1.树木配置的形式按照树木的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依其姿态、色彩、干形进行平面和立面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态的有机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树木景观。

树木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

2.规则式植物造景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把树木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具有一定的株行距或角度,整齐、严谨、庄重,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体现一种严整大气的人工艺术美,视觉冲击力较强,但有时也显得压抑和呆板。

2.1规则式植物造景适用的场合规则式植物造景常用于规则式园林和需要庄重的场合,如寺庙、陵墓、广场、道路、入口以及大型建筑周围等。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主要是规则式的,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以及鸟兽形态,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统一。

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文艺复兴时法国园林等植物景观都是规则式的。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受到唯理思想的影响,采用完全规则式的配置方式,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植物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均衡布置,植物在种类、株数、体量、大小、高矮选择上都与中轴线呈对称布置;草坪和花圃,被分割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板块,甚至树木本身也被修剪成规则式的,如凡尔赛宫成排树木沿中轴线规则排布,密植的树木修剪成的树墙,给人以有序整齐视觉感受。

古罗马园林很重视植物造型的运用, 有专门的园丁从事这项工作。

造型初期只是将一些萌芽力强、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修剪成篱, 以后日益发展, 将植物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文字、图案, 甚至一些复杂的牧人或动物的形象。

常用的植物为黄杨、紫杉和柏树。

又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及法国18 世纪园林中都有大量的规整式植物造型。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给人以雄伟气魄之感。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兴盛迷园的建造。

例如, 罗马园林中的迷园内有图案复杂的小径,有的用大理石铺路, 有的用草皮铺路, 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 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 成为园中娱乐的一个地方。

2.2对植和列植的理解规则式包括对植和列植。

在规则式种植中,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无论在道路两旁、公园或建筑入口都是经常运用的。

这种规则对称种植的树种,树冠比较整齐,种植的位置既不要妨碍交通,又要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对植常采用树形整齐优美、生长较慢的树种,以常绿树为主。

常用的有松柏类、南洋杉、云杉、冷杉、大王椰子、苏铁、桂花、玉兰、碧桃、银杏、腊梅、龙爪槐等,或者整形的大叶黄杨、石楠、海桐等。

例如,公园门口对植两棵体量相当的树木,可以对园门及其周围的景物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桥头两旁的对植则能桥梁构图上的稳定感。

对植也常用于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或景点两边,这时选用的对植树种在姿态、体量、色彩上要与景点的思想主题相吻合,既要发挥其衬托作用,又不能喧宾夺主。

列植是将乔木、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栽种,形成整齐、单一、气势大的景观。

它在规则式园林中运用较多,如道路、广场、工矿区、居住区、建筑物前的基础栽植等,常以行道树、绿篱、林带或水边列植形式出现在绿地中。

列植树木要保持两侧的对称性,平面上要求株距相等,立面上树木的冠径、胸径、高矮则要大体一致。

当然这种对称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对称,如株行距不一定绝对相等,可以有规律的变化。

列植树木形成片林,可作背景或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通往景点的园路可用列植的方式引导游人视线。

3. 自然式植物造景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植物景观呈现出自然形态,无明显的轴线关系,各种植物的配置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模式。

树木种植无固定的株行距和排列方式,形态大小不一,自然、灵活,富于变化,体现柔和、舒适、亲近的空间艺术效果。

适用于自然式园林、风景区和普通的庭院,如大型公园和风景区常见的疏林草地就属于自然式配置。

中国式庭院、日本式茶庭以及富有田园风趣的英国式庭院亦多采用自然式配置。

3.1孤植、丛植、群植的理解自然式包括孤植、丛植、群植等。

树木的单位栽植称为孤植,孤植树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与园林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庇荫树。

这类树要求冠大荫浓,寿命长,第二种的孤植树是单纯作艺术构图中的孤赏树应用。

要求体型端庄或姿态优美。

开花繁茂,色泽鲜艳。

丛植是指一株以上至十余株的树木,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

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

一般丛植最多可由15株大小不等的几种乔木和灌木。

在自然式园林中,丛植是最常用的配置方法之一,可用于桥、亭、台、榭的点缀和陪衬,也可专设于路旁、水边、挺远、草坪活广场的一侧,一丰富景观色彩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

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3.2孤植孤植是中国古典园林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色、香、姿的特点, 并常作为庭院观赏的主题。

如苏州拙政园“玉兰堂”的白玉兰, 网师园“小山丛桂轩”西侧的槭树等。

西方古典园林的孤植,最典型的要数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它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

在西方, 孤植多为高大的乔木, 常有一木成林的气势。

例如英国斯陀园中孤植的大橡树。

丛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植之成林,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 以体现群体美, 常作为主景;二是用数种花木成丛栽植, 常作为观赏的主题。

如怡园听松涛处植松, 苍翠挺拔;留园西部植鸡爪械, 秋日红叶斑斓;沧浪亭山边的箬竹满坡, 苍翠欲滴;远香堂南的广玉兰, 浓萌匝地等。

西方古典园林的丛植多用于乔木、灌木的结合。

丛植的林地边缘也呈不规则的形式。

3.3丛植丛植除用于近景和中景外, 还常常起隔景、障景的作用, 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与变化。

同时也常常将不宜入画的地面或建筑用灌木丛遮掩起来。

例如英国邱园中片植的乔木和互相搭配的姿态、颜色各异的灌木丛等。

自然式植物造景运用的比较好的是中国和日本。

他们讲究的都是本于自然,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含。

只有这样,自然式植物造景才能不仅仅是形态上的自然,连神态都显的自然。

日本式,植物在这类庭园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常青灌木和树木可以构成设计的主骨架。

不要选用大叶灌木。

相反,应选用小叶植物和不对称的树木。

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

中国的自然式植物造景,如在个园中春梅翠竹,配以笋石,寓意春景,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太湖石构成夏景,秋栽枫树,配以黄石构成秋景,冬植腊梅、南天竹配以雪石构成冬景。

从而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季变化的景观序列。

4.总结自然式植物造景和规则式植物造景各有特色,自然式的,灵动、优雅、自然、亲近;规则式的,雄伟、严谨、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