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访的律师讲座课件
信访工作的基本知识课件
![信访工作的基本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1cf4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f.png)
信息反馈
及时向来访人员反馈会见结果和后续处理情 况。
网上信访
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的网上信访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投诉、建议等功能。
信息审核
对网上信访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处理回复
对网上信访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及时给予回复。
数据统计
对网上信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信访信息汇总与分析
数据收集
收集各类信访数据,包括来信、来访、网上 信访等信息。
报告撰写
撰写信访工作报告,反映信访工作的总体情 况和问题。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访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 中的规律和问题。
信息公开
将重要的信访信息进行公开,增强透明度。
信访工作督查督办
督查督办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督查督办制度,明确督查督办的 内容、方式和程序。
理解意图
不要只关注表面信息,要深入理解对方的真 实意图和需求。
避免偏见
尽量客观地听取对方的意见,不受个人偏见 或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
情绪管理
保持冷静
在面对压力、冲突或负面情绪时,保持冷静和理 智,避免情绪失控。
积极应对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应对 ,不轻易放弃或抱怨。
ABCD
自我调节
来访接待案例
总结词
来访接待是信访工作的窗口,需要热情、耐 心、细致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
详细描述
某市信访局收到了一批农民工集体来访,反 映工资拖欠问题。信访工作人员耐心听取他 们的诉求,详细了解情况,并积极协调相关 部门解决。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最终帮助
农民工们拿到了工资。
信访工作的基本知识 ppt课件
![信访工作的基本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ace49afab069dc51220127.png)
ppt课件
23
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有权受理以下 信访事项
• ①对本级、下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提出的建
设性建议;
• ②信访事项的处理需要本级人民政府协调的;
• ③要求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不适当的措施、指
示和下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措施、决定;
• ④对本级对下级信访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不满的; • ⑤其他需要由本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的事项。
ppt课件
16
信访事项提出的形式
•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
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
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书面形式
书 信
ppt课件
电子邮件
传真
17
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ppt课件
31
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情形
•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 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 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 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ppt课件
32
信访复查的程序
作出
审查 复查
• 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
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查询 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
ppt课件
14
信访人的法律责任
• 信访人的法律责任是指信访人违反我国《信访条例》规定,扰乱信
访工作秩序,诬告陷害他人而应负的法律责任。具体来说,对于信 访人的违法责任,即违反、《信访条例》中相关规定的,有关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经劝阻、批 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 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 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访化解培训课件
![信访化解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2f51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1.png)
信访化解培训课件信访化解培训课件近年来,我国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信访问题也随之增多。
为了更好地化解信访纠纷,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信访化解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信访化解的背景、培训课件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访化解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更加关注。
同时,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多,信访问题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信访问题的存在,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信访问题,信访化解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二、培训课件的内容信访化解培训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信访问题的背景和特点:介绍信访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使学员对信访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信访化解的原则和方法:介绍信访化解的原则和方法,如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协商解决等,使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3. 信访化解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不同类型的信访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化解,培养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访化解的技巧和策略:介绍信访化解中常用的技巧和策略,如沟通技巧、协商策略等,帮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信访问题。
5. 信访化解的案例分享:邀请一些成功化解信访问题的经验丰富的人士,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培训课件的效果信访化解培训课件的实施对于化解信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培训课件能够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信访问题。
其次,培训课件能够提供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信访工作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信访问题。
最后,培训课件还能够增强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访化解工作中。
然而,培训课件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培训课件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员。
其次,培训课件的实施需要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提高学习效果。
《信访代理工作培训》课件
![《信访代理工作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ad1f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8.png)
当事人通过信访代理工作获得 了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案,维护 了自身权益。
难点与应对策略
1 复杂案件
面对复杂案件,信访代理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情绪化当事人
处理情绪化当事人需要冷静和耐心,建立信任关系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3 政策变动
随着政策的变化,信访代理工作者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确保为当事人提供正 确的法律援助。
前景与发展潜力
1
人民生活改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访代理工
法律服务市场
2
作将有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法律服务市场正不断扩大,信访代理工
作将成为重要的法律服务领域。
3
专业化与规范化
信访代理工作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和规范 化的方向发展,将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技巧和方法
倾听和沟通
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倾 听能力,确保准确理解他们的 需求和问题。
法律知识
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 援助和建议。
案件分析
分析案件相关法律和政策,为 当事人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公共事务管理 土地管理 劳动争议
当事人通过信访代理工作解决 了一起涉及公共事务管理的纠 纷。
《信访代理工作培训》 PPT课件
了解五级政府和社会矛盾,探讨信访代理工作的定义和意义。
基本原则
客观中立
信访代理工作应坚持客观中 立的原则,为当事人提供公 正的帮助和咨询。
保密性
信访代理工作需要保护当事 人的隐私和权益,确保他们 的信息不被泄露。
新常态下依法做好信访实务工作课件
![新常态下依法做好信访实务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0071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1.png)
《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 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 规定了信访事项的受理范围、程序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规定了行政诉讼的程序和要求,涉 及行政机关的信访工作。
03
信访工作实践与案 例
对处理完毕的信访事项进行归档立卷,保 存档案资料。
分类处理
根据信访事项的性质和管辖权限,按照属 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信访事项转 送有关部门或单位处理。
答复反馈
对信访事项进行答复或反馈,及时告知信 访人处理结果。
调查核实
对转送的信访事项进行调查核实,了解情 况,收集证据,提出处理意见。
信访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未来信访工作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化解矛盾,加强源头
治理,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03
信访工作将更加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
力解决群众问题。
加强信访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加强信访工作的理论研究,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信访工
作模式。
加强信访工作的实践探索, 总结各地成功的经验,推广
优秀案例。
加强信访工作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和 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1
落实责任制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各 部门在信访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 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02
03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干 部的素质和能力,为信访工作提供人 才保障。
05
总结与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对信访工作的总结与评价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反映
信访知识培训教育培训PPT
![信访知识培训教育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e5cb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d.png)
政治意义上的执政党治理术
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社会控制手段—政权合法化的手段以及实现社 会有效治理的工具” 。
信访的性质ຫໍສະໝຸດ 信访与民众的关系通过民众的信访可以彰显人民当家作 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 众等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意识形态, 并通过信访事项的解决以取得人民的支 持从而使政权合法化。
LOGO
学思悟践促提升
信访知识培训
信访的性质、起源及功能分析
从信访的定义、性质,信访的国内背景、国外起源,信访的功能等方面, 来系统阐述信访的相关知识。
主讲:xxx
××××年××月××日
01 信访的性质 02 信访制度的起源 03 信访制度的功能
01
信访的性质
信访的字面意义/定义/性质
信访的性质
信访与基层官僚的关系
民众通过信访所反映的信息,可以有效 克服科层制官僚体制的治理局限,使党 和国家能够不受基层官僚过滤和裁剪地 获取基层社会信息, 从而有针对性地加 强对基层官僚的控制,反对官僚主义, 并时刻了解和把握基层社会的可能治理 危机及大致运行状况,从而有效地实现 对全社会的治理。
02
信访的起源
将敌对情绪发泄到该发泄的对象上; 把敌对行为指向替代目标; 没有对象的直接表现,如酗酒和狂呼乱叫等行为。 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社会安全阀的存在提供了 一种将敌对情绪引导到替代目标身上的机制,既有助于社会不 良情绪的发泄和缓解,又有效阻止了该情绪对社会的破坏性作 用。
社会安全阀功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的深刻变 化,当代中国社会进入到各种社会冲突、矛盾高发期,如果不能 通过合适的方式得以发泄,其积累之后的力量可能对社会构成 巨大的破坏和冲击。
《信访工作讲座提纲》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信访工作讲座提纲》PPT课件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7c3a920c22590102029dcb.png)
对策
(五)完善和规范非正常上访处置机制。1、要把 解决非访问题的关键点放在提高认识和转变作风上; 2、要把主攻点放在清理信访积案上;3、要把落脚 点放在源头治理上;4、要把侧重点放在依法处置上。
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一)群体性事件发展的态势。1、数量在上升;2、 严重性在上升;3、影响力在上升;4、维稳的成本 在大幅度上升。
信访形势
(三)特点和规律:1、主体多元化;2、活动组织化;3、 时机重点化;4、行为激烈化;5、诉求多样化;6、频繁越 级上访;7、重复多向上访;8、老户无理上访;9、瞄准领 导上访;10、片面迷信上访。
(四)当前我市的信访形势 1、一些陈年的信访积案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矛盾问题仍
在不断发生。
2、因法规、政策等原因制约了一些问题的解决。 3、非正常访异常激烈。
信访问题的成因
从宏观上看:1、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所致;2、历 史包袱沉重,体制建设滞后;3、改革成本不足, 社会保障不到位;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健 全。
从直接原因看 :1、经济发展滞后与社会群体间 的利益冲突是信访问题多发的直接原因 ;2、企 业在改制过程中企业改革成本不到位 ;3、在城 镇建设、拆迁等工作中,补偿和安置不合理 ;4、 历史原因 ;5、涉法涉诉问题。
(二)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深层原因。1、时代的大 背景;2、利益分配关系明显失衡;3、一些部门与 民争利;4、腐败和权利被滥用,导致公众对政府的 不信任;5、处置不当。
(三)处置应对。1、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增 强公众的信心;2、要高度重视民生;3、建立畅通 的反映渠道;4、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谢谢!
待场所提出,并且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5、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 6、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信访工作》课件
![《信访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5f85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3.png)
02 信访工作的流程与规范
信访渠道与方式
01
02
03
传统信访渠道
包括来信、来访、电话、 传真等。
网上信访
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网 上投诉、建议、咨询等功 能。
信访代理
通过信访代理机构或个人 ,协助群众反映诉求。
信访受理与处理
受理范围
明确信访受理的范围和条件,确保信访事项得 到合理处理。
处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处理流程,包括登记、分类、转送 、办理、回复等环节。
详细描述
信访工作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渠道。通过信访工 作,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信访工作也是维护社 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信访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信访工作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信访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信访工作规范化,再到现在的 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工作不断完善和进步。
信访工作与社会治理的融合
强化社会治理意识
树立社会治理理念,将信访工作 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 理与信访工作的有机融合。
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 治理和信访工作的开展。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信访工 作,发挥社会组织在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中的作用。
案例四
某企业建立员工帮扶机制,通过信访渠道为 员工排忧解难
详细描述
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要求按照管辖区域和职责范围 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调责任主体 ,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原则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及时 处理群众诉求,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保 持信访渠道畅通,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维护良 好的信访秩序,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提高办理效率, 确保群众来信来访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信访工作讲座提纲》PPT课件
![《信访工作讲座提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5947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1.png)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信访工作的定义、重要性、目标和职责,信访渠道和方式, 常见问题,政策和法规,以及案例与经验分享。
信访工作的定义
信访工作是指通过书信、电视、网络等方式收集民众的诉求和意见,并根据 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的工作。
信访工作的重要性
1 保护人民合法权益
信访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会议效率低
会议时间过长,讨论不深入, 决策缺乏实效。
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传递环节多,沟通渠道不 畅,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公正问题
处理信访问题时存在不公正现 象,导致不信任和不满。
信访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 访条例》
规范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 机构设置、程序和保障措 施等。
《信访办理工作规则》
详细阐述信访工作的办理 流程、责任分工和要求。
《信访工作年度报告 制度》
要求各级信访机关向上级 信访机关和政府报送年度 工作报告,评估工作成效。
信访工作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1
案例研究
通过分析成功解决的信访案例,总结
经验分享
2
出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信访工作人员分享在实践中积累的宝 贵经验和教训,以供参考和借鉴。
信访工作是人民群众表 达诉求和维护权益的重 要渠道,对社会稳定和 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促进 作用。
2 改进政府管理
3 加强社会治理
通过信访工作,政府可 以了解民意、听取建议, 并及时调整政策和改进 行政管理工作。
通过信访工作,社会各 界可以参与问题解决, 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的改 善和进步。
信访工作的目标和职责
目标
维护社会稳定,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职责
广东省信访条例》专题讲座
![广东省信访条例》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9dbcf205bb68a98271fefa55.png)
(四)强化信访责任和监督
其一、加强责任制度建设,确保及时就地 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1、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法条链接); 2、主办单位办理责任制(法条链接); 3、重大信访问题倒查责任制(法条链 接); 4、信访工作人员责任制(法条链接);
其二、加强信访督查、督办,落实信访工 作机构的监督职能;
(六)应当履行督查、督办职责而未履行的; (七)违反保密制度,泄露工作秘密、信访人要求保 密的信息或者将有关投诉材料、投诉人信息擅自透露或 者转交给被投诉对象的; (八)瞒报、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 缓报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丢失、篡改、隐 匿、擅自销毁信访材料或者虚报信访工作情况和统计数 据的; (九)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或者工作作 风粗暴,激化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并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的; (十)干预、阻挠信访人合法的信访活动,限制、变 相限制信访人人身自由,或者打击报复信访人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其三、强化监察与人大等机关的监督,为 落实国家机关责任提供有利抓手; 其四、细化了法律责任。
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和监督应注意事项: 1、《条例》实施不是放松信访责任,而是 信访责任追究的精细化; 2、责任的追究必须遵循法律的底线; 3、责任追究必须人性化; 4、责任追究必须规范化、制度化。
保护信访 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 息、个人隐私。 4、申请复查复核权。申请复查、复核权,是 指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在 规定的期限内向原办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 复查,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 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信访工作合规流程专题培训PPT
![信访工作合规流程专题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e116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8.png)
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
04 督办的方式
一是派人督办; 二是电话督办; 三是发函督办; 四是会议督办; 五是汇报督办; 六是调卷督办; 七是协调督办; 八是情况通报。
信访工作合规流程专题培训
陆
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公文
受理和呈批类公文
受理和呈批类公文
信访监督类公文
信访通知书
是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部门将信访举报中涉及党员、 党组织和监察对象的轻微违纪问题转给被举报人,并要求起 在规定时限内作出说明或检讨的一种公文。
直接查办件的审核程序
对经纪检监察机关批准立案调查的信访举报案件,调查结束后按
01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移送案件审理部门审理。
02
对调查核实后认为需要给予党政纪处理的案件,
应移送案件审理部门审理。
03
可以由信访举报部门直接了结的信访举报
案件,由承办人提出拟办意见,报主要负
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意义
是新形势赋予信访举报工作的新任务和解决信访举报问题的新举措,是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好形式,是教育、保护和 挽救干部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从严治党方针、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必然要求
作用
一是强化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二是解决了大量的信访举报问题;三是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四是教育、 挽救和保护了领导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规定监察机关的受理范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 策和决定、命令以及政纪的行为;监察对象不服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和 行政处分的,可以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信访举报工作的受理范围
关于受理范围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信访工作》课件
![《信访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c593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4.png)
结论与展望
1 信访工作的现状
对当前信访工作的现状进
2 信访工作的未来发展
方向
行总结,指出问题和优势。
展望信访工作未来的发展
趋势和重点,提出建议和
改进方案。
3 如何提高信访工作的
效率和质量
给出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 质量的建议,以实现更好 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治理。
3 如何避免"答复不当"
问题
答复信访问题时,需要准 确、及时,避免不当言论 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信访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应用科技手段解决问 题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信访 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使用大 数据分析、智能化处理等。
设置"回头看"机制
建立信访工作结果的"回头看"机 制,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工作 流程和政策。
实施分类管理和重点 管理
对不同类型的信访事项进行分 类管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 专业性。
信访工作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校园欺凌事件 的处理
探讨如何应对学生欺凌事件, 介绍学校处理欺凌问题的经 验和教训。
案例二:企业环保问题 的解决
分析一起企业环保违规事件 的处置过程,总结有效的环 保工作模式。
案例三:医院医疗事故 的应对
信访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信访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公正。
信访工作的流程
1
接受信访
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访请求,
登记信访
2
并记录相关信息。
对接受的信访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来访
人员信息、问题描述等。
3
维稳、信访法制知识讲座
![维稳、信访法制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0d79731376baf1ffc4fad21.png)
维稳、信访法制知识讲座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信访、申诉的权利?答:根据《宪法》、《信访条例》的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公民有批评、建议、控告、检举、取得赔偿和信访等权利。
法律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保护合法权益的作用,同时又有惩罚违法犯罪的职能。
因此,公民信访、申诉,反映利益诉求,必须依法进行。
宪法第四十一条的全文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同时,宪法第五十一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在信访、申诉过程中不得有哪些行为答:根据《信访条例》、《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1)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物品进入信访场所;(3)在信访场所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4)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5)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6)利用国家重大活动、节庆活动到北京上访或者越级上访;(7)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它行为;(8)信访诉求经有关部门按《信访条例》程序和有关政策法律规定作出终结答复,仍继续缠访、闹访;⑨在网上散布不符事实、蛊惑人心,采取人身攻击、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等。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3、对信访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政府和司法机关有权依法采取哪些处置措施?违法犯罪行为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1)以静坐或采取其他方法聚众围堵、冲击国家机关,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怎么处罚?答: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不听制止的,公安机关现场负责人可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命令其解散;拒不解散的,公安机关现场负责人可依照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强行驱散,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以扰乱单位秩序予以治安处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信访举报工作讲义共53页
![信访举报工作讲义共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6dc644af45b307e871976e.png)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信访举报工作讲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信访的律师讲座课件
关于信访的律师讲座课件
一、信访概念
信访是一种行政监督形式,是居民诉求及对管理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
二、信访的种类
1.投诉信访:对行政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行为提出投诉及申诉。
2.求助信访:向政府机构提出请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3.举报信访:向行政机关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三、信访的处理
1.初审:行政机关初步了解信访内容并分类处理。
2.立案审查: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3.答复复查:行政机关提供答复,并告知复查、申诉程序。
四、信访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提出申诉、得到答复、申诉复查、得到制裁和赔偿。
2.义务:信访申诉要履行义务,不能恶意侵犯他人利益。
五、信访纠纷解决
1.诉讼解决:适用行政诉讼法诉讼解决。
2.行政和解:行政机关解决纠纷,实现公平合理的调解。
3.行政复议: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复议,寻求二次处理。
六、律师介入信访
1.律师的参与可以加速信访处理的进程。
2.律师可以提供专业化法律意见和建议。
3.律师在信访处理中可以替当事人维权,实现法律保障。
七、信访中的问题和解决
1.信访申请人提出不实诉求,干扰正常行政管理;应当加强信访诉求的审核以减少不实信访。
2.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机制,造成不法分子借机调拨国家资源;应当完善信访处理机制,加强对信访诉求的全方位监管和控制。
八、结语
信访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重要的
合法性,需要大家共同关注和处理。
而律师在信访处理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意见和维权,实现了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