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利他”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群体互动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旨在探讨人们在集体行动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双盲、对照组的设计,共招募了100名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群体任务,而对照组参与者则被告知他们将进行个体任务。
实验中,参与者均被要求完成一项认知任务,同时记录他们的心理感受。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填写了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的个人特征和心理状况。
然后,他们被带入一个实验室,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坐在一张长桌前。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被告知,他们需要独立完成同样的任务。
任务内容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参与者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与其他人讨论解题思路,并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在同样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并给出答案。
实验结果:通过对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性。
他们更倾向于与其他人讨论解题思路,并积极参与到集体决策中。
2.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任务完成后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自豪感。
他们认为通过与团队合作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并且对自己的贡献感到满意。
3. 对照组的参与者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性。
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答案有较高的自信。
4. 对照组的参与者在任务完成后表现出更高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评价。
他们更关注个人的表现,并且对自己的答案有较高的自信。
讨论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群体互动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
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合作、分享和感受团队的凝聚力,而独立完成任务的参与者则更注重个人表现和自我评价。
社会心理学“利他”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课程模拟实验报告实验人员:第十小组全体组员2012年12月16日目录一、实验名称与主题二、实验背景与目的三、实验计划与准备(一)参与成员(二)实验设计(三)实验方法(四)实验分工四、实验内容与过程(一)实验过程(二)实验相关数据统计(三)图表及相关结论五、实验结论与分析(一)实验结论(二)原因分析六、实验总结一、实验名称与主题实验名称:社会心理学关于“利他”的社会模拟实验实验主题:通过向陌生人求助,学习“利他”知识理论二、实验背景与目的实验背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于“利他”的一个知识点。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上的助人行为慢慢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事情。
而当我们谈论关于“助人利他”的社会现象时,我们又常常忽视了其深层原因。
鉴于此,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时,我们为了充分了解“利他”知识理论,按照老师要求,同学们组队完成了相关社会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校园同学对“利他”助人的态度与行动,统计结果,进而了解分析助人行为产生的条件。
(2)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让自己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助人利他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三、实验计划与准备参与成员:社会心理学第十小组成员实验设计:情景一: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手机丢失或没带手机的同学,急于找回手机或者联系紧急事情,借用陌生同学手机,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二:在校园门口公交车站点,假设自己忘带钱包或者找不开零钱又急于上公交车,不得已向陌生同学借点车费,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三: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外校来的同学,认不得路,向校园内陌生同学求助,若得到其指路帮助,再请其帮忙带路,观察对方的反应。
情景四: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位同学庆祝生日的策划者,请陌生同学对着镜头说句“生日快乐”或者将其写在本子上,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报告实验名称: 参照群体压力引导下的消费行为及态度1.实验目的: 检验参照群体压力引导下与自我一致性交互作用下产生(不、反)从众行为及态度改变实验假设:(1) a.有参照群体时:(2)当自我一致性高,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表现出从众行为。
(3)当自我一致性高,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负,表现出反从众行为。
(4)当自我一致性低,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表现出不从众行为。
(5)当自我一致性低,在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负,表现出从众行为。
并且当参照群体即假被试增加时, 作用会更明显。
b.无参照群体时:态度及行为基本不会改变(1)理论基础:(2)凯利(Kelly,1952):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对态度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 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
(3)勒温有关证明群体规范在所属这一群体的成员上形成参照效应, 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的两项实验范例。
(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群体参照, 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行为方式上认同的自己所属或选择的群体。
其为人们提供社会同一性和自我评判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群体可在各个不同层次上影响人们态度形成:a.人们隶属或用以参照群体的规范、态度或特征, 会作为个人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 使个人依从于群体压力, 并作出相同选择;b.个人对于认同和选择的参照群体会自愿采纳群体态度;c.对于同一群体的隶属, 使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和社会视角, 从而使群体中的成员的态度渐趋一致。
(5)社会同一性理论(6)霍夫兰的劝导模型(7)莫斯科维奇探讨少数人探讨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研究(8)基斯勒: 从众行为的产生从个体角度看, 有四种需求和原因: 与大家保持一致, 以形成团体目标;为取得团体其他成员的好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愿意感受到群体不同意见的压力。
即从众的动机有行为参照: 人具有社会属性, 依照社会比较理论, 选择一定的参照系统, 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比较系统, 指引个体作出选择。
社会心理学大学生校园利他行为
借卡打水
实验设计
01
实验思路
在开水房打水,然后装作没带卡,向其他打水的同学借卡。
02
区分因素
考虑到男女性别不同,分别向十个男生十个女生借卡。
03
分组
因为本实验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本组基本分布在
三个宿舍区。因此本实验分三个小组三个地方进行。
精彩瞬间助人要从小Fra bibliotek做起, 不因善小而不为。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协作成就
梦想
COOPERATION REALIZE DREAMS
君子贵人贱己 先人而后己
我相信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
调查结果
男生 90% 女生 100%
实验结果
本实验分别向十个男生,十个女生借卡。只 有一个男生因为有他室友在等他而没有借卡。 说明本校学生基本都是乐于助人的。
实验结果分析
1 2 3
可能会受到带水瓶的多少影响,提
高了帮助别人牺牲的成本。
可能会因为有其他人在等他而不借,
浪费不属于自己的时间。
可能受借卡人的长相影响,毕竟这 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社会心理学项目实训报告
一、报告题目社会心理学项目实训报告——基于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研究二、学院及作者名称XX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王小明三、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在实际环境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人际交往中沟通技巧的研究,旨在提高个人在职场、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效果,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四、实训环境实训地点:XX大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室、XX企业人力资源部实训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五、实训原理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人际交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沟通技巧作为人际交往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质量。
本次实训基于以下社会心理学原理:1. 社会交换理论: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公平和互惠,沟通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2. 社会影响理论:个体在群体中会受到他人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
3. 自我呈现理论: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根据情境进行自我呈现,沟通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塑造良好形象。
六、实训过程1. 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非言语沟通等方面。
2. 实验设计阶段: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
3. 实验实施阶段:在实验室和XX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实验,测试不同沟通技巧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4. 数据分析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5. 总结与反思阶段: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实训结果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 具体发现:- 倾听技巧对人际交往有显著影响,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 表达技巧的运用有助于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图。
- 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同样重要,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八、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 深入理解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利他行为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回报的情况下,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
为了探究利他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一项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来探讨利他行为的内在机制。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利他行为的动机。
2. 分析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
3. 评估利他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各半,年龄在18-25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场景设计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帮助他人”和“不帮助他人”。
(1)帮助他人:实验者提供一份调查问卷,要求参与者完成。
问卷中包含一系列情境描述,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需要帮助,你会怎么做?”等。
(2)不帮助他人:与“帮助他人”场景相似,但情境描述改为不涉及帮助他人的情况。
3. 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向参与者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者分别展示“帮助他人”和“不帮助他人”的场景描述,要求参与者根据情境描述进行判断。
(3)记录参与者在每个场景下的行为表现。
四、实验结果1. 利他行为的动机:在“帮助他人”场景中,有75%的参与者表示会主动帮助他人;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有85%的参与者表示不会主动帮助他人。
这表明,利他行为的动机与情境密切相关。
2.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1)情境因素:在“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则较少表现出利他行为。
(2)社会规范:当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时,更倾向于表现出利他行为。
(3)情感共鸣:当参与者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时,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
3. 利他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1)在“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2)在“不帮助他人”场景中,参与者更倾向于保持沉默或拒绝帮助。
心理作文之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篇一: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书】助人行为实践报告书目录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我们周围,应随处可见。
但是随所以,让心灵复苏,帮助今天的别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
二、研究目的:鉴于此,我们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先从大学校园入手,1. 让这些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警示大学生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而是热心的人2. 提示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伸出双手,点亮世界,社会不需要冷漠的人,不要被尘世蒙蔽心灵。
三.实践设计:实践地点: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前校道实践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一班第七小组成员情景设计:情景一:图书馆门口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情景二:图书馆校道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四.实践视屏(见文件夹内)五.实践分析:由视屏可见,女生或得帮助的可能性要比男生大助人者女生居多影响因素:一、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指在生活中常见的、一般的、可以预见并且没有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的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
它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助人行为。
下面先说明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具体特征,再分析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发生的因素。
(一) 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特征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与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根据助人行为情境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的,具体说来,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施助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社会压力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社会压力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以及个体在面临社会压力时的决策策略。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招募了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份决策问卷,问卷中包含10个关于生活消费的决策题目,每个题目都提供两种选择,要求被试在两种选择中做出决策。
3. 实验程序实验分为三个阶段:(1)前测阶段:实验开始前,所有被试填写一份基本信息问卷,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等。
(2)实验阶段:实验分为两个实验组,每组15人。
实验组A在实验过程中接受社会压力,实验组B则不接受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的施加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实验组A的成员被告知,他们的决策结果将被公开展示,并接受其他被试的评判。
(3)后测阶段:实验结束后,所有被试再次填写一份决策问卷,以评估社会压力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A在面临社会压力时,其决策行为与实验组B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1)实验组A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谨慎性,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选项。
(2)实验组A在决策时更倾向于寻求他人的意见,以减少决策失误。
(3)实验组A在决策后的满意度较低,认为自己的决策结果可能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2.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压力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1)社会压力会提高个体的风险规避意识,使其在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
(2)社会压力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使其在决策时倾向于寻求他人的意见。
(3)社会压力会对个体的决策结果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满意度。
四、结论与讨论本次实验验证了社会压力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在决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策略,以降低社会压力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案例]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的一天, 美国纽约,
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 斯(Kitty Genovese)的姑娘 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持 刀杀害 。案件的特别之处在 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 个案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 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 前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 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30多分 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 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 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 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 实。
第一节 利他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1、定义: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 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利他行为的特点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主要特征) 自愿的 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所损失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行为的唤起因素 助人的得与失 求助者特点 助人者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环境和情境因素
1、利他行为的唤起
紧急度: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决定因素
之一。如果人们将事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 可能给予帮助,事件被认定的紧急程度决定 了旁观者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大小。 求助者的需要特性及助人者的能力也会影响 他助人与否的决策。
2、助人的得与失
利他者本身有损失,帮助他人的
行为可能会带来麻烦和损失。
5、环境和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 晴朗天气有利于利他行为发生; 噪音会减少利他行为。 社会环境 旁观者人数 (P263) “责任扩散”——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 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 他人身上。 “集体淡漠”现象
3、社会学习理论
(1)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2)大众传媒的影响 Phillips (1986)美国谋杀率 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 原因: 麻木 不同情 他们可以,我也可以 降低约束力 他们是这样做的呀!模仿手段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十章侵犯与利他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十章侵犯与利他本章学习目标侵犯与利他行为侵犯与利他行为的类别侵犯与利他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关侵犯与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控制与消除侵犯行为的方法在大多数社会生物学家看来,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由基因所设定的。
威尔逊(E.O.Wilson)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为了确保自身安全而形成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经过长期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攻击性较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存优势;而人类的利他行为在本质上与蜜蜂和白蚁等社会性昆虫一样,也是通过基因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其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的疏远而递降。
人类的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和遗传相关,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又如何。
科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超越了社会生物学对于遗传因素的过分强调,其在侵犯与利他研究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新的研究成果更乐意构建基于社会影响的理论解释,即在关注当事人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情景特征。
在本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侵犯与利他研究和其他社会心理学课题有着显著的区别,如自我意识、社会角色、社会认知、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等研究主要强调个体内在的认识、情感或意志过程;而侵犯与利他研究则更加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
正因为如此,多数有关侵犯与利他的研究结论可以用于指导日常实践或干预现实生活。
第一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简称侵犯(aggression),有时也可以称之为攻击行为,从在校学生之间的欺负行为到球场上的球员斗殴,从办公室同事之间的相互中伤与诋毁到美国发动的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可以看作是侵犯的不同表现形式。
几乎每个人对侵犯行为都有一定的理解,不过要给它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者由于受行为主义的影响,把侵犯看成是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性后果的行为。
根据这种说法,只要一种行为伤害了别人,即可称之为侵犯行为。
但在某些情况下,以行为或者行为的后果来界定侵犯很可能是不恰当的:假如一名足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一不小心把足球踢到了队友的脸上,给队友造成了较大的伤害,但此时人们并不会因此责备这名“侵犯者”;相反,一个蓄意杀害他人的人,在惊慌中未能将凶器刺中谋害对象的身体,尽管他没有伤害到别人,人们却有可能把他的行为看成是严重的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实习调查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习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总结社会心理学实期间的调查工作。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间相互影响和互动的科学,而实活动则让我们有机会将研究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社会中。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
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了解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社区和大学校园内发放了问卷,并邀请志愿者参与调查。
问卷包括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如对于自然资源的意识、行动和态度等。
4. 调查结果通过收集和分析问卷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环境保护表示了积极的态度,认为保护环境是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 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环境保护重要,但在实际行动上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
- 被调查者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有些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了解不足。
5.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 鼓励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能源消耗等。
- 加强环境问题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6. 展望本次调查只是对于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一小部分了解,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具体行为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以上是社会心理学实调查报告的内容总结。
通过本次实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还为环境保护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希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对相关研究和决策有所帮助。
谢谢!。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经验的分享,希望能够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践活动描述1. 实践活动背景本次实践活动是在一所中学进行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我们团队选择了这个实验场景,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特点丰富多样,并具有较高的社会交往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提供更恰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2. 实践活动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实际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压力、社交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的感受。
通过问卷的收集,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用以分析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讨论小组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学生们的互动方式、沟通技巧以及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对学生的社交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通过深入交谈,我们了解到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烦恼、期许和追求,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数据,并为个别学生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三、实践活动结果与分析1. 结果概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整理了学生们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其中,学习压力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和困扰的问题之一。
在社交关系方面,同伴间的冷漠和排斥现象在中学生群体中也较为常见。
2. 分析与解释学习压力方面,我们发现学生们普遍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业竞争,不少学生存在因此产生的焦虑和低自尊的问题。
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而在社交关系方面,冷漠和排斥现象的存在说明学生们在面对社交困扰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互动方式。
我们认为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
利他_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利他行为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探讨利他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
2. 分析不同情境下利他行为的动机和表现形式。
3. 评估利他行为对实验参与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在无直接利益回报的情况下,自愿为他人提供帮助或付出代价的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不同情境,观察和分析利他行为的发生过程,探讨其心理和生理机制。
四、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
五、实验材料1. 实验场景: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如公共交通、商场、图书馆等。
2. 实验道具:卡片、小礼品、模拟任务等。
3. 心理生理指标测量工具:心率、血压计、问卷等。
六、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
2. 实验过程:a. 第一组:利他行为组。
在实验场景中,参与者被要求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给陌生人让座等。
b. 第二组:无利他行为组。
在实验场景中,参与者正常行走,不主动帮助他人。
c. 第三组:控制组。
在实验场景中,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与利他行为无关的任务,如填写问卷、记录时间等。
3. 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三组参与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收集问卷数据。
七、实验结果1. 利他行为组在实验过程中,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较其他两组有所降低,说明利他行为对参与者具有一定的放松作用。
2. 利他行为组在问卷中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表明利他行为能够提升参与者的心理愉悦感。
3. 无利他行为组和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指标变化不明显。
八、讨论与分析1. 利他行为对参与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利他行为能够降低参与者的心率、血压,提高主观幸福感。
这表明,利他行为对个体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 利他行为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说明利他行为具有自愿性。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实验,旨在探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包含十名参与者。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群体决策的任务,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个人信息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的个人特征。
然后,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进入一个模拟的群体决策环境中,与其他九名参与者同时进行决策。
他们被告知,他们需要就一个特定问题做出选择,并且他们的选择将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决策结果。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被要求进行一项与个体决策相关的任务,与其他参与者无关。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加倾向于跟随群体的选择。
他们更容易受到群体中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忽视自己的个人意见。
与此相比,对照组的参与者更加倾向于依据自己的个人意见做出决策,而不受到他人影响。
讨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在群体中的决策行为受到了社会影响的强烈影响。
个体更容易受到群体中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忽视自己的个人意见。
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和避免冲突的心理需求所致。
此外,群体中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也会对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局限性:虽然本实验提供了一些关于个体在群体中行为和决策方式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样本规模较小,仅包含了二十名参与者。
因此,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到限制。
其次,实验环境是模拟的,与真实生活中的群体决策情境可能存在差异。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规模和使用更真实的群体决策环境。
结论: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
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
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
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
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
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
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
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
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
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摘要:利他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于人的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使他人受益。
利用动机理论来对利他行为做了实际的论述;研究表明,培养利他行为在幼儿时期作用最大,利用模仿,表扬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利他行为的教育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字:利他行为,动机,作用,规范1利他行为的概述利他行为是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无偿的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其中包括援助,救济,捐赠等等。营救被埋者,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等等都是利他行为。这些行为的表现方式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和利益,而不指望任何回报.这是区别于一般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助人行为包括要求回报的行为,如做志愿者是为了获取高额的补助;都照顾老人,希望过后得到回报等,都是在做出行为之前就对回报有一定的期望,所以助人行为不能等同于利他行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的保姆行为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动物社会,有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真亲”,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做“假亲。动物学者经常观寨到,猿猴在失去母亲之后常常由其他猩猩抚养,或由它们的哥哥蛆蛆照看:日本猴当母猴走失后其幼仔就由猴群中地位较高的雄猴照顾,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在黑猩猩和猿猴的群体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与此相类似的另一种情况:有的猿猴或猩猩把爱倾注在车不是自己亲生的幼仔身上去背、去抱别人的孩子带别的幼仔玩耍,给它们梳理毛,关怀备至。动物的保姆行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非亲非故却去帮助育儿这种在一旁帮助别人育儿的个体叫做助手。世界上约有8600多种鸟,已知当助手的约300多种助手围着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鸟忙这忙那,所有的行动都和鸟的繁殖有荧。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除了直接经验外,人们是否做出利他行为,还受到个体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期望的影响,例如能否得到社会或周围人的赞赏,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受到安慰等.因此,利他行为都是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强化作用而学习而来的.当一个人做出某种利他行为后,如果内心感到非常愉悦,在后来的相似情境中,自然会再一次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受到他人的非议或其他惩罚,他很可能就不会再做出类似的行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见别人有困难也会主动的进行帮助.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且不应该伤害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只有少数人才不受回报规范的约束,他们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人------年幼的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等.对于这些人,社会责任规范教育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俗话说的“知恩图报”。“好人有好报”就是回报规范的具体表现2利他行为的动机理论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里媒介。2.1动机是一种内部激素:它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一种力它在主体内部驱使着主体向着某一目标而行动,因此,动机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支配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始终是相互联系的,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2.2动机为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它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所以动机所一起的行为总是指向满足需要着一方向,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是并不一定需要动机,如婴儿对饮食的需要,由于没有形成真正心理,没有目标意识,因此不能形成动机,相反,当机体有饥渴的需要,但一个人集中做某事时也会废寝忘食,因此,动机的意识性是人的动机的主要特点。2.3人的动机也有无意识的成分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地躲开,这种动机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下引起的,属于人的本能。3本能论,学习论,需要理论3.1本能论是指个体与生具有的或不学而会的行为,由于这种本能是“自发”的无需考虑或思考就会起作用,所以是一种在无意识领域起作用的一种心理力量。如当人的手触电时会立刻把手收缩回来,这个行为是没经过任何考虑的,通常被称为本能的反应。3.2学习论学习论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联结论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是刺激与反应间建立前所未有的联结的过程,经过学习,使一种刺激能引起某种反应这种新联结的过程句是学习。这一理论把学习动机成习惯的行成。认知论中的强化论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外界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强化,一个人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决定个体特定行为是否再次出现。强化论不强调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的制约作用,只是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自我强化论不同的是班度拉的自我强化论他,他认为,一是:强化论完全由个体掌握和控制,当个体想要对自己进行强化时,随时随地可以利用强化物来奖励或惩罚自己。在某中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可能与由他人实施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有所不同。二是;个体是否对自己强化的标准和依据也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及个体内心已经确立了一定的规范。按照这种规范,个体先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然后才决定是否对自己进行强化,以及进行积极的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同样由于对行为评价取决于个体的自我判断,因此,是否继续某一种行为是完全由个体自己所决定的。3.3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人要求潜能的满足或得到实现是马洛斯需要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他看来内在价值是一种本能的潜能或基本需要,它的存在是通过潜能的要求而体现出来的,而潜能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需要的满足。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基于满足一定需要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如衣食,睡眠,排泄等;然后是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惧和焦虑,对体制,秩序,法律,规范的依赖,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第三个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即人们渴望与他人维持有感情的关系,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具有一定的位置,第四个层次是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及个体要求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4培养利他行为的途径和方法行为是由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利他行为的发生,与个体内部因素及外部情境因素有很大相关。人们如能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对于社会则大有益处。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利他行为,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在儿童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人格中有利于利他动机形成的部分加以塑造,就会实现使他长大后表现出利他行为的目的.首先是家长,教师和对儿童有教大影响的人的口头引导,例如,告诉他要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尊重老人等等,但是,只有口头的教导有时候并不起作用,原因是儿童没有看到相应的利他行为的榜样,在他的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形象记忆,无法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利他动机。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为他们树立榜样,如家长,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常注意做出助人行为,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助人行为的信息等,给儿童提供一种最真实的榜样。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儿童利他动机的早期社会化才能完成。5讨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得到积极强化时,他就会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消极强化时,利他行为就会减少.年幼的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使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如何使他们打破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更多地显示出利他行为,则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是以行为的情境性和依赖性为特征的,如何针对其特点寻求一条合适的途径来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洛克指出:由于儿童通过榜样比通过告诫学得更多,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典范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儿童会热切地模仿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我们赞许他们这样的做法时。例如,一个人在做出利他行为后受到了他人的奖励和称赞,那么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就会再次做出相应的利他行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利他行为受到了批评和嘲笑,那么他在以后的相似的情境中就不会再做出利他行为。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实验:把幼儿园的儿童分成三组,并使他们都做出一定的利他行为,如把自己的玩具让给比他小的儿童.第一组儿童被称赞为慷慨的人,第二组儿童只是受到单纯的普通的表扬,第三组儿童未受到任何表扬和鼓励.一段时间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最多,第三组儿童最少.原因在于第一组儿童的利他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强化。如果整个社会形成对利他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环境和局面,那么,利他行为就会蔚然成风。6结论因此,幼儿从榜样身上看到的直观行为,是不用经过分析、提取就能直接影响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复杂认识的提高,必须具有从榜样的行为上抽取出其内涵的能力,然后才能导致复杂认识的提高。而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欠缺这样的能力。因此,此研究也揭示出,榜样的作用,更适合于幼儿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提高与改变。。
利他主义实验报告
利他主义实验报告本报告针对实验类内容进行撰写,主题为“利他主义实验”。
实验内容是在校园内随机找人为同学拍摄生日祝福询问是否愿意帮助,目的是探究人们的利他主义倾向以及性别在其中的影响。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的具体过程、结果以及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一、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在校园内随机选取了30位同学,其中男性23人,女性7人。
当天是其中一名男同学的生日,我们选择了拍摄生日祝福的方式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助此人,以测试他们的利他主义倾向。
在询问过程中,我们向被选中的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写有“今天是XXX生日,请问您是否愿意为他拍摄祝福?”字样的卡片,附上了被我们选中同学的照片。
我们询问每位同学是否愿意代表自己拍摄一张祝福语的照片,并记录了同学们的性别及是否愿意参与的情况。
二、实验结果通过询问30位同学的情况,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男性:总共23人中,有4人愿意代表自己拍摄照片。
女性:总共7人中,有5人愿意代表自己拍摄照片。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女性的帮助意愿较男性更高。
三、分析利他主义是指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群体的利益而不计较自身的利益,从而达成某种目标或理念的一种心理态度。
此次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利他主义在校园群体中出现的倾向和性别在利他主义方面是否有差异。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女性的利他主义倾向略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性别本身的社会和生物角色有关。
在生理上,女性在创造生命和抚养婴儿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其他人的需求。
而在社会上,女性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信任和关注,倾向于协作和合作,更注重社会联系。
因此,这意味着女性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倾向于展现更高的利他主义倾向。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实验的方式和环境的设定,可能影响结果的不确定性。
例如,某些同学可能害羞或者忙于自己的事情而选择不参与。
四、总结本实验主要探讨了在利他主义方面性别是否有差异和校园群体利他主义的存在倾向。
实验结果表明,女性在帮助他人方面略高于男性。
从实验中可以体现出利他主义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心理态度,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促进社会面对挑战时的合作和协作。
利他契约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他契约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利他契约研究
研究背景:
在现代社会,利他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观。
作为一种道德行为,
理解“为他人着想”等核心概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凝聚力和互相信任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意义。
同时,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使他人受益而自己受损的利他倾向,如当下热
门的“环保”、“公益”等,其实现的前提往往是为他人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等而
产生了个人成本。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如何表达并维护自己的利他契约的呢?
对于这种问题的回答是不完整的,因为利他倾向往往不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契约。
本研
究将基于社会心理学,从个体的心理感受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索利他契约的机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利他契约的实现机制,以及个体参与利他行
为的心理因素。
研究内容:
1. 利他契约的定义和种类
2. 利他契约的心理机制
3. 社会心理学角度下的利他倾向
4. 利他倾向的形成机制
5. 利他契约的实现过程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对利他契约进行综合性分析。
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揭示利他契约的实现机制、社会心理学角度下的利他倾向、个
体参与利他行为的心理因素等。
同时,也可为现实社会中实践利他行为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课程模拟实验报告实验人员:第十小组全体组员2012年12月16日目录一、实验名称与主题二、实验背景与目的三、实验计划与准备(一)参与成员(二)实验设计(三)实验方法(四)实验分工四、实验内容与过程(一)实验过程(二)实验相关数据统计(三)图表及相关结论五、实验结论与分析(一)实验结论(二)原因分析六、实验总结一、实验名称与主题实验名称:社会心理学关于“利他”的社会模拟实验实验主题:通过向陌生人求助,学习“利他”知识理论二、实验背景与目的实验背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于“利他”的一个知识点。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上的助人行为慢慢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事情。
而当我们谈论关于“助人利他”的社会现象时,我们又常常忽视了其深层原因。
鉴于此,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时,我们为了充分了解“利他”知识理论,按照老师要求,同学们组队完成了相关社会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校园同学对“利他”助人的态度与行动,统计结果,进而了解分析助人行为产生的条件。
(2)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让自己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助人利他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三、实验计划与准备参与成员:社会心理学第十小组成员实验设计:情景一: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手机丢失或没带手机的同学,急于找回手机或者联系紧急事情,借用陌生同学手机,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二:在校园门口公交车站点,假设自己忘带钱包或者找不开零钱又急于上公交车,不得已向陌生同学借点车费,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三: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外校来的同学,认不得路,向校园内陌生同学求助,若得到其指路帮助,再请其帮忙带路,观察对方的反应。
情景四: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位同学庆祝生日的策划者,请陌生同学对着镜头说句“生日快乐”或者将其写在本子上,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实验方法:为节省时间,方便大家,小组成员自行找组内或者组外同学搭档,选择以上几个情境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自拟情景,来完成相关实验。
试验中,被求助者至少涉及两名异性的同学。
实验分工:组内共14人,四女十男。
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分工如下:报告和视频的编写与整理:李剑锋李睿社会实验参与实施:杜方云夏欢曾庆仕李锦华陈振华李晓顺潘涛陈律舟杨洋范旭王敏烨潘婷李超四、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过程:在老师布置完模拟实验的主题之后,我们组经过讨论分工后,进行了前期的计划和准备,之后几周内,同学们按照之前商定的方式,组内或组外找同学组成小队,各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实验任务。
以上四个计划情景全都覆盖,个别同学丰富了其他几种情景,结果不错。
实验相关数据统计:18男共32人。
参与实验人员中平均每人向两位陌生人(被实验人员)求助,包含本组成员一人求助大于两人的情况。
图表及相关结论:(1)求助内容对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分析:由以上两图分析,在求助内容为问路,其他的一般性帮助时,求助成功率最高,值得指出的是,在问路中时指路都成功,但是在进一步要求带路时,只有一例成功,成功率极低。
自此是在借手机时,成功率居于中间位置。
这与原想不太一样,原想手机为私有财产,况且近来社会状况多样,一般是不会轻易借别人手机的,大便是实验结果还是有7例成功。
后分析原因,主要是求助者与施助者均为学生,而且借手机时都充分说明了原因,所以成功例子较多。
成功率最低的就是借钱,这与原想一样。
一旦涉及到钱,大家都比较谨慎。
(2)各情景下求助男女状况比较:借手机结果分析饼状图女生成功2例,男生成功5例问路结果饼状图女生成功2例,男生成功2例借钱结果饼状图女生成功1例,男生成功0例其他求助结果饼状图女生成功1例,男生成功4例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几个饼状图分析,女生共进行了8例实验,成功6例。
女生实验成功率较男生要高。
所以,在求助实验中,求助者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4)结果总分析总结果饼状图成功率图从以上两图分析看,在某些情景中男生成功率高于女生,在某些情境中,女生高于男生,也就是说,男女生求助成功率会随着求助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总的成功率的比较中,女生成功率还是高于男生。
由以上这张图看出,同性向同性求助成率往往比异性之间求助成功率高,这有些出乎意料。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基数少,偏差大造成的。
五、实验结论与分析(一)实验结论:求助成功率与求助内容有关,在求助内容为问路,其他的一般性帮助时,求助成功率最高,成功率最低的就是借钱。
求助成功率和求助者性别有关。
女生成功率还是高于男生。
求助成功率和施助者性别有关。
同性向同性求助成率往往比异性之间求助成功率高,这有些出乎意料。
(二)原因分析:本次实验几个情景都是在校园进行的,所求助的事情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1)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2)所求助内容没有要求对方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3)情境中都告知对方自己明确的假设身份信息及自己所求的帮助;(4)施助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影助人“利他”行为实施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简单的求助要求,在我们看来对施助者来说虽然只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但是施助者也不一定会有理想的助人行为。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就这次实验来讲,主要有施助者个人原因、受助者个人原因及求助方式、求助内容、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
1、施助者个人原因施助者个人原因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社会道德品质、当时心情情绪、个人能力、社会经历等,这些因素与助人行为的是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重点介绍以下几个因素:(1)年龄:许多实验研究过年龄与其助人行为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
(2)性别:性别差异是不是影响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当求助内容偏向于男性去做的时候,向男性求助成功率就高,反之亦然。
而当求助内容不偏向于某一性别时,向男或女求助成功率几乎相当。
(3)性格:主要指个人的人格、品质等,这些者是助人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个人因素。
显而易见,一个热情奔放、不计个人得失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的助人行为也容易产生,而一个冷漠无情、斤斤计较的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他的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
(4)个人能力个人对求助者求助事情完成的把握较高,帮助求助者也较为容易。
(5)当时心情情绪人的情绪最能影响他的助人行为。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心情比较好时,产生助人行为的积极性高,所以助人的可能性更高;反过来,助人行为可以延长好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消极心情一般有可能减少助人行为。
实验中尚未遇到这类情况。
2、受助者个人原因受助者个人原因包括:性别、外貌仪态、当时心情情绪、求助方式方法等,这些因素与助人行为的是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重点介绍以下几个因素:(1)性别一般情况下,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
原因可能是女性属于弱者的范畴,男性一般碍于情面,不会拒绝女性的求助请求,所以女性较多获得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体现了异性相吸的原理。
此外当施助者为女性时,则男女求助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大致相当。
(2)外貌仪态外貌漂亮帅气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帮助,尤其存异性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
同时求助者的穿着、仪表也会影响求助的成功与否。
当求助者穿着大方得体,仪态端正,在实验中求助往往获得成功。
(3)求助的方式方法实验中,求助者的求助的方式方法也关系着求助的成功与否。
能根据施助者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求助方法,往往会获得帮助。
如果求助态度冷淡,方法冷硬,施助者往往不能感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受助者的诚意,会选择拒绝帮助。
3、求助内容施助者是否能帮助求助者,求助者的求助内容和当时情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求助发生的地方本次试验都在校园内,所以主体多为在校学生,求助者与施助者有着相似的年龄和身份,人们彼此熟悉,容易产生移情,从而增强了其助人责任感,求助成功可能性较高。
(2)求助内容一般,当求助者求助内容容易实现,对施助者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以及不对施助者造成紧张感时,求助往往会成功。
比如实验中涉及借钱情景中,成功率极低,施助者普遍反应冷淡。
而在问路中,施助者反应比较热情。
4、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助人行为属于一种社会行为。
一般来说,属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具有相同的价值观,遵守相同的社会规范,相互间的求助行为也更容易实现。
实验中,大家都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友,所以求助成功率比起外部社会还是比较高的。
六、实验总结: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而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还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查阅资料,对实验结果经了较为理论的分析,这大大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一起学会了怎样帮助他人,也算是对自己品质的一次锤炼。
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充分体验了求助时的不安、期待、委屈等复杂的心里感情后,在将来,面对求助者时,我们更能够将心比心去体会求助者心情,去伸出必要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