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顿效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5章 波与粒子 第1讲 康普顿效应学案 鲁科版选修

高中物理 第5章 波与粒子 第1讲 康普顿效应学案 鲁科版选修

高中物理第5章波与粒子第1讲康普顿效应学案鲁科版选修1、了解康普顿X射线散射实验、2、理解康普顿X射线实验原理、3、掌握康普顿效应的概念,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康普顿对X射线散射的研究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康普顿效应在光的散射中,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2、发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3、光波是一种概率波、4、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均衡表现的,波长较长时,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很小,波动性比较明显,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在与电子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波动性、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实验现象:X射线管发出波长为λ0的X射线,通过小孔投射到散射物石墨上、X射线在石墨上被散射,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2、康普顿效应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按照经典物理理论,入射光引起物质内部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振动着的带电粒子从入射光吸收能量,并向四周辐射,这就是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应该等于粒子受迫振动的频率(即入射光的频率)、因此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应该相同,不应该出现波长变长的散射光、另外,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波长改变与散射角的关系、3、光子说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1)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2)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与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与散射角有关、例1 白天的天空到处都是亮的,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一个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以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A、频率变大B、速度变小C、光子能量变大D、波长变长答案D解析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时,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自由电子碰撞前静止,碰撞后动量、能量均增加,所以光子的动量、能量减小,由λ=,E=hν可知光子频率变小,波长变长,故D正确、由于光子速度是不变的,故B错误、针对训练1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入射光和电子的作用可以看成弹性碰撞,则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如图1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撞过程中动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能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碰后光子可能沿________(选填“1”“2”或“3”)方向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长”)、图1答案守恒守恒 1 变长解析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的方向一致,由矢量合成知识可知碰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λν知,波长变长、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实验基础表现说明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和衍射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2、频率较低的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2、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概念的波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粒子性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2、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说明对于不同频率的光,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频率越低,光的波动性越强例2 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答案AD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D正确;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A正确;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B错误;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显著,C错误、针对训练2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答案C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B、X射线散射时,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C、发生散射时,波长较短的X射线或γ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所以康普顿效应支持粒子说答案BCD解析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波长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用光子说却可以解释,A错;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B对;当波长较短时发生康普顿效应,较长时发生光电效应,C、D对、2、康普顿假设电子是自由电子,当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时,其过程可看成弹性碰撞,既遵守________守恒定律,又遵守________守恒定律,在碰撞中光子将能量________的一部分传递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波长变长、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光具有________性、答案能量动量hν粒子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E、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答案C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或者说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A、D、E说法正确、光的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粒子性相对波动性越明显,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时间:60分钟)题组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效应中电子与光子组成的系统都服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两种效应都相当于电子与光子的弹性碰撞过程C、两种效应都属于吸收光子的过程D、光电效应是吸收光子的过程,而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和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答案D解析光电效应吸收光子放出电子,其过程能量守恒,但动量不守恒,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与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并且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两种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2、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答案C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E=hν=h,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E′=hν′=h,由E >E′,可知λ<λ′,选项C正确、3、康普顿散射的主要特征是( )A、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全然不同B、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但有些变短了,散射角的大小与散射波长无关C、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但也有变长的,也有变短的D、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些,且散射光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的大小有关答案D解析光子和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散射角不同,能量减少情况不同,散射光的波长也有所不同、也有一部分光子与整个散射物的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故只有D正确、4、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ν,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A、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B、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C、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D、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答案D解析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碰撞的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由于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则光子的能量减小,即频率降低,所以选项D正确、题组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5、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现象是()A、光电效应B、光的干涉C、光的衍射D、康普顿效应答案AD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BCD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A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正确、7、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C、光波不同于机械波,它是一种概率波D、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无法统一答案BC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光是体现粒子性的,A错;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B对;光波在少量的情况下体现粒子性,大量的情况下体现波动性,所以C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D错、8、下列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D、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可以从波动性和粒子性两方面分别予以理解,故A、C选项错误、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只说明光的波动性,B 选项错误、泊松亮斑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也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选项正确、9、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正确的说法是()A、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B、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小,波动性越显著C、频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长较长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D、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答案ABD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不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反之波动性明显,个别光子易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波动性,故选项A、B、D正确、10、牛顿为了说明光的性质,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如今人们对光的性质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图1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的性质的是()图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题图②为光的双孔干涉实验,可证明光的波动性;题图③为光电效应实验,可说明光的粒子性,故正确选项为B、题图①是α粒子散射实验;题图④是三种放射线在电场中偏转的实验、11、如图2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B、a侧的光比b侧的光粒子性显著些C、a侧的光比b侧的光波动性显著些D、a侧的光的动量比b侧光的动量大答案BD解析由几何光学知识可得,a侧光为紫光,b侧光为红光,紫光频率比红光大,故粒子性比红光显著、紫光的波长比红光小,由p=得,紫光的动量大、。

《康普顿效应》教学设计

《康普顿效应》教学设计

《康普顿效应》教学设计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微课名称:康普顿效应所属学科:物理学知识单元:近代物理基础知识点:康普顿效应适用对象:本、专科高校理工科学生适用专业:理工科所有专业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设计:裴世鑫、崔芬萍内容讲授:裴世鑫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康普顿效应是《大学物理》中近代物理部分的一个知识点,根据教材的不同,有些教材将康普顿效应编写在《量子物理基础》部分,如吴百诗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科学出版社);有些教材将其编写在《波与粒子》部分,如祝之光老师主编的《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刘克哲老师主编的《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些教材将其编写在《早期量子论与量子力学基础》部分,如詹煜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教程》(科学出版社)。

根据教材编写的不同,康普顿效应的编写体系也稍有差别,有些教材将《康普顿效应》独立编成一节,例如,在吴百诗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6章第3节,在刘克哲老师主编的《物理学》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5章第3节,在詹煜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教程》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9章第3节;有些教材中,则是将康普顿效应作为一个知识点与其他内容编写在一节中,例如,在祝之光老师主编的《物理学》中,康普顿效应编写与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玻尔氢原子理论一起,编写在第12章第1节,以《量子论的出现》为节的名称。

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康普顿效应都是《大学物理》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其中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装置、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康普顿对实验结果的量子化解释和康普顿散射公式都是这个知识点中的组成部分。

本节课在各种教材对康普顿效应讲述内容的基础上,做了两点补充:1、为了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微观世界的碰撞,引入了一个理想桌面上小球的碰撞问题,碰撞满足完全弹性碰撞条件,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动能)守恒,让学生对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一个复习的过程。

2、引入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在康普顿效应中的贡献,让学生学习老一辈物理学家谦虚谨慎的为人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加上康普顿效应的其他知识点,使学生全面掌握康普顿效应。

大学物理康普顿效应教案

大学物理康普顿效应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

2. 掌握康普顿效应的物理原理和计算方法。

3. 了解康普顿效应在物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康普顿效应的物理原理。

2. 康普顿效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康普顿效应的物理原理。

2. 康普顿效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光的波粒二象性,引导学生思考光在粒子性方面的表现。

2. 介绍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1. 解释康普顿效应的定义: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的波长发生变化的现象。

2. 介绍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光子的波长变长,称为康普顿偏移。

3. 分析康普顿效应的实验条件:散射物质的原子序数、散射角、光子的波长等。

三、讲解康普顿效应的物理原理1. 引入光子的概念,解释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2. 介绍康普顿效应的物理模型: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3. 分析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推导康普顿效应的波长变化公式。

四、讲解康普顿效应的计算方法1. 介绍康普顿效应的计算公式:Δλ = λ' - λ = (h/mc)(1 - cosθ)。

2. 分析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普朗克常数h、光速c、散射角θ、入射光波长λ、散射光波长λ'。

3. 通过实例讲解康普顿效应的计算过程。

五、课堂练习1. 给出若干康普顿效应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1. 总结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物理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康普顿效应在物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七、布置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深入了解康普顿效应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问题解答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程度。

5. 2《康普顿效应》教案(鲁科版选修3-5)

5. 2《康普顿效应》教案(鲁科版选修3-5)

第二节康普顿效应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3)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学习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知识要点】1、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b5E2RGbCAP<3)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p1EanqFDPw②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DXDiTa9E3d③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2、光的波粒二象性<1)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RTCrpUDGiT<2)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大量光子行为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行为显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

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5PCzVD7HxA【典型例题】例题: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jLBHrnAILg<A)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当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增加<D)当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减少BD【达标训练】1.有以下说法:A.当氢原子从n=4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反映了光的波动性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A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第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粤教版选修3-5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第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粤教版选修3-5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康普顿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康普顿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教学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设计一些实验操作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布置一些思考题,要求学生分析康普顿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4.布置一些小组合作作业,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物理选修3-5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推理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原因及其意义。
2.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并能解释相关实验现象。
5.对于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团队合作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及时指出错误所在,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改正错误。
3.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高中物理 第5章 波与粒子 5.1 光电效应 5.2 康普顿效应教案

高中物理 第5章 波与粒子 5.1 光电效应 5.2 康普顿效应教案

第1节光电效应第2节康普顿效应●课标要求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知道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和极限频率的概念及其与电磁理论的矛盾.2.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及光电方程,并用来解释光电效应现象.3.了解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了解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4.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了解玻恩的概率波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解释,了解光在哪些情况下会表现出粒子性或波动性.5.了解人类探索光本质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认识科学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学地位本节教学应注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宜从经典物理的局限性开始,引出普朗克量子假说,为后面学习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做好铺垫,使得教学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脉络.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好光电效应的前提,为改善实验的演示效果,也可以先使验电器带上负电,使指针张开某一角度,光照锌板后,指针张角变小.对光电效应实验结果进行理论解释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论中引出矛盾,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发现.通过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进一步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而认识光的本质,教学中可适当介绍有关人类对光本质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永无止境的,让学生了解光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什么不同的特性,可以举例子加以说明或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一些实例,增进学生对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是一种概率波的理解.●新课导入建议问题导入用弧光灯照射连在验电器上的锌板,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一个角度.你想知道上述现象的原因吗?图教5-1-1●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可多提问几个学生⇒错误!⇓步骤7:完成“探究4”讲解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技巧⇒步骤6:完成“探究3”重在讲解规律方法技巧⇐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方式同完成探究1相同⇐步骤4:让学生完成【迁移应用】,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步骤8: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错误!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及其实验现象.2.理解光子说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够利用它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现象.3.知道什么是康普顿效应及X射线实验原理.4.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1.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光子说的基本思想.(重点)2.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光电效应实验.(重点)3.对光电效应的理解.(难点)4.光是一种概率波的建立过程.(难点)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在物理学中,在光的照射下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发生的条件:每一种金属对应一种光的最小频率,又称极限频率.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这个最小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当光的频率小于这个最小频率时,即使增加光的强度或照射时间,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与光的强度的关系: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电子数越多.③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时间: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至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间隔很短,通常可在10-9_s内发生光电效应.(3)光子说:看似连续的光实际上是由个数有限、分立于空间各点的光子组成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hν.光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4)光电效应方程①表达式:hν=W+12mv2.②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从金属表面逸出时做功,剩下的表现为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5)光电效应的应用①光电开关.②光电成像.③光电池.2.思考判断(1)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2)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3.探究交流你对光电效应中的“光”是怎样认识的?【提示】这里的光,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紫外线、X光等.康普顿效应及光的波粒二象性(1)康普顿效应X射线在石墨上散射时,发现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2)康普顿的理论当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时,既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又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光子将能量hν的一部分传递给了电子,光子能量减少,波长变长.(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4)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当波长较短的X射线或γ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当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光入射时,主要产生光电效应.(5)光的波粒二象性①光的本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②光是一种电磁波.③当光的波长较长时,光在传播过程中波动性明显;当光的波长较短时,光子与粒子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明显.2.思考判断(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2)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3.探究交流太阳光从小孔射入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这束光;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尽管太阳光线耀眼刺目,其他方向的天空却是黑的,为什么?【提示】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太阳光经大气中的微粒散射后传向各个方向;而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下,光不再散射,只向前传播.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理解1.光子和光电子是一回事吗?2.只要光照足够强就能有光电子逸出吗?3.光电效应现象中能量守恒吗?1.光电效应中的三组概念的对比2.对光电效应方程hν=W +2mv 2的理解 (1)公式中的12mv 2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对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时剩余动能大小可以是0~12mv 2范围内的任何数值. (2)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E =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12mv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hν=W +12mv 2. (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hν-W >0,亦即hν>W ,ν>W h =νc ,而νc =W h恰好是金属的极限频率.(4)E km -v 曲线.如图5-1-1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m 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曲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图5-1-1(2013·福州一中检测)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 )A .从光照射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D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知,从光照射金属表面到光电子发射的时间间隔极短,这与光的强度无关,故A 错误;实验规律还指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由此可知,B 、D 错误,C 正确.【答案】 C1.极限频率为ν0的光射照金属对应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逸出功W =hν0.2.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1.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 -ν坐标系中,如图所示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解析】 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可知,E k -ν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图线应该平行.图线的横截距代表极限频率ν0,而ν0=W h,因此钨的ν0小些.综上所述,A 图正确.【答案】 A 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X 射线照在石墨上会有什么现象?2.光子和电子碰撞后,波长会改变吗?3.经典理论能解释康普顿现象吗?1.实验现象X射线管发出波长为λ0的X射线,通过小孔投射到散射物石墨上.X射线在石墨上被散射,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2.康普顿效应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按照经典物理理论,入射光引起物质内部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振动着的带电粒子从入射光吸收能量,并向四周辐射,这就是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应该等于粒子受迫振动的频率(即入射光的频率).因此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应该相同,不应该出现波长变长的散射光.另外,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波长改变与散射角的关系.3.光子说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1)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2)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与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与散射角有关.康普顿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也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正确性.光电效应应用于电子吸收光子的问题,而康普顿效应讨论光子与电子碰撞且没有被电子吸收的问题.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入射光和电子的作用可以看成弹性碰撞,则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如图5-1-2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撞过程中动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能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碰后光子可能沿________(选填“1”、“2”或“3”)方向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长”).碰前碰后图5-1-2【审题指导】(1)看成弹性碰撞把握动量、能量守恒.(2)利用光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ν=c/λ计算.【解析】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的方向一致,由矢量合成知识可知碰撞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λν知,波长变长.【答案】守恒守恒 1 变长2.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E=hν=h cλ,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E′=hν′=h cλ′,由E>E′,可知λ<λ′,选项C正确.【答案】C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和牛顿微粒说中的“粒子”一样吗?2.哪些实验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3.哪些实验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光的粒子即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但也具有动量和能量.(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大小可用波动规律描述.(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3.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2013·西安一中检测)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容易看到B.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D.光的波粒二象性否定了光的电磁说【审题指导】(1)波粒二象性是对光本质的描述.(2)频率高低影响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表现.(3)大量光子波动性显著,少量光子粒子性显著.【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并不否定光的电磁说,只是说某些情况下粒子性明显,某些情况下波动性明显,故D 错误.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波动性越不明显,越不易看到其衍射现象,故B对、A错误.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故C对.【答案】BC1.光的干涉和衍射及偏振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例证.2.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当光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显著.3.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些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某些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概率波,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A选项正确;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的一种属性,这已被弱光照射双缝后在胶片上的感光实验所证实,B选项正确;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C 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ABD综合解题方略——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2011·福建高考)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5-1-3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逸出功与ν有关B.E 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规范解答】每种金属的逸出功是由自身因素决定,A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ν-W0,E km与ν有关,而与光强无关;当ν<ν0时金属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图中直线与h有关,由此知B、C错误,D正确.【答案】D在理解光电效应方程的基础上,把其数学关系式与数学函数图像结合起来,经分析、推导得出图像的斜率及在图像横、纵坐标轴上的截距所对应的物理量,从而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有效提高自身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晚,伦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以前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他事先用锡纸和硬纸板把各种实验器材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并且用一个没有安装铝窗的阴极管让阴极射线透出.可是现在,他却惊奇地发现,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这个屏幕用于另外一个实验)发出了光.而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严密封闭的底片,现在也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这个一般人很快就会忽略的现象,却引起了伦琴的注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底片的变化,恰恰说明放电管放出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它甚至能够穿透装底片的袋子.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射线,于是取名“X射线”.于是,伦琴开始了对这种神秘的X射线的研究.他先把一个涂有磷光物质的屏幕放在放电管附近,结果发现屏幕马上发出了亮光.接着,他尝试着拿一些平时不透光的较轻物质——比如书本、橡皮板和木板——放到放电管和屏幕之间去挡那束看不见的神秘射线,可是谁也不能把它挡住,在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它甚至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15毫米厚的铝板!直到他把一块厚厚的金属板放在放电管与屏幕之间,屏幕上才出现了金属板的阴影——看来这种射线还是没有能力穿透太厚的物质.实验还发现,只有铅板和铂板才能使屏不发光,当阴极管被接通时,放在旁边的照相底片也将被感光,即使用厚厚的黑纸将底片包起来也无济于事.接下来更为神奇的现象发生了,一天晚上,伦琴很晚也没回家,他的妻子来实验室看他,于是他的妻子便成了在那不明辐射作用下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痕迹的第一人.当时伦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影后,夫妻俩在底片上看见了手指骨头和结婚戒指的影象.1896年1月5日,在柏林物理学会会议上展出了很多X射线的照片,同一天,维也纳《新闻报》也报道了发现X射线的消息.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很快传遍全世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数百名科学家为此进行调查研究,一年之中就有上千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问世.伦琴虽然发现了X射线,但当时的人们——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种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X射线实质上是一种比光波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它不仅在医学中用途广泛,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正因为这些原因,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伦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人们为了纪念伦琴,将X(未知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1.(2013·海口检测)在演示光电效应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如图5-1-4所示,这时( )图5-1-4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解析】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飞出,锌板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指针带正电.故B项正确.【答案】B2.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说并没有否定光的电磁说B.光电效应现象反映了光的粒子性C.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得出来的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解析】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但这两种特性并不是牛顿所支持的微粒说和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它体现出的规律不再是宏观粒子和机械波所表现出的规律,而是自身体现的一种微观世界特有的规律.光子说和电磁说各自能解释光特有的现象,两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微粒说和波动说是相互对立的.【答案】AB3.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ν,动量为hν/c,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 )A.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B.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C.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D.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时会吸收光子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后的光子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解析】电子能量增加,光子能量减少,而光速不变,由E =hν知,光子频率减小,A、B均错误,D正确.光子散射后运动方向不一定与电子运动方向共线,C错误.【答案】D4.(2012·海南高考)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对于同种金属,E 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对于同种金属,E 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反比C.对于同种金属,E k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D.对于同种金属,E 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 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解析】E k=hν-W=h cλ-W,同种金属最大初动能逸出功相同,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强度无关,与照射光的波长有关但不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同种金属,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最大初动能E k与逸出功成线性关系.【答案】ADE。

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WORD 教案2【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康普顿效应。

(2)明白光子是具有动量的,并了解光子动量的表达式。

(3)了解康普顿效应用光的电磁理论说明遇到的困难,了解康普顿是如何说明康普顿效应的。

【学习重点】康普顿效应及其说明【自主学习】1、用X 射线照耀物体时,一部分散射出来的X 射线的波长会 ,那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2、按经典电磁理论,散射前后光的频率 ,因而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 ,不应该显现波长 的散射光。

3、光子不仅具有能量,其表达式为 ,还具有 ,其表达式为 。

4、一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电子的速度相对光速而言能够忽略不计)发生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 ν减小为h ν’,因此频率 ,波长 ,同时刻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 。

5、X 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遵守 定律和 定律。

【知识要点】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觉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例题1:频率为v 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v ,将那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先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 )A 虽改变原先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B 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C 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D 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按经典电磁理论:假如入射X 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可不能改变的!散射中显现0λλ≠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① 除原波长0λ外显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λ② 新波长λ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

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

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

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探究X射线的散射现象,并深入理解康普顿效应的原理。

2.了解康普顿效应的应用,并初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康普顿效应是指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X射线光子被物质中的原子散射而改变其能量和方向的现象。

这种效应是X射线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X射线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

所以,当一束X射线束照射到一个物质样品上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原子相互作用,包括经过光子弹性散射(传统的X射线衍射)和不弹性散射(即康普顿散射),得到相应的衍射图谱和散射图谱。

其中,康普顿散射是指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光子及原始电子的动量、能量和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导致X射线的散射。

三、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工作将X射线设备预热20-30分钟,然后将样品装入样品支架并对准X射线束。

步骤二:实验操作1.打开X射线机电源开关,等待预热完成。

2.调节X射线照射时间和电流强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条件。

3.控制X射线的方向和强度,使其在样品上产生散射。

4.采集并记录样品散射的光谱数据。

步骤三: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数据,根据康普顿效应原理,计算出散射光子的能量、方向和动量,从而探究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探讨康普顿效应的应用。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进行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并保证实验环境安全。

2.热身时间必须充足,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X射线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做好必要的防护和安全措施。

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总结:康普顿效应是X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之一,对于探索物质结构、改进分析技术和拓展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康普顿效应实践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该效应的原理和应用,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

此外,教师还需注意实验安全和舒适性,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康普顿效应》教案-新版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康普顿效应》教案-新版

康普顿效应★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康普顿效应2.了解康普顿效应的解释3.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的波粒二象性★教学难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康普顿对X射线散射的研究(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按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入射X 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 改变的!散射中出现0λλ≠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① 除原波长0λ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λ② 新波长λ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波长的偏移为0λλλ-=∆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ϕ有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X 射线的波长0λ无关,)cos 1(0ϕλλλλ-=-=∆c c λ = 0.0241Å=2.41×10-3nm (实验值)称为电子的Compton 波长只有当入射波长0λ与c λ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 射线才能观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散射。

(4)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①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②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5)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康普顿效应》高三物理教案应用探究

《康普顿效应》高三物理教案应用探究

《康普顿效应》高三物理教案应用探究应用探究一、教案背景《康普顿效应》是高三物理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这一阶段的难点。

康普顿效应是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之一,其对于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康普顿效应的概念比较抽象,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和应用。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份《康普顿效应》高三物理教案,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康普顿效应的概念和物理原理;2.掌握计算康普顿散射角度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康普顿效应的概念和物理原理康普顿效应是指物质与X射线(或伽马射线)相互作用时,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能量部分被转移给物质,并产生了散射。

散射光的能量低于入射光的能量。

具体地,当入射光的波长λ1满足:h·c/λ1=E1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E1是入射光的能量。

当入射光经过散射后,出射光的波长λ2满足:h·(c/λ1-c/λ2)=E1-E2其中,E2是出射光的能量,θ是散射角,m为电子的质量。

根据以上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康普顿散射角度。

2.康普顿效应的应用康普顿效应在工业、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上,康普顿效应可以用于确定人体内各个部位的组织成分和密度。

在环境监测中,康普顿效应可以被用来检测放射性污染和核辐射等情况。

此外,康普顿效应还可以用于加速器和核反应堆等领域的研究。

3.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在学习康普顿效应的过程中,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以及如何去分析实验结果。

以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康普顿散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然后使用像素探测器和能谱仪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在学习康普顿效应的过程中,涉及到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的部分。

高中物理第5章波与粒子2康普顿效应学案鲁科版选修

高中物理第5章波与粒子2康普顿效应学案鲁科版选修

第2节康普顿效应[目标定位] 1.了解康普顿X射线散射实验.2.理解康普顿X射线实验原理.3.掌握康普顿效应的概念,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康普顿对X射线散射的研究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康普顿效应在光的散射中,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2.发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3.光波是一种概率波.4.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均衡表现的,波长较长时,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很小,波动性比较明显,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在与电子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波动性.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实验现象:X射线管发出波长为λ0的X射线,通过小孔投射到散射物石墨上.X射线在石墨上被散射,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2.康普顿效应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按照经典物理理论,入射光引起物质内部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振动着的带电粒子从入射光吸收能量,并向四周辐射,这就是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应该等于粒子受迫振动的频率(即入射光的频率).因此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应该相同,不应该出现波长变长的散射光.另外,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波长改变与散射角的关系.3.光子说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1)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2)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与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与散射角有关.【例1】 白天的天空到处都是亮的,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一个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以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 )A .频率变大B .速度变小C .光子能量变大D .波长变长 答案 D解析 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时,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自由电子碰撞前静止,碰撞后动量、能量均增加,所以光子的动量、能量减小,由λ=h p,E =h ν可知光子频率变小,波长变长,故D 正确.由于光子速度是不变的,故B 错误.针对训练1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入射光和电子的作用可以看成弹性碰撞,则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如图1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撞过程中动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能量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碰后光子可能沿________(选填“1”“2”或“3”)方向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长”).图1答案 守恒 守恒 1 变长解析 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的方向一致,由矢量合成知识可知碰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 =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 =λν知,波长变长.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实验基础 表 现 说 明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例2】(多选)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答案AD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D正确;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A正确;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B错误;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显著,C错误.针对训练2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答案 C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多选)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B.X射线散射时,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C.发生散射时,波长较短的X射线或γ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所以康普顿效应支持粒子说答案BCD解析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波长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用光子说却可以解释,A错;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B对;当波长较短时发生康普顿效应,较长时发生光电效应,C、D对.2.康普顿假设电子是自由电子,当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时,其过程可看成弹性碰撞,既遵守________守恒定律,又遵守________守恒定律,在碰撞中光子将能量________的一部分传递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波长变长.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光具有________性.答案能量动量hν粒子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3.(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答案ABD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或者说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A、D说法正确;光的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粒子性相对波动性越明显,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时间:60分钟)题组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效应中电子与光子组成的系统都服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两种效应都相当于电子与光子的弹性碰撞过程C.两种效应都属于吸收光子的过程D.光电效应是吸收光子的过程,而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和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答案 D解析光电效应吸收光子放出电子,其过程能量守恒,但动量不守恒,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与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并且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两种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2.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 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答案 C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E=hν=h cλ,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E′=hν′=h cλ′,由E >E′,可知λ<λ′,选项C正确.3.康普顿散射的主要特征是( )A.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全然不同B.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但有些变短了,散射角的大小与散射波长无关C.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但也有变长的,也有变短的D.散射光的波长有些与入射光的相同,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些,且散射光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的大小有关答案 D解析光子和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散射角不同,能量减少情况不同,散射光的波长也有所不同.也有一部分光子与整个散射物的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故只有D正确.4.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ν,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 )A.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B.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C.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D.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答案 D解析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碰撞的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由于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则光子的能量减小,即频率降低,所以选项D正确.题组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5.(多选)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现象是( )A.光电效应B.光的干涉C.光的衍射D.康普顿效应答案AD6.(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BCD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A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正确.7.(多选)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C.光波不同于机械波,它是一种概率波D.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无法统一答案BC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光是体现粒子性的,A错;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B对;光波在少量的情况下体现粒子性,大量的情况下体现波动性,所以C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D错.8.下列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D.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答案 D解析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可以从波动性和粒子性两方面分别予以理解,故A、C选项错误.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只说明光的波动性,B选项错误.泊松亮斑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也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选项正确.9.(多选)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会显示衍射图样B.单个光子通过狭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光子通过狭缝的运动路线是直线D.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答案AD解析个别或少数光子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如果时间足够长,通过狭缝的光子数也就足够多,粒子的分布遵从波动规律,底片上将会显示出衍射图样,A、D选项正确;单个光子通过狭缝后,路径是随机的,底片上也不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B、C选项错.10.牛顿为了说明光的性质,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如今人们对光的性质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图1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的性质的是( )图1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B解析题图②为光的双孔干涉实验,可证明光的波动性;题图③为光电效应实验,可说明光的粒子性,故正确选项为B.题图①是α粒子散射实验;题图④是三种放射线在电场中偏转的实验.11.(多选)如图2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B.a侧的光比b侧的光粒子性显著些C.a侧的光比b侧的光波动性显著些D.a侧的光的动量比b侧光的动量大答案BD解析由几何光学知识可得,a侧光为紫光,b侧光为红光,紫光频率比红光大,故粒子性比红光显著.紫光的波长比红光小,由p=hλ得,紫光的动量大.。

鲁科版选修3-5 5.2 康普顿效应 学案

鲁科版选修3-5 5.2 康普顿效应 学案

第2节康普顿效应学案学习目标:知道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其对应统一的关系.根底知识:一、康普顿对X射线散射的研究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使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康普顿效应:在光的散射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更长的成分.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4.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 λ.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动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是一种电磁波.3.当光的波长较长时,光在传播过程中波动性明显;当光的波长较短时,光子与粒子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明显.重难点理解:一、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与牛顿微粒说中的“粒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其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光子说并不否认波动说.(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与惠更斯波动说中的“波〞是不同理论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一种概率波.(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3.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认光的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表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典例1、(多项选择)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些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某些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ABD[光是一种概率波,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A选项正确;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的一种属性,这已被弱光照射双缝后在胶片上的感光实验所证实,B 选项正确;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稳固练习:1.关于光的本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属性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3.以下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参考答案:1.CDE2.ACE3.C。

康普顿效应的教案设计

康普顿效应的教案设计

康普顿效应的教案设计探索康普顿效应一、教学目标1.了解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

2.理解康普顿效应的物理原理和公式。

3.掌握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4.了解康普顿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康普顿效应的定义和实验现象介绍。

2.康普顿散射公式的推导和解释。

3.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4.康普顿效应的应用介绍。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1.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康普顿效应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科学问题。

(二)讲解1.讲解康普顿效应的定义和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搞懂康普顿散射的基本概念。

2.介绍康普顿散射公式的推导和解释,让学生了解康普顿散射过程中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3.讲解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康普顿散射实验。

4.介绍康普顿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成像、物质表面分析等。

(三)实验操作1.将装置搭建好,调整好测量仪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调整散射角度,并对不同的角度进行测量。

3.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康普顿散射公式的正确性。

(四)讨论1.通过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检查每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引导学生思考康普顿效应的现实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五)总结1.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总结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回顾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康普顿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1.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康普顿效应各个方面的理解程度。

2.通过康普顿散射实验操作表现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评价学生实验和科研能力。

3.结合康普顿效应的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或科普课题,以评价学生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教学PPT课件,讲解康普顿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电子束高压放大器、闪烁计数器等教学装置,进行康普顿散射实验。

3.网络资源,寻找康普顿效应应用场景的案例和材料。

康普顿效应教案

康普顿效应教案

康普顿效应教案一、引言康普顿效应是20世纪初由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提出的,是量子物理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并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教案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康普顿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康普顿效应的基本原理1. 光的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学中,光被视为一种波动现象。

然而,在20世纪初的实验中,康普顿发现了一种与经典光波理论不相符的现象,即光的散射现象。

这一发现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既可以被看作波动又可以被看作由粒子组成的量子实体。

2. 康普顿散射康普顿散射是指入射光子与自由电子相互作用后发生偏转的现象。

当入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部分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被转移给了电子,从而使光子的波长发生了改变。

这一过程称为康普顿散射,其结果可以通过一系列公式进行描述。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 准备一束具有确定波长和能量的X射线,并进行适当的辐射防护。

- 准备一块适用的检测器,用于记录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角度。

- 准备一个样品,通常为金属。

2. 实验步骤a. 将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并记录入射光子的波长和能量。

b. 检测和记录散射光子的波长和能量。

c. 分析记录的数据,计算散射光子的波长差和散射角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四、康普顿效应的实际应用1. 量子力学的发展康普顿效应的发现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支持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还为之后的量子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起点。

2. 医学影像学康普顿散射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中,如X射线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

通过分析入射X射线和散射X射线的差异,可以获得人体组织的结构信息,有助于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 安全检测与材料分析康普顿效应也被应用于安全检测和材料分析领域。

例如在机场安检中,可以利用康普顿散射技术来检测可疑物品中的核材料。

此外,康普顿效应还可用于表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分析材料的成分。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3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第4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 粤教版选修3-5-粤教版高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3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第4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 粤教版选修3-5-粤教版高

第三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学习目标] 1.了解康普顿效应现象.(重点)2.知道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说明了光的粒子性.(重点)3.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对应统一的关系.(难点)4.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难点)一、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1.康普顿效应:用光照射物体时,散射出来的光的波长会变长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2.光子的动量:p=h λ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1)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是以一个个光子的形式出现的,具有粒子性.(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地描述光所有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2.概率波在光的干涉实验中,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上.概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多,形成亮纹;概率小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少,形成暗纹.所以,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的概率分布的反映.这种概率分布就好像波干涉时强度的分布.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把对光的描述说成是概率波.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散射光波长的变化,是入射光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的结果.(√)(2)光的电磁理论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3)波动性不是每一个光子的属性.(×)(4)单个光子运动具有偶然性,大量光子运动符合统计规律,概率波体现了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5)描述光性质的最恰当的语言是概率波.(√)2.一个沿着一定方向运动的光子和一个原来静止的自由电子相互碰撞,碰撞之后电子向某一方向运动,而光子沿着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入射时相比( ) A.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B.光子的能量增加,频率也增大C.速度减小D.波长减小A [由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因此碰撞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D正确,A、B、C错误.]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单色电磁波作用于比波长尺寸小的带电粒子上时,引起受迫振动,向各方向辐射同频率的电磁波.经典理论可以解释频率不变的一般散射,但对康普顿效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2.光子理论解释在X射线散射现象中,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这种碰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X射线光子不仅具有能量ε=hν,而且还有动量.相对X射线光子的能量,物质中电子的能量是很小的,电子可以近似看作是静止的.如图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光子和电子的总能量守恒,总动量也守恒,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ν减小为h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变长.同时,光子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而光子动量变小,从p=hλ看,动量p减小也意味着波长λ变大,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了.【例1】(多选)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有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当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增加D.当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减少BD [康普顿用光子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在散射过程中X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故B、D正确,A、C错误.]对康普顿效应的三点认识1.光电效应应用于电子吸收光子的问题;而康普顿效应应用于讨论光子与电子碰撞且没有被电子吸收的问题.2.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3.康普顿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也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正确性.1.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 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C [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因光子撞击电子的过程中光子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由E =hc λ可知,光子的波长增大,即λ′>λ,故C 正确.]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 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光的粒子即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但也具有动量和能量.(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描述:(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3.光的波动性、粒子性是统一的(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例2】 (多选)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 .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 .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BC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 错误;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 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选项C 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选项D 错误.]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2.当光表现为波动性时,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3.当光表现为粒子性时,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子和电子是不同的两种粒子,但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CD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波动特性.光子不同于一般的实物粒子,它没有静止质量,是一个个的能量团,是光的能量的最小单位.选项C、D正确.]课堂小结知识脉络1.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3.光子的能量ε=hν和动量p=hλ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1.(多选)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实验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B.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C.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BC [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只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只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C正确.]2.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A .光是机械波,且可以携带信息B .光具有波动性,且可以携带信息C .光具有粒子性,但不可携带信息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携带信息B [光是一种电磁波,不是机械波,故A 选项错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可以携带信息,故B 选项正确,C 、D 选项错误.]3.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如图所示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 )A .可能沿1方向,且波长变短B .可能沿2方向,且波长变短C .可能沿1方向,且波长变长D .可能沿3方向,且波长变长C [因为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碰前光子的方向一致,可见碰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小,由E =hν=hc λ知,波长变长.]4.如图所示是一个粒子源.产生某种粒子,在其正前方安装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粒子穿过狭缝打在前方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那么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什么现象?[解析] 由于粒子源产生的粒子是微观粒子,它的运动受波动性支配,对大量粒子运动到达屏上的某点的概率,可以用波的特征进行描述,即产生双缝干涉,在屏上将看到干涉条纹.[答案] 有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普顿效应》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微课名称:康普顿效应
所属学科:物理学知识单元:近代物理基础
知识点:康普顿效应适用对象:本、专科高校理工科学生
适用专业:理工科所有专业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学设计:裴世鑫、崔芬萍内容讲授:裴世鑫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康普顿效应是《大学物理》中近代物理部分的一个知识点,根据教材的不同,有些教材将康普顿效应编写在《量子物理基础》部分,如吴百诗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科学出版社);有些教材将其编写在《波与粒子》部分,如祝之光老师主编的《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刘克哲老师主编的《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些教材将其编写在《早期量子论与量子力学基础》部分,如詹煜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教程》(科学出版社)。

根据教材编写的不同,康普顿效应的编写体系也稍有差别,有些教材将《康普顿效应》独立编成一节,例如,在吴百诗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6章第3节,在刘克哲老师主编的《物理学》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5章第3节,在詹煜老师主编的《大学物理教程》中,康普顿效应编写在第19章第3节;有些教材中,则是将康普顿效应作为一个知识点与其他内容编写在一节中,例如,在祝之光老师主编的《物理学》中,康普顿效应编写与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玻尔氢原子理论一起,编写在第12章第1节,以《量子论的出现》为节的名称。

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康普顿效应都是《大学物理》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其中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装置、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康普顿对实验结果的量子化解释和康普顿散射公式都是这个知识点中的组成部分。

本节课在各种教材对康普顿效应讲述内容的基础上,做了两点补充:
1、为了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微观世界的碰撞,引入了一个理想桌面上小球的碰撞问题,碰撞满足完全弹性碰撞条件,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动能)守恒,让学生对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一个复习的过程。

2、引入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在康普顿效应中的贡献,让学生学习老一辈物理学家谦虚谨慎的为人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加上康普顿效应的其他知识点,使学生全面掌握康普顿效应。

(二)学习者特征
不同高校开设《大学物理》的时间稍有差异,有些高校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有些高校在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开设,根据《大学物理》起始开设学期的不同,康普顿效应的授课对象是处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是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本、专科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

在学生学习康普顿效应之前,已经系统接受过大学物理中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的教学,对经典物理学的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开始进入《大学物理》最后一个知识单元——近代物理学部分的学习,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近代物理学部分中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的知识,对量子化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而康普顿效应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又一个实证。

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学生将进一步掌握经典物理学中的碰撞现象,掌握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通过康普顿对康普顿效应的量子化解释,对进一步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具有很大帮助。

处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学生,还处在一个学习方式从高中向大学转变的阶段,对于《大学物理》这类基础课而言,还是要以教科书和老师讲授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康普顿偏移量与散射角和散射体之间的关系。

2、掌握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原理及其与宏观世界完全弹性碰撞之间的关系。

3、掌握康普顿对康普顿效应的量子化解释。

4、掌握康普顿散射公式的推导。

5、掌握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6、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授康普顿效应从发表到引起质疑,再到实验的再次证明,让学生了解实验研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

2、以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教师讲授等形式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吴有训在康普顿效应工作中的贡献,以及吴有训公开反对“康普顿-吴有训效应”的提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谦虚谨慎的治学精神,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

2、康普顿散射公式及其推导。

3、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难点】康普顿对康普顿效应的量子化解释。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康普顿效应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对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康普顿对康普顿效应的量子化解释、康普顿散射公式和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都采用讲授教学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

2、情景教学法
在回顾有关完全弹性碰撞问题时,设置一个模拟的理想桌面,通过理想桌面上小球的仿真碰撞,在一个比较逼真的仿真环境下,让学生直观了解理想桌面上的碰撞场景,然后X射线与石墨的作用过程抽象为光子与原子实和核外电子的碰撞,提高教学的感染,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讲授康普顿效应,主要介绍了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装置、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康普顿对实验结果的量子化解释和康普顿散射公式等几个知识点,为了让学生直观掌握微观领域的光子与电子和原子实的碰撞,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理想桌面上的完全弹性碰撞这一虚拟实验,同时为了在自然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也为了学生全面了解康普顿效应,在
教学设计中引入了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整个教学流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课件中插入一系列动画,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动态呈现给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枯燥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而且直观,通过虚拟情景,使学生对康普顿效应有更为直接和系统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口头讲授的形式,教学语言尽可能向标准普通话靠拢,表述力求清晰,争取让学生能听清楚每一句话,领会每一句话的意思,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都能达到要求。

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及展示康普顿效应这一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外,还通过介绍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融入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谦虚谨慎的治学精神的培养,力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