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加工》整体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制作人:田坤英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实施具有专业特色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阶段工作法,使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形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学习即是工作。

2.设计思路:

(1)通过分析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提取若干典型企业案例,形成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的提升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融入到完成企业案例的工作过程中。

(2)依据各学习项目所包含的职业能力以及在该学习领域(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3)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4)以企业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明确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职业能力,着重加强学生的编程、工艺与加工综合能力的提升。

(5)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为一系列的产品加工项目,从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到复杂配合件的加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艺编排、编程以及零件加工检测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加工范围;

(2)掌握分析零件图的方法,能根据不同类型零件的特征,制定加工方案;

(3)能够正确、较熟练地拟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正确选择数控车削加工的工、量、夹具等;

(4)能够根据零件图纸要求,合理地选择切削参数,并使用数控车床操作加工零件;

(5)懂得数控车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等知识,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要求工作;

(6)能够正确应用编程指令编写中等难度零件的加工程序;

(7)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对阶梯轴类零件、套类零件、圆锥类零件、螺纹类零件、复合成型面零件等具有典型轮廓特点的零件进行加工;

(8)能对零件进行尺寸和精度的检测与分析,对加工过程进行分析,优化评价和总结;

(9)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10)能够熟练操作CK6150数控车床(华中系统、FANUC 系统或SIEMENS系统)并对数控车床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11)了解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2、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学习新知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2)能熟练查阅和灵活应用设计手册、工艺手册等技术资料,具备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的初步能力,并在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工作计划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评估评价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符合机械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节约意识;

(3)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善于观察、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控车床加工》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以《机械零部件测绘》、《钳工》、《车工》等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为主线,渐进学习数控车床操作与日常维护、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数控车削手工编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操作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并使用常用量具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的岗位能力训练为主,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按照工程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将岗位(群)实际工作对号到本课程,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找出实际典型工作任务,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由难到易进

行逆向排序,形成课程体系。

五、教学内容整体设计

六、课程特点

1.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在先导课程《机械零部件测绘》、《机械基础》、《机床夹具制作》、《钳加工》、《普通车床加工》等学习后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手工编程和加工检测综合职业能力,达到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后续《机械制造岗位综合训练》和《机械制造企业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特点: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打破了学科体系。

(1)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是非学科性的知识体系,是以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对多学科知识进行知识与技能的重构和排序,从而构建成的一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教学内容的全新课程知识结构与课程知识、技能体系;

(2)教学过程方面:基于真实的环境,按照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工作过程

接受任务——图纸分析——工艺分析——程序编写——付诸生产

教学过程

任务描述——资讯——计划决策——任务实施——检查评估——展示评价

六、考核方法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质量标准,构建课程教学质量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中要设计出质量形成过程的控制方式方法,质量评价的主体和评价方式方法。

1.评价的目的:从注重甄别转变为注重激励,诊断与反馈;

2.评价的模式:

(1)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与考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进行多元性的评价,结合引导作业、作品展示以及小组考核进行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组内评价与教师整体考核相结合。

(4)既注重学生在项目作业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团结合作、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3.考核与评价主要内容:

(1)考核与评价方式

①理论考核(笔试)

②过程考核(项目实施过程)

③结果考核(项目产品质量)

④任务书(填写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

(2)考核与评价内容:

①理论考试,占30%;

②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结果(工艺文件、程序单、质量检测表、评价表)的评价占40%;

③操作过程中对设备、工、量具的使用保养、文明生产及遵守操作规程,占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