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沟岩金矿点地质特征找矿标志论文
青海望北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5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青海望北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谢 涛1,陆 凡2(1.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1;2.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五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1)摘 要:柴达木盆地北缘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成矿区之一,发现了众多矿床及矿(化)点。
本文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化)体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成果,分析望北沟地区找矿潜力。
认为区内可能存在多期次、多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构造变质变形有关的造山型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具有寻找中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潜力,并指出了下一步找矿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青海;望北沟;金矿;构造破碎蚀变带;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6-0055-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谢涛,男,生于1989年,汉族,江西瑞金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和科研。
青海省望北沟矿区位于属赛什腾山贵金属成矿带,整个成矿带在区域上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已知的矿产有铅、锌(银、金)、铜、钨、锡、钼、石棉、白云母、石油、钾盐、石盐等多处矿化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工作的成果,对望北沟地区的找矿远景进行分析,为该区找矿工作的突破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秦祁昆造山系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1],赛什腾山复向斜的南翼。
区域构造线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
区内地层分区分布与构造单元划分相一致,隶属秦祁昆地层大区、柴北缘地层区、滩间山地层分区。
地层主要出露于滩间山地层分区中,地层出露较全,时代跨古元古代-新生代,区内金属矿产主要产出于该地层分区中。
断裂构造以古元古界与上奥陶统之间的大断裂为主,在区内形成一系列北西向的次级断裂构造及破碎蚀变带。
某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某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某矿区处于某县某地区金矿区的北侧,位于昆仑山的主脊部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贯穿了整个调查区域。
本文结合该矿区的特点,从地层划分、构造、变质岩、岩浆岩分析了其地质特征,再结合其特征情况,明确了该矿区的具体找矿标志,旨在充分了解该矿区的特点,并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找矿,同时还可为同类型矿区提供参考。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某矿区金矿地位于中高纬度海拔山区,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通过调查显示,该矿区的气候类型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半干早、干旱特点,矿区范围内的降水非常少,具有较大的温度跨度,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高气温能够达到25℃,最低气温能够达到-30℃,并且冬季时间相对较长,平均每年都会出现较多的风沙天气,其气候也相对较为恶劣。
1.金矿地质特征1.1 地层划分经由地质填图处理,初步完成了对该矿区的地层格架,并厘定出了五个段级填图单位以及两个正式的岩石组班填图单位;采用成因-地貌双重填图法将第四系划分为五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分别为全新世湖积(Qh1)、冲积(Qhal)、风积(Qheol)、人工堆积(Qs)以及晚更新世洪冲积(Qp3pal),这使得测区地质得到了很天程度上的充分掌握。
其具体的岩性组合分别为:(1)Qh1:主要是又湖积淤泥、粉砂以及细砾共同组成;(2)Qhal:主要是由冲洪积的沙砾、砾石、亚砂土等组成;(3)Qheol:主要是由风组成亚砂土;(4)Qs:主要是由呈现为松散状的砂、砂石以及淤泥等组成,石英是其砂最主要的矿物质成分;(5)QP3pal:主要是通过冲洪积沙砾、砾石以及淤泥亚砂土等共同组成[1]。
1.2 构造经由地质调查对矿区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基于此完成了对测区构造格架的构建,基本上明确了矿区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挤压劈理构造空间的变形特征以及展布特征等相关情况,同时也掌握了成矿的控制特征以及相互叠加进行改造的具体特征;厘定出了兩条具有明显韧脆性特点的变形构造带,同时总结分析了其运动学特征、几何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以及动力学特征,为该矿区成矿控矿特征、区域构造特征、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该矿区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辽宁省红石镇北沟地区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辽宁省红石镇北沟地区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摘要:工作区内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本文从北沟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和以往物化探工作成果入手,具体分析工作区内铅锌矿体的矿化类型及找矿标志,综合评价铅锌矿体及其伴生矿体的利用价值,预测可能的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金属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红石北沟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075-03北沟地区处于辽东台背斜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鸭绿江断裂成矿带中部。
1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上广泛出露辽河群地层,根据其原岩建造、变质岩岩石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岩组,分别为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
各组地层间均为整合接触,里尔峪组与下伏混合岩呈混合交代接触。
里尔峪组(lhlr)主要岩性钠长浅粒岩、微斜浅粒岩、磁铁浅粒岩和黑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蛇纹石化大理岩等—俗称“含硼岩系”,原岩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夹中基性火山岩和富镁碳酸盐岩,变质相为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
高家峪组(lhgj)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片麻岩为主,夹黑云透闪变粒岩、硅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少量的透闪透辉岩和大理岩等,以普遍含有石墨为特征,原岩为粘土质—半粘土质岩石夹少量钙质及碳酸盐岩石,变质相为铁铝榴石角闪岩相。
大石桥组(lhds)为白云质大理岩、透闪透辉岩夹片岩、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等,该组原岩为碳酸盐岩夹钙质及粘土质岩石,变质相为铁铝榴石角闪岩相。
盖县组(lhgx)以硅线黑云片麻岩、黑云片岩和二云片岩为主,局部可相变为含墨黑云斜长变粒岩、片麻岩及含榴硅线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透闪石岩、透辉石岩、透闪透辉变粒岩、薄层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并以普遍含石墨为特征,原岩为粘土质、半粘土质夹砂质钙质及碳酸盐岩,变质相为铁铝榴石角闪岩相。
1.1 构造特征区域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构造以红石砬子东西走向巨型复背斜为代表,其两翼辽河群地层内低序次褶皱发育;区内断裂构造以鸭绿江断裂的次一级构造为主,多呈北东向展布,次为北西向断裂构造,另外还有南北向断裂构造。
金矿矿床特征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究

金矿矿床特征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究摘要:内蒙古虎拉林是金矿含量较多的地区,本文主要通过对该矿区的综合分析,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同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为今后我国的采矿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金矿矿区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矿矿床特点找矿标志所谓金矿,是指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即金矿石,也指通过用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即金矿山,还指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即金矿床。
本文以内蒙古的虎拉林为例,对金矿矿床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的形成原因和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虎拉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多个岩金矿床,我国的黄金支队一直对虎拉林地区进行调查,根据当地的矿产地质对虎拉林金矿有了新的认识。
1 虎拉林金矿区地质特点中侏罗统22站组是矿区内德主要地层,矿区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分部比较广泛。
有研究表明区内的主要侵入岩为石英斑岩和,然后是花岗岩。
其中石英斑岩主要在矿区的中南部,形状为椭圆状,花岗斑岩主要在矿区的西南部分部分布,形状为条带状,花岗岩主要在矿区的西南部和中部分布,形状为小岩株状。
有研究表明花岗斑岩与金矿化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是从矿区中采集到了岩石标本的鉴定表明,赋矿岩浆岩是花岗岩的演化产物。
矿区内的最主要控矿构造就是角砾岩筒构造,其次是角砾岩筒构造。
研究表明,在虎拉林矿区有一个角砾岩带,方向为南北方向,能够在每个钻孔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角砾岩,在这些控矿构造中,最小的环形构造的直径大约为240m。
从钻孔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角砾岩筒构造的垂深大于290m,南北方向的宽度大于590m,而东西方向的宽度大于390m。
依据角砾岩的分类方法,可以敬爱那个角砾岩分为以下三期:第一期为隐爆角砾岩,此期的角砾岩分布比较防范,而且在整个角砾岩筒内均有分布,角砾的成分大约包括:粉砂岩、长石、黑云母等。
角砾岩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棱角状的,也有的为磨圆状的,角砾的尺寸也不一样,最大的尺寸超过6cm,而最小的尺寸小于1mm;第二期为隐爆角砾岩,它主要在角砾岩筒的东侧分布,黑云母和第一期的角砾岩是角砾的主要成分,角砾的尺寸也不样,范围为从1mm~9cm,角砾的形状主要为磨圆状,也由少量的角砾为次棱角状,此期的局部地段的金矿已经达到了边界品位;第三期为角砾岩,主要分布在角砾岩筒内,且角砾的尺寸不一样,主要形状为棱角状,角砾岩脉呈平行状产出,虽然此期的角砾岩规模比较小,但是进品位较高,且矿化强度也达到了最大。
北沟岩金矿点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

b 、 矿石化学成份 ̄s i o  ̄
于 海底 热泉 成 因特征 。
, 主要由 s i 0 成, F e 2 0 3 < F e O ( Wm) 类似
C 、 Au / A g比值 为0 . 5 , 与 热泉 成 因金矿 床和 现代 热泉 沉 积物 中 的A u / A g
比值 相当 。
缘 指示 元素 , 且面积 较大 从 区域重力 场反 映 , 证 实本 区以晚 太古 代~ 中元古代 构成 的隆起 区 , 岩 石
金 矿化体 有2 条, 一条位 于上述 金矿 体的底 板 , 宽度 为1 米, 金品位 为0 . 4×
1 。 另一 条在 上述 金矿 体北 西5 米处 , 平 均宽度 为 1 . 3 3 米, 金 平均 品位 为0 . 5 4
砾石 熔蚀 、 交代现 象 , 具有 热液 成 因。
区域 内 出露的侵 入岩 主要有 古元 古代 花 岗闪长 岩 ( P t . Y 6) 、 晚三叠 世一 早 侏 罗世 花 岗闪 长岩 ( —J v 6) 、 晚三 叠世 一早侏 罗 世花 岗岩 ( T 广J v) 及 早 侏 罗世花 岗斑 岩 脉 ( J v ) 等。
矿床。 2 ) 、 成 因类 型
工作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 P t ' M) , 为一套动力变质岩。 呈
近东 西 向不规则 状分 布 , 出露面 积约2 5 0 1  ̄1 2 。 中生 界下 白垩统猴 石沟 组 ( Kl h) ,
岩 性为 砂岩 、 砂 砾岩 。 新 近 系中一 上新统 船 底 山组 ( N c ) , 主 要 由气 孔状和 致密 块状 伊丁 石化橄 榄 玄武岩 组成 。 新 生界 第 四系全 新统 ( Q h ) , 为 近代 河床 、 河 漫
刍议某金矿找矿标志及矿体构造特征

刍议某金矿找矿标志及矿体构造特征[摘要]该区多为盲矿体,所以应对以往物化探资料及邻近矿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在成矿有利段用深部工程多加揭露。
基于对该区成矿规律的认识,建议今后在开采过程中,对各矿体深部进行控制,边采边探。
[关键词]地质找矿;找矿标志;地质特征;矿体构造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处山脉的东段,区内主要分布着某山杂岩中的变闪长岩,是最古老的杂岩体,局部有白云岩灰岩分布,并在其上覆盖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区域构造以两条北西向大断裂构成本区断裂的基本格架,它控制着与其伴生的北东北西两组断裂的分布,控制了中生代岩体的产出金矿带的展布区域岩浆活动,岩性从基性酸性碱性,产出多以浅层超浅层为主,其中岩浆活动与本区成矿关系密切。
区域地质总的来讲地层分布简单,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矿产种类较多。
其成矿类型为热液型(热液充填、蚀变岩型)等。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中更新统:分布于沟谷中,为含钙质结核的红土、亚砂土、黏土层及沙砾层。
上更新统:区内广泛分布,为黄土、亚砂土层夹砂及沙砾层。
全新统:多分布于河谷,为现代冲洪积沙砾层。
2.2构造区内见有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的断层构造,褶皱构造不发育。
2.2.1北西向张扭龙山断裂为一区域性断裂,在区内长约500m。
断续延伸,走向北北西,倾向南西西,倾角一般80°~87°,平均85°。
地表角砾岩带宽0.3~9.0不等,角砾成分主要为围岩变石英闪长岩,局部有石英斑岩。
该断层为后期断裂,将近南北向构造断开,区内未见矿化现象。
2.2.2近南北向断裂区内该组断层构造为主要赋矿构造。
I、II号矿体分别赋存于南北向的断裂内,断裂总体走向北355°~360°,西倾,属高角度断层,倾角80°~90°。
破碎带(含金石英脉带)宽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破碎带角砾成分为变石英闪长岩、局部为石英斑岩。
举例分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举例分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金矿床一直是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尤其伴随经济快速发展,金矿床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技术手段改善,金矿床开采事业进步巨大。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方面成效显著,为金矿开采提供了有力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本文主要以大庄子金矿床为例,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举例分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相关勘查技术是否成熟直接关系金矿开采成效高低。
只有形成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系统分析,才能在金矿开采中取得不错成果。
由于我国金矿资源相对丰富,分布相对广泛,金矿床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其具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具有明显差异,必须结合实际金矿床案例进行有关分析。
因此,本文主要以山东大庄子金矿床为例分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 成矿背景分析由于金矿床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不同,成矿原因和时间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区域地层基底成分构成了金矿床形成、演变的物质基础,岩浆活动及地质构造活动构成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常见金矿类型有绿岩带型金矿、花岗岩侵入类金矿、碱性岩侵入金矿等,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元古宙等类型,成矿地质背景复杂。
就山东大庄子金矿床进行分析,金矿床位于胶西北隆起的西南缘,胶莱坳陷盆地西北缘,西临郯庐深大断裂约20km,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区内第四系覆盖比较严重,金矿床产于玲珑岩体外接触带西南侧的早元古代基底荆山群变质岩地层中,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大庄子、邵家和北部黑羊山一带。
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石墨透闪片岩等。
区域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其中NNE走向断裂发育程度最高。
胶莱盆地南部以中、下垩系青山组和火山沉积岩系王式组发育为主。
整体矿区侵入岩分布较少,岩浆岩发育程度不高,只在矿区北部出露少量黑云母花岗岩,东部10km 处分布NNE走向的玲珑式大岩基花岗岩。
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于五 龙 背 斜 的 轴 部 。 矿、 毒砂 、 黄铜矿 、 孔雀石等矿物 ; 非 金 属 矿 物 的 组 成 成 分 主要 6 . 1 . 2 大 地 构 造 格 局 与 金 矿 的 空 间分 布 是 由 长石 与 石 英 , 还 有 少量 的 方 解石 、 云母 绿 泥石 等 。 但是 , 矿 ( 1 ) 不同的大地构 造单元 , 其金矿化 强弱、 金 矿 化 特 征 都 物 中金 属 矿 物 的 含 量 却 不足 1 %。 矿 石 中金 元 素 以 自然 状 态存 有 所 差异 , 各 具 自身特 色 。 在. 其 成 色相 对 较 高 并且 是 以无覆 膜状 态存 在 。围岩 蚀 变为 泥 ( 2 ) 我 国金 矿 主要 分布 于 东部 地 区 , 并 且 主要 分 布 于 古 老 化、 硅化 、 碳 酸 盐化 与 黄 铁 矿 化 。其 中黄 铁 矿 化 与 硅 化 大 多是 的 中朝 板 块 内 。
4 . 1 蚀变花 岗斑岩 型 金矿石
于 大断 裂 的 侧 翼 次级 断 裂 中, 并 与 大 断 裂 距 离一般 为 2  ̄ 8 k n。 i 该 矿石 具有 自形一 半 自形 的粒状 结 构 、 包含 结构 、 压碎 结构 、 ⑤ 大型 金 矿 床 多数赋 存 在 强 烈挤 压 的 背斜 或 倒 转 背斜 的轴 部 超 显微 结构 等结 构 类型 , 该矿 石 为不 均 匀的侵 染 状结 构构 造 。
隆起、 胶 东隆 起 、 五凤嘉隆起等 , 皆为金 矿 集 中分 布 区 。 ③ 中朝 4 矿石 的物质组成成 分以及 围岩蚀变 板 块 的 古 老基 底 发 育 着 东西 向 与 北 东 向 两 组 主要 断 裂 带, 其 从 矿 石 类 型 上 分 析 . 该矿 区 的矿 石 大致 可 划分 成 蚀 变花 相 交处 附 近 通 常是 大型 金 矿 富 集 部 位 。 如 比较 明显 的 北 纬 4 0 。 岗斑 岩 型 金 矿石 、蚀 变石 英砂 岩 型矿 石 以及 蚀 变砂 板 岩 型 金 断 裂 带 及 4 2 。 断裂 带 与 北 东向 断 裂相 交处 , 控 制 着几 个 重 要 大 缉 五 型金矿床分布 . 并显示一定的等距性分布 。 ④大型金矿床均产
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分析

围岩界线发生 突变 。 则成因一般 为矿体边 界断裂结构 面的发
育。 在通常状况下 , 围岩与矿脉及矿体间的关系里梯度转变态 势。 当周围岩石为富硅岩石或二云石英片岩时 , 围岩 由深灰色
岩化 。 若浸染状 黄铁矿与金 矿的 围岩 属于斜长 角闪片岩类 型 的时候 , 其蚀变作用为绿泥石 化与绿帘石化 , 金矿的岩 石从深 绿色 向灰 白色的状 态发 展。第二种情 况下岩石 则会 由深绿 色
RA0 Xi n q - h u i
( Yu n n a n Hu a n f u Co mp l e x Ge o l o g i c a l Mi n i n g Co . , L t d, K u n mi n g 6 5 0 0 4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Go l d a s a p r e c i o u s me t a l , w h i c h h a s i mp o r t a n t v a l u e i n i n d u s t r y , e c o n o my , c u l t u r e , h i s t o r y a n d S O o n , a n a l y s i s
pa t t e r n.
Ke y wo r d s :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 o l d d e p o s i t ; g e n e s i s ; p r o s p e c t i n g ; s i g n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5 0 6 5 ( 2 0 1 7 ) 0 5 — 0 0 2 2 — 0 2
内蒙古某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某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孙青松许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8期摘要: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温都尔庙~翁牛特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1)的多伦复背斜(Ⅲ11级)。
区内构造较复杂,并伴有强烈的岩浆喷溢作用和频繁的岩浆侵入作用。
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式脉状金矿。
通过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总结该区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 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b)-0000-00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酒局子组、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及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地质构造表现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是倒转褶曲的一翼,老地层覆盖于新地层之上,为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断裂构造为该区域内主要构造形式。
多数断裂发生在晚古生代之后,特别是燕山构造运动时期表现的尤其强烈,北东向的断裂不但控制了构造盆地、火山机构的形成,同时也是火山岩浆和侵入岩浆的活动通道,含矿热液沿北东向断裂的派生断裂(北西向)充填成矿,北西向断裂成为容矿构造。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区内大面积出露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及第四系全新统。
1.2 构造1.2.1、褶皱构造,矿区只出露二叠系于家北沟组地层,岩性为安山岩,为一走向北东东64°,倾向北西,倾角15°的单斜构造,为区域上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一区西部及二区南部被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γδ52)侵入。
1.2.2、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以四条石英脉为代表,四条矿脉均为走向北西,石英脉构造断裂带。
断裂面形态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
断裂带内岩石强烈破碎,成为碎裂岩、压碎岩及糜棱岩。
断层泥普遍存在,挤压片理与挤压透镜体相当发育,透镜体有的由围岩构成,矿脉被围岩环绕,有的围岩则直接为矿体或矿化体征。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以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为例,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化探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体受火山机构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火山喷发-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探讨其矿床成因,归纳总结其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址特征;找矿标志区域地质背景槐树坪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与秦岭褶皱系毗邻,属华熊台隆二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单元熊耳山隆起与潭头—嵩县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图1)。
地壳具有明显的地台型基底和盖层二元结构,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其南西侧近EW向发育的潘河—马超营断裂,规模大、切割深,是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而且长期不断活动,有利于富含矿质的重熔型花岗岩浆及与其生成有关的金、银多金属矿产的形成。
矿区地质特征地层鸡蛋坪组遍布全区,分布广泛,自下而上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区内仅出露上、中二个岩性段,总体上呈NE向展布,是矿区赋矿层位。
上段岩性主要为巨厚层的安山岩,局部夹小面积的凝灰岩透镜体及构造角砾岩;鸡蛋坪组中段岩性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构造角砾岩,二岩性段间为整合接触。
构造构造可以导矿,为矿液运移提供通道,也可以储矿,为矿液沉淀提供聚集场所,构造是决定了矿体的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
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受NE、NW向、SN向等几组断裂构造及火山构造的联合控制。
①褶皱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总体上表现为一向东偏南倾斜的单斜构造,由于应力作用的影响,局部可见到层间小揉皱构造及勾状构造。
②断裂构造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成群成带出现,主要有NE向、NW向等多组。
其中NE向、NW向断裂是本区构造的主体,规模较大,切割较深,是控矿的主导性构造。
③火山构造小章沟为一古火山活动中心,由1个火山喷发群,5个火山喷发中心,呈环型或群环型影像特征出现,常叠加破碎带,是该区成矿十分有利的构造型式,槐树坪金矿床位于小章沟古火山构造的东北部。
简单探索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简单探索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由于贵金属价格的惊人上涨,所以金矿床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再加上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金矿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金矿床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使金矿床的开采更加顺利。
标签:金矿床地质特征矿标志目前,金矿床相关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了。
因此,这为金矿的开采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支持。
再加上我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也为金矿的开采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正是由于我国的金矿床分布比较广泛,所以金矿床的地质类型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其找矿的标志也是各不相同的。
1我国成矿的背景分析我国的金矿床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在每个地区的金矿床的构造原因和形成时间都是不同的。
但是,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地层地基就能够构成金矿床的形成和演变物质,此外,一些岩浆活动和地质的相关构造活动也是构成金矿床的必要条件。
本文就甘肃北山的金矿床进行分析,这片金矿床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和北山陆缘活动地带以及俞井子——柳园复式裂谷的西段部分。
这个裂谷带南北缘由区域性深受大断裂的控制,呈现出一种疏缓的波状,它的总体走向是由东向西,在这个裂谷中,是金、铁、铜、锌等很多金属共同构成的矿带。
2该区域地质分析2.1地层。
在这个矿区中,出露的地层是一种二叠系的状态,它在区域上的走向是沿东西向,并且呈现出一种带状的分布。
其中,也有呈对称分布的泥盆,这是一种由于地层接触不整合而形成的,具有大陆裂谷沉积的特点。
2.2构造。
矿区的构造是二叠系末期的裂谷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产物。
在矿区中发现褶皱的构造存在发育不完善的情况,因为,在矿区的碎屑岩中出现了顶厚状和相似状的小型褶曲。
这些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突出了压扁作用和早期的面理置换作用。
矿区中的断裂构造的发育,主要是由两条断裂构造构成的。
一条是产生于矿区中部的碧玉山断裂,还有一条是产生于火山岩和碎屑岩接触的断裂。
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 1 吉林大学 , 吉林 长春 106 ; . 30 1 2 武警黄金第一 总队, 黑龙江 哈尔滨 10 8 ) 5 0 6
摘
要: 北沟 矿床 位于夹皮 沟金矿 区北西 向主剪切带 中段 , 钾质花岗岩带北东盘( 内外带 ) 以石英 脉型及石英 细网 ,
脉型为主 。通过对北沟金矿床控矿构造 、 矿化规律 、 岩石地球化学及深部探矿成果等 的综合研 究 , 提出矿床深 部仍
第 3 卷第 6 3 期
21 年 1 0 1 2月
甘
肃
冶
金
V0 _ 3 No 6 l3 .
D c , 01 e .2 I
GANS U ME TALL URGY
文 章 编 号 :6 24 6 【0 )607 - 17 - 1 2 1 0 -0 80 4 1 4
吉 林 省桦 甸 市北 沟 金矿 床 地 质特 征 及 深 部 找 矿 方 向
有很大找矿潜力 , 并指 出了深部 找矿 方向。
关键词 : 金矿 ; 地质特征 ; 找矿方向 ; 吉林
中 图分 类 号 :62 P 1 . 1 P 1 ; 6 8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G e l gc lCha a t rsisa d De p Pr s e t ft e Beg u o o ia r ce itc n e o p ci o h io ng
Ab ta t T e B io od d p st s o ae h W i h a o e o t — a h o oa s rn t et a e n t e s r c : h e g u g l e o i i c t d i t e N- man s e r n ,n r e r fp ts i g a i b l.B s d o h l n z h t e e su is o e g oo y , e c e sr h u e o o d mie a i t n, r ・o t l n t cu e a d te rs l fd e o - t de ft e lg g o h mi y,t e r l fg l n r l ai o e c n r l g s u t r n h e u t o e p c n h t z o oi r s t l i i s g e td t a e meal g n ssi h e pi o t u u , i r a p tn i n e p o p ci g o e tt n r r , u g s t h tl e e i t e d e c n i o s w t g e t oe t la d t r s e t r n a i s ae o ts e h t o n s n h a h n i o
辽宁省红石镇北沟地区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31 2 —3 3 . 3 2. 0
垂 厚( m) 0.0 4 3 1 .3
1. 7 0
分析结 果( 0 ) ×1 铅 +锌 含 量 为 10 8 .3 铅 +锌 含 量 分 别为 0 6 1 2.5 .1 - 0 4
锌 含 量为 1 6 ×1 -, .9 0 。 银含量 2 . 1 一, 6 7X 0 铅 锌矿 化体 厚度1 3 铅 + .m, 锌含量 0 4 2×1 _, .8 0 深 度在2 7 0 ~3 7 0 m , 层矿 体和4 5 .0 l .0 处 见6 层 矿 化 体 , 中铅锌矿 体 单 层0 6 . 5 , + 其 . ~5 1m 铅
2 钻 孔 对 异 常 进 行 揭 露 评 价 , 深 部 揭 个 经 露 , KO 中未 见 有 任 何 金 属 及硼 矿 化 , Z 1 在
为0 8 6×1 _, 野外 观 察 , .7 0 据 矿化 围岩应 为 大 石 桥 组 透 闪 白 云 大 理 岩 , 追 索 未 发 现 经 矿 化 基 岩 , 从 分 布 的 转 石 特 征 判 断 该 铁 但
锌 含 量0 5 . 4 0 , 中厚 度大 干 1 层 铅 锌 矿 体 、 层 铅 锌 矿 化 体 , 矿 岩 性 为 . ~5 2 ×1 其 m 1 含
0. 3 5
备注 白云 大 理 岩 白云 大 理 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 理岩 白云 大理岩 白云 大理岩 白 云 大 理 岩 白云 大 理 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 大 理 岩 石英脉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 大理岩 石英脉 白云 大理岩 。
浅论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浅论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 黄金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金矿的寻找。
该金矿床是火山沉积改造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经地表氧化淋滤后富集而形成的有工业价值的金矿床。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金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地质构造、岩浆岩、矿体矿化及蚀变特征、热液蚀变等进行了论述,分析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地质背景;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区位于台地——斜坡环境。
中泥盆纪属台地相碳酸盐建造;晚泥盆纪属台沟相的硅质岩、泥岩建造;早石炭纪一早二叠纪属台地相碳酸盐建造;晚二叠纪台沟(或台盆)相的海底火山作用使台地边缘开始活化;早三叠纪浅海陆棚相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三叠纪该区处于快速沉降阶段,表现在地层建造上则是形成了厚度巨大的斜坡相砂、泥质复理石建造。
中三叠纪晚期——晚三叠纪早期印支第二幕的造山运动使该区隆起成陆。
二、矿床地质特征1地层该矿区主要由一近东西向背斜组成,出露有上二叠统玄武岩组(P2β),那梭组(P2n)、者浪组(P2z),下三叠统罗楼组(T11)、龙丈组(T1Tn)、中三叠统板纳组(T2b)地层。
1.1 上二叠统(P2)玄武岩组(Pβ2):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两个岩性段(Pβ21)和(Pβ221)。
那梭组(P2n):呈带状环绕玄武岩组(P2β)分布,是组成背斜的地层之一。
以出现薄层泥岩为标志来划分为二个岩性段:一段(P2n1):金矿区岩性简单,以灰岩为主,夹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
由于原生沉积和受后期构造挤压的影响厚度变化明显。
底部岩层中含硅质细砾石。
岩层有不均匀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以及毒砂化。
岩石光谱分析成果显示,金丰度值达46.0l×l0-9,是该区背景值的13倍,是矿区主要的含矿层。
二段(P2n2):以薄层状凝灰岩为主,夹灰、深灰色薄层状泥岩、凝灰质泥岩。
论述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论述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摘要:本文根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围绕了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及成矿关系的分析,指出了该矿床成因机理,总结了该矿床成矿标志。
关键词:金矿矿体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 矿床地质特征1.2 构造矿区内的地层、岩石经长期的多期次的变质、变形、扭裂、滑移、倒置、拼贴、逆冲、推覆等作用,使区内形成许许多多的构造岩片及混杂岩带,除控制韧性剪切带南北两侧边界区域性走滑断裂构造外,低序次的剪切、走滑构造也极为发育,岩层中的片理、劈理,糜棱构造、揉皱、挠曲等十分发育,加上多期次的成矿作用,使矿区内地质构造显得十分复杂。
1.3岩浆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区内岩浆岩比较发育,晚期主要以花岗岩株、石英钠长斑岩、花岗斑岩、煌斑岩、热液贯入式角砾岩等形式产出。
2矿体特征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中,主要呈脉状近平行排列产出,在平面上矿体之间水平间距最大为70m,最小约20~30m左右;剖面上矿脉呈侧幕式展布,在垂距约210m范围内,倾向上最大延深达340m。
矿体金平均品位(2.4~18.68)×10-6,平均厚度0.80~7.03m。
矿体走向290°~310°,北倾,倾角60°~80°。
矿脉走向与岩层走向有25°~35°之夹角,两者总体倾向相反,岩层南倾,矿脉北倾。
因此,矿脉在走向倾向上常斜切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等。
矿体由蚀变构造糜棱岩组成,沿脆-韧性断裂构造带分布,受构造控制特征明显,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倾向上比较平直。
矿体形态较简单,常呈脉状产出,一般以单脉为主。
连续性较好,有时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及膨缩现象。
2.1 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根据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粒度及它们的嵌布关系划分出: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晶-它形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填隙(充填结构)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镶嵌结构。
金矿区域地质特征论文

金矿区域地质特征论文【摘要】嵩县宽坪沟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位于燕山期五丈山花岗岩体东南部。
文章分析了含矿建造和控矿因素,详述了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进而对该区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
【关键词】宽坪沟;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引言宽坪沟金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西部,行政隶属于嵩县大章乡赵楼村,面积4.65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地质工作宽坪沟金矿区成为中型金矿,本文对其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讨论,以其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依据,为今后在其周边找矿提供借鉴。
1、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东南翼,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出露地层为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下段(Chj1)和中段(Chj2),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强烈,褶皱构造简单,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南东。
1.2构造宽坪沟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大小断裂构造共计11条,其中最长M14位于宽坪沟矿区的中部,总长大约3千米,宽坪沟矿区内长度1600米左右,根据断裂性质和控矿特征,矿区内断裂共分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四组。
北西向断裂穿越矿区,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断裂,北东方向断裂错断北西向断裂。
其他方向断裂的不发育,矿化弱。
矿区内主要断裂如下:(1)北西方向断裂北西方向向断裂是矿区内的主要的控矿断裂,由M14和次级矿脉M13、M16 和M18组成,M14矿脉西起宽坪沟,东至牛头沟,总长度3千米,矿区内长度1615米,倾向北东,倾角400-650之间,受北东向F1和F2错断,分为三段,即:中段M14-Ⅰ、东段M14-Ⅱ和西段M14-Ⅲ,其中M14-Ⅰ与M14-Ⅲ之间的水平断距约200米,M14-Ⅰ与M14-Ⅱ之间的水平断距约70米,现将上述含金构造蚀变带的分布范围、规模产状,控制程度分述如下:M14-Ⅰ,西起下西沟,东到后沟,长780余米。
构造蚀变带宽度14-60米,局部可达90米,总体走同2990,局部可偏转到2850-3150,倾向北东,倾角400-650,构造蚀变带由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及蚀变岩组成。
211274074_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2月上52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奋翔1,张乙飞2,李建军2,张 旭2(1.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河北 三河 065201)摘 要: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
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
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
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
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因机制;尉犁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3-0052-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Shengli Dadaobei gold deposit, Yuli County, XinjiangZHANG Fen-xiang 1, ZHANG Yi-fei 2, LI Jian-jun 2, ZHANG Xu 2(1.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 Mining Corporation,Beijing 100020,China;2.The First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the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Sanhe 065201,China)Abstract: The North Shengli Avenue gold deposit in Yuli County,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Kuluktag continental margin block of the Tarim block. In the Luliang movement, a large area of magmatic arc granite was developed in the paleo-ancient Luliang movement. the acid intrusive rock carried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 to form the initial source bed, and the regional structure and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late Silurian-early Devonian superimposed and reformed the initial mineralization. the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in the tectonic fracture zone in the area is formed. 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tructural fracture and alteration zon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faults and faults. The natural types of ores are mainly gold-bearing altered rock ore and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ore. The industrial type of the deposit is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in fracture zone. The ore mineral is gold, and the gangue minerals are mainly quartz, plagioclase, potash feldspar, Muscovite, sericite and fluorite. Rock fragmentation, silicification, limonite mineralization and sericitization are the main alteration types in the mining area, in which the alt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gold mineralization into cataclastic lithization, sericitization and limonite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gional intrusive rock marks, deposit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marks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ore prospecting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region.Keywords: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mechanism; Yuli County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张奋翔,男,工程师,生于1988年,工程学士,研究方向:野外地质勘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沟岩金矿点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摘要:北沟金矿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四平山组地层,由热泉作用形成的硅化带中。
矿床根据所产出的标高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矿层。
本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水平产出,为一低品位中型矿床。
其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机制有关的热泉型金矿床。
关键词:金矿床热泉型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一、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成矿带位于环太平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饶河—延吉古生代、中生代铂、钯、金、铜成矿带内的老爷岭元古代、中生代铁、金及多金属成工作区内。
工作区位于北东向敦化—密山岩石圈断裂和近南北向牡丹江岩石圈断裂之间。
沿该带见有后期花岗斑岩类岩脉及花岗岩类小岩体侵入,为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韧性剪切带提供了成矿空间,其成矿、控矿条件极为有利。
从1/20万化学测量在工作区内圈出的金、锑、铜、铅单元素异常看,锑属前缘指示元素,且面积较大。
从区域重力场反映,证实本区以晚太古代—中元古代构成的隆起区,岩石密度比东部和西部中、新生代岩石密度大。
在重力场上表现为梯度带。
此带为黑龙江省东南部一带以金为主多金属矿最佳成矿位置。
二、工作区地质特征
1、地层
工作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pt2hl),为一套动力变质岩。
呈近东西向不规则状分布,出露面积约250km2。
中生界下白垩统猴石沟组(k1h),岩性为砂岩、砂砾岩。
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nc),主要由气孔状和致密块状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组成。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为近代河床、河漫滩相堆积。
2、岩浆岩
区域内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有古元古代花岗闪长岩(pt1γδ)、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t3—j1γδ)、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t3—j1γ)及早侏罗世花岗斑岩脉(j1γπ)等。
3、构造
工作区位于佳木斯—兴凯微地块兴凯隆起与牡丹江中元古代裂谷带街接部位。
测区东南为北东向延伸的敦密岩石圈断裂,西部为近南北向的牡丹江岩石圈断裂。
4、围岩蚀变
工作区围蚀变非常发育,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冰洲石化、辉锑矿化、绢云母化及高岭土化等现象。
硅化主要为灰白色,细脉状、面状产出。
碳酸盐化主要为白色,脉状分布。
工作区内矿化类型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
岩石中褐铁矿化较普遍,大部分呈黄褐色、深褐色,粉沫状分布。
黄铁矿化主
要呈粒状、细粒浸染状分布,有时见小的团斑状出现。
二、矿床特征
1、矿体
金矿体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
矿体规模受破碎蚀变带控制。
工作区内共发现金矿体1 条,金低品位矿体1条,金矿化体2条。
现分述如下:
a、金矿体
金矿体主要产于破碎蚀变带中,位于北沟村东山上。
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北沟岩组(pt2bg)片岩和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其破碎蚀变带就产于片岩与花岗斑岩接触部位。
带内蚀变矿化较发育,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冰洲石化、绢云母化及高岭土化等现象。
金矿体宽度为1 米,金品位3.61×10-6,控制长度为15米,金矿体产状为110°∠63°。
b、金低品位矿体
金低品位矿体位于上述金矿体的顶板,宽度为1米,金品位为
1.90×10-6。
c、金矿化体
金矿化体有2条,一条位于上述金矿体的底板,宽度为1米,金品位为0.4×10-6。
另一条在上述金矿体北西5米处,平均宽度为1.33米,金平均品位为0.54×10-6。
2、矿体质量及类型
含矿岩石主要为构造角砾岩,角砾成分主要为花岗斑岩。
脉石矿物主要为微晶状石英,次为玉髓及少量蛋白石、粘土、长石、绢云母等。
金属矿物有自然金和少量黄铁矿、褐铁矿。
其矿石类型为贫硫化物构造角砾岩型矿。
3、矿床工业类型和成因类型
1)、工业类型
本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硅质岩,次为石英单脉及网脉,上部含矿层为上硅质岩呈面状产出,下部含矿层为似层状硅质岩脉及密脉---网状硅质岩脉。
参照我国现行的岩金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本矿床工业类型属于石英网脉型金矿床。
2)、成因类型
a、泉胶砾岩具有热泉成因特征,砾石成份复杂,成熟度低,排列杂乱,大小悬殊,形态各异,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具有潜爆成因,胶结物为硅质对角砾和砾石熔蚀、交代现象,具有热液成因。
b、矿石化学成份上sio2含量高,主要由sio2组成,
fe2o3<feo(含量)类似于海底热泉成因特征。
c、au/ag比值为0.5,与热泉成因金矿床和现代热泉沉积物中的au/ag比值相当。
综上所述,本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机制有关的热泉型金矿床。
三、找矿标志
1、近矿围岩蚀变标志
①黄铁矿化
发生于黑龙江岩群(pt2hl)与花岗斑岩脉的内外接触带上,矿化岩石为各种片岩及花岗斑岩脉本身。
有时可见黄铁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同时并存,并可见细脉状石英脉和碳酸盐脉发育。
②硅化
测区内硅化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发生在花岗斑岩脉内部,构造裂隙发育地区,花岗斑岩脉与黑龙江岩群(pt2hl)的内外接触带上,在此硅化带内发育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的有利线索。
③绿帘石化
发生于黑龙江岩群(pt2hl)地层中,绿帘石化岩石出露十分普遍。
④碳酸盐化
主要发育花岗斑岩脉内部,沿其构造裂隙呈方解石脉贯入为主,其次沿裂隙呈面状\膜状产出。
2、地质特征标志
测区的内生金属矿产绝大部分产在围岩蚀变发育的花岗斑岩脉岩与黑龙江岩群的内外接触带上,接触带上蚀变尤为强烈,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界线,,所以花岗斑岩脉岩与黑龙江岩群的内外接触带上是本区内生金属矿产的找矿标志之一。
3、地球物理、化学标志
1)、通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在掩盖区发现au的异常含量高,具有浓集中心,分带性明显,并伴有as、sb、hg、ag等元素综合
异常,是寻找本类型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
2)、au含量较高,具分带和浓集中心的次生晕异常与视电阻率异常相吻合时,一般为矿致异常。
3)、在泉胶砾岩出露区,au、cu含量达到异常级,au/ag比值<1时,可能找到同类矿床。
4)、泉胶砾岩出露区具梳状、空洞状,条带状等构造的硅质岩、硅质脉,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5)、具有明显的青磐岩化-----绢云母(泥)化----硅化带等蚀变分带,是间接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