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6029f20b4e767f5bcfce14.png)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化工设备塔釜成群,压力管道纵横交错,化工设备中存在着较多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介质。
“连续性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资金和技术密集”是石化行业的特点,其生产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完成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生产工艺操作复杂、连续性强,具有生产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几率高的特点。
因此,研究化工火灾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对整个化工生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以福建炼化公司为例,福建炼化现拥有4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7万吨/年聚丙烯生产能力,建有炼油化工生产装置13套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油品储运、钳电仪检维修等配套设施。
主要生产过程全部由DCS进行控制,生产经营管理采用CIMS系统。
自建海运码头位于著名的湄州湾南岸,设有包括10万吨级原油泊位在内的泊位4个,已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生产工艺流程危险性较高的主要有常减压装置,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两脱装置(气体脱硫、汽油脱硫醇装置)、催化重整装置、柴油加氢装置、延迟焦化装置、硫磺回收装置、气体分馏装置、MTBE装置等。
(火灾案例)1996年4月21日,当时的福建炼油厂由于操作工违章操作,引起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非净化风罐爆炸,造成催化裂化主风机厂户外系统主管道和MTBE装置反应器液化管线断裂起火,后经消防官兵全力扑救,避免了发生更大的恶性爆炸,但火灾仍造成了69条输油管道遭破坏。
此次火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也为福建炼化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敲响了警钟。
本文着重介绍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储油罐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一)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常减压蒸馏装置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石化企业的“龙头”装置,它为后续的装置提供原料,在石化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该装置主要包括电脱盐、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柴油电精制等四个系统。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控制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1be5d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1.png)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控制对策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石油化工生产中涉及到各种易燃物质和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污染。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消防控制对策,以减少火灾风险并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下面将对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控制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1.易燃物质:石油化工企业中常用的原料和产品都属于易燃物质,如石油、天然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等。
这些物质一旦泄漏或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高温、高压、火源等,就会引发火灾。
2.高温高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工艺都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如裂化、重整、氢化、烷基化等。
这些工艺过程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而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并造成严重后果。
3.设备故障: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火灾,如泄漏、短路、过热、爆炸等。
设备故障往往会导致火源的产生,从而引发火灾。
4.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也是石油化工生产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疏忽大意,导致泄漏、溢出、接触火源等情况,从而引发火灾。
针对以上火灾危险性,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消防控制对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1.合理的设备设计和选择:石油化工企业在设备选型和设计上应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防火设备和材料,如防爆电器、阻燃管道、耐高温耐压的设备等。
2.设备维护和检修: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泄漏和溢出的防控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对泄漏和溢出的防控措施,如采用双重密封、防爆设备、泄漏报警系统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防止火灾的发生。
4.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人为操作失误。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6052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d.png)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危的产业,环境与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致使国家、人民和企业都遭受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于危险性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环保程度,保护人民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企业都存在着危险性和风险,下面将分别从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和环境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工艺流程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是复杂的,包括原料处理、反应过程、提取分离和成品制备等环节。
如果工艺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生产异常、设备处于开放状态或有爆炸危险。
设备设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设施完备,动辄数千、甚至上万亿的投资。
但是即使是设备再先进,也不能避免事故,所以设备维护和检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备不断升级也是为了更加安全,减小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
人员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员工应该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训练,熟悉工艺流程,认真负责。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环境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对环境危险物质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石油、天然气、液体和气体等物质的处理、运输和储存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如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对策为了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环保,我们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对策措施。
技术对策企业应当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设备配备、循环水、原材料和产品的选择等方面,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管理对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风险预警与控制、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尤其重要,他们应具备严谨、负责的态度。
企业应该加强合规管理、逐步实现的可持续性发展,符合法规、指标和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公众参与公众应该参与企业的安全评估、监管和评价,对关键的环保设施和事故处置能力进行质检。
总结意识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是十分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和法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让环境和人民能够获得有效地保护,达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24cab5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e.png)
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摘要: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是我国各个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在各个生产和加工环节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需要关注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生产质量和利润的最大化。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总体控制效果相对较好,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
因此,必需加强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影响。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风险;对策在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技术和环境风险评价至关重要,不过一些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收益,忽视了对于安全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这不但破坏了环境质量,并且还严重威胁到了工作者的安全。
而为能够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并严格根据石油化工安全规定来进行工作,这有效实现安全生产。
1影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因素1.1自然气候的不利影响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
特别是在夏季,雷暴雨等恶劣天气加大了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被雷击以及水淹的风险,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在炎热的夏季,温度过高,也会对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石油化工产品造成影响,若温度达到物质的闪点,可能会导致石油化工产品自燃,如果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存在发生火灾的风险,由此可见,自然气候对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气候因素的考虑,避免恶劣的自然气候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问题。
1.2火灾事故的影响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如果员工违规操作,或者员工操作失误,则很可能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
当发生爆炸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火灾。
如果没有及时对火灾进行消防处理,或者爆炸范围较大,无法立刻进行灭火处置,会对石油化工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
![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13322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e.png)
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作为现代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该行业涉及到危险性很高的化学品、高温、高压等工艺流程,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生产流程中常见的几个方面,即生产设备、运输环节、操作人员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二、生产设备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1. 设备老化和损坏:长期使用或者不合理维护可能导致生产设备老化或损坏,进而引起事故。
整改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部件;加强设备保养培训,提高员工保养意识。
2. 设备漏洞和泄漏:由于管道连接不牢固或使用材料质量问题,容易导致管道漏洞和泄漏。
整改建议:加强管道密封检查和维修,在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工艺处理;严格执行材料质量标准,确保材料质量。
3. 自动控制系统故障: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设备异常运行或停机,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
整改建议:加强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测和维护,定期进行系统检修和升级;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处理故障。
三、运输环节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1. 液体化工品泄漏:在运输过程中,液体化工品泄漏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整改建议:发展新型密封技术,提高容器密封性;建立完善的泄漏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2. 运输车辆安全问题:超载、疲劳驾驶等问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整改建议:加强对车辆超载和疲劳驾驶的检查和监管;规范运输公司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 违法违规操作:运输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操作,如非法调包、偷漏等行为。
整改建议:加大执法力度,严查涉及违法违规操作的人员和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运输监管制度。
四、操作人员安全隐患与整改建议1. 缺乏安全培训: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知识和专业技能。
整改建议: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 个体防护设备不足或不合格:个体防护设备是保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产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6d40d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9.png)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石油化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生产经营中也面临着安全生产问题。
本文将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一、存在的安全隐患1.防爆安全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着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防爆安全,采取专业防爆措施。
2.安全设备不完善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种高危行业,如果安全设备不完善,就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确保安全设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员工素质低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人员操作,如果员工素质低,就会影响安全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环境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环境安全。
二、对策1.强化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企业应组建安全生产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评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加强员工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体系,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和讲座,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3.规范生产管理企业应制定安全控制技术、设备维护、紧急预案等方面的标准化制度,并按照规程操作。
建立安全生产管控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
4.加强环保建设企业应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实施干燥、塞硫、焚烧等环保技术工艺,减少环保排放量。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可避免,但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生产管理,加强员工教育和环保建设,从而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9d42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7.png)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石油化工生产是一个涉及到大量易燃易爆物质的行业,因此火灾危险性极高。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火灾事故。
做好火灾防范工作,加强火灾安全管理,是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石油化工生产所涉及的石油、天然气、煤油、乙烯、苯等化工原料以及各类化工产品,本身都是易燃易爆物质。
这些化工物质在储存、运输、生产过程中,一旦泄漏或受到外力刺激,就会引发火灾爆炸。
2.高温高压设备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化工设备,如反应釜、蒸馏塔、管道等,都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而高温高压往往是火灾发生的诱因之一。
3.静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静电,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
4.作业人员操作失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一丝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以上种种因素,使得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火灾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二、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消防安全措施1.做好日常巡查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对生产现场、仓储设施等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处理。
2.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规程得到贯彻执行。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合理设置消防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应合理设置各类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报警系统、灭火器材等,确保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
5.加强静电防范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静电防范措施,包括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采取防静电措施等,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6.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石油化工企业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禁止违章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操作失误引发火灾的情况。
7.加强应急演练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石油与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石油与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b4aa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石油与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环境污染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和生产领域,但伴随着其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
2.安全风险石油与化工行业天然具备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而不合理管理和违规操作更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甚至死亡。
3.资源消耗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产业,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均存在过度消耗现象。
长期以来,依赖传统能源的使用模式导致了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
4.品质安全在石油与化工产品中,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隐患。
例如,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存在生产不合格产品、伪劣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二、整改措施1.加强环保治理针对石油与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和改造项目中注重环保要求,推动石油与化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严格控制企业排放标准,实施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全程监管和处理。
2.强化安全管理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石油与化工企业应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科学规划场址布局并合理设置防止事故扩大的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3.推进资源节约型发展为了解决资源过度消耗问题,石油与化工行业应推进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
4.加强质量监管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石油与化工行业应加大对企业的质量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机制,严查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点,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同时,培养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5.促进行业合作与共享在整改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形成石油与化工行业各方共同参与的整体治理格局。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16a6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7.png)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1. 简介石油化工企业是指从事石油和化学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相关产业的企业。
由于生产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较高。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危险性分析2.1 火灾爆炸危险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质,如原油、气体、化学药品等。
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毒性危险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如有机溶剂、酸碱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泄漏或误用可能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2.3 环境污染危险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长期的破坏。
3. 对策3.1 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等。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技术改进石油化工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的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3 紧急救援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
同时,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4 环保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包括安装污染治理设备、进行废水处理和废物处理,推行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总结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火灾爆炸、毒性危险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危险因素。
为了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技术改进、紧急救援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石油化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化工行业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整改方案
![化工行业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51d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6.png)
化工行业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整改方案一、风险分析1. 化学品储存与输送风险在化工行业中,化学品的储存和输送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环节。
然而,化学品的特性使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例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
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储罐、管道和容器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以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化学品分类管理: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对其进行正确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和存储,确保各类化学品之间不会发生意外反应。
2. 工艺操作风险在化工行业中,各种工艺操作都存在潜在的危险。
例如,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可能会导致爆炸;使用剧毒物质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等。
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参数控制:确保所使用参数处于安全范围内,合理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速率等因素,以减少事故风险。
(2)人员培训与防护:对工艺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操作流程、风险因素以及应急措施。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障人身安全。
3. 化学品泄露与事故处理化学品泄露和事故是化工行业中常见的风险。
当化学品泄漏到环境中或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时,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1)紧急预案:建立完善的紧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程序、应急处置流程和疏散计划等。
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来限制损害。
(2)设备检查与维修: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采取必要的漏气检测措施以及泄露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二、安全整改方案1. 确立责任与监督机制为了有效提升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明确责任和建立监督机制。
以下是一些推荐措施:(1)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标准、策略和培训计划,并负责监督执行。
(2)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化工企业进行常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强化员工培训与意识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员工意识是确保化工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1e89f7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0.png)
石化企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野外、高空、高温、高压、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作业过程连续化、生产原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危险特点,极具危险性,且事故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
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价值,虽然现代石化企业采取了尽可能多的安全控制措施,但事故发生率仍然很高,石油化工企业仍然属于各类工业企业中的高危行业,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经验来看,作为HSE体系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石油化工企业预防事故、降低风险、控制事故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一、火灾危险性分析1.使用、加工、生产材料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绝大多数半成品和成品辅助材料是易燃的、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诸如在炼油装置所使用的原油,生产的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重整装置使用的石脑油,生产的苯、甲苯、二甲苯、氢气等;裂解装置使用的裂解汽油,生产的乙烯、甲烷等;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使用的乙烯,生产出的环氧乙烷;均属于易燃易爆介质。
2.采用的危险工艺石油化工装置生产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裂化反应、歧化反应、重整反应、硝化反应等,这些化学反应中有不同程度的火灾危险,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火灾危险性往往不同。
氧化反应需要加热,绝大多数又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热若不及时移去,会使温度迅速升高引发爆炸;还原反应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加热、加压下进行,若氢气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就会爆炸;聚合反应一般在高压下进行,而聚合反应本身又是放热反应,聚合热不易散出将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裂化反应主要有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三种类型。
热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油品会立即起火,反应还会产生大量的可燃裂化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5625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png)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石油化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领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火灾的危险。
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的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给生产设施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加强石油化工火灾防范和消防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安全和推进化工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火灾危险性分析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的危险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与产品的物性: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如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
一旦这些物质泄漏或发生意外,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2. 生产设施:石油化工生产设施内部常涉及高温、高压、高浓度气体等因素,一旦这些因素失控,也容易引发火灾。
3. 劳动作业和人为因素: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松懈维护、违章操作等行为也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易燃易爆原料和产品、生产设施的高温高压状态、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消防安全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火灾的发生,石油化工企业需采取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的消防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规模,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系统、消防器材、疏散通道、消防警报系统等,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火灾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开展火灾风险评估工作,深入了解火灾潜在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小。
3. 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火灾应急处置措施,明确责任人和逃生途径,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地撤离现场。
4. 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能力;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5. 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实现火灾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
6. 合规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强火灾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得到落实。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745b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b.png)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石油化工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火灾危险性。
石油、天然气等易燃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处理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一、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1. 供应链环节中的火灾危险性石油化工生产的供应链环节涉及到原材料的运输、储存和加工等环节,这些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
在原油和天然气的采集、运输过程中,由于原料的易燃性和挥发性,一旦发生泄漏或者接触火源,就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在原料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也存在着火灾隐患,比如储罐的泄露、过热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火灾事件的发生。
2. 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在石油化工生产的加工过程中,易燃气体、液体和固体材料在高温、高压、高速条件下的处理,都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炼油、裂化、催化等生产工艺中,往往伴随着化学反应、气体排放、燃烧等现象,一旦操作不慎或者设备失效,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安全隐患引发的火灾危险性设备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设备的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设备的老化、损坏、故障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漏气、泄露、短路、过热等隐患,从而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4. 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火灾危险性人为操作失误是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等行为都可能导致火灾危险性的增加,因此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消防安全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制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环节中的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消防制度和相关管理规范,健全消防工作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人员职责,强化火灾防范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 火灾检测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完善石油化工企业应当配备先进的火灾检测和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预警并采取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浅析石油化工业的危险性及其安全措施
![浅析石油化工业的危险性及其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145bde76eeaeaad1f330f3.png)
石油化工生产 工艺技术复杂, 运行条件苛刻, 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 生 产过程需要经 历很多物理、 化学过程和传 质、 传热单元操作, 一些过 程控制 条件异常苛刻, 如高温、 高压, 低温 、 真 空等 。
1 . 3 从生产方式上讲 石油化工生产装 置大型化, 生产规模大 , 连 续性强, 个别事故影 响全局 。 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 自动化程度高, 只要某一部位 、 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 操作失误 , 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产 装置的大型化使得单套装置 的处理能 力不断扩 大, 如常减压装置能力已达1 0 0 0 万t / a , 催化裂化装 置能力达N8 o o 万 t / a , 乙烯装置能力达 ̄ J l o o 万 a 以上。 1 . 4 从设备装置看 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大型化、 立体化 、 集 团化; 管道纵横贯通, 装 置技术 密集, 资金 密集, 一旦发生事故, 扑救难度大, 损失严重 。据有关资料对 近年来
世 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分析 , 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惊人 。 1 . 5 从动力能源上看
石油化 工生产具有火源、 电源 、 热源交织使 用的特点 。这些动力 能源 如 果因设备缺 陷、 设 置不当、 管理不当等原 因, 便 可直接成为火灾爆炸事 故的 引发源 。石油化工 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它关系到企业 经营状况 的好坏和企业的整体形象, 是企业振 兴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 2石油 化工业的事故特点分析 2 . 1 事故规模化 制取石 油化 工产 品, 生产 工序 多, 过程复 杂, 随着社会对产品品种和数 量需求 日益增大, 迫使石油化工企业 向着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体方 向发展 , 以 提高加工深度 , 综合利用资源 , 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其生产具有高度 的连 续性 , 不分昼夜 , 不分节假 日, 长周期 的连续倒班作 业。在一个联合企业 内 部, 厂际之间, 车间之间, 工序之问, 管道互通 , 原料产品互相利用 , 是一个组 织严密, 相互依存, 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 任何一个厂或一个车 间,
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a035d4b52acfc788ebc939.png)
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对策石油化工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复杂性,生产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这就给石油化工生产带来了诸多的火灾危险性。
文章主要分析了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的对策。
标签:石油;化工;火灾;危险;对策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连续性强,且原料和产品易燃易爆,含有毒有害物质等多特点,因此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消除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隐患,做到防患于末然,是对石化行业消防工作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对石油化工消防监督工作实践,谈谈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对策。
2 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2.1 原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火灾危险性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弃物等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具有相应的理化特性和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GB13690-92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休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
而这八类危险化学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大量使用、生产或储存。
其共同特点是:(1)易燃烧;(2)易爆炸;(3)易产生静电;(4)易流动扩散;(5)易发生沸溢和喷溅等。
石油化工生产中所涉及到的易燃、易爆性物质,例如汽油、丙烷、液化烃、芳烃、醇类、醛类等,在生产、储存、运输、运输、使用等各环节,一旦处理不当,均可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2.2 工艺控制条件的火灾危险性石油化工生产大都在高温、高压、低温、负压、高流速等工艺参数下进行操作,大大增加了其工艺过程的火灾危险性。
高温、高压下可使气体或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加宽,可使物料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自燃点以上操作,可使分解性爆炸物质敏感度增加;低温操作易导致液态物料冻结出现堵塞现象;负压操作易导致设备、管线倒吸入空气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流速状态下易产生静电。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dcd8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引言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安全生产问题备受关注。
石油化工企业涉及的生产过程复杂,存在着一系列特殊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企业常见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问题一: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在长期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现象。
设备老化给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另外,由于企业维护不足,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或损坏,进一步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另外,企业还需制定健全的设备更新和更换计划,及时淘汰老化的设备,提高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问题二:化学品泄漏与应急处理不当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然而,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在应急处理方案上存在不足,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泄漏事件。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问题三: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设施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一些企业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或者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进行全面的消防设施评估,完善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消防设施的使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并能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效地使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和疏散。
问题四: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员工安全意识的缺乏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一些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够,容易忽视潜在的危险。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检查。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88e3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4.png)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介绍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同时也是一个风险高、安全性差的行业。
由于行业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具有较大的灾害性和危害性。
因此,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危险性分析危险性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热因素石油化工企业中的许多过程都会产生高温,这些高温不仅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还会让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出现疲劳,导致机械故障。
2.化学因素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还原、水解等,使得反应放热、放气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危险。
此外,某些化学品还具有毒性、腐蚀性等危险性质,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3.机械因素石油化工企业中的许多设备都是精密的机械系统,操作不当或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职责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事故发生。
对策制定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需要制定以下对策:1.执行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为了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实行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遵循操作流程,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装备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为了避免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装备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包括火灾报警器、泄漏探测器、气体监测仪、紫外线检测仪等,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进行设施升级更新为了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需要进行设施升级更新,采用新颖安全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4.加强安全监督和隐患排查为了加强管理和隐患排查,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对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强化安全检查力度,切实发挥监管职能。
结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制定科学的对策,才能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风险分析及相应对策
![石油化工风险分析及相应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6b40a487fd5360cba1adb4a.png)
嘉兴学院化工法律法规文献综述题 目: 石油化工风险分析及相应对策 学生姓名: 朱灵珠 学生学号: 200845849618 专业班级: 化工N082指导老师: 陈树大 1.前言部分化工行业,是堆积这人类化学、物理、数学、人文的复杂有机体,它凝聚着人类最宝贵的智慧。
同时,它也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许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它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直接影响。
而石油化工是化工行业的其中一种。
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工艺中其条件复杂多变,它的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因此,它的原材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采用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生产工艺,对工艺条件及工艺参数要求苛刻,导致石油化工产业生产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大大超过其他行业,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显著提高。
因此,加强石油化工的风险研究和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及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2、石油化工的风险分析1.1 物料的危险系数高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例如:石油化工企业常用燃料气中的氢气、乙炔、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成分均属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均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二甲基二硫属中闪点易燃液体,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 年版)的等等,若这些物料的处置不当或发生泄漏,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此外,在石化生产中还经常要使用、产生多种强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设备、管线腐蚀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高。
一些物料还具有自燃、暴聚特性。
1.2 高温、高压设备多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等单元操作,一些过程的控制条件异常苛刻。
如原油和石油馏分的自燃点较低(在255~380 ℃之间) ,而装置的工作温度在220~395 ℃,接近其自燃点,若发生油品泄漏会引发自燃【1】;延迟焦化装置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装置,所用原料为常减压条件下产生的减压渣油,操作温度一般高于300 ℃,若发生泄漏,产生的干气或汽油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260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正式版)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野外、高空、高温、高压、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作业过程连续化、生产原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危险特点,极具危险性,且事故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
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价值,虽然在现代石油化工企业采取了尽可能的安全控制措施,但事故发生率仍然很高,石油化工企业仍然属于各类工业企业中的高危行业,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经验来看,作为HSE体系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石油化工企业预防事故、降低风险、控制事故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一、火灾危险性分析1.使用、加工、生产出来的物料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绝大多数属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诸如在炼油装置所使用的原油,生产的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重整装置使用的石脑油,生产的苯、甲苯、二甲苯、氢气等;裂解装置使用的裂解汽油,生产的乙烯、甲烷等;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使用的乙烯,生产出的环氧乙烷;均属于易燃易爆介质。
2.采用的危险性工艺过程石油化工装置生产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裂化反应、歧化反应、重整反应、硝化反应等,在这些化学反应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火灾危险性,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火灾危险性往往不同。
氧化反应需要加热,绝大多数又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热若不及时移去,会使温度迅速升高引发爆炸;还原反应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加热、加压下进行,若氢气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就会爆炸;聚合反应一般在高压下进行,而聚合反应本身又是放热反应,聚合热不易散出将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裂化反应主要有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三种类型。
热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油品会立即起火,反应还会产生大量的可燃裂化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催化裂化一般在460~520℃和0.1~0.2MPa 下进行,也会产生大量的易燃裂化气。
而加氢裂化,需要使用大量氢气,容易使装置发生氢脆,且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高,再加上是强烈的放热反应,火灾危险性相当大。
另外在石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中也存在高危险的工艺操作过程,如采用壳牌工艺技术的环氧乙烷装置的乙烯氧化工艺过程就必须将易燃易爆介质(乙烯)和助燃性介质(氧气)直接混合,然后再催化剂作用下生产环氧乙烷,操作条件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浓度控制异常苛刻,稍有失控将直接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3.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物料输送、加热、冷却、蒸馏、搅拌、干燥、筛分、粉碎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主要的单元操作,虽然操作单元却相对比较固定,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由于化工生产中所输送的物料大部分为有机易燃物,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或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撞击摩擦产生火花都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加热是最常见的控制条件,若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加快,容易引发火灾爆炸;蒸馏是化工企业常见单元操作,主要有减压蒸馏、常压蒸馏和高压蒸馏,通常以蒸气、载体加热、电加热等方式进行加热,而加热物料往往是易燃可燃液体,极易造成火灾;筛分与粉碎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在于此时的物料一般为可燃物料,可燃粉尘往往能达到爆炸极限,如遇明火、赤热表面或火花等就能引起火灾、爆炸。
二、职业卫生危险性分析由于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经常使用物料的毒害作用。
如在炼油装置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属于国家规定的高毒物品名录中的高毒物质,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容易引起人员中毒,极高浓度(lOO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重整装置生产的苯、甲苯、二甲苯均为国家一般毒物名录中的有毒物质,是人体致癌的物质之一;在硝酸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属于高毒物质,对人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对大气有严重的污染危害,一旦泄漏将导致严重后果。
在以往的事故统计过程中,由于职业中毒发生的工伤事故凸显职业卫生风险辨识与评价消除的重要性。
三、环境危险性分析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或泄漏的大部分气体、液体甚至是固体多少都对环境具有一定危害。
目前最关注的就是温室效应及酸雨效应。
在石化装置的硝酸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副产物一氧化二氮(N2O),又名氧化亚氮(N2O),而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国际列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被认为可能改变臭氧层的”非甲烷烃类物种--氮物质,也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
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同时,N2O也是导致臭氧层损耗的物质之一。
与二氧化碳相比,虽然N2O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N2O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四、对策1.“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和部门职责《安全生产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九条:“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要转变观念,耍树立“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稳定”的政治观念,落实“安全一票否决”,转变“领导世尊”的封建“忠君思想”,牢固树立“制度第一,管理者第二”的安全管理理念。
2.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按照《安全生产法》、国家安监局20号令《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企业必须履行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职工的操作技术培训,推行上岗资格取证制度,经常不断地开展反事故演练。
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三种意识,四种能力”即“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整体意识;风险辨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自救能力”。
3.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档案、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检查落实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是从业人员不能触及的高压线;操作规程则是指导从业人员操作,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和环境免遭破坏的基本方案;安全生产检查是监督落实安全措施最直接最有效的基本手段,企业要对安全检查发现或存在的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积极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保证治理资金。
规范并且要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登记建档、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防范、监控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采取整改措施,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推行HSE(健康、安全、环境)体系管理HSE管理体系将健康、安全、环境融为一体,将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天性逐步变为保全生命质量、保护环境的持续利用与追逐利润并重,使企业的管理目标特别突出人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中心,围绕工艺的每一个环节,抓好一岗一责制的落实,做到全员、全方位、全天候抓安全生产,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生产管理局面。
近年来,石化企业的安全教育可谓声势浩大,每年的第一份文件、第一个会议的内容都是安全生产,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承诺书,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表彰上年度安全生产先进等。
适时开展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开展班组事故预想发布会、反事故演练活动等,营造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以提升。
中石化一贯坚持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命的思想,大力推行健康、安全、环境( HSE)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卫生科技“十五”发展纲要和20xx年远景规划》。
5.强化设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四点实现:一是建立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领导负责制度,对一些大型反应器、压缩机、燃烧炉等关键设备实施单位领导负责制,查找并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领导带头深入现场,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二是要建立常年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发动职工针对生产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查找隐患,大患大治,小患小治,绝不拖延,以看板的形式及时向有关人员说明隐患的名称、部位、治理期限等;三是加大用火、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
化工装置在停工检修、扩建或临时抢修状态下,必须加强动火条件的确认、审批、监护制度及作业人员的管理,明确职责,加强教育,对不符合作业条件的坚决制止。
四是采用先进技术建立健全生产现场设备状态监测管理和故障分析及预测技术。
6.加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对于化工原料产品也建立关键部位领导负责制度,做好安全流畅生产和销售经营。
由于危险化学品所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使得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安全形势比较严重,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频繁,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