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 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 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 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美、苏对盟国的 控制也不断减弱。 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 b.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 界的局面逐渐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级格局的 基础终于松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
雅尔塔体系
①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 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 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②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 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 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③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 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 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局所 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 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 战对峙局面出现: 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 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 1969—1985年时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 1969—1985年时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世界格局多极化
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级世界格局内 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的力量相对 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差距逐步缩 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 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两级格局的 瓦解,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关系 中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国五个力量中心。 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 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 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合限制,有利于世界安全 与稳定。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三历史专题⼗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供⼤家学习参考!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主⼲知识构建Ⅰ.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第⼀时期:17世纪下半期⾄⼀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逐和⽃争,最终导致⼀战爆发。
⼆、第⼆时期:⼀战后⾄⼆战期间美国势⼒⼤⼤增强,欧洲势⼒削弱,⼗⽉⾰命与苏联的诞⽣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1、⼀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全球主要⽭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在远东,⽇美英三国⽃争,⽇美争夺激烈。
但这⼀时期⽃争⽅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2、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三、第三时期:⼆战后⾄今:经历了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
2、60年代到70年代,两⼤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Ⅱ.世界近现代主要⽭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盾。
为争夺⼤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敌舰队,开始确⽴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盾。
法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盾。
1856年沙俄在克⾥⽶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1861年改⾰。
6、19世纪七⼋⼗年代:法德⽭盾。
近现代国际关系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形成
解体
“9、18事变”
标志着凡——华 体系开始遭到破 坏
同德:《凡尔赛和约》 (“五四运 动” )
同德盟国:一系列和约
随着法西斯国家 的不断侵略扩张, 凡——华体系进 一步遭到破坏
1939、9,德军突 袭波兰,英法对 德宣战,二战全 面爆发。凡——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影响)
4、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 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 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这说明 ①苏东剧变后,强权政治开始抬头②多极化格局是另一种冷 战③冷战结束,但斗争没有停止④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B 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 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 社会主义力量严重挫折,力量对比暂时有利西方国家 B. 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国更重视发展经济增加实力 C. 美、欧、日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成为“冷战”对手D D.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拓展延伸: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动与中 国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
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 除“二十一条”,被拒绝。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 《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 胜国的中国仍旧处在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 四十年代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 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 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经 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 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 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 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 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 基本特征
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 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 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 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关 系,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斗争. 斗争.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等内容。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 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 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 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
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 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 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 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 断加剧。
专题十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
专题十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重点精华】一、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进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大国强国的争霸”。
其演化过程为:欧洲中心→美苏争霸→多极化趋势。
其基本表现类型为: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二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三是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斗争。
(一)一战前的国际关系1.16~18世纪的殖民扩张与争夺(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过程:①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对外扩张;②17世纪,英、法、荷对外扩张;③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结果:英国成了最大的殖民国家,开始了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不平等的国家关系。
2.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表现:形成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三国协约(英、法、俄)。
(4)影响:两大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最终导致一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5.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6.影响:(1)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德、俄、奥匈、土耳其四大帝国瓦解。
(3)欧亚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4)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如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5)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等,构成该体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如果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期:一、17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开展了最激烈的角逐与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7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期。
(1)特征:欧洲列强(英荷法)争夺殖民霸权。
(2)结果: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掌握海上霸权(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2、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
(1)特征:欧洲列强到世界各地强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加强对殖民地人民掠夺;欧洲资产阶级要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进行斗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为争夺巴尔干而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19世纪70年代的普法战争等)(2)结果: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反抗(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海地独立运动;西属、葡属拉美的独立斗争;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亚非拉革命风暴);导致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神圣同盟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确立);法、俄势力削弱,德国势力开始崛起。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特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世界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加剧。
(2)结果: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同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在这一时期,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实力强大,一度成为“世界工场”,所以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
二、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因战争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削弱。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识表解一、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各表均须结合课本掌握)★世界格局的变化★、重要的国际会议★、重要的国际条约★重要的国际组织三、主要大国间的关系1.英法关系:①基础史实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七年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
(第一次反法同盟) 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
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②归纳认识:双方关系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工业革命前,双方争夺欧洲霸权与殖民利益,敌对关系居于主导;工业革命后联合居于主导,联合主要在于对俄、侵华、对付共同敌人德国共同主宰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二战后两国国际地位下降.2.法德关系:①基础史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
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归纳认识:法德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原因在于双方对欧洲霸权德争夺.普法战争对双方关系有重要影响,埋下相互仇恨的种子.20世纪中期以来法德关系改善.3.英德关系:①基础史实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
近现代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一)知识结构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
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
一、16世纪下半期新航路开辟以后至一战1.16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的时期,也是早期西、荷、英、法向外扩张充满矛盾斗争的时期。
这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7世纪,英、荷之间发生三次战争,荷兰战败,失去了海上强国的优势0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进行了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不仅掌握了欧洲霸权,而且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国和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欧洲列强们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53年至1856年,英、法同俄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遭受失败。
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一战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他们之间国家实力的对比,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
5、冷战的启示
抛弃冷战思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处理国别关系。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 全观,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 秩序。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1、政治:两大力量势不两立 2、军事:两大集团强烈对抗 3、经济:两个市场并行发展 4、结构:阵营内部一个中心 5、形态:两极格局相对稳定
(1)全球化空前增强了国标志 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发展 全球问题的扩展蔓延
局部和整体的相互依存加深 国际社会运行的有序性加强 全球问题的发展呼唤全球治理
(2)单极倾向和多级趋势成为国际 体系的竞争焦点
--单极倾向
强行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强化美国主导的民主同盟体系 奉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
3、冷战时期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柏林危机(1948、1958) 古巴导弹危机(1962)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5) 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 两伊战争(1980-1988)
4、冷战的影响
(1)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并存 (2)经济代价巨大 (3)军备竞赛放大国际安全危机 (4)后遗症负面影响延续至今
三、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一)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1、雅尔塔体制----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雅尔塔体制: 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1943、11)、 雅尔塔会议(1945、2)和波茨坦会议(1945、7) 上对如何处理和安排战后的欧洲和世界、对日战争 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这些协议、协 定及其实施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回车一中胡留成重点知识::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四、重要的国际条约五、重要的国际组织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重点识记::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并逐步瓦解。
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导火线)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
(加快了战争爆发)2、一战经过(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3)、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4)、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5)、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
【第一部分——国际关系】第一部分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上)【学法指导】一、复习的依据1、教科书复习范围:主体内容在必修Ⅰ专题二、专题五、专题九;必修Ⅱ专题五、专题八;选修3整本书。
2、2014年《考试说明》:根据相关部分考点要求对照复习。
二、学法指导:1、说明:五年高考中的试题有:09卷22题“一战影响”;10卷21题“中国外交”、“苏伊士运河战争”;11卷23题“阿拉伯国家联合斗争”(0.5题),39题(1)、(2)问10+8分。
12卷19题抗美援朝,22题“霸王行动”。
13卷21.“戴维营协议”题,共计44分。
2、本讲内容时间跨度大、线索和国家众多,涉及的模块知识复杂。
复习抓住关键环节——(1)纵向框架:A、每一重大历史线索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B、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2)横向框架:以某个重大事件作为切入口,理解原因、特点和影响。
3、基本概念:近代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传统意义上是指民族(主权)国家之间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国际政治关系为主,兼涉国际经济、文化关系)。
以同一历史阶段(一战前夕)为例——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 A、“主权国家”:如英德关系B、“国家集团”:第一、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2)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开始于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时期。
A、说明:古代也有“国际关系”(如中国汉必修ⅡP12“丝绸之路”;唐太宗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选修4P11;宋元时期的对外商运必修ⅡP17;明清时期“朝贡”贸易体制、“海禁”和“闭关”必修ⅡP24),但这与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有明确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前期中俄关系中的《尼布楚条约》(选修4P15—16)已具有近代属性(签订平等的边界条约)。
B、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在开始的时间和内在逻辑上恰好与“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必修ⅡP84末句话)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这说明: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世界资本主义力量主导下的国际关系,在地域上打破了了以往的区域性局限。
关于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几个问题
关于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概况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与合作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从相互关系产生的矛盾根源去看,可以划分三种基本类型的国际关系,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世纪末到一战):其中15世纪末到17世纪下半期为第一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成为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国际关系的开端和基础。
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中期为第二阶段,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和英殖民帝国的形成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为第三阶段,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欧洲列强积极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等成为本段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19世纪晚期到一战为第四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因而帝国主义展开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英德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的对抗,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整个第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第二时期(“一战”后到“二战”期间):一战后,欧洲列强受到削弱,美、日崛起,苏俄诞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共处成为国际关系史中的新篇章。
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解体为核心,基本反映了“一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轨迹,世界的主要矛盾由英美争夺世界霸权转向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第二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转向它的两侧。
第三时期(二战后到现在):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大阵营向三个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演化进程,其主线是雅尔塔体系的兴衰。
高二历史知识点: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高二历史知识点: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
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
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
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
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
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
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
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
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
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
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
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
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
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
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
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一、 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中考历史精品资源】专题复习 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战争、和平。
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重点详解】国际格局的演变1、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消极影响──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
积极作用──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稿提纲
第一章、十七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三十年战争——十七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从1618年到1648年,欧洲地区展开了一场长达30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参与国家之众多、战争过程之惨烈、战争持续时间之久、产生影响之深远,从而被看做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篇之作。
这场战争具有三重性质:第一,它是一场德意志内部及其整个欧洲的宗教战争,是基督教世界里的旧教——天主教和信教各教派之间争夺宗教影响力的战争;第二,它是一场德意志帝国内部的国家体制之争,是德意志内部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派和以各邦诸侯为主的邦联派争夺权力的斗争;第三,它还是整个欧洲地区各国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涉及德国、丹麦、瑞典、法国等,尤其以主宰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主宰法国的波旁王朝之间的王朝斗争形式引人注目。
一、背景1、宗教纷争:是、但不仅仅是权力斗争的外衣(《泰》182;《钱》63)A、三十年政治首先是一场宗教纷争·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的宗教性质·战争阵营:新教联盟和旧教联盟·战争阵营:丹麦、瑞典等新教国家的参战B、权势惊人的教会·政治上·教会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组织,人数众多,是欧洲政治地图中权势最大的一个群体·教会也是各国统治者的重要支撑:神圣罗马帝国国名的由来以及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教会更是现实政治中的重要力量:七大选侯、黎塞留、马扎然、塔列朗、第一等级·经济上·赎罪券(短信)、庞大的教产等·思想文化上·因此文艺复兴的矛头所向就是教会,但丁的《神曲》以及拉伯雷的《巨人传》都是例子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95条论纲(95 Theses)·宗教改革的基本原则:平民化、大众化、简单化·宗教改革造成并强化了德国的分裂: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合约;新教联盟和旧教联盟的建立。
2、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三个观察视角(《泰》191;《钱》67号)·名称当中复数的含义;1789个主权实体;三个阶层(the three Estates);Romantic Roads ;wuppertal 城堡·选帝制:七大选侯(the seven Electors),以及和英国、法国等中央集权的比较·帝国雷根斯堡议会(Regensburg);华伦斯坦在丹麦战争后的命运3、大国争夺: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争夺(《钱》57)·哈布斯堡家族和波旁家族之争的时代特征·黑色双头鹰——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波旁家族——内外兼困中的家族二、战争(钱64)1、波西米亚-普法尔茨阶段(1618-1620)·波西米亚之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含义·宗教宽容及其1609年《大诏书》·波西米亚新国王史蒂利亚的斐迪南和德意志的新皇帝斐迪南一世·1618年5月掷出窗外事件·1619年8月,波西米亚起义,腓特烈任波西米亚国王。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 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 扶蒋控制中国。1927年后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控制 中国。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 卷人战争,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抗日。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三)、二战后至今: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
阶段特征: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 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雅尔 塔体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雅尔 塔体系最终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 过渡时期;
(一)中美关系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为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 立,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并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相比,兴起比较晚。 B 跨学科:
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 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基础 。
与外交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学、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
国际关系史的定义
指的是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关系 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它以国家(即主权)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演变为 主要研究对象,
同时也把具有国际性质的非国家(即非主权) 行为体的发展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国际关系史定义
❖ 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组织之间 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 教和民族等领域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冲突、 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宗旨与目的
❖ 开设本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自 己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关心时政,开阔视野,活跃 思维; ❖ 外交政策的制定、实施有自己理性的分析和判 断。 ❖ 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加当代大学生的 历史责任感,从而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担。 以史为鉴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
局的关键。
一、国际体系
❖ 体系: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 “国际体系” : 是“一种独立政治实体(国家)之集合体的政治体系, 这些实体非常频繁地并且依据一些规律性程序进行交 往” 。
国际体系的演变
1.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 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 3.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与世界(1883-1894年) 4.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1894-1918年)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6.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 7. 世界多极化体系(1991-现在)
4.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1894-1918年)
A 殖民帝国主义兴起; B 英国放弃了恪守已久的 “光辉孤立”; C 德国的“东方政策” ; D 三次帝国主义战争,重新瓜分世界; E 美国的“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和“门户开放”政策; F 欧洲霸权体系开始解体。
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当时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 对比 。
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
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
A 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 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正统主义、均势、补偿三原则; C 均势的“黄金时期” ; D 1948革命、克里米亚战争和德国的统一最终促使这个体系
的崩溃。
3.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与世界(1883-1894年)
A 德国的统一; B 大陆联盟体系; C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
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 国,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D 具体外交战略可以概括为在均势外交原则指导下的联奥、 拉俄、亲英、反法; E 1884-1885年柏林会议; D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导言: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
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
❖ 国际体系通常包括体系的层次(level)部门(sector)。 ❖ 层次:体系、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人(而不象以往的
国际关系史只聚焦于单位层面) ❖ 部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而不象以往
的国际关系史只注重政治—军事部门)
第一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三 大历史阶段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 《国际关系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体系和层次由于互动能力的作用而形成某种结构和模式——即 国际格局 。
(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交通和通信技 术、商业金融等社会技术的进步)
❖ 确定国际关系格局离不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主要单位——民族 国家。 A)因此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最主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行 为体, B)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和大国的兴衰也就成为认识国际关系格
1.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
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
A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B 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
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C 促成了一种多元政治格局。 D 18世纪,法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等欧洲五强崛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 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 (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