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理财故事】迈向理财达人之路
80后的理财快车——让你轻松学会理财
![80后的理财快车——让你轻松学会理财](https://img.taocdn.com/s3/m/a35c7211ff00bed5b9f31d97.png)
理财第一步:先把收入的30%存起来第25节:理财第一步:先把收入的30%存起来(1)理财第一步:先把收入的30%存起来讲到理财,无疑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种门路,可能一本书都无法穷尽,但最主要的,也是刚刚踏上理财之路的年轻朋友们应该谨记的是:无论收入多少,一定要留出一部分钱储蓄起来。
阿萍大学毕业之后,先是进了一家软件公司,之后又跳到了一家大型的留学中介。
算起来工作已3年了,按说毕业后工资也不算低,但是始终没有存下钱来。
朋友几次跟她说,一定要把工资的五分之一用于储蓄或者投资。
这样的话,万一以后有个什么突发事件,或者想要进修,就不会太被动。
每每这个时候,阿萍总是说,"我知道,但是现在一个月到手的就只有3500元,每个月房租1000元,吃饭1000元,买书买碟500元,交通300元,在加上电话、购置衣物、朋友聚会,怎么能省下钱?月光是不用说了,不做负婆就不错了。
"再说了,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好好玩,每个月存个五六百块钱有什么用?最最重要的是要找个好工作,否则再怎么省钱也没有用!"可是,最近阿萍却深刻体验到储蓄的重要性了。
去年9月,阿萍打算换一个工作,于是就辞职了。
原先她觉得找工作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阿萍一个月后就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了。
她打趣地说,现在成为彻头彻尾的"负婆"了,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多多少少每个月存一点钱,至少现在基本的开销不存在问题,不会为下一步该问谁借钱而烦恼。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26节:理财第一步:先把收入的30%存起来(2)(1)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2)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青年人,在后来的生活中都很富有。
但这并非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的观念和行为,跟普通老百姓有点不一样。
经典理财投资小故事分享_投资理财小故事
![经典理财投资小故事分享_投资理财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de736c010a6f524ccbf85e0.png)
《经典理财投资小故事分享_投资理财小故事》摘要: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和家庭理财等,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投资理财( Financial management),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
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和家庭理财等。
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动离不开物质基础,与理财密切相关。
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
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投资。
理财投资故事一:买房子和买车子10年前,甲和乙是大学同学,两人在工作5年后,都积蓄了30万元。
5年前,甲购买了一套房,乙购买了一辆奥迪汽车。
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点评】这则理财投资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消费行为,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30万元并未花出去,只是转移到房子上;而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30万元已花出去了。
理财投资故事二:涂成黄金样的大石头曾有一个很有钱的富人,因担心自己的黄金会被歹徒偷走,于是就在一块石头底下挖了一个大洞,把黄金埋在洞里,还隔三差五地来看一看、摸一摸。
突然有一天,黄金被人偷走了,很伤心。
正巧有一位长者路过,了解情况后便说:我有办法帮你把黄金找回来!,然后用金色的油漆,把埋藏黄金的这颗大石头涂成黄金色,然后在上面写下了一千两黄金。
然后长者说:从今天起,你又可以天天来这里看你的黄金了,而且再也不必担心这块大黄金被人偷走。
【点评】这则理财投资故事中的长者告诉我们如果金银财宝没有使用,那么涂成黄金样的大石头就没啥两样。
并提醒一些人不要死守着钱存银行,资金要学会充分利用,可以做一些投资来让钱赚更多钱,比如5万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年能获得5%左右的收益;10万元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宜盛财富宜盛宝,1年能获得10%以上的收益等等,比定存收益高很多。
理财成功案例
![理财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02a4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7.png)
理财成功案例在当今社会,理财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理财,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实现财富的增值和保值。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理财成功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明的年轻人。
小明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自己的理财规划。
首先,他制定了一个长期的理财目标,即在未来10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理财措施。
首先,小明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
他将资金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部分,分别用于日常消费、应急备用和长期投资。
他选择了一些稳健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和基金,并且定期进行资产的调整和再配置,以确保整体投资风险的可控性。
其次,小明注重了理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他不断阅读相关的理财书籍和文章,参加各种理财讲座和培训,与理财专家和成功人士交流经验。
通过这些学习和积累,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策略。
再次,小明善于把握投资机会。
他在市场低谷时勇敢买入,市场高峰时适时卖出,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
他还善于发现一些有潜力的投资标的,如新兴产业、新技术公司等,通过投资这些项目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最后,小明坚持了长期的理财计划。
他知道理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
因此,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财计划,适应市场的变化,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理财目标迈进。
通过这些努力,小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财目标,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理财者。
他不仅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还建立了自己的理财品牌,成为了身边朋友和同事们的理财顾问。
通过小明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理财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其次,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财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再次,要善于把握投资机会,勇于尝试和创新。
最后,要坚持长期的理财计划,不为短期的波动所干扰。
总之,理财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成功走捷径失败的事例作文
![成功走捷径失败的事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57b4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4.png)
成功走捷径失败的事例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人想着走捷径来获取成功,可往往事与愿违。
今天,我就给您讲讲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叫小李的家伙,一心想着发财。
有一天,他听说炒股能赚大钱,而且
来钱快,就觉得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于是,他啥也不懂,就一头扎进了
股市。
刚开始,小李运气还不错,买的几只股票都涨了,小赚了一笔。
这下子,
他可飘了,觉得自己就是股神附体,马上要走上人生巅峰啦!
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甚至还借了不少钱,一股脑
儿地投进了一只据说有内部消息、肯定会大涨的股票。
结果呢?这只股票一路
狂跌,小李亏得血本无归,负债累累。
还有个叫小王的姑娘,梦想着成为网红。
她觉得只要长得漂亮,随便拍拍
视频就能火。
于是,她花钱去整容,把自己整成了所谓的“网红脸”。
然后,
她每天就拍一些毫无营养、卖弄风骚的视频。
一开始,确实吸引了一些人的关注,可没多久,大家就腻了,觉得她毫无
内涵。
而且,因为她的视频内容低俗,还被平台给封禁了。
小王的网红梦就这
么破碎了,还落得个被人嘲笑的下场。
您瞧瞧,这走捷径想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就像建房子,根基不稳,迟早
得塌。
成功啊,没有什么真正的捷径可走,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
努力才行。
所以啊,咱们可别学小李和小王,老想着走那些歪门邪道的捷径。
要知道,只有靠自己的真本事,实实在在地付出,才能收获真正长久的成功!。
起底力哥之股神是怎么炼成的
![起底力哥之股神是怎么炼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c8875ac233d4b14e8524681a.png)
起底力哥之股神是怎么炼成的注:本文根据个人感受分析总结而来,因之前的网络平台有字数限制,所以是一段一段的。
特别强调本文并非抨击黑力哥,想看骂人的请绕路。
因本人是工科男,自小语文不好,没有力哥的文采,只愿本文对大家走好日后的理财之路有帮助!起底力哥之股神是怎么炼成的(一)力哥本名邢力,《理财周刊》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ChFP(国家理财规划师)持证人,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在职研究生)。
力哥作为记者,也是文科生,其一是文字功底深厚,作品不少,理财基础知识涉猎广泛,与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接触,所以见闻广博。
其二是口才很好,语言具有渲染力,很有表演天赋,他自己也说过做记者与各类人打交道,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于是在14年,力哥说理财借助互联网平台与中国A股崛起的时机,力哥的自媒体迅速走红,粉丝剧增。
于是力哥也在欢呼声与赚钱效应之下逐步走向巅峰!平心而论,他前面的理财基础知识讲的的确很好,帮助了不少小白认识了什么是理财,如何理财,单这一点就需要感谢他。
但是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力哥的书本知识无法左右市场的发展,照本宣科似的理财方式注定要碰壁,未完待续。
起底力哥之股神是怎么炼成的(二)上期讲到力哥的优点,接下来来分析下他有哪些不足,小白理财应该如何应对。
事物是发展的,力哥达到巅峰之时也是股市见顶之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巅峰时想着危机呢?于是力哥也在股市最后的疯狂中也贪婪了,不理智了。
打赏,会员费,不断加码的鸡汤,旗帜鲜明的号召,极富渲染力的言语接踵而来。
记得在最后大涨时力哥高唱《千年等一回》,给别人催眠的同时,也给自己催眠了。
不妨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股市从5100点(股市已经很疯狂)高位下跌时,力哥让大家让持股不动如山,甚至用人品担保牛市不会结束,不断的鸡汤刺激粉丝也刺激了自己。
跌至4700点让买买买,又跌至4300说黄金坑让坚决满仓,最后跌至3400附近绝望了,让清仓离场,结果马上就是触底大反弹,连续的千股涨停。
金融理财小故事
![金融理财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4ac5a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e.png)
以下是一个关于金融理财的小故事:
曾经有一只非常富有的鹅,它每天都会下一个金蛋。
这只鹅的主人非常高兴,因为他可以用这些金蛋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鹅的主人变得越来越贪婪。
他开始想:“如果我把这只鹅杀了,我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金蛋了。
”于是,他决定杀了这只鹅。
但是,当他杀了这只鹅后,他发现鹅的肚子里并没有金蛋,只有一些鹅肉和内脏。
这只鹅的主人非常失望,因为他失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金融理财就像这只鹅一样,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和管理,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如果我们过于贪婪和急躁,可能会失去我们的财富。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正确地管理我们的财富,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并保持耐心和冷静,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金融理财小故事
![金融理财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aee59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5.png)
金融理财小故事摘要:1.引言:金融理财的重要性2.故事一:储蓄罐的启示3.故事二:投资股票的教训4.故事三:保险的意义5.故事四:理性消费的重要性6.故事五:退休规划的意义7.结语:理财需要长期规划和坚持正文:金融理财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它关系到我们的财富增值和未来生活质量。
下面通过五个小故事,为大家阐述金融理财的重要性。
故事一:储蓄罐的启示小明从小就有储蓄的习惯,每当拿到零花钱,他都会存进储蓄罐。
渐渐地,储蓄罐满了,小明将其砸开,发现积攒的零花钱足够买一辆自行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储蓄是一种最基本的理财方式,积累财富需要从点滴开始。
故事二:投资股票的教训小李热衷于投资股票,看到别人炒股赚钱,他也跃跃欲试。
然而,没有足够了解股票市场的小李很快遭遇了亏损。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投资股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不要盲目跟风。
故事三:保险的意义小张购买了一份保险,保费每年交纳一次。
一年后,小张不幸遭遇意外,由于购买了保险,他的家庭得到了一定的赔偿,减轻了经济负担。
这个故事说明,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故事四: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小王喜欢追求时尚,经常购买昂贵的衣物和电子产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陷入了债务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性消费是理财的关键,避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合理规划消费支出。
故事五:退休规划的意义小赵在年轻时就开始为退休生活做规划,定期存款、购买养老保险等。
等到退休后,小赵的生活过得非常安逸,得益于他提前做的规划。
这个故事表明,退休规划关系到我们的晚年生活质量,要提前做好规划,确保退休生活的无忧无虑。
总之,金融理财贯穿于我们的一生,需要长期规划和坚持。
从储蓄、投资、保险、消费到退休规划,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
炒股翻身的故事
![炒股翻身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174e4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8.png)
炒股翻身的故事炒股翻身的故事在投资者中比比皆是,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功摆脱了困境,实现了收益增长。
以下将介绍两个真实的炒股翻身案例,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投资建议。
一、张三的炒股翻身故事1.投资背景:张三在几年前开始接触股市,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入了一部分资金。
由于当时股市行情较好,张三也小赚了一笔。
2.亏损经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股市的调整,张三的投资组合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
在亏损达到30%的时候,张三感到非常焦虑,甚至想要放弃。
3.转折点:在亏损的压力下,张三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学习投资知识,调整投资策略。
于是,他开始关注投资大师的观点,学习股票分析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4.盈利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三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在股市回暖的过程中,他的收益逐渐回升,最终实现了翻倍。
二、李四的炒股翻身故事1.投资背景:与张三类似,李四也在股市行情较好时开始投资,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股市,投资收益并不稳定。
2.亏损经历:随着股市的波动,李四的投资组合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一度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助。
3.转折点:意识到自己在投资方面的不足,李四开始寻求专业的投资团队的支持。
他跟随团队学习技术分析,获取实时资讯,逐步掌握了投资技巧。
4.盈利成果: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李四的投资收益逐渐回升,并稳定在了一个较好的水平。
这让他深感欣慰,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投资机会。
炒股翻身的实用建议:1.学习投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投资者要在炒股翻身之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投资素养。
通过学习投资理论、关注投资大师的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
2.调整投资策略,分散风险:在投资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环境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分散投资风险。
3.跟随专业投资团队,获取实时资讯:投资者可以加入专业的投资团队,获取实时资讯和投资建议,避免因信息滞后而导致的投资失误。
投资理财成功案例故事
![投资理财成功案例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3327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投资理财成功案例故事在投资理财领域,成功案例故事可以给人们提供启迪和参考。
下面是一个关于投资理财成功的案例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人。
杰克从小就对金融和投资感兴趣,他阅读了大量的理财书籍,并学习了投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大学期间,杰克加入了学校的金融俱乐部,并通过参与模拟股票交易和投资竞赛来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
毕业后,杰克决定将自己在投资领域的知识付诸实践。
他选择了一个稳定成长的行业,并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分析和研究。
最终,他选择投资在电子商务行业,因为他相信互联网将是未来的趋势。
杰克将他的大部分储蓄投资在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股票上。
他相信这家公司有强大的管理团队和创新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虽然他在最初的几个月里遇到了一些市场波动,但他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
相反,他认识到投资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久的耐心和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的投资开始获得回报。
公司的收入和市值不断增长,股价也在稳定上升。
杰克每年都会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他将一部分收益再投资到其他有前景的行业,以实现更多的利润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除了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之外,杰克还关注于其他投资领域的机会,如债券、基金和外汇。
他坚信多样化投资组合能够降低风险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他持续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投资工具和策略,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多年来,杰克的投资组合不断增长,并为他创造了可观的财富。
通过聪明的投资决策和持久的耐心,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财务自由,并能够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杰克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将一部分财富用于改善社区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通过这个投资理财成功案例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教训。
首先,投资需要坚定的信心和持久的耐心。
市场波动是经常发生的,但长期来看,持有优质投资是获得回报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次,多样化投资组合是降低风险和增加回报的重要策略。
人物实例用2万元炒股投资房产现身价500万
![人物实例用2万元炒股投资房产现身价500万](https://img.taocdn.com/s3/m/a044beadf7ec4afe05a1df64.png)
中国传媒大学大四生用2万元积蓄起步上初三第一次投资大学炒股时曾受挫一个在校大四的学生,同时也是个体会丰硕的“炒家”。
连年炒股、炒房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对投资有着更多的熟悉。
几个月前,他方才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数套位于河北的别墅,此刻,屋子的价钱已经涨了近四倍。
那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在校学生方才21岁,他的愿望是自己成立一个私募基金。
本报的用意并非渲染该学生的“致富”门道,而是向读者展现一个大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
起步“大富翁”游戏启蒙初三时投资来自上海的马文亚在上小学的时候,迷恋上一款叫“大富翁”的电脑游戏。
小马和他人的玩法有所不同,在那个靠买地收租金“圈钱”的游戏中,他不买地,把钱都用来投资“虚拟股票”。
“最多的一次赚了20多个亿,把游戏的计数系统都撑爆了。
”马文亚说,“炒股跟炒房差不多,都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那个游戏算是对我的启蒙教育。
”2003年6月,马文亚念初三的时候,他说服父母,用自己的2万元积蓄投资了第一个楼盘——东方花园二期。
那时马文亚发觉,那个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别墅每平方米只卖4000元,而周围楼盘的售价超过了每平方米6000元。
“同窗们课余时刻都在玩,我是去了解楼盘的情形和相关的法规。
”马文亚说,他搜集到的“情报”是,那个开发商规模很小,欠银行贷款太多,因此急于出售。
2万元再加上父母出的钱,马文亚一家付了东方花园二期7套别墅的首付。
一年以后,那里的房价涨了一倍,马文亚的2万元变成了4万元。
暴发看遍上海楼盘高中积存50万上了高中以后,马文亚对楼市的关注有增无减。
“我把上海的楼盘几乎看遍了。
”马文亚说,“妈妈的同事们有一个‘炒楼团’,我成了他们的‘顾问’。
”在高中时期,马文亚又用自己的积蓄参与投资了玫瑰久久、世贸滨江花园、世纪花园、朗润园等十多个房产项目。
直到2006年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上学,马文亚才终止了上海的炒楼经历。
而最初的2万元,已经变成了近50万元。
马文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套100万的屋子,首付是20万的话,按那时的行情3个月后能涨到105万,这确实是说,投资20万有5万回报,收益率达到了25%。
理财销售心路历程
![理财销售心路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f914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8.png)
理财销售心路历程作为一名理财销售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理财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财富增值。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行业里,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理财销售心路历程,希望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知识在我刚开始从事理财销售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我首先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包括理财产品的种类、特点、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与同事交流等方式,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理财知识体系。
在这个阶段,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理财产品。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如何帮助客户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
第二阶段:提高销售技巧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我开始注重提高自己的销售技巧。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通过模拟销售、观察同事的销售技巧、参加销售培训等方式,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销售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了解到,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不仅仅是看重产品本身的收益率,更重要的是信任和认可销售人员。
因此,我开始注重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第三阶段:不断提升自己在理财销售这个行业里,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因此,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
在这个阶段,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了解到,客户的理财需求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
因此,我开始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沟通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财服务。
总结在理财销售这个行业里,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在我的理财销售心路历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从月薪3000到资产百万!离婚让我再活一次|我的理财故事No.3
![从月薪3000到资产百万!离婚让我再活一次|我的理财故事No.3](https://img.taocdn.com/s3/m/a0eda4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9.png)
从月薪3000到资产百万!离婚让我再活一次|我的理财故事No.3前言:在“丧文化”流行的现在,经常有人开玩笑说“生活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但向上的力量总是生机勃勃,我们总能找到无数正能量的励志故事。
财经君近期收到这么一份投稿,她叫红影,从一个无怨无悔的全职主妇,到如今蜕变成财务自由的独立女性,经历虽坎坷曲折,但其奋斗却让人钦佩,且看她月薪三千如何逆袭。
分享者:红影职业:财务工作者整理:财经君图为红影,照片为其本人提供,禁作它用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红影,女,75后,单身,财务工作者,爱好文学,性格开朗热情。
财务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文学是个人兴趣爱好,二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006年离异,净身出户,至今已有十余载。
而这十年,除了缺乏爱情之外,金钱,工作,朋友,车子,房子,存款,我一样不缺。
不说自己多富有,至少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我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蜕变。
回想过去的十几年,我要感谢婚变,让我重新再活了一次!而我认真努力的工作生活,也给予自己巨大的回报,下面简单的和大家聊聊我的故事,希望我的故事对年轻的你、在事业和工作上奋斗的你有所启发,那就善莫大焉。
频繁跳槽,六年工资翻三倍2006年年中,结束了长达7年的婚姻,净身出户,从此恢复单身。
那个时候,我在东莞做财务工作,月薪3000。
结束了这段婚姻之后,我的个人资产为0,到2006年年底,存款为20000元。
2007年春节过后,我跳槽来到广东顺德,工资增长30%+,月薪4000。
来到顺德,算是离异之后新生活的开始吧。
从2007年3月到2011年5月,我在顺德这家台资公司一干就是四年,而这四年,工资增长幅度不足10%,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坚守。
为什么呢?因为我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给自己学习、充电,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在这个公司工作的四年,工作上,除了日常的帐务处理之外,我还负责申报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在这之前出口退税这个版块我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啊!另外,我还主导了财务部几个大的项目,比如,外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申请、申请外资企业两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备案等等。
小故事教你掌握理财知识
![小故事教你掌握理财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5a16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b.png)
小故事教你掌握理财知识作者:来源:《农家参谋》2021年第11期投资路漫漫,态度决定一切,我们不妨把理财的“日子”过成轻松的“段子”,走好投资路上的每一步。
利息。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汽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
”儿子拿来了。
“再放回去吧。
”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复利经济学。
给你两个选择,1.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2.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
你选哪个?很多人选了1,可是我告诉你,选2的结果是最终会得到21.47亿。
这题目告诉我们,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投行。
有一个投行菜鸟问:“什么是投行?”前辈拿了一些烂水果问他:“你打算怎么把这些水果卖出去?”菜鸟想了半天说:“我按照市场价打折处理掉。
”这位前辈摇头,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烂水果去皮切块,弄个漂亮的水果拼盤:“这样,按照几十倍的价格卖掉。
”长线投资。
一位8岁的女孩拿着三角钱来到瓜园买瓜,瓜农见她钱太少,便想糊弄小姑娘离开,指着一个未长大的小瓜说:“三角钱只能买到那个小瓜。
”女孩答应了,兴高采烈地把钱递给瓜农,瓜农很惊讶:“这个瓜还没熟,你要它怎么吃呢?”女孩:“交上钱这瓜就属于我了,等瓜熟了我再来取吧。
”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最早由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提出来。
它的本义是即使你不用付钱吃饭,可你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因为你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谈一笔100万的生意,你把时间用于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这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分享经济学。
如果你有6个苹果,请不要都吃掉,因为这样你只吃到一种苹果味道。
若把其中5个分给别人,你将获得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将来你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其他水果时,也会和你分享。
理财档案之名人经验:我不买保险只存现钱.doc
![理财档案之名人经验:我不买保险只存现钱.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db60aba76e58fafab003dd.png)
理财档案之名人心得:我不买保险只存现钱-车广平:广州依妙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作为一个在时尚行业打拼了多年的人,对于个人理财的方式,他既不喜欢保险、基金、国债等相对稳定的投资,也不喜欢股市的风险刺激。
他认为无论做什么最好先预留一部分资金。
从借钱创业到一两年后就升值到百万甚至更多,这个转变过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对于我来说,有一点始终都没有变过,那就是该消费娱乐的时候还是要消费娱乐,我是一个不会亏待自己的人。
但是,有了家庭应该说是我理财方式改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所以除了必要的再投资以外无论做什么我都会预留一部分资金以防万一。
大的理财方向我来掌握在没有创业以前,对于我来说那个时候属于无财可理的阶段,除了个人消费以外也会留一部分资金用来做准备创业的基础,当然一般都不会太多。
创业之后有了钱,除了必要的个人消费,基本上就是再投资,我不喜欢保险,因为我觉得所有的保险都未必很保险。
我是一个自信的人,很相信自己经营的能力,我认为再投资才能使资金有升值的空间。
我也不喜欢买股票,风险太大了。
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能让钱静止,钱绝对不能是死钱,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还是一个人,需要考虑的并不多,没有多少后顾之忧的原因。
可以说一旦有了家庭,就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过程,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因此不论怎样我都会把每年收入利润的20%拿出来,除了必要的存款,其他基本上就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改善生活质量,应该说,我是一个敢想敢干,但同时也是一个求稳的人。
家里的理财大方向由我来把握,细的理财就交给太太来打理。
曾经投资房产失败其实要说其它方面的投资,我也曾经尝试过,比如房产方面。
1996年我就投资了房产,最多的时候曾经拥有18处房产,那个时候除了自用绝大部分就是用来出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价格一路下滑,没有办法了,我只好将几乎所有的房产都抛售了,那一次可是亏了不少,很让人心疼,对于我的打击也是挺大的。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次失败的经历,后来我在房产投资上一直都留有“戒心”。
提高财商,变身理财达人
![提高财商,变身理财达人](https://img.taocdn.com/s3/m/3ecacadf2f60ddccdb38a09d.png)
提高财商,变身理财达人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20年第11期yeyu@叶辉热衷理财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没错,这句话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说的,它被沿用至今,用作金融投资的重要法则。
本期我们策划的封面报道,是大家一起品读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看能否找出有价值的理财启示。
做理财,我觉得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简单地听别人介绍什么理财产品好,然后购买,并没有自己的主张。
第二个层次呢?高财商的理财达人会兼听他人的建议,在知道该买什么理财产品的同时,也知道为什么买。
他们的长期投资收益往往更高。
提高财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自己的财商,变身理财达人?自然是多学习。
但是东一斧子西一榔头地学习,并不见得能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一打开手机,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充斥你的脑海。
与几十年前知识匮乏的年代相反,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信息太多了,万家争鸣,多得你无所适从。
这个专家说黄金还要涨,另几个专家说马上就要跌,并且理由都很充分,你怎么听?更可怕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容易误导我们。
有人总结说,当股市处于狂热状态,大家都觉得还要涨,连菜贩子和清洁工也在高谈阔论如何炒股赚钱时,股市泡沫就已经到了快破裂时。
20 07年和2015年牛市转熊,都印证了这个理论,但暴跌之前绝大多数信息都告诉你不会跌。
因此,急吼吼地想赚钱,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商,其实很难赚到钱。
2 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被邀请到中国,在支付宝上做了一场直播,随机和一位上海阿姨进行通话。
被股市套住的阿姨问:你能推荐一些股票吗?席勒自然没法“授人以鱼”推荐股票,他只能劝阿姨多学习金融知识。
因此,想提高财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打渔”,而不是简单地问什么产品更好。
《唐诗纪事》里记载了一个“一字之师”的故事:诗僧齐己很喜欢写诗,写了一首《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职场新人,理财先行
![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职场新人,理财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c4f02f4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c.png)
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职场新人,理财先行
西雷;嘉丰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市场版)》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不会理财,不是因为你懒,而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你简单的方法。
三年前,我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经常听人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职场新人,我还是明白理财的重要性的。
生活中我是一个"懒人",做什么事都不想太费心思。
对于理财,我这个缺乏相应知识和经验的"菜鸟",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西雷;嘉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使富人更富,普通人变富,穷人致富——《私人理财》主办的2005中国·广东理财论坛演讲记录 [J], 蒋宝泉
2.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理财五年,我们从“裸婚”到有车有房 [J], 蕊红
3.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不愿买房爱租房,我的别样“理财经” [J], 雷振华
4.讲述普通人的理财故事--理财要开源,纸艺帮我忙 [J], 红红
5.《理财我先行》小学生理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J], 吕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哥理财故事】迈向理财达人之路力哥说理财,今天聊聊力哥自己的故事。
引子:力哥的困惑许多荔枝都说,力哥,你是我理财道路上的启蒙导师,你一语惊醒梦中人,因为你,我才知道到底什么叫理财,到底理财对我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所以力哥听到不只一个荔枝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当初看第一季节目的时候,觉得力哥说的都是大道理,都是正确的废话,不能马上来钱,所以听也就听了,没特别往心里去,但看到第二季力哥捧出越来越多的理财干货后,就越来越发现第一季节目的重要性,那真叫是超越现象,看到本质,把包罗万象的理财知识的最核心最精髓的内容给提炼了出来。
所以我还要再说一句,如果你是在第二季节目更新到一半才认识力哥的,那我强烈建议你把第一季的20集节目给认认真真看了,那里面有你受用一生的理财智慧。
但力哥说理财更新到现在,一直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虽然节目本身很好看,但更新速度太慢了,小伙伴们等的心急啊。
在每周焦急等待新节目的间隙,许多人就想通过看书来进一步学习理财知识。
毕竟理财知识包罗万象,无远弗届,生活无处不理财,而力哥只能抛砖引玉,不可能把普天下所有的理财知识和技巧都囊括在我的节目中。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你愿意进一步通过看书系统性的学习理财知识,这说明你真的入门了。
但这却给力哥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我到底给你推荐哪本书好呢?就像力哥不敢随便推荐股票和基金一样,我要对我自己的口碑和信誉负责,所以我也不敢轻易给你推荐哪本理财书。
后来我想,如果你要我推荐一些基础的理财知识 ABC,股票、基金、债券、保险、黄金、信托……分门别类介绍一通,那这样的书市面上有的是,而且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或者大家一起网上抄,我没必要特别为某本书站台吆喝。
如果要我推荐一些比较高级的介绍具体某种投资思路的书,那这差异可就大了去了。
请问我到底是推荐你看巴菲特呢?还是看索罗斯呢?还是看彼得林奇呢?还是看江恩呢?他们的投资思路截然不同,但都是投资大师啊。
说到底,投资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得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思维习惯,每个人的兴趣喜好,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再深入一想,我发现说,在我一路从理财小白成长为理财达人的道路上,还真没有哪本理财书对开发我的理财智慧或者增长我的理财技能起到醍醐灌顶般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我就想到写下这篇文章,来聊聊力哥本人是如何一点点从理财小白成长为理财达人的。
听听我的故事,或许会对你今后理财道路乃至人生道路上的成长有所启迪。
力哥也曾是一枚无知的理财小白当然以力哥现在的身份说这个话,其实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我既不是某某大学里的知名经济学教授,也不是投资业绩斐然的明星基金经理,更没有靠投资理财成为亿万富翁,我只不过是一个没钱没势没背景,正奋斗在屌丝逆袭高富帅道路上的80后财经记者,我的资历还远远没有到可以拿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启迪年轻人的地步——力哥自己也还是个年轻人嘛。
但听我说到现在,你也看出来了,力哥的理财知识和投资经验,和许多同龄人相比,还是要多很多,力哥肚子里的理财干货,就算再做一两百集节目也说不光,道不完。
所以理财达人这个头衔挂在力哥的头上,我觉得还是受得起的。
那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理财的呢?2006年。
当时我还在读大学,也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萌生了依靠理财来赚钱的想法。
我的“第一次”,并没有奉献给股票基金,当时更没有余额宝了,而是给了保险。
可能许多人第一次接触理财也是从买保险开始的。
因为当我们知道自己不懂投资的时候,会觉得处处都是风险,不敢随便买,但保险会有个看起来很专业的代理人上门来推销,可以有个人和你面对面答疑解惑,那你心里就会觉得比较踏实。
而且一个毫无理财意识的人,往往会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因为做保险这行的在中国社会上口碑一直不怎么好,而一个刚刚有理财意识又不是很懂理财的人,反而会觉得保险很重要,懂理财的人一定要买保险,这是家庭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力哥当时就处于这种状态,我既不懂保险,又自以为懂保险,以为买保险就是在理财,所以就稀里糊涂买了一个平安人寿的万能险。
买完之后我再去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才慢慢发现,我擦!我和许许多多大叔大妈一样,被保险代理人给忽悠了!他在介绍这款保险的时候把优点夸大了,把缺点给掩盖了,让我误以为这款保险很划算!当我后来幡然醒悟,挣扎了半天,还是决定退保的时候,已经无可奈何的白白损失了3000元(我一共才买了5000元)!这3000元,有1000元进了保险公司的口袋,还有2000元进了那个臭不要脸的保险代理人的口袋,我做梦都能想到这人歪着嘴角得意的笑的嘴脸……这是力哥学习理财的道路上交的第一笔学费。
独立思考——理财达人的必修课理财不是吃饭睡觉,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后天学习的,可问题是从小学到大学,学校老师从来没教过我们应该如何理财!家里的爸妈更不知道如何理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在这条道路上,难免磕磕碰碰,交点学费。
你认识了力哥,可能学费会少交点,但肯定还要交学费。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懂不要买,不熟不要做,或者你一开始只拿一点小钱去试试看,就算亏了也只是亏小钱,而不会把身家性命都亏进去。
当然话说回来,力哥也不是说保险都是骗人的,只不过保险真的是理财各个细分领域中最复杂的一块,牵涉到了大量的法律知识,普通人真的很难完全搞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具体应该如何正确买保险,力哥今后节目里会细说的。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到了2006年底,我开始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理财知识,当时并没有一个张哥王哥在网上说理财,来手把手教我怎么理财,所以我只能选择看书。
当时我一口气买了好多本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方面的畅销书来认真学习。
像什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左手巴菲特,右手索罗斯》,还有《股票作手回忆录》,包括最经典的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写的《聪明的投资者》,不过那本被誉为“投资圣经”的《证券分析》实在太难懂了,我愣是没读下去。
包括当时力哥也看过一些讲技术分析的书,比如什么江恩八线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日本蜡烛线理论等等,当然后来我很快就放弃学习技术分析了,原因以后再细说。
但我慢慢发现,这些书讲的都有道理,但有道理不一定能帮我赚到钱,我还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这才慢慢形成了第34集《股市必胜法则》里的思想。
应该这样说,投资理财世界里的赢家,往往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赢家,因为你需要具备一些共通的素质,比如独立思考、知识广博、观察仔细、勇敢、果断、坚强、有耐心、心态平和、处变不惊……这些素质都是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的。
尤其是独立思考,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因为在投资的世界中,能赚到大钱的永远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一定是无知而盲目,充满人性弱点的,你跟着大多数人走一定会输得很惨。
经常有人问我,力哥,你是不是巴菲特的忠实粉丝?因为我听你在节目多次介绍过巴菲特。
应该说力哥挺推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一是他说的话我的确觉得有道理,符合我对投资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依靠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人,只出了这一个。
那他说的话,他总结的经验教训自然要比那些自己投资还是亏钱的专家学者说的话更靠谱。
但就算如此,力哥也算不上是巴菲特铁杆粉丝。
确切的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力哥不是任何人的死忠粉,我坚持独立思考,不让任何人的脑袋瓜代替我自己的脑袋瓜。
不管是看书,看电视,看报纸,听讲座还是采访别人,我时时刻刻都以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把你的思想吸收过来,融入我的血液,变成我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我觉得你说的不对的地方,我的大脑自然就会过滤掉。
我这里学点,那里学点,吃百家饭,串百家门,各种各样三教九流的知识和思想都汇聚到我的脑子里以后,我再继续反复观察,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反复实践,最后慢慢属于我个人的理财知识体系以及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那段拼命充电的岁月当然这么泛泛的讲有点空,在我走向理财达人的这一路上,有这么几件事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一是在2007年的时候,我看了央视的一个节目叫《理财教室》,最开始的主讲人是刘彦斌老师,他是《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创始人,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一些基本的理财理念,我最初理财观念的启蒙受他节目的影响比较大。
二是我进入媒体工作后,因为工作关系,我不得不每天看大量的财经类报刊,拼命给我的大脑补充方方面面的财经知识。
但是你知道,财经新闻有很高的专业门槛,不是那么容易看得懂的。
力哥在中学时代每天会看《新民晚报》,这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我是任何一个版面都不放过,唯独财经版,尤其是那些讲股票的版面,我是一律PASS,因为我真的看不懂啊啊啊。
但工作以后,我就硬着头皮每天啃那些难懂的财经类报刊——《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财经》……看到任何不懂的专业名词,马上去网上搜各种相关资料,直到弄懂为止!尤其是我所供职的《理财周刊》,我每期新杂志一拿到手,都是从头到尾一篇一篇文章仔仔细细读,连“读者来信”都读得很仔细,所以力哥那两年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是蛮拼的。
慢慢的,我看的文章多了,我采访的专家多了,我的投资实践多了,我写的理财各方面的稿子多了以后,量变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质变,我就真的慢慢从理财小白成长为理财达人了。
从财经记者到理财专家的蜕变记者这个职业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识面比较广,比较杂,什么话题到我嘴里都能扯上半天,但缺点也在这里,就是记者知道的东西虽然多,但很少会对某一个细分领域有持续的很深入的研究,你很难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因为记者的知识体系大多是由某一个新闻话题而引发的很零碎的知识拼凑而成的,而没有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所以帮助力哥从一个出色的财经记者成长为一个理财领域的半个专家,主要是这三次系统性学习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2008年,我参加了上海理财专修学院的个人理财实务培训课程,当时的那本不对外公开发售的内部教材对我帮助很大。
【力哥说理财】第一季节目的知识框架就是力哥在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建立起来的。
第二次是在2010年,我参加了国家理财规划师的培训和考试,那套国家理财规划师的培训教材让我很深入地学习了方方面面的理财知识。
但这还不够,因为理财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而它最核心的知识体系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结果我在采访各路经济学家的时候,凡是遇到比较高深的经济学理论问题,有时候就会感到比较吃力,难以驾驭,可能会写下一些我自己都不太理解的话,就是因为我自己缺乏这方面比较深的理论积淀,结果我对于许多经济现象的理解也会比较肤浅。
所以在2012年,我报考了在职的金融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