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历史基础知识归纳[岳麓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精耕细作的中国古代农业

一)农业的起源和产业结构

1.起源:从采集向种植发展而来(采集经济还不是农业)

2:农耕经济的地域差别:北粟麦南水稻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五谷”,“六畜”

二)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技术的改良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骨器

2.商周:少量青铜

3.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牛耕西汉普及推广)

4.唐: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5.灌溉工具:翻车(三国曹魏)、筒车(不用人力)

三)著名水利设施

1.春秋战国:都江堰(成都平原)

2.西汉西域:坎儿井

四)小农经济

1.原始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2.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

2)产生原因:①铁农具、牛耕②私有土地出现

3)特点:①拥有部分土地②以家庭为单位③与家庭手工结合,“男耕女织”

④勉强自给自足⑤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对社会经济有一定阻碍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2.夏商西周(奴隶社会):井田制

1)实质:名义国有,实际贵族所有

2)内容:“公田”,实际贵族占有;

“私田”,劳动者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崩溃、瓦解:由于铁农具使用,

“公田大量抛荒”,“私田”大量开垦并私有

3.土地私有的确立: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

4.土地私有形式:

1)土地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私有土地2)地主私有土地主要来源:土地兼并

3)北魏、隋唐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措施:均田制

5.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1)东汉的庄园经济:“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2)租佃关系:战国产生

明清普遍化,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劳动者有一定生产自主权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

1.西汉四大经济区域:

1)区域分布:山东、山西经济实力强,是经济重心

江南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

2)特点:多样性、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2.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3.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

中唐后开始超过北方

南宋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文化重心南移, 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

二.领先世界的手工业

1.金属冶炼技术商周青铜

春秋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南北朝灌钢法

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普遍用煤冶铁

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流行开来

2.纺织1)丝织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上古已学会养蚕缫丝

西周丝织工艺成熟

唐缂丝技艺

2)棉纺织宋元棉植向内地传播

元黄道婆革新棉织技术,松江成棉纺织中心

明棉布成主要衣料

3.陶瓷东汉青瓷

南北朝白瓷

元青花和釉里红,彩瓷

明斗彩,五彩瓷

清粉彩和珐琅彩

4.手工业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贡赋

2)官营手工业西周至明占主导,代表当时技艺最高水平

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供官府调拨,不成本,不入市场,弊端多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兴起

明中叶后占主导,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三.曲折发展的中国古代商业

1.商业

商朝产生

西周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私商占主导

隋唐商业大都会

宋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起

元纸币广泛流通

明清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导,广泛使用白银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区域性商帮

周秦至唐县治以上设市,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宋坊市界限打破,形成街市,乡村允许设市,出现夜市

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2.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

1)战国时期由于商人流动性与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重农抑商”思想产生2)西汉全面控制工商业,沉重打击私商

3)明清“海禁”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对外贸易

四.近代前夜(鸦片战争前的明清)的发展与迟滞

1.明清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农业双季稻扩种玉米、番薯引进推广,广泛植棉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商业白银广泛流通,工商业城市兴起

综合国立强盛世界范围内大体领先

2.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明中叶后

1)特点: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听大户呼织”

2)阻碍因素:①自然经济(根本原因)②重农抑商政策③海禁政策

3.近代前夜的危机:

(内因)明清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固守农耕经济

(外因)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对外侵略扩张

单元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一、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左右)

1.原因:寻找黄金、开辟东西方直接的商路、传播基督教

2.客观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3、过程:迪亚士绕非洲海岸到达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

哥伦布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

4.影响:①使欧洲同各大洲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欧洲主要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活动,为西欧(但不包括西、葡)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④使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统一整体

二、西欧早期(指工业革命前)的殖民活动

1.主要方式:以武力殖民扩张与掠夺、奴隶贸易、组建商业公司

2.过程:

荷兰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

英国18世纪下半叶起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不包括西、葡)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②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三、两次工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

2)时间:1760年左右(18世纪60年代)开始

3)过程: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凯伊发明的飞梭引起该行业连锁发明

纺织和铁路成为两个主要领先部门

4)重要发明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铁路汽轮采煤业兴起

5)影响: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②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2)时间:1870年左右(19世纪70年代)开始

3)重要发明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电车、地铁

内燃机的创制、使用汽车、飞机出现,石油工业兴起

人工合成化学材料兴起

电讯业的发明电话和无线电报等

4)影响: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垄断产生,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从而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