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家长工作坊方案
工作坊教研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校决定开展教师工作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通过案例分析,提升教师对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的理解。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每周五下午14:00-17:00。
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校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3月3日)-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 校长致辞,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分享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
2. 专家讲座(3月10日)- 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等。
- 教师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3月24日)- 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
- 教师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案例点评,邀请专家对案例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教学展示(4月7日)- 教师分组进行教学展示,内容自选,形式不限。
- 同伴互评,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5. 经验分享(4月21日)- 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包括教学策略、班级管理方法等。
- 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6. 闭营仪式(5月5日)- 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和收获。
- 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个人成长经历。
- 颁发优秀教研成果奖。
七、活动组织1. 成立工作坊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活动策划组,负责具体活动的安排和协调。
3. 设立资料组,负责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并进行宣传报道。
4. 设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活动场地、设备、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方案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是为了促进家园合作,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家长教育和亲子互动的机会。
通过此活动,可以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支持,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2. 活动目标•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和意识。
•增强家长的育儿技能和家庭教育能力。
•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 活动内容3.1 主题讲座•邀请幼儿园教师、专家或儿童心理学家进行主题讲座,介绍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儿童养育的基本原则、亲子沟通技巧、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等。
3.2 亲子互动活动•组织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增强亲子关系。
•创设各种互动环节,如亲子DIY手工、亲子阅读等,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
•活动过程中可以设置亲子竞赛,增加趣味性,激发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热情。
3.3 交流分享会•鼓励家长分享养育心得、教育经验和成果,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家长代表作分享,他们可以谈谈他们的成功经验、困惑和解决方法,为其他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
•活动中还可邀请一些幼儿园老师和教育专家作为嘉宾,回答家长的问题和疑惑。
3.4 观摩教学•邀请家长们来园观摩孩子的教学活动,通过观摩,家长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和孩子在园里的表现。
•在活动前,幼儿园可以安排教师们把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介绍,供家长们参考和了解。
•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家长们和教师进行座谈,互相交流对教学的看法、建议和反馈。
4. 活动安排4.1 时间•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方便家长参与。
•可以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具体时间根据家长的意见和方便程度进行安排。
家庭教育工作室计划安排方案

家庭教育工作室计划安排方案
以下是 7 条家庭教育工作室计划安排方案:
方案一:
定期举办亲子互动活动呀!比如说一起做手工,那场面得多温馨呀!就像蜜蜂们一起酿造甜美的蜂蜜一样,大家齐心协力。
每个家庭都过来,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这不是很棒吗?
方案二:
开展家长经验分享会呗!让那些有成功育儿经验的家长来讲一讲,这就像是一场知识的接力赛呀!听听别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肯定能学到不少呢,难道你不想听听吗?
方案三:
设置专门的亲子沟通课程呀!教家长们怎么跟孩子好好说话,这可太重要啦!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基础一样。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沟通技巧,关系不就越来越亲密了吗?
方案四:
组织家庭户外拓展活动吧!去公园或者郊外,一起玩耍、探索,就像探险家们寻找宝藏一样刺激。
在大自然中,大家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和成长,多好哇!
方案五: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咨询服务哟!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这多贴心呀!就像医生给病人开专门的药方一样,能精准解决问题,不好吗?
方案六: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呀!请专家来讲讲那些教育的大道理和小窍门,肯定能让大家豁然开朗呢,就像黑暗中突然点亮了一盏灯!你不想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吗?
方案七:
建立家长交流群啦!让家长们随时交流心得,互相鼓励支持,这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呀!在群里说说自己的烦恼和喜悦,多有意思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家庭教育工作室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计划和安排,可以真正帮助到家长和孩子,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快乐!。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安排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安排家长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家长和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许多幼儿园开始组织家长工作坊。
本文将探讨如何安排幼儿园家长工作坊,以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化。
I. 确定工作坊的目标在组织家长工作坊之前,幼儿园应该先明确工作坊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可能包括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提高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能力、提供家长与教育者互动交流的机会等。
该目标将成为整个工作坊安排的指导原则。
II. 确定工作坊主题一个好的工作坊主题应该能够引起家长的兴趣,并与他们的关注点相关。
根据工作坊的目标,可以选择一些主题,如情感教育、家庭阅读、亲子互动、幼儿心理成长等。
选择合适的主题将有助于家长的参与和参与度。
III. 探讨工作坊形式家长工作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种常见的形式是讲座。
在讲座中,专业教育者可以向家长介绍特定主题的知识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示范课等活动,以增加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IV. 确定工作坊时间和频率工作坊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幼儿园的资源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放学后的时间或周末举行工作坊,方便家长的参与。
频率可以根据主题的复杂程度和家长的需求而定,例如每个月一次或每个季度一次。
V. 寻找合适的讲师为了确保工作坊的质量和有效性,选择合适的讲师非常重要。
讲师可以是幼儿园的教职员工,也可以是外部专家。
无论是哪种情况,讲师应该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教学能力。
VI. 公布工作坊信息为了使家长了解工作坊的活动和主题,幼儿园应该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通讯录、校内广告牌、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家长发布消息。
同时,还应提前告知家长工作坊的时间、地点和所需准备。
VII. 设计合适的互动环节在工作坊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可以增加家长的积极参与和体验。
例如,设置小组讨论、互动游戏或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们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分享经验和学习。
2024年度幼儿园教师工作改进措施总结

一、工作改进背景2024年度,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园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如何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幼儿园的教师们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改进措施。
二、工作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学术论文的交流和发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实行教师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注重幼儿个性化教育3.加强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我们深知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提出要加强家园合作。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支持;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亲身参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感情;建立家长志愿者制度,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活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格局。
4.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教育服务质量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提出要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改善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创造舒适美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工作改进成效四、工作改进展望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幼儿教育资源的不足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未来的工作改进展望包括: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稳定性;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增加幼儿教育资源的投入;进一步深化家园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家园共育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学校工作坊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工作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互动、分享、成长的平台,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活动主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至2022年9月17日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教师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9月15日)(1)校长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2)介绍工作坊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流程。
(3)宣布活动日程安排。
2. 专题讲座(9月15日)(1)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
(2)教师分组讨论,结合讲座内容,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
3. 案例分析(9月16日)(1)教师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2)各组派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报告,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3)专家点评,总结案例分析中的亮点和不足。
4. 实践操作(9月16日)(1)教师分组,每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2)实践结束后,各组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3)各组分享教学反思报告,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5. 教学观摩(9月17日)(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优秀教学经验。
(2)观摩结束后,教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与闭幕式(9月17日)(1)各组汇报活动成果,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互动提案 幼儿园家长

工作坊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面对日益多元和复杂的家庭教育需求,幼儿园家长工作坊的互动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激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提案一:举办主题家庭讲座1.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举办一系列的主题家庭讲座,邀请专业的教育专家或心理学家来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
这样的讲座可以帮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提案二:开展亲子活动2. 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和讲座,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可以增强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氛围。
还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课堂教学,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也可以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和信任。
提案三:建立家长群3. 创办一个家长群,通过的便捷传播方式,及时发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家长会议等信息,并且可以及时了解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定期与园方取得联系,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也可以在家长群中不定期地开展幼儿教育相关话题的讨论,利用群里家长们丰富的教育经验,互相交流和学习。
提案四:组织家长参观活动4. 定期举办家长参观活动,让家长们亲自感受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
比如可以组织观摩课堂,邀请家长们亲自体验孩子在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活动。
家长们可以通过亲身参观,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情况,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的互动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通过主题家庭讲座、亲子活动、家长群和家长参观活动等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激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好合作关系。
好父母工作坊工作制度

好父母工作坊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好父母工作坊是为了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而设立的一个服务平台。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育儿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1. 自愿参与: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自由选择参加工作坊的活动。
2. 开放包容:工作坊欢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父母参与,尊重每个家庭的独特性。
3. 专业引领:工作坊邀请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医生等为父母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4. 互动交流:工作坊鼓励父母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共同学习成长。
5. 持续发展:工作坊注重父母的持续学习和成长,提供长期的支持和帮助。
三、工作任务1. 开展育儿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父母讲解儿童心理、生长发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
2. 组织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方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3. 提供咨询服务:为父母提供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解决育儿过程中的问题。
4. 开展家长工作坊:组织家长参加工作坊,分享育儿经验,交流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能力。
5. 推送育儿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推送育儿资讯、教育文章、亲子活动等信息,帮助父母获取更多的育儿资源。
四、工作流程1. 策划活动:根据父母的需求和季节性特点,策划相关活动。
2. 宣传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活动信息。
3. 组织活动:在活动当天,负责组织现场签到、活动引导等工作。
4. 活动记录:对活动进行现场记录,拍摄照片和视频,整理活动总结。
5. 反馈意见:收集父母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坊的服务。
五、工作制度1. 值班制度:设立工作坊值班制度,父母可以随时前来咨询和参加活动。
2. 签到制度:参加活动父母需要进行签到,以便于统计参与人数和活动记录。
3. 培训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
大班家长工作坊教案大全

大班家长工作坊教案大全一、活动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同时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建立与幼儿园一致的教育观、儿童观。
2. 帮助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 帮助家长了解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大班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1. 活动前一周,教师向家长发出邀请。
2. 教师在活动前准备好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资料。
3. 家长带来的各种教玩具。
三、活动过程:1、教师致欢迎词。
2、观摩幼儿晨间活动。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1)教师介绍大班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家长了解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2)教师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3)引导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让家长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4、教师介绍班级主题活动及家园共育的要求。
(1)教师介绍本学期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
(2)教师介绍家园共育的要求和重要意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主题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5、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
(1)教师介绍家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要求,让家长了解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教师引导家长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做法,让家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教师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家庭游戏和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开展这些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教师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5)教师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6)教师向家长宣传环保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7)教师向家长宣传健康生活理念,鼓励家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榜样。
工作坊活动策划书3篇

工作坊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工作坊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具体主题]二、活动目的本次工作坊活动旨在[阐述活动的主要目的,如提升技能、促进交流、解决问题等]。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参与者深入了解[相关主题],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在该领域的能力和信心。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下午/晚上]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明确活动适合的参与人群,例如专业人士、学生、爱好者等]五、活动内容和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欢迎参与者,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主题演讲(30 分钟)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人士进行主题演讲,分享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3. 小组讨论(30 分钟)将参与者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分享观点和经验。
4. 实践环节(60 分钟)安排实际操作或案例分析,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
6. 结束致辞(5 分钟)六、活动特色1. 互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环节,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实用性: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参与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专家指导: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演讲和指导,确保活动的质量和专业性。
4. 个性化: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七、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预告,吸引目标人群的关注。
2. 邮件邀请:向相关人士发送邮件邀请,介绍活动的亮点和价值。
3. 口碑传播:鼓励参与者邀请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参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专家演讲费用:[X]元3. 活动材料费用:[X]元4. 餐饮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提前确认参与者的人数,以便准备足够的活动材料和餐饮。
4. 提醒参与者遵守活动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5.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和优化未来的活动。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坊实施方案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坊实施方案1. 背景介绍1.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2 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坊的原因2. 目标与目的2.1 目标:提高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技巧2.2 目的: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家长更好地育儿3. 受众群体3.1 目标群体:家长和照顾儿童的亲属3.2 人数:约30人左右4. 工作坊内容4.1 概述: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4.2 主题1:培养亲子之间的积极沟通和情感联系4.3 主题2:制定合理的家规与奖惩制度4.4 主题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文化4.5 主题4:教授积极的育儿技巧和方法4.6 主题5:帮助家长应对儿童行为问题4.7 主题6:探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5. 时间和地点5.1 时间:每周六上午9:00-11:005.2 地点:社区活动中心或学校教室6. 培训师资6.1 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具备家庭教育培训经验和证书6.2 心理学专家:能够提供相关儿童心理学知识和技巧7. 实施流程7.1 招募宣传:通过社区通知、学校通知、线上媒体等途径宣传工作坊信息,吸引家长参与7.2 报名登记:设立报名渠道,收集家长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7.3 工作坊进行: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每周的工作坊,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活动7.4 反馈收集:每个主题结束后,收集参与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坊内容和形式7.5 结束总结:工作坊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为参与的家长颁发结业证书8. 预算8.1 培训师费用8.2 场地租赁费用8.3 材料和手册费用9. 评估与改进9.1 反馈问卷:每个主题结束后,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参与家长对工作坊的评价和建议9.2 效果评估:在工作坊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家长和孩子的变化和进步情况9.3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提高工作坊的质量和效果10. 预期效果10.1 家长的自信提升,教育技能提高10.2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改善10.3 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心理困扰10.4 家庭教育引起社会关注,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注:以上仅为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细节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方案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工作坊活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家长工作坊的方案,并探讨其重要性与意义。
一、家长工作坊的定义家长工作坊是指由幼儿园组织,邀请专业教师和专家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的活动。
通过举办家长工作坊,幼儿园可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家长工作坊的形式1. 主题讲座:邀请专业教师、心理学家等专家就教育、家庭教育等话题进行讲解和交流。
2. 实践活动:组织家长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践活动,如亲子手工、亲子游戏等。
3. 互动交流:组织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共享育儿经验、交流教育心得。
三、家长工作坊的内容1. 专业教育讲座:邀请专业教育工作者,就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情绪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家长们在子女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邀请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和答疑。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手工、亲子运动等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和互动。
四、家长工作坊的意义1. 促进家庭教育:家长工作坊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2.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工作坊,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得到加强,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3. 增进家长参与:家长工作坊提供了一个与幼儿园教师、家长互动交流的评台,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度。
五、家长工作坊的建设与实施1. 规划策划:确定家长工作坊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合作邀请:邀请专业教师、心理学家等专家,共同参与家长工作坊的策划与实施。
3. 推广宣传:通过幼儿园通知、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家长工作坊的重要性与意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六、家长工作坊的效果评估1. 反馈调查:定期对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家长对家长工作坊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坊的内容和形式。
809李红简介

李红?你是谁?/pub/2012/0809/96918.shtml蒙氏权威唯一认证李红女士湖北省唯一一位被AMI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认证的0-3岁蒙台梭利国际教师在过去的十年中,李老师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
从最初的高中英文老师,到教成人出国雅思考试的英文老师,最后到关注于-1岁到3岁儿童教育的蒙台梭利老师,她人生的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一名倍受学生喜爱的雅思明星老师,为什么会放弃做成人教育,而转到很不起眼的3岁以下的儿童教育中来呢?她给出的答案是: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她发现成年人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
而在儿童时期,奠定一个人一生基础的就是3岁以前的生活经历。
改变一个成人很难很难,但是对于正在进行着自我建构的儿童而言,杜绝或者改变一些问题要容易很多很多。
不幸的是,社会上对-1岁到3岁儿童的真正了解和认识还知之甚少。
从去年到今年2月份,李老师一直在AMI在中国唯一的授权单位: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担任0-3岁课程组总负责人、培训师课程翻译。
在为期九个月的培训期间,李老师负责将蒙台梭利培训师的英文授课全程翻译成中文。
于此同时,负责为培训中心和全体学员准备完备的、纯正的蒙台梭利环境;负责为学员安排指导250 个小时的观察;负责指导学员如何制作蒙台梭利教具等等。
她因为其自身出色的工作表现被很多学员称为是“角色模范”。
在过去的两年中,李老师对0-3岁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过长达400多个小时的专业的蒙氏观察。
每个接触过她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她有一双不同的眼睛。
因为她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迅速看到孩子真实的、内在的需要。
她对不同的家庭进行上门观察服务的时候,能够快速从家庭环境、成人态度、集体环境等方面发现阻碍以及辅助孩子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同因素,并行之有效的为家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有很多的家庭已经从中受益!李红女士师从于AMI 0-3岁课程组蒙台梭利国际培训师Maria Teresa Videlas 。
工作坊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前言作为一名工作坊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特制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创设丰富多样的工作坊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1)深入学习国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把握教育教学方向。
(2)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拓宽知识视野。
(3)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2)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作坊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3. 创设工作坊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工作坊活动。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提高综合素质。
4.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2)邀请家长参与工作坊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3)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
四、工作计划执行与评价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
2. 定期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3. 通过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面评价,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工作。
4.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五、结语作为一名工作坊教师,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长融入教室活动方案、总结

家长融入教室活动方案、总结
背景
家长是孩子研究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将家长融入教室活动,可以帮助增强家长对孩子研究的了解,加强他们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方案
以下是一些家长融入教室活动的方案,可以帮助学校和家长更好地合作,促进孩子的研究和发展:
1. 家长开放日:组织定期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到教室参观、观摩和参与孩子的研究活动。
这样可以让家长亲自体验孩子在学校的研究环境,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和需要。
2. 家长讲座与培训:定期举办针对家长的讲座和培训活动,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和育儿知识。
这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最新趋势和方法,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
3. 家访活动:教育工作者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研究和生活情况。
这能够加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合作促进孩子的研究和发展。
4. 学校活动邀请: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如体育赛事、文化展览等,邀请家长参与并与他们分享孩子在学校中的成长和进展。
这样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总结
家长融入教室活动方案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增强家长对孩子研究的了解,加强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与培训、家访活动和学校活动邀请,可以有效地实现家长融入教室活动的目标,为孩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以上是家长融入教室活动方案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方案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方案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园家长更好地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学习亲子交流技巧,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提高父母教育素养。
三、活动流程:1.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教育专家授课,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教授亲子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3.亲子互动游戏。
家长和子女在一起进行游戏,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孩子们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4.分组讨论。
家长按照孩子不同年龄段分组,讨论儿童成长中的重大问题、亲子交流技巧、孩子在家中的教育需求和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等方面的问题。
可以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的家长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心得。
5.结语。
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并发表感言,同时鼓励家长们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活动一般在周末举行,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
地点:活动场地可以在学校内或者外部租用场地,考虑到家长的方便,地点一般在离家较近、大众交通方便的地方。
五、活动实施人员:主持人:1名教育专家:1名志愿者:2-3名六、活动宣传:活动的宣传需要提前启动,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发放宣传单。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群或其他途径,在家长们接送孩子的时候将活动宣传单发放给家长。
2.班级通讯录宣传。
通过班级的通讯录,向家长们传递本次活动的信息和意义。
3.微信宣传。
开设微信公众号或宣传页,通过二维码或分享链接邀请家长关注。
七、活动预算:本次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费、教育专家费、志愿者费用、餐饮费、物料费等。
具体预算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和需求而定,需要考虑到活动预算与家长负担的平衡。
八、活动效果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活动效果,幼儿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活动后发放问卷。
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2.听取家长反馈。
通过家长群或其他途径,邀请家长们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
教师工作坊工作计划

教师工作坊工作计划一、工作坊背景与目标教师工作坊是一种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的平台,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工作坊通过系列讲座、讨论与分享活动,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育观念和专业思维,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工作坊目标:1.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2.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3.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工作坊活动安排1.讲座1.1 主题:教育变革与教师角色转变1.2 内容:介绍当前教育变革的趋势和需求,探讨教育变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变革的方法和策略。
1.3 讲者:教育专家、教育局领导1.4 时间:第一天上午2.研讨与讨论2.1 主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2.2 内容:分享教师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探讨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技巧,讨论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2.3 主持人:学科教研组长、资深教师2.4 时间:第一天下午3.经验分享3.1 主题: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3.2 内容:邀请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经验,探讨如何通过反思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
3.3 主讲人:教育局尖子教师、优秀班主任3.4 时间:第二天上午4.小组合作4.1 主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4.2 内容: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教师分组进行课堂设计、教学方案编写、实际教学演示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3 组织人:学科组长、年级组长4.4 时间:第二天下午5.总结与反思5.1 结题讲座5.1.1 主题:教师工作坊总结与反思5.1.2 内容:总结工作坊的收获与成效,分享教师对工作坊的反思与建议。
5.1.3 讲者:教育局领导、工作坊组织者5.1.4 时间:第三天上午5.2 工作坊总结报告5.2.1 主题:教师工作坊总结报告5.2.2 内容:撰写工作坊总结报告,包括工作坊的背景与目标、活动内容与安排、参与教师反馈等。
5.2.3 撰写人:工作坊组织者5.2.4 截止日期:1周内完成三、参与教师的需求调查与安排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工作坊组织者应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一次需求调查,了解教师的需要,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策划方案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是为了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而设计的活动。
在幼儿园家长工作坊中,家长们将会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讨论,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一些育儿知识和教育技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幼儿园家长工作坊的策划方案展开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案与建议。
一、工作坊的目的和意义1. 促进家园合作:通过家长工作坊,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通过学习育儿知识和教育技能,提高家长们的育儿能力,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3. 帮助家长化解焦虑: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焦虑和困惑,家长工作坊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增强信心。
二、工作坊的内容和形式1. 主题讨论会:邀请专业教育工作者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与交流,比如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等。
2. 亲子互动活动:组织一些亲子游戏或亲子手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3. 亲子阅读工作坊:开展亲子阅读工作坊,教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
4. 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营养师等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心理健康等问题。
5. 亲子烹饪活动:组织一些简单的亲子烹饪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健康的食物,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三、工作坊的策划方案1.确定活动时间:在周末或节假日举办,以便更多家长能够参与。
2.确定活动地点:选择幼儿园或者社区活动中心等场地,要求环境舒适、设施完备。
3.邀请专家:提前联系相关专业人士,确定讲座内容、安排讲座时间。
4.拟定活动流程:确定各种活动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和具体内容。
5.宣传推广:制作宣传海报、通过信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励家长们踊跃参与。
6.活动品牌:针对家长工作坊的活动命名,并设计相关的logo和宣传资料,形成活动品牌。
幼儿园教职工大会会议记录2

幼儿园教职工大会会议记录4篇(2)幼儿园教职工大会会议记录日期:2023年7月15日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1点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出席人员:1.校长:张老师2.教职工代表:王老师、李老师、刘老师、陈老师、赵老师3.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会议议程:1.开场致辞(9:00 - 9:15)张校长对全体教职工表示欢迎,并对大会的目的进行简要介绍。
张校长强调幼儿园的使命和愿景,以及教职工在实现这一使命中的重要性。
2.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回顾(9:15 - 10:00)张校长邀请教育教学部主任王老师上台,总结和回顾过去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
王老师介绍了幼儿园教学成果、教师培训情况和教学改进计划。
教职工代表就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计划(10:00 - 10:30)体育教师刘老师分享了幼儿园新的体育活动计划和健康教育课程。
刘老师介绍了具体的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和参与方式。
教职工就该计划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4.安全与卫生工作总结与展望(10:30 - 11:15)幼儿园卫生主任陈老师介绍了过去一年的安全与卫生工作总结,包括突发事件处理和日常卫生管理。
陈老师提出改进建议,并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教职工代表分享了一些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5.家长沟通与合作(11:15 - 11:45)幼儿园教师李老师分享了家长沟通与合作的经验和方法。
李老师介绍了开展家长会、家访和家长工作坊等活动的计划。
教职工提出了一些改善家长合作的建议,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6.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计划(11:45 - 12:15)幼儿园行政人员赵老师介绍了薪酬福利政策和职业发展计划的调整情况。
赵老师回答了教职工关于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教职工提出一些关于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7.未来工作计划和目标设定(12:15 - 12:45)张校长总结了会议的讨论内容,并提出未来工作计划和目标设定。
张校长鼓励教职工提出更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对实现这些目标给予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美篇

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美篇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美篇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陪伴,但是光靠我们的力量可能会有所不足。
所以,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活动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和家长们共建幼儿教育,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
早上,活动开始了。
家长们都提前到了教室里,用温馨的笑容和轻松的氛围迎接着其他家长的到来。
随着班主任的介绍,大家开始了欢乐的游戏和小组讨论。
这个工作坊不仅有知识讲座,还穿插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如家校互动、角色扮演等。
每个家长都被吸引着,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在讲座的时候,教师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家庭教育建议。
例如,如何在家中创造一个积极正面的氛围,如何倾听孩子的话语,如何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等。
也有一些家长们提出了他们尝试的一些方法,这不仅是家长之间讨论的交流,也是在教育领域探索的一次机会。
角色扮演活动也是这次工作坊的重头戏之一。
家长们分为小组,扮演着好坏不同的家庭角色,探讨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如何在家中更好的营造允许孩子玩耍的好环境,亦或在较为情绪激动时如何控制情绪,以及如何与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怀。
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们跨越观念的界限,从中学习到了更多的教育知识,让他们在日常教育中更加游刃有余。
到了下午,家长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亲子活动。
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完成了一些DIY手工制作,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细致性。
家长们不仅是孩子们的教育导师,也是他们的朋友和陪伴者,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建立起了更加密切的互动关系。
这次家长工作坊活动的结束,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更有信心、更有编制地面对孩子的成长。
他们能够更加有目地的帮助孩子成长,将许多新的教育知识带回家中,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和睦。
这样的活动还可以让教师们直接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处事方式,更好的与家长合作,让孩子体验到全面的教育。
最后,让我们再次强调家长工作坊的重要性。
让我们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孩子们实现自己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型父母”工作坊
目标:
在互助、支持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资源和能量(第一次);
亲子沟通技巧(第二次);
第一次
开头语
放松活动(音乐、指导语)
活动一快乐数钱&大家一起来
目标:聚焦于角色标签下作为独特个人的能量;
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孩子自信,至少不自卑,做个普通的幸福人。
那么,作为家长,我做到了自我欣赏、自我赋能吗?
形式:按指令进行小组分享,每个问题邀请一位家长在大组中分享。
需要的材料:话筒
引申:利用家长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帮到我们,去体验孩子的感受。
内容:
1、女士代表五毛钱,男士代表一块钱,当主持人说比如三块的时候,请家长迅速组团;邀请落单的家长在大组中亮相(表演个节目或者自我介绍);共四轮大概;
2、规则改变,男女都是一块钱,4元一组;各小组围成一个圈,组内编号ABCDE,A家长举手,B家长举手,……。
8个小组也围成一个圈;
3、请每位家长迅速找到你与其他组员的相似之处,越多越好,组内分享;
4、每组的A和D家长,顺时针走向后面一组,形成新的组;请每位家长尝试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比如,我觉得自己时而像太阳一样温暖热情,时而又像狂风暴雨般脾气暴躁;
5、每组的BC家长向前跨一部走到内圈,AB在外圈。
内圈报数,外圈报数,报相同数目的为一组,请面对面分享你对自己的哪两个特点(外形和内在均可)最满意?
6、内圈家长顺时针走两步,新形成的内外两名家长,请分享家人尤其是孩子,最欣赏你的两项品质是什么?请具体描述。
7、外圈家长逆时针走一步,新形成的内外两名家长,请分享家庭生活中最有成就感/幸福感的一个时刻或者一件事情?请具体描述。
8、请想象以下,如果你能得到一份礼物,可以让生活更加如你所愿,你最希望这个礼物是什么,可以边走动边想,找到你最喜欢的走路节奏,边走边想,等你想好的时候,找一个你想分享的同伴,告诉他你的答案。
9、分享完之后自由组成五人一组,接下来的活动将以小组形式进行。
大组讨论:
1、你对哪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感触最深?
2、你对哪位家长印象最深?她的哪句话或哪个举动、神情让你印象最深?
(对自我的觉察,我们希望孩子自信,至少不自卑,做个普通的幸福人。
那么,作为家长,我做到了自我欣赏、自我赋能吗?家庭中的模仿和感染,体现在很微妙的层面。
)
3、家长不参与(看到其他人积极主动发言或者活动)内心正在经历着什么,有啥心情和感受?在团体中打岔走神游离的,家长内在正经历着什么心情?内心有什么想法?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深层有何需求?理解孩子的打岔和走神,不再那么着急和斥责。
活动一延伸:寻人启事(每格只能写一个名字,不要重复)
活动二人生五样
目标:明晰我到底看重什么,以更好地投入今后的生活工作。
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孩子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学习和兴趣培养上。
那么,作为家长,我明确并且积极卷入重要的事情吗?
形式:单独完成,小组分享,大组分享。
需要的材料:音乐,ppt,35张厚白纸A4,35支黑色中性笔,7盒彩笔
小组讨论:
1)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
1)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3)现在看这个结果,心情如何?
4)这个结果会怎样帮到你去处理今后的生活、工作?
(当别人问你这几个问题或者你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心理有什么感觉?你对对方有什么印象?大家可以感受这种问话的方式,用一种好奇的、尊重的、循循善诱、积极取向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好奇。
而不是直接的说教和观点的强加。
大家可以体会刚刚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尝试在以后与孩子的对话中采用这种方式。
)
活动内容:
1、在白纸顶端,一笔一画,写下“***的五样”;
2、写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事情;这五样东西,可以是实在的物体,比如食物,水,钱;也可以是人和动物,比如父母、孩子、姐妹兄弟、朋友或狗狗;可以是精神的追求,例如宗教或理想;也可以是工作、爱好或习惯,比如旅游、音乐、或吃美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祖国和哲学;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比如一组邮票。
总之,你尽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要你内心最珍贵的五样写出来就是了。
3、糟糕!你的生活出现了一些小意外。
到底是什么呢?你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你可以悲伤或愤慨,最重要的是,你还要继续前进。
怎么办?生命中宝贵的五样,保不住了。
你要舍去一样。
请你拿起笔,把五样当中的某一样抹去。
注意:不是
在那样东西的旁边打上一个叉,不是还保留它的基本形态,不是还可以透过稀疏的遮挡看到它。
抹掉直至成为一个墨斑或黑洞,再也无法辨识。
4、你的纸上剩下四样宝贵的东西,还有一个黑洞。
此刻,生活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来得更加凶猛紧迫。
你保不住你的四样了,必须再放弃一样。
请三思而后行。
5、你的生活滑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你必须做出你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果断的选择。
你只能留下一样,其余全部放弃。
好好的记住这个顺序吧。
如果当生活遇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不妨看看这张纸。
也许奇迹就会发生!
活动三:自画像——孩子眼中的我&理想父母
目标:觉察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以及希望留下什么印象,看到二者的一致或不一致,并在其中获得觉察性改变。
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做好父母,事实如何呢?我们的哪些行为正在背离“理想父母”这个目标,又有哪些新行为可以朝向“理想父母”这个目标呢?
形式:自画像形式,评量问句
需要的材料: 音乐,ppt,厚彩纸,黑色中性笔,彩笔
小组讨论:
(1)小组围坐在一起;一位成员分享你的画;其他组员表达你的好奇(对分享者自画像或者本人的好奇)、欣赏(找到分享者的闪光点)、建议(尝试给出有效的建议);轮流进行;
(2)小组围坐在一起,一起聊聊你想做什么样的父母,依然是分享—好奇—欣赏—建议。
(3)左右两张图对比,为了更加接近你理想中的父母形象,你会从今天上午活动结束起,开始哪两种新的行为?请列举出来。
说给你的同伴听,让你的同伴做个见证和监督。
作业:回家跟孩子核对你的两幅自画像,我们是过度自信了,还是过度谦虚了;或者我们希望做的好爸爸好妈妈是不是孩子希望你做的?找到其中的一致和不一致,或许那又会带给你一些启发。
活动内容:
1)简单放松: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发生了很多温馨的画面,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给你递过一杯水;也有很多不太温馨的画面,第一次冲他发火,第一次被他顶撞等等。
也正是在这样温馨或不温馨的日常生活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或许都在孩子心中慢慢累积成清晰的印象,在他们眼中,你可能是宽容优雅的、是真诚守信的,是严厉苛刻、是脾气暴躁的,是无力混乱的,或者其他的?你觉得在孩子的眼中,你是怎样的形象呢?
2)要求:可能用语言难以准确的描述,现在请各位家长拿起笔用画画的形式画出孩子眼中的你,抽象的、形象的、写实的、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什么都可以。
总之,把自己心目中的最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
3)请给你的画起一个名字,并在画的下面写下两到三个关键词。
4)分享完之后,请在画的右面,你希望自己做一个怎样的爸爸/妈妈,同样是用画和关键词的形式。
本次工作坊结束:
1)印象最深刻之事或者时刻;
2)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有什么不同;
3)如何开始你的第一步;
4)我感谢……
反馈:
1)我相信你做得到,因为……(你的闪光点);
2)我祝福……。
3)我感谢……
第二次
参考活动1:我了解孩子吗? Love maps绘制
参考活动2:我欣赏孩子吗?1)全场彩虹练习 2)我孩子的优点
参考活动3:我倾听孩子吗?1)小组倾听练习;2)小组共情练习;
参考活动4:我的家庭规条?规条大互换
参考活动5:我怎样与孩子沟通的?1)五种姿态2)情景模拟
参考活动6:我家的成功经验? 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