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排泄-2
排泄护理--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讲义2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排泄护理二、排便的护理(一)粪便的评估1.正常粪便的观察(1)量与次数:正常成人每日排便1~3次,平均每次的量为150~200g。
(2)性状: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
(3)颜色:正常成人的粪便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4)气味: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食物被细菌分解发酵而产生的,与食物种类有关。
(5)混合物:正常粪便主要为食物残渣,并含有极少量混匀的黏液。
2.异常粪便的观察(1)次数:成人排便超过每日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
(2)性状:当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排便次数可增多,且粪便呈糊状或水样。
便秘时,粪便干结、坚硬,呈栗子样。
直肠、肛门狭窄时,粪便呈扁条形或带状。
(3)颜色:当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呈暗红色便;胆道完全阻塞时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呈果酱样便;粪便表面有鲜血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多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的病人。
(4)气味:消化不良的病人,粪便呈酸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呈腥臭味;直肠溃疡或肠癌者,粪便呈腐臭味。
(5)混合物:粪便中混有大量的黏液常见于肠道炎症;伴有脓血者常见于痢疾和直肠癌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粪便内可见蛔虫、绦虫等。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1.年龄 2~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
老年人因腹部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肠道控制能力降低,易发生排便异常。
2.饮食合理饮食可以建立规则的排便反射。
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蠕动,减少水分的重吸收,使粪便柔软利于排出;进食量少、缺乏膳食纤维或食用高蛋白、高糖类的食物,可使排便反射减弱;液体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可导致粪便于硬不易排出。
3.排便习惯通常个体在排便时间、环境、姿势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如发生改变,则可影响正常排便。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第二节 排泄-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答题】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不包括()A.二氧化碳B.尿素C.粪便D.无机盐和尿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细胞的代谢废物。
【解答】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C符合题意。
2.【答题】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出汗B.呼出二氧化碳C.排尿D.排便【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排泄的概念。
【解答】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属于排泄,A错误;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属于排泄,B错误;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C错误;排便是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D正确。
3.【答题】下列物质中,既是营养物质有时又是废物的是()A.水B.二氧化碳C.尿素D.尿酸【答案】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的主要营养物质。
【解答】水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作为良好的溶剂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水也是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4.【答题】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吸B.出汗C.排尿D.排便【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排泄的途径。
【解答】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5.【答题】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A.皮肤B.小肠C.泌尿系统D.呼吸系统【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排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1、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2、压...
1医学第八章排泄和渗透压调节第一节肾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尿的生成第三节尿生成的调节第四节机体的水盐平衡和渗透压调节第五节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2医学目的要求掌握1.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与尿生成有关的肾结构特征及生理意义。
2.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尿生成的调节。
3.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中各物质转运过程的相互关系。
4. 鱼类的渗透压调节特点。
3医学排泄(excretion):机体将物质代谢的尾产物和机体不需要的物质(包括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多余的水份盐类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概述Balance between IN and OUTBalance bet een IN and UTIN OUT4医学一、生物体的排泄途径及其排泄物━━━━━━━━━━━━━━━━━━━━━━━排泄途径排泄物———————————————————————肾脏水、尿素、肌酐、盐类、药物、毒物、色素等。
呼吸器官co2、水、NH3、某些离子等。
皮肤及汗腺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化器官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5医学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没有发现排泄器官一般排泄器官:(1)伸缩泡: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2)肾器官:扁形、环节及软体动物(3)触角腺:幼体甲壳动物(4)马氏小管:昆虫(5)肾脏:脊椎动物特殊排泄器官:鱼类和甲壳类鳃,爬行类与鸟类的盐腺、脊椎动物的肝脏(胆汗排泄血红蛋白代谢产物胆色素)二、排泄器官6医学维持钠、钾、氯、钙、氢等离子的适当浓度。
维持适当的水含量。
维持一定的渗透浓度。
清除代谢终末产物,如尿素、尿酸等。
清除异物和(或)它们的代谢产物。
以上这些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排泄的意义7医学第一节肾的结构与功能8医学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袢升细段袢升粗段远曲小管袢降粗段近曲小管袢降细段一、肾脏的基本结构(一)肾单位:肾小体和肾小管9医学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肾小囊内层上皮细胞层组成肾小球有滤过血浆的作用肾小球:一团毛细血管网,网两端分别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肾小囊: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两层间的空腔肾小体10医学(1)近球端小管:管径粗,管壁厚,管壁上皮细胞呈锥体型。
肾脏生理2北大医学部医实医检生理
形成渗透压梯度,尿浓缩
2.髓袢升枝粗段的重吸收
重吸收25% Na+,Na+愈多重吸收也愈多
Na+-K+-2Cl-共转运体,动力来源于Na+的细胞内 外梯度和Na+泵
Cl-随Na+泵出到血;K+部分到血,部分回到小管, 造 成管腔为正电荷, 进一步驱动Na+泵出
对水不通透, 利于尿液的稀释.
Peritubular capillary
生理意义 既能有效排出代谢终产物、体内过剩的物质或异物;又能
尽可能地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
Reabsorbed = Filtered-Excreted Secreted = Excreted - Filtered
小管上皮细胞
Tight junction Luminal cell membrane
小管内,NH3 + Na+ → NH4+ +Cl- → NH4Cl,尿液排出 意义:有利于泌H+;促进HCO3- 的重吸收。
K+ 的 分 泌
是机体主要排K+的途径。 主要部位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被动性分泌 机制:远端小管中K+浓度<细胞内K+浓度,被动扩散
Na+的重吸收→ 管内负电位,K+ 分泌至管腔 Na+-K+交换:与 Na+-H+ 交换竞争性抑制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80-180mmHg范围内自身调节 在无神经支配情况下,离体肾脏,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定义?生理意义? 机理 不清
Question: 其它器官如心肌、脑 血流量及其调节
肌源学说– VSMC膜上机械门控的钙通道开放 -Ca++内流
第九章 排泄(第2节) (1)
2)异常情况 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上皮 细胞、细菌或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液即呈白色絮 状混浊,此种尿液在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其混浊度不变,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5.比重。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 尿比重波动于 1.015~1.025
3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理论课教案
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 断的过程, 而膀胱的排尿则是 间歇进行的。 排尿活动是受大 脑皮层控制的反射活动。 当膀 胱内尿量增加时(成人达 400~500ml、儿童约 50~ 200ml),膀胱内压力增加, 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压力 的刺激而兴奋引起排尿反射。 导入 5 分钟,回顾上节课内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基 本 内
任课教师:庞俊彤
容
职称:助教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之间,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 1.010 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6.酸碱反应。正常人尿液呈弱酸性,一般尿液 pH 介于 4.5~7.5 之间,平均约为 6。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 性,严重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7.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 尿液久置后, 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若新鲜尿有氨臭味,疑 有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 故有烂苹果气味。 (二)影像排尿因素的评估(熟悉) 1. 心理因素:排尿受暗示的影响,任何听觉、视觉或其他 身体感觉的刺激均可诱发排尿,如有的人听见流水声就想 排尿。 2.个人习惯: 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时间的习 惯,如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是排尿,晚上就寝前也要排空膀 胱。 3.社会文化因素:如排尿的隐蔽性或有无其他人在场等。 4.液体和饮食的摄入: 如果其他影响体液的因素不变, 液体 的摄入量将直接影响尿量和排尿的频率,摄入得多,尿量 就多。 5.气候变化: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导致尿液浓缩和尿 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 体内水分相对增加,使尿量增加。 6.治疗及检查:外科手术、外伤、麻醉剂、某些诊断性检 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某些检查造成尿道损伤、水肿、 某些药物等因素都可直接影响排尿.
第十一章 排泄护理技术-2
(四)排便
1.排便动作是一反射动作。 2.排便受意识控制,意识可加强或抑制排便。 3.经常遏制排便感觉是便秘发生最常见原因 之一。
二、排便活动的评估
(一)排便的评估 (二)异常排便的评估 (三)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一)排便的评估
正常情况下: 排便次数 排便量 粪便的性状:
1)形状与软硬度 2)颜色
• • • • • • • • • • •
3.大量不保留灌肠忌用于( ) A.习惯性便秘 B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前检查 C.中暑 D.巨结肠患者 E.急腹症 4.对便秘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时哪种做法不妥: A.生活要有规律,按时排便 B.多食富有粗纤维的食物 C.卧床病人应定时给予便器 D.病情许可时,协助下床排便 E.定时采用简易通便法 5.对肝昏迷病人灌肠时,不宜选用肥皂水溶液,其原因是: A.防止发生腹胀 B.防止对肠粘膜的刺激 C.减少氨的产生及吸收 D.以免引起顽固性腹泻 E.防止发生酸中毒
粪块水分过度吸收、堆积
粪便嵌塞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腹部胀痛,直肠肛门疼痛; 有排便冲动,但不能排便;
体征:肛门处有少量液化粪便渗出。
3.腹泻(diarrhea)
定义: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
便甚至水样便。
原因:1.饮食及使用泻剂不当; 2.情绪紧张焦虑; 3.消化系统发育不良; 4.胃肠道及某些内分泌疾病; 5.药物副作用
目 的
解除肠腔积气
减轻腹胀
卧位:
实 施
左侧 插入深度: 15~18cm 保留时间: 〈20min
几种灌肠法比较表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解除便秘、肠胀气; 清洁肠道;清除毒物; 降温 0.1%~0.2%的肥皂液 、生理盐水 39 ~ 41℃ , 降 温 28 ~ 32℃,中暑 4℃生理盐 水 成人 500 ~ 1000ml ,小 儿约200~500ml 左侧 7~10cm 40~60cm 5~10min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1.【答题】对下列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图:尿液形成流出的途径为①→②→③→④B. 乙图: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 丙图:植物分类依据是种子是否由果皮包被D. 丁图:人体安静时内脏器官产热量百分比最大【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相关内容。
【解答】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图1中①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②输尿管,再流入③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④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体外。
A正确。
B、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错误。
C、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C正确。
D、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
D正确。
故选:B。
2.【答题】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下腔静脉流回心脏B. 2与1相比,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变C. 1、2、3中的液体相比,3中含尿素的浓度最高D. 4对尿液起到暂时储存的作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和尿液的形成。
【解答】A、2是肾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血液通过下腔静脉进去右心房,A正确。
B、血液流经1肾动脉,进入肾脏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细胞利用,血液由2肾静脉流出肾脏,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随血液带走,流出肾脏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B错误;C、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经过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从而使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废物减少,因此3输尿管内尿素最高,2肾动脉次之,1肾静脉最低,C正确;D、4膀胱对尿液起到暂时储存的作用,D正确。
1-10第十节 排泄的护理-考点串讲2
历年考题
例:某患者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2次,在体温单上正确的
记录是
A.3 2/E
B.1/2E
C.2/E D.1/E E.1 2/E
注意事项
根据医嘱及评估结果,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 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500ml,压
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
为女病人导尿时,如导尿管误插入阴道,应立即拔出,重新
更换无菌导尿管后再插入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可超过
1000ml
一次放液知多少
– – – – –
心包积液时,一次放液不超过200ml 尿潴留病人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气胸、胸腔积液病人一次放气、放液不超过1000ml
不同灌肠法的比较
类型 大量不保留灌肠 肛管插入深度 7~10cm 保留时间 5~10分钟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肛管排气
7~10cm
15~20cm 15~18cm
5~10分钟
1小时以上 不超过20分钟
本节内容非常重要,每年考试均有涉及,每年约4~6题,考生应重点
掌握:
异常尿液的观察 导尿术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留臵导尿如何预防逆行感染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量和温度,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的体位、保留时间
2015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考前冲刺串讲
第十节 排泄护理
第一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考试重点
– 异常尿液的观察 – 导尿术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 留臵导尿如何预防逆行感染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量和温度,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保留灌肠的体位、保留时间 – 肛管排气的目的、保留时间
冀教版七下生物 排泄 课件(2)
2、视察肾脏的解剖结构。
皮质 髓质 肾盂
散布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外层 红褐色 髓质 内层 较浅 肾盂 髓质以里 漏斗状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三肾、的肾结的构结和构功和能功单能位的是基什本么单?位单位
——肾单位
每个肾脏100 多万个肾单位 。
肾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小
肾
单
体单
位
的
肾小管
位
结
构
尿的旁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
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管
想一想
你能回答
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时发现了较多的红 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 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球出现的病症,使红细胞经过肾小 球进入了肾小囊中,随尿液排出。
排泄
人体通过血液循 环将代谢废物和过剩 物质排除体外的过程, 叫做排泄。
96 0.00 0.00 1.10 1.80
讨 123、比血在较浆肾尿和小液肾囊和小中血囊出浆中现的葡成液萄分体糖产成而生分在了的尿什 么变液变化中化,并? 说 没你明有认肾,为小这排球说尿和明主肾要小排囊管出壁有哪的什些作么
论 物用作质有用?什么特点?
三、尿的形成
三、尿的形成
原尿
肾小球 的滤过作用
出汗 排尿
排泄
(细胞内产 生的废物)
尿素 粪便
排便
排遗
(不是细胞 内产生的废物)
课堂练习
c • 1. 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 )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 B、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 肾小管→尿液 • D、血液→肾小球→肾小体→尿液
生物-动物的排泄_排泄作用
排泄作用
一、排泄作用 1. 定义:
排除代谢废物或过多的水分、盐类等的过 程,此过程称为排泄。 (狭义的定义:则指排尿) 2. 功能: (1) 排除代谢废物,调整体内渗透度。 (2) 维持体液中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
二、排泄构造
1. 单细胞生物的排泄构造: (1) 含氮废物的排除: 以__扩__散__作__用__的方式,将氨及二氧化碳 排出体表。 (2) 水分的排除: 利用__伸__缩__泡___收集,再以耗能的方式 排出体外。 (3) 实例: 淡水中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
(2) 实例:多数环节动物,如蚯蚓。 ▲蚯蚓的肾管
4. 昆虫及陆生节肢动物的排泄构造: (1) 多只排含氮废物,水分多被再吸收回体内。 排泄构造: 由__马__氏__管___排除,马氏管为浸泡在体液 中的细长盲管,另一端开口于中肠与后肠 之间,其管壁有肌肉层,可缓慢运动。 排泄过程: 马氏管可收集体液排入后肠,体液中的有 用物质将以主动运输方式再吸收,水分也 被动地经渗透作用流回体腔,含氮废物尿 酸则以近乎固体状态一起随粪便排出体外。
纵剖面构造: 外缘为肾皮质,含百万个___肾__元___ (___肾_小__体____+ ___肾__小_管____),肾元 是肾脏功能与构造小单位;内侧为肾髓质 ,含15~20个___肾__锥_体____(内为肾小管 的亨耳环管和集尿管),肾锥体的尖端称 为___肾_乳__头____;最内侧为___肾__盂_____: 许多集尿管经肾乳头在此汇集入输尿管。
3. 分泌作用: (1) 发生位置: 环小管微血管 → 肾小管(近曲小管、远 曲小管;集尿管亦有分泌功能)。 (2) 作用原理: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及集尿管能将微血管 内的氢离子、钾离子或某些药物分泌到肾 小管中。
生理学肾脏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膜
#O3
#2022
滤过膜的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2、滤过膜的超滤过程
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而血细胞和血浆蛋白不能滤过。是一种超滤过(ultrafiltrate)的过程。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 葡萄糖 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
Cx =
V · Ux
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尿量(V) 尿中某一物质的浓度(Ux) 血浆中所含这一物质的浓度(Px)
#O2
#2022
每分尿量(V=1ml/min) 尿中某物质的浓度(Ux=100mg/100ml) 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Px=1mg/100ml)
集合管
髓 袢
皮 质
髓 质
外 髓 质 层
内 髓 质 层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2、滤过膜的组成
(filtration membrane)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其血浆成分进入肾小囊时所经过的膜称为滤过膜,
(filtration barrier) 也称为滤过屏障。
基 膜
(basement membrane)
C甲 =
1ml/min×100mg/ml
养老护理员培训排泄照料ppt课件
学习单元1 帮助老年人如厕
3、老年人腹泻的护理
(1)概念 腹痛、肠痉挛、疲乏、恶心、呕吐、肠鸣、有急 于排便的需要和难以控制的感觉。粪便松散或呈液体 样。
16
老年人腹泻的照护措施
◆评估老年人腹泻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膳食调养:流质、半流、软食,急性腹泻禁食。
禁吃油炸、油煎食品 ◆遵照医嘱服药补充水、电解质 ◆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及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
36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三、床上使用的便器种类
塑料材质: 轻便,价格低廉, 便于更换
不锈钢材质: 经久耐用
37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技能要求: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
步骤1 工作准备
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遮挡屏风。 护理员准备:服装整洁,洗净并温暖双手。必要时戴口罩; 物品准备:便盆、一次性护理垫、卫生纸、屏风。必要时备温水、 水盆、毛巾。
38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技能要求: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
步骤2 沟通
询问老年人是否有便意,提醒老年人定时排便。
步骤3 放置便盆
(仰卧位放置便盆法) (侧卧位放置便盆法)
步骤4 撤去便盆 步骤5 整理
39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技能要求: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
41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技能要求: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尿壶 步骤2 沟通
询问老年人是否有尿意。
步骤3 放置尿壶 步骤4 整理
42
学习单元2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及尿壶排泄
肾的排泄功能2
生理学—尿的生成与排出
2.髓袢 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15%HCO3机制与近端小管相同。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5%HCO3闰细胞主动分泌H+,重吸收部分HCO3闰细胞主动分泌H+机制: H+泵和H+-K+ATP酶
2.降支细段 所在部位:外髓→内髓 通透性:透水,不透NaCl ,尿素不通透 结果:在髓质渗透浓度梯度作用下,水不断 进入组织间隙,小管液从上至下形成逐渐升高的 浓度梯度,至髓袢折返处,渗透浓度达峰值。
3.升支细段 所在部位:内髓 通透性:透NaCl ,不透水,尿素中等通透 结果:小管液的NaCl浓度越来越低,小管外组织间液NaCl浓度升高—内髓 高渗
尿液的稀释 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被继续吸收而水仍留在小管液中所造成 的。从而使终尿的渗透浓度可低于血浆渗透压而成为低渗尿。尿液的渗透浓度 最低可至50 mOsm/(Kg· 2O)。 H
尿液稀释部位:主要发生在远端小管 和集合管。 条件: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被抑制 如血管升压素完全缺乏或肾小管和 集合管缺乏血管升压素受体时,可出现尿 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每天可排出 高达20 L的低渗尿。
生理学—尿的生成与排出
(四)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近端小管:重吸收70%。20% 跨细胞途径(顺电化学梯度) 80% 细胞旁路途径(溶剂拖曳 ) 髓袢(升支粗段 ): 重吸收20% 被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9% 跨细胞途径的主动重吸收 随尿排出: <1% 影响肾脏对Ca2+排泄的因素: 甲状旁腺激素可增加Ca2+重吸收;细胞外液Ca2+浓度升高、细胞外液量的增加 或动脉血压升高可减少Ca2+的重吸收;血浆pH值(如代谢性酸中毒时,Ca2+吸收增 加)。
排泄作用 (2)
科学家利用肌酸酐(以往利用菊糖) 测量血浆在 丝球体的过滤速率,结果如下:
每分钟约有 125 mL 血浆经由丝球体滤出, 每天形成的滤液约 180 公升
每天排尿量约 1∼1.5 公升 进入鲍氏囊的滤液约有 99% 经再吸收的过程
回到血液循环
8-2 排泄作用
尿液的形成 ─ 分泌作用
方向与部位:
血液流动方向 滤液流动方向
亨耳环管
8-2 排泄作用
人体的肾脏 ─ 肾元
课本 P9 讲义 P8
丝球体(第一套微血管网):
鲍氏囊凹侧的微血管网,两端均与小动脉相 接
入球小动脉→丝球体→出球小动脉
鲍氏囊:
肾小管前端向内凹陷,呈杯囊状构造
8-2 排泄作用
人体的肾脏 ─ 肾元
课本 P9 讲义 P8
蚕豆状
肾门:肾一侧中央的凹陷处,为肾动脉、肾静 脉、输尿管等进出处
被膜:覆盖在肾脏最外侧下腔来自脉腹主动脉肾脏
肾动脉 肾动脉 肾静脉 肾静脉 输尿管 肾门
输尿管
膀胱
肾锥体 肾盂
髓质 皮质
尿道
8-2 排泄作用
人体的肾脏
─
纵切面构造
课本 P8 讲义 P8
皮质:靠外侧
包含丝球体、鲍氏囊、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血管
尿液的组成:
随食物、运动前后、发汗、发烧等状况而异 水约占 95%,溶质约占 5%,其中盐类约
1.5%,含氮废物约 2.5%
8-2 排泄作用
物质浓度的比较
课本 P11 讲义 P11
蛋白质 葡萄糖 胺基酸 尿素 尿酸 钠离子
血浆
6000 至
8000
70 至 110
少于 50 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几种物质物质的重吸收
(一)Na+、CI-和水的重吸收 1.近端小管
重吸收 70% Na+、CI-、K+ 和水,85%的HCO3-,葡萄糖、氨基酸 全部被重吸收;泌H+。 重吸收的动力: Na+泵
Na+的重吸收 ● 前半段:主动过程
①管腔膜:大部分Na+与Gs、aa同向转运、与H+逆向转运主动重吸收 ②管周膜:Na+-K+泵
NaCl同向转运体(噻
①远曲小管初段:Na+在管腔膜由Na+-Cl-同向转运进入细 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Na+-Cl的同向转运可被噻嗪类(thiazide)利尿剂所抑制(图)
②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Na+ 在管腔膜主要通过 Na+ 通道进 入细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 Na+ 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 管 腔膜的Na+通道可被氨氯吡咪(amiloride)抑制 2)重吸收的特征: ①无泵-漏现象: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 对小离子(如Na+、K+、Cl-)的通透性低。
一、肾小球功能的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 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解于15ml水)。 ∴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 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 平衡)→尿量↑,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渗透性利尿:临床上给病人使用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 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来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而达到利 尿的目的
[附]:尿糖相关因素: ▲[血糖]↑→尿糖 如:Ⅰ型、Ⅱ型(胰岛素依赖、非依赖性)糖尿病。 ▲[血糖]↑→无尿糖 如:糖尿病久→肾小球损害→GFR↓。 而当严重脱水糖尿病,虽出现糖尿性昏迷,但 无尿糖,是GFR↓所致。 ▲[血糖]正常→尿糖 如:根皮苷中毒时它与协同转运载体结合,竞争 抑制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 1.H+的分泌 来源 :细胞代谢产生的CO2 机制:主动分泌 ∵①Na+-H+交换 ②H+泵 特点: ①泌H+与重吸收HCO3-、Na+呈正相关=泌H+助 碱贮(∵泌H+→促HCO3-重吸收→排酸保碱) ②泌H+与泌K+呈负相关(∵竞争抑制)。 ③泌H+是有限度的:当小管液pH值<4.5时, 泌H+则停止 近端小官管 分泌H+ 主要部位见教材图8-7 髓袢 HCO3-的重吸收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
(2)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
近端小管 80% 1. HCO3-的重吸收与Na+-H+交换有关
机制:被动过程 特点:⑴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 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⑵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⑶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 分泌↑→重吸收HCO3-↑) 结果:分泌一个H+重吸收一分子NaHCO3。 碳酸酐酶的抑制剂:乙酰唑胺利尿剂
①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 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 肌酐、氨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分泌)
物质转运方式
1.方式 被动: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 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 2.途径
(泵、转运体)
跨细胞转运:小管液
中的物质→管腔膜→肾 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 →组织间隙
15% 10% 9.3%
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 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通过对滤过、重吸收、分泌的调节实现 滤过的调节: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2.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
本节主要讨论影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因素:即 肾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
(二)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 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or↓→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 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的泵-漏现象有关外,主 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如:
NH4++Cl-→NH4Cl
⑵NH3分泌特点: ①泌 NH3 与泌 H+ 呈正相关: 即泌NH3促进H+-Na+交换,促进 排酸保碱 ,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② NH3 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 液与管周液的pH值:管腔液pH 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 ③正常时 NH3 只在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时,近曲 小管也分泌。
2.K+的分泌 (1)、K+分泌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的主细胞 (2)、K+分泌机制: Na+-K+交换
(4)葡萄糖的重吸收
1.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曲小管(尤其前半段)。 2.重吸收机制:继发主动,与Na+同向转运密切相关
⑴管腔膜: 葡萄糖与 Na+ 依赖载体的同向 偶联转运入细胞内。
⑵管周膜: 葡萄糖顺浓度差经载体易化扩散进 入细胞间隙(单一转运)。
●后半段:被动过程
Cl- 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管两侧电位差→ Na+ 顺电位差经紧密连 接处重吸收
Na+ 重吸收特点:存在泵-漏现象 (即:净Na+重吸收量=主动重吸收量-回漏量) 管腔膜Na+易化扩散入上皮细胞内 管周膜Na+泵将Na+泵出上皮细胞 细胞间隙内[Na+]↑→渗透压↑ H20顺渗透压进入上皮细胞间隙 细胞间隙内静水压↑ 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被撑开
3.K+的分泌见教材图8-7 ∵ ①[K+]管内<[K+]管外 ②基侧膜Na+-K+泵→ Na+的主动重吸收→管外为正
管内为负的电位差↓
K+顺电-化学梯度分泌(易化扩散)入小管液
氨氯吡咪(-)管腔膜的Na+通道→ Na+重吸收↓ (3)K+分泌特点: ①泌K+与泌H+呈负相关 ∵ 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酸中毒:Na+-H+↑,Na+-K+↓→泌K+↓→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Na+-K+↑,Na+-H+↓→泌H+↓→酸中毒
细胞旁转运:小管液
中的物质(H2O、CL- 、 Na+ →肾小管上皮细胞 间的紧密连接→组织间 隙
同向转运: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同向转运体结合, 以相同方向通过细胞膜 逆向转运: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逆向转运体结合, 以相反方向通过细胞膜。 生电性转运:转运过程中出现电位差 电中性转运:转运过程中无电位变化
①定比重吸收(泵-漏 现象) ②不受调节
①降支细段对Na+不 通透 ②重吸收量与尿浓缩 机制有关 ①无泵-漏现象 ②受调节
髓袢 升支
25-30%
远曲管集 合管
10%
二、H2O重吸收
部 位 近曲 小管 髓袢 远曲管集 合管 量 65% 机 被动(渗透作用) ①细胞旁路 ②水通道 降支细段被动(渗透作用) 被动(水通道) 制 特 ①球-管平衡 ②不受调节 升支对水不通透 ①远曲管初段水不通 透 ②受ADH调节 点
2. 髓袢
NaCl约20%, H2O约15%在髓袢被 重吸收 ●髓袢降支细段: 对尿素、Na+不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水经水通道以 渗透方式重吸收→渗透压渐↑ 水 ●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 对尿素中等通透; 对Na+高度通透:顺浓度差被 动重吸收→渗透压渐↓
髓
Na+ K+ Cl-
尿素
Na+
●髓袢升支粗段: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肾小球滤过率(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 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 ↓→Na+、H2O回漏↓ Na+、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肾小球滤过率(GFR) 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
对水、尿素不通透; 对Na+通透性低; 但能以Na+∶2Cl-∶K+同向 转运体方式的继发主动转运。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I重吸收在 尿液稀释和浓缩机制中具有重 要意义
水
髓
Na+ K+ Cl-
细胞内
Cl-
K+ Na+
尿素
Na+
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NaCl约12%和不同量的H2O;分泌K+和H+ ;水的重吸 收受抗利尿激素(ADH)调节, Na+和K+的转运受醛固酮调节 Na+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1).Na+的重吸收 1)重吸收的机制: Na泵是动力 嗪类阻断) 是主动重吸收过程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①闰C主动分泌H+ 机制:质子泵H -K+ ATP酶
② HCO3-的重吸收机制同近端小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NH3的分泌与H+ 、 HCO3-的转运的关系见教材图8-7
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H+分泌增加促使NH3分泌及 NaHCO3的重吸收,实现排酸保碱的作用